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患者日常吃什麼最好
飲食護理對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性
1、糖尿病腎病的飲食應注意限制脂肪。當腎病出現時,應限制脂肪的攝入量,因為脂肪可致動脈硬化加劇,腎病本身就是腎臟動脈硬化的表現。可選用植物油代替動物脂肪,每日植物油攝入量也應控制在60-70克以下。 2、控制植物蛋白攝入量。糖尿病者由於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常以植物蛋白作為補充營養。植物蛋白因含有大量的嘌吟鹼,過多攝入會加重腎臟負擔,故應限制黃豆、綠豆、豆漿等高蛋白食品的食用,可代之以魚、蝦、海參及瘦肉等,這也是在糖尿病腎病的飲食中應注意的。3、少吃鹽,忌食蛋。腎病如出現浮腫和高血壓時,應限制食鹽用量,一般日攝鹽量以2-4克為宜。雞蛋的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尿酸。當腎功能受損時,會使氮的終產物積蓄體內而加重腎臟負擔,故當出現腎功能不全時應忌食。 4、限制高嘌呤的食物。大量的嘌呤在機體中代謝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芹菜、菠菜、花生、雞湯、各種肉湯、豬頭肉、沙丁魚及動物內臟等都含有大量的嘌呤,應該嚴格限食。瘦肉中也含有嘌呤,在食用時可先將肉在水中煮一下,棄湯食用,這些都是應該在糖尿病腎病的飲食中注意的。 糖尿病腎病的飲食有三個原則 首先,減少蛋白要有「底」線 人體像一個儲存蛋白質的倉庫,每天都需要攝入及合成蛋白質,同時也要分解機體的蛋白質,只有兩者保持平衡才能保證身體各個臟器的正常運行DKD患者因胰島素抵抗、無氧代謝增加、酸中毒等原因造成體內蛋白分解代謝增強,如果蛋白攝入過低,極易造成蛋白質營養不良,出現低蛋白血症、漿膜腔積液、水腫等不良後果。 其次,蛋白品質要保證「優質」 人體不能合成的9種氨基酸稱必需氨基酸,分別為賴氨酸、纈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及組氨酸。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組成比例與人體需求越接近,其蛋白質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就越高,即可稱為優質蛋白質。
糖尿病腎病患者蛋白攝入量,根據居民膳食蛋白質推薦量,我國成年男性和女性根據不同活動強度分別為75-90g/kg﹒d和65-80g/kg﹒d,而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0.6-0.8g/kg﹒d。相比之下,糖尿病腎病患者能攝取的蛋白質量是非常少的,所以選擇人體利用率高的優質蛋白質對保證病人的營養十分重要。 由表2可見,動物性蛋白質蛋、奶、魚、肉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求較為接近,而植物性蛋白質除大豆類食品外,氨基酸組成比例有缺陷,所以DKD患者宜選擇動物性蛋白質及大豆類食物。但須注意的是肉類食物油脂含量較高,不適宜糖尿病患者總熱量攝入的控制,建議盡量選擇蛋、奶、魚和大豆製品,如一定選擇肉類也儘可能選擇禽肉類。 第三,補充必須氨基酸是「保障」 食物中的蛋白質經胃腸道的消化並不能100%被吸收,因此根據表1換算的食物量並不能保證蛋白質攝入的底線,此外,優質蛋白質也只是接近人體組織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例,並不能滿足人體每種必須氨基酸的需求量,所以補充必須氨基酸是DKD患者長期低蛋白飲食的營養保障。目前臨床常用的是復方α-酮酸製劑,它含3種必須氨基酸,即亮氨酸、異亮氨酸和纈氨酸,占人體必須氨基酸的三分之一。根據國內外多項臨床研究,復方α-酮酸製劑加低蛋白飲食的治療方案能全面改善DKD患者的蛋白質代謝,降低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
糖尿病腎病日常可以吃這些 1、黑芝麻、核桃仁各500克為一料。每次各10克,以溫開水送服,服後嚼大棗3枚,每日3次,定期檢查尿常規。若尿蛋白消失,可於1-2周後適當減量,如減至每日2次。適用於各型糖尿病腎病。 2、活鯽魚2條(約100克左右),地榆15—30克,鮮土大黃10—15克。魚洗凈,與上述中藥同煮沸,睡前半小時吃魚喝湯。每日1劑,5天為1療程。適用於各型糖尿病性腎病。 3、黃芪50克,赤芍25克,川芎、當歸、雞內金、蒼朮各15克,桃仁、紅花、大黃各6克,桑寄生30克。適用於氣虛血瘀型,症見尿蛋白、乏力、面色萎黃等。 4、蜈蚣1條,雞蛋1個。蜈蚣去頭烘乾研為細末,雞蛋開一小口,將蜈蚣粉納入雞蛋內並攪勻,外用濕紙及黃土包裹煨熟,剝殼吃蛋,每日1個,1周為1療程。如尿蛋白未退,再服1至數個療程。兩療程中間相隔3日。吃蛋期間應將蛋計入每日攝入的總熱量內。若有高脂血症者不宜服用。
5、黃芪、玉米須、糯稻根各30克,炒糯米10克。煎水代茶,分數次飲。每日1劑,連服3個月。定期查尿常規。若尿蛋白消失,可隔1—2日服1劑。尿蛋白量少者服半年,量多者服1年。適用於氣虛型糖尿病性腎病,症見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無華,尿蛋白日久不消者。 6、地膚子15克,水蛭粉3—15克(裝入膠囊),山藥30克,菟絲子15克,黃芪30克,茯苓20克,覆盆子15克。水煎(水蛭除外)2次,早晚分服。水蛭粉裝入膠囊,分2次送服。適用於腎氣虛衰型,症見腰痛肢軟,神疲乏力,尿有蛋白等。
推薦閱讀:
※糖尿病新療法里,有希望徹底治癒或預防糖尿病的有哪些?
※併發症危害甚於糖尿病本身
※糖尿病足3
※糖尿病患者小便起泡泡是怎麼回事?
※健康:提高警惕 防止糖尿病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