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時代——以霸業為主線的春秋戰國史(長篇連載) / 醉罷君山 / 第40頁

鐵血時代——以霸業為主線的春秋戰國史(長篇連載)共124頁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9-08-31 08:56    (鐵血時代-140)    五、晉靈之死    晉靈公與趙盾之間的衝突,其禍根起於立儲之爭。  晉靈公本來是晉襄公的太子,合法的君位繼承人。由於晉襄公英年早逝,當時還是太子的晉靈公年紀尚小,史書上沒有記載具體的年齡,從當時他母親穆嬴還抱著他東奔西跑看,年齡應該不會超過五、六歲。由於太子年幼,執政大臣趙盾想要廢了太子,另立他人,只是在穆嬴夫人的努力下,最後晉靈公才勉強保住了君位,但是這也埋下了晉靈公與趙盾衝突的禍根。  晉靈公即位第二年,就想要撤掉趙盾中軍總司令的職位。  這時晉靈公還是個娃娃,估計這個主意乃是出自其母親穆嬴夫人。這個陰謀策劃得實在有些拙劣,目的是為了製造軍方的內部矛盾,企圖任用士穀為中軍總司令,梁益耳為中軍副司令,並提拔箕鄭父(當時是上軍總司令,不知要提拔為何職)和先都(當時是下軍副司令)。  很明顯這個計劃是針對趙盾的勢力,然而軍方高層的大規模改組,同時也涉及到三軍其他高級將領的利益,目的就是要製造軍隊高層的自相殘殺,憑藉此來奪回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  趙盾作為漩渦中心的人物,他自己不便出來反對,他指使中軍副司令先克反對這個計劃。  先克這個人很聰明,他並不直接反對,而只是對晉靈公說:「狐氏和趙氏兩大家族對晉國有巨大的功勞,作為君主,是不可以廢棄他們的功勞的。」先克這句話說得十分的高明,因為在立儲之爭時,狐氏集團的代表狐射姑已經遭慘敗,逃走他鄉,狐氏集團退出了晉國的政治核心,可是此時先克卻將狐氏、趙氏兩家同時抬出來,只是表明自己是持正之論,而真正意圖卻只有一個,警告晉靈公:趙氏家族的功勛不可忘,趙盾之職不可撤。    先克的表態使得晉靈公(背後黑手應是穆嬴夫人)知道趙盾的地位,一時間是無法撼動的,於是就不再提更換軍隊高層的事了。  但是緊接著,發生了一件血案,中軍副司令先克被刺殺身亡。  按照史書上的記載,先克被刺,起因是這樣的:先克曾經霸佔晉大夫蒯得的土地,蒯得一直想得報仇。正好晉靈公想提拔箕鄭父、先都、士穀、梁益耳四人,由於先克的出面干涉,使得四人的升遷無望,便遷怒於先克,便與蒯得勾結起來,一起策劃暗殺了中軍副司令先克。  歷史的真相是否如此?這個實在很難令人相信,很明顯,刺殺先克對於箕、先、士、梁四人並沒有什麼好處,頂多就是吐口惡氣罷了,倘若只是一兩人意氣用事倒也罷了,如果四位軍方高層都是這樣心胸狹窄、衝動行事,這未免不合常理。  筆者認為歷史的事實很可能是:先克之死主要是與蒯得之間的土地糾紛,背後可能有晉靈公、穆嬴夫人勢力的支持;而趙盾充分利用先克之死,羅織罪狀,強加於箕鄭父、先都、士穀、梁益耳四人,結果這四位軍界高級將全部遭到處決,這是一次對反趙集團的大清洗,同時趙盾擺明給剛上任不久的晉靈公一個下馬威,鞏固自己的軍隊及政府中的地位。  晉靈公與趙盾的第一回合的較量敗下陣來,趙盾儼然成為晉國的無冕之王,居然以大夫的身份召集盟國舉行國際會議,作為君主的晉靈公,不可能不對趙盾恨之入骨。  然而,晉靈公仍然擁有趙盾所沒有資本:君主的寶座。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9-09-01 07:38    (鐵血時代-141)    隨著晉靈公漸漸長大成人,他與趙盾的矛盾日益加深。  晉靈公從小養尊處優,在宮廷中長大,沒有經歷過什麼磨難,這點與其父襄公、其祖文公的經歷有很大不同。從小生活在奢侈中的晉靈公,不可避免沾染上了多數世襲君主固有的陋習:荒淫、奢侈、殘暴。晉靈公有一個愛好,就是在高台上用彈弓,朝著台下的人群彈射,看到台下小民們驚慌躲避的樣子,樂呵呵的。  這時的晉靈公年紀還小,彈人的遊戲還是比較孩子氣的。  但是隨著年齡的長大,被趙盾壓制的苦悶,就只好向手下人發泄了。有一次,一個宮廷廚師在煮熊掌時沒煮熟,正好這天晉靈公心情不太好,暴然大怒,認為連小小的廚師也瞧不起自己(心理有自卑的一面),下令殺死這廚師。  這件事被趙盾所利用,很快就傳遍街頭巷尾,國人們對晉靈公的荒唐殘暴深感失望。  到了晉靈公十三年,這時的他已經長大成人了,對趙盾的不滿與日俱增,決心剷除這位「夏日之夏」的晉國元帥。  