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常見意象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就古典詩詞而言,詩人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以詩歌的意象為突破口,對之進行多維解讀,是鑒賞詩歌的鑰匙之一。
一、楊柳
據《三輔黃圖·橋》記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由於「柳」、「留」二字諧音,故經常以此暗喻離別,有惜別懷遠之意,如「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陸遊《釵頭鳳》),以「宮牆柳」暗喻唐婉,抒發了兩人離別後再難相見,可望而不可即的心理狀態;「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李賀《致酒行》),讀者可從「折斷門前柳」這一行為中想見思念之深,憂愁之切;「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少婦因見楊柳而想起當初與丈夫分別折柳的情景,悵想丈夫久去未歸,而自己卻青春漸逝,頓生悔意。又由於「楊柳」多種於檐前屋後,故常作故鄉的象徵,如「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許渾《成陽城西樓晚眺》,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牽掛。從楊柳自身柳絮飄忽不定的特點,又常被詩人當作遣愁的憑藉,如「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裡無尋處」(馮廷巳《鵲踏枝》),「楚岸柳何窮,別愁紛若絮」(杜牧《題安州浮雲寺樓寄湖州張郎中》)等句,形象地詮釋了詩人們彼時彼地憂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子
燕子因結伴飛行面成為愛情的象徵,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詞人以「燕雙飛」這一樂景反襯「人獨立」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雙飛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愛之人不在身邊,孤獨相思之苦油然而生。又由於燕子有眷戀舊巢的習性,故又成為古典詩詞表現時事變遷,抒發人事代謝的寄託,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既暗示了烏衣巷往昔的繁華,又袒露了詩人面對今昔變化的無限感慨。抒寫時事變遷的還有「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文天祥《金陵驛》)等。
三、流水
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點,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詩人借水的清冷,從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又因水的剪切不斷、永不停歇與愁緒的無始無終、無止無休正好吻合,故詩人又常以水喻愁,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宜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抒發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和而產生的煩憂和愁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詞人經歷亡國之痛後,嘗盡了人生愁苦滋味,他用東去的「一江春水」抒寫愁恨,讓讀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憤盡瀉如注,悲憤之情,溢於言表,「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白居易《長相思》),詩人相思的心隨著汴水、泗水飄然遠去,可惜山重水長,思念的人終不能見。流水悠悠,相思悠悠,天地有盡,而相思無窮。此外,像「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依愁」(劉禹錫《竹枝詞》)、「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子》、「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等等。都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典範。
四、月亮
古詩中的月亮往住是思鄉的代名詞,是相思之情的載體。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等詩句,都是借明月寫思念之情的典範。明月還常常蘊涵邊人的悲愁,如「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的悲亢幽怨,「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昌齡《出塞》的悲壯雄渾。有時明月還蘊涵時空的永恆,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此外,由於月亮的特點是普照天下,有圓有缺。月圓可喻親朋相聚,事情結果圓滿,月缺可喻親朋分離,事情不如人意,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宋代呂本中的詞《採桑子》即借月亮的這兩個特點來喻人事:「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五、梅花
迎寒早開,美麗脫俗,詩詞中梅花常常是堅韌不拔、高風亮節人格的象徵,是身陷逆境卻勇往直前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趨絕於世清高隱逸不隨波逐流的孤高智者。如「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陳亮《梅花》)。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詩中「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句子,既表現了梅花不畏嚴寒,同時也是自己堅韌不拔人格的寫照。再如「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遊《卜運算元·詠梅》),詞題雖為「詠梅」,但詞人著力表現的不是眼中之梅而是心中之梅,借梅花來訴說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表達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詩中「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詩句,讚美了梅花的秀雅氣質.同時還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他另有一首《白梅》詩中「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的詩句,描繪了白梅的高尚絕俗,寄託了詩人的理想。林和靖《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淡,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語意雙關,它不僅是梅花幽姿絕塵的寫照,也是詩人神韻仙骨的化身。另外,南宋陳亮的「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梅花》),讚揚了梅花堅強不屈的精神;元代楊維禎的「萬花敢向雪中開,一樹獨先天下春」(《詠梅》),歌頌了梅花凜然傲雪的氣節;清代宋匡業的「獨立風前唯素笑,能超世外自歸真」(《梅花》),表現了梅花超凡脫俗的神韻。
六、菊花
清麗淡雅,芳香襲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艷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列,在詩詞中常常是恬然自處,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徵。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則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尚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范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崇高的精神品質。這裡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七、蓮花
蓮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由於「蓮子」即「憐子」諧音,「憐」意為「愛慕」,「子」,第二人稱敬稱,「憐子」,即愛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這裡虛實相生,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又由於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故又被視為處於濁世而仍保持氣節的高潔之士的象徵。
八、青松
它是耐寒樹木,經冬不凋,古人云:「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剛正節操的象徵。李白《贈書侍御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九、竹子
它虛心、有節、根固、質堅、瀟洒、挺拔,所以,詩詞中多為「堅貞」、「高雅」、「氣節」的象徵。詩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蘊藏著深邃的哲理。如宋代蘇軾在《綠竹筠》中詠道:「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表達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脫俗的雅趣。清代鄭板橋留下了許多詠竹的佳篇,如「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高度讚揚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竿來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新竹》),歌頌了竹子敬老愛幼、世代相傳的美德。此外表現高風亮節的,如「自是子猷偏愛爾,虛心高節雪霜中」(劉兼《新竹》);表現頑強生命力的,如「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白居易《題李次雲窗竹》);表現忠誠的,如「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蔭待我歸」(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等等。
十、梧桐
