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為什麼對鴉片戰爭避而不談?

2015年07月22日 10:01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羅昕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參與 0評論

「鴉片戰爭」在中國課本中被反覆提及,而英國中學教科書卻往往對這一歷史事件「隻字不提」。英國歷史學家、漢學家藍詩玲(Julia Lovell)把這樣的「差異」寫進了《鴉片戰爭》(The Opium War)一書里。

1997年,22歲的藍詩玲第一次踏足中國,在南大學習中文與歷史。現在的她在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教授中國近代史和中國文學。日前,藍詩玲接受了澎湃新聞專訪。她表示,寫這本書是因為中英民眾對這場戰爭存在巨大的理解分歧。她想要提醒英國人:「我們的國家過去曾從事過鴉片貿易」。

英國歷史學家、漢學家藍詩玲。

「鴉片戰爭」還是「英中戰爭」

澎湃新聞:此前茅海建、波拉切克、魏斐德等學者都已對「鴉片戰爭」有過深刻著述。相較而言,您的著述有何創見?

藍詩玲:確實,我在撰書時受到了這些前輩很大的啟發,尤其是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這本書的英文版要到明年才有。波拉切克和魏斐德的著作基於大量中國史料,但並未對鴉片戰爭進行完整的歷史敘事。而其他有關鴉片戰爭歷史敘事的英文著作,比如彼得·沃特·費(Peter Ward Fay)的《鴉片戰爭,1840-1842》,只查閱了法國和英國史料,缺少中國史料。

如果說我為現有研究「補充」了什麼,那就是我用英文重新整理了中英文史料,尤其是一手史料。我從中、英兩國視角對鴉片戰爭進行歷史敘事,並強調兩國對此截然不同的歷史記憶。我也想重點研究鴉片戰爭對後世的文化和政治影響,因為歷史記憶的偏差已對175年的中英關係產生影響。

澎湃新聞:英國人經常把鴉片戰爭(The Opium War)稱為英中戰爭(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可您的書名為何採用「鴉片戰爭」?

藍詩玲:因為這場戰爭,關鍵就在鴉片。林則徐虎門銷煙後,英國駐華商務總督查理·義律向英國鴉片商人承諾英國政府會補償他們的損失,促使英國發動戰爭。事實上,英國政府急需鴉片貿易帶來的巨額收入以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對華鴉片貿易依然是英國財政的重中之重,因而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一大原因還是英國擔心清政府打擊鴉片走私。眾所周知,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的中英條約迫使清政府令鴉片貿易合法化。所以在兩次鴉片戰爭中,鴉片都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澎湃新聞:中國人就「為什麼會發生鴉片戰爭」其實有不同解釋。有人說要歸罪於國人自己、有人說是西方帝國主義陰謀……您自己如何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鴉片戰爭」?

藍詩玲: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認為鴉片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利益:英國政府為了補償受虎門銷煙影響的鴉片商人,想從清政府那收回資金。很顯然,英國政府發動戰爭是為了確保鴉片貿易帶來的收益。這筆收益對英國政府的政治、經濟與軍事至關重要。

換言之,鴉片戰爭並非部分中國人所謂「帝國主義長期的陰謀」,也不是部分英國人所謂「以文明和自由貿易為目的」。

在藍詩玲看來,英國政府發動鴉片戰爭是為了確保鴉片貿易帶來的收益。

英國「缺失」的記憶澎湃新聞:英國有否對社會大眾有關「鴉片戰爭」的認知進行過調研?英國學術界對鴉片戰爭的研究情況又是什麼樣的?

藍詩玲:據我所知,英國官方從未調查過公眾對鴉片戰爭的認知情況。對英國人來說,談到帝國主義,他們更容易想到英國曾經在印度、非洲和中東的帝國主義政策,甚至因此感到非常羞恥。但他們多數人卻「忽略」英國為確保鴉片貿易而對華發動的兩次鴉片戰爭。直到近幾年,英國中學歷史課對鴉片戰爭的「隻字不提」依然非常常見。這幾年情況稍有好轉,因為有更多中國歷史開始走進英國課堂,這是好事。

至於學術界的研究,應該說英語學術界對鴉片戰爭當然也有優秀成果,比如剛提到波拉切克和魏斐德的著作。但確實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多數用英文對鴉片戰爭進行完整敘事的學者不懂中文,因而他們只能依賴歐洲史料,尤其局限於英語國家的史料。而且,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出色的英文版研究多出自美國學者,而非英國學者。

澎湃新聞:那麼在您看來,英國人對鴉片戰爭及貿易的「忽略」是一種刻意迴避,還是史料不足等客觀因素所致?這種缺失對英國人的歷史記憶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藍詩玲:我在寫書時做過一項有關教科書的調查,觀察從19世紀中葉到今天,英國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敘述鴉片戰爭的?我發現早在1900年前後,一些英國歷史教科書在談到香港和英帝國在東方的管轄範圍時就不再提第一次鴉片戰爭,只說他們在1842年「得到了」那個島。我現在不能判斷這樣的「提法」是不是刻意為之,但可以肯定這樣的「提法」很虛偽,也不可信。

