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欣賞】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名句】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全詩】

夜雨寄北(1)

[唐]李商隱(2)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3)。

何當共剪西窗燭(4),卻話巴山夜雨時(5)。

【注釋】

(1)北:這裡指長安,在蜀地以北。詩題一作「夜雨寄內」。(2)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唐代詩人。有《李義山詩集》。(3)巴山:泛指東川一帶的山。川東地區古代屬巴國。(4)何當:何時能夠。剪燭:古代點蠟燭照明,點得久了,會結燭花,光線就昏暗了,要用剪刀剪去燭花,就叫「剪燭」。(5)卻:還,再。

【今譯】

【賞析】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這是一首以詩代信的詩。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願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流露出道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彷彿使人想像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倚床凝思。想著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像。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後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像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尤如一組組蒙太奇畫面。

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複出現,令人迴腸盪氣。「何當」緊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一號樊南,懷州河內人,唐文宗開元二年進士,授密書省校書郎,補弘農尉。當時牛李黨爭激烈,由於李商隱早年授知於令狐楚,後又娶李光王茂元之女為妻,被牛黨視為背恩,長期受到壓抑。在黨爭的夾縫中,李商隱不得不離開京城,先後在桂管觀察使鄭亞幕下以及劍南,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下為僚屬。晚年闢為鹽鐵推官,四十六歲時客死滎陽,潦倒終身,故而詩歌常常充滿著一種感傷情調。李商隱擅長七律,七絕,情致婉曲,構思精巧,文采富麗,具有獨特風格。部分詩歌用典精闢,或有不得已的苦衷,歷來有意蘊難明之感,有《樊南文集》,《李義山集》。


推薦閱讀:

老子名句精選(自已喜歡2017.7)
古文經典勵志名句
中醫術語經典名句100條
300名句名篇需背誦
古代論吟誦名句抄錄

TAG:名句 | 巴山夜雨 | 雨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