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武大靖送上熱搜,卻被女兒一句話戳心:別讓你的成功,成為孩子的痛
願用聲色影像,照亮煙火人間
「成功或許有無數次,他們的成長只有一回。」
文/鏘鏘匠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拿下中國短道速滑史男子項目首金的武大靖作為中國隊旗手入場。
這個2月,「武大靖」成為微博和朋友圈裡最勵志的熱搜。將他送上最高領獎台的,就是武大靖奪冠後沖向教練席緊緊擁抱的那個小個子女人——中國短道速滑主教練李琰。
她是開創了中國短道速滑歷史的女人,在22歲為中國贏得第一塊冬奧會短道速滑金牌。
她也是改變了中國短道速滑歷史的女人,將王濛送上500米衛冕冠軍領獎台,帶領中國短道速滑開創一個又一個新紀錄。
52歲的她,執教中國隊12年,被稱為「冰上郎平」。但這個征服了世界的「鐵娘子」,在掌聲和鮮花背後,付出的代價卻滿是遺憾。
1用一把冰刀創造和改變了中國短道速滑歷史的李琰,在丈夫和女兒面前,是個一直在「落跑」的妻子和媽媽。她的每一個「堅持」,都是丈夫和女兒的「放棄」。
1999年,收到去執教斯洛伐克國家隊的邀請時,李琰已經在大連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家庭。她放不下冰場,選擇出國執教,丈夫成了「留守丈夫」。
從斯洛伐克到奧地利,從奧地利到美國,李琰實現了從運動員到教練員的完美轉型。為了配合李琰的腳步,丈夫也放棄工作去了美國。
2004年,女兒Bella在美國出生,工作和房子都有了,生活穩定了,李琰卻在2006年接到來自祖國的召喚,義無反顧決定回國接任短道速滑隊主教練。
丈夫感慨,「我怎麼總是趕不上你的腳步?」
這次,一家三口成了三地分居。丈夫留下美國工作,她在北京打拚,只有兩歲的女兒在大連被爺爺奶奶照顧。
兩歲,一個孩子最需要媽媽陪在身邊的年齡,李琰卻只能每隔幾個月讓爺爺奶奶帶女兒來北京看看媽媽。整整四年的聚少離多,跟媽媽分開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女兒對她越來越冷漠。
一次,李琰給女兒打電話,「媽媽馬上要回去看你了,高不高興啊?」
電話那頭的女兒回答:「我不在乎。」
任何親密關係的建立,都需要時間。即便是本應最親密的母女,如果缺少彼此陪伴,也會變得越來越陌生。對於一年有330天都在陪伴隊員的李琰來說,她錯過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女兒的成長。
2
跟李琰有著相同境遇的,還有被稱為「鐵榔頭」的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
1992年,郎平的女兒白浪在美國出生。白浪3歲時,成為單身母親的郎平回國執教國家隊,母女倆兩地分離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05年郎平受邀出任美國排球國家隊主教練。
從中國隊教練變成美國隊教練,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網上有人直接說她是「叛徒」,是中國女排的敵人。可很多人不知道,郎平是為了女兒白浪,才做出這樣的選擇。
彼時,郎平已經錯過了女兒將近十年的成長時光,她覺得,如果再不回到女兒身邊,這份遺憾就永遠沒法彌補了。
然而,團聚並不意味著融洽。經過長期分離,還有文化背景的差異,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常被女兒視為「不尊重自己的隱私」,甚至一度和郎平陷入冷戰。
「媽媽,我真懷念以前的日子,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好想你,你回來住幾天也從不管我。可是現在,媽媽,你什麼時候還出差呢?」聽到女兒這些話,任何一位媽媽都會覺得戳心吧。
可能每個錯過兒女成長的媽媽,都會面臨這樣的挫敗感——當你整理好母親的身份重新上路時,卻發現跟孩子已經成了陌生人。
郎平反省了自己,開始陪女兒做喜歡的事,培養她的特長,幫她完成心愿,甚至,跟她一起打她喜歡的遊戲……母女倆的心漸漸越來越近。
2008年奧運會之後,郎平卸任美國隊主教練,說「希望多留時間跟家人在一起。」她的微博里,都是跟女兒在一起的照片。
