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中樞神經系統
第十七章 中樞神經系統
第一節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
脊髓位於椎管內,呈圓柱形,前後稍扁,外包被膜,與脊柱的彎曲一致,上端平枕骨大孔與延髓相連,下端平第一腰錐下緣,長約45厘米。
脊髓的表面有幾條縱行的溝裂,分別是前正中裂、後正中溝、前外側裂和後外側裂。前外側裂有前根發出,後外側裂有後根附著。
從脊髓上發生31對脊神經。所以將脊髓分為31個節段。其中頸髓8節(C1-8)、胸髓12節(T1-12)、腰髓5節(L1-5)、骶髓5節(S1-5)和尾髓(C01)1節。
脊髓全長有二個膨大,頸膨大在頸5至胸1節段處。腰膨大位於腰2至骶3節段處。脊髓膨大與肢體發達程度有關。
在人胚早期,脊髓幾乎與脊柱等長。從胚胎第4個月起,脊柱的生長速度比脊髓快,因而脊髓下端逐漸相對上移。到出生時,脊髓下端平第三腰椎,成人達第一腰椎下緣。由於脊髓的相對上移,原先呈水平伸向椎間孔的脊神經根絲需在椎管內垂直下行一段距離後才能從相應的椎間孔穿出。
二、脊髓的內部結構
從橫切面觀察脊髓,可見脊髓的正中央有中央管,管腔窄小不通暢。圍繞中央管可見H形或蝶形的灰質。每一側灰質可見分別向前後方向伸出的前角和后角,在胸髓和上部腰髓(L1~L3)還可見向外伸出細小的側角。前、后角之間的寬闊區域為中間帶。位於中央管周圍,連接雙側的灰質稱灰質連合。白質籍脊髓的縱溝分為三個索。前正中裂與前外側溝之間為前索;前、後外側溝之間為外側索;後外側溝與後正中溝之間為後索。在中央管前方,左右前索間有纖維橫越,稱白質前連合。在灰質后角基部外側與外側索白質之間,灰、白質混合交織,此處稱為網狀結構。不同節段脊髓的灰、白質構成形態是不同的,這是由於不同節段脊髓因其所支配的身體部位不同而含有的神經元數量不同所致。
1. 灰質:
(1) 前角(又稱前柱) 短寬,主要由運動(傳出)神經元(前角運動細胞)組成。一般將前角運動神經元分為兩群,內側群的神經元支配軀幹肌,外側群的神經元支配四肢肌。位於前角淺部的神經元支配伸肌,深部的神經元支配屈肌。前角運動神經元按其大小和所支配骨骼肌的部位不同,可分為大、小兩型:大型為α運動神經元發出的纖維,經前根和脊神經支配骨髂肌梭外的肌纖維,直接引起關節運動。小型為r運動神經元,支配肌梭內的骨骼肌纖維,其作用是調節肌纖維的張力,對保持肌張力起重要作用。此外前角內還含有一種小型的Renshan細胞,屬GolgiⅡ型細胞,對前角α運動神經元起抑制作用。
(2) 后角(又稱後柱) 細長,主要由中間神經元組成。后角的神經元比前角的複雜,分群較多,主要有以下諸群。
①后角邊緣核 位於緣層內,由一些較大型的神經元構成。
②膠狀質 在緣層前方,貫穿脊髓全長,向前凹陷呈半月形,由小型神經細胞構成。主要完成脊髓節段間的聯繫。
③后角固有核 位於膠狀質的前方,含大中型細胞較多,它們發出的纖維,主要交叉至對側,形成脊髓丘腦前、側束,上行到背側丘腦,傳導痛、溫覺和粗略觸覺的衝動。
④胸核 也稱背核,僅見於頸8至腰2節段。位於后角底內側,由一團大型神經元組成,發出纖維組成同側的脊髓小腦後束。
(3)中間帶 為位於前、后角之間的灰質,包括中間內側核和中間外側核。
①中間內側核:位於胸核的前方,其神經元的軸突組成脊髓小腦前束。
②中間外側核:位於前、后角之間,中間內側核的外側,為由中、小型神經元組成的核團。在脊髓胸1~腰3節段處,它向外側突出於前、后角之間形成側角(又稱側),是交感神經在脊髓的中樞。在脊髓骶2~4節段,在相當於中間外側核的部位,有由小型神經元組成的核團,稱為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經在脊髓的中樞。 Rexed板層的概念:1952年Rexed根據貓的脊髓材料,提出脊髓灰質板層構築學說,認為脊髓灰質神經無不是分群存在,而是從后角到前角分為10個板層。Ⅰ層相當於後角緣層,Ⅱ層相當於膠狀質,Ⅲ、Ⅳ層相當於後角固有核,Ⅴ、Ⅵ層位於后角基部,Ⅶ層相當於中間帶,Ⅷ層位於前角基部,Ⅸ層相當於前角運動細胞群,Ⅹ層位於中央管周圍。以後發現人和其他動物的脊髓也同樣具有10層構築。現在這種分法已被普遍採用 。
