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歲時廣交友,30歲時慎交友

發佈於2015-10-23 11:38

文:Jin丨壹心理專欄·科學之家

眾所周知,社交活動有利於心理健康。現在,研究者發現幸福的秘訣對於20歲的人來說就是多交朋友,而對於30歲的人來說則更要關注社交的品質。秉持這一原則將對以後生活的幸福感產生很大影響。

羅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一項新的研究表明,20歲時的社交數量和三十歲時的社交品質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社會交往差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往往更高。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Cheryl Carmichael說:「事實上,社交關係過少帶來的危害等同於抽煙,甚至高於過度飲酒和過度肥胖。」

研究表明,一個人在20歲時如果有頻繁的社交互動,對他以後的生活是很有益處的,因為這能增強對自我的認知。而且在這個年齡段,通過結識不同背景的朋友,可以接觸到和我們自身不同的觀點與價值觀,從而促使我們學會怎樣應對這些差異。

Carmichael說,等到30歲時,大量的社交活動對之後的社會心理就沒有什麼益處了。不過,如果30歲時能擁有高品質的社會關係,有親密的、談得來的朋友,則會獲得很高的幸福感。事實上,有意義的社會交往無論在哪個年齡段都是有益的,只不過在30歲時更加明顯。不過研究人員遺憾的發現,社會交往活躍的20歲年輕人到了30歲時不一定就有高品質的社會關係。

20世紀70年代,Carmichael的研究對象們還是20歲的大學生,十年後,他們又參與到了該研究中。不過在222名最初的參與者中,Carmichael只能追蹤調查到其中的133人。

在20歲至30歲期間,這些參與者們在日記中記錄下他們每天的社交活動。如果活動持續時間超過十分鐘的話,他們會記錄下當時的交流情況,如是否密切、愉快或滿意。距離他們最後一次寫日記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了,Carmichael詢問了這些已經50歲的參與者們社交活動的品質以及中年生活的幸福感,還問到了關於孤獨和沮喪的問題以及和親密朋友之間的關係。

將他們在這三十年中所經歷的婚姻、養家和創業等情況都考慮在內,多方事實證明當年這些年輕人的社交活動與之後生活中的情緒健康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Carmichael說:「在大學時期或者說年輕時,有益的社會活動對年老時的生活是否還有影響?例如在長壽、死亡或者健康等方面,這些都是很有趣的研究,我非常願意繼續追蹤調查這些參與者。」

責任編輯:小二寶

推薦閱讀:

提問:怎麼變得穩重?
你需要志同道合的好友!LBT1879 - DAY
我的女友是夜場小姐
既然女性大都反感陌生男性的搭訕,那麼單身男性通過何種方式認識單身女性?
25歲工科男(自我感覺不醜,就是不自信)還沒有談過戀愛,性格內向,不善言談,該如何改變?

TAG:交友 | 20歲 | 30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