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崑崙奴」蹲坐俑鑒賞

「崑崙奴」蹲坐俑鑒賞作者:洛陽 王… 文章來源:國寶中國 時間:2009-12-23 15:08:55

前言:中國具有五千年優秀的歷史,在這條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文化瑰寶,而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中國的國粹——瓷器。瓷器作為一種藝術品,在中國漫長的朝代更迭中,得到發展升華。最終,以極高的藝術價值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1965年洛陽老城盤龍冢村北魏孝文帝之孫、清河王元懌次子、常山王元邵墓中出土陶俑一百餘件,陶質青灰,頭和身軀系分別模製插合而成,外表施粉彩,甲胄、服飾塗朱彩。有鎧馬武士、按劍武士、持盾武士、鼓吹騎士、文吏、侍從、伎樂、奴僕、胡人等形象,反映了鮮卑貴族豪華驕奢的生活。其中出土的一件陶「崑崙奴」蹲坐俑,造型真實,構思奇特,格外耐人尋味。(附圖)此俑高9.5厘米,並腿蹲坐作蜷縮狀,右手抱頭,左手橫置雙膝之上,埋頭於兩臂之間,僅露滿頭捲髮。著紅色衣褲,腰束帶,足穿長筒皮靴,生動地刻畫了一個異族少年低頭掩面,縮成一團的形象,令人看後回味無窮,浮想聯翩(現藏洛陽博物館)。陶俑作為隨葬品,始出現於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封建地主階級認識到人作為一種勞動力價值的重要性,提出廢除奴隸社會的人殉制,並大量地製作「像人」的陶、木、銅俑,以俑代替人殉。這件陶「崑崙奴」蹲坐俑即北魏皇室墓內的隨葬品之一,它所反映的是北朝貴族官僚或富室之家中外族家奴的一種。由於陶俑作蹲坐狀,我們看到的只是它那裸露的滿頭捲髮及長筒靴,但是感受到的卻是憐憫它那悲痛的感覺,令人看後不禁會想:他是哪裡人?多大年紀?怎麼來到這裡?他是在勞動之後瞌睡,還是在思念家中的父母而暗中哭泣?此陶俑顯示了古代雕刻家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藝術才能,具有一種含蓄而神秘的情趣,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完美結合。中國最早接受四夷朝貢始自秦代,故秦朝以後就有外族奴隸了。「崑崙」一詞,在中國古代除指昆崙山外還指黑色的東西,所以古人沿用此義,將黑色皮膚的人統稱為崑崙人。「崑崙奴」是古代我國的異族奴隸,膚色黑,故一般認為是印度人來的,也有人認為是非洲黑人。所謂崑崙是一個泛稱,非專指某一地區或國家。「崑崙奴」作為外族奴隸被賣到中國,後作為封建社會的奴婢買賣,其最基本的特徵就是膚色黑、捲髮等,與中原漢族的黃膚、直發截然不同,所以時人稱其為「崑崙奴」。這些人大多數被販運至中土後,或精習樂舞,供人娛樂,或為奴僕,供主人役使。北魏是我國東北游牧民族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權。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即位後,銳意漢化,於公元494年遷都洛陽,洛陽地區遂成為北朝政權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的北魏墓葬,分布在河南省洛陽市以北至邙山一帶。其孫元邵曾任衛將軍、河南尹等要職,卒葬於武泰元年(528年),其墓位於今洛陽市老城東北4公里的蟠龍冢村南邙山半坡。其墓中所出陪葬品中作為死者傭僕的「崑崙奴」,正是現實生活中大量「崑崙奴」充當北朝貴族官僚或富室家奴的反映。崑崙奴與其墓同出其他漢族奴僕一起,表明漢化的鮮卑族北魏宗室顯貴,以華夏正統自居,除奴役漢族外,還要奴役其他少數民族。
推薦閱讀:

漢語新詩鑒賞(99)?潘洗塵?王琦?齊宗弟?韓閩山?郭沫若
【古窯講堂】李一平:景德鎮明清官窯(二十一)明官窯青花鑒賞之宣德時期的器型
如何鑒賞手繪青花瓷的方法
宋人絕句鑒賞之七
木木軒小葉紫檀2.0手串鑒賞

TAG: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