2. 白質 位於脊髓灰質周圍,由縱行排列的長短不等的纖維束(傳導束)組成。在脊髓白質各索中,向上傳遞神經衝動的傳導束稱為上行(感覺)纖維束。向下傳遞神經衝動的傳導束稱為下行(運動)纖維束。緊貼灰質邊緣的一層短距離纖維稱為固有束。
上行(感覺)纖維束由起自脊髓灰質或脊神經節的纖維組成,上升至腦。下行(運動)纖維束由起自腦各部的纖維組成,下行止於脊髓前角或后角等處。
(1) 上行(感覺)纖維束
①薄束和楔束 位於後索,此二束均由起自脊神經節內的假單極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由下半身(T5以下)來的纖維組成薄束,由上半身(T4以上)來的纖維組成楔束。在第4胸節以上的脊髓後索內,薄束行於內側,楔束行於外側,此二束的功能是向大腦傳導本體感覺(來自肌、腱和關節等處的位置覺、運動覺和振動覺)和精細觸覺(如辨別兩點距離和物體的紋理粗細等)衝動。由於薄束、楔束中的纖維是按照骶、腰、胸、頸的順序自內向外排列進入脊髓的,因此,來自各節的纖維有明確的定位關係。
②脊髓小腦後束 位於外側索周邊的後部。此束的纖維起自同側的脊髓胸核,上行經延髓和小腦下腳入小腦,終止於小腦皮質。其功能是向小腦傳導非意識性本體感覺衝動(主要來自軀幹下部和下肢)。
③脊髓小腦前束 位於脊髓小腦後束前方。此束的纖維主要起自脊髓中間內側核 ,大部分纖維自白質前連合交叉到對側的外側索上行,經腦幹和小腦上腳,終止於小腦皮質,其功能與脊髓小腦後束相同。
④脊髓丘腦束 位於外側索的前半和前索中。此束的纖維主要起自脊髓后角固有核,纖維大部分斜經白質前連合交叉到對側的前索和外側索內上行,行經腦幹,終止於背側丘腦的腹後外側核。至對側外側索上行的纖維束稱為脊髓丘腦側束,其功能是傳導痛覺和溫度覺的衝動。通常將交叉至對側前索內上行的纖維束稱為脊髓丘腦前束,其功能是傳導粗略觸覺衝動。脊髓丘腦前束和脊髓丘腦側束上行至延髓後,合併成一束,稱為脊髓丘腦束(脊髓丘系)。
(2) 下行(運動)纖維束
①皮質脊髓束:皮質脊髓束起自大腦皮質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葉前部以及其他一些皮質區域的錐體細胞。其纖維自大腦皮質下行途經內囊後肢和腦幹,在延髓的錐體交叉處,大部分纖維交叉至對側後下行於脊髓外側索後部,稱為皮質脊髓側束,其纖維多止於同側脊髓前角運動細胞。皮質脊髓束的小部分纖維,在延髓體交叉處不交叉,下行於同側前索的前正中裂兩側,稱為皮質脊髓前束。此束一般下行不超過胸段,其纖維大部分逐節經白質前連合交叉後,多止於對側脊髓前角運動細胞,也有一些纖維不交叉止於同側的前角運動細胞。 皮質脊髓束的功能是控制骨骼肌的隨意運動。直接接受皮質脊髓束纖維的前角運動細胞主要支配運動肢體遠端(指和趾)的肌,這可能與人類的精細技巧運動有關。控制軀幹和四肢各部肌活動的皮質脊髓側束纖維,存在有明確的定位關係,即支配上半身的纖維行於該束的內側部,支配下半身的纖維行於該束的外側部。
②紅核脊髓束 位於皮質脊髓束的腹側。此束的纖維起自中腦紅核。纖維自該核發出後,立即交叉至對側,下行於脊髓外側索內,其纖維至脊髓后角神經元中繼後,止於前角運動細胞。其功能是興奮同側屈肌運動神經元,同時抑制同側伸肌運動神經元。
③前庭脊髓束 位於前索內。其纖維起自前庭神經外側核,在同側下行,遠達腰、骶段,並逐節終止於前角運動細胞。其功能興奮同側伸肌運動神經元,抑制同側屈肌運動神經元。
④頂蓋脊髓束 位於前索內,其纖維起自中腦上丘,交叉後下行,終止於脊髓灰質。其功能是參與完成視、聽覺的防禦反射活動。
