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墓地「文革」時曾遭破壞 許多文物被盜賣(圖)
康熙兩次追撰祭文,並題寫匾額,還撥專款將其修築為清代高官墓地中的典型建築
據記載,于成龍墓地位於永寧州北今方山縣峪口鎮橫泉村之南,碗扣白灰松香,墓葬方式堪稱全國唯一
公元1684年,被康熙皇帝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去世,終年67歲。《清史稿·于成龍傳》中如是說:「卒時,將軍、都統及僚吏入視,惟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足見他清廉和深入民心的程度。于成龍去世之後,康熙皇帝與眾大臣反覆謹慎商議,最終決定追其謚號為 「清端」。「清」是清廉的意思,「端」就是端正、正直、不為勢利所趨的意思,也只有這個稱號才無愧於公廉潔勤政的一生。據載,於公逝世第二年,在故鄉永寧州北即今天的山西呂梁市方山縣,被康熙帝隆重賜葬並親撰碑文。為表示對於公的深切懷念,朝廷還授予他太子太保,這是只有正一品大員才能享有的殊榮。就連影響頗廣的乾隆年間大學士紀昀紀曉嵐貴為一品才高八斗也不過只得了個太子少保。這還遠遠不夠!康熙後來還兩次為於公追撰祭文,並題寫了「高行清粹」的匾額。由於康熙皇帝的重視,國庫撥專款將於公墓地修築為清代高官墓地中的典型建築,其獨特的賦予深刻政治文化含義的碗扣白灰松香墓葬方式也堪稱全國唯一。
于成龍的墓地位於永寧州北今方山縣峪口鎮橫泉村之南。據原方山縣政協主席薛懷蘭和現方山縣政協主席林祥兩位先生的調查文稿記載:於墓墓園坐東向西,成正方形狀,佔地面積約為2200平方米。四周築有高2.5米的青磚花欄圍牆,正西有一座花崗岩牌坊。墳塋坐落在墓園東部的正中央,佔地約50平方米。墳前正中豎立著康熙皇帝於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御筆親書的 「御制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江南江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操江謚清端于成龍碑文」的龍頭御碑,左右兩側豎有12通青石碑。墓園周圍長有一百多棵古松和古榆,鬱鬱蔥蔥。墓園整體氣勢恢宏壯觀,莊嚴肅穆,風格獨特。
1947年,于成龍墓地被當地農會和村民有組織地發掘破壞;「文革」期間,又一次遭到嚴重破壞,許多珍貴地面文物被盜賣或移作他用
于成龍是清朝的一品大員,下葬時曾經舉行過隆重的祭祀典禮,其豪華尊貴的排場曾經吸引了當地和周邊的眾多百姓,也在民間留下了很多荒誕不經的傳說。比如,有人說于成龍被奸臣陷害而死,沒有頭顱,墓中葬的是金頭;有人說於氏家族為于成龍隨葬了大量財物,為防止後世盜墓,一日之內出靈十八次,葬了十八處疑冢。這些傳說的核心是于成龍墓中充滿金銀財寶,盜掘可以致富。但是,實際上于成龍墓在清代一直有專門的看護人員,平時禁止牲畜入內踐踏,逢年過節於家後人還會來掃墓祭奠。因此,數百年來,于成龍墓地一直保存完好。
1947年,于成龍墓地作為封建官僚及封建迷信的象徵物,被當地農會和村民有組織地進行發掘破壞。據當年參與挖掘的村中老人回憶,挖掘中發現於墓建材獨特,結構嚴密,工藝精緻。墓室為長3.5米、寬1.5米、高2米的長方形拱式建築,從裡向外全部用盛有白灰和松香的瓷碗砌築而成,碗與碗縱橫交錯,堅硬如石。墓室口有一石門,室內兩側陳列著數通刻有於清端公墓志銘的石碑。棺木為一棺一槨,木質堅硬光滑,表面塗有一層紅色桐油護漆。棺木打開後,于成龍衣冠清晰可見,長髮辮子依然完好,頂戴花翎佩綴一枚一寸多長的葫蘆狀金頂,據傳為純金製作,約二兩多重。
