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01·人類學】李亦園丨來自南疆的人類學呼喚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封面學者:李亦園院士
【作者簡介】李亦園(1931-2017),人類學家,中研院院士,台灣大學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創院院長,中國人類學學會顧問,中國人類學高級論壇顧問。
【摘要】《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目前已成為海內外人類學民族學界頗受注目的學術期刊,這在學術評量標準極為依賴期刊論文的當前學術界,確是值得重視的一個現象。
【來源】光明日報,2004-09-02.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現《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目前已成為海內外人類學民族學界頗受注目的學術期刊,這在學術評量標準極為依賴期刊論文的當前學術界,確是值得重視的一個現象。1995年廣西民族學院將學報定位為「民族學和人類學研究,尤其要突出我院具有優勢的壯學研究、瑤學研究和漢民族研究,以及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自此以後他們確實遵循此一決定,努力發展這一優勢與特色,不僅有關人類學民族學論文占顯著地位,而期刊出版也極為準時,且期數不斷增加。在2000年前該刊每年出四期,是屬於季刊性,這在學術期刊上已屬不易。然而自2000年後,該刊又改為雙月刊,每年出版六期,而頁數也只有增無減,這不能不使學術界的同仁刮目相看了,因為即使是人力物力極為充足的美國人類學會出版的《美國人類學刊》(American Anthropologis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也還是一年出四期的季刊。
一般來說,雙月刊的出版物大致都屬評介報導性質者為多,純學術性者較少,可《廣西民院學報》自季刊轉為雙月刊後,學術性論文卻也有增無減。從1995年至2003年的九年間,該刊共刊出文章1136篇,其中屬於廣義的人類學民族學文章共有679篇,已佔總數的近60%,明顯地表現出他們所要強調的特色了。在文章的質量方面,也有顯著進步;假如我們把679篇論作粗略分為「專題論文」和「評介報導」兩類,則前者共有391篇(佔57.59%),後者有288篇(佔42.41%)。而前者的專題論文則自1995-1996及1997-1998的兩年期各有60篇及68篇,增至2003年一年期中的81篇,可以看出該刊積極從評介報導走向專題論文的勢力。
《廣西民院學報》的編輯部確實很努力於發揮他們理想中的特色,他們不僅在壯學研究、瑤學研究以及更重要的漢族研究上發揮所長,而且在整體人類學民族學的領域中的開拓也極為用心,他們在1997年的四期正常刊出外,另出版了一期「人類學民族學」專輯,而從2000年開始則更著重於每一期都有一個專題稱之為主打欄目,至今已有如下十四個專題賀州民族學田野考察、中國人類學本土化、鍾敬文與民俗學、首屆人類學高級論壇、蔡華教授獲獎專輯、依山依水族群研究、口述史歷史人類學、世界社會學大會、文學人類學、民族生態美學;鄉村人類學、都市人類學以及預定的教育人類學、生態人類學等,由此可見編輯主持人的用心與企圖。
事實上,《廣西民院學報》自從1995年第一期發表了喬健教授《中國人類學發展的困境與前景》一文之後,似乎已觸動了他們對復振中國人類學研究的責任心。喬先生當時是以境外的研究者立場對國內的學術情況提出檢討與建言,一時間曾引起一些不滿的反應,但是隨後也產生更多的正面反省,國內同行的刊物陸續有討論作品出現,而廣西民院學報則自1995-1996兩年間的各期中共有十篇以上圍繞著相關的問題作討論,因而奠定了該學報發展我國人類學民族學現代化研究的熱心與呼喚之聲。
該學報編輯的熱心有時也非常感人,他們不僅在理論層面上努力探討如何發展人類學研究,他們也在實際的行動上企圖凝聚不同範圍人類學者的向心力。自1995年開始,學報的每一期封面及封里都刊出一至二位國內人類學者的照片,並作學術成就介紹。而自1998年起,每期又刊出訪問一位資深人類學者的口述史,這一連串的口述史且另編印成《廿一世紀的人類學坦言》一書,引起一時的風潮,也就使廣西民院以及其學報更成為人類學民族學以至於其他社會科學界注目的焦點。
2008年第16屆世界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將在中國召開,我們期待著在《廣西民族學院學報》這塊學術園地上,開出更多更燦爛的人類學之花。
【文獻引用格式】李亦園.來自南疆的人類學呼喚[N].光明日報,2004-09-02.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簡介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78年,雙月刊,以「弘揚創新精神,提升學術品位」為宗旨,倡導嚴謹學風,規範學術研究,注重學術創新。以人類學民族學研究為特色欄目,全力推進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東南亞研究等學科建設;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區域國際性,吸引、彙集了海內外一流人類學學者,使「人類學」研究欄目成為中國以及國際人類學界同仁進行學術交流、展示學術成果的平台,成為世界人類學研究的信息中心之一。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每一期圍繞某一學科焦點或重大問題研究領域推出「主打欄目」,力邀學術名家擔任主持人(封面學者),刊發論文注重國際視野、關注社會焦點、突出地域文化,在基礎理論和應用理論研究方面推出一批高質量、高品位、代表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水平、能夠產生較大學術影響和社會效益的優秀論文。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於2003年獲得「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13年被評為「中國百強報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優秀期刊」(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2012年入選),2004、2006年先後入選教育部名欄、名刊建設工程;系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大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來源】人類學期刊導覽:《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丨2018,願天下學人都妙筆生花!
人類學乾坤
主編:徐傑舜、彭兆榮、徐新建
執行主編:佛子
編輯:李菲、林敏霞、王華、小鵬
推薦閱讀:
※來,見一見你的祖先!
※我們用1年時間和60個年輕人討論他們的「人設」,發現他們真正想要的……丨睿叢·洞察
※《禮物》筆記
※先發幾個關於易洛魁語的鏈接,有空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