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始祖黃帝陵

我們去北線游的第一站是位於延安黃陵縣城北橋山的黃帝陵。

當年黃帝究竟生活在哪裡,因為文獻沒有記載,並無定論。如今稱黃帝、炎帝故里的地方不少,似乎都有些依據。從中華文明的歷史看,以河南為中心,包括河北南部、山西、陝西大部、山東西部,都是中國遠祖活動的區域。

據說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司馬遷在《史記》里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連我的外孫都起名「敬軒」。

按:《山海經》所記載的十巫上下之靈山,即今河北省涿鹿縣城南100多里的靈山。遠古時期,人們每年的祭祖,都要到河北涿鹿,拜祭黃帝陵。也有人認為黃帝葬於河南荊山。

黃帝葬於陝西,我第一次是通過讀中共黨史張國燾以祭祀黃帝為名,從延安出走,最後加入軍統組織,知道陝西黃帝陵的。黃帝陵實際是黃帝衣冠冢。1961年,國務院將陝西黃帝陵列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2004年開始,每年對黃帝陵祭祀升為國家公祭。

來到黃帝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軒轅廣場。廣場南端,是一座寬闊的不對稱半圓型廣場,總面積一萬平方米,地面用直徑0.5米一0.6米的5000塊秦嶺天然河卵石鋪砌,象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

軒轅廣場北面,是一條蜿蜒的河流——沮河,沮河古稱「姬水」,軒轅黃帝因「長於姬水」而姓姬。印池水域面積約為20萬平方米,印池上,有一座通往北岸的軒轅橋,連接軒轅廟。

黃帝陵景區主要分為兩大塊:陵墓區和軒轅廟兩部分。軒轅廟又分為軒轅廟和後來搭建的仿古建築。我和老伴看軒轅廟的遊人太多,便決定先遊覽後面仿古建築,回來路上再仔細觀看軒轅廟。我們去新建的大殿參觀時,大殿外還懸掛著「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的巨大布標。我在央視新聞聯播節目中,曾看到過祭祀儀式壯觀的場景。

按照古人天圓地方的理念,大殿中央有一個直徑數米的圓,直通天穹。這一定是著名建築設計師的傑作。因為設計太有特色了,遊客們走進大殿,紛紛以此為背景,照相留念。我也難以免俗,和其他遊客一樣,在此「造型」留影。

從仿古建築回來,來到黃帝陵最著名的「黃帝手植柏」,據說它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棵柏樹,距今大約已有5000多年了。古柏蒼翠挺拔,高20餘米,下圍十米有餘,七人合抱不嚴,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所以當地民諺說它是「七摟八紮半,二十四個疙瘩不上算。」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外國人稱讚它是「世界柏樹之父」。像我這樣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有特殊情感之人,不去看看軒轅廟,不去看看黃帝手植柏,我們怎麼能體悟黃帝的博大精深呢?

在「黃帝手植柏」旁,還有一個「掛甲柏。」據導遊介紹,元封元年11月,漢武帝劉徹路過陽周郡(今黃陵縣)橋山時,看到山頂上高大雄偉的黃帝冢,問隨行人員:「吾聞黃帝不死,這裡為何有黃帝冢?」方士孫公卿回答說:「黃帝乘龍升天,橋國臣民不舍,拽下他的衣物埋葬於此。這裡是黃帝的衣冠冢」。16歲當上皇帝、又一心想成神仙的漢武帝,無論到了什麼地方都要修築祈仙台,備禮致祭。武帝卸下盔甲,掛在一棵柏樹上,然後獨自登上祈仙台,祈禱黃帝保佑他長生不老,日後成仙升天;也保佑大漢江山永遠太平。祭祀完畢,當天領兵返回長安。漢武帝掛過盔甲的這棵柏樹,周身上下,斑痕密布,縱橫成行,柏液中出,似有斷釘在內,枝幹皆然。這也是橋山柏中獨一無二的。

面對著軒轅黃帝的浮雕石刻像,我彷彿進入了時間隧道,浮想聯翩,盡發思古之幽情。我看過著名學者錢文中教授講百家姓。發現中國的許多姓氏都來自黃帝,不少是黃帝兒子的後裔。在司馬遷的《史記》中,給予黃帝非常高的評價。他確確實實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每個中國人都不應該數典忘祖。

從軒轅廟出來,我們乘坐電瓶車去黃帝陵墓區。

黃帝陵區景色迷人,黃帝陵景區面積333公頃,山上樹多,路邊多高大銀杏樹,枝高葉蓬,灌木植被豐富。千年以上古柏三萬餘株,為中國境內保存最完善的古柏群。空氣盪心滌肺、清爽宜人,花草樹木漫山遍野,讓人忘記塵俗雜事,只想將一顆心投入山林。兩邊山坡巨石、怪石多而奇。

我們夫婦兩人和北京的母子倆一起,按照導遊的說法,在墓前的建築繞了幾圈。據說可以保佑遊人身體健康。而北京的母子因為祈禱學業有成,他們比我們又多繞了幾圈。

在黃帝陵北端,有一座建築聳立於橋山之巔,這就是龍馭閣。龍馭閣處地海拔高程994米,是黃帝陵陵區的最高點。於是,我們和北京母子一起登上了龍馭閣。

站在黃帝陵的最高點,傾聽那松濤制之聲,遙想當年,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和我一樣懷著對黃帝敬仰之心的人來此拜謁瞻仰。也有多少前來拜謁的風流才子,揮灑文采,蒼茫放歌。站在黃帝陵的最高點,一切盡收眼底,又感覺什麼也沒有,遠古的氣息追隨著我,讓我有靜悄悄的孤寂。在滄海桑田的歷史更替中,個人其實是何等的渺小和無足輕重。權傾一時也罷,風流倜儻也好,最終都逃不過「浪花淘盡英雄」的結果。歷代歷朝被世人記住的,能有幾人?

這棵樹,便是著名的黃帝手植柏

黃帝陵最高處


推薦閱讀:

美國有哪些家喻戶曉的廣告?
王國維陳寅恪與中國現代學術(劉夢溪)
剛剛,歐洲傳來大消息!中國笑了,俄羅斯哭了
中國儒學網 >>  論牟宗三的康德研究

TAG:中國 | 中國人 | 黃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