然而,趙盾既把持著朝政,又是三軍總司令,晉靈公既沒有心腹之臣可以支持,又沒有軍隊的力量可以利用,怎麼辦呢?  他想了一個鋌而走險的方法:刺殺趙盾。    晉靈公用重金物色一個勇士,此人叫鉏麂,準備潛入趙盾的府中,尋機下手刺殺。  根據史料的記載,鉏麂潛入趙府的時間,是在拂曉前,天尚未亮,他躲在一棵大樹後。此時趙盾的房間已經燃著燈火,趙府樸實無華,沒有奢侈華麗的擺設,只見他身著官服,整齊嚴肅地坐在案台前批閱文件。  看到此種情形,鉏麂不由感慨說:「趙盾真是忠臣啊,即使居家也如此的恭敬莊重,這種人是國家之福,殺不得;可是我受命於主上,不殺趙盾便是違背君命;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無法選擇,我還是自己了斷好了。」說罷一頭撞到樹上死了。  這則紀載有一個很明顯漏洞,如果真實史料所載,那麼鉏麂自殺前的所說的話,早就跟他的屍骨一同進入墳墓去了,如何為他人所知?  那麼這裡就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趙盾是事先得知晉靈公派人前往刺殺,故意敞開房門,可是在庭院四周一定是布滿了埋伏,鉏麂沒有發現,但是他臨終前的自言自語,卻被埋伏在四周的衛兵聽到了,所以他的話的流傳下來了。  第二種可能性是,趙盾並不知道刺殺,但是兇手意外自殺之後,趙盾就編了這麼一個臨終之言,故意向外界透露,以彰顯自己的品格,同時放出對晉靈公不利的風聲,為以後殺死晉靈公造些輿論基礎。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9-09-02 07:07    (鐵血時代-142)    由於刺客鉏麂自殺身亡,趙盾一時找不到晉靈公的把柄。  但是晉靈公卻慌了。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偷偷摸摸的暗殺不能得逞,乾脆來個明目張胆的圍剿。但是趙盾大權在握,晉靈公雖然貴為君主,但是要調動軍隊來撲滅趙盾,顯然是不可能的。一個陰險的計划出籠了,晉靈公決心利用宮廷衛隊,設下鴻門宴,邀請趙盾赴宴,在宴會上下手。  經過鉏麂刺殺事件之後,趙盾對晉靈公加強了防範之心,然而這一次,晉靈公幾乎得手了。此時的晉靈公正是年輕氣盛,做事不免浮躁,在設下鴻門宴之前,他就應該想到,這次如果沒有得手,他必然是難以逃過趙盾的報復。  九月,秋高氣爽。  在晉靈公舉辦的晚宴上,殺氣重重。  這似乎是一次私人的宴飲,趙盾只帶了一個護衛,然而這卻是一名武藝高強的護衛,此人名叫提彌明。提彌明站在堂下,密切注視著宴會的進展,宴堂上雖然觥籌交錯,但是掠過一陣陣的殺氣,作為習武之人,有一種天然的直覺,提彌明預感到將會出現刀光血影,他毫不猶豫地大踏步走上宴堂,對趙盾說:「臣子陪國君飲酒,如果超過三杯,就不合禮節了。」暗示趙盾向晉靈公告退。    晉靈公見趙盾想告退,一下狠心,放出暗號。突然有隻猛犬不知從哪跑出來,直撲向趙盾,很明顯,這是一隻受過專門訓練的殺人犬,迅疾如閃電,張牙舞爪,提彌明擋在趙盾身前,一邊與惡犬搏鬥,一邊護衛趙盾撤向堂下。面對惡犬,提彌明全無懼色,拔出短刀,直插入惡犬的咽喉,惡犬頓時斃命。  晉靈公見惡犬失手了,大呼道:「把趙盾拿下。」埋伏在廳堂兩側的武士一齊殺出。  趙盾與提彌明一邊拔劍戰鬥,一邊後撤,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敵人,提彌明拚命抵擋,格殺多名武士,但是雙拳難敵數十手,最終在格鬥中被殺死。  提彌明死後,趙盾身陷險境。晉靈公豢養的死士如潮水般湧來,圍住趙盾,趙盾左格右擋,眼看就要抵擋不住的時候,只見對方陣營中,有一名武士突然倒戈,晉靈公的衛隊們只全力圍攻趙盾,哪裡有想到背後居然有人猛插一刀,說時遲,那時快,那位倒戈的武士從背後下手,一轉眼功夫,將圍攻趙盾的武士全部斬殺,並且趙盾大喊道:「元帥請我跟走。」趙盾一時也搞不清是怎麼回事,還是逃命要緊,於是追隨那位武士迅速逃出宮殿,一路逃到了安全的地區。    這時趙盾才緩過勁來,剛要向這位武士道謝時,這位武士卻「撲」的跪在趙盾前道:「恩公可還記得我?」趙盾定睛一看,覺得此人有幾分面熟,但一時也想不起在哪見過。那位武士道:「恩公可記得曾在首山腳下救過一個差點餓死之人?」  趙盾一聽,猛的想起來了:「果真是你?」原來有一次,趙盾到首山(在山西永濟縣)打獵,在途中見有一人倒在樹旁呻吟著,便走到身邊詢問患了什麼病,那人稱自己名叫靈輒,已經有三天三夜沒有吃東西了,餓得一點力氣也沒有。