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艾灸療法

高血脂的艾灸療法-帶穴點陣圖超詳細

高血脂病屬於中醫的痰濕證範疇,是由於嗜食肥甘厚味、飲酒無度,或情志不遂、肝鬱氣滯,或思慮過度等因素導致脾胃損傷,脾失健運,痰濕積聚於體內的一種病 證。現代醫學是指血漿脂質濃度超過正常範圍,可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繼發性主要繼發於糖尿病、飲灑過度、甲狀腺功能減退、痛風、肝病、腎病綜合征、膽道阻 塞、口服避孕藥等情況;原發性多因脂質和脂蛋白代謝先天性缺陷(或遺傳性缺陷)所致。

臨床表現為血脂超出正常範圍,有高血脂症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如胸悶、乏力、眩暈等。根據其臨床表現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一、痰濁內阻

(一)癥狀

血脂高出正常範圍,患者形體肥胖,心悸眩暈,胸脘痞滿,乏力倦怠,噁心嘔吐,口渴不欲飲水,舌淡體胖苔膩,舌邊有齒痕。

(二)治法

(1)選穴 豐隆 中脘 三焦俞 陽池(見圖1-5—1、圖1 5 2、圖1-5 3、圖1-5-4)

(2)定位豐隆:小腿前外側,外踝尖向上數8寸,距脛骨前緣2寸。

中脘:在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三焦俞:在背部,第一腰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

陽池:在腕背橫紋上,兩骨之間凹陷處。

(3)曼法艾炷隔姜灸,每穴5~7壯,待其將要燃盡皮膚有灼熱感時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1個月為1個療程,堅持施灸。

二、脾胃濕熱

(一)癥狀

食多容易飢餓,形體偏胖,脘腹脹滿,面色紅潤,口苦口乾,心煩頭昏,舌紅苔黃膩。

(二)治法

(1)選穴公孫內關中脘足三里(見圖1-5-2、圖1—5-5、圖1-5-6、圖1—5-7)

(2)定位公孫:在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即足大趾後方與其相連的最長的一段骨頭)基底前下方。

內關:在前臂內側,腕橫紋f二2寸,兩骨之間凹陷處。

巾脘:在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犢鼻下(膝蓋骨下緣)3寸,距脛骨前緣約一橫指。

(3)灸法艾條雀啄灸,每穴10~15分鐘,灸至穴位紅潤灼痛為度,每日1次,20次為1個療程。

三、肝腎虧虛

(一)癥狀

頭暈目眩,耳鳴健忘,失眠多夢,口乾舌燥,脅肋疼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

(二)治法

(1)選定肝俞腎俞足三里懸鐘(見圖1-5-7、圖1-5-8、圖1-5-9)

(2)定位肝俞: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

腎俞: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犢鼻下(膝蓋骨下緣)3寸,距脛骨前緣約一橫指。

懸鐘:外踝尖上3寸,腓骨後緣與肌腱之間凹陷處。

(3)灸法艾炷無瘢痕灸,用黃豆大艾炷,每穴10壯,灸至局部溫熱紅暈不起水泡為度,每日l次,20次為1個療程。

四、對症治療

高脂血病常伴有胸悶心悸、乏力等癥狀,臨床可以根據伴隨癥狀加用以下方法。

(一)胸悶心悸

(1)選穴膻中心俞(見圖1—5-10、圖1—5-11)

(2)定位膻中:在胸部,兩乳頭連線中點處。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

(3)灸法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灸至局部溫熱紅暈為度,每日1次,癥狀消失即止。

(二)乏力

(1)選穴氣海百會(見圖1-5-12、圖1-5-13)

(2)定位氣海:在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

百會:在頭頂部,正中線上,兩耳尖連線中點,或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

(3)灸法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灸至局部溫熱紅暈為度,每口1次,連續灸至乏力消失為止。

五、注意事項

·灸法治療高血脂病可獲較好療效,患者應耐心堅持長期施灸。

·可配合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更佳。

·飲食盡量清淡,少食海鮮等高蛋白、高膽固醇食物,忌食肥膩、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堅持低鹽飲食。

六、病例

廖 某,男,54歲,幹部。2001年8月29日就診。於1996年體檢時檢出高血脂,後一直採用中西藥結合治療,現總膽固醇5. 87mmol/L,甘油三酯2. Olmmol/L。為求進一步治療來我處就診。經診察患者伴有頭暈,胸脅滿悶,食欲不振,便溏,且舌淡苔白膩,脈細滑。證屬脾氣痰盛,治以健脾化痰,取百 會、足三里、中脘、氣海、內關、三焦俞,採用艾炷無瘢痕灸,經治療20餘次後複檢總膽同醇5. 65mmol/L,甘油三酯1. 82mmol/l,其餘各項均在正常範圍,囑患者繼續鞏固治療,每周1次。

推薦閱讀:

艾灸可以減肥嗎?
[轉載]艾灸三穴
科普艾灸的原理
為什麼我艾灸多次都沒效果
艾灸三字經

TAG:艾灸 | 血脂 | 高血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