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專家教你辨認6種紫檀(組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14:31 《藝術市場》第1頁:故宮專家教你辨木材(組圖) 第2頁:故宮專家教你辨木材2文/胡德生屬於紫檀屬的木材種類繁多,但在植物學界中公認的紫檀卻只有一種,「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其餘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

安哥拉紫檀

大果紫檀

大葉檀近十幾年來,隨著傢具收藏熱的升溫,人們對傢具材質的認識在不斷深入和提高。但這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確切和不規範的摸糊概念。本人過去曾寫過有關明清傢具用材質方面的文章,時隔十年,過去的認識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顯然都很不夠,有些具體問題現在看來明顯存在錯誤和偏誤,須要對古傢具的材質做一次重新認識。中國傳統傢具用材主要有:香枝(即黃花梨)、酸枝、紫檀、花梨、鐵梨、烏木、雞翅木、楠木、樟木、影木、黃揚、櫸木、榆木、樺木等。近年從國外進口的大批優質木材品種繁雜,名稱也很混亂。廣大消費者又缺乏對各類高檔木材的認識,一些唯利是圖者利用人們賞識高檔木材的心理,以次充好,凡黑色木材無論好壞多冒充紫檀;凡黃色木材則多稱為花梨或黃花梨。從中牟取暴利,騙取不義之財。為規範木材市場和提高消費者對木材的認識,建議多看些植物學方面的書。幾年前國家林業局木材工業研究所楊家駒先生主編了一本關於木材標準方面的書,名為《中國紅木》。書中使用了「紅木」這個模糊概念,是值得商榷的。但書中對各類木材的科學分類和對各類木材的具體分析則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故宮專家教你辨木材2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14:31 《藝術市場》第1頁:故宮專家教你辨木材(組圖) 第2頁:故宮專家教你辨木材2紫檀木紫檀是世界最貴重木料品種之一,(指優質紫檀)由於數量稀少,見者不多,遂為世人所珍重。據史料記載,紫檀木主要產於南洋群島的熱帶地區,其次東南亞地區。我國廣東、廣西也產紫檀木,但數量不多。大批材料主要靠進口。紫檀為常綠亞喬木,高五、六丈,葉為複葉,花蝶形,果實有翼,木質甚堅色赤,入水即沉。據《中國樹木分類學》介紹:「紫檀屬豆科植物,約有十五種,產於我國的有兩種,一為紫檀,一為薔薇木」。按現代植物學界的認識,薔薇木實際上就是印度所產大果紫檀。它與傳統意義上的紫檀木差別甚大,人們不會把其當作紫檀木。在十五種紫檀屬的木材中,除了印度南部邁索爾邦所產的檀香紫檀(俗稱牛毛紋紫檀)外,其餘全部被稱為草花梨。薔薇木只是草花梨當中的一個品種。無論哪一種草花梨,其色彩、紋理、硬度都與傳統認識的紫檀木不同,它儘管屬於紫檀屬的植物,但無法與紫檀木相提並論。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傢具珍賞》中提到的「美國施赫弗曾對紫檀作過調查,認為中國從印度支那進口的紫檀木是薔薇木」。這個論點顯然是錯誤的。《博物要覽》和《諸番志》把紫檀劃歸檀香類,認為紫檀是檀香的一種。《博物要覽》載:「檀香有數種,有黃白紫色之奇,今人盛用之。江淮河朔所生是其類,但不香耳」。又說:「檀香出廣東、雲南及占城、真臘、爪哇、渤泥、暹羅、三佛齊、回回諸國。今嶺南等處亦皆有之。樹葉皆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澤」。「檀香皮質而色黃者為黃檀,皮潔而色白者為白檀,皮府而紫者為紫檀木。並堅重清香,而白檀尤良」。《諸蕃志》卷下說:「其樹如中國之荔枝,其葉亦然,紫者謂之紫檀」。這兩本書中所介紹的紫檀似乎不是明清傢具所用紫檀。而是專指香料中的檀香而言。從其把紫檀、黃檀、白檀混淆在一起的情況看,他對紫檀木的認識並不深。實際上紫檀、黃檀和白檀的枝幹、花葉等有很大區別,根本不是同一科屬。在北京一些人的口語中,還有新、老紫檀的說法。認為老者色紫,新者色紅,經實際觀察,他們所指的新紫檀大體都是黑酸枝。老紫檀則指的是人們傳統認識的牛毛紋紫檀。這種牛毛紋紫檀又因生態環境不同而具不同特點,有的呈現出金星狀,有的木色呈現出雞血紅狀,因而又衍化出金星紫檀和雞血紫檀等名稱來。實際上它們同屬一個樹種。紫檀木的特性主要表現為色彩呈犀牛角色,暴露在空氣中久則變成紫黑色。(編者附註:小葉紫檀剛被開時呈深黃色,待兩三天後就會變成富貴紅,隨著歲月的積累最終為華貴的紫黑色。)紫檀木的年輪紋大多為絞絲狀的。有人藉此稱為蟹爪紋或牛毛紋。儘管也有直絲的地方,但細看總有絞絲紋。紫檀木鬃眼細密,木質堅重,製作紫檀傢具時多利用其自然特點,採用光素手法,不加雕飾。紫檀木質堅硬,紋理纖細浮動,尤其是它的色調深沉,顯得既莊重又美觀。明代(公元1368——1644),紫檀為皇家所重視。海上交通的發展和鄭和七次下西洋,溝通了與南洋各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也時常有一定數量的名貴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但是這對中國寵大的統治集團來說,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於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採辦。隨後,私商販運也應運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優質木材也基本採伐殆盡。尤其是紫檀木,幾乎全被捆載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率當時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多數盡彙集於中國。清代所用紫檀木全部為明代所采,有史料記載,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採過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這是因為紫檀木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明代採伐殆盡,清時尚未復生,來源沽竭,這也是紫檀木為世人所珍視的一個重要原因。歐美等西方人士較中國更重視紫檀木,因為他們從未見過紫檀大料,認為只可作小巧器物。據傳拿破崙墓前有五寸長的紫檀木棺槨模型,參觀者無不驚慕,以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見到許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盡在中國。於是多方收買,運送回國。現在歐美流傳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從中國運去的。由於運輸困難,他們一般不收買整件器物,僅收買櫃門、箱面等有花紋者。運回之後裝安木框用以陳飾。清代中期,由於紫檀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紫檀木的記載。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清中期以後,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凈盡,這些木料中,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後已所剩無幾;至袁士凱時,遂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總而言之,屬於紫檀屬的木材種類繁多,但在植物學界中公認的紫檀卻只有一種,「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真正的產地為印度南部,主要在邁索爾邦,其餘各類檀木則被歸納在草花梨木類中。

