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五:信任危機
5012名受訪者認為 「誠信危機,道德失范」 是未來10年的嚴峻挑戰,占受訪人數的61.7%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編者引言 當有陌生人對你說他的錢包丟了,沒錢回家,希望你給他一點錢,你不會心生憐憫,而是置之不理,因為你知道,他是個職業騙子;當你遇到困難,有陌生人前來幫助時,你也不會心存感激,而是小心謹慎,或者拒人於千里之外,因為你害怕他另有所圖;當你與外界交往時,儘管打起十二分精神,仍然有種不安全感,因為造假事件頻頻發生——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誠信資源逐漸匱乏,信任危機逐漸凸顯。
/來自中華網社區 club.china.com/
在當今中國社會,人與人之間,人與商業機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個人和企業與政府之間,都處於一種相互之間缺乏某種信任和信用的危險局面。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解決誠信、信任危機,是當務之急。
契約社會還有多遠
生人社會一方面要求人信任信用制度,另一方面,也會通過良性的互動,形成人際「普遍信任」
楊宜音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實際上是一件非常有風險的事情。與此同時,信任作為一種預期又是生活中必需的。對此,人類社會發展出相應的對策,來保證人與人之間形成足夠的信任。
當代社會是不同於傳統「熟人社會」的「生人社會」。生人社會是在社會流動中形成的。社會分工的加大,每個人離開本鄉本土,離開了「自己人」推斷的土壤,來到陌生人中間。每一個人都是匿名的,不被別人了解底細的,並且可能迅速離開而在茫茫人海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因此,一些人恰恰利用了社會轉型,看到了所謂的「商機」,大行欺騙之道。
用制度保障信用
我們面對的現實是一個生人組成的社會。然而,生人社會未必就是可怕的,讓人提心弔膽,沒有安全感的社會。在生人社會中,依然可以通過制度和交往兩個方面來對信任提供保證。當然,這裡的制度,不是親屬制度或擬親屬制度,而是信用制度和法律制度。這裡的交往,不是長期交往,而是短期交往。信用制度在人類社會中一直在發展完善。在我們身邊就可以看到信用制度起作用的例子。例如,使用紙幣,房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實際上是一件非常有風險的事情。與此同時,信任作為一種預期又是生活中必需的。對此,人類社會發展出相應的對策,來保證人與人之間形成足夠的信任。
當代社會是不同於傳統「熟人社會」的「生人社會」。生人社會是在社會流動中形成的。社會分工的加大,每個人離開本鄉本土,離開了「自己人」推斷的土壤,來到陌生人中間。每一個人都是匿名的,不被別人了解底細的,並且可能迅速離開而在茫茫人海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因此,一些人恰恰利用了社會轉型,看到了所謂的「商機」,大行欺騙之道。
用制度保障信用
我們面對的現實是一個生人組成的社會。然而,生人社會未必就是可怕的,讓人提心弔膽,沒有安全感的社會。在生人社會中,依然可以通過制度和交往兩個方面來對信任提供保證。當然,這裡的制度,不是親屬制度或擬親屬制度,而是信用制度和法律制度。這裡的交往,不是長期交往,而是短期交往。信用制度在人類社會中一直在發展完善。在我們身邊就可以看到信用制度起作用的例子。例如,使用紙幣,房屋交易中的銀行擔保,考試作弊的懲罰,企業的誠信記錄等等。當所有人通過契約而不是人情,在規定的權利義務的合約中信守承諾,在大家認可的制度面前,平等地接受契約的制約,這樣就會得到制度為所有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提供的保障。當生人社會同時也是契約社會時,人們在生人社會中依然可以得到安全感和自由。此外,生人社會的人際交往,要求人們對他人的知覺、判斷、歸因更為準確和正確。因而,對他人人格特徵的知覺能力、交往中的分寸把握、自我保護意識、對他人所言的求證意識等都有了新要求。信任與盲從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也就是說,信任將是有條件的,有根據的,而盲從是無條件的、根據不足的。
期待契約社會
生人社會一方面要求人信任信用制度,另一方面,也會通過良性的互動,形成人際「普遍信任」。這種普遍信任,是一種對社會的基本信念,即「大多數人都是值得信任的」。這種信念來自人們對世界是公平的、人類社會的制度設計也是成功的信任。所以,這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只不過,這是全人類依靠共同合作來實現的「預言」。
對於受到傳統文化浸潤的人,契約的意義往往抵不過人情。契約的擬定和遵守包含著大量的人情和關係。所以,一方面,我們的契約裡面可能會考慮到人情,另一方面,我們的契約在執行中,也會因「合情合理」的價值判斷所左右。而受利益驅動,並且無視社會規則的人,可能根本不打算信守契約和社會規範,如果監管不力、制度不健全,就會從中牟取不義之財。
生人社會是一個人人更加相互依賴的社會。每一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她應該受到平等、公平的待遇,這樣,社會的各項制度才會被遵守、被信任、被依賴,同時,也被建設。否則,不信任制度,認為制度僅僅服務於某些人,進而認為制度是束縛自己便利他人的,就會把制度看成是不值得遵守的,或者,看到有些人因不執行制度而得到好處,認為制度是可以不遵守的,或通過關係疏通而打折扣的,那麼,新的「自我實現的預言」也會出現。接下來的情況就會越來越糟,越來越沒有誠信:菜要自己種才沒有超標的農藥,房子要自己蓋才不會變成豆腐渣工程,醫生要給紅包才能保證手術成功,上大學要托關係才能進……直到自己做的事情也可以敷衍……這樣的後果,將證明這個社會是不值得信任的社會,大概就會走到盡頭了。
生人社會要變成契約社會,還必須是一個人人參與建構的公民社會。如果每個人有權參與社會的制度建設,將社會變為自己所屬的社會,互信的建立才有保證
推薦閱讀:
※信任危機,從何而來?
※愛情生活里的信任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信任
※如何獲得消費者信任,八大利器之外,這三點也很重要!
TAG:中國 | 未來 | 危機 | 信任 | 挑戰 | 信任危機 | 十年 | 未來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