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誠法師|[精進佛七開示]佛七方丈開示(十九)

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各位同修:

昨天談到阿彌陀經: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昨天談到「欄楯、羅網、行樹」他是表示縱橫交錯,次第圓滿。「羅網」就是圓滿,「行樹」就是次第,「欄楯」橫跟豎,縱橫交錯。其實為什麼談到「七重」,「重」重重無盡,功德、善法、智慧無有窮盡,為什麼要七重呢?表示七善法財、七覺支、七菩提道。「四寶」表示常樂我凈,涅槃法的四德。七善法財是什麼?信、戒、聞、舍、慧、慚、愧叫做七善法財。

第一就是信,信願行的「信」,信心的「信」,「信」什麼意思呢?於實德能深忍樂欲精進為信,信與實德能,「實」指得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本來是清凈的,本來是不生不滅的,一真法界。諸法的實相,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話那就是佛教裡面種種無漏的功德和義理,比如說四諦的道理、十二因緣的道理、二諦的道理等等,佛教的教理教義就名為「實」。「德」根據這些道理去落實、去實踐就能夠會有種種殊勝的功德、種種的作用。「能」就是能力,三寶對我們救度的能力。總起來講,信能,相信佛法是能夠依靠的,相信諸佛菩薩無上殊勝的功德,相信我們根據佛教的法門踏踏實實去修行用功就能夠得到感應、得到救護、得到解脫,這些都是「能」。「樂」就是我們相信了以後內心裏面非常好樂,內心裏面非常的歡喜,非常的自在,也就是對聽聞佛法,對修行整個法門用功的理路非常有興趣,每天去實踐。「欲」樂欲,他不僅僅非常好樂,還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追求善法的慾望,善法欲,人往往是煩惱的慾望很重,世間上面煩惱的慾望很重,惡法的慾望很重,我們信佛學佛就是要把世間上面對財色、名、食、睡,對色、聲、香、味、觸法,五欲六塵的種種境界轉變成善法慾望,叫善法欲。再去提高就變成願,大願,願就對別人對眾生。地藏王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要發廣度一切眾生大願,世間上面的眾生輪迴六道,都是因為人的貪慾煩惱在起作用,這是一個根本的因素。

在過去有個修行的人在深山裡面修行天天在打坐,後來有一天,有一個國王帶了文武百官很多部下在深山裡打獵,後面一直追,追了一隻鹿,鹿一直往前面跑,這個修行人看到這個情景,他就把這隻鹿藏起來。後面的追兵追到了,國王的部下就問這個修行人,剛才有隻鹿從這裡過來,修行人說不知道沒有看見。國王的部下很不高興,就說這隻鹿是我們國王打獵要追它,如果你不老實你這個性命都很危險。這個修行人講,你國王有什麼了不起,你國王是我奴隸的奴隸。國王的部下聽了非常不高興,說怎麼可以罵我們的國王。他就掉頭報告國王,前面那個修行人知道他不但不說,他還罵你。國王說怎麼罵我?你是他奴隸的奴隸。國王很不高興,為什麼這麼罵我?國王就親自去找修行人理論。他說你為什麼不但不告訴我鹿的下落,還罵我是奴隸的奴隸?你這個話什麼意思呢?法師說,我以前跟你一樣。國王一聽你以前跟我一樣,你以前是當國王?他說沒有。國王說沒有怎麼會跟我一樣呢?修行人說:我以前跟你一樣也是慾望很重。現在呢?不一樣,現在把慾望制服了。在過去的時候我是慾望的奴隸,今天慾望是我的奴隸,我讓它想什麼就想什麼,不想什麼就不想。你今天是慾望的奴隸所以你是我奴隸的奴隸。國王一聽挺有道理就算了,走了。國王在這裡得到很深的體悟,然後過了不長的時間就信仰佛、教皈依佛教。人就是這樣,想去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不去考慮後果,這些都是一種人的煩惱,也就是把自己的一時的生命的快樂建立在眾生的痛苦的基礎上,以別人受苦為自己的快樂,這個很要不得。要讓眾生快樂自己也快樂,眾生痛苦自己快樂就不對、不好,是惡的法,修行從這裡轉化,惡法欲變成善法欲。要把惡法欲變成善法欲,靠信心去轉變,信心的力量就要清凈自己內心,清凈自己的自性清凈心,讓自性清凈心發露出來,就是「信」的作用,「信為道源功德母」原因在這裡,讓內心自性功德得到顯露。

