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07-13
潛江市老新中學課題組一、問題的提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始,國家就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但至今收效不明顯。素質教育舉步維艱,應試教育頑疾難克。尤其反映在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上,教師教學大多還是滿堂灌,學生學習仍普遍處於被動地位。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疲倦,教學效率極其低下。因此,以改善乃至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突破口,從而突圍應試教育,深化素質教育,成為眼下中學教育改革的關鍵之舉。早在2001年6月,教育部就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決定從2001年秋季開始,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實行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之後幾年中,全國許多地方都開展了課改實驗,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評價,必將帶來課堂教學方式的全面更新。為適應新課改對課堂教學的新要求,就必須拋棄傳統課堂教學中不適應新課程理念的落後的教學模式,尋求新的更高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也把教育教學改革推到了前沿。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推動教育事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發展,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基於上面的認識,我們提出了「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這一課題。開展本課題研究,目的是構建一種符合學生學習規律和教師教學規律的新型課堂,並以此為抓手去迎接即將到來的又一輪課程改革,從而深化素質教育改革,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步入一個良性的發展軌道。開展本課題研究,至少具有以下意義:一是有利於真正減輕愈來愈沉重的教學負擔;二是有利於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三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四是有利於提升老新中學辦學品位。二、概念的界定(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與外延。1、過程高效率。關注課堂時間的分配,教師的導控制在10分鐘以內,學生學習活動要達到35分鐘以上;充分利用和調動了小組學習,組織了當堂達標測評,嚴格按規定導學;注重學習方法指導,關注學習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夠有效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並有強烈的求知慾望。2、方式高效力。能按要強求認真完成預習,做好了預習筆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參與自主、合作學習人數達到100%;能圍繞學習目標參與學習態度認真,習慣良好,樂於自主,善於合作,勤於探究,學習質量高;小組合作學習分工明確,「對學」「群學」充分,合作高效,共同達標;樂於交流展示學習成果,能到板前或聚焦處鍛煉誦讀、演講、說理、評價、自信等能力,語言表達準確流暢,會傾聽、欣賞,書寫或演示規範;能按要求當堂完成達標檢測。3、模式高效能。課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並關注了全體學生;依據「三步六段」導學模式撰寫的導學案和上課,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及自我管理;做到沒經過學生認真自學的不講解,沒經過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不交流探究,沒發現學生思維困惑點和障礙點的不講解;導學過程和環節流暢;圍繞「三維目標」能啟發、善糾偏、真解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4、質量高效益。學生獲得新知識的量和質達標,測評反饋「基礎達標」100%,「能力提升」80%,「拓展延伸」70%;學生處於樂學、善問、會聽、敢議、能評的學習狀態,學生充滿激情,思維活躍,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生智商、情商同步得到發展;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並在學習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要求三大步驟達到「高效」。1、高效預習。教師通過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對學習章節的研究制定導學案,學生藉助教師提供的導學案,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初步把握文本,形成學習目標,並初步達成學習目標。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再次確定學習目標,並通過預習交流再次達成學習目標,對於不能達成的目標,有價值的問題,予以搜集整理通過展示課達成。2、高效展示。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教師分配任務,小組合作、立體學習,全班展示、全面提升。展示是生生、師生、組組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闡述觀點和見解。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鼓勵、激勵,在追問中澄清。展示不是預習的翻版,是提升。展示的內容是學生普遍困惑的、易錯的、能夠生髮出規律、方法的。展示的目的是通過展示實現生生互動,在質疑對抗中,在教師的點撥、追問中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感悟的水平,是在借鑒中的再次提升。3、高效反饋。主要任務是對學生的認知、體驗、感悟予以反思總結,是「兵教兵」、「兵強兵」的重要過程,全體學生的知識、能力、思維應當在此環節得到全面提升。(三)「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要重點關注六段環節。1、自主預習。學生以教材和學案為對象,初步完成基本學習任務,圈定關鍵問題。2、預習交流。形成整體目標、重點難點,記錄、提交有價值的問題。3、合作學習。圍繞目標和重點難點,按小組分派具體學習任務,圍繞學習任務組內合作交流、立體學習。4、展示提升。各小組展示學習結果,在借鑒分享、質疑對抗中提升。5、穿插鞏固。對學習內容,及時練習,全面掌握學習內容。6、達標測評。依據學習目標,檢測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再次達成目標。三、研究的內容和目標(一)研究的內容。1.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為了將這一問題的研究引向深入,我們將研究內容分為兩大部分並細分為若干具體問題。(1)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2)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1促進學生高效地自主學習的策略。包括:如何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如何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速度,如何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如何處理學生自學與教師引導的關係等。○2促進學生高效地合作學習的策略。包括:如何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的指導,如何實施合作學習的監控,如何開展合作學習的評價,如何處理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係等。○3促進學生高效地展示與質疑的策略。包括:如何進行展示與質疑的指導,如何提高展示與質疑的質量,如何用及時性評價提高學生展示與質疑的積極性等。○4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策略。主要針對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問題,選取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一邊研究一邊實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5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什麼樣的課堂才是我們追求的理想的課堂?