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來自海菲茨和米爾斯坦的美感

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海菲茨演奏 海德爾指揮RCA交響樂團協奏1963年錄音RCA紅印鑒系列 編號:0902661744-2

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米爾斯坦演奏斯坦伯格指揮匹茨堡交響樂團協奏1957年錄音東芝EMI 2088系列編號:TOCE-3217G寶盤上傳: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海菲茨版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1海菲茨版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2海菲茨版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海菲茨版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米爾斯坦版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米爾斯坦版格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米爾斯坦版在赫赫有名的小提琴家之中,有兩個名字的熠熠生輝一直沒有挑剔和質疑,雖然評價的體系顯示了並非並駕齊驅的印記,但是見仁見智的承認和熱衷,米爾斯坦的樂迷仍然比比皆是,因為海菲茨的名氣過於顯赫,為米爾斯坦尋找補償和平衡的行動,顯然是為了某種公平。在某種程度上說,運氣是主觀與客觀的總合。在運氣的使命面前,同是泱泱俄羅斯的高人,比米爾斯坦早幾年移居美國的海菲茨就佔了捷足先登的便宜,所以,只要一提起距離我們記憶的尺度最為近捷的小提琴大師,人們往往異口同聲地說出Heifetz,而Milstein的光芒總顯得滯後,這是米爾斯坦最大的吃虧。然而,我一直堅持以為,權衡兩位大師的短長,不見得有多少實質性的意義,因為聽力和視力的迥異永遠都不會刻畫出絕對真理。但是,在欣賞音樂的境域,與其他藝術領域最顯著的不同就在於,格式和曲譜是固定的,而芸芸眾生的萬紫千紅,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對於好奇心的勾引,習慣和陌生永遠都是相對的。格拉祖諾夫的小提琴協奏曲,雖然並非成就了海菲茨和米爾斯坦的名聲,但是選擇一個早春的夜晚,將兩位大師一遍又一遍地過耳成誦,卻很是有趣。作為師兄和師弟,海菲茨與米爾斯坦同師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奧爾教授。海菲茨在16歲的1917年移居美國之後,在卡內基音樂廳憑藉著劃時代的演出奠定了繼克萊斯勒之後的小提琴新王者的地位,而米爾斯坦於16歲的1920年,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院長的作曲家格拉祖諾夫親自指揮樂團的協奏下,精彩絕倫地演繹了作曲家的這一首小提琴協奏曲。同是16歲,分別來自美國和俄國的掌聲只是在名氣上分出了伯仲,但並沒有成為兩位大師在技巧和能力的進步上的任何制約與妨礙。迄今為止,格拉祖諾夫的八首交響曲我尚未聽過,但是這部小協卻是我的熱愛之一。如果不是每次飲酒都要喝掉兩瓶伏特加的緣故,格拉祖諾夫留給我們的小提琴音樂可能更多一些,所以在音樂史上,不欣賞和鼓勵酗酒,確實是理智的。這部三樂章的協奏曲時間不長,一般都控制在18~19分鐘之間,但海菲茨將第二樂章分拆開來,以四樂章的形式予以錄音。比較了兩位大師之後,卻找不出除了崇敬之外的任何微詞,對比的初衷固然興味盎然,但結果卻是失望的,雖然在技術上我是外行,但留給我的感動,兩張唱盤沒有懸殊,也沒有矛盾,而迷醉我聽覺神經的美妙,我認定那是對於美輪美奐的最為虔誠的致意。細微不同的正常性,都顯示了優質的熏陶,在我的感覺里,細節的故意,有時候顯得很被迫與無奈,尤其是在兩位偉大的演奏面前。1)這部協奏曲的每一樂章都有沁人心脾的樂段,但我個人卻推崇綿延行板的第二樂章。據專家說,海菲茨和米爾斯坦的技巧性不分伯仲,而只有名聲上的差別,但精確的海菲茨卻以甜美的揉音(或者叫做揉弦?)名揚天下,米爾斯坦的揉音略遜海菲茨一籌。但是既然有了這樣一件可以柔情萬種的樂器,我還是傾向于海菲茨在第二樂章中的蜜意,那是一份流連忘返的和風細雨,相信沒有人聽過之後會不動情,而感染的煽動性,應該感謝海菲茨在這個樂章里十足的『揉』性。2)都說海菲茨又精確又快捷,但在這部小協里,米爾斯坦的快速卻超越了他的師兄。海菲茨共計18分17秒,而米爾斯坦的18分,卻證明了他的一氣呵成也是卓越的。3)雖然海菲茨是1963年的錄音,但是1957年錄音的米爾斯坦版被日本人轉錄得極為透爽和敞徹,完美地符合了曲目的主旨,這也是米爾斯坦驚人的天賦和完美的技術感染了錄音師使然吧,尤其是第二樂章的華彩段落,小提琴的美妙琴音蕩漾心扉的程度,沒有言辭可以貼切地形容出來。4)協奏的效果,個人感覺為米爾斯坦協奏的匹茨堡交響樂團更好一些,尤其是第一樂章,協奏的開頭和中間的跟進,匹茨堡的處理歷練並老道。這部小協沒有深刻的含義,所以只要在乎聆聽的感覺和體驗由此帶來的美意,就是一次成功。我將海菲茨和米爾斯坦的錄音同時上傳是有目的的,因為樂評家鄭延益老先生的幾句話深邃地影響了我的觀念,我需要不斷玩味語句的寓意,並不斷地升華對於兩位大師的感覺。鄭延益說:『如果說聽海菲茨像和白蘭地(Cognac),興奮、刺激,聽克萊斯勒如陳年紹興花雕濃馥、溫馨,那麼米爾斯坦就有點像日本的清酒,初喝清淡,卻愈喝愈有味道。』『海菲茨是一座覆蓋冰雪的火山,即使是最純情的《聖母頌》在他手中也會使你激動地透不過氣來,米爾斯坦恰巧相反,他像幅淡墨的中國山水畫,清新純樸,初聽不一定吸引人,可是卻愈聽愈覺其韻味,』此語甚佳。
推薦閱讀:

李商隱的一首詩,抒發著詩人哀傷的情愫,並且具有相當的美感
誰和我一樣,覺得十字綉毫無美感?
美感是如何產生的?
美感的心理因素
太有美感的絕色佳人

TAG: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