⑤內側縱束 位於脊髓前正中裂的兩側。其纖維主要起自前庭神經核,下行止於脊髓灰質。其功能是把內耳平衡(位覺)器與眼球運動和頭的運動聯繫起來。
⑥網狀脊髓束 位於外側索和前索內。其纖維起自延髓和腦橋的網狀結構,下行終止於脊髓灰質。其功能與調節肌張力有關。
三、脊髓反射和損傷表現
在脊髓內部存在著某種神經元的特定聯繫,這就構成了脊髓反射的基礎。這些反射的存在反映脊髓在運動控制中起著很基本的作用。牽張反射屬於兩個神經元構成的單突觸反射弧。該反射弧的感受器是骨骼肌內的肌梭,當肌肉被拉長時肌梭即被興奮。傳入神經元為位於後根神經節內體積較大的神經元,其突起口徑較粗大。纖維進入脊髓後其側支可直接興奮α-運動神經元,從而引起被拉長的肌肉產生收縮。臨床上經常用作檢查的腱反射(深反射)即屬牽張反射。例如,當叩擊髕韌時可輕微牽拉股四頭肌,從而很快引出股四頭肌的收縮,表現為伸小腿動作,牽張反射本身還受到r-反射袢的影響。這個反射袢是人體正常維持肌張力的重要基礎。也就是說,一些下行傳導束(如網狀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可興奮γ運動神經元,這可以引起肌梭內的骨骼肌收縮從而興奮肌梭感受器。肌梭被興奮就會通過上述牽張反射弧的通路興奮α運動神經元,引起相應骨骼肌(梭外肌)的收縮。 屈曲反射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如當手碰到傷害性刺激(如針刺,燙灼等疼痛刺激)時會很快回縮即屬此種反射。屈曲反射至少要三個神經元參加,即位於皮膚表淺部的感覺末稍將疼痛信息經後根神經節中較小的神經元傳入后角,再經中間神經元傳遞給前角的α-運動神經元,引起肌肉收縮。由於肢體收縮往往涉及成群的肌肉,故受到興奮的α-運動神經元常常是多節段的。此外,還存在有許多更複雜、涉及更多中間神經元的脊髓反射,其中甚至包括涉及四肢節律性位移運動的反射以及排糞、排尿等內臟反射,這些都將在相應學科中敘述。 各種原因(如外傷、變性、腫痛、感染和血供障礙等)均能造成脊髓損傷。損傷的範圍不同可引起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運動或反射障礙。
脊髓的完全橫斷能引起傷面以下全部感覺和隨意運動的喪失。如傷在上頸髓,病人可表現為四肢截癱;如傷在頸、腰膨大之間則為雙下肢截癱。脊髓橫斷初期(數日至數周)會表現出一種脊髓休克的現象。所謂脊休克是指脊髓突然受到嚴重損傷時,在損傷平面以下的脊髓會暫時喪失反射活動能力而進入無反應的狀態,此時軀體運動和內髒的反射消失,骨骼肌緊張性下降,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出汗被抑制,直腸和膀胱內糞尿瀦留等。脊休克是暫時現象,以後各種脊髓反射活動可逐漸恢復,但不同動物的恢復時間長短不一,低等動物如蝗在脊髓離斷後數分鐘內即恢復,而犬需幾天時間,人類恢復最慢需數周至數月。脊休克的產生,不是脊髓損傷引起,而是由於離斷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樞的調控,於是出現了無反應的休克狀態。休剋期過後,隨著反射恢復,可表現為肌緊張增高,腱反射亢進,對排尿和排便不能行隨意控制等。脊髓半斷離可引起傷面以下出現所謂布朗-色誇綜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即病人在傷側以下部位有位置覺、振動覺和精細觸覺等深感覺消失,還伴有對側痛溫覺(淺感覺)的喪失以及傷面以下同側肢體硬癱。脊髓空洞症的病理改變為脊髓中心部位產生空洞(頸髓多見)。這就造成傳導痛溫覺的脊髓丘腦束在白質前連合處被切斷,從而引起相應部位(如雙側上肢)的痛溫覺消失。如果腔洞擴大則還可造成相同節段的前角運動細胞或皮質脊髓束的損傷,造成各種運動障礙。脊髓灰質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累及灰質前角的病變,造成所支配區域(如一側下肢)的軟癱,表現有明顯肌萎縮,肌張力低下和腱反射消失。
