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次教《祝福》,總有新感覺

每語文懸念教學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採用倒敘法、問題誘導法、語言節奏法、開合教材法、故意錯誤法等手段適時地創設「懸念」,構建一種期待,這種期待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產生一種關注、好奇、牽掛的心理狀態,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不斷想像、不斷推理、不斷思考、不斷質疑、不斷批判、不斷發現、不斷求證、不斷享受的過程。

——何泗忠

本專輯推出六篇文章,第一篇為理論闡述,第二篇到第六篇均為何泗忠老師運用語文懸念教學法進行授課的實例。

次教《祝福》,總有新感覺——《祝福》課堂教學反思

何泗忠

原載於《語文月刊》2011年第1期

清代詩人張潮曾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說的是一個人隨著年齡、身份、閱歷的不同,往往對作品的解讀也會不同。作家畢淑敏在《常讀常新的「人魚公主」》一文中敘述道:大約8歲的時候,讀到人魚公主的故事,淚流滿面,被童話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深深打動;大約18歲的時候,也許是情竇初開,這一次很容易地就讀出了愛情;到了28歲的時候,已經做了媽媽,讀人魚公主時,竟深深地關切起人魚公主的家人來了;到了38歲的時候,因為開始寫小說,讀人魚公主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探討起安徒生的寫作技巧來了。48歲,心平氣和,彷彿天眼洞開,感覺到這是一篇寫靈魂的故事。文章最後說:「有時想,當我58歲……68歲……108歲的時候,不知又讀出了怎樣的深長?」閱讀文章如此,我們備課上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如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吧,20多年來,我不知教過多少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時代的變化,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每教一次,總有新感覺,每講一回,都有新教法。

(一)上世紀80年代,剛參加工作時的我,教《祝福》主要是採用「餵雞」式: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漢大學演講,他走上講台,把一隻大公雞往講台一放。台下的聽眾非常驚訝,不知陶先生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只見陶先生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後按住公雞的頭,強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雞隻叫不吃。怎麼才能讓雞吃米呢?陶先生又出一招,他掰開雞的嘴,把米硬往雞的嘴裡灌,大公雞拚命撲騰、掙扎,還是不肯就範。於是,陶先生輕輕地鬆開手,把雞放在桌子上,接著把米往桌子上一撒,自己向後退幾步。這時,只見公雞東張西望,左右徘徊一陣之後,慢慢靠近米粒,啄一兩下,不一會兒,公雞就悠然地吃起食來,一直把米吃完了,接著陶先生又把米往遠處一扔,公雞跳下講台,自己就跑去尋米吃了。陶先生通過這一番演示後開始演講:「我認為,教育就跟餵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願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是會把知識還給先生的。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地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將一定會好得多!」

上述陶先生的演示與解說,實際包含三種教學法:「餵雞」式,即告訴式教學法,強迫學生學;「撒米」式,即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學;「尋米」式,即探究式教學法,指導學生進行探究;

剛參加工作時,我教《祝福》主要是採用「餵雞」式;參加工作不久,記得我上的第一堂公開課就是魯迅先生的《祝福》,為上好那節公開課,我花了4天時間,寫了30多頁的詳細教案,把課堂教學中要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寫下來,並且對著鏡子排練教案,拿著手錶計算時間,哪一個環節用幾分鐘,那幾句話用多少秒鐘,我都計算到了。那一次公開課,我牽著學生按照課前制定的程序進行教學。一切順著事先設計好的路線推進,但惟獨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主要是我在台上講,學生在下面聽。我先從小說的環境描寫講起,順著「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思路,再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重點抓住魯迅先生對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寫分析了祥林嫂的形象,接著套用毛澤東同志講到的壓在中國婦女身上的四大繩索——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的理論,指出祥林嫂就是被這四條繩索活活勒死的,最後揭示小說主題:小說通過祥林嫂的悲劇命運,控訴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我就這樣一個內容接著一個內容的講,講得非常詳細,講得眉飛色舞,可是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課堂教學陷入「三隔」境地:隔心,師生之間,各思其事,心不能「領」,神不能「會」;隔情,師生雖心系同處,但情感不通,教師悲之欲泣,學生無動於衷;教師慷慨激昂,學生漠然旁觀;隔智,教師以為易如反掌,學生視之難於登天,教師滔滔不絕,學生如聞天書。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懂了嗎?學生果然說,老師理論高深,我們卻沒聽懂。這種教法,不正像陶先生「按住公雞的頭,強迫它吃米」嗎?雖然我自我感覺精彩,但完全是自我表演。之所以採用這種教法,主要是受了德國赫爾巴特「五步教學法」和前蘇聯凱洛夫式教育學的影響,教師精心設計每一句話,準確計算每一環節的時間分配,使課堂教學變成了以教案為劇本的行動。上課成了完成教案的過程,課堂成了教案劇,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甚至是觀眾。後來我逐漸認識到,課堂不是舞台,學生不是觀眾,教案不是劇本,教學不是表演。我在不斷探索著。

