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一心念佛 敦倫盡分 煩惱對治 臨終往生 返迴文集
回歸凈土 因果教育 辨別邪正 其他文章 印祖道風

  大師文鈔分《增廣文鈔》、《文鈔續編》、《文鈔三編》、《文鈔三編補》近二千多篇文章。為了減輕佛友閱讀負擔,此文鈔選讀專欄,篩除了《印光大師全集凈土法要》、《印光大師文鈔簡編》、《印光法師嘉言錄》、《印光大師開示精編》等專輯重複的文章,並擬定標題,省略部分繁冗寒暄之語,部分相關內容歸納整合,粗略分為上面幾大專題。力求直觀、方便、全面,以利於檢索。對於初學,建議先從《凈土法要》、《文鈔簡編》、《嘉言錄》入手,此文鈔選讀實為其補充。此專欄文章僅供佛友交流參考之用,若有個別欠妥之處,歡迎指正。


 ·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讀,印光法師文鈔不可不讀

 · 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散心念佛與至心諦聽念佛,其功德大相懸殊 · 欲生凈土,當凈其心;心有污穢,何能生乎 · 念至其極,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 最大之惠,莫過於勸人吃素,念佛 · 實相觀想觀像持名四種念佛方法點評 · 專修念佛法門,現世即得消災增福之報 · 勸人戒殺護生,吃素念佛,為大放生 · 於患難中不遭患難,非志誠念觀音不可 · 念佛法門,唯老實及深信者,方得實益 · 念佛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 · 不敦倫盡分,縱有修持,亦難與佛相應 · 作佛之要,在乎力行孝弟、返妄歸真 · 欲令孝道全備,非世法佛法一肩擔荷不可 · 孝心即是菩提心  如來大教,以孝為本 · 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乃做人之規矩準繩 · 聖人皆資賢母而為成德達才作聖之本 · 度眾生者在此,篤倫理者亦在此 · 誠與恭敬,為超凡入聖之極妙秘訣 · 世間之孝,出世間之孝,兩者比較 · 佛法能提升人群道德,促進社會和諧 · 凈土實為教內真傳,乃別傳外之別傳也 · 念佛法門下手易成功高,用力少得效速 · 如來稱此凈土法門為難信之法 · 不修凈土,恐舉世難得一二修到業盡情空 · 參禪明心見性,即無生死,此系門外漢 · 從凈土法門研究而修持之,實為最要之道 · 仗自力,煩惱習氣若有一絲毫,不能出輪迴 · 最易修持且最易成就的特別法門 · 念佛法門,其道理超出一切禪教律密之上 · 善惡因果皆是自業識所感,非佛設 · 佛教三世因果,乃發揮因果之究竟 · 救世要法——因果報應、家庭教育 · 死生,眾生之大事;因果,教化之大權 · 末法學佛所宜注重者——知因果與修凈土 · 世亂根源在於不重家庭教育與因果報應 · 欲扭轉世道人心,非提倡因果輪迴不可 · 因果者,賓士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 · 學佛伊始,皆應在認真用工上著力 · 殊勝感應從至誠恭敬中來 · 少實勝多虛,大巧不如拙 · 勸修四念處觀,以破我執 · 若心與佛悖,則難得實益 · 若能念念返究自心,即能得益 · 大難時,當以最易念最有靈感之法教人 · 不躬行實踐,則與世之戲子無異 · 勿因小有不順,遂謂修持無益 · 此宿怨,實為汝出苦海之大導師 · 從謙恭孝順處修,能滅夙業,長善根 · 逆境雖惡,然欲成就道業,尚賴此以警覺 · 善用心者,困苦艱難,皆為解脫之本 · 對於初學,寧可按事說,不宜按理說 · 皈依與否,當於師所說修持方法上論 · 常須追薦先亡,不得謂已得解脫,遂不舉行耳 · 超度亦不必請僧做佛事,至誠念佛為最高 · 唯生西一事,為安身立命,千穩萬當之計 · 至心為親迴向,功德更為殊勝 · 臨終助念生西,才是真孝子 · 仗彌陀願力,帶業往生,輕鬆出輪迴 · 讀印光文鈔、安士全書而信佛之人很多 · 批外道書籍,不可令無涵養者看 · 區分聖境與魔境,當在心行轉變處求證 · 近人多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實多半是魔境 · 宏揚佛法,唯以玄妙為事者,其弊與宋儒同 · 寧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時著魔 · 境細心粗,觀想修法多起魔事 · 佛書若示有版權,則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 念佛法門唯在於誠一純篤,勿夾雜禪機 · 彼運氣求神通之靜坐,非佛教之禪定 ·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 彼念佛發光,乃屬魔境;魔障由妄心而生 · 佛法無秘密私相授受之事,不同於外道 · 不可以修行境界來接引初學佛人,切記 ·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不事修德,空談般若
推薦閱讀:

印光大師在普陀山的光輝業績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白話
印光大師的孝道觀
《印光大師文鈔》第五卷 復湯文瑄居士書二、三 復寧德晉居士書
《印光大師文鈔》第七卷 復徐志一居士書

TAG:大師 | 印光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