第二個善法財,叫戒,戒就是防非止惡,我們有了信心以後,還需要戒律,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你要辯別佛教徒身份靠戒律。在家居士三皈、五戒、菩薩戒、八關齋戒,出家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種種戒律的不同。戒律就是讓我們行為規範,防非止惡、過失這些罪業不讓他出現,讓我們的行為都能夠如法如律。只有戒律我們才不會脫軌,身口意三業才能夠符合出離生死這樣一套標準。戒律只有佛陀才能夠制定,我們現在所守持的戒律,聲聞戒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菩薩戒都是佛佛相傳,古佛傳到今佛,今佛傳到以後的佛,所有的佛他的菩薩戒都是一樣的。聲聞戒有所區別,不管什麼戒就是佛陀制定的祖師大德以後人都沒有這種權利,沒有這種能力來制定,為什麼戒律別人不能制定不能修改呢?其原因是唯有佛陀大徹大悟大智慧的聖人,他才知道那些行為會關係到我們生死的問題,也就是說那些行為我們不能做,做了生死解脫不了,那些行為不去做的話,生死也解脫不了,那些不該做、做了以後怎麼辦?怎麼去懺悔?怎麼去彌補?他在戒律里都有規定,開、遮、持、犯。所以戒律他不是很死板,你犯了怎麼去懺悔,懺悔他就會清凈,不可能誰受了戒以後永遠不會犯,犯還是會犯,犯了以後怎麼辦?那就要去懺悔,懺悔以後就清凈,這樣很深刻的緣起,唯有佛陀才知道。

在家居士五條戒,一個人的行為多得不得了,殺、盜、淫、妄、酒,你要做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善法也好、惡法也好非常的多,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就規定這五種不能做,名為虛實的五條戒,他有很深刻的原因。你在殺生來講,他是最根本的,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你殺生,就會變成弱肉強食,比較大的把力氣比較小的殺掉,把比較微細的動物殺掉,這個冤讎越結越深,人的生命越來越不能解脫。不殺生是從慈悲心出發,對一切眾生都要慈悲。

偷盜,人也好動物也好所有有情也好,他要存在世間他必須要有依報,要有地方住、要有東西吃、要有衣服穿,要有這些身外的東西才能夠把自己的果報將就下去,如果把別人的依報破壞掉,勢必影響到別人的生存也會影響到別人的安全別人的生死問題,所以殺生跟偷盜一個是正報,一個就是依報。

第三條戒淫慾,用居士的話就是邪淫,這個關係到眾生輪迴生死的根本原因,因為這樣原因他才規定。

不妄語,昨天談到的主要講大妄語,但是小妄語也是不能犯,根本的原因是指大妄語,如果犯大妄語整個佛教裡面就會造成混亂,佛跟魔不分、凡夫跟聖賢不分、外道跟佛弟子不分就會把佛門攪亂,所以他就禁止打妄語。

飲酒,一般駕駛員不可以飲酒,運動員都有規定,就是要做一些比較有理智的事情,你喝酒醉了就喪失理智,前面的戒律都會犯,這就是五戒最最簡單的一些佛陀制定的義趣,是關係到人生死解脫的問題他才規定。我們無論身業也好、語業也好、意業也好,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佛陀知道這五種是最重要的,所以把他列成五戒,沙彌也是如此,比丘也是如此,佛陀他知道那些情況不能做,那些情況要去做,所以戒律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聞,聽聞佛法的「聞」,多聞多思,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我們多聽聞佛法,內在的煩惱才會逐步逐步得到化解。我們明白教理,就能夠根據這些教理教義去修行,根據這些教理教義去對治自己的煩惱。如果不是根據所學到的教理教義來對治煩惱,那麼煩惱出現的時候就會沒有辦法,或者自己憑空想像,怎麼做煩惱才會去掉,恰恰相反如果不是根據這套佛法的理路和方法來對治煩惱,憑個人的經驗憑個人的想像那就是煩惱上面再增加煩惱,更加煩惱。個人都是一種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分別心都是從煩惱出發,本身動機發心都是從煩惱發出來,用煩惱來對治煩惱對治不了,所以他必須靠佛法靠清凈的法把染污去掉。比如我們洗衣服,我們用一盆乾乾淨淨的水才能把衣服上的污垢去掉,如果你這水本身很骯髒,水很骯那你的衣服越洗越臟。我們人的煩惱就尤如衣服上面的一些塵垢,用清凈的功德水才能把他去掉,然後恢復到原來清凈的一種的狀態,所以必須靠你的無漏清凈的功德法才有辦法。