更讓人驚訝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香港成為自由的全球金融中心,英國對它的殖民地歷史竟被逐漸抹去了。比如,1841年英國靠炮艦「建立香港」的歷史,在1991年(150周年)時「悄無聲息」。英國高官在1997年移交香港時也對鴉片和鴉片戰爭避而不談。

很明顯,英國對其在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中的角色一直深感不安,而這很有可能導致英國傾向於「遺忘」或至少令這段記憶褪色。這種「不安」可以追溯到1830年代,當時英國其實已有人反對鴉片貿易。所以我不認為是史料不足導致英國人的認知缺失,因為早在1830-1850年代,英國就有一些人公開批評鴉片貿易和鴉片戰爭了。

有一位評論我這本書的英國學者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鴉片貿易會被大多英國人遺忘,而奴隸貿易卻會被記住?這位學者猜想是否因為奴隸貿易是以「主動廢除」這種方式結束,但英國政府之所以放棄鴉片貿易,卻是礙於外部壓力。

澎湃新聞:這本書的英文版於2011年就出版了,出版後英國學界、政界和社會分別有哪些回應?

藍詩玲:英國學界給了我積極的回應。我也得到了部分英國政府官員的私人評價,評價說我的書有助於提醒英國人曾從事過鴉片貿易,也需要對中國的歷史記憶更加「敏感」。我很高興的是,有英國讀者直接反饋說他們很有「收穫」。

描繪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作品,繪於1843年。

中國對「鴉片戰爭」的了解還少了什麼?澎湃新聞:您曾說這項研究幾乎改變了自己對中國「先入為主」的觀念。此前您對中國有哪些觀念?現在又有了哪些改變?

藍詩玲:在西方,有關「中國」的一種主流觀點是:那是一個本質上非常強調「統一」的地方,中國人都認同於一套單一的、核心的政治和文化理念。但我在鴉片戰爭研究中卻發現,其實1839年中英開戰時,中國並非如此「統一」,亦有國人不忠於自己的國家,也有人把這場戰爭看作是從英國人那裡掙錢的機會,為英國人導航領路、提供情報。我希望能通過我對一手史料的解讀,刻畫出19世紀那個複雜的中國。

澎湃新聞:「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教科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它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您在對中國歷史教科書做了研究之後,認為中國現有教科書對「鴉片戰爭」的解讀還少了些什麼?

藍詩玲:我想,如果中國讀者可以再多了解這兩方面,會有意思:即面對鴉片貿易及鴉片戰爭時,一是當時英國內部有多少反對聲;二是中國人內部又可以分成哪幾種人。我一直覺得中國學生了解這段歷史無可非議。作為一個歷史學家,我非常希望人們儘可能多地、有深度地學習歷史,也能認識到歷史的複雜性。

澎湃新聞:您為什麼認為「西方讀者必須要明白中國是如何記憶鴉片戰爭的?」

藍詩玲:因為直到今天鴉片戰爭仍然是中國記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了解中國在關心什麼、對外界是什麼態度,就必須要了解這個國家曾經的痛苦和創傷,特別是源於帝國主義國家的傷害。

而英國人,也需要記住曾經的鴉片貿易、鴉片戰爭,尤其在英國渴望國際影響力的今天。在英國,有關「是否能夠扮演好國際角色」、「如何和中國這樣的崛起大國相處」等一直是辯論的焦點。其中一些英國政客堅稱英國依然在道德上有權扮演國際社會的中堅力量,因為它擁有大英帝國留下的「遺產」。

但是,鴉片戰爭的歷史卻在「提醒」英國人:大英帝國之所以能成為大英帝國,是因為一種使人上癮的毒品,這種毒品讓英國財源滾滾,也帶來了戰爭。英國要反思今天的國際影響力,就必須想起那段被視而不見的歷史。

澎湃新聞:通過中英兩國對鴉片戰爭的記憶差異,我們會發現即便是同一個歷史事件,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會有完全不同的「歷史/集體記憶」。您對此有何看法?您認為是否存在著「歷史真相」?

藍詩玲:我認為不存在絕對的「歷史真相」,即便在中國或英國國內,國人對同一個歷史事件也會有不同的理解與記憶。在「集體記憶」中,必然有許多人不同的「個人記憶」。在任何情況下,歷史學家都不可能重建歷史事件的全貌和複雜性,留下的史料也永遠不會是完整的。

而在任何國家或文化里,歷史敘事無一例外地被賦予了政治意義,對歷史的解讀也深深影響著統治者和政治家的立場合理性。

即便如此,歷史學家依然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儘可能挖掘第一手史料,從而提醒當代讀者歷史的複雜性,並鼓勵讀者重新對史料進行研讀,以得出自己的結論。

《鴉片戰爭》中文版近日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責任編輯:呂美靜]

標籤:鴉片戰爭 中國 鴉片貿易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參與 0評論

0 條評論 / 0 人參與 網友評論|跟帖管理

發表評論

  • 推薦閱讀:

    出乎意料!鴉片戰爭英軍死亡率竟是清軍三倍:道光稱很欣慰
    世界上最成功的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實力有多強?
    閑說日俄戰爭中~日本「軍神」乃木希典(上)
    圖說甲午戰爭12
    中日若開戰:美國根本不敢介入戰爭

    TAG:戰爭 | 英國 | 英國人 | 鴉片戰爭 | 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