趙盾趕忙拿了些食物給他吃,但靈輒吃了一半就不吃了,把剩下的那一半留下來。趙盾很奇怪,問他怎麼不把食物吃完呢?靈輒說:「我出外三年了,都沒有母親的消息,不知她是否還在人世,這裡離我家不遠了,我想見了母親,總得帶點東西,所以我留下一半的食物,準備帶回家給母親吃。」趙盾聽了很感動,於是安慰他說:「你儘管吃飽,我再給你準備一籃子飯和肉,讓你帶回家給母親。」靈輒聽了之後非常的感動。  就這樣,趙盾無意間成為靈輒的救命恩人了。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9-09-03 08:17      (鐵血時代-143)    後來靈輒到宮廷里謀個差事,當上護衛,得知他的救命恩人竟然是當朝最有權勢的趙盾,本來以為沒有機會報答救命之恩。晉靈公為了除掉趙盾,竟然命令衛隊在宮宴中殺死趙盾,靈輒是有情有義之人,決心要拚死救護趙盾,幫助他脫險,以報答趙盾之恩。  趙盾聽罷一陣唏噓,當年自己不過是舉手之勞,無意中救了此人,而今天得以脫險,正賴此人之助了。趙盾當下即詢問靈輒的住處,靈輒不作回答,道:「今日得以報恩,我心已足。」說罷揚長而去。    這次賴靈輒與提彌明的拚死保護,趙盾總算躲過一劫。  年輕氣盛的晉靈公顯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次鴻門宴會帶來什麼結果。兩次加害趙盾都未能成功,而「夏日之夏」的趙盾,絕不會再給晉靈公有第三次的機會。如果說第一次晉靈公派鉏麂刺殺趙盾,尚沒有把柄落入趙盾之手,那麼這次公開的謀殺,只能將晉靈公早早地送入棺木之中。趙盾殺機頓起,晉靈公的上台是仰賴趙盾的支持,能夠讓一位君主上台的人,也有能力讓這位君主垮台。  晉靈公在九月晚秋為趙盾擺下的鴻門宴,使得他生命的最後一季,註定只能是秋季。  九月二十七日,趙盾的族弟趙穿,在桃園殺死了晉靈公。就在趙穿殺死晉靈公的時候,趙盾為了躲避弒君的惡名,假裝成欲逃難到他國的樣子,此時他正逗留在晉國邊界線附近。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趙穿謀殺晉靈公是出於趙盾的命令,但是趙盾假裝成置身事外的姿態,仍然躲不過史官的筆伐,並且成就了一個史官的英名,這個人就是董狐。  在趙穿殺死晉靈公之後,趙盾從邊境地區返回到了都城,雖然國君被弒,但是都城仍然顯得很平靜。做為中軍元帥,也就是三軍總司令,軍隊牢牢地控制在趙盾的手中,沒有出現異動。而國人對晉靈公也沒有多少好感,這些年晉國仍然維繫著霸主的地位,這在百姓看來,似乎都是趙盾的功勞。即使是晉靈公的親信,見到晉靈公死了,也紛紛地改變立場了。趙盾見到一切局面在掌控之中,心滿意足,便走進太史館。    中國從很早開始,就是一個歷史觀念很發達的國家,在春秋時代,各諸侯國均非常重視史實的記錄,因而史官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史官的職責就是要如實地記下重大的事件,春秋時代便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說,但倘若沒有史官的記錄,什麼功啊、德啊,哪裡能被後人所記得?趙盾突然想起來,後世要如何評價自己,那可跟史官的記錄關係很大哩,所以便跑到太史館了。  太史董狐把寫完的竹簡遞給趙盾,趙盾一看,竹簡上刻了五個字:「趙盾弒其君」。  趙盾看了心裡非常不痛快,便說道:「這樣記不符合事實吧,國君多次派人謀害趙盾,趙某逃無所逃,只好選擇避難國外,國君死時,趙某正在逃亡的途中,遠離都城哩。」  太史董狐剛正不阿,明知趙盾大權在握,仍然毫無畏懼,上前答道:「閣下是朝廷重臣,主政大夫,殺死君主的人乃是閣下的族弟趙穿,而那時閣下仍然在晉國國內,返回朝廷後,對殺死君主的人又不問罪,那麼請問,弒君之事,如果不是閣下指使的,那麼是誰指使的?」  

本文由<貼庫網>脫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1363/40.html


推薦閱讀:

鐵血時代——以霸業為主線的春秋戰國史(長篇連載) / 醉罷君山 / 第114頁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戰國(二十)鄭與齊的中興
023-春秋戰國十大名將排行
中國全史百卷本第012卷 [春秋戰國經濟史]-611
春秋戰國時代

TAG:時代 | 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