(二)上世紀90年代,積累了一定教學經驗的我,教《祝福》主要是採用「撒米」式: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有首《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詩是說,單有琴,不能發聲,單有人的手指,也不能發聲。只有把琴和人的手指兩者巧妙的結合起來,才能彈出優美動聽的音樂。教學也是一樣,光有老師一方的活動,沒有學生的合作,是談不上真正完成教學任務的。陶先生按住公雞的頭,強迫它吃米,掰開雞的嘴,把米硬往雞的嘴裡灌,可是大公雞不配合,陶先生鬆開手,把米往桌子上一撒,自己向後退幾步,創造了一個較為寬鬆和自由的氛圍,大公雞自己就吃起來了。陶先生的演示告訴我們,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需要學生配合,老師決不可「一廂情願」,教師的作用,更多是環境的創設者,興趣的激發者,熱情的鼓舞者。由此,我得到啟發,我們在教學中,為何不鬆開手,撒一把「米」,設計一些問題,製造一些懸念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呢?

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我又拿《祝福》上了一節公開課。這回我打破了傳統教授小說的路子,不再專門分析環境、人物性格、梳理情節以及揭示小說主題,而是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思考,然後,我向學生撒下了第一把「米」:小說中的祥林嫂在祝福之夜,死在了漫天的風雪中,是自然死亡,還是意外死亡?是自殺,還是他殺?採用問題誘導法設置課堂懸念,問題一提出,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同學們紛紛發言,展開了一場熱烈的討論,有的說是自然死亡,因為她身上沒有傷痕;有的說是餓死的,因為她死前變成了一個乞丐;有的說是凍死的,因為倒在雪地里;這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以上這些說法都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其實,祥林嫂是被人謀殺的,屬於他殺。問題一提出,這一生成性懸念一產生,教室里顯得出奇地靜。

