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工筆重彩《人物故事圖》冊賞析

仇英工筆重彩《人物故事圖》冊(一至五)賞析

(2011-10-10 00:03:22)

轉載

標籤: 筆致工細流暢自然剛柔相濟敷色豔麗雅俗共賞文化 分類: 中國著名書畫.雕塑.文物.賞析

<>

(一)仇英《人物故事圖》冊,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每開縱:41.4cm,橫:33.8cm。(二)全冊共十開,內容取材於曆史故事、寓言傳說、文人軼事和詩文寓意,(三)具體爲:(1)子路問津(2)明妃出塞(3)貴妃曉妝(4)南華秋水(5)吹簫引鳳(6)高山流水(7)竹院品古(8)松林六逸(9)尋陽琵琶(10)捉柳花圖等。(四)這些題材曆史上常被畫家描繪,但仇英在作品立意、形象塑造和筆墨表現等方面,都注入了自己的才思和技巧,顯示出鮮明的個性風格。(五)此圖冊運用工筆重彩法。人物情態描繪得細膩精微,文人舉止高雅瀟灑,仕女容貌端莊娟美。建築器皿工整精細,山石樹木形態各具。筆致工細而不板滯,流暢自然,剛柔相濟。敷色豔麗,又多和色,整體色調和諧、清雅。(六)作品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是仇英對唐宋工筆重彩法的創新和發展。

仇英《人物故事圖》冊運用工筆重彩法,人物情態描繪得細膩精微,文人舉止高雅瀟灑,仕女容貌端莊娟美。建築器皿工整精細,山石樹木形態各具。筆致工細而不板滯,流暢自然,剛柔相濟。敷色豔麗,又多和色,整體色調和諧、清雅。作品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是仇英對唐宋工筆重彩法的創新和發展。

(一)仇英《人物故事圖》冊之一《子路問津》

此圖取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①.《論語·微子》:「 長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 過之,使 子路 問津焉。」 ②.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去葉反於蔡」之際,就是正要離開楚國的葉邑時,途中遇見兩位隱士長沮和桀溺二人,因而使子路問津。

前方一巨石,石面以小斧劈法皴,由於絹地不吸水份,皴後即加分染,墨色層面變化多而呈飽和,以現石塊厚重。遠方以淡墨及淺綠漬成耕地萬傾,以水波間隔,爲以空白處理空間的妙方。數脈山巒,散見天邊,擴展畫面的空間層次。

仇英《子路問津》(局部·圖一)畫面:岩旁及孔子座車後均滿布雜樹,樹法多而不亂,枝幹屈虯多姿而又能相映成趣,且近幹皴遠樹枝幹略染,孔子於車中扶幾端坐,雖於迷道中不失安詳。一童侍立於側。

仇英《子路問津》(局部·圖二)畫面:前方則子路供立,耕者方作指點欲語狀。遠方以淡墨及淺綠漬成耕地萬傾,以水波間隔,爲以空白處理空間的妙方。數脈山巒,散見天邊,擴展畫面的空間層次。

(二)仇英《人物故事圖》冊之二《明妃出塞》

此圖取《漢書》記公元前三三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臣服漢威並願爲漢婿,於是元帝將後宮王牆,字昭君,漢元帝將宮女昭君賜單於。晉時因避司馬昭之名,將昭君改爲王明君,故曰明妃,這段史實得到後世的關注同情,「明妃出塞」畫西漢元帝時的宮女王昭君爲漢、匈和好而嫁匈奴呼韓邪單於的故事,表現了兩族人民渴望和平的曆史潮流,「明妃出塞」:圖中所繪正是乘車涉水時的情景,便畫昭君離故國,到不毛沙漠之地的旅途情形。

仇英《明妃出塞》(局部·圖一)畫面:身著紅袍者爲匈奴使者,冠皮質羯尾冠,有傲然自得神情。護衛四人,或捧盒或持鳳首瓶,或操旌旄。

仇英《明妃出塞》(局部·圖二)畫面:有一前引者跨馬攜犬。

仇英《明妃出塞》(局部·圖三)畫面:明妃王昭君坐駝車,二著唐人侍從裝束者護衛,中明妃王昭君側身凝視,與送行漢人皆坐黑鬃馬,侍女背負琵琶隨侍。二胡人正以杖支駝首,彷彿有正止其渡水驚恐之意。有趣的是,圖中明妃王昭君和漢代使節都作唐裝。

仇英《明妃出塞》(局部·圖四)畫面:遠處平沙連綿不絕,三五旅人,散見沙際,惡山陰黯,形容前途茫茫,故國遠隔的情景。

(三)仇英《人物故事圖》冊之三《貴妃曉妝》

作品以晨起聽樂、梳妝、採摘鮮花、簪頭等情景,集中再現了楊貴妃等後宮嬪妃奢華的宮中生活。作品具有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是仇英對唐宋工筆重彩法的創新和發展。