文物出土後,村民們將于成龍遺骨重新葬於墓穴中。金頂和玉器則被賣給當時的峪口區貿易局大眾商店(售價不詳),由此換回棉花400餘公斤,以每戶2.5公斤、每口人半公斤,全部分給村民。另外每家還分得珍珠7顆,瓷碗5個。于成龍的衣冠因埋葬多年,出土後風化破損,則被交回縣政府保存。到「文革」期間,于成龍的墓地又一次遭到嚴重破壞,許多珍貴的地面文物都被村民盜賣或移作他用,百年古松和古榆也被砍伐一空。
於公墓葬獨特之處,就在於建築材料用的不是常見的磚、石、木料,而是瓷碗、白灰、松香
儘管村民的發掘嚴重地破壞了于成龍的墓地,但同時也發現了于成龍墓室建築的獨特形制。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於公墓葬獨特之處,就在於建築材料用的不是常見的磚、石、木料,而是瓷碗、白灰、松香。後人研究,白灰寓意為於公「一世清白」將「永留清白在人間」,松香象徵著「流芳萬古」,而瓷碗則表示「挽留」。此外,其建築審美風格也代表了當時最高的藝術水準。康熙皇帝、清朝政府、於家後人及社會各界民眾,就是用這種獨特的創意,寄託著對清官廉吏于成龍的無盡哀思。筆者曾諮詢過多位古墓研究專家特別是清史及清墓葬研究專家,他們均認為,這種墓室形制,在我國墓葬史上是一個獨特的標本,有著重要的考古價值和文化內涵。
于成龍生前以清廉節儉著稱,過著苦行僧生活,但死後卻以國葬之規格榮耀全國。厚葬顯然不符合於公一輩子節儉的行事風格。那麼,同樣一貫勤勉、推崇節儉治國的康熙皇帝為何要在於公墓葬上不惜巨額資金,將其建為全國唯一的碗碗相扣白灰松香的墓制呢?作為一代明君,康熙自然有他深刻的政治用意,因為在當時的官場中,雖不乏于成龍這樣的清官,但更多的官員仍是貪贓枉法、賄賂公行、朋比結納。「固守清儉」的康熙之所以一再肯定於成龍是 「清官第一」「廉吏第一」,死後還將其厚葬,正是要樹立一種正面形象,讓百官效法。
于成龍在清朝初年為官23載,從七品的縣令做到一品的總督、兵部尚書,一直恪守天理良心,愛國如家,愛民如子。在饑荒年份,他賣了騾馬,捐了俸銀,自己卻以糠粥充饑;即使在兩廣最富庶的地區任職,也常以糠粥為食,「要學清廉分數足,難學於公食糠粥」的美談曾一度在朝野流傳。于成龍不僅是「古今廉吏第一」,更是「治世能臣」,他任職的湖廣、福建、直隸、兩江,也都是當時的繁華之地,有盜匪,有災荒,有戰亂,還有複雜險惡的官場鬥爭,于成龍都一步一步走了過來,從一名基層官吏,成長為功勛卓著、朝野欽敬的政治明星和百官楷模。蒲松齡的《聊齋》里甚至把於公神化,記載了「鬼有冤也來伸」的故事。而正是康熙等明君重視廉政建設,注重樹廉政典型,十分關愛、重用廉官,善於用「典型引路」的做法,清朝前期才培育了一大批以于成龍為表率的清官廉吏,才使吏治清明,民生安樂,國家也走向了繁榮富強,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著名的「康雍乾盛世」。
我們今天的中國經過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實力不斷增強,贏得了世人的高度讚揚。但不可否認的是,廉政建設的形勢十分嚴峻。清代官員于成龍的清廉事迹和光輝形象,在今天仍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高林清 文
[責任編輯:楊永青]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功能修復的文物,卻只能靜展?
※柴窯及柴瓷是否真實存在?抑或只是虛構?
※修文物何必在故宮,我和我爸在家也可以
※天津博物館十大必看寶物
※景德鎮窯為什麼沒有入圍五大名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