第四舍,慈悲喜舍的「舍」,就是不染著,不染著就是:一、對惡法對世俗的種種的有漏的世間雜染法不能去染著。二、對清凈的法也是不能染著,對清凈的法怎麼會染著呢?得少為多,自己學了一點點,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一點點的進步,你就得少為滿足、夠了,就染著於這一小點,不求上進,這樣功夫不會進步。「為學利益,為道日轉」老子講的,說學問方面每天都要不斷不斷在進步,修道方面要恰恰相反每天要把煩惱去掉,「為道日轉」,「日轉」每天把煩惱去掉,每天若去掉一點,每天去掉一點,時間久而久之就把所有煩惱都去掉。「為學利益」,每天學習教理,教理越學越通達然後你對煩惱每天逐步逐步去掉,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這兩個是辯證的,我們修行用功也是一樣,念佛也是一樣,念到一定程度,千萬不要以為夠了,已經有一定的功夫這樣就不會進步,就會停留在這樣一個程度上就麻煩了。所以人要有勇猛精進的心,為什麼要叫精進佛七呢?不能停,精純進步,就是每天每天的功夫進步、越來越好,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是要精進,菩薩六度里有精進度,精進意思在進步,這樣就是「舍」的含義。

第五慧,慧就是對境界正確去抉擇,撿擇為義,什麼境界呢?我們看到的東西是一個境界,聽到的東西也是一個境界,接觸到的東西也是一個境界,但是我們通常毛病在那裡呢?以外界的境界為境界,其實是錯誤的,什麼意思呢?比如說我們看到前面的花瓶、蠟燭台、香爐、拜墊,我們看前面的花瓶很好看,蠟燭台很好看,香爐很好看,或者說怎麼怎麼不好看,蠟燭台很難看、花瓶很難看,或者有可能看到這幾樣東西擺在一起不協調,不和諧不莊嚴,推而廣之,我們聽到的聲音以及聲音裡面的內容,你就會感覺聲音大聲、小聲,這個聲音是蚊子的聲音、蒼蠅的聲音或者人說話的聲音,聲音是念佛的聲音、念經的聲音、持咒的聲音,你會聽到種種的聲音,這些聲音以及你看到的顏色都成為一種境界,對我們人來講對自己本身來講都是變成一種境界,你的心面對這些境界你怎麼去處理他,也就是這些境界都是因為你的心而生起的。就尤如我們談到看電視一樣,看到電視上種種的畫面,本來電視上這些畫面都是膠帶,一個膠帶接著一個膠帶來出現,你看了以後你內心裏面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內心裏面什麼樣的反應,內心裏面什麼樣來決斷,這個關係是很大的。比如說我們看到這個花瓶,香爐不協調就給他擺正,就對了。如果你看到花都枯萎了水都很臟你心裡說香燈師這麼懶惰,水不換,香也不燒,內心裏面起這樣的反應就是起煩惱,如果這個香燈師可能很忙,我應該幫他忙,這樣也是一種反應。如果你看到這樣一種狀況,你就會感受到昨天花很新鮮,今天花凋謝了,這說明無常。你看花開花落的時候,同時你能悟到佛法的道理,內心裏面又是一種境界。以此類推,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接觸到一切,內心裏面是什麼反應,這就靠智慧,若有智慧的人,一切境界所面臨的時候,都是從智慧上面來分別、判斷。如果缺乏智慧,就會以人的情緒去分別,人的情緒就是六根對六境,我認為這個好看就是好看,這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這是你主觀臆斷,你自己認為什麼好就什麼好,什麼不好就什麼不好。這樣是眾生的執著毛病,執著毛病,顛倒、妄想、是非一切都是從這麼來的,你自己所認為的這些觀點別人不一定會接受,如果是智慧來處理問題的話,你把這種意向談出來或者你把這個事情做了大家都能接受,因為你從自性清凈心出發,做出來肯定是正確的、圓滿的、是最好的答案和結果,所以這樣需要智慧。有時候我們也很好心去做事情,但是事情做錯了、做壞了,做糟糕了,什麼原因?不一定你好心就有好結果,世間上面人說「好心沒好報」,好心辦壞事、辦錯事那當然沒好報,比如說有人生病了,你拿葯給他吃你說多吃一點,吃五片、十片人就吃死掉,那是有一定限量的,你不懂得不能亂吃,吃下去會出問題的。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不能說好心嗎,多吃一點病好得快,好心還有這個能力,否則的話你給人家會幫倒忙,越幫越忙,越幫越亂,為什麼會這樣呢?缺乏智慧。比如說我們來布置一個佛堂,打念佛七,你會布置的話兩個人、三個人用一個小時都能夠布置的清凈莊嚴,如果沒有這種智慧你來十個、二十個人跑來跑去,反而會給人家添麻煩,因為你不懂怎麼搞,怎麼去布置,需要什麼材料,怎麼去採購,什麼東西先擺,什麼東西後擺,人越多越麻煩越亂,你不能說我好心來幫忙你為什麼不要,因為你不會,反而會把事情搞亂了,這就需要智慧,有智慧知道怎麼辦,有智慧你三個、五個、十個很快就做完了,所以智慧對修行來講、對做事來講、對弘法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智慧的人到哪裡去很快就把這個事情處理好,很快能夠把這件事情擺平,為什麼世間事情擺不平呢?缺乏智慧。就尤如我們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各方面的擺設很莊嚴,人家一看應該怎麼擺,有一樣東西是一樣東西擺那裡、兩樣東西兩樣東西怎麼擺、三樣東西、五樣東西、十樣東西你很多東西擺放不會很雜亂,就一樣東西擺在那裡也不會覺得很孤單,這樣需要智慧來處理,如果沒有智慧來處理,你就擺設不好。我們修行也是如此,他就是在內心對境界的時候是起煩惱還是在起智慧,怎麼從智慧再生智慧,從聞慧到思慧從思慧到修慧,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三慧,看到這樣得到啟發就變成我們智慧,在這件事上明白了很多道理,就是智慧;看到這件事反而把我們心弄糊塗了,亂了那就生煩惱;為什麼一個生煩惱一個生智慧呢?因為你自性清凈心裏面智慧被封閉了,那你用煩惱出來面對,如果我們自性智慧顯發出來,就不會被外在的煩惱所迷惑,所以智慧很重要。