第二節 腦幹
腦幹由中腦、腦橋和延髓所組成。其內部結構也由灰質和白質所組成,但和脊髓有所不同。脊髓的灰白質相對集中,而腦幹的灰質和白質不集中,主要有以下幾處原因所造成:
1.無論上行纖維或下行纖維在腦幹部位大部分實行交叉。
2.並有側支,與網狀結構相聯繫。
3.從大腦來的纖維在腦橋小腦中腳換神經元,換神經元後進入小腦。
在腦幹中使灰質分散,形成大小不等的灰質團塊,稱為神經核。
一、腦幹的位置與外形
(一) 腦幹的腹側面
錐體:錐體束
錐體交叉:錐體束的大部分交叉到對側
延髓 橄欖:下橄欖核
前外側溝:舌下神經
橄欖後溝: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
基底溝:基底動脈
腦橋基底部 三叉神經
腦橋小腦中腳
延髓腦橋溝:展神經、面神經、前庭蝸神經
腦橋小腦三角:延髓、腦橋和小腦交界處
大腦腳底:下行纖維束
中腦 腳間窩:內側有動眼神經根出腦後穿出
(二) 腦幹背側面
上部:菱形窩的下半
延髓 薄束結節:薄束核
下部 楔束結節:楔束核
小腦下腳
構成菱形窩的上半
腦橋 小腦上腳
上髓帆:其上方有滑車神經出腦
上丘(視覺反射中樹)→ 上丘臂
中腦
下丘(聽覺反射種樹)→ 下丘臂
(三) 第四腦室
1. 位置:延髓、腦橋與小腦之間
2. 第四腦室底——菱形窩
下外界:薄束結節、楔束結節、小腦下腳
境界 上外界:小腦上腳
外側角
正中溝、界溝、第四腦室外側隱窩
前庭區:前庭神經核
聽結節:蝸神經核
內側隆起、髓紋
結構 面神經丘:展神經核、面神經膝
舌下神經三角:舌下神經核
迷走神經三角:迷走神經背核
分隔索、最後區、閂
藍斑:藍斑核
3. 第四腦室頂
前部:上髓帆
後部:下髓帆,第四腦室脈絡組織→第四腦室脈絡叢
三個孔:第四腦室正中孔(1),第四腦室外側孔(2)
4. 連通關係
中腦水管 → 第三腦室
第四腦室 →
正中孔、外側孔 → 蛛網膜下隙
二、腦幹的內部結構
(一) 腦神經核
1. 一般軀體運動核
腦神經核 |
位置 |
腦神經 |
功能 |
動眼神經核 |
中腦上丘 |
Ⅲ |
上瞼提肌,上、下、內直肌,下斜肌 |
滑車神經核 |
中腦下丘 |
Ⅳ |
上斜肌 |
展神經核 |
腦橋 |
Ⅵ |
外直肌 |
舌下神經核 |
延髓 |
Ⅶ |
舌肌 |
2. 特殊內臟運動核
腦神經核 |
位置 |
腦神經 |
功能 |
三叉神經運動核 |
腦橋 |
Ⅴ |
咀嚼肌 |
面神經核 |
腦橋 |
Ⅶ |
面肌、二腹肌後腹、莖突舌骨肌、鐙骨肌 |
疑核 |
延髓 |
Ⅸ,Ⅹ,Ⅺ |
軟齶、咽、喉及食管上部骨骼肌 |
副神經核 |
延髓 |
Ⅺ |
胸鎖乳突肌、斜方肌 |
3.一般內臟運動核
腦神經核 |
位置 |
腦神經 |
功能 |
動眼神經副核 |
中腦 |
Ⅲ |
瞳孔括約肌、睫狀肌 |
上泌涎核 |
腦橋 |
Ⅶ |
淚腺、下頜下腺、舌下腺 |
下泌涎核 |
延髓 |
Ⅸ |
腮腺 |
迷走神經背核 |
延髓 |
Ⅹ |
頸部、胸、腹腔大部分臟器 |
4.內臟感覺核
腦神經核 |
位置 |
腦神經 |
功能 |
孤束核 |
延髓 |
Ⅶ,Ⅸ,Ⅹ |
味覺和內臟一般感覺 |
5. 一般軀體感覺核
腦神經核 |
位置 |
腦神經 |
功能 |
三叉神經中腦核 |
中腦 |
Ⅴ |
咀嚼肌的本體覺 |
三叉神經腦橋核 |
腦橋 |
Ⅴ |
頭面部觸覺 |
三叉神經脊束核 |
延髓 |
Ⅴ |
頭面部痛、溫覺 |
6. 特殊軀體感覺核
腦神經核 |
位置 |
腦神經 |
功能 |
前庭神經核 |
腦橋、延髓 |
Ⅷ |
平衡覺 |
蝸神經核 |
腦橋、延髓 |
Ⅷ |
聽覺 |
(二) 非腦神經核(傳導中繼核)
