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春秋戰國「百家爭鳴」

文化的輝煌與消滅,很少與朝代的興亡同步,國家分裂,政治混亂時,思想反而開放;國家統一,政治穩定,思想卻往往僵持不化。

百家爭鳴   統治者第一維護的是自己的政權,而不是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孟子的民本思想,最讓統治者忌恨,朱元璋甚至拆了孟廟,毀了孟子的牌位。靠暴力手段獲得皇權的人,最害怕有人步其後塵,效仿其行為進行革命,而大凡繼承皇位的人,最害怕野心家篡奪他的位子。  防民之口,勝於防川。統治者設法對人進行精神奴役,讓每個人成為乖乖的「愚民」,於是秦朝焚書坑儒,漢朝罷黜百家,唐朝尚武輕文,宋明推行理學,清朝大搞文字獄,等等,都是為了禁錮思想,把所有人的靈魂納入統一的模式。  當社會出現戰亂時,社會主流文化開始潰瀉,統治者的精力轉移到如何保命上,而顛覆政權的各勢力集團忙於相互較量、爭鬥,這時,單元文化格局打破,禁錮的思想得以解放,各種思潮應運而生,人們有了更多說話的機會,精神祈求變成多樣化,以致出現了「百家齊放」的局面。   我國古代史前曾經存在著三大比較強大的民族集團,即河洛地區的華夏民族集團、海岱地區的東夷民族集團和江漢地區的苗蠻民族集團,從而形成由這三個民族集 團所在地區的氏族文化共同組合的多源頭、多根系的漢文化。到了先秦時期,這種初具規模的漢文化又發展派生為鄒魯、秦蜀、荊楚、三晉、燕齊、吳越等不同地域 的區域文化。在區域文化的基礎上,經過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文化熱潮的激蕩磨鍊,轉而又出現了諸如陰陽、儒、道、墨、法、名、兵、農、雜等眾多不同的思想 文化。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文化高漲時期,它為傳統文化的形成發展準備了充足的條件。  春秋以來,「學在官府」的局面逐漸被打破, 「士」階層出現,他們居於官民之間,從事各種各樣的精神活動,是社會改革的設計者與推行者,是變革中各階層的形象代言人。另一方面,戰國時期統一的封建政 權還未形成,仍處在封建割據的狀態,地主階級的統治思想還未形成,因此學術政策寬鬆,為百家爭鳴創造了寬鬆的社會環境,各階層的思想家可以自由地著書立 說,不會受到壓制。  儒墨顯學之爭。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是春秋後期的魯國人,曾在魯國為下級和中級官吏。後來他自辦學樣,以教書 為生,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文化理念。孔子在政治上尊崇堯、舜、文、武、周公,讚揚西周的制度,認為那時是人類的理想社會。他的這一思想並不是歷史的倒 退,而是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希望有所振興。他認為大至國家、小至家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要以一定的封建倫理來維繫。因此,人們都要加強個人的修養,要 各守其位,各司其事,各盡其職。他把這些行為規範概括為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反對暴政,反對地主貴族的殘酷剝削;主張行「仁政」。孔子 的政治社會學說的核心是「仁」,「仁」是最高的理想境界;為實現「仁」而制定的制度和行為準則稱之為「禮」。儒家的代表人物還有孟子和荀子。   墨子是從儒學陣營殺出來的反對者,是小生產者的代言人,表達了代表庶人利益的知識分子要求參與政權的呼聲。尚賢、尚同、兼愛、非政、節用、節葬、非樂、 非命、天志、明鬼,是墨學十大綱領,是墨家改造社會的政治宣言。墨家主張無論「貧富貴賤」,只要有才皆能參政;主張「愛無差等」、「兼以易別」,人與人之 間的相愛是均等的;提倡「非命」,強調人力;認為利義合一。  儒墨顯學間的不同,主要是因為他們所代表的階級地位不同。但他們的觀點並非是根本對立的,「仁」與「兼愛」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在討論人與人友愛的關係,都是為了建立一個人際關係和諧的美好理想社會。  儒家、法家的鬥爭與融合。法家是戰國時期以法為思想核心的重要學派,戰國末期的韓非是集大成者。秦晉法家是先秦法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他們主張嚴刑峻法,反對禮儀教化,專重於法、術、勢,獎勵耕戰,富國強兵,力並天下,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  在治國上,法家鼓吹暴力,鄙薄仁義道德,攻擊仁義使士兵弱政亂。這種思想的致命弱點是它主張對人民進行殘酷的鎮壓,提倡文化專制。法家的歷史觀強調進化,主張變革,反對復古,是真正的歷史進化論者。但它過於強調變化,忽略了古今相聯繫的一面,否定了歷史的繼承性。  儒法合流的關鍵人物是戰國末期儒學大師荀子,他的思想體系,從天道觀到認識論、方法論都達到了先秦思想的最高水平。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他是楚國人,約與孔子同時代。到了戰國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莊周,他的相對論、生死觀影響深遠。《道德經》和《莊子》二書是道家 學說的經典,書中的許多內容是對儒家思想的「反動」與「抨擊」。孔子提倡「仁義」,老子卻說:「大道廢,有仁義。」孔子主張加強學習,老子卻認為「絕學無 憂」。當然,老子思想並非反動,他推行的是「無為而治」,維護事物包括人的自然天性。  在《道德經》中,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 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這句話的大意是:有一個神秘的東西,在天地產生以前它就存在著,無聲無 息,獨立於萬物而循環運行永不停歇,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它,只好勉強地稱它為「道」。根據老聃的定義,「道」有著這樣的特性:「道」沒有固定的形體; 「道」是獨立存在的,不會因為什麼物體的消亡而消失。但是,既然「道」有著這樣的特性,老聃又怎麼能夠發現它呢?很顯然,「道」雖然無聲無息又獨立萬物, 但它肯定以某種形式作用於萬物之中,這樣,人類才有可能發現它的存在。這樣的條件,在現代科學理論中只有一個客觀實在符合,那就是「規律」。相關文章推薦:儒家思想與代表人物專題
推薦閱讀: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實話孔子2 學而優則仕
百家爭鳴新論
百家爭鳴話年運之四:論大運流年玄機(轉)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儒法之爭5  人性是個問題

TAG:百家爭鳴 | 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