看著學生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給學生撒下第二把「米」:既然有同學說是他殺,那麼,害死祥林嫂的元兇是誰?如果你是公安,你會把誰捉拿歸案?學生躍躍欲試:有人提出,祥林嫂是被地主魯四老爺害死的,因為他剝削了祥林嫂,要把魯四老爺抓起來;另外有人馬上提出反對,他們認為,一個地主家裡,顧來一個僕人,給她吃,給她工資,而且小說中明明白白地寫到,祥林嫂來到魯四老爺家後,心情很愉快而且白胖了,而且祥林嫂第二個丈夫死去,大伯來收屋,走投無路,第二次來到魯鎮時,魯四老爺又收留了她,不說魯四老爺對祥林嫂有恩,但至少不能說他是害死祥林嫂的元兇。又有人說,祥林嫂是被她的婆婆害死的,因為他拐賣了祥林嫂,強迫祥林嫂改嫁,改變了她的命運,要把她婆婆緝拿歸案;這種說法,又遭到了另外一些人的反駁,他們認為,祥林嫂的婆婆雖然賣掉了她,但並沒有導致他生活不好,第二個丈夫賀老六,很能吃苦,年輕有力,還生了一個小孩,導致她的悲劇的是她的命不好,這麼好的丈夫,卻得了傷寒,又吃了一碗冷飯死去了,小孩在門檻上剝豆子,也被狼叼走,祥林嫂命苦。還有人說,祥林嫂是被柳媽害死的,因為她的陰司故事,讓祥林嫂害怕,加重了她的精神負擔,要把柳媽押送法庭;但接著有人反駁說,柳媽不是兇手,因為她自己也和祥林嫂一樣,是魯四老爺家的幫工,階級出身決定她的階級意識,她不會殘害祥林嫂的,講故事是因為她自己也相信,出主意則完全出於善意。甚至有人認為,是小說中的「我」害死了祥林嫂,因為「我」沒有回答祥林嫂靈魂有無的問題,要把「我」繩之以法,這種看法更是遭到了質疑。唇槍舌劍,誰也說服不了誰;這時,有一個同學站起來說:祥林嫂之死,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具體的兇手,是「封建禮教」殺害了祥林嫂。這時,我趁機問了個為什麼?學生紛紛響應:有的說,正因為受了封建禮教的影響,魯四老爺才會那麼自私偽善,冷酷無情地逼迫祥林嫂;有的說,正因為受了封建禮教的毒害,柳媽才會在不知不覺中用迷信思想把祥林嫂往懸崖邊推一把;有的說,正因為受了封建禮教的殘害,祥林嫂才會一直掙脫不了命運的絞索;最後,只見前面那個首先提出「他殺」問題的學生站起來說,祥林嫂處在封建禮教這個天羅地網之中,她非死不可,而且祥林嫂的死主要不是因為肉體上的迫害,而是靈魂的滅亡。這個學生一說完,贏得了聽課師生的熱烈的掌聲,我自己也沒有料到,學生們對小說理解會這麼深刻。

整個這堂課,我緊緊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給他們撒出一把接一把的「米」,製造一個又一個懸念,學生紛紛響應我的「召喚」,積極「參與」,使課堂教學呈現出人與人相遇、靈魂與靈魂相撞,輸出信息與反饋信息相融的美妙境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精彩生態。整個這堂課,我沒有費神講解,只是巧妙地撒出一把又一把的「米」,拋出一個又一個懸念,就把作品的主題思想、人物性格特徵牽出來了。

「年年歲歲花相似」,但「歲歲年年人不同」,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屆不同於一屆,每一個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一樣,接受能力也不完全相同。我們面對的社會環境也是日新月異,在新形勢下,我們的教育教學不能以不變應萬變,我在繼續探索著新的教法。

(三)本世紀初,擁有了一定教學智慧的我,教《祝福》主要是採用「尋米」式:

新世紀伊始,教育部印發了《基礎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綱要》中,提出了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這具體目標就是六個改變。其中有兩個改變是這樣提的: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綱要》中,在教學過程部分中提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在新形勢下,我們只會給雞「喂米」「撒米」還不夠,我們還要學會讓雞去「尋米」。在這種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再次執教《祝福》時,主要是採用「尋米」式教學法,課堂產生了許多生成性懸念。

