外媒:中國重視周邊外交令日美警惕

據《參考消息》報道,日媒認為,中國重視周邊外交的作法,應引起日美等國的警惕。

【日本《讀賣新聞》10月28日社論】題:中國開展周邊外交恐對尖閣產生令人擔憂的影響

中國政府旨在通過增強軍事實力、擴大在南中國海的勢力,將中國建設成為「海洋強國」。為此中國正在戰略性地開展外交行動。

作為日本來說,或許不得不增強在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問題上的警惕意識了。

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印度總理辛格以及蒙古國總理阿勒坦呼亞格,就強化雙邊關係達成共識。

上述三國均為中國的陸上鄰國。中國政府很可能是想通過穩定與這三國的關係,解除後顧之憂,以便加速推進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活動。三國領導人到訪中國,也是希望從主要貿易夥伴中國那裡收穫經濟利益。

印度正在經歷經濟減速,對此中國向印度表示,將加速推進有關中國企業投資印度的磋商。此外中國還與俄羅斯約定未來十年俄羅斯向中國增供原油1億噸。

但是印俄兩國並未放鬆對中國的警惕。特別令它們擔憂的是中國在其周邊海域的活動。

辛格總理在到訪中國之前還訪問了俄羅斯,雙方確認印度購買的俄羅斯航母將於近期交付。購買航母的目的應該就是為了應對中國在印度洋的活動。中國正在印度周邊各國獲取可以停靠的港口。

俄羅斯也加強了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並且在遠東地區進行了大規模演習。因為中國在包括北冰洋在內的北部水域展現出來的強大慾望牽動了俄羅斯的神經。

通過向越南出售潛艇,俄羅斯正在加緊與中國有爭議國家的合作。

如果中國繼續強化海洋活動,將不可避免地推高尖閣諸島的緊張局勢。

要緊的是,日本要繼續對中國在尖閣周邊海域的活動進行監視。一方面堅持日美同盟,另一方面強化與擁有獨立海洋戰略的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以此牽制中國。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10月27日文章】題:中國的反制措施(作者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胡利奧·里奧斯)

中國領導人在訪問過一些相隔較遠的國家和地區後,已經將注意力轉向近鄰。最近與印度、越南、蒙古國和俄羅斯舉行的高層會晤,並在除菲律賓和日本之外的東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展開的外交行動表明了中國加強與近鄰外交關係的明確目的,這意味著中國外交上出現了轉折,其核心目的是平息與鄰國的爭端並建立互信。

中國的這種外交追求因各種影響深遠的措施和野心的提出而得到了增強,而這些措施和野心則圍繞促進建設經濟走廊展開,展現出對領土爭端和因「各種外部因素」而變得複雜化的安全問題的極大耐心。

事實上,我們面對的是一種完全符合規則的反制措施。面對美國以保護自由航行權利的名義提出「重返亞洲」戰略,增加軍事存在和強化在亞太的各種安全聯盟,並鼓勵簽訂明顯帶有排斥意圖的經濟協議,中國卻調轉方向,不把注意力放在上述領域,因為這些領域明顯對其不利,甚至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而是集中精力在經濟方面,在這方面中國能夠更好地發揮它的長處,打亂戰略對手的陣腳。

北京提出的是一種避免在該地區產生政治分裂的包圍性戰略。首先,讓鄰國分享中國崛起的成果,將自己的崛起變成整個亞洲的積極因素。其次,作出戰略上的保證,尤其是對那些重要的合作夥伴和與之存在分歧的國家。

新的努力將加強中國與東盟的關係,使亞洲作為一個地區整體得到發展,推動加強與蒙古國、緬甸和印度的合作,不讓日本或美國增加機會。只有在中國這樣的經濟表現之下才有可能實現的這一戰略,可以產生與鄰國一榮俱榮的效果。這同時也意味著周邊國家領導人需要利用自己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特點,而不是總依照西方的程序來解決他們各自的分歧。

因此,通過發展雙邊經貿關係和建立經濟走廊,中國希望從經濟上在亞洲實現與美國的戰略平衡。


推薦閱讀:

最齊全中國古代風俗一百圖
揭秘:中國古代帝王反制盜墓賊的十大「毒招」
中國每分鐘心臟性猝死一人 但這個救命裝置卻無人使用
華媒透視美國人權紀錄:中國洞悉美人權狀況受關注
中國盆景欣賞及製作技藝(四)

TAG:中國 | 外交 | 周邊 | 外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