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公開課第22期《抵制雷同,風光攝影新技巧》

每周二晚八點

我們相聚在吞像攝影

>>>>

公開課:《抵制雷同,風光攝影新技巧》

>>>>主講老師:張冰

新媒體藝術家,吞像名師。2003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2011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實驗室,在校期間前去日本交流學習,參與策劃學校組織的多次國內外的展覽活動。多組作品獲得國內國際獎項,其中影像裝置《窺》系列作品獲得IDA國際數碼藝術大獎與澳大利亞數碼藝術獎北京巡迴展金獎。2009年開始創作新媒體跨界作品,作品涵蓋圖片、影像、裝置、雕塑、新媒體等多種表現形式。多組作品被瑞士、法國、美國、日本等國收藏家收藏。

>>>>課程詳情

風光攝影幾乎受到所有喜歡攝影人的喜愛,外出拍攝不僅可以到處旅遊,還能感受大自然的壯美,也鍛煉了身體,可以說身心都得到鍛煉。因而風光攝影成為廣大攝影愛好者的首選。

風光攝影與其它門類不同,它沒有故事情節,更像是一篇散文,表露了攝影者觸景生情的感覺,風光攝影貴在抓住這份感覺。

攝影者被周圍的風景所感動,想把面對大自然的認識和感受記錄下來,在按動快門之前先問問自己,眼前是什麼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如果把這份感動通過畫面表現出來了,那你的作品就成功了。

大自然的山水樹木或是城市建築,你拍不拍它就在那裡,不會輕易變化,為什麼不同的人、不同時間拍攝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呢?因為光影效果是難以預料的。

攝影愛好者拿著長槍短炮,奔波在擁擠的名山大川,起早貪黑追逐著晨光晚霞,但是好光線似乎還要靠運氣。有沒有全天候、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風光創作的可能性呢?那就是用我們自身的眼光上去發掘風光的與眾不同,而不是追著光線、追著風景滿地跑,去拍攝雷同的片子。

風光攝影首先是拍攝者內心情境的體現,源自於頭腦中的想法,而不是照相機。無論照相機怎樣高級,總是人去控制它,拍攝時攝影師的想法總是第一位的,攝影是從心出發的。

成功的攝影作品都會明顯或隱藏著攝影師的心境,這種心境是特定時間、特定狀態下的主觀感受。和其它藝術形式一樣,介入了主觀感受,影和像的結合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含義。攝影師是富於想像的人,想像對於攝影師來說是無比重要的,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會有什麼樣的想像。心境是內心的最真實的感受,眼前所見即是境,與內心產生了呼應,看到的景物表現出來的影像就是不一樣的,即佛家所說的境由心生。

來看幾個例子,烏克蘭風光攝影師Nick lisitsin:

這是70後烏克蘭風光攝影師Nick lisitsin的風光作品,以黑白為主。整體畫質細膩,情景顯得特別靜。他善於表現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意向。他拍攝的都是日常生活很容易見到的場景,公園裡的樹林、林間小道等,但不是平常的記錄,通過快門的控制、虛實結合,讓照片輻射出一種微秒的、優雅的情緒,有一種獨有的情調,他的影調、光影、手法都讓人細細的回味。畫面顯示出來的境界也是作者的境界,彷彿可以靜靜站著、躺著,看著周圍的風景,什麼也不想,有種超然世外的感覺,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意境。似乎在傾訴孤寂,但不是一種無奈,它是一種心情、一種境界。如果作品可以把想要表達的思想表達出來,那麼他就成功了。

這兩張照片是我十年前的春天路過一個公園拍的,陽光很暖,樹剛發芽,心情也特別好。想表現樹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直白地拍攝肯定拍不出來,於是我晚上拿著閃光燈,採用虛實結合的拍攝手法,把樹的向上的生命力,那種爆發力基本表現出來了。