小葉紫檀

檀香紫檀

非洲紫檀花梨木花梨木色彩鮮艷、紋理清晰美麗。據《博物要覽》記載:「花梨產交(即交趾,今越南)廣(即廣東、廣西)溪澗,一名花櫚樹。葉如梨而無實,木色紅紫而肌理細膩,可做桌、椅、器具、文房諸器。《本草拾遺》:「櫚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為枕令人頭痛」。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說:「櫚木,木性堅,紫紅色,亦有花紋者,謂之花櫚木。可做器皿,扇骨諸物,俗作花梨。誤矣」。《廣州志》:「花櫚色紫紅,微香,其紋有若鬼面,亦類狸斑,又名花狸。老者紋拳曲,嫩者紋直。其節花圓暈如錢,大小相錯者佳」。《瓊州志》云:「花梨木產崖州昌化陵水」。明代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載:「花梨木有兩種,一為花櫚木,喬木,產於我國南方各地;一為海南檀,落葉喬木,產於南海諸地。二者均可作高級傢具。書中還指出,海南檀木質比花櫚木更堅細,可為雕刻。明《格古要論》說:「花梨木出南蕃、廣東,紫紅色,與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如鬼面般可愛,花粗而色淡者低。廣人多以作茶酒盞」。候寬昭在《廣州植物志》時介紹了一種在海南島被稱為花梨木的檀木「海南檀」。海南檀為海南島特產,森林植物,喜生山谷陰濕之地。木材頗佳,邊材色淡,質略疏鬆,心材紅褐色,堅硬。紋理精緻美麗,適於雕刻和做傢具之用。現代植物學研究證明,花梨木並非同一樹種,前面已經講明,花梨木樹種盡歸紫檀屬樹種。花櫚木則屬於蝶形花亞科紅豆屬植物。傳統認識中的黃花梨木屬於蝶形花亞科黃檀屬的植物。紫檀屬的各種草花梨主產於東南亞和我國廣東、廣西一帶。紅豆屬的花櫚木主產於我國南方各地。黃檀屬的降香黃檀(既黃花梨)僅產於我國海南島即侯寬昭《廣州植物志》所介紹的「海南檀」。海南檀又稱海南黃檀,或降香黃檀,為海南島特產。將三種不同科屬不同木質的木材統稱為花梨木,顯然不科學。理應將它們區分開來。還有一種與花梨木相似的木種,名「麝香木」。據《諸蕃志》載:「麝香木出占城、真臘,樹老僕湮沒於土而腐。以熟脫者為上。其氣依稀似麝,故謂之麝香。若伐生木取之,則氣勁而惡,是為下品。泉人多以為器用,如花梨木之類」。世傳花梨木也有新、老之分,黃花梨即人們傳統認識中的老花梨,顏色由淺黃至紫赤,色彩鮮美,紋理清晰而有香味。明代比較考究的傢具多為老花梨木製成。新花梨泛指各類草花梨,木色赤黃,紋理色彩較老花梨差的多。黃花梨為黃紫屬,草花梨為紫檀屬,將兩者混為一談,顯然也是不妥當的。(作者 北京故宮博物院)[上一頁][1][2]
推薦閱讀:

百變有型 教你打造夏日花苞頭(組圖)_
蒙特利爾: 皇家山上看風景【組圖】
不怕沒媳婦 實拍中國男人美麗的非洲老婆(組圖)
6大按摩法 幫你輕鬆補腎助陽(組圖)

TAG:故宮 | 專家 | 紫檀 | 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