非腦神經核 |
位置 |
紅核、黑質、上丘灰質層、下丘核 |
中腦 |
腦橋核、藍斑核 |
腦橋 |
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欖核 |
延髓 |
(三) 上行纖維束
1. 內側丘系
2. 脊髓丘系
3. 三叉丘系
4. 外側丘系
(四) 下行纖維束——錐體束
三、 腦幹網狀結構
1.位置: 位於腦幹內神經核與上、下行纖維束之間。
2.功能
1)上行網狀激動系統:傳導非特異性衝動,使大腦皮質保持意識水平、清醒狀態。
2)軀體運動調節系統:通過網狀脊髓束參與運動調節。
生命運動中樞:延髓網狀結構內有心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調節心、血管運動和呼吸運動。
四、腦幹各段平面簡介
根據結構可將延髓、腦橋、中腦各分為幾部分。延髓分上、下兩段,下段形似脊髓,稱閉合部;上段中央管向後敞開,稱開放部。腦橋在結構上分腹、背兩部分。腹側部為腦橋基底部,背側部為腦橋被蓋部。中腦分為三部分,在中腦水管周圍的灰質區,稱導水管周圍灰質,其背側為中腦頂蓋,其腹側稱大腦腳。大腦腳又分為三部分,由背側向腹側依次為中腦被蓋、黑質、大腦腳底。腦幹結構複雜,許多白質和灰質的結構關係需用橫切面介紹如下:
1.延髓下部橫切面(內側丘系交叉平面)此平面原來脊髓的灰質結構已打亂,中部有中央管和中央灰質,其背側出現四團灰質,內側一對為薄束核,外側一對是楔束核。中央灰質兩側的弓狀纖維,是薄束核和楔束核發出的二級纖維,中央灰質腹側是內側丘系交叉,該切面的腹側是兩束粗大的錐體束。相當於脊髓外側索的部位變化較小,外側索的纖維束在這裡大部原位排列,其中楔束核外側出現了三叉神經脊束核和脊束。
2.延髓橄欖中部切面:此平面中央管向背側敞開形成第四腦室。第四腦室底自中線向外依次排列有舌下神經核、迷走神經背核、孤束核和前庭神經核。此平面的腹內側是錐體束,外側為下橄欖核。沿中線自前向後依次排列著內側丘系、頂蓋脊髓束和內側縱束。第四腦室底灰質與下橄欖核之間的區域是網狀結構。其外側,自背側向腹側依次排列著小腦下腳、三叉神經脊束核和脊髓丘腦束。
3.腦橋下部橫切面: 腦橋基底部有大量橫纖維,向兩側集中成小腦中腳。粗大的縱行纖維是左右錐體束。纖維間是分散的腦橋核。腦橋被蓋部,面神經丘深面是展神經核,其腹外側的網狀結構中可見面神經核。界溝外側為前庭神經核。被蓋部腹側有兩紡綞狀纖維束,稱斜方體,內側丘系縱行穿過斜 方體。被蓋部中區屬網狀結構,其外側仍為三叉神經脊束核。
4.腦橋中部橫切面: 此平面基底部基本與腦橋下部結構相同。不同的是被蓋部三叉神經根的外側出現了三叉神經腦橋核,根的內側為三叉神經運動核。
5.中腦下丘平面:此平面中腦頂蓋部為一對下丘核,可見外側丘系終止於此。導水管周圍灰質腹側為滑車神經核,再向腹側是小腦上腳交叉,自此向外依次有內側丘系和脊髓丘系排列。中腦被蓋中部是網狀結構,腹側是黑質和大腦腳底。
6.中腦上丘平面: 此平面與下丘平面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頂蓋部為上丘核,導水管周圍灰質腹側為動眼神經副核和動眼神經核。被蓋部突出的改變是出現了渾圓的紅核,其外側為內側丘系和脊髓丘系,腹側仍為黑質和大腦腳底。
第三節 小腦
一、位置和外形與分區
1. 位置:位於顱後窩,腦橋與延髓背側,藉三對小腦腳與腦幹相連
小腦蚓:小腦中部比較狹窄的部分
2. 形態 小腦半球:兩側的膨大部
小腦腳:上、中、下三對
小腦扁桃體:靠近枕骨大孔,當顱內壓增高時,可引起小腦扁桃體疝
3.小腦的分葉和機能分區
前葉:小腦上面原裂以前小腦體
1)形態學分葉 後葉:小腦原裂與外側裂之間
絨球小結葉:小腦下面借後外側裂與後葉分界
2)機能分區
前庭小腦(絨球小結葉)—— 原小腦
脊髓小腦(小腦蚓和小腦半球中間部及相關的頂核與中間核)—— 舊小腦