第六慚,慚愧就是對自己,對他人。「慚」主要是對自己,認為我們自己是人,每個人都有佛性都能夠成佛,這樣我們好好努力,不可以自我誨薄。「愧」對世間上面一切人,我們是人,大家是人,我們是人用功能夠成佛,別人用功也是能夠成佛,這樣容易去尊重人,所以這個「慚愧」一個是對自己一個是對別人。有慚有愧就能夠對自己尊重,對自己用功,對自己負責。如果有「愧」的話對別人就會尊重,對別人負責,對別人關心,慚愧是佛教裡面非常重要的辦法。我們在平時的時候有些人做錯了,不會說慚愧!慚愧!你事情做錯了要有真正的慚愧心,做錯了恰恰無慚無愧,不是慚愧,只有慚愧心的人,做的事情肯定是很圓滿的。

這七個叫善法財,是從信、戒、聞、舍、慧、慚、愧而來,如果有信心沒有戒律的話,信心不是真正的信心。如果有戒律沒有聽聞佛法,這個人在持戒的過程當中也很難清凈。其他的宗教也有戒律,外道也有戒律,有些宗教都是相通的,比如不偷盜有些宗教也不偷盜,但是教理不一樣,所以有戒律沒有聞慧,智慧還是不能了思通達諸法實相的道理。有智慧沒有舍也不行,學一點就把自己內心裏面空間都佔滿了就夠了,你認為夠了滿足了,那別的智慧就進不來,進不了你的心,別的智慧就發露不出來,你自己內心裏面認為說夠了,就猶如我們吃飯一樣,我吃飽了,別人再送東西給你,你就不會想再吃下去;你如果認為我沒有吃飽就會再吃,這樣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所以修「舍」。有「舍」還需要有「慧」,認為自己不夠,隨便接觸把一些惡法相似法都聽進去,照著去做,就會出毛病。這五樣都是很重要的,這五樣猶如寶一樣,學佛法的寶。後面兩個慚跟愧這兩個也是很重要的,真正有慚愧,前面五樣能夠做得到;如果沒有慚愧心,前面五樣也是很難做到;有慚愧心他時時刻刻感覺自己的不足、毛病需要修改,然後自己尊重自己,自己要求提高,對別人也是如此。過去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已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如果不修道德,不講學問,不學習;「聞已不能徙」,聽到道理以後不能照著做;「不善不能改」,自己有些不良的行為,不好的行為如果不能改進的話,孔子都很擔心,孔子都很擔憂,這是孔子對他的學生講的,孔子是世間上的聖人,佛是出世間的聖人,世間上面的聖人都能理解這樣的道理,「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解、行並重;「聞已不能徙」聽到就要去做,順章翻節,「不善不能改」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解行相應,這就是世間上面的一些標準,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作為佛教徒也要懂得佛教的道理,懂得佛教修行的理路和方法。

阿彌陀佛!

【責任編輯:董銀生】

標籤:阿彌陀經 七善法財 極樂

  • 讚歎

    1

  • 隨喜

    2
  • 推薦閱讀:

    達觀法師《六祖壇經講記》第27集
    慧律法師《聖一法師地藏經講記》學記80·【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1)】
    2011陳大惠第三次採訪凈空老法師(上)(下)
    凈空法師:具備這六個字,決定能有與海賢老和尚同樣的成就
    競爭不如自強 | 學誠法師答問十分

    TAG:法師 | 方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