記得2003年,我應邀到一所省示範性高中上觀摩課,我上的又是魯迅先生的《祝福》,我首先讓學生預習,初讀《祝福》,學生感到很不好懂。上課了,我沒有忙著講解文本,也沒有立即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而是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引導每個小組反覆閱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並共同探討徵求答案。我先鼓勵學生說,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我們分成四個學習小組閱讀探究《祝福》這篇課文,我們開展比賽,看哪個學習小組提出的問題多,學生興緻勃勃,鑽研得很投入,每個小組提出了不少問題:有涉及主人公祥林嫂的,有涉及魯四老爺、衛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的,還有涉及柳媽、短工、專愛聽講故事的魯鎮上的男人們女人們的,也有關於線索人物「我」的,總計起來學生提出了50多個問題,如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時,尚能被魯四老爺接納,而第二次到魯鎮時,為什麼不能被魯四老爺接納呢?柳媽本是受壓迫的同胞姐妹,為什麼要說地獄的話恐嚇祥林嫂?祥林嫂這樣一個受盡亡夫喪子等痛苦打擊的人,別人嘲笑她,她怎麼竟然還笑呢?魯鎮上的老女人們,為什麼對祥林嫂的不幸遭遇這樣冷漠?「我」為什麼特別害怕聽到祥林嫂的死亡?「我」為什麼就不幫幫祥林嫂呢?「我」是不是就是作者魯迅先生?祥林嫂是怎麼死的?小說寫祥林嫂講阿毛的故事為什麼重複,幾乎是一字不差?這裡是不是顯得啰嗦?有許多問題,是我過去根本沒有想到的:如祖宗為什麼不吃祥林嫂沾手的飯菜?小說中寫祥林嫂「手腳都壯大」,以前的人不是裹腳嗎?如果阿毛不死,娶了媳婦,祥林嫂將怎樣對待阿毛的媳婦?祥林嫂姓什麼,她怎麼沒有名字?祥林嫂來到魯鎮,為什麼總是戴著白頭繩?祥林嫂嫁給了衛家山的衛祥林,所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可後來祥林嫂嫁給了賀家墺的賀老六,就應該叫「老六嫂」了,為什麼人們還稱她「祥林嫂」?祥林嫂好像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等等。對上述所提問題,我引導學生們合作研討,大部分得到圓滿解決。對一些關鍵的問題,我重點引導學生加以分析,最後達成共識。例如關於「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的問題,我要學生反覆研究文本,在課文中尋找證據,看哪個學習小組找到的證據多,並且有說服力。學生爭先恐後,人人爭當「火車頭」,氣勢十足,而且觀點多樣化。

第一學習小組有個學生首先發言:祥林嫂之所以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是因為她在春天被逼改嫁,在春天死了丈夫,在春天失去了兒子。

第二組的學生補充說:我們認為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是因為祥林嫂是在迎春之日死去的,她在魯鎮家家戶戶的一片祥和的祝福聲中,冒著漫天風雪,帶著對魂靈的有無的恐懼悲慘的離開人世的。

第四學習小組進一步挖掘說:春天,本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本是充滿希望和活力的季節,但祥林嫂的悲劇總發生在春天,而且最終在春天,在人們的一片歡樂的祝福聲中死去,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是一種以樂景襯哀情的寫法,以樂景襯悲情,更顯其悲,是震撼人心的悲劇。

最後,第三組一個學生對祥林嫂悲慘一生進行了簡潔的概括:祥林嫂,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開春丈夫病故;孟春被逼改嫁;暮春失去兒子;迎春命喪黃泉。

整個這節課,由我講的時間不到10分鐘,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尋米」,千方百計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討論、質疑、答疑,懸念,尤其是生成性懸念不斷產生,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這樣的話:"請你毫不猶豫的在每一節課上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這些時間會得到百倍地補償。」魏書生老師也說過:「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教室是學習的房間,教材是學習的材料,課堂45分鐘便應以學為主,課堂也可稱學堂。我覺得,我的作用便是指導各類學生充分利用好45分鐘。45分鐘內要積極、主動、高效地學起來。衡量課上得成功與否的標準,不在於我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學到了多少;不在於我講得生動、形象、風趣幽默與否,而在於學生學得積極主動、快樂、高效與否。」應該說,我這次上《祝福》採用「尋米」式,主要是受了新課程理念和這些大師們的教導的影響。

記得電視劇《渴望》中有一首著名的插曲:茫茫人海終生尋找,一息尚存就別說找不到;希望還在明天會好,歷盡悲歡也別說經過了。每一個發現都出乎意料,每一個足跡都令人驕傲;每一次微笑都是新感覺,每一次流淚也都是頭一遭。」這首插曲彷彿道出了我教《祝福》的經歷,每讀一次《祝福》,總有新感覺,每教一回《祝福》,好像是頭一遭。讀不盡的魯迅《祝福》,教不完的魯迅《祝福》。


推薦閱讀:

2012年最新中秋祝福簡訊大全
小年問候祝福,小年祝福春節預熱祝福語簡訊
早上好!清晨的第一聲祝福,送給群里的朋友!
中秋祝福
雞年春節祝福語2017

TAG:感覺 | 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