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偏方秘方治百病 1

中國偏方秘方治百病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一章內科(本章免費)  一、感冒  [偏方1]感冒初期可用葛根湯,但已過10天的感冒要用麻黃湯。伴有咳嗽、多痰、寒熱交替的感冒,施用抗菌素的同時,服用柴胡湯,療效佳。  [偏方2]紅葉香茶菜20克,魚腥草16克,水煎服。  [偏方3]感冒發燒時,取陰乾艾葉和黑豆各19克,用1080毫升水煎至540毫升,分3次,趁熱服,療效佳。  [偏方4]風寒感冒用香薷15~30克,用開水400毫升沖泡,覆蓋,待溫度降至30℃以下時倒出待用。每日1劑,分3次服。15歲以上30克,15歲以下每1歲用1.5克,為1日劑量。  [偏方5]風寒感冒取黃花菜15克,蘇葉9克,水煎服。有效。  [偏方6]黃豆一大撮,干芫荽5克,水煎服。  [偏方7]陰乾黃皮樹葉10~15克,水兩碗煎至1碗,頓服。  [偏方8]忝菜一把(該菜可作蔬菜食用)水煎服。其渣擠干,搗碎敷於太陽穴處。  [偏方9]先喝1杯涼水後洗澡,洗澡時便出大汗,感冒也隨之見愈。  [偏方10]葛根11克,桂枝、芍藥、生薑、甘草、大棗各3.8克,麻黃7.5克,用540毫升水煎至360毫升,1日分3次服,發燒者,加地龍3.8克。此方對肩痛、頭痛也有效。  [偏方11]紫蘇和香附子各3.8克,陳皮1.9克,甘草0.8克,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睡覺前服。  [偏方12]感冒咳嗽甚時,取桔梗、甘草各11克,用900毫升水煎至540毫升服用。  [偏方13]飯後取1個桔子放炭火烤,烤至皮上出現黑點、果肉發熱時,連皮帶果肉一起吃,有效。  [偏方14]感冒初期取苦瓜取瓜瓤煮熟服。  [偏方15]山羊胰臟,加等量大棗,泡入1倍的酒,密封。冬秋泡15天,春夏泡7天,每天3次,1次服1~2杯,長期服用,療效佳。  [偏方16]柿餅1個、香菇1個,炒玄米半匙,生薑2塊。用1碗水煎至半碗服下。有特效。  [偏方17]易患感冒者可取羊果皮,加水到淹沒,放白糖適量,煎熟服用。  [偏方18]陳皮、紫蘇、甘草各7.5克,加生薑2~3片,用540毫升水煎至上半,去渣,趁熱服。  [偏方19]用盆盛熱鹽水泡腳、涼時加熱鹽水,泡至皮膚髮紅睡覺。  [偏方20]雞蛋2個,生薑5克,茶葉12克,紅糖12克。先將生薑和茶葉加適量水煎,放入紅糖攪爛均勻,然後趁熱沖打雞蛋汁服用。服上方後蒙被出透汗,然後用毛巾將汗擦乾。注意保暖,以免重新感冒。  [偏方21]以雞蛋1個,置茶杯內,加白糖2茶匙,倒入開水攪勻,趁熱服,對初期感冒療效頗佳。  [偏方22]粉葛30克,大青葉25克,綠豆50克,水煎服。  [偏方23]銀花、連翹、大黃、柏香子各等份。柏香子用溫水浸泡2日,每日換水1次。共研細末,成人量每次20克,每日3次,以葦根湯送服。  [偏方24]帶鬚根大蔥70克,生薑80克,細切,水煎取湯,服1碗,發汗。1次不見效,再服,不出汗也可以,服3~5次治癒。  [偏方25]白楊樹皮250克,用水熬兩煎,每天當茶喝,可作治療及預防用。  二、咳嗽  [偏方1]神經性咳嗽、哮喘及半年以上的神經性咳嗽者,取蘆薈葉,搗爛取汁,每次服1杯,有特效。  [偏方2]蔓菁挖大洞,在其中裝滿紅糖或蜂蜜,燒熟,咳嗽時服之,療效佳。  [偏方3]麻黃6克,桑白皮10克,蘇葉10克,大腹皮10克,杏仁10克,肉桂40克,陳皮10克,薄荷6克,甘草10克,烏梅2枚,生薑3片為引,水煎,內服,日1劑。進葯困難者可濃煎至40毫升。  [偏方4]雞蛋埋入生石灰後,加水,將雞蛋燒熟,每日吃4個。吃時要將雞蛋在熱水中泡熱吃。  [偏方5]白芍、當門各18克,川連、甘草各6克,茯苓、仙鶴草各12克,牡蠣、烏梅各9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偏方6]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以2:2:1的比例混合,炒焦研末,取其末2匙,用180毫升大米,熬稀粥,每天3次,飯後2小時服,長期服用。  [偏方7]一般咳嗽取梨1個,去皮及核,加貝母末8克,白糖40克,置砂鍋,加水適量,水煎服,定能見效。  [偏方8]烏蘞莓離地面30~40厘米處截斷,然後把斷頭插入瓶中接汁,1日服其汁30毫升,有止咳去痰之效,烏蘞莓汁的保管方法是,將烏蘞莓汁煮沸,裝瓶,封口。  [偏方9]用晚秋還在樹上結著的柿葉是治咳嗽的特效藥。感冒咳嗽甚時,取此柿葉3~4枚,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下,此葯為1日劑量。  [偏方10]牛奶1杯煮沸,少頃,加桂皮末少許,黃油1匙,趁熱服,可止咳去痰。  [偏方11]肺虛咳嗽用貝母粉80克和白糖80克,用雞蛋清調和,每天早飯前用清水送服12克,有效。  [偏方12]川貝母粉7.5克,放入豬肺中,不放鹽燉熟吃,3次,有效。  [偏方13]人蔘、五味子各10克,麥冬20克,桔梗、米殼各15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過濾取汁,再加水150毫升煎至50毫升過濾,兩次煎液混合一起,分3次服下。  [偏方14]咳嗽甚而咽喉作痛時,取車前草葉,用食鹽揉搓取汁,每天服半酒盅,或取陰乾車前草葉1把,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下。  [偏方15]取黑豆,加入4倍水和適量紅糖,文火煎,裝瓶備用。代茶1日飲多次,可止咳。[偏方54]肺燥肺虛咳嗽,乾咳無痰,咯吐不利用黃精30克,冰糖50克。將黃精洗凈,用冷水發泡,置砂鍋內,再放入冰糖,加水適量,將鍋置爐上,以武火煎煮,後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爛熟為止,吃黃精飲湯,每日吃2次。  [偏方16]陰乾側柏葉160克,加大棗7枚,水煎代茶飲。忌食大蒜和大蔥。  [偏方17]經久不愈的咳嗽,取蜂蜜、生薑汁各160克,蘿蔔汁、梨汁各300克,人乳或牛奶1碗,共煎成粘稠狀,裝瓶放陰涼處備用。早晚各2匙,沖水服。  [偏方18]頻頻喝開水,水以不燙為限,越熱越好。  [偏方19]胡桃肉、蜂蜜、杏仁各20克,共搗,1次12克,每天睡覺前用水送服,療效佳。  [偏方20]脾虛咳嗽取飴糖80克,大棗肉600克,煎熟,分多次服下,有效。  [偏方21]經久不愈的咳嗽,取麻黃4克,梨1個,白糖40克,共蒸熟,絞取汁服下。1次不見效,再服1次。  [偏方22]乾咳無痰、喉中燥癢用帶節麻黃4克,帶皮杏仁(去塵)10克,炙甘草6克,桔梗5克,佛耳草(包)10克,橘紅5克,當歸10克,炮姜4克,生薑1片。用適量水將葯浸泡30分鐘,然後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溫服。  三、發燒  [偏方1]蘿蔔汁加白糖,1日3~4次,沖開水服,可退燒。  [偏方2]生薑搗爛取汁半酒盅,加白糖適量,睡覺前服,可退燒。  [偏方3]傷寒高燒、狂亂取大蚯蚓300克,洗凈,尿煮,絞取汁服用。直接服蚯蚓汁也有效果。  [偏方4]酒後發燒取水芹菜(食用品)洗凈,搗爛取汁半杯,加胡蘿蔔汁半杯服用,可醒酒解熱。  [偏方5]解熱取洋蔥搗爛,厚敷足心,繃帶包紮,有效。  [偏方6]無論是什麼原因的發燒,只要進入正熱箱,安樂發汗,見效。  [偏方7]發燒口渴取適量白茅根和葛根,混合,水煎,分次溫服,有效。  [偏方8]桃樹的葉和花,陰乾,濃煎,每隔1小時服180毫升,療效佳。本方對膽囊性熱病、胃腸病、皮膚病也有效。  [偏方9]香菇2個,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用,可退燒。  [偏方10]發高燒取芭蕉根1把,用180毫升水煎至一半,為1次劑量,代茶頻飲,有效。  [偏方11]連續發燒而不叫原因時,取米醋或蘋果醋,同峰蜜以1:2的比例混合,1次服1茶杯,有效。  四、哮喘  [偏方1]諸般哮喘取豆腐600克,掏洞,在其中裝入白糖80克,水煎30分鐘,放開量服,服3~4次,有效。  [偏方2]豬肺1具洗凈,放入生薑汁半碗,白糖150克,杏仁8克,煮熟悉服,療效佳。  [偏方3]蘇子油300克,麥芽糖300克,裝容器,置飯鍋化開備用。1次1匙,1日3次,飯後清水送服,有效。  [偏方4]鼴鼠置砂鍋,武火烤5~6小時,研為末,取其末1茶匙裝膠囊吞服,每天1次,如此服4隻,痼疾性的哮喘也能治癒。  [偏方5]南瓜去蒂和瓤,在裡邊放入飴糖750克,蒸熟,每天早晨清水溫服。  [偏方6]牛奶子葉,陰乾,用手搓成末,每天服11克,療效佳。  [偏方7]支氣管哮喘取鮮艾葉160克,搗爛取汁服之。  [偏方8]取本人手掌一樣大小的仙人掌,去皮去刺,塗蜜,烤熟服,有效。  [偏方9]炒蘇子15克,葶藶子20克,栝蔞仁15克,製成湯劑或散劑,每日一劑。散劑每次10克,早晚各服1次。小兒3歲以下服1.5克,4~7歲服3克,8~13歲服5克,13歲以上量同成人。久病虛寒作喘禁用。  [偏方10]杏仁、炒葶藶子各240克,蜜炙麻黃、甘草各60克,制半夏180克,大棗(去核)120克,炒焦研細末,以大棗煎水,攪拌作丸,每粒重約1.5克。日服4次,每次服2~3粒,兒童減半。  [偏方11]體虛哮喘用核桃仁50克,苦杏仁50克,姜50克,蜂蜜適量。核桃仁、苦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姜洗凈細切,共搗爛,和蜜為丸,臨睡前服。1劑分10次服完。  [偏方12]無痰哮喘取人蔘末11克,用雞蛋清調和,凌晨4點鐘服後躺床,如此有了2次,有效。  [偏方13]黃荊子4000克,矮地殺1000克,麻黃120克,甘草180克。將4種藥物煎2次,第1次加水2400毫升,煎成3500毫升;第2次加水9000毫升,煎成1500毫升,合併2次藥液,煮沸20分鐘,得藥液5000毫升,加防腐劑,裝瓶備用。成人每次服20毫升,1日3次,兒童酌減。5~7天為1個療程,最長服2個療程。  [偏方14]土楝子(干品)4.5~9克,每日1劑,水煎,分次服。  [偏方15]大金錢草、桑白皮各60克,淫羊藿170~180克,桔梗30克,豬肺1具。先將前4味煎熬3次,取汁250毫升,和豬肺共燉1小時半,加適量白糖,裝瓶備用。每次20毫升,首次服藥在半夜12時,其後每8小時1次。1周為1個療程,每療程服藥3劑。  [偏方16]急劇加重時,取麻黃7.5克,甘草19克,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下,療效佳。  [偏方17]腹部浮腫時,取山豆根3.8克,研為末,用開水調服,療效佳。  [偏方18]諸般哮喘發作時,服蘿蔔汁,可緩解病情。  [偏方19]百葯無效時,取白茅根和桑白皮各1把,混合,用2碗水煎至1碗,絞取汁,趁熱飯後服下。此方叫做如神湯。  [偏方20]發作甚時,取白面和其1/10的芥子拌和,攤在紙上,置於胸部,外用熱水浸毛巾覆蓋10分鐘,待胸部皮膚髮紅時,拿掉,熱水冼凈。  [偏方21]經久不愈時,取黃連12克,阿膠20克,飴糖40克,用2碗水煎至1碗,絞取汁,加雞蛋1個,早晚各服1次。  五、支氣管炎  [偏方1]桔子1個,置火燒黑,搗攔,與生薑汁半匙和蜂蜜1匙共裝入大啤酒杯,倒開水攪均,放涼全服。  [偏方2]諸般呼吸道疾病取杏仁9克,去皮研末,水煎成粥,加白糖或蜂蜜服,此為1日劑量,有效。  [偏方3]冬瓜籽和麥門冬各40克,水煎,1日分2次服下,治癒。  [偏方4]慢性支氣管炎用百葯無效的痼疾性慢性支氣管炎,取楓樹枝芽12克,水煎服,有效。  [偏方5]支氣管炎發燒時,每天取地龍15克,水煎服。  [偏方6]松針汁半酒盅,加蜂蜜1匙,攪勻,1日分2~3次服。  六、痰盛  [偏方1]消痰止咳、鎮喘止痛取去皮杏仁900毫升,搗碎,加5.4升水絞取汁後,再加1.8升水絞取汁,入白糖1杯,置砂鍋煎沸,裝瓶密封備用。1次1匙,飯後開水調服。  [偏方2]用去皮去核的銀杏仁20~30粒,置砂鍋,覆蓋白糖,水煎隨時服,每次用量不要超過10克。  [偏方3]將菖蒲根布包搗爛取汁,放2~3滴於口中,可去痰。  [偏方4]堇菜葉晒乾,水煎猶茶飲,有效。  [偏方5]干蜂斗葉,細切,捲成煙吸,療效頗佳。裝煙斗吸也可。  [偏方6]蕁麻2~3克,水煎服,可去痰。  [偏方7]牛奶180毫升,煮沸,加白糖適量,放碘酒2~3滴服用,可去痰。  [偏方8]喉中痰鳴,伴有高血壓、氣管炎用於地龍500克,研面貯瓶備用。每服5克,每日3次,開水沖服。忌煙酒。  [偏方9]哮喘痰咳取五味子和白礬各半混合,研為末,取烤熟豬肺蘸其末,細嚼,用白開水送服。  [偏方10]痰盛取錦葵晒乾,水煎,代茶飲,可去痰。  [偏方11]痰鳴取銀杏仁,燒吃或煮吃,療效佳。  [偏方12]去痰、恢復陽氣取薏苡仁37.5克,白朮26克,芡實6克,水煎,空腹服,有效。  七、肺膿腫  [偏方1]薏苡仁,炒干研末,糯米湯送服,或每天熬粥放開量服。或取薏苡根,搗爛取汁,溫服。薏苡對肺癌也有效果。  [偏方2]干蓮葉濃煎,加白蜜少許,堅持每天服多次,有效。干蓮葉也叫荷葉。  [偏方3]吐膿時,取虎耳草16克,忍冬40克,水煎,分2次服下。  [偏方4]紫皮大蒜50克,醋100克。蒜去皮搗爛,用醋煎約10分鐘,飯後服,每日3次。  [偏方5]鮮桔樹葉,搗爛取汁,1次1杯,頻頻服,有效。服竹葉汁也佳。  [偏方6]肺癰、吐膿、吐血取三白草、天花粉、側柏葉各等量混合,1日40克,水煎服。  [偏方7]肺癰用魚腥草50克,雞蛋1個。先將魚腥草用水1碗浸1小時後煎沸,但不可久煎,濾去藥渣,打入雞蛋,調勻,液緩緩服下,如患者正在咯血,藥液不可太熱。以上為1日劑量,可連服15~20天。  [偏方8]蘆根50克,薏仁米20克,桃仁15克,冬瓜籽20克,水煎,1日分2次服用,  [偏方9]肺癰、咳嗽、胸痛用薏仁米200克,百合50克,用水5碗,煎至2碗半,1日分3~4次服完。  八、呃逆  [偏方1]呃逆時將舌頭用力伸出少頃,有效。  [偏方2]長時間地指壓心口窩,有效。  [偏方3]呃逆噯氣連聲,有胃火者用枇杷葉9克,刀豆子3枚(切碎),水煎,每日1劑。  [偏方4]頑固性呃逆用豬膽1隻,赤小豆20粒。把赤小豆放入豬膽內,掛房檐下陰乾後,共研細粉備用。每日服2克,分2次用白開水沖服。  [偏方5]生山楂500克,搗碎榨取汁,口服每次15毫升,日3次。  [偏方6]頑固性膈肌痙攣致呃逆用蒸首烏30~40克,雞蛋2個。將首烏放在鍋內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後打入雞蛋,每日2次,服藥吃雞蛋,連服3日。  [偏方7]術後頑固性呃逆用熟地、澤瀉、桃仁、赤芍各10克,山萸肉、山藥、茯苓、麥冬各15克。若熱象重者,加金銀花、連翹。水煎,日1劑,內服。  [偏方8]柿蒂2~3個,水煎服,一般呃逆即刻治癒。或閉上眼睛,慢慢呼吸,用兩隻手拇指摁住兩臂動脈,可止住呃逆。或取食鹽1.8升炒,裝布袋,放心口窩熱敷,也可止住呃逆。嬰兒呃逆時,取白糖1塊,放口內,有效。  [偏方9]冰塊細嚼吞下,有效。  [偏方10]用紙芯刺激鼻孔,打噴嚏2~3次,療效佳。  [偏方11]呃逆不止時,取枇杷10克,丁香1個,人蔘15克,水煎服,有效。  [偏方12]呃逆打嗝不止而難受時,取干蒼朮10~15克,濃煎服。有效。  [偏方13]呃逆伴痰氣阻滯,胸悶不舒者用砂仁2克,放和口腔內,慢慢細嚼,將嚼碎的葯沫隨唾液咽下,每日3次。  九、心悸  [偏方1]党參30克,麥冬10克,丹參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麥芽各20克,白朮20克,陳皮、炙甘草各6克,水煎,1日劑,分2次服。  [偏方2]平時經常烤烏賊魚吃,可增強心臟功能,防治心悸。  [偏方3]因神經性心臟病引起的心悸,用甘草非常有效。甘草1.1克,生薑、桂枝各7.5克,人蔘、阿膠各0.6克,生地黃0.4克,麥門冬3克,麻子仁0.19克,大棗0.8克,米酒72毫升,用288毫升水煎至180毫升,1日服1次。  [偏方4]1次取牛黃1克,分10等份,用水服之。  [偏方5]鴨跖草的葉、莖、花,搗爛取汁,1次半杯,1日服2次。干品1日取15克,水煎服。  [偏方6]貧血引起的心悸,取蓮根汁,1次1酒盅,1日3次,飯後2小時服,服1個月,見效,服3個月,痊癒。  [偏方7]乾薑和甘草,每次5克,水煎服。  [偏方8]經常性心悸是某種疾病引起心臟障礙的緣故。對此,在查找病因對症下藥的同時,可採取臨時性的措施。患者躺在床上,取珊瑚木(又名青木)葉2~3枚,疊放敷貼胸脯,這比濕敷副作用少,效果好。沒有珊瑚木葉,可用大頭菜葉代替。  [偏方9]柏子仁、炒棗仁、茯神各9克,知母、琥珀、硃砂各6克,大赤金箔5張,研細末,每次服4.5克,開水送下。  [偏方10]每次取少量當歸,放口細嚼,咽其汁,無苦味吐出,1日嚼2~3次。  十、心衰  [偏方1]將絲瓜莖離地面1米處截斷,把根側斷頭彎曲插入瓶內,接其滲出的汁,置冰箱備用。每天早晚各服1酒盅,療效佳。  [偏方2]每次取玉米軸20克,水煎服,可益氣強心。  [偏方3]每頓吃生胡蘿蔔1個,對心衰、失眠療效頗佳。服用時間越長越好。  [偏方4]鴨跖草15克,水煎服,或搗爛取汁,1日2次,每次服半茶杯,久服,療效佳。  [偏方5]心臟機能衰弱而氣喘、心跳、浮腫時,取金鯉魚1條,去鱗和內臟,在腹中灌糯米,昆布包,竹皮捆紮,置小鍋倒如入味淋(日本調料),文水煎熬,適當補充味淋,注意不要燒焦,待昆布煎熬成糖稀狀時取下,1次1茶匙,隨時服,連續服1個月。本方服用過多,容易興奮,故不宜過多。  [偏方6]心臟機能極度衰弱時,取臍帶切絲半茶匙,用180毫升水煎至一半,1日分3次服,可恢復正常。  十一、高血壓  [偏方1]鮮芭蕉根160克,分2次,濃煎,每天服160克,療效佳。  [偏方2]八角梧桐片10克,水煎,分4次口服。少數患者會發生腹瀉。  [偏方3]糙米於水浸置溫暖處,使糙米發芽鬆軟,1日嚼吃90毫升,吃時可加蘇子或芝麻調味。或每天嚼吃山藥3個,堅持吃1個月,能使血壓恢復正常。  [偏方4]通過指壓方法放鬆腳脖子周圍各半節,腳背各關節、腳趾、足心、能使血壓恢復正常,指壓一次需要20分鐘。  [偏方5]去皮大蒜400克,加540毫升水,文火煎至粘糊狀,涼後加入雞蛋黃5個,再用文火邊攪拌邊熬成糖稀狀,製成大豆大小的丸劑,1次2丸,1日3次,飯前服,有特效。  [偏方6]帶殼芝麻20克,研末,泡於300克酒中,過濾取汁,與蒸餾水各半混合,每天晚上服90毫升,除能治癒高血壓外,還能補肝腎。  [偏方7]蘋果搗爛半茶杯,加蜂蜜1匙,攪勻服下。  [偏方8]薺菜的葉、根等全草,晒乾研末,每天15克,濃煎,代茶隨時飲,可恢復血壓正常。薺菜對肝病也有效果。  [偏方9]高血壓、動脈硬化取優質昆布細切,浸於熱水1夜,翌日早晨服湯和昆布,對高血壓、動脈硬化有效。長期服用,對預防腦出血也有效果。  [偏方10]臭牡丹根皮600克,軋粉,水化為丸如綠豆大,每日3次,每次9克,空腹服,連續6個月。  [偏方11]去刺蒼耳子120克,研細末,每天6克,服7天,停服14天,再服7天,療效佳。本方叫做蒼耳散。  [偏方12]斷食療法是治療高血壓的方法之一。方法是頭1天喝粥,第2天喝米湯,第3天到第5天喝涼水,第6天喝米湯,第7天喝粥,然後恢復正常飲食。這是第1個療程。過10日後還用上述方法,進行第2個療程。但這1個療程時間改為5天,而後仍用7天,如此進行5個療程,可獲得一定效果。  [偏方13]仰卧把四腳向上伸直,腳掌保持水平,然後將四肢微振動1次,振動1~3分鐘,如此做10次左右,療效佳。毛管運動是行之有效的西式健康法之一。  [偏方14]在治療過程中,要避免過度興奮,努力穩定情緒,要善於自我調節情緒,培養浩然之氣,保持悠悠自樂的精神狀態,通過治療,高血壓自然會痊癒。  [偏方15]血壓不穩、便秘、體胖氣喘用薏苡仁和甘草各25克,加360毫升水煎,1日分3次服,服2~3周後,可減輕癥狀。  [偏方16]從大頭菜葉、芹菜、胡蘿蔔、菲菜、牛蒡葉、蘿蔔葉、天門冬等取其幾種或只取一種,搗爛取汁,1次1大啤酒杯,1日服3次,加松針療效更佳。調味可與水果汁各半混合服。  [偏方17]蘿蔔汁、柿葉液各1小酒杯;松葉汁、朝鮮參蒸汁少量,先服前2味汁,稍停後再服後2味汁。早晚各1次。4~7人為1個療程。停服4~7天再服。  [偏方18]將上身盡量向後仰,再直起,後仰時吸氣,直起來時呼氣,如此反覆做10次左右,可使腦壓恢復正常,頭痛也隨之消失。  [偏方19]蠶屎的服用方法是,將蠶屎泡於酒中1夜後,晒乾研末,1次半茶匙,1日服2次。  [偏方20]取沒施化肥和農藥的樟樹根,晒乾研末,另取其1乃的大蒜,燒熟細搗,同樟樹根末混合,製成丸劑,每天服20克,療效佳。  [偏方21]用溫冷浴,先在涼水中洗澡3分鐘,而後在溫水中洗澡3分鐘,每天如此洗澡7次,可促進全身的血不斷循環,增強毛細血管的伸縮性,對由動脈硬化而引起的高血壓的治療有很大幫助。  [偏方22]萊菔子20克,水煎過濾,濃縮濾液成浸膏,乾燥,粉碎,過篩加50%乙醇製成軟材,再用18目篩搓成顆粒,乾燥,加入0.5%硬脂酸鎂混勻過篩打片,每片含生葯6克,每日服3次,每次5片。  [偏方23]每天取夏枯草10~15克(鮮品加倍),水煎服,或濃研末服,或濃縮成膏狀服,療效佳。  [偏方24]稀薟草30克,夏枯草30,龍膽草9克,水煎,每日分3次服下。  [偏方25]天天服蘆薈的丸藥或生汁,對高血壓和低血壓均有療效。因為蘆薈具有提高血管彈性之功能。  [偏方26]早期高血壓用笮蓬棵(干品)20~40克,水煎,每日1劑,內服。初服宜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病情逐漸加大劑量。癥狀改善或消失後可維持小劑量。笮蓬棵又名大翅豬毛菜。  [偏方27]原發性高血壓,每天2次,放開量服西瓜,可長期服用。  十二、低血壓  [偏方1]干白芍藥根10克和甘草1克,為1日劑量,用360毫升水濃煎,分2次服下,長期服用,有效。此芍藥甘草湯對腹痛也有效果。  [偏方2]肉桂、桂枝、甘草各15克,五味子25克,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  [偏方3]枸杞子和淫羊藿各半混合,水煎,代茶隨時飲,有特效。  [偏方4]取耳朵心點穴,用耳挖子或手指甲刺痛多次,可強心,恢復血壓正常。  [偏方5]每頓吃拇指大小的生薑1塊,同時長期服用生薑茶,有效。  [偏方6]韭菜,搗爛取汁,每天早晨1杯,長期服用,可促進血液循環,逐漸恢復血壓正常。  [偏方7]蘆薈葉,去刺,細切,用其3倍的水煎,代茶隨時飲,可恢復血壓正常。  [偏方8]党參15克,黃精12克,肉桂10克,大棗10枚,甘草6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連服15日為1個療程。  [偏方9]甘草、五味子各6~12克,茯苓15克,水煎或泡茶,每日1劑,早晚分服。  [偏方10]用腳掌的湧泉穴,踩胡桃,1日2~3次,1次2分鐘。長期堅持,有效。  [偏方11]原發性低血壓用黃芪、党參各30克,五味子20克,麥門冬10克,北柴胡3克,水煎,每日1劑,15日為1個療程。  十三、暈車船  [偏方1]取松針口嚼,可預防暈車船。  [偏方2]乘車時取蘆薈葉少許,咀嚼,有效。  [偏方3]取梅實含口,或敷肚臍,有效。  [偏方4]在檸檬的一頭,打3個小孔,用嘴吸吮,可預防暈車船。  [偏方5]取少量硫磺敷肚臍,覆蓋紗布,用橡皮膏固定,可預防暈車船。  [偏方6]干烏賊魚細撕,咀嚼,可預防暈車船。  [偏方7]用紙捻兒刺激鼻孔3~4次打噴嚏,可預防暈車。  十四、動脈硬化  [偏方1]動脈硬化、心臟病,將香菇泡於熱水,待熱水呈黃色時,隨時服其水,療效佳。  [偏方2]小麥或大米的胚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平時多吃胚芽,可預防動脈硬化,已得的可以治癒。現在有用小麥胚芽為原料製成的麥芽油,可長期服用。  [偏方3]要多吃含碘量大的海藻類食物,如:鹿尾菜、海菜、昆布等,以凈血和排出血管中的沉澱物。  [偏方4]用茄子煎湯頻服,或經常吃茄子,可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  [偏方5]帶葉柳樹枝80克(干品40克),用600毫升水煎至一半,1次50克,每日服3次,尤其對冠狀動脈硬化有特效。  [偏方6]每次取松花粉1茶匙,加白糖少許,用唾液調服。松花粉除對動脈硬化行特效外,還有細嫩皮膚、止痢、止瀉之效。  [偏方7]當歸、川芎、芍藥、麻黃、防風、連翹、生薑、白朮、芒硝、山梔子、大黃、薄荷葉各37.5克,黃芩、枯梗、甘草、石膏各75克,滑石188克,研細,混合,分成20份,每次取l份,用720毫升水煎至360毫升,飯後1小時溫服。本方因有排除體內毒素,改善體質之效,尤其適用於高血壓的治療。  [偏方8]每天吃野菜300克以上,可預防動脈硬化。可以取五種野菜連根細搗成粥狀,用米醋調味服,療效佳。  [偏方9]香油、蘇子油、紅花油等植物性油,天天服用,可預防動脈硬化昏迷。但要服新鮮油。  [偏方10]取入眠前的蠶屎,早晚各服2茶匙。蠶屎是治療便秘的妙藥,還對動脈硬化非常有效。  [偏方11]每次取蛋黃油5克,1日3次,空腹服之。  十五、泌尿道感染  [偏方1]尿道炎,取杉木白皮11克,甘草7.5克,用540毫升水煎至360毫升服用,有特效。  [偏方2]石韋12克,蒲黃6克,滑石9克,木通5克,車前草9克,水煎,每日分3次服。  [偏方3]膀胱炎之小便不利、尿痛,取蒲黃和滑石各19克,為1次劑量,水煎,1日服3次,速愈。  [偏方4]熟柿子5個,蘇子或芝麻4克,用2碗水煎至1碗服下,1次不見效,服多次有效。  [偏方5]白朮、澤瀉、茯苓、甘草各3.8克,用540毫升水煎至60毫升,1日分3次,溫服。  [偏方6]柴胡30克,車前草30克,五味子12克,黃柏12克,水煎,每日1劑。  [偏方7]萆薛30克,大茯苓30克,水煎,內服,日1劑。  [偏方8]每天取地膚子10克,水煎,代茶天天飲,除治膀胱炎外,還對腎臟病有效果。  [偏方9]膀胱功能弱者,飲酒稍為過量,第二天膀胱部位就會沉痛,小便不暢,此時可用小足趾強刺激法。方法是取小足趾的外側,用手指甲用力摁壓,或用針刺療法。  [偏方10]桃樹葉濃烈,隨時服,療效佳。  [偏方11]取重300克的鯽魚1條,用浮萍草包,蒸熟,邊飲酒邊將魚從頭吃到尾,服後發汗,可愈。  [偏方12]新鮮龍葵根、豬骨頭各62克,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至500毫升,分2次口服,每日1劑。  [偏方13]尿道炎或排尿痛時,取干雞內金若干個,置瓦上燒黑研末,1天3次,1次20克,飯前用溫水服之。  [偏方14]膀胱炎或尿道炎,取大蜂房一角研末,1次2~5匙,1日服3次。略炒服也可。或取1日劑量,用720毫升水煎至540毫升,分3次服下,療效頗佳。  [偏方15]桃樹葉水煎,代茶隨時飲,療效佳。  [偏方16]青角菜(又名海蘿)10克,濃煎服,有特效。久服,可根治。  [偏方17]尿頻、下腹部疼痛的膀胱炎,取蘆薈葉3厘米,搗爛,用紙包服之,療效頗佳。1次見效,反覆多次,治癒。  [偏方18]豬苓湯對膀胱炎,服藥1天就能見效,對血尿、腎盂腎炎也能治癒。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服3天見效,服1個月治癒。豬苓湯的藥效是肯定的。但要掌握正確煎煮法,才能充分發揮其藥效。煎煮方法是,取豬苓、茯苓、澤瀉、滑石各2克,用1碗水煎至一半時,揮出泡沫後絞取汁,入阿膠2克,再煎服。此為1日劑量,要分3次,空腹服之。  十六、泌尿道結石  [偏方1]威靈仙、茅根各60克,水煎,每日1劑,分3次,飯前服。  [偏方2]黃花草60克,車前草30克,篇蓄15克,枳殼9克,甘草3克,水煎,日1劑。  [偏方3]白果根、冰糖各120克,水煎,每周4~5劑。並發尿路感染,尿常規檢查有膿細胞、蛋白時,加用八正散和白花蛇舌草,服至尿常規轉陰性,治療期間注意飲水。  [偏方4]腎結石取石榴樹根8克,金錢草37.5克,水煎服。  [偏方5]洋蔥燒成灰,早晚各1次,1次30古,用少量燒酒服下,有效。  [偏方6]鵝不食草60克,洗凈搗汁,加白糖少許1次服完。若覺用量太大,可斟酌減量服用。  [偏方7]野荸薺90克,金錢草、生大黃各30克,水煎,每日1劑,分3次,飯前服。  [偏方8]尿石症用金錢草、穿破石各50克,滑石、牛膝、車前子、瞿麥各15克,黃柏12克,海金砂9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  [偏方9]桃樹脂製成大棗大小的丸劑,春夏用涼水,秋冬用溫水,飯前服,有效。  [偏方10]玉米根濃煎服,能使膀胱結石、尿路結石、腎結石從尿中化出。  [偏方11]車前草45克,毛桃仁5粒,木賊草9克(此為患兒用量,成人酌增),濃煎頓服,1日2次。  [偏方12]菏翡對腎結石、尿路結石、膽結石等,有消除作用,經常服祗翡,可獲療效。  [偏方13]生地榆20克,金錢草30克,滑石、海金砂、生首烏、雞血藤、豬苓、干蘆根各15克,生大黃、桑寄生、制乳香、沒藥、南沙參各10克,水煎服。  [偏方14]干公雞膽和雞屎白,炒黃,以1:2的比例混合,研細末,每次3~5克,每天3次,飯後2小時,用酒水各半的酒水服1次。重者1次服8~10克。  [偏方15]疼痛難忍時,取甘草4克,芍藥4克,濃煎服,服半小時止痛。  [偏方16]鮮地錦草100~200克,洗凈搗爛,置一大碗中,上覆蓋較小蓋碗,倒進煮沸糯米酒250~300毫升,待其溫熱適當時服用(服10分鐘以上),每天服1~2次,7~10天為1個療程。  [偏方17]胡桃仁120克,冰糖120克,香油120克。先將香油放入鍋內加熱,然後將胡桃仁放入炸酥研細,再將冰糖與胡桃仁混合研磨成乳劑備用。成人1~2日服1劑,兒童可3~4日服1劑,每日2~4次。  十七、小便不通  [偏方1]大田螺1個,食鹽半匙,共搗爛,敷肚臍以下4厘米處,通尿。  [偏方2]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尿瀦留用生黃芪30克,當歸、滑石各10克,升麻、柴胡各8克,甘草、石菖蒲各5克,竹葉2克,水煎服,每日1~2劑。  [偏方3]急性尿瀦留用鮮青蒿200~300克,搗爛(勿讓葯汁流失),隨即敷於臍部,外覆塑料膜與棉墊,用膠布固定,待排尿後即可去葯。