這四張是我在特別緊張的考研複習期間拍攝的,當時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壓力特別大,心情也特別糟糕,看樹也有感覺群魔亂舞的感覺。同樣是路邊公園裡的樹,這組就比較亂,有直角,很抓狂的感覺。所以不同的心境表現出的樹也完全不一樣。

經常聽人誇某照片太漂亮了。太漂亮以至於看不到作者的心情是好還是壞。就像一個漂亮的女孩,如果光有漂亮的外表,沒有內涵氣質,她也不會給人留下什麼印像,有氣質的人會深深吸引你,讓你過目不忘。如果風光作品你看一眼就過了,沒有留下什麼印象,那也不是一個成功的作品。什麼樣的作品能讓你注視很久呢?它一定是你心境的反映,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作品。

發幾張愛好者追逐日出日落特別講究光影、構圖唯美的圖片。

這樣的照片無論從光線、構圖、取景還是效果,景色很美。就像看美女一樣,看得多了就沒感覺了。這些風光大片不能說不好,但總感覺缺了點什麼。攝影是心裡的反饋,攝影者的眼光很重要,要吸引人就要有他的獨特性,靠對藝術的感受和觀察力。

如果攝影師沒有一顆敏感的心,領略不到大千社會、大自然的奧妙、光影的變化,拍出來的照片是看不到情感的表現的。看照片就能夠感覺出作者的心有多大,以及他背後的心境。所以攝影水平的高低,最後拼的是攝影的心境,技術是次要的,但不是不重要,技術是表達心境的工具、方法保障。技術和心裡兩方面要共同提高。

這三張通過色調、虛實、構圖、呼應、色彩等等點出了一種情感在裡面,思念、靜謐、或是家鄉兒時的味道等等,可以從這些畫面中表現出來。

從上面的圖片可以發現,風光攝影裡面的心境表達是很重要的。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想像和啟發,這種啟發是第一步,照相機是我們的第三隻眼,用第三隻眼學會觀察,學會發現不同。具有了發現不同的意識,就會有大的進步。

講這些圖片、心境是想說明,不一定非得是日出日落、名山大川才能出大片,留意身邊的事物,無論大景還是小景都可以出大片。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菩提就是我們用攝影的第三隻眼與心境的呼應去觀察表達外在風光。

風光攝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無關藝術,而是關於快樂和收穫。

玩,心情好,拍出比一般好一點。也是基礎階段,講究畫面好看,有意境、色彩等美學要求、追求構圖、光影等技術手段。這樣階段屬於發燒友階段,特別狂熱於風光攝影。概括基礎階段為:好看 美(美學) 技術 , 發燒友。

2第二階段:沙龍攝影,追求唯美和光影

講究構圖、品質、拍攝地等。屬於進階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增加了審丑、控制取捨和作品意識。審丑也是一種藝術思想,審丑其實也是一種審美,只有對美了解的多了以後才會去審丑。就像人們養的寵物狗,有的很醜,但是特別可愛漂亮;攝影是捨得的藝術,越拍呢越簡單,這種簡單的力量是強大的;意識是把自己當成藝術家一樣去認真創作。進階階段概括為沙龍攝影:好看 美 技術 丑 控制取捨 意識(作品意識,美學意識)。

3第三階段:藝術上的追求,關於視覺和情感

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加入了觀念和創作。比如Nick lisitsin、姚璐,杉本博司的作品等。概括為藝術化階段:好看 美 技術 丑 控制取捨 意識(作品意識,美學意識) 觀念 創作的風光藝術。看一下這些作品:

這是姚璐的作品。拍攝的建築工地的建築垃圾,作出中國青綠山水畫的效果,也是一種另類風景,加入了觀念,把資源再生性、環境的問題加在美學裡了。

杉本博司的海,拍攝對象是海,把水、空氣等自然元素提升到禪宗、哲學的高度。1/2構圖。

杉本博司的電影院,涉及到時間的概念,採用大畫幅拍攝,曝光時間是一部電影的長度,電影所有的光線聚集在一起就成白色了,長時間曝光電影院的細節體現出來。

以前袁潔老師講的組照專題課,把零散的拍攝按照組照有意識地按作品、專題、題材拍攝,組織在一起很有震撼力,是比較完整的作品。隨著意識的改變會帶來攝影質的飛越。

風光攝影想要與眾不同,不是去費勁地到處選景,拍攝不成組、沒有系列、沒有主題中心靈魂的單張漂亮的照片。照片怎樣脫穎而出?要有衝擊力、震撼力,要與眾不同。這要通過拍攝對象的選擇、光影控制、尺幅選擇等表現出來,這部分會在以後的課程中介紹。來看下面的照片:

這是百度中隨便搜出來的圖。第一眼看上去哪張圖片吸引你的注意力?

我第一眼看的是標有1的圖片。其它的照片都是彩色的,元素比較複雜,這張顏色是消色的,比較乾淨,這樣就脫穎而出了。然後是2的深色的,然後是3的單色的。其它有很多非常漂亮的照片放在這裡面就被淹沒了。

同樣這批照片也非常好看,吸引注意力的是偏品偏紫的(下圖1、2)

所以在參展、評獎時應該注意什麼,通過這個例子可能有所啟發吧。

攝影與其它藝術或事情一樣,在裡面是看不清楚、看不全,需要跳出來,站在風光之外看,要綜合其它的藝術門類。藝術離我們並不遠,當代社會人人都是藝術家,處處都是藝術品,無時無刻地在吸引你,你要把自己定位成攝影師或藝術家。

這組照片的作者是個全職媽媽,用iPhone手機拍攝並製作。把風景素材與孩子合成,通過畫面處理,產生出夢幻的吸引人的照片。

技術層面對我們也許不是難事,在意識上要引起重視。那怎麼讓你的攝影與眾不同?不管是哪個階段,要以作品的心態對待攝影,要有完整的作品,不能總讓照片躺在電腦里,要有儀式感,挑好洗出來,裝裱好掛在家裡,對它很重視。要以藝術家的心態認真對待自己的作品,不要總視為習作。有了儀式感就更有信心進行以後的創作。孩子、周圍場景、戶外旅遊都可以作為創作題材。

培養攝影修養不用非要去大景點,起早貪黑的奔波,可以在你周圍不出兩公里的範圍里進行,嘗試不同時間、不同季節、不同氣候去拍攝,同一個被攝物的光影都不一樣,會有千萬種變化,有千萬種光影效果。當拍了一定量後,並排的擺列在一起,很容易發現好壞。經過一系列的拍攝,你會對光線、氣候、溫度很敏感,有預見性,可以很好地捕捉和把握景物。這樣系統的訓練比到處跑要有效的多。你可以嘗試一下,經過幾個月、半年、一年的訓練,你會發現你的進步是神速的。

把所有的照片,不管是晴天、雨天、佛曉、中午、傍晚還是黃昏拍攝的都擺在一起,你都了解拍攝的條件,你會發現各種問題,會明白其中的原因的。把這種練習中所獲得的知識應用到任何的風光攝影中都是實用的。這是很系統的一個訓練方法。

我們學攝影的時候,老師布置一個主題讓學生在校園或公園內拍感興趣的,所有人以同一個主題在一個環境里拍攝,出來的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相互借鑒。這也是對攝影的敏感力、心境的一種鍛煉。

常見風光攝影的錯誤認識:

1誤區一:過度追求早晚的光線

有的攝影師扛著器材追著日出日落跑。不同的題材不同的光線拍出來的效果不一樣。陰雨天色溫高,適合拍安靜、寂寞情緒的照片;日出日落是暖色調的。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拍攝,不一定非得日出日落。

