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史上和武則天最相似的皇后是誰?

宋朝歷史上和武則天最相似的皇后是誰?

分析仁宗的成長經歷,也許能發現他性格形成的原因所在。他執政前期遇到了強悍的劉太后。

劉太后本名劉娥,她就是戲劇中「狸貓換太子」的主角,她是宋真宗後期的皇后。後世史家對她的評價是:「雖政出宮閨,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

當年,真宗第一任皇后郭皇后病逝,皇后一位空缺。宮中候選人有兩個:一是宰相沈倫的孫女沈才人,另一個是出身寒微得劉娥。

劉娥未入宮前擊鞀謀生

朝中大臣、皇親國戚一致要求立沈才人為後,而堅決反對立劉氏為後。翰林學士李迪甚至公開進諫,說劉氏出身寒微,不可以母儀天下。

北宋朝臣反對宋真宗立劉氏為後和唐朝時朝臣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情形極為相似(唐高宗和宋真宗都是開國的第三任皇帝),但最終真宗還是選擇了劉氏。

真宗選擇劉氏的原因似乎很簡單,劉氏漂亮活潑,來自民間,沒有貴族家庭大小姐般的驕縱之氣,嫻淑而樸素。而且記憶力極強,經常陪同真宗批閱各地的奏章。

從表面上看,真宗本人在選後問題上採取的是實用主義原則,漂亮能滿足皇帝的情慾,活潑又一改宮中死氣沉沉的氣氛,勤儉能為皇帝贏得好名聲,聰敏勤快又能減輕真宗政務的辛勞。

而實際上真宗選擇劉氏或許有防止外戚專權的考慮、或許有對貴族階層的厭惡、或許有對抗進諫大臣、宣示皇帝威嚴的心理。

天禧四年二月,真宗在執政22年後突染風疾不能理事,政務多交劉皇后裁決。宰相寇準、李迪認為自古皇后干政是國家的大忌,所以謀劃讓太子監國。結果太子並未掌權,寇準與李迪二人反被罷去宰相,貶到地方做官。後來又有宦官周懷政以身試法(請讀者注意,在此關鍵時刻,又有宦官登場了,此時正值北宋開國第61年),謀立太子即帝位,奉真宗為太上皇,罷黜劉皇后。其間周懷政聯合寇準企圖殺權臣丁謂而復寇準相職,不料謀事又泄,周懷政被殺,寇準再次遭貶。

上面這段故事和唐高宗臨終前武則天的處境極為相似。而且巧的是,不論武則天還是劉娥,兩人從小都在四川生活長大,其性格、處事方式極為相象。

劉太后平息兩次謀太子監政的事件之後,即詔太子參議朝政,開資善堂,太子裁理政務,皇后則決於內。太子(即後來的仁宗)當時對劉皇后之所以言聽計從,一則因為太子年齡小,對軍國大事還缺乏獨立裁決的能力,不得不聽從劉皇后;二則太子生母雖為李氏,但從小被劉皇后收養在自己身邊,與劉皇后如同親生母子。

一年後,真宗駕崩,太子即位,是為宋仁宗。遺詔劉皇后為皇太后,權職處分軍國大事。當時權臣丁謂又以新皇即位,奏請太后別御殿。(這點也和武則天初攝政時期的宰相裴炎的言行很相像)。劉太后十分不滿,遣張景宗、雷允恭宣諭丁謂,質問他別御殿是怎麼一回事,丁謂不敢言語。自此,劉太后便和仁宗同御大殿,垂簾聽政。劉太后恨寇準、李迪搞陰謀,對二人是一貶再貶。隨後又殺了不忠的雷允恭,任呂夷簡、魯政道參知政事,王曾同平章事。劉太后完全統攬了朝中、宮中的大權。

和武則天攝政時期一樣,劉太后垂簾聽政,北宋的政局穩步向前,後世史家對劉太后的作用大都持肯定態度。

在官員選拔任用問題上,劉太后能夠做到任人唯賢,不搞背後陰謀(事實上劉太后自己也是出身寒微,憑自己的才幹一步步走向太后崗位的,這反映了北宋初期任人唯賢的精神〉。她曾搞過一個「約束子弟詔」,要大臣百官帶頭教訓子女親朋,奉公守法,違反了子弟詔,嚴懲不貸。不少大臣對此耿耿於懷,但這一政策深得人心,取得了天下信任。

劉太后生活也非常清廉,衣著簡樸,請客吃飯,從不使用皇家器皿。在她的影響下,仁宗皇帝也絲毫不敢貪圖享受,而是兢兢業業做好分內的事。

劉太后在仁宗皇帝登基後仍垂簾聽政,時間長達11年,直到她去世,仁宗才真正的做了皇帝。可以想見,這11年中,仁宗皇帝是如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生活,時刻擔心被廢的命運在自己身上發生。

事實上,這種推斷並不是猜測。劉太后確實動過稱帝的念頭。

曾有一次,她問參事魯宗道:「唐武后如何主?」魯宗道回答說:「唐朝的罪人,危害社稷」。劉太后聽了,沉默不語。有些庸臣試圖向劉太后獻媚取寵,上疏奏請劉太后象武則天那樣建立劉氏宗廟。太后有些猶豫不決,跟老臣商量,才放棄了這個念頭。後來,程琳獻上武后臨朝圖,把劉太后比作當代武則天。劉太后立刻把圖拋在地上,呵斥道:「我不能對不起前輩!我不是、也不想作武則天第二!」

在宋朝,劉太后極有可能成為武則天第二。實際上她不是不想稱帝,是不敢稱帝。

實際上,劉太后不是不想稱帝,她之所以左右權衡之後放棄了稱帝的念頭,完全是因為宋朝文官政權中宰相力量對皇權的制衡。

推薦閱讀:

揭秘:為什麼40萬人都挖不動武則天墓
武則天最後為什麼把江山還給了李家?這裡告訴你真相
令武則天、狄仁傑冒冷汗的權謀厚黑書,推薦一讀!
第四章 帝王與佛教  武則天寫經造序
武則天慈禧江青的驚人相似之處

TAG:歷史 | 宋朝 | 武則天 | 相似 | 皇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