本方適用於典型急性尿瀦留癥狀,尿意急迫,下腹脹痛者。對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所致梗阻性尿瀦留無效。  [偏方4]生大黃12克,荊芥穗12克,晒乾共研末(不宜火焙,否則效力減弱),分2次服,隔4小時,用溫開水調服1次。  [偏方5]玉米的根或葉或須和燈心草各半,水煎,代茶隨時飲。  [偏方6]牛蒡子炒干研末,水煎,1次1杯,頻頻服,療效佳。  [偏方7]小便不利、全身浮腫時,每天取生野菜5種共300克,搗爛口服,有效。不吃食鹽,可從野菜的天然鈉離子中得到補充。  [偏方8]尿瀦留用知母、黃柏、丹皮各9克,生地、山藥、茯苓、薏苡仁各15克,澤瀉12克。水煎,每次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  [偏方9]尿渚留用硼砂0.3克,裝入膠囊內,每次0.6~1.2克,1日服3次。  [偏方10]尿少伴有疼痛時,用水芹菜(食用品)根取汁1杯,加食鹽少許,每天吃飯時服下。  [偏方11]將蚯蚓去泥,洗凈,細搗,泡水絞取汁,服半杯,小便可暢通。  [偏方12]白芍36克,鬱金24克,水煎,頓服。  [偏方13]小便不通、尿血、子宮出血,取萵苣1把,大蔥1把,共搗爛,烤熱,敷臍以上的腹部(勿敷肚臍),有效。要熱敷,冷敷則引起腹疼。  [偏方14]成熟南瓜籽晒乾,研為末,取180毫升加燒酒720毫升,置溫暖處,待其成分完全浸出後,1次1酒盅,1日3次,空腹服。  [偏方15]桑樹枝或桑葉水煎,代茶飲,療效佳。  [偏方16]蔥白細切,置砂鍋蒸,紗布包,趁熱敷肚臍,涼則換敷,敷1小時見效。  [偏方17]柏樹籽濃煎服,或將其搗爛取汁服,療效佳。  [偏方18]老年性尿閉,取白頸蚯蚓和茴香各等量,搗爛取汁服,立即見效。  [偏方19]菊芋汁同燒酒各半混合,每次少許,不時服用。  [偏方20]蘿蔔乾燒黑粉,每次半茶匙,1日服3次。  十八、胸膜炎  [偏方1]滲出性胸膜炎用白芥子60克,白鬍椒10克,細辛20克,共為細面,裝瓶備用。用時以甘油調上藥面,外敷患側胸背部,每日1次。  [偏方2]百合球根和星星草的葉和莖,共搗爛服之。星星草除治胸膜炎外,還對闌尾炎有效。  [偏方3]萬年青根9克,用450毫升水煎至180毫升,每次1茶匙,飯前20分鐘服,久服,療效佳。  [偏方4]大青葉56克,置葯壺,加900毫升水煎至一半(此時湯液呈黑色),1日分3次服下。此方有增進食慾、利尿、解毒之效。煎湯時可加甘草少許,以便調味。  [偏方5]滲出性胸膜炎用葶藶子(炒)、連翹、杏仁、桔梗、半夏、白芥子(炒)各9克,大棗5枚,生甘草、生薑各3克,鮮蘆根30克,生薏米,冬瓜仁、栝蔞仁各15克,銀花10克,前胡66克,水煎,日1劑,分2次服。  [偏方6]滲出性胸膜炎用甘遂、大戟、芫花各15克,大紅棗250克,將前3味共研末,大紅棗去核打泥,和丸如綠豆大?每次7丸,每日1次,空腹服。連服7口,停3日。  十九、腹痛  [偏方1]將繁縷陰乾取15克,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分2次服,療效佳。本方對久痔也有效果。  [偏方2]因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痛,取大梅實1個(小的2個),煮熟,搗爛服下,有效。  [偏方3]除闌尾炎腹痛外,對其他的腹痛用食鹽熱敷都有效。方法是取食鹽炒,毛巾包,熱敷腹部,可止痛。  [偏方4]腹寒疼痛取乾薑,燒黑研末,加濃粥,口服若干次。  [偏方5]葯翡根水煎成膏狀。用毛巾包,放腹部熱敷,可止痛。  [偏方6]大蔥切3厘米長,油炸,紗布包,熱敷腹部,可止痛。  [偏方7]取大蒜摩擦患處,同時用1瓣大蒜咀嚼,用涼水服下,有效。  [偏方8]受涼腹痛時,取桃樹葉水煎服,有效。  二十、積聚  [偏方1]腹寒、腹中積聚取陳皮洗凈,晒乾,加其三十分之一的杏仁,炒黃研末。和蜜為綠豆大小的丸劑,每天飯前用米湯服,1次服35丸。  [偏方2]痞塊取吳茱萸5.4升,撒酒適量,置小鍋炒熱,布包,熱敷痞塊,涼則換敷。痞塊移時可跟蹤熱敷。熱敷以不燙為限。  [偏方3]從心口窩到腹部間有痞塊,取白公雞的糞和尿,置砂鍋炒黃研末,1次1茶匙,日4~5次,熱酒送服。  [偏方4]胃中積塊突然作痛時,取桃十二去皮研碎,溫水送服。或取朝東方向的桃樹枝,加酒和水各半,煎服。  [偏方5]痞塊取豬肚洗凈,燉熟,頻服,有效。忌房事。  [偏方6]雄黃和白礬各38克,共研為末,和麵粉作膏,敷腹部,換敷多次,有效。  [偏方7]腹中積聚不消取活青蛙搗爛,敷患處表皮,1日換敷2次。青蛙肉具有拔毒之功效。  [偏方8]痞塊腹痛取鮮仙人掌120克,去皮去刺,細切,與豬肉或牛肉共燉熟吃,同時另取仙人掌搗爛,與米酒共炒,熱敷患處。  二十一、胃痛  [偏方1]山羊血86克,裝砂鍋置炭火上,濃縮為末,分3次服,服用時可加白糖少許。  [偏方2]苦楝木寄生、沙梨樹寄生、葵扇子各30克(搗碎)、黃皮木寄生15克。實熱型加救必應寄生、白節藤各15克;虛寒型加桂木寄生30克,加水煎至1碗,早晚分服。  [偏方3]甘松9克,沉香6克(搗碎),香附9克,水煎服,1日3次。  [偏方4]胃痛取生地黃,搗爛取汁,服1杯,有效。  [偏方5]廣木香9克,五靈脂9克,元胡9克,共研細面備用。每次9克,黃酒60克送服,每隔3小時服1次。如無黃酒。白開水也可。用治胃口痛,胸滿氣鬱,兩脅發脹。  [偏方6]雞蛋殼烤焦,研為末,早晨用米湯或酒服用。  [偏方7]將茄蒂置密閉器皿,燒黑研末,每次取1/3茶匙,清水調服。此方尤其對鮮魚、蘑菇中毒的胃痛,療效佳,這裡指的胃痛是除了胃潰瘍、胃癌以外的原因不明的胃疼痛症。  [偏方8]食鹽1把,置刀面上烤,待烤紅時放入半茶杯水中,趁熱服,可止痛。  [偏方9]佛手30克,紅糖30克,水煎,日1劑,溫服。  [偏方10]烏賊骨12克,貝母12克,共研細末,1次4克,1日3次,久服,可治癒。  [偏方11]胃腸痛、心臟病、高血壓危急時,取水芹菜(食用品)搗爛取汁,每天3~5次,每次服1杯,療效佳。  [偏方12]胃、肺、肝、脾、大腸等部位疼痛時,取薏苡仁輕炒,1次6~8克,嚼服,有效。  [偏方13]心口突然疼痛,取胡桃1個,去核大棗1枚,共烤熟,細嚼後,用生薑茶吞服。  [偏方14]黃連(炒炭)6克,黃柏(炒炭)3克,大黃(炒炭)4.5克,乳香9克,乾薑2.4克,共研細末備用。胃痛不出血,每次服0.6~0.9克;胃痛出血,每次服1.5~3克;大量出血,每次服6~9克,白開水溫服,每日3次,或每隔3小時服1次。本方治胃脘痛、胃出血、吞酸、嘔吐等症。  [偏方15]甘草50克,白芷25克,肉桂10克,用開水150毫升沖20分鐘,每劑可浸2次,日服1劑,早晚各1次,痛時即服。  [偏方16]胃痛脘脹用延胡索、白芍、川楝子、生甘草、海螵蛸、制香附各9克,蒲公英15克,沉香曲12克,烏葯6克,水煎,日1劑,分2次服下。  [偏方17]少商穴,用米粒大小的艾葉柱,炙3壯,可神奇般地止痛。  [偏方18]紫丹參、烏賊骨、甘草各30克,參三七9克。前3味葯分別研末,取其凈量按比例與參三七末混合均勻備用。日服3次,每次服1~1.5克,開水送下。  [偏方19]伏龍肝15克,百草霜6克,生白朮9克,元胡9克,川楝子9克,水煎,空腹溫服,每日1劑。本方用治胃脘疼痛(吃飯或飢餓時較重,吃飯3小時以後較輕,嘔吐粘液或吞酸)及潰瘍出血(排泄黑色大便,或嘔時帶血,面色灰黃)。  [偏方20]慢性胃痛取生薑焙乾,水煎,加白糖適量,代茶飲1~2周,療效佳。  [偏方21]成熟前的梅實,搗爛晒乾成膏狀,加等量甘草調勻備用。每天1次,服1茶匙。  [偏方22]胃脘痛、腹脹、噁心、吞酸、食少納呆用生百合40克,川楝子20克,荔枝核15克,烏葯15克,用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再放火上煎煮30分鐘,每劑煎3次,每日1劑,將3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早飯前半小時和晚間睡前各服1次。  [偏方23]肝胃氣痛用紫豆蔻3克(去皮),砂仁3克,廣木香1.5克,公丁香1.5克,共研細面,每服2.4克,用紅糖6克和開水沖服,早午晚各服1次,小兒酌量減少。  [偏方24]取尚未成熟的青胡桃2.25公斤,洗凈,搗爛裝小缸,加60度燒酒3.75公斤,密封置太陽曬處20~30天,待酒和胡桃呈黑色時,過濾取汁,加白糖375克備用。每天2次,每次服10克。胃痛發作時即服,可止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的疼痛。  [偏方25]胃氣疼痛連胸背用牽牛子、黑丑、白丑各60克,香附150克,五靈脂15克,共為細術,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日服3次。  二十二、胃腸病  [偏方1]恢復腸功能正常化,取兩個手指大小的蘆薈葉洗凈,去刺,細嚼後清水送服,或搗爛後用米紙包服。1日2次,服1周,有效。  [偏方2]腸肌痙攣用望江南10克,懷牛膝10克,水煎200~250毫升,每日1劑。  [偏方3]急性胃腸炎用炒白朮6份,毛術3份,乾薑1份,按比例混合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日服3次,每次6~9克,兒童酌減,服後患者可能有胃部發熱感覺。  [偏方4]胃寒無力、食欲不振取小雞(男用母雞、女用公雞),去毛內臟,洗凈,在雞腹內裝滿去皮大蒜縫口,置砂鍋文火燉熟,食鹽調味,1日3次,服湯食肉。  [偏方5]胃不適用胃潰瘍初期或其他原因而胃不適時,取蘆薈葉搗爛取汁,每天飯前服2匙,1周內見效。  [偏方6]胃腸虛弱,食欲不振取干山藥分成兩半,一半生,另一半炒黃,共研為末,每天3次,飯前用米湯或兌酒溫水服,1散10克,療效佳。本方還有抗衰老的效果。  [偏方7]慢性胃腸病取梅實1.8升,去皮,加白糖750克,裝大口瓶,封口放置1個月。待梅實浮上水時,撈出,只服湯液,每天服1酒盅。本方對變質飲食食滯也有效果。  [偏方8]因酒引起的胃腸功能衰弱和積滯用干雞內金和干山藥各等量,研為末,和糯米糊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1日3次,飯後2小時,用酒水相半的酒水或溫水吞服60丸。久服可解除酒精中毒,護肝健胃,助消化,增進食慾。  [偏方9]野百合的球根,搗爛,加食鹽和白糖調味,兌牛奶,蘸大餅吃,有效。  [偏方10]茯苓15克,半夏5.6克,生薑3.8克,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下。  [偏方11]胃腸病、宿醉取香菇1把,用1碗水煎至半碗,絞取汁,加白糖適量,隨時服用。  [偏方12]胃虛弱無力取粗白朮水煎,代茶頻飲,療效佳。  [偏方13]胃虛弱無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用取大棗去核,焙乾研末,飯後用開水服1大匙,可健胃,增進食慾。  [偏方14]健胃用開花前連根挖蒲公英,洗凈,晒乾,細切,每天取7.5克,用270毫升水煎至180毫升服用,有效。蒲公英有健胃利尿之功。  [偏方15]健胃取紅花,置茶杯倒開水泡開,久服其水。  [偏方16]腸功能不全取忍冬藤1把,水煎,代茶隨時飲。  [偏方17]慢性胃炎用牡蠣殼、蒼朮各90克。將牡蠣殼用火焙乾,研面;將蒼朮晒乾,研面,混合攪勻即可。每日3次,每次1.5~2克,飯後服下。  [偏方18]五脂風子、朝天罐果、香附各等份,焙乾,研粉過篩,裝瓶備用。開水或薑糖水沖服,日3次,每次4.5~6克。兒童酌減。個別病人服後有噁心或上腹部灼刺感,喝薑糖水或吃稀粥可緩解。  [偏方19]胃腸炎用野生七葉蓮若干,將其洗凈晒乾研末,裝入膠囊備用。口服1~2個膠囊,日3次,連服2~3天。  [偏方20]胃擴張取白芨和茯苓7.5克,用360毫升水煎,1日分3次服之。  [偏方21]脾胃虛寒或疼痛時,取艾葉研末,用溫水服2茶匙。  [偏方22]胃腸病、高血壓取蘆薈適量,洗凈、細切,1日4次,清水送服,2~3天內顯效。  [偏方23]胃腸衰弱、食欲不振時,取胡蘿蔔燒熟,飯前服半個,可長期服用。  [偏方24]胃腸炎用古月7粒,小棗7枚(去核),生薑4片。把古月放入棗內,用火烤黃,與生薑放在鍋內加水煎沸,內服,發汗即愈。夏季天氣炎熱,因吃冷食過度而致胃痛者,用之有效。  [偏方25]腸炎取白礬研細末,裝膠囊,1次2粒,1日服2次。  [偏方26]腸炎腹瀉,百百葯無效時,吃兩條油炸沙丁魚,可獲佳效。  [偏方27]急性腸炎用鮮魚腥草120克,洗凈搗爛,以溫開水加白糖調服,每6小時1劑,連服3劑。  [偏方28]急性腸炎用柚子樹葉適量,將其洗凈晒乾或烘乾,研粉過篩,裝瓶備用。每次0.9克,1日3次。  [偏方29]急性腸炎用大黃15克,黃柏9克,水煎,冷服。  [偏方30]慢性胃炎用党參、制半夏、黃芩、木香、陳皮、六曲各9克,黃連、炙甘草各3克,蒲公英12克,水煎內服,日1劑。  二十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偏方1]白鮮皮200克,丹皮、烏賊骨、炒蒼朮各100克,藥用碳酸氫鈉50克。將前4味葯研末過100目篩,加入小蘇打拌勻備用。成人每次服10~15克,小兒酌減,日服2~3次,飯前或發作時,用溫開水送下。  [偏方2]白芨、枳實各45克,碳酸氫鈉10克,痢特靈片3克,共研細末貯瓶備用。飯前內服,每日3次,每次3克,小兒用量酌減。  [偏方3]白屈菜100克,益母草200克,萬年蒿300克,蜂蜜500克(草藥用鮮品療效更佳,但用量要加倍)。加水浸泡2小時,煎煮1小時,過濾,再將殘渣加水煎煮1小時,過濾。2次藥液合併,濃縮為4000毫升,沖入蜂蜜加熱調勻即成,每日3次,每次口服150毫升,1劑為1個療程。  [偏方4]淮蚌粉90克,貝母50克,甘草30克,紅糖60克,共為細面,日服3次,每次3克。  [偏方5]胃潰瘍取人蔘3.8克,同生薑1.9克混合,用360毫升水煎服。  [偏方6]胃潰瘍取白蘚皮根適量,洗凈,抽去硬芯,陰乾後研成細粉備用。成人每日服2次,每次5克,空腹白開水送服。取雞蛋1個,食油煎服,效果更好。大便秘結者,加服熟大黃末。  [偏方7]胃潰瘍取蘆薈葉細搗,加1倍量的燒酒,再加三分之一燒酒量的蜂蜜,放置20天後,過濾取汁。1日3次,1次服1酒杯,長期服用,治癒。  [偏方8]雲南白藥1瓶,飴糖500克,紅棗適量。每次用紅棗、10枚,飴糖60克,放在碗中隔水蒸,待紅棗蒸熟,飴糖烊化後即可。先吃棗肉去核,再倒入1/8瓶雲南白藥於碗中,攪勻趁熱空腹服,每天2次。  [偏方9]取百合水煎,隨時服用。  [偏方10]長在深山裡的刺老鴉根的厚皮,細切,曬2~3日,每天取11克,加甘草少許,用720毫升水煎至450毫升,1日分3~4次,飯後2小時服下。  [偏方11]卷柏60克,豬肚1個。先將卷柏切碎,共燉豬肝,煮熟備用。1個豬肚分3次吃,每日1個,連續服用2~3天。服藥期間忌食辛、酸、辣之品。  [偏方12]甘松30克,木香15克,烘乾粉碎成細面,內服,每次10克,每日3次。  [偏方13]蘋果洗凈,連皮搗爛取汁,1次1杯,1日服3~4次。  [偏方14]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吐酸用生甘草、煅瓦楞子各等分,共為細粉,每次口服15克,1日3次。不吐酸者不宜用。  [偏方15]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和慢性胃炎用當歸12克,炒白芍12克,烏賊骨15克,牛苡仁24克,五靈脂12克,佛手15克,白檀香(後下)9克,川楝子12克,炙甘草9克,水煎,每日早晚分服。  [偏方16]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用黃芪3克,党參3克,白芍3克,玄胡索3克,白芨2克,三七1.5克,煅瓦楞子3克,川楝子3克,象貝母3克,共研極細末,過篩混合,日服3次,每服6克,溫開水送下。亦可將藥粉分裝膠囊中吞服。  [偏方17]寒、濕、虛證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用豬肚1個,生薑250克。將豬肚洗凈後,塞入生薑(切啐),結紮好後放入瓦鍋,加水若干,以文火煮至豬肚熟爛為度,使薑汁滲透到豬肚。用時只吃豬肚和湯,不吃薑。如湯味辣,可沖開水。每個豬肚可吃3~4天,連續吃8~10個。  [偏方18]消化性潰瘍用商陸粉10克,血餘炭10克,鮮雞蛋1個。先將雞蛋去殼,與藥物拌均勻。在鍋內放入少許蒼油,待油燒熟後,液倒入鍋內煎熱待用。分兩次口服,上下午各1次,2周為1個療程。孕婦及體虛者禁用。  [偏方19]消化性潰瘍用山竹樹皮,兩面針各等份,研成極細末,和蜜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次1~2丸,1個療程為20~25天。  [偏方20]消化性潰瘍用海螵蛸500克。雞蛋殼500克,生芝麻500克,白糖500克。海螵蛸揀凈,去面上薄甲,蛋殼洗凈微焙,芝麻淘凈晒乾,共為細末,將白糖拌勻,每次服15克,每日3次。  [偏方21]消化性潰瘍用地龍60克。經烤箱烤乾後研末,過120目篩備用。每次服地龍粉2克,每日3~4次,飯後1小時內服下。  [偏方22]白芨末和烏賊骨末各半混合,1次3茶匙,1日2次,用水調成糊狀服用,可治癒胃和十二指腸的潰瘍。  二十四、胃下垂  [偏方1]鮮仙人球60克,洗凈切碎。瘦豬肉30克,剁成肉餅,與仙人球一起煮熟。每日1劑,晚上睡前頓服。30天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  [偏方2]肉桂1克(颳去粗皮生用),五倍子2克(炒),何首烏3克(炒),分研和勻,日1劑,涼開水送服,20天為1個療程,連服1~2個療程。  [偏方3]胃粘膜脫垂用黃芪3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細辛5克,蒲公英10克,枳實10克,肉桂10克,紅花12克,川芎15克,丹參3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丹皮10克,甘草9克,水煎服。  二十五、胃痙攣  [偏方1]桃仁180毫升,去皮搗碎,水煎服,療效佳。  [偏方2]將鮮莎草細切陰乾,取1把用540毫升水煎取汁,代茶隨時飲,服1~2個月,可根治。  [偏方3]豬心1個,細切,加與自己歲數相同的胡椒粒,放食鹽適量,倒入燒酒1杯,水1杯,燉熟後服湯食肉,可長期服用,  [偏方4]旃那1把,用360毫升水煎至適量,代茶飲,可止胃痙攣發作。  [偏方5]大蒜,連皮埋入炭火烤軟,服3~4個,有效。  二十六、胃酸過多  [偏方1]艾葉80克,雞蛋600克,用3碗水煎至一半,去除雞蛋皮,再煎至無水,每天中午溫服雞蛋1~2個,久服可根治。  [偏方2]黃連細切1小酒盅,用360毫升水煎至180毫升,1日分3次服。或研末,1日3.8克,分3次服。  [偏方3]決明子和痢疾草各19克,用720毫升水煎至540毫升,1日分多次代茶飲。一般的胃酸過多,只取決明子水煎服也可。  [偏方4]烏賊骨80克,貝母16克,共研細末,飯後用米湯服4克。烏貝散又是治療胃潰瘍的名葯。  [偏方5]刺痛時,取黃連和吳茱萸,以2:1的比例混合,研細末,和蜜為小豆大小的丸劑,1次20~30丸,1日3次,飯後10分鐘服之。  [偏方6]胃酸過多、呃逆取蘿蔔汁和生薑汁,各半混合,每天3次,1次1杯,飯後服,療效佳。  [偏方7]胃酸過多而吐酸水時,取黑山梔11克,濃煎,加生薑水服用,療效佳。  二十七、關節炎  [偏方1]蘆薈丸藥、蘆薈生汁、蘆薈濕敷,療效頗佳。蘆薈丸藥是取蘆薈葉,搗為末,和蜜為丸劑,1日3次,1次服3克。蘆薈生汁是,每次1小杯,每天3次,飯前服之。濕敷是將蘆薈葉豎切,切面朝里,敷滿患處,干則換敷。  [偏方2]硝石研細末,用橄欖油調成粘糊狀,早晚塗搓關節痛處,疼痛甚時,1日塗搓5~6次,有效。  [偏方3]關節炎積水用牛膝根5克,薏苡仁5克,接骨木嫩枝10克,為1日劑量,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飯前30~60分鐘服,療效佳。  [偏方4]日本萍蓬草根10~15克,為1次劑量,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1日3次,飯前30~60分鐘服,療效佳。  [偏方5]關節炎腫脹,取水蓼濃煎,先用其湯洗患處,再將藥渣搗爛熱敷患處,繃帶包紮,涼則換敷。  [偏方6]電源接通,把2根炭素棒尖端接觸後稍拉開時,便發射出強烈的光線。用此光線照射與患處有關的指壓穴位3~5分鐘,有效。  [偏方7]桂枝30克,透骨草30克,伸筋草30克,蘇木30克,加適量醋,煎水外洗患處。  [偏方8]虎杖根莖搗爛取300克,泡於900克酒內,放置15大,每天2次,每次服15克,有特效。  [偏方9]胡桃尖刺腳心的湧泉穴,每次2分鐘,天天堅持,有效。  [偏方10]蓖麻稈(干、鮮均可)適量,切成小段煎湯。用湯液熏洗患處。  [偏方11]土豆或竽頭去皮搗爛,加等量麵粉,再加十分之一的生薑汁,拌勻,紗布包,敷患處。每隔6小時換1次。  [偏方12]牡丹皮2克三白草10克,為1日劑量,濃煎服。只取牡丹皮研末,1日5克,天天服也有效果。  [偏方13]風濕性關節炎、腫痛、神經痛用瘦牛肉150克,鮮松針150克,干松針75克,加燒酒600克,文火煎,分4份,口服3份,1份塗患處,如此長期堅持,對風濕性關節炎、腫痛、神經痛等有效。  [偏方14]螞蟻30克,如代維斯、擬黑多刺蟻(在樹上做巢的大黑蟻)及俗稱的紅胖、黃驚蟻等,烘乾粉碎,和蜜為丸,成人每日3次,每次5克。3個月為1個療程,有一定療效。有過敏史者,宜小劑量試用,無其他禁忌。  [偏方15]風濕膝蓋痛、腳氣乏力時,取煅白礬末1匙,放1杯開水,洗患處,療效佳。膝蓋以下神經痛,也可用本方。  二十八、風濕症  [偏方1]服其他葯的同時,取芹菜經常生吃或蒸吃或取汁服,可加快治療效果。只服芹菜也有效果。  [偏方2]蒲公英根,搗爛,裝瓶至一半,加滿澆酒後放置10天可用,早晨服1次,易愈。蒲公英利膽、清熱解毒。  [偏方3]風濕症作痛時,取桂皮、牛膝、烏葯各11~19克,松針1把,加180毫升燒酒放置1周以上後,每次服半酒盅,久服,效佳。  [偏方4]明礬研細末,加入水中,早晚洗患處,簡單但非常有效。或取明礬末,塗搓患處也有效果。  [偏方5]貓皮,毛朝里敷患處,或將活貓經常放於膝蓋易愈。  [偏方6]風濕症取鐵板燒熱,用厚毛巾敷後在上撒米醋,待毛巾冒出蒸汽時,趁熱敷患處(注意防止燙傷),1日敷2~3次,療效佳。  [偏方7]鹿筋、蘄蛇、丹參各100克,當歸、制乳沒、海桐皮、稀薟草、赤芍、片薑黃、地龍、牛膝各60克,川芎、田七各40克,用白酒2500克,密封1個月後用,每日服藥酒2次,每次10~15毫升。  [偏方8]寒濕痹症用附子、海螵蛸各20克,肉桂、川牛膝、獨活、羌活、桃仁、海桐皮、防風、當歸、赤芍、杜仲、川斷、乳香、沒藥、川芎,透骨草各25克,紅花、川椒各15克,血竭5克,細鹽面10克,黃酒800毫升。將桃仁搗泥,余葯共為粗末,與鹽面、黃酒混合拌勻,裝入紗布袋後縫合置鍋內蒸半小時許,取出葯袋,裹上干毛巾,敷於患處。每晚1次,每次半小時左右,每劑可連用7天,注意防止燙傷,以出紅斑為度。  [偏方9]寒濕痹症用生川烏、生草錢、附片、當歸、丹參、白芥子各30克,生麻黃、乾薑各15克,桂枝、木通各12克,白芍20克,細辛、乳沒各10克,三七5克,麝香0.5克,虎辦散2克,馬錢子散2包,蔥白4根,白酒適量,水煎,外敷患處,一般1劑有效,3~5劑可愈。  [偏方10]全身風濕取芥子的葉、莖、根或芥子,煎湯取汁,擦洗全身,療效佳。  二十九、腰腿痛  [偏方1]生雞蛋3個,米醋250克。將米醋放砂鍋中,燒開放入帶殼雞蛋,煮8分鐘後取出,每日臨睡前食3個雞蛋,可久服。  [偏方2]厚朴果水煎頻服,療效佳。或取牡丹根皮10克,水煎,服1個月,治癒。或取沸水燙後晒乾的木天蓼15克,水煎服,有效。或取車前草的葉、莖、根20克,水煎頻服。或每天取皂莢殼10克,水煎服,療效也佳。  [偏方3]地龍、蘇木、桃仁各9克,官桂、麻黃、黃柏各3~6克,當歸12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飯前服。  [偏方4]將合歡樹皮晒乾,取200克放入洗澡水中,可常用。  [偏方5]鳳仙花搗爛成餅狀,晒乾研末備用,1次6~8克,空腹用酒送服,療效頗佳。本方對筋骨傷也有效。用鳳仙花根也可。  [偏方6]腎虛腰痛取胡桃20個,酒炒補骨脂240克,去皮煎煮大蒜160克,薑汁浸炒杜仲640克,共搗,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劑,1次30丸,用熱酒送服,療效頗佳。  [偏方7]腰部疼痛難忍時,以絲瓜根洗凈,晒乾,置密閉器皿,燒黑研末,每次7.5克,用酒調服,可獲效。另外,取竹根30克,陳酒煎,分早晚兩次服也可止痛。  [偏方8]腰部刺痛、陽氣不足取牛尾巴或牛腎細切,加黑豆,多加水,文火煎服,每天3次,1次1碗,飯後服下,可加強肝腎功能和補陽氣。  [偏方9]外傷或腎虛腰痛用土鱉蟲若干只,焙黃以酥為度,研細末,每次6克,白開水(黃酒更佳)送服,每晚1次。孕婦忌用。對骨折或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痛無效。  [偏方10]腿涼取生附子7.5克,加好曲子3.8克,研為末,燒酒調和,敷足心,可獲效。  [偏方11]腿部擰筋先用大蒜搓摩足心多次,然後取大蒜1瓣,清水吞服,有效。  三十、手足痛  [偏方1]皂角60克,亂髮15克,熬水熏洗腳,每日1~2次,連續熏洗4~6天。  [偏方2]走路腳起水泡時,取半夏少許,研末,水調,敷患處.1夜可。  [偏方3]肝腎陰虛型足跟痛、腰膝酸軟用熟首烏60克,熟地黃30克,枸杞子15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懷牛膝15克,水煎服。  [偏方4]薑黃、赤芍、梔子、白芷各12克,穿山甲6克,冰片3克,研細,裝瓶備用。用醋調葯末成膏狀敷於患處,外用塑料薄膜包紮固定。夜敷日除,葯干加醋。每劑可連敷3夜,1個月為1個療程。  [偏方5]威靈仙60克,烏梅、石菖蒲各30克,艾葉、獨活、羌活、蜀羊泉各20克,紅花15克,以醋500毫升浸泡片刻,再加水2500毫升煎沸,盛於小盆中待用。用布蓋腳外熏至水不燙時,再將腳跟浸泡,拭乾後以右拇指用力按摩患部1分鐘左右,每天1次。1劑方葯可反覆煎煮8次。  [偏方6]鴿子屎60克,放入盆內,上面壓一新磚,加水過磚,在下面加熱,用手試溫,不宜太熱。將病足置於磚上,洗透、汗出為度,洗後用干布擦乾,放干棉被內1小時後方可下床活動,每日2次。  [偏方7]鮮蒼耳葉適量,搗爛,以小片塑料薄膜墊敷患處,干後換藥,不拘次數。如有小泡發生可按燙傷處理,傷好後再繼續敷藥。  [偏方8]足跟痛取大豆根煎濃湯,用其湯頻頻洗腳,並泡腳,有效。  [偏方9]不明病因的手足痛,取烏賊魚置砂鍋密閉,燒黑研末,用酒沖服,有效。  [偏方10]細辛、防風、白芷、草烏各等量混合,研細末,水調,滴入襪子少許,行走幾百里路也不會傷腳。  三十一、肩臂抽痛  [偏方1]用拔罐法為最佳。取一小口杯,裝脫脂棉少許,點著火,拔痛處,止痛效果比指壓或針炙快。拔罐法用壓縮式最為方便。  [偏方2]七星針又稱梅花針,即把若干個細針捆成一體後,用其針尖輕刺痛處,放少許血,療效佳。或用手揪疼痛部位的皮膚,使致瘀血也有效果。  [偏方3]天南星、生川烏、生草烏、羌活、蒼朮、薑黃、生半夏各20克,白附子、白芷、乳香、沒藥各15克,紅花、細辛各10克,共研細末,加食醋、蜂蜜、白酒、蔥白搗爛,鮮生薑適量,白鬍椒30粒研碎,炒熱後用布袋裝,熱敷患肩30分鐘,1日2次,連用5~7日。本方不可內服。  [偏方4]黃芪30克,桑枝60克,桑寄生、桂枝、白芍、生薑各12克,薑黃、羌活各9克,大棗5枚,水煎服。  [偏方5]生黃芪、銀花各30克,桔梗、皂角刺、陳皮、大貝各10、12、4、5克,地丁、連翹各15克,丹皮赤芍各12克,甘草5克,水煎服。  [偏方6]排膿特效藥橐吾又是肩膀抽痛的名葯。取橐吾葉烤熱變軟時,敷痛處,干則換敷。橐吾還對膿瘡、神經痛、瘭疽、乳房腫有療效。  [偏方7]麵粉,用其2/5左右的生薑泥調,敷佈於肩膀,療效佳。  [偏方8]手摁最痛處,刺入長針留針後,用艾葉熏熱其針柄頭,療效佳。此法還可用於神經痛、麻痹、冷症等病的治療。  [偏方9]芋頭和生薑搗爛各1酒盅,攤於紙或布敷於肩膀到背30分鐘,可止痛。  [偏方10]用熟地30克,鹿角霜30克,桂枝9克,炮姜9克,麻黃9克,白芥子10克,片薑黃10克,沒藥10克,羌活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偏方11]肩膀、脖頸刺痛時,取干艾葉1把,用720毫升水煎至540毫升,1次180毫升,1日服3次,有效。  [偏方12]肩膀、後背、脅下抽痛而百葯無效時,取干營實10克,用1碗半水煎至1碗,空腹服,療效佳。肥胖者要入大黃2克,水煎服。  [偏方13]胸、背、兩脅下突然刺痛旺盜汗,取鮮韭菜和其根,洗爭,搗爛取汁,入生薑汁少許,1次服1杯。有效。  三十二、鶴膝風  [偏方1]白芥子炒干研細末,熱酒調和,厚敷患處,涼則加熱,干則換敷,使起少量水泡,效佳。  [偏方2]陳皮6克,丹皮15克,天麻6克,牛膝15克,公雞1隻。將公雞去掉皮毛及臟器,將葯納入雞腹,白開水煮熟。睡前服用。  [偏方3]梧桐子1200克,去皮搗碎,酒炒,布包適量,趁熱敷患處,1日換敷2次,有效。  [偏方4]鮮狗骨燒黑研末,用糯米飯調和,趁熱敷患處,干則換敷,療效佳。  [偏方5]蚯蚓25條,加白糖160克,搗爛,厚敷患處。此方對關節腫脹、發燒、疼痛甚的初期鶴膝風療效佳。  [偏方6]鶴膝風用酒糟160克,皂莢1個,芒硝40克,五味子40克,白糖40克,共搗爛,用生薑汁半碗、白酒40克調,敷患處,每天換敷1次,有效。如先指壓後敷藥,療效更佳。  三十三、遺尿  [偏方1]桑螵蛸60克,益智仁30克,水煎服,日1劑。  [偏方2]雞內金24克,焙乾研末,1次4克,早晚各1次,用酒服。本方對遺精也有效。  [偏方3]鹽水炒益智仁、白果各15克,肉桂1克,放入豬尿胞內,煨熟,服湯,日1劑。  [偏方4]硫磺3克,雞蛋2個。將雞蛋打一小孔,把硫磺放入,用泥糊口後燒熟,每次吃1個,日2次。  [偏方5]豬膀胱裝糯米20毫升,再裝入豬肚,置鍋內,加水至淹沒,入生薑、胡椒、大蒜、食鹽適量,煮熟,細切。每天3次,1次1小碗,飯前連湯一起服,1劑不見效,再服1劑,有效。  [偏方6]鮮豬脬2具,茯苓、桂圓肉各30克。將豬脬反覆幾次清洗乾淨,茯苓、桂圓肉研末各取15克,裝入豬脬內,放在瓷器中,上籠蒸2~3小時。睡前將豬脬同葯一起吃盡,第2天晚上再吃1次。  [偏方7]益智仁、黃苠、菟絲子、金櫻子、煅牡蠣、潞党參各10克,制附片、甘草梢3克,桑螵硝8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日1劑。  [偏方8]睡覺前服蜂蜜1茶匙,此方比較簡單,療效佳。  [偏方9]中極穴敷大米粒,膠布固定,有神效。在此穴位點炙也有效果。  [偏方10]胡蘿蔔冼凈,截10厘米長,放烤架烤熟,趁熱服,每天服1個,療效佳。  [偏方11]銀杏10粒,炒黃,臨睡前口服,連服5~7天。  [偏方12]牛鞭1條(鮮、干均可),浸泡,洗凈後切啐,加少許食鹽燉爛,連湯1次服完。  [偏方13]枯白礬末和牡蠣殼末各半混合,研細末,1次2茶匙,1日3次,飯前30分鐘熟酒服,長期服用,治癒。  [偏方14]生龍骨30克,荷包雞蛋3歲以下每次1個,3歲以上每次2個,以水煎生龍骨,取汁煮荷包蛋,每晚1次。第2次龍骨30克,加入第1次煮後之龍骨同煎,常在3~6次收效,每晚吃1次。  [偏方15]將蝮蛇焙乾研末取3.5克,加丁香0.8克。7~10歲1日服1.9克,10~15歲1日服3.8克,睡覺前服,服3周,治癒。  [偏方16]玄參的葉和莖濃煎,早晚各服1酒盅,療效佳。  [偏方17]公雞冠浸醬油,烤黑研末口服。1日取兩隻公雞冠,分兩次空腹服,輕症服2~3天治癒。痼疾性重症服2周也能治癒。雞冠末對咳嗽有神奇的療效。小兒百日咳服此末3天,可見效。  [偏方18]男女小便自溢,每天早晚取大蒜7瓣,濕紙包,置炭火烤熟,空腹服,有效。  [偏方19]黃芪30克,桑螵蛸、菟絲子、覆盆子、石菖蒲、川芎、金櫻子各10克,研末製成沖劑,每日1劑,分3次沖服。7日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2個療程。  三十四、尿頻  [偏方1]山藥搗爛成粘糊狀服用,療效佳。  [偏方2]黃芪5~10克,水煎1日服,療效佳。  [偏方3]胡桃尖刺激湧泉穴,每次刺激5分鐘,療效佳。  [偏方4]梔子5克,水煎1日服,療效佳。  [偏方5]用耳針探測儀在耳的膀胱區找到過敏點,常規消毒後,將耳針埋入固定。留針48~72小時,間隔24小時再埋第2次。  [偏方6]胡桃烤熟,空腹用酒服1個,有效。不能飲酒者,用兌酒溫水服之。  [偏方7]山羊肺1具,洗凈,加晒乾赤小豆葉150克,水煎取汁,分3次,飯後2小時服下。服山羊肺2~3具,有效。  [偏方8]銀杏仁9克,埋入炭火烤熟,1日服1次,對老年尿頻和婦女遺尿,均有效果。  三十五、尿濁  [偏方1]鮮白茅根300克,加2000毫升水煎至1200毫升,入白糖少許,1日3~4次,代茶飲5~10天,有效。  [偏方2]尿濁、腎虛腰痛時,取五味子40克,炒黃研末,和醋糊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1次30丸,醋水送服。  [偏方3]乳糜尿用乳糜尿用爵床草60~90克,地錦草、龍泉草各60克,車前草45克,小號野花生、狗肝菜各30克(最後2味任選1味,若缺龍泉草,狗肝菜必須選用),洗凈,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成300~400毫升,每天1劑,連服2~3個月。  [偏方4]乳糜尿用寄生於龍眼樹上的紅無根藤90~120克(鮮品),瘦豬肉60克,加水2碗煮至1碗服,每日1劑,7劑為1個療程。  [偏方5]乳糜尿用貫眾1500克,白醋250克。先用白醋拌貫眾,然後放入用木炭火燒紅的鐵鍋內,貫眾被燒成灰白色結炭末,將灰末取出來用細篩篩過後,放入乾燥瓶中裝好備用(未燒盡的可放入鍋內再燒)。每次職2克,可用白糖水沖服,1日3次。  [偏方6]乳糜尿用小蟲麥(干品250克,樽品2000克),水煎,代茶飲。  [偏方7]乳糜尿用阿膠24克,茯苓、澤瀉、滑石、豬苓各12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偏方8]乳糜尿用黃芪15克,党參、炒白朮、當歸、炙甘草、陳皮各10克,茯苓20克,升麻6克,雄黃3克(研細末,分3次沖服)水煎服,日1劑。  [偏方9]乳糜尿用肉蓯蓉15克,懷山藥30克,雲茯苓15克,蓮子肉15克,蘇芡實15克,大、小薊各10克,雞冠花10克,生白果10粒,水煎服,日1劑。  [偏方10]乳糜尿用青芹菜10株(直徑約2厘米,如太小,則適當加大用量)。取青芹菜靠根部的莖10厘米長,加水500毫升煎煮,濃縮至200毫升,早晨空腹頓服,用同樣方法復煎1次,於晚空腹頓服,每天1劑。  [偏方11]乳糜尿用向日葵莖心10克,紅糖適量,加水2800毫升,煎至2500毫升,裝入熱水瓶內,在24小時內喝完。第2天續煎前劑藥渣,再加第1劑的藥量。第3劑、第4劑仍是如此,再去掉藥渣。本葯煎煮1次,有效成份不能盡出,故須反覆煎煮。  [偏方12]小便白濁,取柳樹葉陰乾,水煎,代茶隨時飲,療效佳。  [偏方13]男子小便白濁、婦女帶下取南瓜薄切,略炒黃研末,每天3次,1次5~10克,飯前用米湯服,長期服用,有效。  三十六、尿毒症  [偏方1]茵陳蒿的葉、莖,每天用10克,濃煎服。  [偏方2]螳螂燒黑粉,1次半茶匙,1日3次,空腹服。或取活螳螂5隻,搗爛,麵粉調和,厚敷足心也佳。不省人事時,只用外敷,忌用口服。  [偏方3]白芝麻1大杯,用2倍水煎至一半,1日分3次服下,有效。  三十七、血尿  [偏方1]柿蒂置密閉器皿,燒黑研末1次1茶匙,用米湯服之,有效。或取柿餅和艾葉,各半混合,水煎服也有效果。  [偏方2]用柿餅焙乾研末,1次用3個柿餅,用米湯服之。  [偏方3]白茅根濃煎,隨時頻飲,有效。平時代茶飲可預防小便帶血。  [偏方4]香菇若干個,置罐頭盒覆蓋,燒黑研末,1日3次,1次1小茶匙,飯前用水服之。  [偏方5]將水芹菜(食用品)搗爛取汁,1次1杯,吃飯時服,日3次。  [偏方6]因過勞而小便帶血時,取白茅根和乾薑各半混合,入蜜1匙,用2碗水煎至1碗,1天1次服下,有效。  [偏方7]生殖器出血時,取亂髮置罐頭盒,燒黑研末,1次1小匙,用酒服下。  [偏方8]尿赤、婦女帶下,取沙參晒乾研未,1次1匙,空腹,用米湯服之,有效。  [偏方9]亂髮洗凈,同手指甲等量混合,置密閉器皿,燒黑研末,1次3~5克,空腹用熱酒服下。  [偏方10]過勞,小便帶血,取白茅根和車前子各40克,混合,入白糖20克,加水適量,水煎服。同抗菌素配合使用療效更佳。  [偏方11]亂髮置砂鍋,密封,燒焦,1日服3次,每次服3.8克。  [偏方12]桃樹葉,濃煎,代茶飲,療效佳。  [偏方13]木賊於開水泡5分鐘,頻頻服其浸出液,療效佳。  [偏方14]木賊於開水泡5分鐘,頻頻服其浸出液,療效佳。  [偏方15]因腎臟病甚而小便帶血時,取蓮根帶皮洗凈,搗爛取汁,加醬油少許服下。  三十八、痢疾  [偏方1]胖大海15克,開水200毫升,將胖大海放碗中沖開。如紅痢加白糖15克,白痢加紅糖15克,服汁並食胖大海肉。一般1~3劑可愈。  [偏方2]痢疾草19克,用540毫升水煎至360毫升,代茶頻飲。在發病初期,服蓖麻子油催瀉後,再多服老鸛草濃煎湯,亦有效果。  [偏方3]馬鞭草、龍芽草各900克,海蚌含珠600克,大蒜120克,洗凈,置鍋內,加水10000毫升,煎至6000毫升,去渣,濃縮至4400毫升,酌加食糖適量調味。成人每日服200~300毫升,分3次服,10歲左右兒童每日服80~150毫升,小兒酌減。孕婦忌服。  [偏方4]青梅果搗爛取汁,置砂鍋,文火煎成膏狀,裝瓶頻服,有效。此葯可做為鹼性食品的代表,用於各種疾病的治療。  [偏方5]蒼朮94克(米泔水浸,陳土炒),杏仁(去皮尖脫油)、川羌活(炒)、熟大黃、生大黃各62克,生川烏(去皮面煨透)、甘草各46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成人每服3克,每日3次。兒童酌減。空腹服下。  [偏方6]紫花地茭草(全草)30克,水浸30分鐘,煮沸10分鐘,取液內服,每日2劑,7天為1個療程。  [偏方7]急性痢疾刺玫薔薇60克,加水煎至100毫升,每日1劑,分2次服。  [偏方8]急性細菌性痢疾取金銀花15克,黃連4克,共濃煎,為1次劑量,1日服4次。  [偏方9]椿根皮1000克,加溫水5000毫升,溫浸半小時後,加熱煮沸1小時,過濾,濾液貯瓶保存,殘渣再加水2~3倍,煮沸40分鐘,過濾後與前濾液合併,蒸發濃縮至1000毫升,再加入0.25%苯甲酸鈉液適量以防腐,每日3次,每次10毫升,最多不超過15毫升。兒童一般不超過5毫升,飯前服。  [偏方10]用前胡適量,研粉,裝瓶備用。每次6克,每日3次。  [偏方11]白頭翁60克,炒白芍、金銀花、忍冬藤各30克,澤瀉、車前子各15克,川黃連、廣木香、檳榔各10克,水煎,每日1劑,溫服。  [偏方12]飲酒引起的赤白痢,取干山藥和炒黃山藥,各半混合,研末,每日3次,1次7~8克,飯前用米湯服下,療效頗佳。  [偏方13]諸般肌赤白痢,取糯米炒黃,加生薑汁適量,用文火炒干研末,每天3次,1次1大匙,飯前用溫水服,2~3天內見效。  [偏方14]苦楝子150克,炒成炭,碾粉過篩,裝瓶備用,每次1.5克,日服3次。  [偏方15]艾葉150克,乾薑炭35克,米醋1匙,加3碗水煎至一半,分3次,飯後2小時服下,有特效。  [偏方16]血痢,取鮮牛血360毫升,米醋半茶杯.共煎,早飯前1次服下,服3天,有效,如不見效再服。  [偏方17]大腸血痢,取豬大腸,用鹽酒水洗凈去味,灌裝黃連末35克,扎兩頭蒸熟。搗爛,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日3次,1次30~502克飯前米湯送服。  [偏方18]久痢和小便不通,取石榴燒黑研末後,用石榴煎湯服,1次不見效,再服,有效。  [偏方19]阿米巴痢用仙鶴草20克,木棉12克,川朴花、廣木香、廣藿香、馬蹄金、炒山藥、泉神曲、白頭翁各9克,生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頭煎分2次服,10天為1個療程。  [偏方20]慢性痢疾、大腸炎取梅頭葉陰乾,水煎,代茶飲,療效佳。  [偏方21]慢性菌痢用鹿銜草180~360克(干品),加水1000~2000毫升,文火煎熬,至沸後再煮30分鐘,過濾後分裝6瓶,每次1瓶,每日3次,空腹溫服,10~15天為1個療程。  [偏方22]急慢性菌痢用地膽紫30克,桉葉、十大功勞葉各15克,加水過葯面,開鍋後文火煎煮,2小時後撈渣,濃縮至60毫升,每日1劑,早晚分服。  三十九、瘧疾  [偏方1]鴉膽子仁若干,每服10粒,1日3次。如間日瘧,由不發作日子起服,熱退後減半再服1~2天。服時裝入膠囊或用龍眼肉包裹吞服亦可,勿咬破。  [偏方2]爵床(新鮮全草或莖葉)90克(干品約30克),加水濃煎,於瘧疾發作前3~4小時頓服。小兒酌減。  [偏方3]黃常山10克,甘草3克,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1劑,分3次服。  [偏方4]雄黃粉0.3克,六一散2克,混合拌勻,分2包,於瘧疾發作前2小時調服1包,4~6小時後再服一包。  [偏方5]瘧疾初期發燒取芥子末用雞蛋清調和,敷手腕橈動脈處,可預防發燒。  [偏方6]諸般瘧疾和煩熱取蚯蚓4條,去泥,洗凈細搗,入生薑汁少許,蜂蜜1匙,薄荷少許,清水送服。如有高燒時,加冰片少許,服後指壓心窩片刻使出汗,有效。  四十、痛風  [偏方1]干車前草的葉、莖15克,濃煎服,不僅治療痛風,還對人體有解毒之功能。或取車前子研末,1次1茶匙,1日3次,飯前30分鐘服下,療效佳。  [偏方2]痛風初期,取臭梧桐葉160克,搗爛取汁,1日分2次服。即愈。久病要久服,方可奏效。或取鮮品晒乾,水煎服,有同樣療效。  [偏方3]益母草15克,忍冬的莖、花5克,為1日劑量,共煎服,有效。  [偏方4]葛根湯久服,療效佳。  [偏方5]痛風腳腫時,取鮮蘆薈葉,豎切,切面朝里,敷患外,干則換敷,有效。  [偏方6]痛風、頭痛時,每天取干石南葉3~5克,水煎,代茶飲,有效。長期服用,可回春,使皮膚有光澤。  [偏方7]大拇趾痛風甚時,在耳上端放幾滴血,立刻見效。  [偏方8]諸般痛風取接骨木枝10克,木通莖10克,濃煎服,療效佳。  四十一、昏厥  [偏方1]小豆煎湯,不加食鹽,灌服,可恢復神志。  [偏方2]無論什麼原因而昏厥時,將米醋加熱,用其冒出的蒸汽熏患者的鼻子,可恢復神志。給溺水者灌服熱米醋,要吐水可救命。  [偏方3]昏厥或癲癇發作取晚秋苦參晒乾,細切,取3~4大匙,用2杯水煎至一半,1日分3次服下,效佳。  四十二、痙攣  [偏方1]虎耳草葉,用食鹽揉搓取汁,服10滴左右,有效。本方對少兒神經性抽風也有效。  [偏方2]痙攣立即取梔子搗碎,泡水製成梔子水服下,療效佳。  [偏方3]手指痙攣取干木耳40克,飴糖80克,共煎取濃汁,分次適量服下,有效。久病要久服方可見效。  四十三、盜汗  [偏方1]桃奴1個,曬汗梅實2個,蔥根5~6個。水煎,每天服3次,治癒。  [偏方2]艾葉7克,烏梅5個,用2碗水煎至1碗,睡前服,療效頗佳。  [偏方3]易盜汗體質虛弱者,取韭菜同雞蛋蒸服,易愈,還能治腹瀉。  [偏方4]浮在水上的小麥,炒干研末,每次10克,每天3次,飯後2小時用米湯服。或取麥麩子炒黃,1次10克,用清水或米湯服也有效。  [偏方5]經霜桑葉研末,1次3~4克,飯後2小時用米湯服,見效。長期服用,可明目、簪黑頭髮、通便。  [偏方6]盜汗甚取燒酒擦皮膚,易愈。盜汗時,在睡前用米醋塗前胸、後背、脅下,腋窩等處,可獲效。  [偏方7]吃飯出汗取豬肝,細切,置瓦上焙乾研末,和稀粥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1次50丸,空腹服,有效

中國偏方秘方治百病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二章內科二(本章免費)  四十四、黃疸  [偏方1]每天取新鮮豬膽1隻,沖水服,豬膽具有促進膽汁分泌,排除膽道內的諸般雜物的功效。  [偏方2]黃櫨木皮30克,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絞取汁,1次1匙,1日服3次,療效佳。  [偏方3]大棗500克(去核),皂礬120克(炒透研面),白面適量,共搗泥,做成丸如楝子大,每日服1~3丸。  [偏方4]萬年青根9克,洗凈,取汁,用陳酒服,連服3次。  [偏方5]水芹菜(食用品)汁,1日3次,1次1杯,飯後服。  [偏方6]梔子37.5克,用1碗水煎至一半,飯前服,療效佳。  [偏方7]胡桃樹皮灰,放於蘋果酒內,待澄清後取上面的酒液,每天早晨服90毫升,療效佳。  [偏方8]將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研為末,各取等量混合,和蜜為小豆大小的丸劑,1次2克,1日服3次。本方的煎湯對宿醉、急性胃炎、動物咬傷、吐血等症也有效果。  [偏方9]啤酒花,搗爛取汁,加等量白糖,煎至起泡沫,置冰箱備用。1次1匙,空腹服。  [偏方10]服雞蛋清2個,加90毫升水充分攪拌,1次少許,每天早晨服,療效佳。  [偏方11]雞蛋黃3個,加檸檬汁和白糖各1茶匙,攪拌300次以上,每天早晨服用,連續服3日,停服3日。  [偏方12]黃疸吐血或病後全身發黃而百葯無效時,取蝸牛10個,搗爛加1碗水攪拌,放置室外1夜,翌日早晨取上邊澄清水服下,療效佳。  [偏方13]全身性黃疸取,香瓜蒂37.5克,焙乾研末。男左女右,隨時用鼻孔吸,可出黃液,有效。  [偏方14]青蒿根100克,瘦豬肉100克,紅糖30克,上2味切薄片,加紅糖同煮,吃肉喝湯,每日1劑,連服5劑。  [偏方15]木賊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待用。每日1劑,分2次服。  [偏方16]車前子300克,茵陳15克,鮮柳葉500克,水煎,不拘量代茶飲,連服半月。  [偏方17]每天早飯前,冷吃生豆腐,吃15天,有效。  [偏方18]黃疸取柳樹白皮,濃煎服,1次不見效,服多次,有效。  [偏方19]黃疸取桃樹葉濃煎,每天服90毫升,有效。  [偏方20]益母草30克,煎濃汁,隨時飲,可服5~6日。孕婦忌服。  [偏方21]茵陳30克,金錢草30克,鮮車前草30克。水煎,加冰糖服下。  [偏方22]苦丁香、公丁香、赤小豆各49粒,共為細末,每日3次,每次吹鼻內少許,若流黃水者有效。  四十五、淋疾  [偏方1]砂淋、血淋用馬鞭草適量,搗爛取汁,將其沖開水服又方,馬鞭草30克,用水一碗。半,煎至半碗,開水沖服,每天1次。  [偏方2]血淋取朴硝末,1次1茶匙,1日3次,空腹用涼水服,療效佳。  [偏方3]慢性淋疾淋疾已成慢性,對抗菌素有較大抗藥性時,夫婦雙方應堅持服夏枯三白湯半年,能使淋疾治癒。夏枯草、三白草、土茯苓各3.8克,用540毫升水煎至360毫升,1日分3次服下。  [偏方4]諸般淋疾,取大麥180毫升,加1碗水煎至一半,入生薑汁1杯,蜂蜜1匙,為1次劑量,每天3次,飯前服之。  木通置砂鍋密封,用炭火烤40分鐘,燒黑研末,每天飯後服3~5克。本方對慢性前列腺炎也有效。  [偏方5]艾葉(鮮品或干品均可)1把,用720毫升水濃煎,代茶飲,療效佳。服1周還能治癒消渴症。  [偏方6]鯽魚置砂鍋密閉,燒黑研末,1次半茶匙,1日服3次,有效。  [偏方7]陰乾三白草1把,紅糖5匙,用540—720毫升水煎至一半,代茶天天飲,療效佳。  [偏方8]醋蛋對消渴有特效。取大口瓶裝米醋360毫升,在其中浸泡3個雞蛋,覆蓋後用蠟密封,置陰暗處3晝夜,待雞蛋呈灰色時,用筷子攪拌,1日分3次,飯前1小時服半酒盅,服3~4日見效。  [偏方9]淋疾、尿道炎,取炒蒼朮、木通各100克,研為末,每次取6~7克,用米酒煎服。尿血可用蜜水服用。  [偏方10]淋疾、梅毒,取胡桃連皮燒黑研末,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5克,用溫酒服。  [偏方11]熱淋、白濁、白帶過多,取三白草,水煎服,療效佳。  [偏方12]淋疾消渴用將木通的枝、莖、根陰乾,細切,取18克,用720毫升水煎至一半,分3次服,對淋疾消渴有效。  [偏方13]夏枯草的花、葉、莖陰乾,濃煎,代茶頻飲,療效佳。  [偏方14]淋疾尿血,取茄子葉炒干研末,每天3次,每次7克,用兌少許食鹽和酒的溫水,飯前服,有效。  [偏方15]三白草煎湯,頻服,有效。三白草有去除淋毒之效。  [偏方16]蕎麥莖燒黑粉1把,於900毫升水中煎湯,攪拌放涼後,在其中泡陰莖2小時,並配合使用抗菌素,療效佳。  [偏方17]三白草和老鸛草各半,濃煎至呈黑色,1日服1.8升,療效佳。  四十六、甲狀腺疾病  [偏方1]豬頸肉細切,置瓦上焙乾研末,每天早晚飯後30分鐘,用熱酒或酒水各半慢服,1次3~5克,療效佳。  [偏方2]生土豆搗爛,加等量麵粉,用其十分之一的生薑汁調和成土豆餅,敷甲狀腺肥大處,1日換敷1次,長期堅持,有效。  [偏方3]甲狀腺功能亢進用連皮茯苓60克,桂枝尖、鮮生薑各10克,澤瀉、大腹皮、北黃芪、昆布、海藻、赤芍各15克,白葯子12克,紅丹參24克,大棗10枚,水煎服。  [偏方4]龍膽草、黃柏、草決明各10克,夏枯草、生石決明、生牡蠣各25克,五味子5克,丹皮、元參、生白芍各15克,柴胡7.5克,龜板20克,水煎或配蜜丸,每丸重6克。先服湯劑,每日1劑;後服丸子,每次服1丸,每日2次。  [偏方5]煅龍骨、煅牡蠣、懷山藥、夏枯草、紫丹參各15克,水煎2次,每次約100毫升,口服。片劑:每片0.25克,相當於生葯5克,每次7片,每日3次。  [偏方6]心腎陽衰,水氣上泛,甲狀腺功能低下用人蔘15克,制附子15克,茯苓20克,白朮5,白芍20克,生薑15克,甘草15克,小麥50克,紅棗5枚,陳皮15克,枳殼15克,水煎服。  四十七、咯血  [偏方1]白雞冠花,浸於米醋蒸7次後,研為末,1次8克,熱酒送服。  [偏方2]蘿蔔切下頂端,挖大洞,裝滿白糖,蓋上頂端,黃土厚包,置炭火烤熟服.療效佳。  [偏方3]肺結核咯血用大蒜10克,硫磺末6克,肉桂末、冰片各3克,將新鮮大蒜去皮搗成泥狀,與其他葯混合調勻。用時分別攤在兩塊紗布上,敷貼於雙側湧泉穴,隔日換藥。為預防局部皮膚髮紅、起泡,可在足底皮膚擦少許石臘或其他油類。  [偏方4]肺病吐血或肺空洞用取鮮菠菜連根洗凈,搗爛取汁,每天3~5次,每次服一茶杯,可長期服用。  [偏方5]搶救大咯血用人蔘20克,急煎濃汁灌之。人蔘汁合三七末3克沖服效佳。繼則以人蔘10克,側柏炭10克,藕節10克,生地炭10克煎濃汁,沖三七末3克,頻頻與服,止血作用更強。  [偏方6]咯血不止取桃十二輕炒,去皮研末,加白糖服下後,另取白芨20克,濃煎服用。  [偏方7]麥門冬60克,白蜜60克,水煎至濃汁,分2次調服。  [偏方8]鮮藕60克(或藕節30克),百合15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  [偏方9]咳嗽吐血取黑山羊角1對,搗碎燒黑,與肉桂70克共研末,1日3次,1次3~7克,然後用糯米湯服用。  [偏方10]因咳嗽吐血而消瘦時,取大米熬粥,開鍋時加生地黃汁,空腹服,療效佳。  [偏方11]白芨9克,槐花9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四十八、嘔吐  [偏方1]胃熱嘔吐用大黃1.5克,川連子3克,黃芩3克,乾薑3克,共研細面,裝瓶備用。1歲0.3克,2歲0.6克,成人3克。沖服。  [偏方2]蘇葉和黃連,以1:2的比例混合,濃煎服,療效佳。  [偏方3]因食物中毒而嘔吐或腹瀉時,取香菇泡於熱水,水旱黃色時,服1杯,療效佳。用長在柞樹、棟樹、栗樹上的蘑菇也有效。  [偏方4]法半夏15克,丁香、生甘草各6克,硃砂30克(水飛),冰片0.6克(另研)。先將前3味研為極細末,然後分別將硃砂及冰片細末拌入調勻,裝瓶蜜封備用。每日2次,每次3克,飯前半小時服,或裝膠囊吞服。該方不宜久服,久服易中毒。  [偏方5]去核大棗7枚,加丁香少許,煮熟,去丁香,空腹,只服大棗和煎湯,服7次,重症可愈。  [偏方6]用木槿花陰乾研末,1次1匙,1日3次,用陳糯米湯服。  [偏方7]生薑70克,米醋360毫升,置砂鍋水煎,隨時服。  [偏方8]枇杷葉、党參、半夏、檳榔各6~10克,茯苓10~15克,生薑3~6克,茅根15~200克,水煎,加少許糖調味,每日1劑,頻頻飲之。  [偏方9]胃作痛不納食時,取大生薑薄切,撒食鹽,繩捆,窗戶紙(又名毛頭紙)包7層,水蘸濕,用文火烤熟,搗爛,米湯送服,1次服1塊。  [偏方10]神經性嘔吐用代赭石30克,柿蒂30克,水煎,每日1劑。  [偏方11]胃不納食用煮開的生薑汁和蜂蜜各1匙,加開水適量,1日服5~6次,療效佳。  [偏方12]蚯蚓屎40克,木香12克,大黃28克,研末,清水送服,療效佳。  [偏方13]噁心嘔吐用藿香30克,大黃6克,同煎,沸後約15分鐘,去火過濾,少量頻服。  [偏方14]反胃、吐食取雞內金燒黑研末,用酒或酒水各半的酒水口服,1次1個,每天3次,飯後服,療效佳。  [偏方15]反胃、噁心取柿蒂燒黑研末,1次4克,1日3次,飯後1小時沖酒服之。  [偏方16]脾胃虛寒的嘔吐用伏龍肝30克,半夏12克,竹茹2克,生薑5片,水煎,冷後頻服。  [偏方17]虛熱乾嘔用竹茹10克,生薑3片,黃膠泥1塊。取黃膠泥入水中洗成泥漿,澄清後取水煎上2味葯,頻服。  [偏方18]習慣性吐食取梔子20粒,略炒去皮,濃煎服,有效。  四十九、貧血  [偏方1]經常用鐵制碗筷,有益。  [偏方2]牛腦1具,黃芪25克,加燒酒半杯,水2.7升,煎至一半,絞取汁,每天3次,1次1杯,飯後2小時,溫服。本方尤其對男性療效佳。  [偏方3]取乾淨大鐵釘5~6個,加米醋360毫升,待米醋呈黑色時,撈出鐵釘,然後與酒1:2的比例混合,裝瓶備用。1次1茶匙,隨時服,對貧血有效。  [偏方4]貧血頭痛,取菠菜連根搗爛取汁,每天2~3次,用溫水服,長期服用,療效佳。  [偏方5]貧血、眩暈、胃腸寒痛、食欲不振用於姜燒黑粉和甘草末,以2:1的比例混合,1次15克,1日3次,飯後300分鐘,用涼開水服,長期服用,定能見效。  [偏方6]貧血或心臟病,取胡蘿蔔搗爛取汁,1次2杯,每天早晨服下,服2~3個月,有效。  [偏方7]貧血頭暈、神經衰弱、失眠用牛腦1具,川芎5克,白芷5克,生山藥15克,山茱萸20克,混合,加燒酒3杯,水3.6升,文火煎至一半,絞取汁,每天3次,1次1杯,飯後2小時溫服。長期服用,定能見效。本方尤其對女性療效佳。  [偏方8]再生障礙性貧血用紫河車10克,熟地12克,龜板膠9克,鹿角霜9克,台党參12克,黃芪12克,黑桑椹20克,制首烏15克,制黃精15克,當歸10克,仙鶴草30克,砂仁末6克,水煎,日1劑,分2次服。  [偏方9]再生障礙性貧血用野菊根莖、鮮精豬肉各30克,同煎煮,去渣,每日1劑,食肉喝湯。  [偏方10]缺鐵性貧血用土大黃30克,丹參15克,雞內金10克,水煎,內服,每日1劑。連服15劑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忌食辛辣。  五十、吐血、便血  [偏方1]蠶豆花,陰乾研末,濃煎服,療效佳。對習慣性吐血也有效。但此方只對不咳嗽的吐血有效果。  [偏方2]蓮根汁,加醬油少許服用,可止血,本方對諸般咯血都有效果。  [偏方3]立即服食鹽水,然後保持安靜,再服用柿餅或蓮根為佳。  [偏方4]用當歸150克,細切,加好陳酒600克,用文火煎取汁,要吐血時,放於口與吐的血混合咽下,即刻止血。來不及煎湯時,取當歸放於口,與吐血一起咽下也有效果。  [偏方5]大便下血,取豆腐渣,置小鍋,焙乾研末,1次服12克。黑血用白糖水,清血用紅糖水送服。1日服3次。  [偏方6]蜂蛛7隻,裝入1個雞蛋內,用麵粉封口,置蜜閉器皿,燒炭研末。1次1克,清水送服。《本草綱目》介紹,「凡人卒暴吐血者,用蜂蛛網搓成小團,米湯吞之,一服立止」。  [偏方7]香椿根白反晒乾研末,1日取15克,濃煎服。香椿根白皮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  [偏方8]截取絲瓜藤適量,置蜜閉器皿,燒炭研末,每次大人2克,小兒1克,晚上1次,熱米酒送服。輕者服1~2次,重者服10次。絲瓜藤有冷血解毒、息風止血的特效成份。  [偏方9]大便下血、子宮出血,取石榴皮燒黑研末,1次9克,1日3次,飯前服,長期服用,療效佳,削石榴皮時忌用生鐵刀。  [偏方10]大便下血或腹瀉不止時,取艾葉1把,加生薑5~6片,濃煎,1次1碗,每天服3次。  [偏方11]黑豆1.8升,燒黑研末,米酒煎。只服酒,分多次服,療效佳。  [偏方12]干香椿根白皮20克,大棗、蜂蜜各160克,混合,加水適量煎服。  [偏方13]干茄子或茄子莖或茄子全草,置密閉器皿,燒黑研末。每天3次,1次7克,飯前兌酒,熱水送服,療效佳。  [偏方14]干香椿根白皮,濃煎取湯,與梨汁各半混合,加紅糖和生薑汁各等量,再用文火濃縮至粘稠狀,每天3次,1次1大匙,飯前服。  [偏方15]臭椿白皮60克,細切,加2個大梨,用4碗水煎至1碗,分3次,早中晚各1次,空腹服。  [偏方16]慢性腸出血取生薑晒乾,置砂鍋,密封,燒黑研末,1次3克,1日3次,空腹,熱米湯送服。  [偏方17]慢性大腸下血,取大蒜1頭,去皮,濕紙包,置炭火燒熟加黃連末5克,搗爛,分3次,空腹米湯服。  [偏方18]胃潰瘍出血時,取秋天自然落地的柿葉,洗凈,晒乾研末,每次取5克,1日服3次。柿葉對肺結核吐血、子宮出血、痔瘺出血均有效果。  [偏方19]仙鶴草、旱蓮草、大柴珠各30克(若取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  [偏方20]經常服用豬肺,對胃潰瘍出血有效。  [偏方21]地榆12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下。  [偏方22]取蓮根搗爛取汁,每次1酒盅,頻頻服,療效佳。  [偏方23]烏賊骨晒乾研末,1次3克,用水調成粘糊狀,飯前服,可止胃出血。  五十一、白血病  [偏方1]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用紅參須10克(另煎沖),當歸、丹參各15克,生黃芪90克,阿膠(烊化兌)、白朮、茯苓各12克,白芍、生牡蠣、懷山藥各2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各30克,每日1劑,水煎服。  [偏方2]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用貓爪草、苦參、黃芩、黃柏、雄黃、當歸、訶子肉、青黛散各1份,地鱉蟲、水蛭各半份。研粉混合製成糖衣片。每片含生葯0.25克。治療劑量為每日5~7.5克,維持劑量為每日2.5~5克,分次口服。上方與化療長期輪用。  [偏方3]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與具性紅細胞增多症用青黛30克,麝香0.3克,雄黃15克,乳杳15克,共研細末,每日2次口服,每次0.5~1克。  [偏方4]生黃芪24克,當歸尾、丹皮、蘇木各6克,党參、生龜板、生鱉甲、石決明各15克,地骨皮6克,乾地黃、阿膠(烊化)各12克,秋石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5]土大黃75克,為1日劑量,水煎,分2次服,有效。據動物實驗,土大黃不僅有促進骨髓製造血小板的作用,又有增強血管的抵抗力之功效。服土大黃的同時,可配合使用炭素光療法。再生障礙性貧血,取土大黃50克,地骨皮、龍牙草、丹參、益母草各37.5克,當歸、黃精各18克,共水煎服。  [偏方6]鮮生地60~100克,鮮小薊、鮮蒲公英各250~400克。為成人1日劑量,小兒酌減。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連服1~3個月。本方適應陰虛內熱、熱毒蘊血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對改善癥狀、體征和骨髓象均有明顯效果,且無副作用。  [偏方7]龍膽草、黃芩、梔子、木通、當歸、生地、柴胡、豬苓、澤瀉各10克,雞血藤、丹參各30克。在治療中可加入清熱解毒類抗腫瘤中藥,如夏枯草、牛枝蓮、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熱重加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清瘟敗毒飲等;濕重加藿香夏苓湯、二陳湯、三仁湯、參苓白朮散等。水煎服。  [偏方8]白血病化療毒副反應用炙黃芪15克,党參、當歸、熟地、首烏、補骨脂、女貞子、旱蓮草、仙茅、仙靈脾各10克,菟絲子30克,水煎服。  [偏方9]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用壁虎適量,焙乾研末為散,每服2~3克,1日3次,開水送服。  [偏方10]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用當歸、柴胡、黃芪各4.5克,川芎3克,秦艽、絲瓜絡、地骨皮、白芍各6克,甘草2.4克,鹿角霜、白茅根、鱉甲、党參各9克,乾地黃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五十二、糖尿病  [偏方1]刺老牙根40克,銀杏9克,共水煎,代茶飲。  [偏方2]栝蔞根30克,懷山藥40克,茯苓15克,蒼朮、白朮各6克,瞿麥、玄參各10克,水煎,日1劑,分2次服。  [偏方3]女貞子、牡丹皮、黃芪、地黃各等量,製成丸劑,每服6克,日4次。1個月為1個療程。  [偏方4]生地10克,當歸10克,杭白芍15克,防風6克,桑枝15克,懷牛膝10克,山藥10克,茯苓10克,川桂枝6克,地龍10克,獨活6克,炙甘草5克,黃芪15克,水煎,日1劑,分2次服。  [偏方5]梨搗爛取汁,加等量蜂蜜,煎成糖稀狀,隨時服。  [偏方6]蠶繭煎湯,代茶頻飲,可消除由糖尿病引起的口渴,長期服用,治癒。  [偏方7]口渴尿頻時,取田螺於水中泡1夜,服其湯液。服田螺煎湯也有效。  [偏方8]萸肉30克,五味子、烏梅、蒼朮各20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日1劑,分3次,飯前溫服。  [偏方9]生黃芪30克,仙靈脾15克,杭白芍30克,生甘草10克,烏梅10克,葛根10克。若肺熱甚者,可選加生石膏、川連、石斛、花粉、玉竹、麥冬、沙參。夜尿頻者,選加川斷、破故紙、五味子、菟絲子、芡實、鹿角霜。氣血虛者,選加党參、黃精、當歸、生熟地、白朮、山藥、首烏、阿膠。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偏方10]糙米180毫升炒香,用900毫升水煎至一半,代茶飲。  [偏方11]糖尿病伴有腎臟病時,取紫蘇籽和蘿蔔籽各半混合,略炒,研末備用。用桑白皮煎湯,1次服12克,有效。  [偏方12]山藥干一半炒黃,與另一半混合,研細末,飯前和睡覺前各服1大匙,可長期服用。這是糖尿病的特效方。  [偏方13]山羊肉和生山藥,以1:3的比例混合,以食鹽、醬油、大蔥調味,煎湯,每天3次,1次1碗,吃飯時溫服。長期服用,有效。  [偏方14]南瓜細切,晒乾研末,1日1次服20克,久服,可根治。  [偏方15]將刺老鴉根洗凈,晒乾,細干,細切,取7.5~11克,用720毫升水慢煎至450毫升,為1日劑量,久服,可減少尿中含糖量。刺老鴉根秋季採為佳。  [偏方16]每天取玉米須水煎,隨時服。長期服用,重症可愈。  [偏方17]黃精20克,肉蓯蓉、制首烏、金櫻子、懷山藥各15克,赤芍、山楂、五味子、佛手片各10克,焙乾研末,水泛為小丸,山楂粉炭末包衣,每服6克,每日3次,30日為1個療程。  [偏方18]冬瓜和其葉,煎煮取湯,加適量黃連再煎服,療效佳。  [偏方19]白茅根可止渴,久服利人。勞傷身虛服白茅根,可補身壯力。白茅根還可除瘀血、利尿。  [偏方20]夏季或運動後口渴時,取玄參5~6克,口含,可解渴。  [偏方21]蠶蛹加酒水各半,煎熟,放開量服湯食蛹。  [偏方22]為降低血糖,恢復內分泌正常,促進胰島素分泌,用全身指壓法效佳。尤其是耳穴刺激法,對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是必不可少的。  [偏方23]糖尿病伴有腎臟病時,取紫蘇籽和蘿蔔籽各半混合,略炒研末備用。1次12克,用桑白皮煎湯服,有大效。沒有蘿蔔籽,用胡蘿蔔籽也佳。本方也適用於糖尿病惡化而浮腫。  [偏方24]口渴甚而多尿是糖尿病的初期癥狀,對此取黃連末,和蜜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1次30丸,用熱水服下,療效佳。  [偏方25]消渴用党參15克,丹參30克,元參、沙參各10克,玉竹參12克,烏梅30個,水煎服,隔日1劑。渴甚加天花粉,大便溏稀加焦山楂。  [偏方26]消渴用肥玉竹、懷山藥各18克,何首烏12克,黃芪、花粉各9克,水煎,日1劑,分2次服。若渴甚加石膏30克,舌紅加黃連3克,小便多加菟絲子9克。  [偏方27]糖尿病伴有咳嗽、膿痰咯血時,取薏苡仁煎湯,兌酒少許,再煎取汁,每次1杯,每天服3~5次,長期服用,有大效。  [偏方28]糖尿病盜汗,取韭菜煎湯,頻頻服,療效佳。  [偏方29]糖尿病重症,取苦楝根白皮7克(不可超量),細切,焙乾,加麝香少許,水煎,空腹服,療效佳。  五十三、肝炎  [偏方1]急性黃疸型肝炎用凈麻黃5克,連翹、杏仁各6克,赤小豆30克(先煎),桑皮、甘草各6克,菌陳15克,鮮生薑3片,紅棗6枚,水煎服。  [偏方2]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用柴胡、桃仁、土鱉蟲、桔梗、紫菀、葶藶子、椒目各10克,赤芍、丹參30克,當歸15克,生牡蠣60克(先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3]慢性肝炎,轉氨酶長期不降者用柴胡9克,黃芩12克,白芍9克,三棱9克,甘草9克,鱉甲15克,丹參18克,佛手9克,鬱金9克,法半夏9克,太子參9克,生薑3片,水煎服。  [偏方4]慢性乙型肝炎用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5~30克,夏枯草12~15克,甘草6~12克,板藍根、山豆根各10~15克,每日1劑,水煎服。  [偏方5]茵陳120克,雞蛋2個,包穀面30克,茵陳研面備用。每次用15克茵陳面與雞蛋、包穀面調和蒸吃。  [偏方6]肝炎、黃疸取蒲公英的葉、莖、根,晒乾,水煎,代茶飲,對肝炎、黃疸有效果。  [偏方7]黃疸性肝炎取鮮鴨跖草160克,瘦豬肉80克,為1次劑量,煮熟,去鴨跖草,服湯食肉。或取蝸牛去泥,天天水煎服,有效。  [偏方8]黃疸性肝炎取黃連、黃芩、黃柏各2克,梔子1克,研末,混合,1次1~2克,1日服3次,療效佳。  [偏方9]無黃疸型肝炎用田基黃24克,白背葉根15克,夏枯草9克,雞骨草、土茵陳、板藍根、白芍、丹參、党參各12克,甘草6克。日1劑,煎服。  [偏方10]傳染性肝炎用據日本的臨床報道,傳染性肝炎,每天服蜂乳300~600毫克,有佳效。  五十四、肝臟病  [偏方1]柿葉茶和柿醋不僅對肝硬化有效,對諸般肝臟病也都有效。取柿葉細切,略蒸取出陰乾,裝瓷器,每天取少量用開水泡開,代茶隨時飲,療效佳。柿醋是泡柿子的米醋,每天服柿醋少許,可防止肝臟病。柿醋中含有強化和復活肝臟功能的豐富的天然枸櫞酸、琥珀酸等有效成份。  [偏方2]每次取艾葉1把,水煎,早晚各服1次,長期服用有效。  [偏方3]熟黃南瓜煎湯,服湯食瓜,可補養肝臟。  [偏方4]肝臟障礙取楓樹的葉或皮,濃煎,代茶頻飲,療效佳。本方還能消除脅下疼痛。  [偏方5]蒲公英的根、莖、葉、花400克,搗爛.加500毫升燒酒浸泡,絞取汁,每天早晨服三分之二酒盅後,喝1杯涼水,如此連續服9天,可消除肝臟障礙。本方對急性肝炎不宜。  [偏方6]一般肝臟病取馬齒莧的葉、莖,陰乾,每天10克,水煎服,療效佳。  [偏方7]肝臟虛弱,取杏仁5個,去皮去尖,早晨醒來細嚼,分3次,用唾沫咽下,長期服用,可補肝明目。  [偏方8]黑山羊肝1具,切大塊,置新瓦上,文火焙乾,加炒決明子,研末,和蜜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天3次,每次90丸,飯後服之。  [偏方9]去皮大蒜400克,加540毫升水,文火煎爛,冷卻,加雞蛋黃5個,再用文火邊攪邊煎2小時,煎成糖稀狀,做成黃豆大小的丸劑備用。1次2丸,1日3次,飯前服,有特效。  [偏方10]肝臟虛弱、視力減退時,取黑山羊肝1具,薄切搗爛,加黃連末150克,作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陰乾儲存。每天3次,每次90丸,飯後2小時,清水送服。  [偏方11]肝臟機能障礙用每天取松茸或木耳20克,細切,用1.8升水煎1~2小時,待泡沫全消失冷卻後,代茶隨時飲,可預防肝臟病。蘑菇用干品或鮮品均可,但干品療效更佳。  [偏方12]肝脾虛弱,取白屈菜晒乾研末,每次6克,水煎服,療效佳。  五十五、肝硬化  [偏方1]乾薑研末,裝布袋,加水濃煎,用厚手巾2個,浸其煎湯交替濕敷肝臟部位,1日多次,濕敷到皮膚髮赤,肝硬化初期用此方可獲效。又方,取生土豆連皮搗爛,略去汁,加等量麵粉,再加全量1/10的生薑,搗爛,敷肝臟部位1厘米厚,覆紙,繃帶包紮,1日換敷2次。  [偏方2]羊腦1具,煮熟,分3天服下。  [偏方3]葫蘆瓜,連籽置砂鍋蜜封,燒黑研末,每天飯前,用熱水服2茶匙,療效佳。  [偏方4]在耳朵上的肝臟點、肝炎點、肝硬化區域中,取壓痛點刺針,儘可能多留針,療效佳。體針穴位是兩手合谷,兩腳太沖、中封、頭部的百會穴等。  [偏方5]琥珀膏是消除諸般痞塊、積塊的妙方。大黃末和朴硝末等量混合,大蒜泥調,敷患處5毫米厚,療效佳。  [偏方6]肝硬化、臉腳浮腫,取生豬肝一具,細切,用米醋洗凈,蘸蒜醋汁服之。蒜醋汁是將大蒜細搗後,用米醋調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腹瀉時停服1天後再服。  [偏方7]肝硬化、脾肝大用穿山甲500克,醋炙鱉甲300克,雞內金500克,蜂蜜2000克。前3味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日服3次,每次1丸。忌生冷、腥葷、油膩食物。  [偏方8]肝硬化、腹部腫瘡、腹膜炎,取紅尾鯉魚,去內臟,在其內裝白礬末20克,紙包後再用粘土包,埋入炭火烤熟,取出去土和紙,搗爛,用180、360毫升大米,熬粥,每天3次,吃飯時放開量吃,療效佳。  [偏方9]肝硬化腹水、肝功能受損用豬心、豬肝、豬肺各1具,柿子醋1000毫升,蒜瓣24個,砂仁30克。將豬心、肝、肺放砂鍋內水煮半熟,棄水加醋、蒜瓣、砂仁共煮至醋干,用竹刀切片,吃豬心、肝、肺。忌食辣椒。  五十六、腎炎  [偏方1]童狗肉60克,五指牛奶根15克,紅芽大戟3克,海金砂9克,半邊蓮6克,車前草15克,水煎,每日1劑。  [偏方2]綠豆250克,白礬125克,共鍋炒,炒至豆皮裂開為度,篩去礬末即可。成人分2次,患兒分3次煮服。  [偏方3]活鯽魚2條(每條30克以上),地榆15~30克,鮮土大黃9~15克。將魚洗凈,與葯同煮沸即成。睡前半小時或1小時吃魚喝湯。每日1劑,3~5劑為1個療程。  [偏方4]青蛙1隻,巴豆(去皮)3粒。將巴豆塞入青蛙肛門內倒掛屋內通風處,特陰乾後(一般需7天左右),以瓦焙青蛙至酥脆,研成面即可。每隻青蛙炮製後,成人可服20次,小兒用量酌減。每日2次,白開水送服。  [偏方5]牛蒡子濃煎服,療效佳。  [偏方6]腎炎水腫,取李仁7克,細搗,加2碗水攪勻,過濾取汗;取薏苡仁適量,用李仁汁煮飯吃,長期服用,療效頗佳。  [偏方7]將艾葉卷點燃,離穴位l厘米處,熏腰部的腎俞、志室穴位立及肚臍下3厘米處,熏至皮膚髮赤,有效。  [偏方8]西瓜皮、茯苓、黃芪各15克,川牛膝10克,烏梅15克,澤瀉、丹皮各8克,車前子、滑石、連翹各15克,牽牛子10克,水煎,日1劑。  [偏方9]白茅根、石韋各50~100克,女性加坤草50克,水煎,每日1劑。  [偏方10]腎炎水腫,取大麥穗或小麥穗和南瓜籽,以3:5的比例混合,用2碗水煎至1碗,1次1碗,早晚各1次,空腹服。  [偏方11]腎炎水腫和小便不通,取生豬肝尖150克,綠豆1茶匙,陳米適量,熬稀粥,空腹服,長期服用,定能見效。  [偏方12]腎炎浮腫,取蘆薈葉搗爛取汁,麵粉調,敷足心2~3小時,便開始排尿而消腫,每天堅持,有效。  [偏方13]干豆莢煎3小時,代茶隨時飲,服藥期間不能喝飲料,療效佳。  [偏方14]鹽黃柏、篇蓄各1500克,炒車前子1000克,共研細粉,過120目篩,混勻,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每日2~3次,每次1丸。亦可治膀胱炎、腎孟腎炎、尿路感染等疾患。  [偏方15]急性腎盂腎炎用銀花、益母草、旱蓮草各15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劑熱重於濕可加大銀花劑量,濕重於熱可加大車前草劑量,血尿較重可加大旱蓮草劑量,泌尿繫結石可加服金錢草。  [偏方16]急性腎炎用砂仁20克。萊菔子(微炒)500克,萊菔子研細末,以水煮2小時,過濾去渣,把砂仁浸於濾液中1夜,取出晒乾,再浸再曬,汁盡為度,晒乾研細末。每服6克,薑湯送下,1日2次。  [偏方17]用燈心草15~300克,水煎,每日1劑。  [偏方18]干益母草36克,黃芪、党參各18克,水煎1碗,分4次服,日1劑。  [偏方19]用地丁(全草)7~8棵,雞蛋2個,加水300毫升,煎到100毫升,加入雞蛋,1次服用,連服3-5天,每天2次。  [偏方20]急性腎小球腎炎用金銀花、連翹、冬瓜皮各12克,蟬蛻6克,玉米須、赤小豆各20克,浮萍10克,白茅根30克,車前草15克,水煎,每日1劑。  [偏方21]急、慢性腎炎用蜈蚣1條,生雞蛋1個。將蜈蚣去頭足,焙乾為末,納入雞蛋(光扎1個小洞)內攪勻,外用濕紙及黃土包裹制熟,剝取雞蛋吃,每日1個,7天為1個療程。如病不愈,再服1至數療程(2療程之間相隔3天)。  [偏方22]鹿銜草、鳳尾草、馬鞭草、金錢草、夏枯草、車前草、益母草、旱蓮草各12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服12劑。  五十七、肺炎  [偏方1]蘿蔔汁3酒盅,加其2/5的生薑汁,用540毫升熱水調,睡覺前服下,可發汗退燒。本方對扁桃腺炎也有效果。  [偏方2]蘆根60克,薏仁10克,冬瓜仁24克,竹黃精12克,川貝母、桑白皮各9克。水煎,內服,日服1劑。高熱加地龍、前胡各9克;咳嗽咽腫加北杏仁12克,車前子9克;痰多加栝蔞皮12~15克。  [偏方3]將大蒜置乳缽中搗碎,根據所需濃度加入溫水或糖漿浸漬4小時,過濾後即可,每次服15~20毫升,4小時1次。  [偏方4]用虎杖印克,魚腥草、大青葉各30克,栝蔞仁15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熱退後藥量酌減。  [偏方5]芋頭去皮,搗爛取汁1茶杯,加其1/3的生薑汁,另取白面適量,用芋頭生薑汁調和,紙敷胸部兩側,干則換藥。  [偏方6]將適量薄公英搗爛,製成丸劑如花生米大,1日3次,每次服2丸,口含溶化,慢慢吞下,以飯後服用為宜。亦可用此葯6丸,加雞蛋清適量,搗勻後敷於胸部。  [偏方7]大葉性肺炎用石椒草1000克,加水3000~4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濾液加防腐劑置冰箱內保存。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偏方8]喉中痰鳴,伴有高血壓、氣管炎用於地龍500克,研面貯瓶備用。每服5克,每日3次,開水沖服。忌煙酒。  [偏方9]哮喘痰咳取五味子和白礬各半混合,研為末,取烤熟豬肺蘸其末,細嚼,用白開水送服。  五十八、肺結核  [偏方1]沙參、阿膠各90克,木冬、麥冬、百部、茯苓番120克,款冬花150克,夏枯草300克,烘乾,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蠟紙包裝,封入塑料袋備用。成人每次服1丸。日服2~3次,90丸為1個療程。  [偏方2]大蒜20頭和干鮭龜頭1個,置砂鍋烤黑研末,1次3.8克,1日服3次。  [偏方3]大蒜300克的搗爛,同500克燒酒裝瓶,封口,放置1個月以上時,便成透明液體,睡覺前取蒜酒5~10滴,沖水服。  [偏方4]生雞蛋1個,用米醋180毫升浸泡48小時,待蛋皮軟乎時,去皮攪勻。每次1匙,1日服3次。  [偏方5]夏枯草30克,青蒿3克,鱉甲1.5克。夏枯草水煎去渣,濃縮成浸膏曬於,然後與青蒿、鱉甲共研成細粉,裝瓶備用,分3次服。  [偏方6]百部500克,加水4000克煎膏,每次1匙,每日2次,連服半個月。  [偏方7]空洞型肺結核用取蜈蚣若干條,去頭足,焙乾研末,裝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以3條量內服。連服1個月,停葯休1周後,可繼續服第2個療程。  [偏方8]大蒜搗爛成膏,加麝香少許,厚敷於第三節胸椎骨上,干則換敷,10天後見效。敷藥後,可能出現皮膚受傷的現象,但會不留傷疤地癒合。  [偏方9]白芨250克,百部500克,共研細面。取未下過蛋的黃母雞(1公斤以上)1隻,燉極爛去骨,和上藥面為丸,如梧桐子大,晒乾備用。每服9克,日服3次。  [偏方10]取烏龜1個,用黃泥包住,糖火燒焦去泥,研細末,開水沖服,每日3次,每次1.5克,連服兩個月。禁煙酒。  [偏方11]人蔘(可用党參代)30克,川貝60克,黑棗、豬油各500克。先以人蔘煮湯,再以黑棗去核,川貝打成粉置黑棗中,然後以人蔘湯煮棗,使湯全部滲入黑棗內,最後以豬油蒸黑棗,每天服棗10枚。  [偏方12]肺病咳嗽、咯血取干白芨24克,貝母12克,共研末,1次4克,1日2次。服用時加雞蛋1個,白糖4克,清水送服。  [偏方13]肺病咳嗽、盜汗取三白草80克,豬肚1個,共煎熟,服湯食肉。  [偏方14]山羊肺1具,洗凈,去皮,加杏仁泥10克,蜂蜜1杯,水2杯,水煎,1日分3次,每次吃飯時吃羊肺喝湯,長期服用,有效。  [偏方15]雄黃、硫磺(去沙泥)各3克,麝香0.3克,硃砂6克,共研細末,置瓶中備用。用時先以燒酒搓脊柱,然後用大蒜(切開,去須、皮)蘸葯末從下向頸沿脊柱搓之,直至葯末搓完為止。搓時如發現有腫痛處,就在該處反覆搓之。  五十九、膽疾  [偏方1]膽結石用取薏苡仁水煎,天天服,對去除膽結石有特效。  [偏方2]絲瓜絡煅存性,研細末,金錢草各30~60克,先煎金錢草,煎後加酒數滴,用藥汁送服絲瓜絡末,每服9克,1日2次。  [偏方3]膽結石發作用取梅實1個,放入熱茶中,趁熱服其茶1杯,可止膽結石發作。  [偏方4]膽結石、膽囊炎、膽道炎用鬱金、薑黃各12克,茵陳24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又方,治膽結石用鬱金、茵陳各12克,風化硝15克,飯前服風化硝煎液,飯後服鬱金、茵陳煎液。  [偏方5]膽囊炎、膽石症用金錢草30克,柴胡9克,枳實9克,白芍9克,炙甘草3克,鬱金9克,烏賊骨9克,浙貝母9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下。  [偏方6]膽石痛和婦女痛經用膽石痛和婦女痛經,取干青角菜(又名海蘿)研末或煎湯服,可止痛,即愈。  [偏方7]黃疸型急性膽囊炎用生大黃、玄明粉、柴胡、虎杖、枳實、半夏、黃苓,生山梔各9克,茵陳、對座草各30克,水煎,每日1劑。  [偏方8]諸般膽疾取蒲公英的根或莖,晒乾研末,或製成丸劑,每天服10克,有效。  [偏方9]恢復膽囊機能正常,取澤蘭根洗凈,開水泡,放涼服其水。  六十、水腫、腹水  [偏方1]每天取茯苓10克,濃煎服,可利尿、健脾、消腫。  [偏方2]優質牛肉600克,細切,加赤小豆600克,用5碗水煮爛,絞取汁服下,1次不見效,服多次,可見效。  [偏方3]青蛙7隻,去皮去頭去腿,酒洗,與49瓣大蒜共裝入豬肚,用酒燉爛,去青蛙,只服豬肚,可利尿消腫。  [偏方4]卿魚1條,不去鱗和內臟,加米醋至淹沒,文火煎至米醋干,分3次,飯後2小時服。每天1條,長期服用,療效頗佳。  [偏方5]肚臍上撒食鹽末,在上邊用小豆大小的艾葉柱,炙若干壯,可通尿消腫。水腫不能用針刺。  [偏方6]每天取晒乾白朮10克,水煎,代茶飲,可恢復體內水分代謝的正常,以致消腫。  [偏方7]活鯉魚去鱗和內臟,在其腹內裝綠礬1克,松寄生6克,大蒜8瓣(女性7瓣),置砂鍋,隔水蒸爛,服魚、大蒜、松寄生。  [偏方8]生薑汁1匙,遠志15克,炒黃,用1碗水煎至一半,睡覺前服下,療效頗佳。重患者要早晚各服1次。  [偏方9]每天取玉米軸20克,水煎服,可利尿消腫。玉米軸比玉米須更佳。  [偏方10]活黑魚去內臟,在其腹內裝滿大蒜,縫口,用酒燉服,可利尿消腫。  [偏方11]因重病而全身浮腫取杏樹葉濃煎,洗全身多次,並服1杯杏樹葉汁,對因重病引起的全身浮腫,頗有療效。  [偏方12]心氣虛、浮腫用胡桃仁20個,去核大棗20枚,共細搗,入蜜80克,用文火煎熬至粘稠狀時,取3匙飯後用酒服,有效。  [偏方13]腹水用將半熟營實晒乾,每天取10克,濃煎,代茶隨時飲,療效佳。肥胖者要加大黃3克。  [偏方14]煨甘遂1.5克,牽牛子1.5克,絲瓜子1.5克,炒小茴香1.5克,共為細面,頓服,開水送下。  [偏方15]甘遂粉30克,用濕水將其調如糊狀,敷臍部,約0.5厘米厚,外以紗布覆蓋,上置熱水袋。  [偏方16]西瓜1個(約重2500~3500克),砂仁120克,大蒜瓣250克(剝去皮)。先將西瓜開一小蓋,挖去瓜瓤,保留瓜皮(連皮白約3厘米厚),再把砂仁、大蒜放入。用黃泥漿塗西瓜如泥球,置木柴火爐(忌用煤炭)上,徐徐烘乾。待西瓜烘乾後,去泥,研成細末,裝入瓶內密封備用。每日服藥末3克,早晚分服,溫水送下。腹水消失後,心須嚴格忌食咸物,病癒後勿食西瓜。  [偏方17]貓眼草(澤漆)7根,雞蛋7個,黃酒250克,先將雞蛋煮熟去殼,將貓眼草棵切成3厘米長,每個雞蛋插上7~8個,將雞蛋放入砂鍋內,倒入黃酒,文火煮之,酒盡為度。任意食之,7個雞蛋為1劑,病不好,隔10天再吃第2劑,一般吃3~4劑可愈。食後忌鹽。  [偏方18]諸般水腫,取黑豆加1倍量的水煎至一半,與等量米酒混合後,再煎至一半時服之,可消腫。  [偏方19]虛弱水腫,口渴、小便不暢時,取白茅根1大把,小豆5.4升,用水煎至干,去白茅根,只服小豆,有效。  [偏方20]心病水腫,取甘遂10克,麥芽200克,研細末,入蜜160克,水少許,文火煎,分7份服7天。本方對腎病水腫也有效果。甘遂有毒,總量和每日服量都不得超量。孕婦忌用。  [偏方21]病因不明水腫用有一病因不明的全身浮腫患者,赴歐洲就醫,未能治癒,後來服蒲公英,神奇地獲得治癒。方法是取蒲公英的葉、莖、根等,晒乾備用,水煎服。  [偏方22]膨脹用青蛙1隻,巴豆7個,砂仁7個。取青蛙去腸肚,將巴豆、砂仁放入青蛙腹中,外用泥封,火燒存性,去泥研末。分成7包,每次1包,每日1~3次,白開水送服。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等食物。  [偏方23]黃水腫百葯無效時,取白礬80克,青礬40克,研末,與麵粉300克混合,炒黃,和米湯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1次30丸,大棗煎湯服。  六十一、食滯  [偏方1]吃鴨蛋食滯時,取濃糯米泔水(淘洗糯米的水),煮沸,服1碗。1次不見效,服多次有效。  [偏方2]吃麵粉食滯取胡蘿蔔服1碗。1次不見效,服多次有效。  [偏方3]增進食慾取豬舌細切,加大蔥、大蒜、食鹽、辣椒、醋等調料,水煎服、療效佳。  [偏方4]酒滯取山濃煎服,不過5分鐘即可吐凈胃內物,有效。  [偏方5]吃大豆或豆腐等豆製品食滯時,服1碗蘿蔔汁,1次不見效,再服2~3次,治癒。  [偏方6]吃香瓜、西瓜、黃瓜等瓜類食滯時,取其食滯的瓜皮煮沸,服其湯液。  [偏方7]消化不良用炒山藥12克,雞內金4克,共研細末,加適量紅糖備用。以上為1日劑量,加水煮沸成糊狀,分2~3次口服。  [偏方8]消化不良用吳萸子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共研成粉,每次用藥粉1.5克,調適量凡士林,敷臍部,每日換藥1次。  [偏方9]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取黃雞1隻,去毛、內臟,在雞腹內裝滿去皮大蒜,縫口,加黃雞一倍量的水和1杯燒酒,煎至一半取汁,1次半碗,每日3次,飯前或飯後服,長期服用,有大效。  [偏方10]食欲不振、腰痛、四肢痛取山羊脊椎骨1具,水煎取湯900毫升,加高粱米180毫升熬粥,早晚各服1次。放食鹽服也可。  [偏方11]夏季吃水果食滯時,取生薑、枳殼、青皮各5克,水煎服,療效佳。  [偏方12]酒滯取雞內金,加等量葛粉,研為未,蒸熟,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1次服50丸,療效佳,本方可根治久滯。  六十二、寄生蟲病  [偏方1]大蔥鬚根搗爛取汁,服半酒杯後,再服香油1酒杯,驅蛔蟲有效。  [偏方2]檳榔15克,使君子15克,水煎,每日清晨,空腹服。  [偏方3]苦楝根皮15克,花菽9克(炒黑去油),水煎,每日分3次,調白糖服。  [偏方4]蛔蟲病取地龍,炒干研末服之,療效頗佳。  [偏方5]取使君子去皮研末,每次3~4克,空腹,沖米湯服。小兒服大人的三分之一。  [偏方6]蛔蟲病、蟯蟲病取朝東的蘋果樹根,炒黃研末,大人沖熱酒服7克,小兒用溫水服3~5克,飯前服。  [偏方7]南瓜籽榨取其油,1次15~30滴,空腹服。或取南瓜籽去皮,搗爛,蜜湯調,每次服10~20克,也有效果。  [偏方8]仙鶴草根適量,洗凈,颳去外皮,晒乾粉碎,製成片劑。成人每服30克,小兒每千克體重服1克,空腹頓服。  [偏方9]將石榴根8克,水煎,去渣,然後用石榴根水煮小米作稀粥,空腹食之。  [偏方10]寄生蟲病用石榴根皮中含有豐富的驅蟲有效成份槲皮黃酮。取石榴根8克,用360毫升水浸1~2個小時後,加生薑7.5克,甘草3.8克,煎至270毫升。早飯前開始,每隔30分鐘1次,分3~4次連續服,不吃早飯,有效。  [偏方11]寄生蟲病用將石榴根陰乾,取8克用水煎服,可驅出蛔蟲和絛蟲。  [偏方12]寄生蟲病取海人草1把,石榴樹皮0.8克,大黃1.9克,用270毫升水煎至一半,睡覺前空腹服,小兒減半,療效佳。  [偏方13]寄生蟲病取榧子20個,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用,對絛蟲有佳效。  [偏方14]因蟲積而腹痛、厭食、面黃肌瘦,取生豬肝1具,細切,用1.8升白蜜和5.4升水煎至一半,分20等份,每天3次,1次服1份,飯前服,可使諸般病蟲隨大便排出體外,不徹底時,再服1具,有效。  [偏方15]驅除絛蟲取干石榴根的內皮7克,加水300毫升浸泡1天後,用文火煎至l00O毫升,於上午9時服下,服藥前1天不進晚餐,服藥當日早晨及服藥後2小時,各服硫酸鈞鎂20~25克。如絛蟲頭部未排出,隔周再行第2次治療,絛蟲排除後應進軟食,暫時禁食油脂類食物。醫生觀察9例(豬肉絛蟲5例,牛肉絛蟲4例),除1例因服藥後立即引起嘔吐而未生效外,其餘均1次愈。有胃炎者不宜用本方。  [偏方16]雷丸、檳榔、鶴虱、炒川楝子、苦參、炒枳實各9克,廣木香3克,用長流水500毫升浸一宿,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晚上昨睡前及翌晨空腹服,每日1劑。兒童減半量。3~5天為1個療程。本方無副作用,忌食油膩腥辣。  [偏方17]雷丸3克,二丑9克,大黃9克,混合共研細末備用。清晨空腹服,成人1次服4克,小兒1~5歲服1.5克,5~12歲服3克。  [偏方18]黑、白丑各等份,先炒熟,研成粉末,然後用雞蛋1個煎至將成塊時,把藥粉撒在蛋面上,捲成筒狀,煎熱雞蛋,早上空腹服。成人每次服3~4.5克,小兒0.15~3克。每隔3天服1次。  [偏方19]蟯蟲病用榧子20個(搗爛去外殼),檳榔3克,蕪荑30克,煎熬成100~150毫升溶液,用大蒜果10枚搗碎取汁,與溶液混合,在適當溫度下,進行藥物保留灌腸。成人每次灌100~150毫升。小孩每次灌50~100毫升。重者連灌3次,輕者1次即愈。  [偏方20]血吸蟲病,取南瓜籽去皮,炒黃研末,每次20~40克,1日2次,糖水送服,15日為1個療程。  [偏方21]急性血吸蟲病用烏梅20克,柴胡15克,黃連、白芍、川楝子、大黃各13克,党參10克,乾薑85克,黃柏、附片、細辛、桂枝、雄黃(另包,隨湯送服)各5克,當歸、花椒各3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每次1丸,每日3次。兒童酌減。  [偏方22]薑片蟲病用檳榔30克,牽牛子10克,水煎,每日1劑,睡前服,連服3天。兒童酌減。體弱者及孕婦慎用。  六十三、腹瀉  [偏方1]黃連3.8~7.5克,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1日3次,飯後溫服。  [偏方2]蘿蔔乾葉1把,置鍋加水煎至湯呈褐色時,倒浴盆,在其中泡下腹部後睡覺,輕者1夜即愈。  [偏方3]柿花焙乾研末,和飯糊為丸,1日3次,1次服5丸,療效佳。  [偏方4]糯米和粳米各半,炒2匙,用720毫升水煎,20分鐘,1次1杯,1日服5~6次。  [偏方5]五更瀉用硫磺30克,赤石脂30克,胡椒10克,共研細末,貯瓶備用。早晚飯前,各服1次,每次1.5~3克。  [偏方6]泄瀉用豬腰子1個,補骨脂3克。將豬腰子洗凈,切口,放入補骨脂,蒸熟食之。忌食油膩食物。  [偏方7]泄瀉用桃金娘625克,車前草625克,木香250克,水煎濃縮成500毫升,加入炒熟澱粉375克,搗勻晾乾製成顆粒,壓成藥片(約2000片),每片重0.5克。成人每次4片,每日服3次。小兒酌減。  [偏方8]用160克生薑和40克黃連,切成黃豆粒大小的小塊,用文火烤,待生薑烤透時去生薑,只將黃連研未,1次4克,空腹頻服,治癒。  [偏方9]胃熱泄瀉用大黃9克,銀花15克,水煎,日1劑,內服。  [偏方10]脾腎氣陰不足之泄瀉用熟地黃30克,生白朮15克,生山藥15克,生扁豆15克,炙甘草15克,炮姜3克,吳茱萸3克,用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再放火上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每日1劑,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早晚各服1次。  [偏方11]水瀉用土炒白朮30克,車前子15克(包),濃煎,每日1劑,分3次服。  [偏方12]暴瀉取秦艽80克,炙甘草20克,混合,1次12克,水煎服。  [偏方13]慢性腹瀉用防風15克,水煎,日1劑,服1次,連服20天。  [偏方14]急性泄瀉用鮮野艾250~300克,洗凈切碎後加水1500~2000毫升,煎煮後過濾,去渣取汁,趁熱置盆內熏洗兩足10~15分鐘。每日3~5次。水涼後再加熱重複熏洗。  [偏方15]急性細菌性腹瀉,取鮮仙人掌40~80克,水煎服。  [偏方16]夏季腸炎腹瀉甚時,取篇蓄1把,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用5~6天,可愈。  [偏方17]腎虛腹瀉不止而百葯無效時,取五味子80克,吳茱萸20克,混合,炒黃研末,1次7克,米湯送服。五味子要去蒂。吳茱萸取細而呈綠色的為佳。  [偏方18]雞鳴泄用肉豆蔻9克,吳茱萸6克,破故紙9克,五味子6克,乾薑6克,水煎,日1劑。  [偏方19]濕熱腹瀉用鮮鐵莧50克,鮮鳳尾草50克,鮮車前草30克。將各葯洗凈切碎,水煎數沸,分2~3次內服。  [偏方20]暑熱腹瀉用鮮藿香15克,鮮荷葉9克,鮮扁豆葉9克,六一散9克(包),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下。  [偏方21]綠豆水磨取汁,服1碗,有效。  [偏方22]習慣性腹瀉,在山羊角內裝滿白礬末,用木炭火焙乾研末,每天3次,飯前用溫水服7.5克,療效佳。  [偏方23]百葯無效時,在濃煎梧桐葉的熱湯中浸泡兩腳,可逐漸減少大便次數,以致治癒。  [偏方24]腹瀉不止時,取木炭研細末,1次半茶匙,1日服2~3次。  六十四、腹脹  [偏方1]川朴面6克,木香面3克,焦三仙面9克,混合後分6~10包,每次服1包。  [偏方2]蔻仁6克,竹葉15克,大腹皮15克,萊菔子(炒)30克,木香6克,沉香3克,生薑皮9克,水煎,內服。  [偏方3]沉香3克,大腹皮30克,沉香研細末,大腹皮水煎。先用白開水沖服沉香粉,半小時後,服大腹皮湯,連用2次,中隔2~3小時。  [偏方4]腹脹、胃腸虛弱、食欲不振時,取大麥粉炒黃,1次8克,1日3次,飯後2小時用溫水服,長期服用,有特效。  六十五、腹膜炎  [偏方1]腹膜炎、肝硬化用取干薺菜的根、葉及炒薺菜籽各等量,共研末,和蜜為銀杏仁大小的丸劑,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丸,用決明子煎湯服可在3~4天內顯效,通利小便。  [偏方2]急慢性腹膜炎取決明子和老鸛草各19克,用720毫升水煎至630毫升,1天服完,療效佳。  [偏方3]慢性腹膜炎,晝夜盜汗時,取陰乾紫蘇子1把,用540毫升水煎至360毫升,每日頻服,連續服10日,有效。  [偏方4]篇蓄的葉、莖晒乾,10~15克為1日劑量,水煎服。或取篇蓄汁,1次1杯,1日服2~3次。  [偏方5]葵花籽焙乾研末,飯糊調和,敷腳掌不著地面的部位,可排尿消水。  [偏方6]接骨木1把,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代茶頻飲,有效。  [偏方7]陳葫蘆搗碎,酒浸3天,取出晒乾,燒黑研末,每次12克,每天3次,飯後2小時用熱酒服。不能飲酒者,可在溫水中兌酒少許服用。  六十六、便秘  [偏方1]小豆和昆布共煎,加白糖適量,以不傷胃為限,放開量服。如對昆布味不適,可將昆布鋪於鍋底煎煮,只服小豆和煎湯。  [偏方2]桃樹的葉和花,陰乾,濃煎,代茶頻服。本方沒有副作用,能提高胃腸功能。加蜂蜜送服也佳。  [偏方3]生雞蛋1個,加3倍涼水,攪拌30分鐘,飯前服。1日1次,服1周,治癒。  [偏方4]蓖麻油1小碗,蜂蜜半碗混合,溫服,療效佳。  [偏方5]腹痛而大便不通時,取李仁研末,1次12克,清水送服,有效。  [偏方6]老鸛草1把,用900~1080毫升水煎至2/3,代茶飲,療效佳。  [偏方7]黑芝麻40克,胡桃80克,共搗備用。1次1匙,飯前清水送服,有效,還有增強精力。  [偏方8]當歸40克,蘆薈40克,硃砂10克,各研細末,混合,蜜調,再用硃砂10克為衣,製成大豆大小的丸劑,飯前服3~4丸,有效。  [偏方9]大便干如兔屎,取蜂蜜40克,加食鹽8克,兌水,每天飯前服之,易愈。  [偏方10]萊菔子9~15克,大黃6克,開水沖泡後服下。  [偏方11]白菜汁,每天飯後2小時服1杯,長期服用,有效。  [偏方12]蘋果去皮後,扣出果蒂和內核,在其中裝滿白糖或蜂蜜後,蓋上原果蒂,置鍋蒸熟,每次1個,飯後吃,有效。  [偏方13]每次取蛋黃漬5~6滴,飯前10分鐘,用水服下。  [偏方14]老年便秘、產後便秘、虛弱而致的便秘,取大麻子和紫蘇子各360毫升,洗凈,榨取油,加大米少許,熬粥,飯後2小時服用,療效佳。  [偏方15]年老體弱便秘用全栝蔞30克,玄明粉10克,共搗爛,輕煎,內服,每日2~3次。  [偏方16]白朮、蒼朮各30克,枳殼10殼,肉蓯蓉20克,用適量清水洗凈藥物,浸泡30分鐘,每劑煎2次,每次慢火煎1小時左右,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1次溫服。  [偏方17]黃豆皮40克,濃煎,服3~4次,治癒。  [偏方18]大便乾燥不通時,取烏梅10克,蒸熟去籽,製成大棗大小的丸劑,塞入肛門,1次不見效,再做,有效。  [偏方19]老年便秘用枳實6~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20]年老體虛便秘用肉蓯蓉30克,水煎,分3次服。  [偏方21]習慣性便秘用取大黃末37.5克,小蘇打113克,碳酸鎂19克,研細末,晚9點鐘左右,服1茶匙,翌日早晨,可排稀便,治癒。  [偏方22]百葯無效時,取豬膽汁,加米醋1茶匙,用灌腸器注入肛門深處2~3次,有效。豬膽乾枯時,放入1杯開水泡開後使用。  六十七、神經痛  [偏方1]八角金盤葉細切,放入洗澡水洗澡,可治癒神經痛。  [偏方2]干黑狗皮燒黑研末,每天3次,每次7~8克,飯後2小時用熱酒服,可治癒諸般神經痛和風濕症。或取干黑狗皮,泡澆酒後烤熱敷患處,涼則烤熱再敷。  [偏方3]松或松樹皮,水煎,代茶隨時飲,可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偏方4]烏蘞梅根搗爛,敷佈於患處,干則換敷,療效佳。  [偏方5]在燒酒中加入其一半量的蘆薈葉泥和少許紅糖,放置20天,使成味美的蘆薈酒。取其酒,頻頻服。本方對胃腸病也有效。此酒越陳越好。  [偏方6]大薊葉搗爛成餅,敷患處,同時取大薊葉濃煎,每次1酒盅,飯前服。  [偏方7]生橡子去皮,晒乾研末,裝大瓶至一半,倒滿燒酒放置1個月後,用其酒熱敷患處。  [偏方8]海帶、線葉藻、鹿尾菜等海藻,共水煎,用其煎湯熱敷患處,療效佳。  [偏方9]因冷氣而神經痛,取360毫升酒瓶,裝食用酒精180毫升,加辣椒面1茶匙和樟腦少許,封口,放置15天,塗患處,或1次服1茶匙,治癒。  [偏方10]梅實肉用燒酒泡成糖稀狀,手帕包,敷患處,易愈。  [偏方11]石蒜球根搗爛,攤於紙或布3毫米厚,敷作痛部位,干則換,敷多次,可止痛。此葯有毒,不得入口,每次外敷時間也不可過長。  [偏方12]每天取干石南葉3~5克,水煎,代茶飲,能使經久不愈的神經痛、風濕症治癒。  [偏方13]鹽腌梅實20~30個,置砂鍋,加540~720毫升水,用文火煎煮1小時,在其湯液中浸毛巾,熱敷患處3~4次,治癒。  [偏方14]米醋置鍋煮沸,加入切蔥白再煎,在其煎湯中浸毛巾,熱敷患處,可止痛。  [偏方15]將桑樹枝切3厘米長,晒乾,取20克,另取草決明15克,共為1日劑量,水煎代茶飲,可止痛。  [偏方16]橐吾葉烤熱發軟時,敷患處,干則換敷,療效佳。  [偏方17]神經痛甚而手腳不靈時,取木通的莖和葉,置大鍋煮沸,倒入洗澡盆內洗澡,如此堅持8個月,可根治。  [偏方18]神經痛、手足癬,取大蒜去皮,置砂鍋,密封,用文火燒,研細末。1次取3個耳挖子量,米紙包。1日3次,飯前用清水服,療效佳。服1個月顯效。  [偏方19]活泥鰍魚,剖開去刺,皮向里敷滿患處,包紮,治癒。對有炎症的神經痛療效更佳。  [偏方20]車前草葉、搗爛取汁,塗患處,並熱敷,或取車前草葉搗爛成餅,敷患處也有效。  [偏方21]後背、腰部、手腳神經痛取米醋和麥麩子,炒後裝布袋,趁熱敷痛處,涼則換敷。  六十八、頭痛  [偏方1]川芎12克,白芷12克,白芥子10克,白芍15克,香附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  [偏方2]胃不適引起的頭痛用以未沾漆和藥物的草木灰,倒入精水攪拌放置,待沉澱時,服其澄清水1杯,療效佳。如嘔吐療效更佳。  [偏方3]柴胡12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白芷12克,香附10克,白芥子10克,杏仁10克,細辛6克,水煎服,尤適用於偏頭痛,女性病人多見兩脅脹痛、月經不調。  [偏方4]銀杏仁2~3粒,去皮,略烤,日3次,飯後2個小時嚼服,有效。  [偏方5]濕毛巾擰乾,蘸薄荷油少許,敷額頭,可止痛。  [偏方6]毛巾豎折3疊,中間包食鹽,浸於米醋後綁於頭部30~60分鐘,可止痛。皮膚嫩弱者,先塗雪花膏後再綁頭。  [偏方7]神經性頭痛用在熱水(以不燙為限)中泡腳,同時在脖頸後放熱濕毛巾,治癒。  [偏方8]神經性頭痛,取益母草濃煎,代茶飲,療效佳。  [偏方9]艾葉和大蔥各等量,搗爛,敷疼痛部位。或取大蔥根3個,生薑10克,共搗爛,敷疼痛部位2-3小時,有效。  [偏方10]圍頭巾時蘸小蘇打水,療效佳。或取土豆切薄片,均勻敷額頭後,頭巾包紮。或取磁石敷太陽穴後,再圍頭巾。  [偏方11]蘿蔔搗爛,布包,放額頭,干則換,2~3小時,可止痛。  [偏方12]慢性頭痛,取啤酒花做枕頭入睡,有效。  [偏方13]香附子11克,紫蘇、陳皮各7.5克,甘草3.8克,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1日分2~3次服用,服1周,對慢性頭痛有效。對原因不明的頭痛也有效。加川芎、白芷各7.5克,水煎服,療效更佳。  [偏方14]一般頭痛取紅花2克,放於180毫升開水中,涼後取上面的澄清水,分2次服下,可促進血液循環,治癒。  [偏方15]諸般頭痛取木通的葉、莖15克,或其果20克,水煎服,有效。  六十九、三叉神經痛  [偏方1]川芎12克,防風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地龍10克,水蛭6克,薑黃10克,水煎服。適用於腦震蕩後遺症型頭痛。  [偏方2]白芍50克,炙甘草30克,酸棗仁20克,木瓜10克。每日1劑,水煎服。  [偏方3]豬苓、茯苓各15克,澤瀉、桂枝各12克,白朮、木防己各9克,共製成本品16片,口服8~9片,每日2次。病情緩解後每日1次,疼痛消失後續服2周。1周為1個療程。重症可服2~4個療程。  [偏方4]桃仁10克,紅花5克,赤芍、川芎、白僵蠶各12克,丹參30克,蜈蚣2條,全蠍4.5克(研吞)每日1劑,水煎服。  [偏方5]白附子100克,全蠍150克,川芎、白芷、僵蠶各200克,分別研成粉末,過100目篩,攪拌均勻。每日2次,每次2克,以熱酒調服。10天為1個療程,治療2~3個療程。  七十、坐骨神經痛  [偏方1]當歸15克,丹參3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黃芪30克,牛膝12克,雞血藤30克,蜈蚣2條,全蠍6克,桃仁10克,水煎服。適用於痹證日久,氣滯血瘀,纏綿難愈者。  [偏方2]川芎30克,紅花10克,肉桂6克,獨活12克,防風12克,木瓜20克;炮山甲15克,薏苡仁60克,桑枝30克,地龍12克,水煎服。尤適用於行痹。  [偏方3]蘄蛇(或烏梢蛇)、蜈蚣、全蠍各10克,焙乾後研成粉,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服1包,以後每日上午服1包,7日為1個療程。兩個療程間隔3~5天,一般服藥後,可有全身及四肢出汗或灼熱感,有時可出現短暫性疼痛及麻木加劇,不久即消失。  [偏方4]耳朵坐骨神經痛穴位,針刺2~3毫米,留針20分鐘,可止痛,如此針刺4~5天,治癒。要找准穴位,找不準無效。  [偏方5]澤蘭濃煎,代茶飲,易愈。  [偏方6]牛膝30~50克,蒼朮20克,黃柏10克,水煎服。  [偏方7]何首烏、烏附片、北細辛、嫩桂枝、淡乾薑各10克。氣虛加黃芪;血虛加全當歸;日久不愈加土鱉蟲。加水慢煎取汁待用。同時用制馬錢子、淡全蠍各l克,研末裝膠囊分2份備用。用上湯汁送服膠囊。6~30天為1個療程。  [偏方8]麻黃20~30克,苡仁20~50克,党參、木通、甘草釺15克,水煎2小時以上。每人1劑分次服。連服4天為1個療程。並發嚴重神經官能症、癇症或明顯心血管疾病患者忌服。  [偏方9]麻黃20克,薏苡仁40克,木通15克,党參15克,甘草12克。水煎服。尤適用於痛痹。  [偏方10]牛膝40克,蒼朮20克,黃柏10克,細辛6克,水煎服。適用於寒濕痹而兼有熱象者。  [偏方11]石膏、知母、桑枝、防己各15克,桂枝、黃柏、丹皮各12克。水煎服。尤適用於熱痹。  [偏方12]黃芪15克,党參20克,當歸、沒藥各12克,乳香、三棱、莪術各6克,每天1劑,水煎分3次溫服。可治坐骨神經痛。  七十一、癲癇  [偏方1]白礬60克,鬱金90克,膽星30克,天竺黃12克,硃砂9克,琥珀9克,分別研細過篩,混合拌勻。每日6克,早晚分服,開水送下。  [偏方2]突然發獃而失去知覺的癲癇,取虎耳草汁,1次半酒盅,1日服2~3次。發作前經常服此葯,有效。  [偏方3]公豬腎2個,細切,加當歸末7克,用540毫升米酒煎至180毫升,分3次,飯後30分鐘服下。或頻服豬乳也有效果。  [偏方4]黑山羊研1具,薄切,浸水1小時撈出,加食鹽、大蔥、大蒜,用3碗水煎,服湯食肉,1日服3次,有效。  [偏方5]雞蛋黃1個,沖乳汁半杯,為1次劑量,1日3次。然後2小時服1次,服3~5天,顯效,可長期服用。  [偏方6]癲癇白天發作而頻繁者用魚螵(切碎面炒)30克,皂礬(炒紅色)30克,鉛礬(炒黑色)30克,硃砂(研細)9克。前3味研極細末,摻入硃砂拌勻。晨起用熱黃酒1杯,沖服魚膠散9克。如服藥後出現噁心嘔吐者,可隔日服。  [偏方7]豬牙燒炭研末,每天3次,每次1~2克,飯後2小時,用溫水服,服1個月,治癒。如不見效,再服1個月。  [偏方8]萬年青根晒乾備用。1次3~5克,用4大杯水煎至3大杯,1日3次,1次服1杯,療效佳。  [偏方9]蒼耳草葉洗凈,搗爛取汁,1次1杯,1日3次,飯後2小時服,長期服用,療效頗佳。  [偏方10]風痰癲癇,取白礬和茶葉,以2:1的比例混合,研為末,和蜜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茶水送服。1歲嬰兒服10丸,大人服50丸,可長期服用。  [偏方11]原發性癲癇又稱功能性癲癇:多在兒童期發病,與遺傳因素可能有一定關係。情緒激動、飢餓、發熱、強烈的聲、光刺激容易誘發此癲癇發作。  [偏方12]白果30克,將白果(連殼)燒炭存性,研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3克,用酒吞服,於發病後連續服完。效果好,長時間不發作。  [偏方13]明礬、白頭翁等量。兩葯研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9克。在發病時用白酒吞服,連服10日。  [偏方14]蠶蛹(或柞蠶蛹)若干克。研成細末,開水沖服,每次6克,每日3次,連服3個月。適用於各型癲癇。  [偏方15]蜂蛆(野蜂窩內藏的幼蟲)100~200隻,開水燙死、晒乾、油炸至黃,一次食完。適用於熱毒阻滯型,多見外感時邪溫疫高熱之後而發癲癇。  [偏方16]橄欖500克,鬱金250克,明礬250克,搗爛橄欖與另二味葯共熬膏,溫水化服。適用於因驚嚇所致癲癇。  七十二、肋間神經痛  [偏方1]柴胡、白芍各15克,黃芩、川芎、鬱金各10克,法夏、枳殼、青皮、丹皮各12克,水煎服。適用於脅痛遊走不定、心胸煩悶、胃納不振、噯氣或欲嘔、舌紅、苔黃白、脈弦細等癥狀者。  [偏方2]鬱金、柴胡各12克,黃芩、膽星、龍膽草、山梔子各10克,茵陳、澤瀉各15克。水煎服。適用於脅間痛、口苦納呆、噁心嘔吐、舌紅苔黃膩、脈弦數者。  [偏方3]女貞子、桑椹子、生地黃、麥冬各15克,五味子、熟地黃各10克,龜板30克,水煎服。適用於脅痛隱隱、心煩失眠、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者。  七十三、神經衰弱  [偏方1]蘋果皮或梨皮,細切,加水至淹沒,放白糖少許,濃煎成浸膏,每天代茶沖水服多次,療效佳。  [偏方2]白僵蠶研末,1次1匙,1日服3次,同時每天服虎耳草的青汁,效果佳。  [偏方3]甘草7.5克,大麥30克,大棗7.5克,用900毫升水煎至540毫升,1日4~5次,代茶溫服,療效佳。  [偏方4]神經症,取虎耳草汁,1次半酒盅,1日服2~3次,療效佳。或連根取15克,水煎服也有效果。  [偏方5]啤酒花濃煎,代茶飲,治癒。  [偏方6]狂躁型神經病,取明礬末和冰糖各120克,混合,用6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空腹服3~5毫升。一般服1~2次,有效。  [偏方7]百合3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適用於陰虛火旺型。  [偏方8]百合30克,玄參12克,枸杞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適用於睡眠障礙表現明顯者。  [偏方9]何首烏30克,絡石藤15克,合歡皮15克,水煎服。適用於腎虛型。  [偏方10]酸棗仁30克,琥珀粉1克,硃砂0.6克。研磨後製成散劑,每次沖服1.5克,每日兩次。適用於心虛失眠者。  [偏方11]山梔茶30克、夜交藤9克、血人蔘15克、南布年15克、鉤藤21克、白酒750克,諸葯泡白酒750克,一周後服用。每晚睡前服,每次服10毫升。可治神經衰弱。  七十四、癔症  [偏方1]柴胡、法夏、鬱金、貓爪草、白芍、黃芩各15克,浙貝、枳殼各10克,水煎服。適用於肝鬱氣滯型。  [偏方2]生地、麥冬、熟地各15克,浮小麥30克,大棗10個,炙甘草10克,水煎服。適用情志抑鬱、思慮過多、日久傷陰者。  [偏方3]馬兜鈴12克,水煎服。適用於體型肥胖而見臟躁證者。  [偏方4]甘松30克,陳皮30克,水煎服。適用於臟躁而兼見脾虛便溏者。  [偏方5]硼砂粉15克,大豆1小把,硼砂粉拌豆,每次吃4~5個。適用於驚恐不安型臟躁證。  七十五、夢遊症  [偏方1]制首烏45克,夜交藤45克,磁石30克,代赭石30克,生龍牡30克,刺五加30克,五味子15克,水煎服。適用於各類型夢遊症。  [偏方2]丹參60克,夜交藤50克,生地30克,百合30克,五味子20克,水煎服。適用於輕型夢遊症。頭暈加珍珠母、鉤藤各20克;心悸者加磁石30克;食欲不振加二芽各10克;精神不振者加太子參15克,党參10克。  七十六、抑鬱性神經症  [偏方1]柴胡、法夏、佛手、白芍、鬱金各15克,黃苓、炙甘草各10克,熟附子12克,水煎服。適用於心情壓抑苦悶、興趣活動明顯減少患者。  [偏方2]黃柏、知母、丹皮、棗皮各12克,熟地、桑椹各15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適用於該病屬於心腎不交型。  [偏方3]炙甘草、柏子仁、當歸各10克,太子參、黃芪、白朮、茯苓各15克,浮小麥30克,大棗10個,水煎服。適用於心脾兩虛型,多兼見胃納不振、面色萎黃、舌淡白、苔白、脈弱等症。  [偏方4]新鮮橙果或橙果製品,生吃、干吃或榨汁飲服均可。適用於所有抑鬱性神經症患者。  七十七、精神分裂症  [偏方1]礞石、茯苓各30克,生鐵落60克,膽南星、石菖蒲各15克,皂角刺、橘紅各10克,水煎服。適用於癲狂證偏痰火內擾邪實型。  [偏方2]人蔘、炙甘草、五味子各10克,黃芪30克,柏子仁、棗仁、當歸各12克,水煎服,人蔘另燉兌服。適用於心脾兩虛型癲狂證。  [偏方3]生地、麥冬、棗仁、棗皮、茯神各15克,黃連6克,五味子10克,玄參20克,水煎服。適用於陰虛火旺型癲狂證。  [偏方4]大黃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赤芍12克,鬱金12克,菖蒲15克,木通10克,香附12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水煎服。尤適用於幻想型。  [偏方5]天冬15克,麥冬15克,生南星3克,遠志10克,生鐵落120克,菖蒲10克,茯神15克,鉤藤10克,連翹10克,水煎服。尤適用於毀壞型。  [偏方6]仙茅15克,仙靈脾30克,制附片30克,當歸12克。水煎服,制附片先煎。尤適用於陽虛型。制附片最大劑量可達120克左右。  七十八、心神經官能症  [偏方1]党參、茯神各15克,當歸、白朮、酸棗仁各15克,龍眼肉20克,淮山藥30克,遠志6克,甘草6克,黃芪24克,水煎服。適用於心脾兩虛型。症多見心悸、眩暈、納差乏力等。  [偏方2]酸棗仁、天冬、生地、玄參、茯神各15克,當歸、丹參各10克,遠志、五味子各6克,水煎服。適用於心悸甚者。  [偏方3]柴胡、鬱金、佛手各10克,白朮、茯苓各10克,當歸、白芍各15克,薄荷、甘草各5克,水煎服。適用於心悸悶痛,伴嘆息易怒者。  [偏方4]枸杞、麥冬、淮山藥、黃精、熟地各15克,丹皮、菊花、澤瀉各10克,水煎服。適用於陰虛陽亢型。  [偏方5]當歸、枸杞、杜仲、棗皮各15克,熟附片、鹿角膠、菟絲子、肉桂各3克,水煎服。適用於腎陽虛型。  七十九、眩暈症  [偏方1]桑樹枝細切,焙乾備用。水煎,代茶隨時飲。  [偏方2]取冬季野兔骨,燒黑研末,每日3次,每次3.8~7.5克,飯後2小時,溫水送服。  [偏方3]耳原性眩暈症用炒棗仁9克,柏子仁9克,山藥9克,當歸9克,五味9克,龍眼肉9克,水煎,內服,日1劑。  [偏方4]因眩暈昏倒時,取囊吾葉,用食鹽揉搓取汁服下,療效佳。  [偏方5]美尼爾綜合症用仙鶴草60克,水煎頻服,每日60克,連續3~4天。  [偏方6]五味子、酸棗仁,懷山藥各10克,當歸6克,龍眼肉15克,水煎,日1劑,分2次服。  [偏方7]用優質白果仁30克(有噁心嘔吐癥狀者,加入乾薑6克),共研細末,分4等份。每次1份,溫開水送下,早晚飯後各服1次。  [偏方8]天麻和川芎各7.5克,加甘草少許,用360毫升水煎至一半服,療效佳。  [偏方9]內耳性眩暈症用代赭石30克(先煎),夏枯草、姜半夏、豬苓、鉤藤(後下)各12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偏方10]澤瀉30克,竹茹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50~200毫升,再加上法取第2煎,兩煎混合,少量頻服,1日1劑。  八十、胃腸神經官能症  [偏方1]枳實、竹茹、法夏各12克,茯苓、梔子各15克,知母10克,陳皮、黃連、吳萸、甘草各5克,水煎服。適用於胃熱型。  [偏方2]党參、茯苓、淮山藥各15克,白朮、法夏各12克,扁豆18克,陳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適用於脾氣虛弱型。  [偏方3]柴胡、梔子、丹皮、白芍、知母各10克,枳實15克,石斛12克,夏枯草20克,陳皮、青皮、黃連各6克,水煎服。適用於肝胃不和型。  [偏方4]党參、白朮、當歸各12克,黃芪、茯神各30克,酸棗仁、龍眼肉、柏子仁各10克,遠志、木香、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適用於心脾兩虛型而見納呆乏力、失眠多夢、腹脹便溏者。  八十一、性神經官能症  [偏方1]鹿血100毫升,白酒1000毫升,水煎服。適用於癥狀明顯偏腎陽虛者。  [偏方2]豬骨、豬腦各500克,炒麵1000克,搗和均勻為丸,如黃豆大,每次6~10克,空腹溫黃酒兌服,每日3次。適用於本症而見腦力勞動過重者。  [偏方3]羊腎2對,鹿茸5克,龜板100克,水煎服。適用於陰陽氣血虛弱均明顯者。  八十二、老年性痴呆  [偏方1]當歸15克,黃芪30克,大棗20個,水煎,喝湯吃棗。適用於氣血兩虛型。  [偏方2]黑芝麻50克,核桃仁100克,大米適量,熬粥食用。適用於偏虛型痴呆症。  [偏方3]山楂15克,枸杞15克,水煎服。適用於體型偏胖型痴呆症。  [偏方4]芡實、糯米、荷葉各適量,水煎服。適用於腎陽虛而見尿頻失禁者。  [偏方5]生山藥100克,枸杞10克,水煎服。尤適用於脾虛清氣不升者。  八十三、健忘症  [偏方1]將遠志根陰乾,細切,取11克,用540毫升水煎至360毫升服下,療效佳。  [偏方2]松針或松樹皮,水煎代茶飲,有明顯療效。  [偏方3]增進記憶力取大蒜1頭,搗爛。加炒芝麻和蜂蜜各180毫升,再搗調勻,置冷暗處1個月以上,每次半茶匙,沖90毫升熱水服,有效,但1天服藥不得超過2次。  [偏方4]增進記憶力用遠志3克,石菖蒲3克,干蝮蛇肉1克,共研末,為1日劑量,濃煎服,對增進記憶力,治療健忘症有效。  八十四、面神經炎  [偏方1]桂皮、白芍、白附子各12克,炙甘草、白僵蠶各10克,蜈蚣1條,水煎服。適用於面神經炎急性發作者。  [偏方2]白附子、牛膝、天麻、龜板各12克,白僵蠶、白芍各10克,生石決明30克,水煎服。適用於風痰上擾清竅型。  [偏方3]鮮鱔魚血1盅、銀硃3克,用鱔魚血調和銀硃,外塗患側面頰部(左歪塗右、右歪塗左。)適用於口眼歪斜甚者。  [偏方4]用梅花針輕叩患者側面部及耳周至皮膚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適用面神經炎者緩解期。  [偏方5]羚羊粉5克,僵蠶、全蠍各60克,將後二味葯焙乾研末,和羚羊粉混合均勻即可,每次5克,每日3次,飽腹服之,半個月為一療程。適用於面神經炎癥狀較重者。  八十五、神經性皮炎  [偏方1]天南星適量,煤油少許。將天南星研粉,放入煤油中調成糊狀、搽患處。日2次。尤適用於苔蘚樣改變者。  [偏方2]生薏苡仁、珍珠母各30克,乾地黃、白癬皮各15克,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芥穗、五味子各10克,水煎服,主治神經性皮炎。  [偏方3]党參12克,茯苓、白朮、淮山藥、玄參、雞內金各9克,薏苡仁15克,黃芩、白芨、甘草各6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每日分2次服。服藥期間禁酒、辛辣、豆製品、雄雞、鯉魚等食物,主治神經性皮炎。  [偏方4]生地30克,玄參、丹參各15克,當歸、白芍、茜草、紅花、黃芩、苦參、蒼耳子、白癬皮、地膚子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主治神經性皮炎。  [偏方5]鮮土大黃根適量,搗爛,塗敷患處,主治神經性皮炎。  [偏方6]鮮鵝不食草適量,搗爛,取汁,外塗患處,主治神經性皮炎。  八十六、多發性神經炎  [偏方1]太子參、白朮、茯苓各15克,黃芪、生薏苡仁各30克,陳皮、砂仁、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適用於脾胃虛弱型而表現下肢痿軟乏力為主症者。  [偏方2]棗皮、當歸、龜板、牛膝、知母、黃柏各15克,水煎服。適用於肝腎陰虛型。  八十七、重症肌無力  [偏方1]黃芪30克,人蔘30克,白朮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陳皮10克,水煎服。適用於重症肌無力所有型治療。  [偏方2]熟地60克,當歸30克,黃芪60克,党參30克,羊肉若干,將葯燉羊肉服之。尤適用於病程長肌肉痿廢明顯者。  [偏方3]雪梨乾、麥冬、百合、沙參、玉竹各70克,瘦豬肉250克,煲湯服之。尤適用於高熱後重症肌無力者。  [偏方4]胎盤粉7個,晒乾研成粉,每次20克沖服,每日兩次,早、晚沖服。尤適用於精血虧損型下肢痿軟症。  八十八、失眠  [偏方1]人蔘、茯苓、酸棗仁各38克,用360毫升水煎至180毫升,睡覺前服,服2個月,再嚴重的失眠症也能治癒。  [偏方2]取酸棗仁,置砂鍋,炒熟,每天取10克,濃煎,睡覺前服。酸棗仁不可生用,如果生用,反而睡不著覺。  [偏方3]茯神15克,雞子黃1個。茯神濃煎,兌入生雞子黃1個,攪勻,睡前趁熱服。  [偏方4]木槿皮細切,焙乾研末,1日3次,1次1匙,飯後服,療效佳。  [偏方5]將桑樹葉陰乾備用。每天取10克,濃煎服,易入睡。或取干桑椹15克,水煎服也有效果。  [偏方6]頑固性失眠用黃連6克,黃芩10克,生白芍15克,生地30克,阿膠10克,雞子黃2個,水煎,日1劑,分2次服。  [偏方7]冬青葉30克,側柏葉30克,用新鮮者效果佳。共水煎,內服。日1劑,連服5日。  [偏方8]蔥白截5厘米長,每頓4~5根,每天3頓,蘸大醬吃,治癒。  [偏方9]洋蔥去皮,切成兩瓣,盛碟內,放枕邊易入睡。這是洋蔥揮發出特異氣味中的有效成分,刺激腦神經的緣故,生吃也有效果。  [偏方10]五味子10克、杞子20克、棗仁10克,三葯同煮而成五杞棗仁湯,每晚臨睡前服用,一周為一療程。  [偏方11]蜂蜜50克,用70℃左右的溫開水沖飲,有利眠作用。患有便秘者服用更佳。  八十九、面神經麻痹  [偏方1]葛根18克,鉤藤24克,白附子2克,桂枝、白芍、白菊花、僵蠶各10克,全蠍、生甘草、麻黃、生薑各6克,紅棗15克。每日1劑,水煎溫服,一般服藥5劑後即可見效。治面神經麻痹

中國偏方秘方治百病