2014年,郎平飛赴斯坦福大學,參加了女兒的畢業典禮。前一年,她再度出任中國女排國家隊主教練。
或許,對於「媽媽郎平」而不是運動員郎平來說,職業生涯中所有那些載入史冊的傲人成就,都比不上一個在自己陪伴下擁有了多彩人生的女兒。
3
當女人成為母親,就註定人生的角色不只是自己。如果只是「做自己」成功,那隻能算是有缺憾的成功。
G是高我很多屆的大學學姐,是那種名字和照片會掛在校史「優秀校友」一欄里的人。
G夫妻倆都是工作狂,女兒沒上完初中,就被送去了西雅圖,由定居在那裡的姑姑照顧,讀的是當地最好的學校。
女兒在美國一住就是6年,G夫妻倆每年去兩三次,帶上一箱子禮物,只是拿到禮物的女兒,早就過了生日。
對於一年只能見兩三次的媽媽,女兒越來越冷漠。G覺得不安,為了緩和跟女兒的關係,今年春節特意去美國接女兒回來過年,結果,女兒要麼是出去找朋友整夜不回家,要麼就躲在屋子裡一天不出來,難得坐一桌吃飯,跟媽媽連幾句話都聊不上。
臨走前兩天,G幫女兒收拾行李,竟然在背包里發現一包抽了一半的煙。她把煙摔在女兒面前,母女倆大吵一架,女兒吼她「你從小把我扔在美國,就知道買那些破禮物,有什麼資格管我!」G一氣之下打了女兒一巴掌,女兒摔門而去,回美國之前再沒跟她說過一句話。
女兒回美國後,姑姑給G來了電話,G抱怨自己拚命賺錢供她出國,女兒卻這樣對待自己。可姑姑一番話讓G沉默了——
女兒去美國時只有15歲,G回國後,孩子想媽媽,天天躲在被子里哭,發了一個周的高燒;
女兒第一次來月經,不敢跟姑姑說,一個人跑去超市買衛生巾,因為英語不好差點走丟了;
還小的時候,她每天都問姑姑「媽媽什麼時候來看我「,漸漸的,就不再問了。
姑姑說,背包里的那包煙,是女兒偷拿表哥的,「孩子這麼做,就是想讓你多關注她。」
G想起這些年,她每次匆匆來去,除了甩下禮物和錢,都沒有好好跟女兒聊聊天,她甚至不知道,女兒現在最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有沒有喜歡的男生。
對女兒而言,她就像個陌生人,而對她而言,女兒又何嘗不是如此?
每一個為了事業捨棄家庭的媽媽,都想著有朝一日要如何彌補對孩子的虧欠,但等你達到自己的目標再去追趕孩子的腳步時,卻發現,你曾經錯過的,不可能重來。
4
春節同學聚會,久不露面的L也去了,席間,她說春節前辭了職。
大家都有點驚訝。L笑笑說,再不辭職,兒子都不認她這個媽了。
L是同學裡出了名的女強人。她做外貿工作,每個星期都出差,老公是三甲醫院的開刀大夫,也是忙到不行。為了不影響工作,不到四個月她就給兒子斷了奶,重返職場,兒子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家輪流長大。
兒子3歲時,她報了學費最貴的幼兒園,接送都交給老人,工作還是滿天飛。幼兒園經常舉行開放日,別人都是爸爸媽媽去,他們家都是奶奶姥姥,老師每周都會留設計作業,讓家長陪孩子完成,L忙起來沒空陪孩子做,就讓同事幫忙去淘寶上買……
今年的幼兒園春節聯歡會,要求爸爸媽媽參加,L去了。有一個環節是「最愛的禮物送給最愛的媽媽」,所有小朋友都把自己做的禮物送給了媽媽,兒子拿著的禮物,卻給了班上另一個小朋友的媽媽。
不管老師怎麼引導,兒子都堅持不給媽媽禮物,周圍一片善意的笑聲里,L臉漲得紅紅的。回家後,她問兒子為什麼不選自己,兒子說:因為嘟嘟的媽媽什麼都給他做,你什麼都沒給我做過,她是好媽媽,你不是好媽媽。
L第一次發現,在孩子的眼裡,自己竟然這麼失敗。再過一年多,兒子就要上小學了,L跟老公商量,決定辭職,休整兩年,陪孩子順利進入小學後,再做其他考慮。
對於孩子來說,最珍貴的奢侈品,不是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最貴的名牌書包,而是從不缺位的媽媽,不會落跑的關懷。
當媽媽最大的一個錯覺,是把給孩子的陪伴,當成了一種犧牲。其實,媽媽從陪伴孩子中獲得的幸福感和滿足感,與孩子從你那裡得到的並無分別。
優秀的父母與可愛的孩子之間,是彼此陪伴,互相成就。孩子不會等你不忙的時候再慢慢長大,別讓這種錯過,成為人生的遺憾。
推薦閱讀:
※武大靖 吃素的冠軍 | 專訪
※韓媒:武大靖獲得壓倒性勝利 保住中國一些面子
※八年追風破長空:中國短道男子奧運金牌第一人武大靖
※武大靖強勢刷屏:有一種破紀錄,叫讓你無從判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