大腦小腦 (小腦半球外側部及相關的齒狀核)—— 新小腦
二、小腦的內部結構
1.小腦皮質:三層——顆粒層、梨狀細胞層、分子層
2.髓體:小腦內部的白質
齒狀核
3.小腦核 中間核:球狀核、栓狀核
頂核
三、小腦的纖維聯繫與功能
1.前庭小腦
前庭神經節和前庭神經核的纖維→小腦下腳→前庭小腦→前庭神經核→前庭脊髓束、內側縱束→軀幹肌及眼外肌運動神經元
功能:維持身體平衡,協調眼球運動
2.脊髓小腦
脊髓小腦前、後束→小腦上、下腳→脊髓小腦
①小腦蚓→頂核→前庭神經核、網狀結構→前庭脊髓束、網狀脊髓束→脊髓前角
→對側紅核;紅核脊髓束→前角
②中間部皮質→中間核→小腦上腳
→對側丘腦→大腦皮質→皮質脊髓側束→脊髓前角
功能:參與調節肌張力,維持姿勢
3.大腦小腦
大腦皮質→腦橋核→小腦中腳→大腦小腦→齒狀核→小腦上腳→丘腦、紅核→大腦皮質→皮質脊髓側束→脊髓前角
功能:控制上、下肢精確運動的計劃和協調
四、小腦的功能:維持身體的平衡;調節肌張力;協調隨意運動
原小腦綜合症:平衡失調,眼球震顫
新小腦綜合征: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意向性震顫等
第四節 間腦
位置:位於腦幹與端腦之間,大部分被大腦半球掩蓋,僅部分腹側部露於腦
背側丘腦
上丘腦
分部 下丘腦
後丘腦
底丘腦
一、背側丘腦
1.外形;卵圓形灰質團塊;前端為丘腦前結節,後端為丘腦枕,兩側丘腦借丘腦間粘合相連
2.分部:以「Y」字形內髓板分為前、內、外側核群
前核群
背側丘腦 內側核群 聯絡性核團,與大腦皮質有往返的纖維聯繫
背側部
外側核群 腹前核 ←小腦上腳、紋狀體、黑質
腹側部 腹中間核 → 軀體運動中樞
(特異性中繼核團) 腹後內側核←三叉丘系及味覺纖維
腹後核
腹後外側核←內側丘系及脊丘系
3.功能:皮質下感覺中樞,可能感知粗略痛覺
二、後丘腦
1.內側膝狀體:接收來自下丘臂的聽覺纖維,發出聽輻射→聽覺中樞
2.外側膝狀體:接受來自視束的視覺纖維,發出視輻射→視覺中樞
三、上丘腦
松果體:屬內分泌器官,產生褪黑素,抑制性腺功能,16歲以後鈣化
韁三角:含韁核,接受經髓紋來自隔核的纖維,傳出纖維經後屈束至腳間核
組成 韁連合
丘腦髓紋;起於下丘腦,止於韁核(屬邊緣系統)
後連合
四、底丘腦
位於間腦與中腦的過渡區,內含底丘腦核及部分紅核、黑質,與紋狀體聯繫密切,屬錐體外系的重要結構
五、下丘腦
1.位置:背側丘腦的下方
上界:為下丘腦溝
境界 下界:視交叉、灰結節、漏斗(下連垂體)、乳頭體
前界:終板
後:續中腦被蓋
2.內部結構
乳頭體核:發出乳頭丘腦束、乳頭被蓋束等,與背丘腦、端腦、腦幹、脊髓之間有廣泛的聯繫
3.功能:
(1)神經內分泌中心,完成神經——體液調節
(2)皮質下植物性中樞,調節體溫、攝食、生殖、水鹽代謝及內分泌活動
(3)與邊緣系統聯繫密切,參與情緒行為反應
(4)視交叉上核可能是人類晝夜節律(生物鐘)的起搏點
六、第三腦室
1.位置:兩側背側丘腦、下丘腦之間的矢狀窄隙
頂:第三腦室脈絡組織
底:視交叉、灰結節、漏斗和乳頭體
2.境界 前界:終板
後界,松果體和後連合
側壁:背側丘腦和下丘腦
兩側:經室間孔→側腦室
3.連通
後方:經中腦水管→第四腦室
第五節 端腦
大腦位於顱腔內,是中樞神經系統中結構最大的一個部分,它的表面布滿了深淺不同的溝、裂,溝裂之間為隆起的腦回。腦回的產生主要是發育過程中大腦皮質各部的發生速度不同所引起。
一、端腦的外形與分葉
端腦由兩大腦半球借胼胝體連接而成。兩側大腦半球之間是大腦縱裂;大腦與小腦之間是大腦橫裂。
外側溝:自半球下面,行向後上方,至半球上外側面的深溝
三條恆定的溝 中央溝:自半球上緣中點稍後方,斜向前下方,幾乎達外側溝
頂枕溝:半球內側面後部自前下斜向後上
額葉:外側溝以上,中央溝以前
頂葉 : 中央溝以後,外側溝末端與枕葉前緣中點連線以上的部分
分為五葉 顳葉 : 外側溝以下