我們將在行動研究的基礎上,探索一套比較科學的高效課堂的評價體系。學生評價方面。包括:學習小組的建設與管理,學生預習、展示、質疑、檢測等方面的評價。教師評價方面。包括:課堂教學(預習課、展示課、檢測及評講課)的評價,教學質量的評價等。(二)研究的目標本課題研究的最終目標,就是探索中學課堂教學如何契合素質教育精神、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以及如何適應學校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1.改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高效課堂教學規律。通過「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題研究,為素質教育注入活力,構建一種符合教育規律的更科學、更高效課堂教學。2.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通過「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題研究,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一個平台,培養一批樂於追求課堂教學藝術和勇於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新型骨幹教師。3.教會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通過「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題研究,為學生自由發展搭建一個平台,培養一代樂於自主學習,懂得與老師和同學合作學習的新型學習者。4.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教師的工作強度。通過「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課題研究,把師生都從滿堂灌輸,題海訓練的高強度、低效率的傳統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讓課堂變得輕鬆、快樂而高效。四、研究的方法和措施(一)研究的方法。本課題將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研究方法主要有:1、行動研究法。以「學習、消化、吸收、創新」為原則,以「一切為了學生髮展,一切適應學生髮展,一切促進學生髮展」為引領,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充分借鑒杜郎口中學「三三六」模式的基礎上,構建老新中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改善學生的學,實現高效課堂的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與人交往、學會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實現老新中學「天天有求知、面面得發展、個個會生活、人人能成功」的辦學理念。2、觀察法。研究課堂必須觀察課堂。本課題將採用兩種方式實地觀察課堂:一是日常課堂觀察,即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觀察學生的學、審視自己的教;二是局外結構觀察,即課題組組織參與研究的教師深入某位教師的課堂,帶著研究的問題,按照一定的程序,採用明確的觀察提綱或觀察記錄表格,對課堂教學現象進行觀察、記錄。3、案例研究法。本課題將經常選取典型的教學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最終形成一批體現課題研究特色、具有參考價值的案例。4、敘事研究法。教育敘事研究,即教師以敘事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詮釋。本課題積極倡導教師開展教學敘事,在敘事中反思自己的教學,在反思中深化對教學問題或教學事件的認識,在反思中提升原有的經驗,在反思中修正行動計劃,在反思中探尋教學事件或行為背後所隱含的意義、理念和思想。5、經驗總結法。本課題的研究,將注重實際、注重實踐、注重實效。在大量的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總結成功的經驗,並適當進行理論上的提升。(二)研究的措施。1、理念先行。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學習理論,轉變觀念,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針對課題,我們要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教學觀念》《新課程結構的重建》《校本課程的開發》《新課程的評價改革》及《新課程標準解讀》等,並通過邀請專家來作專題講座,外出觀摩學習,觀看名家名師講座和課堂教學錄像等活動,把教師的理性和感性認識集中到「高效課堂」教學上來。通過學習,使每位教師真正確立素質教育的觀念、全面發展的觀念、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題指導思想、課題內涵、課題研究方法的理解,並自覺地把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視為己任,努力改進和優化教法,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2、榜樣示範。榜樣示範,以點帶面,逐步推開,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結合我校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我們擬先由學校領導、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上引領課、研討課,再在全校推廣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利用我校固有的一些活動形式,如「師徒結對」活動,「名師示範課」活動,「骨幹教師研討課」活動,「優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將「高效課堂」的探索研究帶動起來。3、兩個陣地。一個是以課堂教學為陣地,重實踐探索;一個是以備課組教研為陣地,重理論總結。兩個陣地的研究緊密結合,不斷的實踐、總結、提高。前者,力求取得課堂教學實效,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教得輕鬆,且學科教學成績得以大幅提高;後者,力求探得課堂教學規律,將實踐思考上升為理論,真正研究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高效課堂」教學理論。一是加強專業引領,請有關專家來指導,把教師與專家結合起來協同攻關。這樣做既可以藉助專家的指導讓我們的研究少走彎路,也可以藉助專家宣傳讓我們的研究產生更廣泛的影響。二是強調合作研究,以同伴互助的方式讓教師之間結成研究夥伴,邊學習、邊研究、邊總結。三是注重個人反思。讓教師在立足課堂的實地行動研究後,把自己的實踐、觀察、思考,以教學反思日記的形式加以總結。五、研究的步驟1.申報與立項階段(2010年9月)申報課題,等待批准;修改開題報告,確定實施方案;各學科組準備子課題申報等材料。2.實施階段(2010年10月—2011年1月)召開開題報告會、課題研究培訓會,審批確定各學科組子課題的立項與實施方案;開展研究,並隨適時檢查、督促。3.中期檢查(2011年2月)檢查子課題進展情況;撰寫課題中期檢查報告;接受上級中期檢查。4.結題階段(2011年3月—6月)收集、整理子課題結題實驗報告,舉辦子課題及實驗教師成果評獎活動;撰寫總課題結題報告,提出成果申請評估驗收;總課題組結題大會,成果出版與展示。六、預期的研究成果(一)研究報告:《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二)論文與叢書:「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系列論文與叢書(子課題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專集,包括理論研究論述、教學設計與案例、校本課程教材等)。七、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一)顧問:陳芝武(市教科所所長)鄧紹雄(市教研室副主任)(二)課題組1.課題組組長劉俊潛江市老新中學校長2.課題組副組長楊勇潛江市老新中學教科室主任3.課題組主要成員李文華潛江市老新中學副校長羅品軍潛江市老新中學副校長劉從元潛江市老新中學語文教研組長陳詩虎潛江市老新中學數學教研組長陳義波潛江市老新中學英語教研組長周厚天潛江市老新中學化學教研組長吳俊潛江市老新中學生物教研組長田維玉潛江市老新中學地理教研組長何義忠潛江市老新中學歷史教研組長黃鋒潛江市老新中學思品教研組長4.課題組研究人員老新中學全體教師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研究:腸道就像動物園 細菌「居民」有力量--科技頻道-中華網
※【普氏內部報告】穹頂之下,鋼鐵行業的罪與罰,怕與愛
※述而作|文史研究者必備 最全的中文古籍網路檢索匯總
※早睡保命!最新研究表明「夜貓子」有更高的死亡風險!
※撇開其他,郭沫若在這一方面的業餘研究,成果遠超普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