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徵。如王昌齡《長信歌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裡,形孤影單、卧昕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託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以梧桐葉落和兩打芭蕉寫盡愁思。「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自居易《長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葉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大體上也是表達這樣的感情。
十一、杜鵑
又名杜宇、子規、蜀鳥。傳說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它的叫聲被老百姓摹擬為「不如歸去」,其聲凄慘,因而古詩詞中的杜鵑常常是凄涼、哀傷的象徵,詩人常常用以表達思親之情、歸家之念。如「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人通過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又如「湘江日暮聲凄切,愁殺行人歸去船」(吳融《簡州歸降賀京兆公》)。該句意為:傍晚杜鵑的凄切之聲,使湘江上尚未歸家的遊子更加憂愁悲傷,更加歸心似箭。再如「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賀鑄《憶秦娥》),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傳說杜鵑啼叫時嘴裡會流出殷紅的血,故杜鵑啼血常用以表現環境之凄涼,如「杜鵑啼血猿哀鳴」(自居易《琵琶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王令《送春》)、「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蜀鳥吳花殘照里,忍見荒城頹壁」(文天樣《念奴橋》)等等;也有用其來比喻忠貞的。如「從今別卻江南路.比作啼鵑帶血歸」(文天祥《金陵驛》),詩人以此表達對南宋王朝的赤膽忠心和誓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十二、鷓鴣
它在占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它的叫聲被老百姓摹擬為「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鷓鴣的叫聲還可用來婉轉勸人不要遠行,以此表達思念之情,如「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東風唱鷓鴣」(鄭谷《席上貽歌者》).它借所謂「江南客」之不忍唱鷓鴣曲,表達詩人不願繼續遊子行的思鄉之情。
十三、寒蟬
晉人陸雲在《寒蟬賦·序》中稱讚蟬有五種美德;頭上有蕤.這是文采;只飲露水,這是清高;不食五穀,這是廉潔;不住窠巢,這是儉樸;應氣候守季節,這是信用。蟬常常成為詩人自比清高的載體,而秋蟬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因此,寒蟬又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這裡「西陸」即「秋天」,「南冠」即「囚徒」,詩人以聞蟬起興,借寒蟬自喻,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又如李商隱《蟬》詩的頷聯:「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天將破曉,寒蟬已聲嘶力竭,而它所棲息的高樹(喻指所期望的人)卻仍然一片碧綠,似乎對寒蟬的哀鳴,全然無動於衷,詩人以蟬自況,暗喻為人作幕、寄人籬下,空有不平之鳴,依然為薄宦所羈絆。再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此外「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曹植《贈白馬王彪》)表達的也是這樣的情思。
十四、雁
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彷彿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遊子的思鄉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如「人歸落雁後,恩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早在花開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為官.出使南朝陳,寫下這首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以雁寫思的還有「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韋應物《聞雁》)、「鄉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趙嘏《寒塘》)、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庭筠《商山早行》)、「夜聞歸雁生鄉思,病人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珍》)、「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戴復古《月夜舟中》)等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的.如「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等等。
十五、其它
古典詩詞中常見意象還有:以「浮雲」比喻在外漂泊的遊子,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如「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以「駿馬」喻志向,如「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詩》);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牛嶠《感恩多》);以「紅豆」象徵愛情或相思,如「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以「楊花」寫離情,如「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以「青草」喻離恨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以「雨打芭蕉」寫離愁別緒,如「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葛勝仲《點絳唇》;以「折梅」寫離情,如「折梅逢驛使,寄於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機《贈范曄》);以「長(短)亭」寫離情,如「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以「春雨」喻愁緒,如「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以「絲麻」喻愁緒如「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相見歡》);以「大海」喻愁緒,如「詩窮莫寫愁如海,酒薄難將夢到家」(朱弁《春陰》);以「大山」喻愁緒,如「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趙嘏);以「西風」寫愁緒,如「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以「猿啼」寫愁緒,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以「鴛鴦」喻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盧照鄰《長安古意》);以「比翼鳥」喻指相愛而不分離的男女,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自居易《長恨歌》);以「精衛鳥」喻指報仇的人或努力奮鬥的人,如「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陶淵明《讀山海經》);而「烏鴉」因其形象不美,叫聲難聽,常常用以描寫荒涼的景色,表現凄清的氛圍,如「枯藤老樹昏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等等。
古詩詞常見意象集釋(補充)
松柏:堅挺傲岸堅強 生命力
竹:氣節積極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別留戀傷感 春天的美好
暮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年華易逝、功業未成的感慨
菊:隱逸高潔 脫俗
梅:傲雪堅強逆境 不屈不撓
蘭:高潔
牡丹:富貴 美好
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離恨 /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猿猴:哀傷 凄厲
鴻鵠:理想 追求
(孤)雁:孤獨思鄉思親 音信
鷹:剛勁自由 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烏鴉:小人 俗客庸夫
沙鷗:飄零 傷感
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展趨勢
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東風:春天 美好
西風:秋冬落寞、惆悵衰敗 遊子思歸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純潔美好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云:遊子 飄泊
玉:高潔 脫俗
簪纓(冠):官位名望
示例:2007年福建省高考詩歌鑒賞題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①
十年②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謝枋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後隱居福建。後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詩時將近十年。
(1)這首詩體現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表達了破國亡家的痛苦之情,(並借梅花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孤傲不群、堅貞自勵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對錶情達意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答:這句詩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山雨過後天地寂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孤傲寥落的情懷。(意思對即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