枕葉 : 背外側面:頂枕溝至枕前切跡(距枕極4cm)連線後部
島葉 : 外側溝深面,被大腦額、頂、顳葉掩蓋
各葉主要溝回:
1.上外側面
中央前溝、額上溝、額下溝
中央前回:中央溝與中央前溝之間
額葉 額上回:額上溝以上
額中回:額上溝與額下溝之間
額下回:額下溝與外側溝之間
中央後溝、頂內溝
中央後回:中央溝與中央後溝之間,
頂葉 頂上小葉:頂內溝與大腦上緣之間,
頂下小葉:頂內溝以下的區域,主要腦回有緣上回和角回
顳上溝、顳下溝
顳葉 顳上回:顳上溝與外側溝之間
顳中回;顳上溝與顳下溝之間
顳下回:顳下溝與大腦下緣之間
大腦內側面與底面的溝回
中央旁小葉:中央前、後迴向大腦內側面的延續部分
扣帶回:胼胝體溝與扣帶溝之間
內側面 距狀溝:位於胼胝體後下方呈弓形向後至枕葉後端
楔葉:距狀溝與頂枕溝之間
舌回:距狀溝下方皮質
額葉下面:眶回、嗅球、嗅束、嗅三角
枕顳溝、側副溝、海馬溝
枕顳外側回:枕顳溝與大腦下緣之間
底面 枕顳內側回:枕顳溝與側副溝之間
海馬旁回:位於側副溝的內側
鉤:海馬旁回前端的彎曲
齒狀回、海馬 —— 海馬結構
邊緣葉:隔區(胼胝體下區、終板旁回)、扣帶回、海馬旁回、海馬、齒狀回。
以後根據功能和纖維聯繫,又把眶回、顳極等皮質區和杏仁體、下丘腦、丘腦前核、中腦被蓋區等皮質下中樞,與邊緣葉合稱邊緣系統。邊緣系統的功能複雜,主要與內臟活動、攝食、情緒反應、性功能有關。可總結為三大功能:自身保存、種族保存和情緒反應。另外近來證明邊緣系統的海馬與近期記憶有關,海馬病變,可引起嚴重的近期記憶障礙。
二、大腦皮質
大腦半球的表面為灰質,稱大腦皮質。大腦皮質是位於大腦表面的一薄層結構,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為機體全部生理功能的最高調節器官。人類的大腦皮層總面積大約為2000~2480厘米2,細胞總數大約140億,其中三分之一露在外面,三分之二埋在溝內,皮質的厚度介於4.5~1.3毫米之間。
1.大腦皮質的組織結構
構成大腦皮質的神經元種類豐富,有錐體細胞、梭形細胞、星形細胞等等。細胞以分層的方式排列,一般分為六層:
(1) 分子層 位於大腦皮質的最表層,神經元較少,主要是水平細胞和星形細胞。
(2) 外顆粒層 由星形細胞和少量小型錐體細胞組成。
(3) 外錐體細胞層 主要由中、小型錐體細胞組成,它們的軸突組成聯合傳出纖維。
(4) 內顆粒層 主要是星形細胞。
(5) 內錐體細胞層 主要由大、中型錐體細胞組成。軸突組成投射纖維。
(6) 多形細胞層 以梭形細胞為主,不有錐體細胞和顆粒細胞。軸突組成投射纖維或聯合傳出纖維。
大腦皮層的六層結構因不同腦區而有差異。從大腦皮層的六層結構來看,大腦皮質的1~4層主要接受傳入的信息。大腦皮質的投射纖維下行至腦幹和脊髓。聯合傳出纖維分布於皮質的同側及對側腦區。另外,2、3、4層細胞與各層細胞相互聯繫,構成局部神經環路,對各種信息進行分析、整合和貯存。通過傳入接受信息-信息分析整合-產生高級神經活動傳出,產生相應的反應。大腦皮層有許多重要的中樞。如語言中樞、內臟調節中樞、運動中樞、感覺中樞等等。
2.大腦皮質的分區 大腦皮質的構築雖以6層為基本型式,但各處並不完全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別。為了便於進行形態研究和機能分析,學者們根據細胞構築和神經纖維的配布對大腦皮質進行分區。各家分區的標準和數目很不一致,較常用的是Brodmann的52區,按此分區法,第Ⅰ運動區為4區,第Ⅰ感覺區為3,1,2區,第1視區為17區,聽區為41、42區。
3.大腦皮質功能定位 大腦皮質是神經系統的最高中樞,各種感覺信息傳向大腦皮質後,經皮質的整合,或產生特定的意識性感覺,或貯存記憶,或產生運動衝動下傳調控機體的活動。這就需要大腦皮質廣泛的區域參加。但不同的功能相對集中在某些特定的皮質區,從事對一定機能的分析綜合,是為皮質功能定位,大腦皮質重要的功能區定位如下。