仇英《貴妃曉妝》(局部·圖一)畫面:楊貴妃清晨在華清宮端正樓對鏡理髻,有宮女奏樂、有宮女攜琵琶,集中表現了楊貴妃愛牡丹、喜簪花、善聲樂、好打扮的習性。此圖上部署款:吳郡仇英製.鈐印:實父。

仇英《貴妃曉妝》(局部·圖二)畫面:一宮女神情觀注地看著摘花女,一宮女正在與小狗玩耍,一個男侍衛饒有興致地看著澆花女。

仇英《貴妃曉妝》(局部·圖三)畫面:三個宮女正在摘花,一個宮女正在澆花。

(四)仇英《人物故事圖》冊之四《南華秋水》

此圖取材於莊子《秋水篇》,主要寫河神與海神的一段對話,借水來論述宇宙、世事間的相對關系,所謂「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又以天地萬物大小、多少、盈虛、有無之間的相對關系,引申至政治道德觀念的靜與變的相對關系,是一篇抽象的哲理性文章。作品採用擬人化手法加以形象表現,凝望流水的男子代表「南華」,後人稱莊子爲南華真人,亦即代表莊子,侍立女子爲「秋水」化身,高山、叢林、河石、樹、人之間的大小對比,則象徵天地萬物間的相對關系。

此圖:近樹用大葉,設色明麗,山坡間以萋草,蓬鬆茂密。遠樹以點寫成,色墨相和,蘊藉氤氳,且層次井然,刻劃出四野無人的神仙幽境,是如此甯謐安詳。水作波紋,細密而清晰,漸遠漸淡。此圖無論筆法構思,均臻化境,爲仇氏精心得意之作。

仇英《南華秋水》(局部·圖一)畫面:一男子(南華)傍倚水濱岩頭,一女(秋水)立林下,身後密林罅際設一石案,案頭置古籍文玩。

仇英《南華秋水》(局部·圖二)畫面:中景爲一坡岸,群樹低椏,有小橋可通對岸,山路縈迴,長松琅琅夾岸,直至山腳盡處。

仇英《南華秋水》(局部·圖三)畫面:右下溪流穿石橋而過,一童自水濱正捧物行來。

(五)仇英《人物故事圖》冊之五《吹簫引鳳》

此圖故事取自漢代劉向《列仙傳》,描繪的是秦穆公之女弄玉在鳳樓上吹簫引來鳳凰的故事;相傳弄玉,不僅如花似玉,還擅長吹笙,自成音調,其聲宛如鳳鳴。某天夜裏,弄玉在「鳳樓」上吹笙,遠遠好似有和聲傳來,餘音美妙,如遊絲不斷。此後弄玉茶飯不思。秦穆公知道後派人找來了這個少年蕭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從此,弄玉與蕭史天天在「鳳樓」合奏笙簫,伉儷應和。某一天夜裏,兩人正在皎潔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龍一鳳應聲飛來,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雙雙翔雲而去。

「吹簫引鳳」表達了對美滿婚姻的期盼。明代馮夢龍所著《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四回:弄玉吹簫雙跨鳳)》和同朝人仇英所作《吹簫引鳳圖》將此故事宣傳得家喻戶曉。「吹簫引鳳」的愛情傳奇,蕭史和弄玉以簫為媒,以音樂為共同追求,他們情投意合,至情至愛,感化天地,成仙上天,揭示了愛情婚姻的真諦。仇英的線條在秀雅纖麗中透露出歡快和飄逸的氣息,融人物、山水界畫爲一體,設色豔麗明快,體現出其高超的繪畫技法。

仇英《吹簫引鳳》(局部·圖一)畫面: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正在聆聽他的女兒弄玉吹簫。

仇英《吹簫引鳳》(局部·圖二)畫面:三個侍女在準備飲品,身著紅裙的仕女和身著黃上衣的仕女被弄玉美妙的簫聲所吸引。

畫面:美妙的簫聲終於將鳳凰引來。

《吹簫引鳳》傳說從思想價值和藝術方面而言,與《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四大愛情傳奇可以相媲美。因此,可以說仇英的《吹簫引鳳》的作品在藝術上是不可多的的藝術精品。


推薦閱讀:

伊芙蕾雅某門事件是怎麼回事?
87版《紅樓夢》30年,人物今昔照片對比引人唏噓
真人表情包有侵權嫌疑嗎?
他的電影里的人物,不是被人殺,就是殺別人

TAG:故事 | 人物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