首頁.書架.生活.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三章外科(本章免費)  一、痣、疣  [偏方1]臉部有黑痣和雀斑時,用綠豆粉洗臉,有效。或取密陀僧研細末,晚上搽臉部,翌日早晨洗凈,效果頗佳。  [偏方2]每天早晚各吃柿餅1個,或熟柿子1個,長期服用,可消除黑痣。  [偏方3]取胡蘿蔔細搗,加食鹽少許調勻,睡前厚敷疣上,堅持1周,可消除。  [偏方4]蟾蜍1隻,置開水中煮沸10分鐘,去蟾蜍,用其煎液洗患處,日數次。每隻蟾蜍液可用2~3天,輕者用1隻,重者2隻。  [偏方5]薏似仁末與飯糊搗爛,敷疣上,有效。疣多時除敷藥外,還可取薏苡仁末加白糖適量,1次1茶匙,1日服3~4次。  [偏方6]尋常疣取新鮮芝麻花適量,塗搓患處,日3次,7~10日見效。如為干品芝麻花,可先用水浸泡30分鐘,煎沸,冷卻後塗搓患處。  [偏方7]尋常疣用三七粉10~15克,每服1~1.5克,日2次,白開水送服。  [偏方8]尋常疣用紫蘇葉摘下後,洗凈;還可用75%酒精擦試葉的兩面。洗凈患處,常規消毒,疣突出者可用消毒剪貼皮煎去,並立即用洗凈的鮮紫蘇葉擦10~15分鐘,患處會自行止血,然後用紗布包紮。此後每日擦紫蘇葉1次,患部的痂皮可用消毒剪刀或鑷子輕輕挑去。  [偏方9]局部消毒後,用鑷子將花蕊狀乳頭樣小棘拔除數根,拔盡更好,或用於術刀將表面角質層刮破,取六神丸數粒(視疣之大小而定)研碎,敷於患處,膠布固定。  [偏方10]選純凈無雜質的紫硇砂39克,研極細末,裝瓶備用。取硇砂粉0.5克,敷於一個最大的疣體上(先將疣體洗凈擦乾),然後用膠布固定。1周為1個療程。治療時只需敷1枚較大的疣,其他疣自行痊癒。敷後不可與水接觸。忌食辛辣燥熱之品。  [偏方11]甲珠、木鱉子、天葵子、硇砂、明砂各等份,先炒甲珠和天葵子,剝去木鱉子外殼,共研細末,裝瓶備用。將本品與少許麻油調勻呈糊狀,敷於最大的疣上,用紗布和膠布固定。1周為1個療程。敷藥後不可與水接觸。忌食辛辣燥熱之品。本品對雞眼等皮膚病也有較好的效果。  [偏方12]木賊草30克,香附30克,加水1000克煎半小時待用。趁熱以藥水浸泡,擦洗患處半小時以上,1日2次,再加熱,每付煎劑可連用2~4次,用藥至疣完全消失為止。  [偏方13]土茯苓50克,生地黃30克,苦參、紅紫草各15克,黃芩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主治尋常疣。  [偏方14]紅花、赤芍、鬱金、丹參各9克,桃仁、山甲6克,透骨草、大青葉各12克,珍珠母、蛤殼各30克,蜀羊泉15克,水煎服,主治尋常疣。  [偏方15]蓖麻子仁適量,將蓖麻子切片,擦患處。主治尋常疣。  [偏方16]柳樹灰用米醋調和,長期搽患處,可消除。  [偏方17]疣尚小時,取無花果樹枝折斷處滲出的汁液,搽患處。  [偏方18]米醋加入l/2的小蘇打,搓摩患處,1次搓摩10分鐘,1日搓摩3~4次,堅持1周可消除。  [偏方19]鮮小薊適量,搗爛,取汁,外擦患處。主治尋常疣。  二、痤瘡  [偏方1]丹參、白花蛇舌草各20克,紫草10克,大黃9克,神曲15克,水煎服,主治痤瘡。  [偏方2]大黃、雄黃、白芷各等份,共研細末,過120目篩,放瓶中備用。用時用涼開水調化,每晚塗於皮膚部位。如有癢甚可加入食醋一滴,翌日可用溫開水沖洗,14天為一療程,主治痤瘡。  [偏方3]桑葉、甘草各10克,丹皮、生地、黃芩、菊花各15克,生石膏40克,水煎服,清熱涼血祛風。主治痤瘡。  [偏方4]生地30克,麥冬、菊花15克,玄參、連翹、地膚子、天花粉各12克,甘草9克,水煎服,主治痤瘡。  [偏方5]銀花30克,連翹、黃芩、川芎、當歸各12克,野菊花15克,桔梗、牛膝各9克,水煎服,主治痤瘡。  三、膿皰瘡  [偏方1]黃芩、黃連、黃柏、山梔各5克,每劑藥頭煎早晚分服。2煎藥汁每天外洗患部2~3次。陰虛者加赤芍,丹皮等;瘙癢嚴重者加苦參、澤瀉等。主治膿皰瘡。  [偏方2]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銀花藤、夏枯草各20克,赤芍、黃芩、丹皮各10克,水煎服,主治膿皰瘡。  [偏方3]蛇床子、苦參各30克,蒼朮、黃柏、花椒各15克,輕粉0.5克,水煎3次,趁熱取葯汁分早、中、晚3次熏洗患處,每次時間10分鐘左右,主治黃水瘡。  [偏方4]黃柏、生大黃、苦參各30克,蒲公英、百部、銀花各20克,水煎,外洗患處,每日3~5次。患處有粘稠滲出液者或有結痂者首先以溫熱淡鹽開水清洗後再用本方。  [偏方5]蛋黃油適量,直接塗患處,主治膿皰瘡。  [偏方6]鮮絲瓜葉適量,將鮮絲瓜葉搗爛取汁,外塗患處,一日數次。主治膿皰瘡。  四、癤  [偏方1]芙蓉花和葉適量。芙蓉花和葉搗爛,敷貼患處。用於癤腫早期。  [偏方2]黃連30克,黃芩30克,黃柏30克。三葯共為細末,調水敷患處。  [偏方3]拔毒生肌散。清潔創面,塗用拔毒生肌散。用於已潰爛癤腫。  [偏方4]鮮忍冬藤2叩克,生甘草50克,連翹20克。水煎服,用於癤腫未成膿期。  [偏方5]党參、當歸、黃芪各60克,川芎、白芷、防風、厚朴、桔梗、甘草、桂心各30克。共為細末,每日3次,每次2克。用於癤腫初起。  [偏方6]炒荊芥皮180克,炒獨活110克,炒赤芍75克,白芷36克,石菖蒲50克。共為細末,姜泡或熱酒調敷。用於癤腫初起。  [偏方7]連翹、甘草、梔子、獨活、黃芪、金銀花、大黃各18克,牡蠣36克。水煎服,用於壯實多發癤腫者。  [偏方8]犀角12克,桔梗36克,生地、赤茯苓、炒牛蒡子各18克,粉甘草、朴硝各12克,連翹、玄參各24克,青黛8克,共為末,煉蜜為九龍眼大,每服1丸,薄荷煎湯化下。用於癤腫。  [偏方9]金銀花50克,甘草10克。水煎服,用於癤腫。  [偏方10]香薷、青蒿各7.5克,蒲公英、天花粉各18克,茯苓、黃芩、黃連大黃各12克,當歸、甘草各7.5克。水煎服,用於暑癤。  [偏方11]金銀花30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地丁各30克,生地12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黃柏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用於顏面癤腫。  [偏方12]金銀花、蒲公英各15克,敗醬草30克,黃芩10克,澤瀉10克,赤芍10克,苦參10克,生薏苡仁15克,當歸10克。水煎服,用於反覆發作癤腫。  [偏方13]馬齒莧100克,敗醬草100克。煎水外洗,用於癤腫。  [偏方14]芫花15克,川椒15克,苦參30克,黃柏30克。煎水外洗,用於癤腫。  五、癰  [偏方1]馬勃粉適量。米醋將馬勃粉調勻,敷貼患處,用於癰疽。  [偏方2]金銀花20克,連翹15克,蒲公英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用於癰疽初起。  [偏方3]桐葉適量。醋蒸貼患處,用於癰疽久潰不愈。  [偏方4]金銀花30克,黃連、炒山甲、炒皂刺、花粉各I0克,連翹12克,陳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用於癰疽成膿期。  [偏方5]蜂蜜,蔥適量,搗如泥狀,敷於患處,禁止入口。用於未成膿之癰。  [偏方6]蓖麻仁42粒,蜂房6克。二葯焙乾研細粉,用米粥水調成膏,塗敷患處。用於初起腫塊或有粟粒樣膿頭之癰。  [偏方7]五倍子100克。該葯焙乾研細粉,加入適量香油攪拌成糊狀,塗敷患處。用於未化膿或膿頭剛破之癰。  [偏方8]鮮馬齒莧2印克,大青葉、金銀花各50克。搗如泥狀,敷貼患處。用於癰腫已破潰。  [偏方9]綠豆,糯米各50克。二葯煮粥加糖食用。用於癰收口期。  [偏方10]白蘞15克,白芨、黃柏、鬱金、大黃、川烏、草烏、南星、香附、白芷各9克,共為細末,醋調敷患處。用於癰腫初起,疼痛難忍。  [偏方11]大米,臘肉。大米蒸成飯,晾涼,臘肉切碎與米飯共搗如泥狀,敷貼患處。用於項癰腫硬且痛。  [偏方12]煙葉5克,樟腦3克,蜂蜜適量。煙葉切絲,焙乾研細末,與樟腦調勻,用蜂蜜拌成糊狀,敷貼患處。用於項癰,背癰。  [偏方13]金銀花30克,玄參30克,赤芍30克,當歸尾30克,蒲公英30克,夏枯草30克,紅花15克。水煎服,用於未成膿的癰。  [偏方14]金銀花、連翹各15克,黃芩、赤芍各10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用於癤癰初起。  [偏方15]炮附子15克,乾薑(炮)、羌活各12克,木香5克,茴香、丁香、沉香、益智仁、陳皮、炙草各4克,生薑5片。水煎服,用於癰瘍內陷。  [偏方16]黃芪、當歸、川芎、麻黃、生甘草、芍藥、人蔘、蜜炒粟殼各30克,乳香、沒藥各18克,陳皮36克。共為細末,每次12克,水一盞,煎至7分,去渣溫服,用於癰疽。  [偏方17]黃芪、人蔘、當歸、生甘草各4克。共為末,每服7.5克,黃酒調下。用於癰潰久不愈。  六、丹毒  [偏方1]芒硝、大黃各15克。二葯共為末,雞蛋清調敷患處。用于丹毒急性期。  [偏方2]忍冬藤、雞血藤、透骨草各30克,連翹12克,防己15克,絲瓜絡、蒼朮、黃柏、紅花、赤芍、牛膝各1克。水煎服,用于丹毒慢性期。  [偏方3]野菊花、土茯苓各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用於各類丹毒。  [偏方4]紫草30克,黃連3克,冰片0.3克,茶油500毫升。三葯共為末,茶油調敷患處。用於面部丹毒。  [偏方5]生薑9克。焙乾研細末,蜜調敷患處。用于丹毒。  [偏方6]金銀花15克,野菊花、紫花地丁各30克,黃芩、赤芍、丹皮、連翹各10克,大青葉15克,黃連6克。水煎服,用於頭面部丹毒。  [偏方7]金銀花30克,丹皮、蒲公英、地丁各10克。水煎服,用於癤腫初起。  [偏方8]金銀花、丹皮、地丁、生薏苡仁各30克,茯苓、車前子、牛膝、蒼朮、黃柏、赤芍各10克。水煎服,用於下肢丹毒。  [偏方9]黃芩、丹皮、赤芍、蚤休、金銀花、連翹各10克,黃連、甘草各6克。水煎服,用于丹毒。  [偏方10]蟾蜍1個,用砂鍋將蟾蜍煮爛,濾汁內服一次服完。用于丹毒癢痛。  [偏方11]鮮馬齒莧適量,煎水外洗。用於小兒丹毒初起。  [偏方12]海蜇皮適量,大戟50克,煎水外洗。用于丹毒。  七、急、慢性闌尾炎  [偏方1]野菊花60克,搗汁,黃酒沖服,每日2次。用於急性闌尾炎。  [偏方2]千里光、白花蛇舌草、鬼針草、敗醬草各15克,水煎服,用於化膿性闌尾炎。  [偏方3]紅藤、地丁草、川楝子各30克,水煎服,用於闌尾炎疼痛較甚者。  [偏方4]紅藤60克,蒲公英30克,生大黃10克,厚朴6克,水煎服,用於急性單純性與輕型化膿性闌尾炎。  [偏方5]辣蓼500克,洗凈,晒乾研細末,過100目篩,備用。取粗末加水適量,過濾得濃汁,與細粉混合,製成水丸,如梧桐子大,裝瓶備用。每服12粒,每日3次服,用於急、慢性闌尾炎。  [偏方7]大黃10克,丹皮10克,銀花18克,桃仁10克,連翹12克,木香10克,水煎約200毫升,灌腸,每日2次,用於急性闌尾炎。  [偏方8]大田螺、蕎麥麵各適量,大田螺搗碎、去殼,將其肉搗成爛泥,用蕎麥麵拌成糊,再搗和。攤於布上貼在腹上闌尾部,每日更換2次。用於闌尾炎。  [偏方9]鮮姜、鮮芋頭、麵粉各適量,先去粗皮,洗凈、搗爛為泥,再加適量麵粉調勻,先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每次敷3小時。用於急性闌尾炎及闌尾膿腫。  [偏方10]葫蘆種子50克,大血藤50克,繁縷50克,水煎服,用於闌尾炎。  八、急性乳房炎  [偏方1]柴胡、青皮、陳皮、川芎、黃芩、連翹、橘葉各10克,水煎服,用於急性乳房炎。  [偏方2]全瓜蔞、當歸、甘草各15克,乳香、沒藥各3克,水煎服,適用於急性乳房炎或乳膿腫。  [偏方3]瓜蔞仁、牛蒡子、天花粉、黃芩、連翹、皂角刺、金銀花各10克,青皮、柴胡各6克,水煎服,用於急性乳房炎。  [偏方4]蒲公英60克,香附30克,麝香0.6克,蒲公英60克酒煎濃汁,去渣,調為餅,敷貼患處,用於急性乳房炎。  [偏方5]當歸、川芎、益母草、澤蘭、蒼耳子各12克,水煎沖黃酒服,用於急性乳房炎初起尚未成膿。  [偏方6]硫酸鎂100克,桃仁泥20克,穿山甲粉25克,薄荷油3克,加凡士林100克調勻後即成。取此膏125克,攤於紗布上,敷患乳上包紮並膠布固定。用於急性乳房炎。  九、乳房囊性增生病  [偏方1]絲瓜絡30克,橘絡、橘核、當歸各6克,柴胡、赤芍、川芎、玄胡、木香各3克,水煎服,用於乳腺增生症。  [偏方2]血餘炭15克,桂枝、赤芍、川芎、龍眼核各3克,當歸10克,橘核、乳香、沒藥各2.5克,水煎服。用於乳腺小葉增生症。  [偏方3]穿山甲、炙僵蠶、白芥子、制半夏、橘核、柴胡、香附、鬱金、王不留行、當歸各10克,水煎服,用於乳腺小葉增生症。  [偏方4]丹參、桔葉各15克,王不留行、川楝子、土鱉蟲、皂角刺各10克,水煎服,用於乳腺小葉增生。  [偏方5]鹿角、丹參各15克,三棱、莪術、當歸、沒藥、玄胡、淫羊藿、牡蠣各10克,穿山甲3克,水煎服,用於乳腺增生病症。  [偏方6]蒲公英60克,鹿角霜24~25克,山慈姑15克,水煎服,用於乳房囊性增生病。  [偏方7]全蠍160克,瓜蔞25個,將全蠍分袋裝於瓜蔞內,置瓦上焙乾存性,研末,分三次吞服。用於乳腺增生症。  [偏方8]乳香、沒藥各10克,大黃15克,冰片5克,共研細末,雞蛋清調敷患乳。用於乳腺增生症。  十、褥瘡  [偏方1]滑石100克,龍骨60克,川貝10克,白芨20克,麝香1克,冰片1克,共為末,創面消毒,外敷患處,用於褥瘡。  [偏方2]雞蛋黃油,雞蛋煮熟,去白留黃,炒枯出油。瘡面以濃茶水或艾葉煎水清潔後,以蛋黃油塗搽、敷蓋。每天換藥1次。亦可治燙灼傷者。  [偏方3]烏賊骨粉(海螵蛸粉)適量,瘡面以濃茶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洗凈後,撒上烏賊骨粉,紗布覆蓋固定。隔2~3天換藥1次,如果分泌物多應每天換藥1次,除濕止血,斂瘡。  [偏方4]黃連、黃柏、黃芩各100克,冰片5克,三葯共為細末,與冰片混勻,裝入瓶中待用,清潔創口,將該葯塗於創面上。用於褥瘡。  [偏方5]荊芥、防風、甘草各9克,煎水外洗局部。用於褥瘡。  [偏方6]雲南白藥、冰硼散等量,二葯調勻,鹽水清洗創面,擦乾將藥粉塗於患處。用於褥瘡。  十一、急性膽囊炎  [偏方1]金錢草30克,柴胡、木香、黃芩、清半夏、鬱金、車前子、木通、大黃各9克,茵陳15克,水煎服,用於化膿性梗阻性急性膽囊炎。  [偏方2]威靈仙30克。水煎服。用於急性膽囊炎。  [偏方3]生大黃、鬱金、金鈴子各15克,積雪草、梔子各12克,水煎服,用於急性膽囊炎。  [偏方4]柴胡10克,金鈴子10克,枳實10克,青皮8克,水煎服,用於急性膽囊炎。  [偏方5]香附15克,烏葯10克,水煎服,用於氣滯型急性膽囊炎。  [偏方6]柴胡20克,大黃、白芍、枳實、黃芩、半夏、鬱金、陳皮各9克,生薑12克,水煎服,用於肝鬱火結的急性膽囊炎。  [偏方7]金錢草50克,大黃粉50克,茵陳25克,木香20克,鬱金20克,黃芩25克,水煎服,用於急性膽囊炎。  [偏方8]龍膽草120克,苦參120克,大黃120克,鬱金20克,金錢草120克,豬苦膽10隻,前5味共為細末,以豬膽汁泛丸,每日3次,每次9~12克。用於急性膽囊炎。  十二、膽石症  [偏方1]金錢草30克,木香10克,黃芩、川楝各10克,枳殼10克,大黃6克,水煎服,用於膽石症。  [偏方2]鬱金、薑黃各12克,茵陳24克,水煎服,用於膽石症。  [偏方3]茵陳30克,海金砂20克,枳實10克,水煎服,用於膽石症。  [偏方4]槐樹皮、綠豆各30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於膽石症。  [偏方5]野葡萄藤50克,浮海石30克,鴨內金6克,水煎服,用於膽石症。  十三、頸淋巴結核  [偏方1]玄參、煅牡蠣、貝母各120克,研末煉蜜為丸,每服9克,每日2次,用於頸淋巴結核症見咽干、舌紅、脈弦滑者。  [偏方2]生黃芪120克,天花粉90克,白芍60克,乳香、沒藥、丹參各45克,甘草60克,研細末,每次9克,分3次開水送服。用於瘰癧瘡口破潰數年不愈。  [偏方3]硇砂6克(研細),皂角子100個,米酒500克。前2味入醋浸3日,入砂鍋內熬之,將干,將鍋底硇砂,拌於皂角子上,候干,或以微火焙乾。每晚嚼服5粒或8粒,以白開水送。也可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將皂子研末吞服。  [偏方4]松香30克,白礬9克,共研細末,香油調塗。本方主治瘰癧已潰,瘀肉不去,瘡口不合。  [偏方5]大核桃30個,大全蠍30隻,乳香、沒藥各18克,核桃打開殼去仁,分裝全蠍、乳香、沒藥於30個核桃殼內,用膠布將核殼貼好,置柴炭火內燒至黑色,共為細末,分30包,白開水送服,用於頸淋巴結核者。  [偏方6]金銀花、甘草各30克,冰片適量,研末,醋調敷患處,用於頸淋巴結核潰破流水者。  註:若膿水清稀,冰片改為琥珀。  十四、痔  [偏方1]黑木耳6克、白糖少許,或柿餅適量,加水煮熟吃;或香蕉樹芯煮豬腸頭,或鮮楊桃搗爛用涼開水空腹沖服。一日2次,治痔出血,大便乾結。  [偏方2]海參烘乾,研成細末,每次用2克,加阿膠6克,用水半杯燉煮至溶化後,空腹用米湯沖服,每日三次,治痔瘡出血。  [偏方3]木鱉子、冰片各適量,木鱉子去殼取肉,用少許水磨汁,放冰片粉少許攪拌,塗擦患處。用於各型痔瘡。  [偏方4]苦參60克,雞蛋2個,紅糖60克,苦參濃煎去渣,加入雞蛋、紅糖,食蛋及湯,用於內外痔。  [偏方5]取公雞膽三個,蕎麥適量,做成黃豆大小的藥丸,一日二次,每次服6克,治痔瘡。  [偏方6]煅田螺殼15克、冰片2克、共研細末,溫水送服,每次1克。並將活田螺洗凈砸爛,加入適量明礬粉,待上面浸出涎水後,用藥棉蘸液塗患處,一日數次。治脫肛、婦女子宮脫垂。  [偏方7]無花果兩個空腹生食;或用乾果十個與豬大腸一段,共煮熟食;或無花果100克,瘦豬肉200克剁成肉泥同煮湯,食鹽調味食用,治痔瘡腫痛,便血。鮮無花果10個或鮮葉100克,水煎洗患處,治外痔。  [偏方8]乾燥象皮粉1克,蜂蜜30毫升,加冷開水100毫升,混和攪勻,塗敷於痔核表面,每2小時1次,用於內外痔。  [偏方9]紫花地丁、黃花地丁、地骨皮、瓦上松、甘草各15克,川椒12克,艾葉30克,石榴皮9克,加水煎湯熏洗肛門,用於內外痔。  [偏方10]馬齒莧100克,豬大腸150克,二物洗凈後,馬齒莧切碎裝入大腸內,兩頭紮好,放鍋內蒸熟,連續食用。用於內外痔患者。  [偏方11]麒麟菜30克,白糖30克,水煎服,用治外痔腫痛,痔瘡初起疼痛。  [偏方12]活河蚌1隻,黃連粉0.5克,冰片少許。將河蚌撬開,摻入黃連粉及冰片,放入碗內待其流出蚌水,塗擦患處。用於痔瘡腫痛。  [偏方13]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將蕹菜洗凈切碎搗汁,菜汁放鍋內,先以大火,後改文火煎煮濃縮,加蜂蜜煎至粘稠時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沖服。用於內外痔。  [偏方14]馬齒莧50克,蜂房15克,冬瓜子10克,水煎外用熏洗肛門,用於外痔。  [偏方15]地龍15克,鮮河蚌肉60克,生薑3片,水煎煮,食用,用於各型痔瘡。  [偏方16]大田螺1個,冰片0.15克,以刀尖挑起螺蓋,放入冰片,平放片刻,待螺滲出漿水,用毛筆蘸塗患處,勤勤塗之。其腫痛自然消散。  [偏方17]五倍子末9克,白礬3克,水煎洗之即收,主治脫肛。  十五、血栓性脈管炎  [偏方1]毛披樹根120~180克,豬蹄1隻,水煎3~4小時溫服,堅持1~3個月。用於脈管炎初期。  [偏方2]當歸15克,桑枝30克,威靈仙15克,水煎熏洗患肢。用於脈管炎初起者。  [偏方3]附子、乾薑、吳茱萸各10克,研末,蜜調,敷患肢湧泉穴,用於脈管炎初起者。  [偏方4]銀花、蒲公英各60克,連翹、黃芪、玄參各30克地丁、野菊花、當歸各24克;赤芍、紅花、,牛膝各12克,罌粟殼18克,水煎服,用於脈管炎初期疼痛難忍者。  [偏方5]銀花30克,玄參、當歸、黃芪各15克,紅花、桃仁、乳香、沒藥各6克,牛膝、川芎、丹參、桂枝各10克,水煎服,用於脈管炎足趾潰爛、色黑、劇烈疼痛者。  [偏方6]雞血藤、全絲瓜、鬼箭羽、赤白芍各30克,海風藤、路路通、桂枝、艾葉、全當歸各15克,鬼見愁12克,水煎服,用於脈管炎初起。  [偏方7]全蠍6條,蜈蚣5條,地龍、水蛭、炮山甲、桂枝各10克,水煎服,用於脈管炎壞死期。  [偏方8]露蜂房10克,煅研細末,用食醋調敷患處。用於脈管炎初起。  十六、化膿性骨髓炎  [偏方1]壁虎40份,丹參、丹皮、蒲公英各20份,紫花地丁20份,人工牛黃1份,研末裝膠囊,每次4~6克,1日3次服。用於慢性骨髓炎。  [偏方2]鮮煙葉100克,鮮魚腥草100克,鹽少許,三味共搗爛,塗敷患部。用治骨髓炎。  [偏方3]巴豆500克,黃蠟90克,黃蠟加溫熔開後,加入巴豆仁,用小火邊攪邊涼,以巴豆不崩裂為度,約煮10分鐘。成人每次服5粒,每日3次。兒童、老人酌減。用治急、慢性骨髓炎。  [偏方4]熟地、黃芪、太子參、川芎、當歸、骨碎補、牛膝、補骨脂、威靈仙、防風、木瓜各15克,水煎服,用於化膿性骨髓炎瘺管形成,傷口經久不愈。  [偏方5]黃芪、當歸、甘草、貝母、金銀花各15克,乳香、沒藥、牛膝各6克,水煎服,用於慢性化膿性骨髓炎死骨難收口。  [偏方6]推車蟲(即蜣螂)3克,乾薑1.5克,為細末,吹瘡孔內。  十七、軟組織損傷  [偏方1]芥末50克,醋適量,芥末用水潤濕,加醋調成糊狀,抹紗布上敷患處,用治跌打損傷的瘀血腫痛。  [偏方2]代赭石、靈磁石、生牡蠣、紫貝齒各20克,水煎服。用於軟組織外傷性疼痛。  [偏方3]生大黃10克,丹參60克,紅花60克,玄胡40克,冰片10克,研為末,取適量葯末用蜂蜜和70%酒精各半,將葯調為糊狀,均勻敷患處,再以繃帶包紮固定。用於軟組織損傷。  [偏方4]生大黃、地龍、丹皮、自然銅、接骨木、炮山甲、老蘇木各等份,研末過篩,將藥粉、飴糖與醋按1:3:0.2比例攪拌成糊狀藥膏即可。將藥膏攤棉紙上,敷貼患處。用於急、慢性挫傷。  [偏方5]當歸、大黃各等份,研末溫酒送服,每次1.5克,每日3次,用於跌打損傷患者。  [偏方6]沒藥、當歸、白芍、骨碎補、川芎、川烏各45克,自然銅30克,研末,以生薑汁與煉蜜為丸,共作4丸,每服1丸。服時搗碎,入水酒各半,加蘇木少許,煎汁服用。用於跌傷後傷筋疼痛,肩背拘急。  [偏方7]白芍、當歸、川芎、牛膝、丹皮、杜仲各10克,生地15克,川斷、紅花各5克,水煎服,用於外傷筋絡。  [偏方8]赤小豆100克,冰片1.5克,研極細末,清水調敷患處。用於軟組織損傷患者。  [偏方9]生梔子、生韭菜各等量,混合搗爛,雞蛋清調勻敷患處,用於軟組織損傷。  [偏方10]生栗子適量,栗子去皮,用口嚼爛,敷於傷處。用於跌打損傷之腫痛。  [偏方11]老絲瓜1個,白酒適量,老絲瓜切片晒乾,置鐵鍋內用小火焙炒成棕黃色,研末,加酒調勻,敷患處。用於跌打損傷之可好痛。  十八、皮脂溢性皮炎  [偏方1]野菊、生地、赤石脂各15克,牛蒡子、丹皮、荊芥、防風各10克,生薏仁30克,白礬12克,甘草6克,水煎服,主治皮脂溢性皮炎。  [偏方2]蝮蛇膽汁0.5毫升,雪花膏500克,混合調勻,每日早晚用溫開水洗凈患處,待干後擦皮損處。主治皮脂溢性皮炎、痤瘡。  [偏方3]生地、生石膏各30克,當歸、荊芥、苦參、白蒺藜、知母各10克,蟬衣、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主治皮脂溢性皮炎。  [偏方4]熟地15克,當歸、荊芥、白蒺藜、蒼朮、苦參、火麻仁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主治脂溢性皮炎。  [偏方5]豬膽一隻,將膽汁倒入半盆溫水中,攪拌後洗患處,把油脂狀鱗屑清除乾淨,再用清水清洗1次,每日1次,主治皮脂溢性皮炎。  十九、蕁麻疹  [偏方1]路路通10~20克,烏梅、地龍、丹皮各6~10克,蟬衣、甘草各3~6克,水煎服,主治蕁麻疹。  [偏方2]紫草根、金銀花、土茯苓、赤小豆各15克,連翹、白癬皮、赤芍各9克,荊芥7克,蟬蛻5克,甘草3克,水煎服,主治蕁麻疹。  [偏方3]葛根12克,麻黃6~9克,生薑6~9克,桂枝、甘草、白芍各6克,大棗4~6枚,水煎服,主治各型蕁麻疹。  [偏方4]白酒100克,生艾葉10克,共煎至50克左右,頓服,每日1次,連服3日。主治蕁麻疹。  [偏方5]蛇床子、百部各25克,50%酒精100毫升,用酒浸泡24小時,過濾裝瓶備用。每日塗擦患處3~5次。主治蕁麻疹。  二十、葯疹  [偏方1]鮮木賊草(不可用干品)30克,將木賊草洗凈切碎,加水過葯面,煎取半量葯湯,泡紅糖,傍晚、次早各服1次。主治葯疹,對頑固性蕁麻疹亦有效。  [偏方2]生地、生石膏30克,丹皮、赤芍、知母、竹葉、銀花,連翹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主治血熱型葯疹。  [偏方3]生石膏60克,生地30克,芒硝(另沖)、黃芩、梔子、玄參、連翹各15克,黃連、赤芍、丹皮、桔梗、竹葉、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主治剝脫性皮炎等重型葯疹。  [偏方4]生地、生石膏各30克,玄參、知母、梗米各15克,白芍4克,白茅根20克,升麻1克,甘草2克,水煎服。重症加廣角0.9~1.5克沖服。主治有氣血兩燔見症的葯疹。  [偏方5]紫草、銀花、丹參、生槐花、丹皮、赤芍、黃芩、制大黃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如見口乾、舌絳加生地、玄參;高熱加生石膏;癢甚加白蘚皮、地膚子、苦參;小便短赤加車前子。主治血熱型葯疹。  二十一、帶狀皰疹  [偏方1]新鮮馬齒莧100克,將新採的馬齒莧洗凈、切碎,搗成糊狀塗敷患處,每日換1~2次。如已破潰用野菊花煎湯洗凈後再敷藥。主治帶狀庖疹。  [偏方2]雄黃、枯礬各9克,大蜈蚣1條,共研為細末,用白酒調成糊狀,外塗患處。主治帶狀皰疹。  [偏方3]金錢草50克,研為細末,用香油調成稀糊,外塗患處。主治帶狀皰疹。  [偏方4]五倍子、枯礬各3克,冰片0.3克,共研細末,用香油調成糊,外塗患處。主治帶狀皰疹。  [偏方5]青黛6克,雞蛋清50克,將青黛研成細粉,與雞蛋清共調勻,外塗患處,主治帶狀皰疹。  [偏方6]生大黃、黃柏各2份,五倍子、芒硝各1份,共為細末,過120目篩,加凡士林配成30%的軟膏備用。常規消毒皮損部位,按皮損面積將藥膏平攤於紗布或麻紙上約0.2厘米厚,貼敷患處,用膠布或繃帶固定,隔日換藥1次。主治帶狀庖疹。  [偏方7]板藍根、蒲公英各15克,馬齒莧60克,水煎服。疼痛劇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9克。主治帶狀皰疹。  [偏方8]丹皮、梔子、柴胡、當歸、赤芍、川芎各10克,水煎服,主治帶狀皰疹。  二十二、頭癬  [偏方1]川椒(去籽)25克,紫皮大蒜100克,先將川椒研粉,再與大蒜泥混合,搗成藥泥,裝瓶備用。用溫水浸泡、洗凈、擦乾患處,再以棉簽敷上薄薄一層葯泥,用棉球反覆揉搓,使藥物滲入皮膚,每日1~2次,10天為一療程。主治頭癬。  [偏方2]皂礬(煅紅)6克,炒苦楝子9克,炒焦黃豆15克,川椒3克,共研細末與適量桐油調和。用藥前先剃去頭髮,再以明礬4.5克,川椒4.5克先煎水洗凈患處,然後擦藥,每日1次,15天為一療程,主治頭癬。  [偏方3]硫磺5~10克,凡士林90~95克,將硫磺研為細末,與凡土林混合攪拌調勻成膏。先在頭部尋找病區及可疑病區,然後將該區周圍1厘米處的頭髮剃光或剪子,每日以明礬水或熱水洗頭後,即在該區敷藥,用油紙蓋上,囑患者包紮或戴帽子固定,每日換藥1次,10次為一療程,塗藥必須較厚為宜,主治頭癬。  [偏方4]木鱉子適量,將木鱉子去外殼,蘸醋在粗瓷器上(如碗底)磨葯汁,臨睡前用棉花或毛筆蘸葯汁塗擦患處,每日或隔日1次,塗藥前患處需先用鹽水洗凈,主治頭癬。  [偏方5]鮮生薑適量,將生薑搗爛如泥,加溫,塗患處。每天2、3次。主治頭癬。  二十三、體癬  [偏方1]苦楝皮20克,雄黃5克,白礬5克,凡士林70克,諸葯共研細末加入凡士林中,混合為膏;外用塗搽每日3次,主治體癬。  [偏方2]川椒(焙乾)、硫磺各32克,共研細末,過120目篩,裝瓶備用。用時取生薑一塊,斜行切斷,以斷面蘸藥粉搓擦患處,每次3~5分鐘,每天早晚各1次,晚上洗澡後用藥,至愈為止,主治體癬。  [偏方3]斑蝥15克,百部60克,檳榔、土槿皮、大楓子肉、白芨、川椒各30克,浸入750毫升燒酒中備用,用棉簽蘸藥液擦患處,每日2~3次,主治體癬。  [偏方4]硫磺30克,明礬、大蒜各10克,爐甘石、氧化鋅各6克,食醋適量,將硫磺、明礬、大蒜(隔年者)3味研細末,加後兩味入前葯中,置搪瓷盆內加食醋調勻,用火煮沸10分鐘,冷後塗擦患處。每日2次,3日為一療程。主治體癬。  二十四、手足癬  [偏方1]樟腦2克,冰片1克,苦參10克,共研細末,用時將足洗凈,用棉棒蘸葯末少許於患處,每晚睡前1次,主治腳癬。  [偏方2]青皮核桃7個,浸泡在95%酒精500克中,1周後酒精變成黑色即可。使用時先將患部洗凈擦乾,用藥棉蘸藥液塗患處,每日3次,愈後再搽2日,以防複發,主治手足癬。  [偏方3]大楓葉、川楝子、蛇床子、地膚子、苦參、黃柏、土槿皮、白礬各30克,加水適量,煎後濾渣,傾入盆中,待稍溫浸泡患處,每次30~40分鐘,每月2次,2天1劑,主治手足癬。  [偏方4]丁香15克,用70%酒精加至100毫升,外搽,每日3次。如患處位於粘膜或有破潰,可將酒精改用蒸餾水,主治手足癬。  [偏方5]生百部50克,鴉膽子10克,加白酒、陳醋各250克,泡10日後備用。每日外擦2次,7天為一療程,主治手癬。  [偏方6]薏苡仁3~4份,甘草1份,共煎濃水,趁熱蘸葯擦洗患部,1日數次,至愈為止,主治手癬。  [偏方7]蒼耳子(全草)31克,蛇床子、蜂房、苦參、白礬、黃柏各15克,放瓦罐或瓷器內,加入溫水約1000毫升,煎至800毫升,棄渣,再加入約40℃溫水4~5倍,臨睡前洗腳10~20分鐘,每晚1次,連洗3天,諸症消失,主治足癬。  [偏方8]土槿皮15克,白酒(或黃酒)90克,藥物浸泡白酒中24小時後,以棉簽蘸藥酒塗擦患處,1日數次。主治輕度脫屑或起水皰的足癬。  [偏方9]先在盆里放些茶葉和少量食鹽,然後倒入熱水,待水溫適宜時,把腳放在盆里浸泡5分鐘~10分鐘,並不時地搓洗,腳上的臭味即可除去。  [偏方10]浸洗摩擦法:鮮馬齒莧5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鐘~20分鐘後,倒入盆中,待溫浸洗患足,每日1次浸泡60分鐘~90分鐘,浸洗後不用布擦乾,可在陽光下曬10分鐘。用藥?天為1療程。大多數患者用藥1次後,紅腫、糜爛和滲出液即明顯減輕,1療程後紅腫消退,糜爛癒合,癢感消失,最多用藥3個療程即愈。  二十五、酒渣鼻  [偏方1]枇杷葉10克,桑白皮10克,川芎10克,陳皮9克,黃芩10克,桃仁9克,紅花9克,地芍9克,梔子10克,生地15克,金銀花30克,生石膏15克,甘草9克,水煎。日1劑,早晚分飲,連服15天為1個療程。  [偏方2]蕎麥麵置砂鍋,密封,燒黑研末,用蘇子油或香油調和,搽患處。  [偏方3]綠豆450克,荷花瓣60克(晒乾),滑石、白芷、白附子各15克,冰片、密陀僧各60克,共研細末,為1料。用時將患部洗凈,白天以葯末擦之,晚上則以溫水將葯調成糊狀,塗於患部,晨起洗去,如此用藥,至愈為度。  [偏方4]大黃、黃連、黃芩各3.8克,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1日分3次服下。再用煅明礬和升華硫磺等量混合,睡前用自己的唾液調和,搽鼻上,至愈為度。  [偏方5]新鮮獾肉1塊,置煤油燈燒至滴油為度,趁熱向患處塗搓,每日3次。  [偏方6]密陀僧60克,玄參、硫磺各30克,輕粉24克,白蜜適量,均成細粉,用白蜜調成糊狀,早晚各搽搓1次,每次約搽搓5分鐘。凡堅持治療1~3個月者,均能獲滿意效果。  [偏方7]取蘆薈葉切2厘米,洗凈,去刺,搗爛取汁,與雪花膏各半混合,搽搓患處。  [偏方8]博落回莖50克,用95%酒精100毫升浸泡5~7日,搽搓患處,每次搽搓1分鐘,每日2~3次。  [偏方9]橘核3克,胡桃仁1個,白酒適量,橘核炒黃、研末,胡桃仁研為細末用溫酒將2味調成糊狀,敷於患處,每日1次,主治酒渣鼻。  [偏方10]冬瓜子適量,去皮取仁,研細,每晚睡前塗於患處,早晨洗去,主治酒渣鼻。  二十六、花斑癬  [偏方1]紫皮蒜2枚,搗成泥狀,外搽患處,以局部發熱伴輕度刺激痛為限。主治花斑癬。  [偏方2]硫磺30克,酸醋100毫升,兩葯混合後裝入玻璃瓶中浸泡1周備用。以棉簽蘸藥液塗擦患部,使皮膚充血為止。每日3~4次,主治花斑癬。  [偏方3]密陀僧30克,海螵蛸、川椒各25克,硫磺5克,共研細末,瓶裝密封,以防漏氣。取生薑1塊,斜行切斷,以切口蘸藥粉少許擦患處,每日早、晚各搽1次(晚上洗澡後搽),每次5~10分鐘,搽後勿用水洗去。一般用藥1~3周即愈,主治花斑癬。  [偏方4]輕粉、海螵蛸各等份,先將海螵蛸置瓦片上焙乾研粉,再入輕粉和勻,裝瓶備用。用時先洗患處,再撲擦該粉適量(若微汗後擦之更佳),主治花斑癬。  [偏方5]雄黃、硫磺、密陀僧、輕粉、地膚子各0.5克,地膚子乾燥後研成細粉,過100目篩,余葯混合研成細粉過100目篩與地膚子混合均勻,用時用醋調和敷患處,主治花斑癬。  二十七、疥瘡  [偏方1]苦參250克,豬膽(汁)4~5枚,上方共煎取液,以藥液淋洗患處,3日1次,可洗3~5次,主治疥瘡。  [偏方2]石灰、硫磺,按1:1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火煮熬,使石灰、硫磺混合成桔黃色的液體,盛入容器內,澄清過濾,冷卻後分裝於玻璃瓶內備用。使用時將液體每次200毫升倒入盆內和開水混勻,渾身淋洗,對病變部位加重淋洗。每日1次,嚴重者每日2次,主治疥瘡。  [偏方3]首烏藤200克,用水煎湯,洗浴患處。主治疥瘡。  [偏方4]王不留行適量,用水煎湯,洗患處。主治疥瘡。  [偏方5]硫黃、冰片各等量,共研細末,用凡士林調成軟膏,外塗患處,主治疥瘡。  二十八、皮膚瘙癢症  [偏方1]蟬衣15克,徐長卿15克,當歸10克,生地15克,紅棗10個,水煎服,主治皮膚瘙癢症。  [偏方2]生甘草、蛇床子各30克,煎2遍和勻,去渣濃縮成200毫升,瓶裝備用,用時塗局部,每日2~3次。主治皮膚瘙癢症。  [偏方3]生地30克,白癬皮、玄參、苦參、銀花、連翹各15克,地膚子、赤芍各12克,紫草、荊芥、防風各10克,升麻、薄荷、生甘草各6克,蟬蛻3克,水煎服,藥渣再水煎反覆擦洗患處。主治皮膚瘙癢症。  [偏方4]路路通50克,水煎服,主治皮膚瘙癢症。  [偏方5]苦參30克,甘草20克,用水煎服,洗患處,主治皮膚瘙癢症。  [偏方6]百合燉冰糖用百合20克,冰糖20克燉服。主治老人冬季皮膚瘙癢。  [偏方7]蓮子粳米粥用蓮子20克,粳米30克煮後食用。主治老人冬季皮膚瘙癢。  [偏方8]芝麻核桃糊用炒黑芝麻500克,核桃仁500克,小麻油50克、蜂蜜200克拌和,上鍋隔水蒸2小時,用開水沖飲,每日2次,每次2匙。主治老人冬季皮膚瘙癢。  [偏方9]沙參燉豬肺用沙參60克,天冬30克,都用紗布包好,再加豬肺一具,切成片,燉煮後加調味食用。主治老人冬季皮膚瘙癢。  [偏方10]胡蘿蔔粥用胡蘿蔔100克,枸杞子20克,粳米30克煮粥後食用。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主治老人冬季皮膚瘙癢。  二十九、銀屑病  [偏方1]生地30克,赤芍、丹皮、苦參各10克,白癬皮20克,蟬蛻、防風各5克,水煎服,主治銀屑病(血熱風燥型)。  [偏方2]生地30克,玄參、銀花各20克,大青葉、牛蒡子各15克,赤芍、丹皮、當歸、苦參各10克,丹參、紅花、三棱、莪術、防風、蟬蛻各5克,水煎服,主治銀屑病(血瘀風燥型)。  [偏方3]生地30克,丹皮、赤芍、大青葉、苦參各10克,當歸、玄參、何首烏各15克,銀花、白癬皮各20克,蟬蛻、防風各5克,水煎服,主治銀屑病(血虛風燥型)。  [偏方4]蛇床子、生大黃、大楓子、白癬皮、鶴虱草各15克,苦參30克,黃柏、生杏仁、枯礬、朴硝、蟬蛻、蜂房各9克,丹皮12克,煎湯,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2次。視皮損情況可連續使用。主治銀屑病。  三十、扁平苔癬  [偏方1]生地18克,當歸、白芍、制首烏、玉竹、紅花、炙僵蠶、莪術、烏梢蛇9克,水煎服,主治局限性扁平苔蘚。  [偏方2]土茯苓30克,牛蒡子、桑葉、菊花、白僵蠶、白癬皮、地膚子、車前草、苦參各9克,蟬蛻、生甘草名3克。水煎服,主治泛發性扁平苔癬。  [偏方3]百部、白癬皮、大楓葉、血竭、當歸、木鱉子、狼毒各9克,黃柏12克,雄黃5克,共研細末,用凡士林調成20%軟膏。每日塗搽1次。主治局限性扁平苔蘚。  [偏方4]板藍根20克,黃芩、梔子、白癬皮、地膚子、蟬蛻、僵蠶、桑枝、菊花、木賊、蒼耳子、澤瀉、當歸各9克,水煎服,主治扁平苔癬。  [偏方5]生地15克,土茯苓30克,黃柏、知母、山藥、山萸肉、澤瀉各9克,豬苓12克,生甘草3克,龍膽草10克,水煎服,主治陰部扁平苔癬。  三十一、玫瑰糠疹  [偏方1]鮮生地、赤芍各15克,菊花、丹皮各5克,梔子、白蘚皮、稀薟草各10克,苦參12克,蟬蛻、甘草各3克,水煎服,主治玫瑰糠疹。  [偏方2]生地、生石膏各15克,知母、玄參、梔子、黃芩、牛蒡子、澤瀉各10克,丹皮12克,蟬蛻6克,水煎服,主治玫瑰糠疹。  [偏方3]紫草15克,板藍根30克,水煎服,主治玫瑰糠疹。  [偏方4]紫草15~30克,水煎服,小兒減半,10日為一療程。主治玫瑰糠疹。  三十二、雞眼  [偏方1]大蒜頭1個,蔥白10厘米,花椒3~9粒,共搗爛如泥敷患處,外用膠布固定。24小時後去除膠布葯泥,3日後雞眼開始變黑,逐漸脫落,最多半月即完全脫落。1次不愈,可再用次。主治雞眼。  [偏方2]鮮半夏1個,先用溫水將雞眼泡軟,以小刀削去厚皮,然後將鮮半夏切片,貼於雞眼處,外用膠布貼蓋固定,3日換藥1次,主治雞眼。  [偏方3]鴉膽子仁4克,血竭4克,生石灰8克。共研細末,加水調成糊狀,取少許敷于思處,外用膠布固定,隔日換藥1次,主治雞眼。  [偏方4]鮮銀杏葉10片,搗爛,外敷患處。敷藥前先用小刀削去患處厚皮,主治雞眼。  [偏方5]蜈蚣3克,生天南星33克,共研細末,用食醋調成糊,敷雞眼上,外貼膠布固定,每日1次,連用7日,主治雞眼。  [偏方6]麻黃、炒杏仁各15克,防己、薏仁、白朮各30克,甘草10克,1劑水煎至250毫升,每日分2次服,主治雞眼。  [偏方7]連須蔥白1根,蜂蜜少許。將蔥白洗凈搗如泥,加蜂蜜調勻後備用。患處用溫水洗凈,消毒後用手術刀削去雞眼老皮至滲血為度,敷患處,包紮3日換藥1次。輕者1次,重者2次可愈。  [偏方8]蓖麻子1粒,用火燒其外殼出油,直接按在泡軟的雞眼上,外用膠布固定。一般5~6日後雞眼軟化脫落而愈。本方適用於較小的雞眼。  [偏方9]蘇鐵葉置砂鍋,焙乾研末,用飯糊調,敷患處,可去除。  [偏方10]先將患處用熱水浸泡,並以刀削去表層病變組織,然後將1塊稍大於患部的小餅狀蜂膠緊貼患處,用膠布固定。6~7天後雞眼自行脫落,還需要貼葯6~7天待患處皮膚長好為止。貼葯後要避水。蜂膠以新鮮者為佳。  [偏方11]銀杏葉燒黑,飯糊調,敷患處,可去除。  [偏方12]紫皮大蒜1隻,蔥頭1個。把紫皮大蒜和生蔥頭搗碎如泥,再加入酸醋調勻(必須在臨用前配製)。用藥前先在患處行常規消毒,用刀削除雞眼表面粗糙角質層,以不出血或剛出血為度。接著用鹽水(溫開水200毫升加生鹽5克)浸泡20分鐘,使真皮軟化,以發揮藥物的更大作用。後用布抹乾,取蔥蒜泥敷滿切口,用消毒紗布、繃帶和膠布包好即可。每天或隔天換藥1次。一般5~7天而愈。  [偏方13]鴉膽子適量,去殼取仁,用火微烤一下,捏扁,放在1塊膠布上,貼在患處(貼前用小刀將雞眼的外皮刮一層),每天1次。  [偏方14]升麻、地骨皮、紅花、鴉膽子、花蕊石各等份,凡士林適量。各葯研成細末,用凡士林調成膏狀。先用消毒刀將雞眼繭子層削掉呈網狀點,直至有血滲出為度,然後將藥膏敷於患處,包紮2天換藥1次。待繭子呈腐白色,在水中浸泡後,用手術刀拔出一豆大帶有瘀血的硬芯即可。不再敷藥,患處自行癒合後,雞眼即除。  [偏方15]黃豆芽250克,每餐水煮(勿久煮)當菜吃,不吃其他菜,一連5天不間斷,雞眼自行脫落。  [偏方16]將骨碎補9克,碾粗末,浸泡於95%酒精100毫升中,泡3日即成。用時先以溫水將足部雞眼或疣子泡柔軟,用小刀剝去其外層厚皮,再塗骨碎補酒精浸劑,每2小時塗1次,塗後略有痛感,幾分鐘即消失。連續4~6次,1日塗多10次。  [偏方17]百葯無效時,取煅白礬末、黃丹、朴硝,等量混合研為末,塗患處,翌日洗掉,反覆2~3次,治癒。  [偏方18]腳掌或腳趾長雞眼而疼痛行走困難時,取大蒜去皮,搗爛,敷患處2~3次,治癒。敷大蒜泥時,除眼處外,禁塗周圍其他皮膚。  [偏方19]腳掌雞眼取川芎根,置密閉器皿燒黑研末,米漿調和,搽患處。或取鮮魚燒黑粉和稻糠,水調,搽患處,療效佳。  三十三、手足皸裂  [偏方1]取柏樹膠、松香各等分,研成粉末,瓶貯備用。用時將葯面均勻撒在膠布上,文火烊化,緊貼裂處,一般一次可愈,重者用藥3次~4次即癒合。  [偏方2]取麻油60毫升,白芨12克,廣丹20克。將白芨放入麻油內,文火煎枯,去白芨放入廣丹,熬至滴水成珠,去火冷卻,即凝固而成膏藥。用時將膏藥加熱溶化,滴於裂口部位,當即止痛,裂口逐平。  [偏方3]豬胰臟(豬胰子),取樣品切成片狀,搗成肉泥樣,塗擦裂口處,日3次~4次,  [偏方4]取大葉桉的嫩鮮葉,不拘多少,置於鍋內加水浸過葯面,武火煎熬至全部葉片呈暗褐色,其間翻動葉片數次。去藥渣,濾過煎液,再將濾液用文火煎熬濃縮至滴水成珠即得。用時將藥膏適量置火上烤軟趁熱塗敷患處。  [偏方5]生地20克、麻油60克,黃蠟60克,先將麻油加熱後放入生地炸枯,取出生地,待麻油稍溫放入黃蠟,即成膏狀備用。將患處用溫水浸泡片刻擦乾,將藥膏溫化後塗患處。  [偏方6]白芨10克,研極細末過篩,凡士林加至100克,調勻配成軟膏。每日3次外搽,主治手足皸裂。  [偏方7]當歸、紫草各60克,忍冬藤10克,香油500克,將諸葯浸入香油內,24小時後,文火煎至葯枯,濾出藥渣,留油待涼,棉棒沾塗患處,每日數次,至愈為止,主治手足皸裂。  [偏方8]紅花、松香、黃蠟各5克,白芨4克,凡士林100克,製成軟膏劑型,每日外搽3次,1個月為一療程。主治手足皸裂。  [偏方9]白芨、白蘞各50克,黃連30克,冰片5克,共研細末,和勻過100目篩,高壓消毒儲瓶備用。將患部洗凈拭乾後,用蜂蜜調備用之散劑,之成糊狀,塗抹患處,每日3次,治癒為止。主治手足皸裂。  [偏方10]明礬10克,白芨15克,馬勃6克,水煎3次,每次600毫升煎取300毫升,3次藥液和勻於1小盆內,同時將藥液加溫,洗凈患手或足,再浸入藥液,早晚浸泡20分鐘。每劑可浸泡3天,3劑為一療程,主治手足皸裂。  三十四、濕疹  [偏方1]苦參9克,烏蛇20克,水煎服。嬰幼兒減量三分二。主治濕疹。  [偏方2]蒼朮15克,薏苡仁50克,黃芩、川芎、赤芍、白蒺藜、生甘草各15克,苦參、白癬皮各20克,水煎服。滲液多、伴感染者,加板藍根30克,金銀花或蒲公英25克;滲液糜爛加紫草20克。主治濕疹。  [偏方3]苦參60克,黃柏、金銀花各30克,蛇床子15克,水煎服,也可作熏洗煎劑。主治陰囊濕疹。  [偏方4]金銀花、干菊花各60克,土茯苓30克,薏苡仁15克,防風、蟬衣、川黃連、生甘草各9克,水煎服,主治濕疹。  [偏方5]苦參、地膚子、蛇床子、黃柏各30克,黃連、荊芥、防風各20克,加水30毫升,煮沸15分鐘後去渣,加入盆中坐浴,每次15分鐘,每日2次,5日一療程,主治肛門濕疹。  [偏方6]爐甘石30克,生大黃3克,青黛末3克,將爐甘石、生大黃研成細末,與青黛和勻,用兩層紗布包裹。治療前先把肛門洗凈、擦乾,然後用紗布包裹的藥粉撲於患處,覆蓋均勻。每日3次~5次可治肛門濕疹。  [偏方7]黃芪15克、當歸9克、野菊花9克、雙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連翹15克、水煎服每天一劑,可治顏面粟粒性狼瘡。  [偏方8]陰囊濕疹方取核桃樹葉100克,麻柳樹葉80克,艾葉50克,用水沖洗於凈後,剪碎,放入砂鍋內,加水500毫升,煎沸30分鐘,濾出藥液(每劑葯可煎三次),趁熱用乾淨紗布反覆蘸洗患區皮膚,每日早晚各一次。一般治療兩天見效,最多5天可愈。在治療期間,應保持患區清潔,忌用冷水洗病變部位。忌食油膩食物。  [偏方9]急、慢性濕疹用蒼耳子15克、地膚子15克、苦參子15克、蛇床子15克、荊芥12克、防風12克,水500毫升,煎湯用紗布外洗急慢性濕疹皮膚局部,一日一劑,一劑可洗二次,注意藥液不宜過熱。一般使用3劑~5劑可治癒。  三十五、肥胖症  [偏方1]枸杞子30克,每日當茶沖服,早晚各1次,此為1次用量。  [偏方2]桑葉1把,水煎,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3周有效。  [偏方3]荷葉12克,澤瀉15克,茯苓15克,草決明15克,薏米15克,防己15克,白朮12克,陳皮10克。此方健脾利濕,祛痰化濁,適用於肥胖脾虛痰濁者。  [偏方4]胡黃連10克,番瀉葉10克,生大黃10克,生地lO克,夏枯草12克,草決明12克。此方具清胃通腑,涼血潤腸之功,適用於肥胖多食,大便秘結者。  [偏方5]生大黃10克,乳香10克,生蒲黃10克,川芎12克,紅花12克。此方理氣活血,適用於肥胖易怒,月經不調或經閉者。  [偏方6]水芹菜(食用品)汁1杯,飯後服,可減肥。  [偏方7]冠心病肥胖症用豬苓、茯苓、澤瀉各30克,白朮60克,桂枝18克,共研細末,製成散劑,每次服3~6克,早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下。  [偏方8]氣虛脾弱,內夾痰濕之肥胖症用生黃芪20克,椒目3克,漢防己10克,葶藶子10克,商陸6克,萊菔子10克,水煎,日1劑,分2次服。  [偏方9]白朮,陳皮、半夏、丹參,製成片劑或口服液,片劑日服3次,每次8片,口服液每次10毫升,日服2次,療程2~4個月。服藥期間,停服其他藥物,飲食照舊。  [偏方10]大頭菜,水煎,代茶頻飲,可減肥。  [偏方11]單純性肥胖症用地黃、烏梅、木瓜、白芍、北沙參各等量,煉蜜為丸,每日2丸,晨晚各1丸,空腹,溫開水送服。  三十六、毛髮病  [偏方1]當歸、熟地各12克,川芎、木瓜各10克,白芍、菟絲子各15克,天麻、羌活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嫩發始生後,隔日1劑。  [偏方2]鮮嫩棗樹枝條10枝捆成一束,將一頭用火燃燒,使另一頭有樹汁滴下,裝入乾淨瓶中備用。先用清潔的溫水洗頭,擦乾,然後用生薑反覆搓脫髮區,至皮膚髮紅,再用棗樹枝汁搽脫髮處,每日3~4次,月余有顯效。  [偏方3]補骨脂、土槿皮、毛薑、生大黃、川楝子各10克,白鮮皮、百部、川花椒、老薑、紫荊皮各6克,醋浸1周後備用。取上浸液外搽患處,每日3次,  [偏方4]紅花60克,乾薑90克,當歸、赤芍、生地、側柏葉各100克,切碎放入75%酒精3000毫升中密封浸泡,10天後備用,每日搽患處3~4次。  [偏方5]鮮側柏葉32克,75%酒精100毫升。將鮮側柏葉放入酒精中浸泡7天備用。用棉花球蘸藥液少許,局部搽拭,每日3次,堅持使用。一般2~3個月可獲效。  [偏方6]茯苓500克烘乾,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次服6克,1日2次,或於睡前服10克,用白開水沖服。外用酊劑:補骨脂25克,旱蓮草25克,加入76%酒精2000毫升中浸泡,1周後外用。1日可搽患處數次。  [偏方7]何首烏、當歸、柏子仁各等份,烘乾後研細粉,過80~100目篩,加蜜製成丸,每丸9克。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  [偏方8]鮮骨碎補50~100克,切成薄片備用。用骨碎補片蘸鹽外搽患部,每日3次。  [偏方9]制首烏、桑椹子、生黃芪、枸杞子、菟絲子、元參各15克,酒當歸9克,酒川芎3克,補骨脂、熟地、潞党參各12克,黑芝麻24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10]去皮榧子3個,去皮胡桃2個,柏樹葉1把,共搗,加1碗水調,洗頭,長期堅持有效。  [偏方11]不長頭髮用取山羊角和牛角等量,燒黑研末,混合,豬油調,搽脫髮處,長期堅持,能長出頭髮。  [偏方12]不長頭髮,取韭菜根焙乾研末,香油調和,搽脫髮處,有效。  [偏方13]禿髮病用訶子肉9克,青果15克,山奈、官桂、樟腦各3克,共搗碎,浸泡在香油60克內3日備用,液塗局部。  [偏方14]黑芝麻炒,研末,酒精調和,搽頭髮。  [偏方15]煮沸香油和生薑汁各半混合,每4天1次,搽搓頭髮,有效。  [偏方16]陳生薑搗,加其10倍的酒精攪勻備用,每天用脫脂棉球蘸其汁,搽搓頭皮,可獲顯效。或取辣椒煎湯和大蒜汁搽搓頭皮也有效。  [偏方17]頭髮稀疏而不再增長,取干桑葉3.8克,干大麻葉3.8克,水煎,每天最少洗頭3次,有效。  [偏方18]用槐樹枝灰水,經常洗頭。能夠長出頭髮。  [偏方19]毛髮脫落取桑白皮水煎,早晚各1次用煎湯洗頭,可防止脫毛、脫髮。1日用桑白皮600克。  [偏方20]白菜籽榨取油,經常搽搓頭皮可防止脫毛、脫毛。已脫者,可長出新毛、新發。  [偏方21]毛髮不光澤而粗糙用桑白皮和柏樹葉各600克,水煎取汁:1日3次,洗頭,長期堅持,能使毛髮油光發亮。  [偏方22]頭瘡脫髮,百葯無效時,取地龍末與輕粉少許混合,香油調和,搽患處。這是非常簡單但療效頗佳的方法。  [偏方23]不長眉毛時,取芥菜子加等量半夏,研為末,用生薑汁調和,搽眼眉(不要流入眼內),長期堅持,可長眉毛。  [偏方24]頭屑取桃花蕾陰乾,桑椹晒乾,研細末,各半混合,豬油調和,搽頭皮,有效。本方對黃水瘡也有效。  [偏方25]晚上洗頭後,用脫脂棉球蘸豆油,搽搓頭皮3~5次,可去除頭屑。  [偏方26]黑豆用米醋煎湯,洗頭髮,有效。  [偏方27]先用鮮菊花葉煎湯洗頭,再用清水沖洗,可消除頭屑。  [偏方28]中年以後頭屑增多,頭皮瘙癢時,洗頭後用橄欖油搽搓頭皮,有效。  [偏方29]白髮用黑豆30克,枸杞子10克,生熟地各10克,何首烏15克,山萸肉15克,山藥10克,黑芝麻15克,紅棗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30]開始有白頭髮時,多吃一些鹿尾菜,可逐漸減少白頭髮。鹿尾菜還有生髮之效。多吃海帶、裙帶菜也有效。  [偏方31]紅頭髮將南五味子枝細切,取1把於540毫升水中浸泡,過1夜便浸出粘性湯液。每次梳頭時,用木梳蘸此液梳頭,能使頭髮發黑油光。  [偏方32]染髮過敏取栗樹葉濃煎,每次180毫升,頻服,療效佳。染髮前服栗樹葉煎湯,可防止出現副作用。  [偏方33]染髮用黑豆和米醋以1:2的比例混合,水煎至一半時,撈出黑豆,只將米醋慢慢濃縮成糊狀,染髮,見效。  [偏方34]捲髮或脫髮取碧梧桐葉濃煎取汁,用其搽頭皮,有效。  三十七、紅斑狼瘡  [偏方1]白礬0.5克,枯礬0.5克,五倍子2克,共為細末,過100目篩,在糜爛或潰瘍處直接以藥粉撲之,一般用藥1~2周即有好轉,主治紅斑狼瘡。  [偏方2]魚腥草30克,益母草、土茯苓各20克,紫草25克,丹參、青蒿、黃精、銀花各10克,紅花10克,水煎服,主治紅斑狼瘡。  [偏方3]黃芪90克,水煎服,主治紅斑狼瘡。  [偏方4]黃芪、雞血藤、秦艽、女貞子、熟地各30克,黃精、丹參、白芍各15克,當歸15克,蓮子心12克,玉竹10克,烏梢蛇、人蔘、川黃連各6克,水煎服,主治紅斑狼瘡。  [偏方5]虎杖、野菊花、南天竹、十大功勞、生地各30克,生甘草、秦艽各15克,苦參、穿心蓮、紫草、知母各15~30克,梔子9克,丹皮9~15克。水煎服,主治紅斑狼瘡。  三十八、硬皮病  [偏方1]党參、茯苓、生黃芪、炒薏苡仁、淫羊藿各15克,丹參12克,山藥20克,土炒白朮、肉蓯蓉、陳皮、巴戟天各10克,橘絡6克,水煎服,主治硬皮病。  [偏方2]制川烏、制草烏、桂枝、炒防風、漢防己、全當歸、桑寄生、川牛膝、玄參各9克,羌活、獨活各4.5克,秦艽6克,生黃芪、伸筋草、連翹各12克,白芥子1.5克,水煎服,主治硬皮病。  [偏方3]煅牡蠣、鉤藤各30克,醋鱉甲、昆布、海藻、丹參各15克,木瓜、絲瓜絡、玄胡索各9克,水煎服,隔2~3日服1劑,主治硬皮病。  [偏方4]黃芪、山藥、赤芍各12~15克,党參、當歸、丹參、茯苓各9~12克,白朮、陳皮、制川、草烏、桂枝各6~9克,炙甘草、路路通各9克,水煎服,主治硬皮病。  [偏方5]當歸、玄參、甘草各15克,銀花、鬱金、澤蘭、紫草、夏枯草各30克,赤芍60克,水煎服,主治硬皮病。  三十九、美澤容顏  [偏方1]薏苡連皮研末,置小鍋炒黃,每天取20克,水煎,代茶飲,能使臉部細嫩白凈。  [偏方2]白茯苓粉,白蜜調和,晚上搽臉部,翌日早晨洗凈。搽7天,可見效。  [偏方3]天門冬同蜂蜜共搗,每天晚上搽臉部,翌日早晨洗凈,可增白。  [偏方4]臉黑並有黑斑,取李仁去皮,研末,用雞蛋清調和,晚上搽臉部,翌日早晨洗掉。堅持1個月,能使臉部白凈。  [偏方5]臉部增白用雙氧水是無毒、無刺激性的消毒劑,對臉部增白有效。將雙氧水用凈水稀釋成10倍液體,用脫脂棉球蘸搽臉部,能使臉部皮膚白皙,還能消除粉刺、癤腫以及其他皮膚病。  [偏方6]臉部增白、消除皺紋取銀杏仁600克去皮去核,晒乾研細末,蜜或雞蛋清調和,晚上搽臉部,翌日早晨洗掉,可防止或減少皺紋。  [偏方7]皮膚增白取經霜桑葉600克,艾葉16克,共水煎,用其煎湯長期洗澡泡頭,白凈皮膚。  [偏方8]皮膚增白每天取干馬齒莧10克,水煎,1日3次,飯前30分鐘服。做菜吃也可,但吃得不要過多。  [偏方9]皮膚增白每天取薏苡仁15克,三白草15克,共濃煎,1日3次,飯前30分鐘服,長期堅持,能使皮膚白凈。  [偏方10]消除傷疤用母雞油每天搽5~6次,每次5分鐘,搽搓傷疤,長期堅持,可消除。  [偏方11]增白牙齒取糯米糠燒黑粉刷牙,能使牙齒增白。  [偏方12]增白牙齒取萵苣的葉和根,研末,加入牙膏適量,用其早晚刷牙,能使牙齒增白。  [偏方13]斑痕疙瘩將鴉膽子除去殼皮,置乳缽中研如泥狀,然後加入適量凡士林攪拌均勻(無需加熱),製成20~30%的軟膏,放置48小時後即可使用。敷藥膏時,將患處皮膚消毒後取上膏搽於患處範圍之內(不要觸及正常皮膚),敷蓋消毒紗布,約經48小時後換第1次葯,以後和每隔2~4天換藥1次。  [偏方14]使臉部有光澤睡覺前取桃仁細嚼,蜜調,搽臉部,翌日早晨洗掉,常期塗搽,能使臉部有光澤,充滿生氣。  [偏方15]臉部白皙用脫脂棉球蘸絲瓜汁,搽搓臉部,或用其汁調粉霜搽臉部,能使臉部白皙,有光澤。取汁方法是在中秋節前,將絲瓜莖離地40厘米處截斷,將其截斷頭插入瓶內1夜。接其切斷處滲出的汁液,放置冰箱或陰涼處。用同樣的方法,從黃瓜莖中取汁使用也可。  [偏方16]生薑500克,大棗250克,白鹽50克,甘草90克,丁香、沉香各15克,茴香200克。  [偏方17]將這些藥物共搗成粗末,和勻備用。每天早晨取10克~15克,煎服或沸水泡服。  [偏方18]冬瓜粥:冬瓜200克,洗凈連皮切塊,粳米60克,共煮粥食,早晚各1次。  [偏方19]將冬瓜瓤洗凈,搗爛如泥,臨睡前洗凈面部,然後用冬瓜泥敷塗於臉部,留出眼、鼻、口唇處,保持30分鐘,再用溫水洗凈,隔日1次,連續敷塗。治酒糟鼻、汗斑、黃褐斑、雀斑等皮膚病。  [偏方20]冬瓜1000克,去皮洗凈切片,白酒500克,加水共煮極爛,去渣過濾取汁,再加入白蜜250克,用文火熬成膏狀,放於玻璃器皿中。將其塗於臉部並按摩,每日2次。可消除皺紋、黑斑,使肌膚白凈如玉。  [偏方21]將冬瓜洗凈,切成條狀薄片,塗搽患處,每日2~3次,治瘡癤、痱癢、皮膚粗糙等。  [偏方22]冬瓜瓤不限量,用水煮熟取汁,每日用於洗臉洗澡,可去汗斑,使肌膚白凈光澤。  四十、黃褐斑  [偏方1]青嫩柿樹葉適量,晒乾研成細面,取50克凡士林調勻,睡前塗於患處,一般連搽15~30日,斑即消退,主治黃褐斑。  [偏方2]生地、玄參各15克,丹皮、白蒺藜各12克,三棱、莪術各18克,僵蠶、白芷各10克,水煎服,用於面部黃褐斑伴口乾咽燥,手足心熱等。  [偏方3]鹿角片、巴戟天、仙靈脾、菟絲子各15克,桂枝、桃仁、紅花、僵蠶、白芷各10克,水煎服,用於面部黃褐斑伴手足不溫,腰酸腿軟,頭暈耳鳴等。  [偏方4]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蘞、白丁香各4.5克,密陀僧3克,研極細末,用少許攪入雞蛋清或白蜜內調成稀膏備用。用於面部黃褐斑。  [偏方5]乳香、沒藥、穿山甲、葛根、山楂、厚朴各10克,桂枝、甘草各3克,細辛、冰片各1.5克,山楂、葛根、甘草水煎2次,濃縮。乳香、沒藥溶於95%乙醇中,余葯研粉,共混勻烘乾研末,取200毫克敷臍。用於面部黃褐斑。  四十一、白癜風  [偏方1]白癜風取當歸10克、赤白芍各15克、川芎10克、紅花l0克、黃芪15克、雞血藤15克、首烏藤30克、白蒺藜30克、熟地l0克、女貞子30克、補骨脂15克,黑芝麻10克,黑豆皮15克,木香6克,陳皮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或蜜煉為丸,每丸9克,日服2丸,3個月一療程。小兒患者上方去黃芪、熟地,加白芷10克、白朮10克。劑量酌減。  [偏方2]蛇床子、蜜陀僧各24克,雄黃20克,石硫磺、土茯苓各16克,苦參18克,輕粉16克(以上為風燥型,若為濕熱型去土茯苓,加大黃20克。寒濕凝滯型去苦參,加白芷18克)。按中藥外用散劑法製備,以黃醋(或黑醋)調成糊狀,密封6天後,以葯糊用棉簽塗搽患處,每日2次~3次。  [偏方3]當歸50克、天麻100克、川芎30克、薑黃15克、荊芥20克、白蒺藜50克、雞血藤30克、蛇蛻20克、白芷15克、熟地30克、生地30克、白蘚皮30克、何首烏50克、桃仁20克、狗脊30克、大黃50克、紫草20克、黑芝麻200克、黑豆200克。上列諸葯共研為極細末,煉蜂蜜為丸。  [偏方4]馬齒莧20克(鮮品加倍),紅糖10克,醋7毫升,混合後煮沸,過濾,置有色瓶內備用。或將馬齒莧洗凈,切碎,搗爛,用紗布包好,擰出汁液,瓶裝備用(每100毫升加硼酸2克,使PH保持在5.1,可久貯使用)。以棉簽蘸藥液搽患部,每日1~2次(最好在晚上睡前塗1次)。配合患部日光浴,從每天10分鐘開始,逐日增加,至每天1~2小時。行日光浴時要注意光感性皮炎的發生。  [偏方5]枯礬、防風等量,共為細面,以鮮黃瓜片蘸葯面搽患處。  [偏方6]杏仁連皮細嚼,早晚搽患處。  [偏方7]補骨脂1000克,菟絲子300克。共研成粗粉後,以75%酒精4000毫升浸泡7天,過濾。以棉簽蘸藥液搽於白斑處,早晚各1次。白天搽藥後,在日光下照曬,開始曬5分鐘,適應後逐日增加至20分鐘,有條件者可用紫外線照射(時間同日光曬)。用藥後,若局部出現水包,暫停用藥,不需處理,待自行吸收後,繼續搽藥。  [偏方8]陳生薑搗取汁後,用茄子蒂蘸其汁,搽患處。茄子蒂有大量的鐵成分。它對患處的新陳代謝有促進作用。症輕者治療3個月,可痊癒。  四十二、狐臭  [偏方1]白芷10克,丁香20克,蜜陀僧15克,將各葯分別研為細末,和勻。用紗布包藥粉撲患處,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主治狐臭。  [偏方2]生薑適量,將生薑切片,常擦患處。主治狐臭。  [偏方3]番茄汁50克,將患部洗凈後,用蕃茄汁塗患處,每日1~2次。主治狐臭  [偏方4]灶心土適量,研為細粉,常搽患處。主治狐臭。  [偏方5]在活田螺小納入1粒巴豆,夏季放1天,冬季放5~6天,待田螺淌出汁液時,用其汁液塗擦腋窩。巴豆毒性大,使用時應小心。  [偏方6]煅明礬,每天塗擦腋窩,可去惡臭。  [偏方7]洗凈腋窩,取小豆飯糰趁熱(以不燙為限)挾掖窩,涼則換,換下的飯糰呈黃色。  [偏方8]先用自己剛便下的尿洗,再用米泔水洗,再用生薑汁洗。如此每天洗10次,堅持30天,有效。  [偏方9]在生豬肉上撒甘遂粉,夾掖窩睡覺。  [偏方10]壁錢2~3個,用泥包裹,置火炭中燒至泥微焦,取出加冰片少許,共研細末備用。用時取葯塗擦腋窩。擦至局部發紅。每晚1次。  [偏方11]紫丁香2份,山藥3份,冰片2份,石膏5份,滑石粉3份,明礬(或枯礬)5份,研細混合,每日早晚用肥皂水洗患處,擦凈後用本劑敷之。如汗液過多,可制一紗袋,內裝本劑,夾系腋下。  [偏方12]狐臭和先用熱水擦洗腋窩10~15分鐘,再用山姜(生薑也可)輕擦局部,切不可用力過大,以免擦傷皮膚,然後用3~4%黃酒搽局部。每天1~2次,10次左右可痊癒。  四十三、毛囊炎  [偏方1]楓脂(楓樹榦上砍口溢出的白色腺脂),松香(松木油脂)各等分研成細末,加凡士林適量,調成軟膏。