1)第1軀體運動區
(1)位置:中央前回、中央旁小葉前部(包括4、6區)
投影區呈倒置人形,但面部是正的
(2)特點 交叉管理
身體各部投影區的大小取決於該部功能的重要性和複雜程度
2)第1軀體感覺區
(1)位置:中央後回、中央旁小葉後部(3、1、2區)
投影區呈倒置人形,但面部是正的
(2)特點交叉管理
身體各部投影區的大小取決於該部感覺的敏感程度
3)視區:距狀溝上、下的枕葉皮質(17區),一側視區接受雙眼同側半視網膜傳來的衝動,即一側視區管理雙眼對側半視野
4)聽區:顳橫回(41、42區) ,每側聽區接受雙側聽覺傳入纖維
5)平衡區:中央後回下端
6)嗅覺區:鉤附近皮質(34區)
7)味覺區,中央後回下端島蓋部
運動性語言(說話)中樞:額下回後部,受損產生運動性失語
8)語言中樞 書寫中樞:額中回後部,受損產生失寫症
聽覺性語言(聽話)中樞:顳上回後部,受損產生感覺性失語
視覺性語言(閱讀)中樞:角回,受損產生失讀症
臨床實踐證明,善用右手的人(右利者),其語言中樞在左半球,即所謂優勢半球。善用左手的人(左利者),其中少數人的語言中樞在右半球,多數人仍在左半球,只有損傷優勢半球的語言中樞時,才出現各種失語症。
三、側腦室 基底核
1.側腦室
(1)位置:大腦半球內部的腔隙,內含腦脊液
中央部:位於頂葉內
(2)分部 前角:伸入額葉的部分
后角:伸入枕葉的部分
下角:伸入顳葉的部分
(3)連通:經室間孔與第三腦室相通
2.基底核: 位於白質內,靠近腦底
尾狀核 新紋狀體
(1)紋狀體 殼
豆狀核 蒼白球 —— 舊紋狀體
(2)屏狀核:位於島葉皮質與豆狀核之間的薄層灰質
(3)杏仁體:位於海馬旁回的深面,與尾狀核尾部相連
四、大腦半球的髓質
每側大腦半球的皮質深面,除基底核和側腦室以外的所有空間都被大量的神經纖維所充滿,這稱為髓質。髓質中的纖維結構複雜,大體可分為下列三種。
1.聯絡纖維 在一側半球內部,各回間各葉間的往返纖維稱聯絡纖維。重要的有扣帶束、上縱束、下縱束和鉤束等。
2.連合纖維:是連接左右、右大腦半球皮質的纖維,包括胼胝體、前連合和穹隆連合。
a胼胝體 為強大的白質纖維板,連接兩側半球廣大區域的相應部位,纖維向前,後和兩側放射,聯繫兩半球的額、枕、頂、顳葉。
b前連合 位於穹窿的前方,呈「X」形連接左、右嗅球和顳葉。
c穹窿和穹窿連合 穹窿是由海馬至下丘腦乳頭體的弓形纖維束,兩側穹窿經胼胝體的下方前行並互相靠近,其中一部分纖維越至對邊,連接對側的海馬,稱穹窿連合。
3.投射纖維:是聯繫大腦皮質和皮質下結構(包括基底核,間腦,腦幹,小腦和脊髓)的上、下行纖維,這些纖維絕大部分經過內囊。
內囊由寬厚的白質纖維板構成,位於尾狀核,背側丘腦與豆狀核之間。在水平切面上,內囊呈向外開放的「〉〈」形,可分為3部:
①內囊前肢:位於豆狀核和尾狀核之間,內含額橋束和丘腦前輻射;
②內囊後肢:位於豆狀核和背側丘腦之間,有皮質脊髓束、皮質紅核束、丘腦中央輻射、頂枕顳橋束、視輻射和聽輻射通過;
③內囊膝:位於前、後肢會合處,有皮質核束通過。內囊損傷可導致對側偏身感覺喪失(丘腦中央輻射受損)、對側偏癱(皮質脊髓束損傷)和偏盲(視輻射受損),即所謂「三偏綜合征」。
五、邊緣系統
1.組成:邊緣葉及相關皮質、皮質下結構(杏仁體、隔核、下丘腦、上丘腦、背側丘腦前核、中腦被蓋等)
2.纖維聯繫:前腦內側束、穹隆、乳頭丘腦束、終紋(杏仁體一隔區)、腦髓紋(隔區一韁核)等
3.功能:
1)調節內臟活動和情緒活動;
2)與個體生存和種族延續有關
3)與精神、記憶等高級神經活動有關
推薦閱讀:
※觸動男人神經的十個話題
※常識 | 神經系統體格檢查
※【臨床論著】帶神經削薄的遊離股前外側穿支分葉皮瓣修復足踝部軟組織缺損
※神經經濟學的哲學基礎
※第十五節 脊髓神經膠質瘤。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