如果真的遇到特別值得拍的對象,一次拍攝不行拍攝多次,甚至住在那裡等待陽光符合拍攝要求。有這種拍攝意識的人對光塑造景物的能力有很高的認識,他會有意識地尋找、控制光線。

風光攝影中的用光很重要,是核心的問題。曝光正確與否不完全把所有細節都體現出來才是正確的,要根據拍攝對象而定,有的不足是合適的,而有的過爆合適。在進階階段我會詳細講解風光攝影的用光。

這張拍攝樹林里的逆光,色調是暗的,樹的細節都沒有了,曝光是不足的,但對整體塑造神秘氣氛的來說曝光是正確的。

2誤區二:對器材的發燒

初學階段對器材特別痴迷,但是當拍攝深入以後,拍到自己喜歡的主題的時候,對器材的追求就沒那麼高了,夠用就好。相機、附件等器材太多了對每種器材的認識就不會太深刻,相機這一第三隻眼的發現性和瞬間的判斷力會被忽略。所以對相機等器材一定要熟悉。

感光膠片或CCD的寬容度比人眼小得多,人眼對自然界光線的寬容度特別大,看色彩、層次也遠遠高於感光材料或CCD,但是相機在平光或柔光下可以拍攝出色彩艷麗的圖片,超出了人眼看到的真實景觀。所以要用技術控制器材,揚長避短。這要求對器材、曝光要有深刻的理解,這部分將在後面課程里細講。

要學會用攝影的眼光來看風景,在按快門瞬間要預料出拍出的照片是什麼樣子,訓練對曝光、色彩、對比關係、反差等有基本的預料。

3誤區三:對著名景點攝影聖地的崇拜

大家一窩蜂的去名山大川拍攝,通常注意力在風景上了,忽略了對攝影本身發現性的追求。平常的、荒野、無名景點往往會有更好的光影效果或景色待發現,所以注意力要放在尋常的景色上,不要放在名山大川上,起早貪晚,疲於趕路,也沒有發現美的樂趣多。有陽光的地方你會發現它的各種美。

這兩張是在再平常不過的小樹林拍攝的,像河邊、公園等地方,只要有光就可以拍出大片,在名山大川不一定能拍攝出來。

4誤區四:關注大景色光影,忽略細微小景色

好的光影讓我們常常被宏大的場面所吸引,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錯失局部、微小的景色。

這兩張照片就是細微的景色,通過塑造也會產生與眾不同的效果。

5誤區五:使用手動模式才是專業的

任何拍攝模式都是輔助你正確曝光的,沒有能不能用的區別。光線瞬息萬變,用自動模式可以抓住一張大片,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總結

風光攝影首先是拍攝者內心情境的體現,源自於頭腦中的想法,而不是照相機。無論照相機怎樣高級,總是人去控制它,拍攝時攝影師的想法總是第一位的,攝影是從心出發的、所以想讓你的風光攝影與眾不同,在技術的實踐以外,最主要的是保持一顆體察風光此時此景的心。

最後上完了這堂公開課,不知道大家對風光攝影有沒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因為時間的關係無法把更多拍攝風光攝影的技巧在這一堂課告訴大家,張冰老師會專門開一個系統課程,教授創意風光的一些專業技巧,如果您有興趣可以點擊《創意風光,讓你的風光攝影與眾不同》相信這個課程一定會對你的風光攝影創作起到更多的幫助,而且這個課程還是張冰老師的經典代表課程,全互聯網獨家,真的乾貨十足。快到報名截止前來聽課吧!

推薦閱讀:

剖腹產擇吉秘法公開(金質好文,速速收藏)
洪永淼教授開設視頻精品公開課《高級計量經濟學》
最怕公開的六種夢境揭秘
她敢公開在微博叫彭于晏老公?安以軒登記結婚她全程見證,她是誰
鍾南山首次公開「養生經」,教大家遠離70%的疾病!

TAG:攝影 | 筆記 | 抵制 | 風光攝影 | 技巧 | 公開課 | 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