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半小時給孩子講故事,把他培養成依賴書的人種

撰文 咪蒙

對於討厭規則的我來說,「好父母一定要做的事」這個句子充滿了強制感和整齊劃一性,本能上說我是排斥的,可是,有些事又確實是父母必須要做的,最最重要的,就是每天花半小時左右,給孩子講故事,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本來我以為不需要專門寫文章來強調這個問題了,早教專家們已經吆喝過上萬遍親子閱讀有多重要了,應該已經成為所有父母們的共識。但是,上周我碰到一個媽媽,她的女兒6歲半了,她和老公從來沒給女兒講過任何故事,女兒壓根就沒看過什麼繪本。我又看到一個相關調查,發現每天能保證有15-20分鐘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的家庭不足10%。很多家長非常情緒化,高興的時候陪孩子看看書,心情不爽的時候就假裝這事不存在。

家長們之所以做不到每天陪孩子閱讀,就是因為你還不夠重視,別的理由都是借口。如果你把閱讀看成與吃飯和呼吸同等重要,你就有時間了。家長們有那個錢有那個精力把幾歲孩子送進好幾個才藝培訓班,卻沒有時間陪孩子讀幾本書,還能比這個更荒誕嗎?

事實上,親子閱讀比上才藝培訓班重要一萬倍。

單論親子閱讀的好處,就可以寫出10萬字來,簡單地說,親子閱讀能帶給你所希望的孩子的一切。「從小就愛看書的小孩,智商、語言表達、學習能力會比不愛讀書的小孩優秀幾個等級。」這是我採訪過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基本上,愛書的小孩,他講的話都會透露他的知識量。淵博就像狐狸尾巴一樣,是藏不住的。

所以我真的很想真誠地詢問那些怕麻煩、不願意給孩子講故事的家長們,你們真的就那麼超凡脫俗,完全不屑於培養一個高智商、有趣、見識廣、有創意、極富想像力、知書達理的小孩嗎?

每天不管再忙,我都會花半小時給唯唐講故事,這大概是我對唯唐做的最好的事。如果說他有那麼幾個小優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閱讀而帶來的。他聽我講了《環遊世界做蘋果派》,這本書很高明,從一個女孩自製蘋果派的故事,巧妙地植入了很多國家和特產等知識,因為這本書,唯唐成了地理控,接著看了幾本關於環球旅行的童書,開始研究起摩洛哥和摩納哥的詳細差異了;他從《100層的房子》里,知道蝸牛是生蛋的,從而了解到哺乳動物、卵生動物、兩棲動物等一系列概念;他讀了《小房子》,明白了城市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差點成為環保主義者;他看了《猜猜我有多愛你》,感動於兔媽媽和兔寶寶之間的愛,深情地對我表白:媽媽,我對你的愛,有地球到宇宙邊緣那麼多!

藉助閱讀,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比如唯唐很愛吃甜食,但我們一起讀了《肚子里有個火車站》,知道了肚子里有小精靈,如果總是吃巧克力和冰淇淋,小精靈們會生氣、會罷工、會抗議,之後他就會試著管住自己,說,媽媽我今天只吃一小顆糖,這樣小精靈就沒事吧?

事實上,每天晚上講故事,是我和寶寶最開心的時段。想像力都被激發、被開啟的,不只是他,還有我。我們通過《小雪花》,知道小雪花喜歡哪裡,就會選擇降落在哪裡,有的雪花喜歡湖,有的雪花喜歡帽子,有的雪花喜歡屋頂;我們因為《三個淘氣包系列:快跑,小火車》,發現雲朵上也可能有火車站,可以把小朋友們接去逛銀河;我們打開《會飛的箱子》,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雪人站在屋頂上思考人生、烏龜背上插著指路牌、兩隻雞在打撲克、猩猩和大象一臉嚴肅地在釣魚……可是,他們都釣不到魚,因為魚在空中飛呢。

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書籍成為孩子的需要——我們家在車裡都放了繪本,隨時可以展開閱讀;我和老公的分工是,我講中文繪本,他講英文繪本,每天我們講完故事,唯唐都會貪得無厭,不夠不夠,再講一個!

全球最淵博的老頭、義大利符號學家艾柯就說,「我一直鼓勵年輕人讀書,因為這是一條拓展記憶容量、極大的豐富個性的理想途徑。那麼到生命終點,你得以體會了無數種人生,這是項了不起的特權。」蔡康永則說,他是依賴書的人種。坦白說,我覺得這就是高級的人種。

尤其是在信息轟炸愈加強烈的時代, 85後、90後都已呈現出嚴重的信息過剩、知識匱乏的傾向,他們缺乏完整的知識體系,去幫助他們篩選信息、評判信息、使用信息。他們的信息和知識都是碎片化的。正因如此,我們當家長的,更要及早讓小孩對書產生饑渴感,這才能幫助他們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鏈。

一個愛閱讀的小孩,長大了不可能壞到哪裡去,即使他成為小偷,也可能是一個「研究斯賓諾莎的賊」(這是勞倫斯·布洛克的一部小說名),壞得有深度有氣派。

(已刊於《南方都市報》)

推薦閱讀:

把孩子的注意力找回來_4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發脾氣,請讀一遍,效果真絕!
寫給我的兒子,祝他一歲生日快樂。
父母血型決定孩子未來性格,你家寶寶是哪種

TAG:孩子 | 人種 | 故事 | 講故事 | 養成 | 依賴 |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