外敷患處,主治毛囊炎。  [偏方2]銀花、川連、黃芩、野菊花、梔子、連翹、赤芍、黃柏、茯苓、綠豆衣各10克,紫地丁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主治毛囊炎。  [偏方3]藤黃15克,苦參10克,共研細末,浸於75%酒精200毫升中,5~7天後蘸取藥液,塗擦患處,每日2~3次,主治毛囊炎。  [偏方4]大黃9克,黃柏12克,硫黃、雄黃各10克,共研細末,香油調外敷。主治毛囊炎。  [偏方5]黃柏15克,雄黃、蒼耳子各10克,水煮為液,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主治毛囊炎。  四十四、頭屑過多  [偏方1]用溫啤酒(40℃~50C)將頭髮浸濕20分鐘,再用清水洗頭,每天2次,連續4天。  [偏方2]苦參、黃柏煎汁洗頭,即可去屑止痛,又能預防頭癬。  [偏方3]用水把頭髮浸濕再加有米醋的溫熱水洗。隔3天~5天洗一次,有一定療效。  [偏方4]桑白皮、地膚皮各60克~100克煎液洗頭,每周一次,去頭屑,還有防脫髮的作用。  [偏方5]用苦膽(豬、牛、羊)一個,剝開取汁,先把頭髮淋濕,然後將膽汁擦於頭髮上,反覆多次,然後用溫熱水洗頭。每天一次,有去屑潤發之功。  四十五、鵝掌風  [偏方1]黃柏、土茯苓各30克,水楊酸50克,基甲酸15克,冰片5克。共研末,加凡士林50克,混合調勻即成藥膏。先用溫開水浸泡15分鐘,去凈皮屑塗上藥膏,用消毒紗布覆蓋,再用繃帶嚴密包紮。每隔3天用藥1次。一般用藥5次~7次即愈。可治鵝掌風角化型。  [偏方2]黃柏30克,炒炭存性,貫仲15克,複合維生素B30片,共研末,加復方魚肝油軟膏50克,混合調勻即成藥膏。用法同鵝掌角化型。一般用藥3次~5次即可治癒。可鵝掌風糜爛型。  四十六、嫩白皮膚  [偏方1]雪耳25克,雞蛋1個,蜂蜜少許。先將雪耳用水泡開,雞蛋煮熟去殼,加水以文火煮半小時,加蜜糖調勻服。  [偏方2]鱅魚(胖頭魚)頭1個,黑豆100克,紅棗10枚,生薑適量。置瓦鍋內以文火煮至黑豆爛熟,加油鹽調味服。  [偏方3]紅蘿蔔50克,雪梨1個,蘋果半個,置果汁機內榨汁,再加1/4個檸檬擠汁後一起服。用於皮膚色素斑。  [偏方4]油菜50克,雪梨1個,攪拌取汁,再加1/2個檸檬擠汁一起服。用於皮膚色素斑。  [偏方5]酸牛奶1杯加入1個檸檬汁一起服。用於皮膚色素斑。  [偏方6]木耳、北山楂、麥芽各15克,瘦豬肉50克,置瓦鍋內以文火煮半小時後,取湯調味服。用於皮膚色素斑。  [偏方7]冬瓜500克,薏苡仁50克,搪虱魚500克,置瓦鍋內以文火煮半小時後取湯調味服。用於皮膚色素斑。  四十七、雀斑、粉刺  [偏方1]鹿角灰、密陀僧、白茯苓、天門冬各等份,研細末,睡前用凈水洗面部,用茄子1小塊先擦患處,後用蜜調本劑搽患處,次日用水洗凈。  [偏方2]黃瓜切斷面,早晚搓摩臉部,長期搓摩,即能消除雀斑,又能使臉部細嫩白凈。  [偏方3]馬齒莧細切,晒乾備用。每次取10克,用380毫升水煎至一半,1日分3次,飯前30分鐘服,療效佳。  [偏方4]冬瓜籽和核桃仁等量,共炒研末,用等量蜂蜜調和,睡前洗臉後用此調和液搽臉部,翌日早晨洗凈,長期堅持可消除雀斑,還能使皮膚白嫩。  [偏方5]杏仁3個細搗,用1個雞蛋清調和,睡前搽臉部,翌日早晨洗凈,如此堅持2~3個月,顯效。已用其他化妝品時,搽杏仁前要洗凈。  [偏方6]繁縷搗爛取汁,加入3倍水,早晚各搽5~10分鐘,而後用水洗凈,長期堅持,可消除雀斑班。  [偏方7]產後突然雀斑增多時,每天取薏苡仁37.5克熬粥吃,連續吃10天左右,可消除雀斑。  [偏方8]每天早晨取硼砂1茶匙,放茶杯內倒入熱水,製成硼砂水。洗臉(勿用香皂)後,用脫脂棉球蘸硼砂水,在長粉刺的地方輕摁塗抹,後用干毛巾擦凈。每天如此做5~6次(次數不宜過多,過多會出皺紋),可消除粉刺,使皮膚白嫩。  [偏方9]防風3.8克,荊芥、山梔子、黃連、薄荷、枳實各1.9克,連翹、白芷、桔梗各3克,川芎、黃芩各2.6克,甘草1.1克,加540毫升水煎至360毫升,1日分3次服。  [偏方10]粉刺取桃樹葉汁或干桃樹葉煎湯,塗患處,可消除。或取酸漿草的葉、莖、根及果等全草,晒乾,水煎服,療效佳。  [偏方11]取土茯苓、龍膽草、三白草各1把,用720毫升~810毫升水煎至540毫升,代茶飲,可逐漸消除粉刺。  [偏方12]並且可配合按摩方法,如順皮紋按摩臉部,循肝經、腎經、督脈按摩,點壓迎香、太陽、顴後、血海、三陰交、束骨等穴。  [偏方13]對於皮疹較多病例,可內服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首烏片等中成藥,或犀角升麻湯(綠豆衣、水牛角各30克、羌活、防風、白附子、川芎、紅花、凌霄花各6克,生地、黃芩各12克,山藥、冬瓜仁各30克)、雀斑湯(丹參、雞血藤、浮萍各30克,紅花、川芎、荊芥穗、生甘草各10克,生地20克)等湯劑。  四十八、食療美髮  [偏方1]大蒜含乙醚,能刺激皮膚,使毛根血流增加,使頭髮秀美。  [偏方2]將其洗凈晒乾,用文火炒熟,碾成粉,配入等量白糖貯入瓶中,每天早晚用溫水調服一羹匙喝下。  [偏方3]多吃蘋果、李子、韭菜、大蔥、胡蘿蔔等,這些蔬菜、水果均有抑制頭皮癢及多屑功效。  [偏方4]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如胡蘿蔔、洋蔥、草莓、桑椹、梨、杏、西瓜、甜瓜、獼猴桃等,可保持額部頭髮稠密。  [偏方5]每日空腹食用核桃數枚,定能見效。  [偏方6]食用羊乳酪、脫脂酸乳酪及芹菜、胡蘿蔔、菠菜、山楂等新鮮蔬菜和紅色水果,對頭髮的健美頗有益處。  四十九、肝癌  [偏方1]斑蝥0.5克,輕粉1.6克,巴豆霜1.3克,蟬蛻1.9克,防風1.9克,土茯苓15克,共研末,和蜜作為7丸,每天早飯前碎服1丸。巴豆霜是指榨去油的巴豆。服用時必須徵得醫生意見。此方用土茯苓和金銀花煎湯服用,療效更佳。即土茯苓22.5克,金銀花37.5克,分7等份,1次取1份煎湯服上述葯。此方服用時間不得超過4周,發現有副作用要立即停葯。孕婦忌用斑蝥、輕粉、巴豆、巴豆霜、蟬蛻。  [偏方2]制南星水煎,每次服用按干品計算,不得超過9克。天南星毒性大,要遵醫囑。  [偏方3]肝癌、腸癌取馬兜苓400克,水5升,酒1升,共煎至3升時,分多次服下。又方為馬兜鈴40克,研末,1次4克,用熱水送服。或每次取20~40克,水煎服。馬兜鈴可用全草。  [偏方4]肝癌與肝腫瘍取鮮枇杷葉(沒有鮮品可用干品代替)細切,加1倍量的醫用酒精浸1周。待酒精變黑褐色時,取毛巾浸於熱水,擰乾,折3疊,蘸枇杷葉浸出液至毛巾吳藍色,然後鋪張大塑料布,在上放毛巾,讓患者肝部後背貼毛巾躺其上,1次躺20分鐘,1日躺2~3次。與此同時,用浸出液加2倍水,搽肝臟部位,有效。  [偏方5]肝癌預防用柴胡、黃芩各6克,制半夏、生薑各9克,人蔘、炙甘草各3克,大棗3枚,水煎,分2次服。  [偏方6]肝癌取蜈蚣2克,地龍,土鱉蟲、蜣螂、潮蟲各4克,為1日劑量,水煎服。  [偏方7]肝癌腹水取三白草根120~150克,水煎,絞取汁,入白糖少許,上午服。又取大薊根120~150克,水煎,絞取汁,入白糖少許,下午服,對肝癌腹水有效。  [偏方8]肝癌腹水取豬大腿嫂肉300克,赤小豆160克,煮爛全服,有效。  [偏方9]肝癌腹水用田螺肉10枚,七葉一枝花(鮮)30克。同搗如泥,作餅狀,加冰片1克撲於表面,敷貼臍部,每天1次。  [偏方10]肝癌肝區疼痛用活蟾蜍1隻(去內臟),雄黃30克。將雄黃加溫水少許調成糊狀,放入蟾蜍腹內,將蟾蜍腹部敷在肝區疼痛最明顯處,然後固定。夏天敷6~8小時換1次。冬天可24小時換1次。一般無不良反應。  [偏方11]肝癌肝區疼痛取乾燥鼠婦60克,加水適量,水煎2次,共取汁240毫升。將2次煎液混合,每天分4次口服,每次60毫升。服藥期間忌食酸、辣。  五十、胃癌  [偏方1]蜈蚣6條,金銀花120克,水蛭12克,海藻20克,昆布20克,三棱16克,枳實16克,共濃煎,入白糖適量,1次30~50克,1日服3次。服此葯時可能有噁心、胃痛等副作用。孕婦禁用蜈蚣、水蛭、三棱。  [偏方2]焦建曲、焦山楂、焦麥芽、生枳實、川楝子各12克,煅瓦楞、鬱金、仙鶴草、生牡蠣、槐花炭各30克,生雞內金、廣木香、陳皮、白芨、山豆根各9克,延胡索、失笑散(包煎)、丹參、黃菊花、木饅頭各15克,夏枯草、海藻、海帶各24克,水煎服。  [偏方3]菱角果1把,用540毫升水煎至一半,1日服多次,2周後可減輕疼痛,增進食慾。  [偏方4]刺老牙根皮,水煎,代茶長期飲服。  [偏方5]初生嬰兒臍帶,晒乾研細末,每次0.4克,每日服3次。本方對腸癌和子宮癌也有效。  [偏方6]糙米、薏苡仁、小豆,以5:3:2的比例,用高壓鍋煮熟,當做主食吃,有效。  [偏方7]梅花蘑細切,每次取15克濃煎,久服。用干樹梅花蘑也有效果。  [偏方8]藤樹上長的瘤和刺老牙根皮,陰乾,搗碎,混合,每次取適量水煎服。此方對胃潰瘍也有效果。  [偏方9]牛囀草是指牛反芻的草。取牛囀草和稻糠各300克,糯米600克,共研末,用母黃牛唾液調為龍眼大小的丸劑,蒸熟服用。  [偏方10]牛唾液、蜂蜜各300克,木鱉仁30個,共搗,用銅器煎成粘稠狀,每天3次,1次2匙,用粥送服。  [偏方11]夏枯草、海藻、焦麥芽、焦山楂、生枳實、川楝子各12克,生牡蠣、煅瓦楞各30克,海帶、生雞內金、廣木香、桃仁各9克,焦建曲18克,元明粉(沖)、陳皮各6克,生軍(後下)、延胡索、丹參、失笑散(包煎)各15克,水煎服。  [偏方12]胃癌嘔吐用馬尾黃連4.5克,吳茱萸1.2克。每日1劑,有效。  [偏方13]胃淋巴肉瘤用核桃枝120~150克(新鮮、干枝均可),雞蛋3個(帶殼)。加水小火煮4個小時,吃蛋飲汁,分2日服完。2個月為1個療程。  [偏方14]葵花莖稈剝皮,取裡邊的莖心備用。每天6~8克,水煎,代茶飲,對胃癌有效。  [偏方15]水蛭24克,銀花120克,蜈蚣5條,海藻、昆布各15克,製成糖漿,每日3次,每次50毫升,體弱者服30毫升。  [偏方16]牛涎、好蜜各250克,木鱉子仁30克,研末,共入銅器熬稠。每以2匙和粥食用,日3服。  [偏方17]先將1.8升米酒倒砂鍋煮沸,放入長30厘米左右的活鯉魚,用文火燉6小時,燉到湯乾魚呈褐色為止。1條魚吃1周,飯前吃,久食獲效。  [偏方18]胃淋巴肉瘤用牡蠣、夏枯草、海藻、海帶、王不留行、炒楂曲、炒麥芽、丹參、天花粉、元參、白花蛇舌草、石見穿、蜀羊泉、野菊花,水煎服。  五十一、肺癌  [偏方1]每天取蘇鐵葉300克,大棗10枚,置砂鍋,水煎,服湯食大棗。據動物實驗,蘇鐵葉有抑制癌細胞增殖之效。  [偏方2]黃芩、魚腥草、象貝母、海藻、海浮石、山海螺、牡蠣、白花蛇舌草、藤梨根、每日1劑,水煎服。  [偏方3]旋復花150克,馬勃100克,射干100克,皂角刺150克,瓦楞子100克,川貝100克,三七75克,桔梗100克,夏枯草150克,鬱金150克,陳皮100克,地龍150克。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每天服2次,早晚各服1丸。  [偏方4]肺癌大量咳血取新鮮景天三七葉80克,搗爛,用紗布濾汁20毫升服下。根據出血量多少,可酌情加減服用量。  [偏方5]魚腥草30克,半邊蓮30克,葶藶子15克,赤豆30克,水煎服。適用於肺癌並有胸水。  [偏方6]龍葵30克,蜀羊泉30克,蛇莓15克,山海螺30克,魚腥草30克,土貝母2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適用於肺鱗癌。  [偏方7]瓜蔞15克,杏仁12克,沙參15克,草河車15克,川貝母10克,敗醬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重樓30克,生黃芪30克,水煎服。適用肺鱗癌、肺腺癌術後,或放、化療後。  [偏方8]山萘20克,乳香20克,沒藥20克,大黃20克,薑黃20克,梔子20克,白芷20克,黃芩20克,小茴香20克,公丁香15克,赤芍15克,木香15克,黃柏15克,蓖麻仁20粒,諸葯共為細末,用雞蛋清調勻外敷乳根穴,6小時換藥1次。止肺癌痛。  五十二、食道癌  [偏方1]槐耳晒乾,薄切,取10~15克,用800毫升水煎至50~60毫升,飯前趁熱服下,對食道癌有效。  [偏方2]雷公藤根20克(去粗皮及內皮,用木質部入葯),水煎熬2小時,取藥液約300毫升,每天分2次服,10天為一個療程。適用於食道癌疼痛。  [偏方3]蟾蜍粉0.5克,環磷醯胺200毫克,蟾蜍粉口服,每日2次,環磷醯胺加生理鹽水2毫升肌注,每日1次,抗癌散結。  註:此方治療半月後,再用辨證中藥調治。  [偏方4]炒白僵蠶,枯礬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3克,每日3次,生薑蜜水調下。  [偏方5]胡椒、砂仁、丁香、紅豆各21粒,研為細末,加薑汁為丸,以棗一個去核,填葯,面裹煨熟,空腹細嚼,白水送下,每日3次。  [偏方6]壁虎10條,天葵子30克,白酒250毫升,浸泡1周,每日服4次,每次2毫升,適用於梗阻較重。  [偏方7]白芨粉60克,三七粉15克,元胡粉30克,普魯卡因粉0.5克,加氫氧化鋁凝膠,使呈糊狀,取頭低位,分次口服。適用於食道癌痛甚。  [偏方8]急性子10克,木鱉子10克,威靈仙30克,牛夏10克,瓜蔞30克,鬱金10克,山豆根10克,水煎服,適用於嘔吐涎沫較多者。  [偏方9]硼砂30克,硇砂6克,冰片1.5克,人工牛黃1.5克,共為細末,每次三分,含化,每日4次。適用於食道癌出現梗阻。  [偏方10]黃葯子300克,丹參30克,人蔘90克,當歸60克,五味子30克,土大黃150克,諸葯共搗碎後,浸入62%之白酒2000毫升內,浸泡二周後去渣備用,每日服15毫升,頻頻服用。  五十三、子宮腫瘤  [偏方1]山豆根、坎廂(臍帶)、貫眾、黃柏各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製成浸膏,乾燥研細,每次服3克,每天3次。  [偏方2]白鴿屎25克,白朮15克,赤芍10克,元胡6克,木香5克,柴胡4克,麝香1克。以上各味水煎服,麝香研末沖服,每日2~3次。  [偏方3]紫草根60克。將紫草根研為細末,加蒸餾水500毫升,浸泡30分鐘,再用沙鍋煮沸過濾即可。每日100毫升,分4次服。注意必須用蒸餾水。  [偏方4]羚羊角,研細末,1日1次,1次1,5~3克,用水服之。  [偏方5]益母草、白朮各5克,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陳皮、香附、阿膠、炒蛤粉各4克,玄參、蒲黃各3克,甘草2克,為1日劑量,水煎,分3次,飯前服。  [偏方6]子宮肌瘤用當歸、炮山甲、桃仁、莪術、香附、續斷、夏枯草、懷牛膝各12克,王不留行、三棱各9克,昆布15克,苡仁30克,水煎服,日2次、  [偏方7]丹參15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三棱8克,橘核10克,香附6克,荔枝核15克,桂枝6克,山豆根10克,吳茱萸10克,莪術8克。水煎服,日1劑。治療期患處感染者停葯,月經期停葯。  [偏方8]炮山甲15克,三棱、莪術各12克,丹皮、桃仁、茯苓、赤芍各10克,水煎,每日1劑。  五十四、鼻咽癌  [偏方1]葵樹子30克,瘦豬肉30克。水煎服,吃肉喝湯,每日1次,15~20天為1療程。  [偏方2]石上柏60克(鮮者120克),瘦豬肉肋克。水煎服,吃肉喝湯,每日1次,15~20天為1療程。  [偏方3]金銀花9克,魚腦石6克,黃柏6克,硼砂6克,冰片0.6克,共研細粉,用香油、凡士林調成軟膏,用棉球蘸藥膏塞鼻孔內;或用藥粉吹入鼻孔內,每日3次,適用於鼻咽癌疼痛者。  [偏方4]川芎,白芷,遠志,冰片等量,研末,塞入鼻孔內,右側痛塞左鼻,左側痛塞右鼻。塞鼻3~5分鐘後見效。適用於頭痛較甚者。  [偏方5]白芷3克,鵝不食草3克,細辛3克,辛夷6克,魚腦石4塊,冰片4.5克,各研為細粉,合在一起,混勻,研極細粉,吸入鼻孔內,每日2~3次,適用於鼻咽癌疼痛。  [偏方6]蒼耳(炒)9克,辛夷仁15克,薄荷葉15克,白芷30克,水煎服。適用於鼻咽癌早期。  [偏方7]鉤藤12克,蜂房10克,莪術15克,蜈松3條,山慈菇12克,半枝蓮15克,桑寄生15克,水煎服,適用於鼻咽部腫塊較明顯的鼻咽癌。  五十五、血癌  [偏方1]三尖杉25克。水煎服,每日2~3次。  [偏方2]喜樹根適量。研為細末,每次服3克,每日服3次,如白細胞下降,改為1.5克,每天服3次,維持量為0.1~0.5克。  [偏方3]生牡蠣30克,夏枯草30克,玳瑁3克。共研為細末,每服3~5克,每天3次,用溫開水送服。  [偏方4]板藍根30克,紫草根30克,丹參18克,鬱金10克,茯神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作3次溫服。  五十六、卵巢癌  [偏方1]白英30克,石橄欖30克,紫草根15克,毛龍葵15克,陳皮15克,南五味子根30克,白茅根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牛枝蓮15克,延胡索6克,廣木香9克,兩面針9克。每日1劑,兩次煎服。  [偏方2]太子參12克,丹參12克,茯神12克,炙甘草9克,白朮9克,黃芪12克,乾地黃15克,雞血藤18克,天冬12克,人蔘24克,半枝蓮12克,薏苡仁30克,炒麥芽18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3]陽起石60克,雲母石120克,三棱90克,莪術90克,土鱉蟲90克,桃仁60克,紅花60克,當歸60克,赤芍60克,枳殼30克,大黃60克,共研細末,飯糊為丸,每日3次,每次18克,吞服。適用於卵巢癌晚期。  [偏方4]白花蛇舌草、鐵樹葉、七葉一枝花、桃仁、炙山鱉甲、熟地、丹參、赤芍、當歸、三棱、莪術、廣木香、陳皮、香附、枳殼。根據臨床情況辨證加減。每日1劑,分兩次水煎服。  [偏方5]當歸10~15克,赤芍10~15克,川芎10~15克,熟地15~30克,三棱10~15克,莪術10~15克,干蛤蟆2個,竹茹10克,代赭石30克,蜈蚣3~5條,蟬衣10克,急性子10~15克,桂枝15克,炮姜15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水煎2次,早、晚分服。  [偏方6]半枝蓮30克,龍葵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英30克,川楝子12克,車前子30克,土獲苓30克,瞿麥15克,敗醬草30克,鱉甲30克,大腹皮10克,水煎服。  [偏方7]桃仁9克,杏仁9克,橘皮9克,丹皮9克,桂枝9克,甘草6克,醋30克,大黃10克,蜜30克(沖),水煎服。每日1劑。  五十七、膀胱癌  [偏方1]三金湯合石葦散加減:金錢草60克,海金砂30克,雞內金20克,石葦12克,冬葵子12克,滑石25克,瞿麥20克,篇蓄20克,赤芍15克,木通12克,澤蘭12克,甘草梢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2]党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建曲。清利濕熱加知母、黃柏、豬苓、澤瀉、車前子、滑石;涼血止血加大小薊、藕節炭、蒲黃炭、貫眾炭、生地、阿膠;軟堅消症加半枝蓮、琥珀末。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3]干蜀葵40克,或鮮蜀葵全株100克。煎湯口服。  [偏方4]党參、沙參、玄參、土大黃、苦參、茅根、篇蓄、瞿麥、枳實、蘆根、蒼朮、大黃、生地、熟地、萸肉。水煎服,每日1劑。其中茅根日用量可至100克,蒼朮、枳實、蘆根、土大黃日用量可至50克。  [偏方5]半枝蓮、大、小薊、六一散、五苓散、蒲黃炭、藕節炭、貫眾炭、知母、黃柏、生地、車前子、槐花炭。水煎,每日1劑,分兩次服。  [偏方6]加味桃仁承氣湯:桃仁9克,芒硝9克,大黃9克,桂枝7.5克,甘草15克,梔子12克,當歸9克,靈脂9克,犀角6克,海金砂6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7]墨旱蓮50克,石葦50克,生薏苡仁50克,瞿麥40克,匾蓄40克,女貞子25克,血餘炭20克,坤草30克,水煎服。適用於膀胱癌尿血。  [偏方8]蜀羊泉30克,龍葵30克,蛇莓30克,土茯苓30克,海金砂15克,燈芯草9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服。  [偏方9]活蟾蜍2隻,紗布包煮爛,取汁,每晚睡前內服,連服3天停數日,防止中毒反應,解毒抗癌。  [偏方10]刺猥皮,血竭,紅花,生乳香,冰片等,研為細末,用酒、醋各半調成稠糊狀,敷貼於疼痛處,每24小時換藥1次,7天為一療程。可反覆應用,抗癌止痛。  [偏方11]車前子60克,琥珀10克,豬苓60克,虎杖30克,知母30克,黃連20克,地龍20克,赤芍20克,黃芪15克,當歸15克,甘草10克。研成細末,加白糖沖服,每次20克,每日3次。  [偏方12]生牡蠣60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土木鱉5克,僵蠶15克,炮甲片10克,山慈菇12克,半枝蓮30克,水煎服,軟堅散結抗癌。  五十八、乳腺癌  [偏方1]乳腺癌破潰而出膿血時,用食鹽水擦洗患處,撒上茄子葉末,可去惡臭,止痛。  [偏方2]蛇蛻、蜂房、全蟲各等量。共研為細末,每服6克,每天3次,溫開水送服,每1個月為1療程。  [偏方3]藤梨根、野葡萄根各30克,八角金盤、生南星各3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溫服。  [偏方4]土貝母15克,蒲公英15克,穿山甲15克,橘核15克,銀花15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  [偏方5]栝蔞1個(研爛),當歸(酒洗),生甘草各15克,乳香3克,沒藥3克,用酒煎服,如不能飲酒,以酒水各半煎服。適用於乳腺癌初期及一切乳腺疾病。  [偏方6]乳房纖維腺瘤用瓜蔞、海藻、昆布各30克,桃仁、赤芍、川芎、柴胡、香附、當歸、乳香各12克,陳皮、絲瓜絡各10克,厚朴、雞內金、煅牡蠣、象貝母各15克,牛夏6克,水煎服。藥渣用布包,局部熱敷。  [偏方7]乳香、穿山甲、白芨、知母、土貝母、清半夏、銀花、皂角刺、天花粉各3克,共為粗末,用米酒一碗煎至半碗,去渣溫服。  [偏方8]生螃蟹殼,瓦上焙焦,研末酒沖,每服6克。適用於乳腺癌初起。  [偏方9]人蔘30克,黃芪30克,當歸30克,忍冬藤30克,茜草6克,白芥子6克,茯苓6克,水煎服,適用於乳腺癌晚期。  [偏方10]貓爪草30克,山慈菇15克,草河車15克,劉寄奴10克,蜂房10克,蒲公英30克,全瓜蔞30克,生地黃15克,玄參12克,當歸10克,芙蓉葉20克,生黃芪30克,水煎服,適用於乳腺癌晚期。  [偏方11]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枸杞15克,蜂房10克,牡蠣10克,石見穿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作3次飯後溫服。  [偏方12]獼猴桃根90克,用3碗水煎3小時以上,1日分多次服下。10~15天為1個療程。  五十九、直腸癌  [偏方1]腸癌、子宮癌、卵巢癌取蝸牛30~50隻,瘦豬肉80克,共燉熟,1日1次,服湯食肉。  [偏方2]直腸癌取干馬齒莧160克,緬梔子20克,用4碗水煎至1碗服下。  [偏方3]白花蛇舌草120克,半枝蓮100克,甘草助克。水煎服,每日l劑,分作3次飯前溫服。  [偏方4]菱角12隻,苡仁12克,鮮紫藤條15克,訶子6克。先將鮮紫藤條切片,再同以上諸藥水煎,每日1劑,分作3次,飯前溫服。  [偏方5]露蜂房、蟬蛻、蛇蛻、僵蠶各等量。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飯前各服1次,每次1粒。  [偏方6]穿山甲尾40克,鱉甲40克,各焙乾,加麝香2克,研末,1次4克,用綠茶送服。  [偏方7]威靈仙的葉、莖、花等40克,水煎,1日分多次代茶飲。或取威靈仙末,和水為梧桐子大小的丸劑,1次10~20丸,午夜用生薑湯吞服。  六十、胰腺癌  [偏方1]佛甲草60~120克,薺菜90~180克(均鮮品,干品減半),加水同煮,早晚分服,2~3周為1個療程。若顯效可長期服用。  [偏方2]柴胡、炒黃芩、赤芍、半夏、枳實、檳榔、厚朴、茵陳、梔子、金錢草、敗醬草、王不留行、鬱金、香附各9克,炒草果2枚,甘草3克,燒姜(生薑用微火燒湯)3片,水煎服。  [偏方3]青黛、人工牛黃各12克,紫金錠6克,野菊花60克,共研細末,每天服3次,每次3克。  [偏方4]假性胰腺囊腫用半夏、枳實各15克,乾薑、黃連各9克,黃芩、青皮各12克,党參18克,水煎服。  [偏方5]假性有互腺囊腫用柴胡、川芎各10克,當歸、杭白芍、茯苓、白朮、炙香附各15克,薄荷、甘草各6克,水煎服。  六十一、頸部腫瘤  [偏方1]頸部癌取白僵蠶研末,1次2克,1日3次,用水服下。  [偏方2]党參30克,麥冬60克,炙枇杷葉、旋復花(包)、石斛、谷麥芽各10克,竹茹、陳皮、五味子、甘草各6克,水煎服。  [偏方3]鱉甲、連翹各15克,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皂刺、夏枯草各13克,三棱、莪術、赤芍、升麻、水蛭各10克,水煎,4次分服,2日1劑。  [偏方4]頸淋巴結轉移癌用炙壁虎60克,研末,每日服2次,每次5克。  [偏方5]甲狀腺瘤用夏枯草30克,鯽魚1條,燉湯,每日1劑,吃鯽魚喝湯。  [偏方6]甲狀腺瘤用芙蓉菊全草30克,搗爛加蜂蜜適量調和,局部外敷,每日1劑。  [偏方7]玄參、海浮石各12克,海藻、昆布、土貝母、天葵子各10克,當歸、川芎、烏葯各6克,八月扎9克,水煎服。  [偏方8]甲狀腺囊腫用柴胡、橘葉、桔梗各10克,夏枯草、元參各15克,海藻、昆布、半夏、山慈姑、當歸各12克,生和10克(先下),水煎服。肝鬱者,加青皮;痰多者,加貝母;瓜萎;腫塊偏硬,血瘀者,加赤芍、王不留行、三棱、莪術。  六十二、睾丸腫瘤  [偏方1]當歸、赤芍、五靈脂、蒲黃、莪術、敗醬草、延胡索各15克,川芎、紅花、柴胡、懷牛膝、三棱、鬱金、香附各9克,桔梗、甘草各6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大棗3枚,水煎服。  [偏方2]冰片、藤黃各3克,麝香0.3克,生南星20克。共研細末,以酒醋各半調成糊狀,敷貼腰部癥狀區。干則易之。  [偏方3]白花蛇舌草37.5克,白英37.5克,蛇莓18克,金錢草、土茯苓、薏苡各37.5克,水煎,1日服。小便灼熱者,加瞿麥、篇蓄、甘草蒂、木通;小便不暢者,加車前草和澤瀉。  [偏方4]膀胱腫瘤用党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建曲,水煎服。需清利濕熱,加知母、黃柏、豬苓;需涼血止血,加大薊、小薊、藕節炭;需軟堅散結,加半枝蓮、琥珀末。  [偏方5]睾丸與附睾腫瘤每天取1隻中等大小蟾蜍除去五臟,洗凈,清水煮爛,取煎汁飲用,每天分2次於飯後半小時口服,並用蟾蜍煎汁搽腫物處,每日2次。  [偏方6]睾丸與附睾腫瘤用生地、半枝蓮、土茯苓、女貞子、菟絲子各30克,寄生、牛膝、枸杞子各12克,丹參、炒麥芽、谷芽各15克,赤芍9克,桃仁、紅花各6克,水煎服。  六十三、卵巢腫瘤  [偏方1]党參、生黃芪各20克,龍葵、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鱉甲、旱蓮草各15克,白英、生山楂各10克,川楝子6克,每天1劑,水煎,早晚分服。  [偏方2]卵巢癌每天取白英、龍葵、馬鞭草、草莓各37.5克,共水煎服。  [偏方3]卵巢腫塊取水蛭干研細末,早晚各用黃酒沖服3克,有效。  [偏方4]黃芪、丹參各25克,党參、炙穿山甲、紅花、元參、川斷、寄生、生地、熟地各15克,白朮、川芎、川貝母、知母各1:2克,三棱、莪術各10克,牡蠣30克,水煎服。  [偏方5]卵巢囊腫用黃芪、党參、敗醬草、生地、胡蘆茶各15克,當歸、酒炒白芍、半夏各6克,海螵蛸9克,川芎3克,水煎服。  [偏方6]熟地、茯苓、焦山楂各24克,鹿角霜、白芍各12克,炒白芥子15克,當歸、桂枝各9克,大棗6枝,生甘草、生麻黃、炮姜各3克,水煎服,每日1劑。  六十四、皮膚腫瘤  [偏方1]生半夏、元參、生地、夏枯草、太子參、牡蠣、赤芍、白芍、丹參各15克,天南星、廣陳皮、制香附各10克,川芎、雞內金各6克,水煎服。  [偏方2]皮膚癌用蜈蚣製成注射液,注入患處部位25~30天時,癌組織便潰死而脫落,長出了正常的細胞。  [偏方3]水蛭、芒硝、雄璜、大黃各等量,研末,米醋調和,塗患處。  [偏方4]大棗10枚,去核,將信石置於大棗內,用恆溫箱烤乾,研細混勻(以含信石0.2克為宜),密封於瓶中,與麻油調成糊狀外敷。根據腫塊直徑大小,採用分次敷藥,依次遞減法。  [偏方5]煅入中白6克,冰片2克,研末備用。以淡鹽水清洗創面,粉撒在潰瘍上,並以紅霉素軟膏紗布敷蓋,固定。每日換藥1次。  [偏方6]皮膚脂肪癌用党參、牡蠣、夏枯草各30克,丹參、海藻各20克,羌活16克,白芥子12克,柴胡、姜半夏、川芎各15克,山甲珠9克,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7]取杏仁去皮去尖,用壓榨機去凈其油,細搗放入40度酒精中完全溶解後使細末沉澱,取其細末乾燥後再放入40度酒精中完全溶解後沉澱,如此反覆3次,取其精製品,製成丸劑,或製成湯藥,1日服3次,療效佳。  [偏方8]取蘑菇細切,裝布袋,加1.8升水,用文火煎一小時,代茶隨時飲,有效。煎煮時會起泡沫,要煎煮到泡沫消失為止,煎煮要用陶器。  [偏方9]諸般癌症用佛甲草過去在民間多用於肝炎、燒傷等的治療,但有些地方開始用於癌症的治療。服用方法是取佛甲草40~160克,洗凈,搗爛取汁口服,或細搗敷患處。  [偏方10]諸般癌腫取鮮胡桃枝30厘米左右,雞蛋4個,共水煎,待雞蛋煮熟後,去皮,再煎4小時,1次服2個,1日服2次。連續服到見效。本方尤其對子宮頸癌有效。胡桃還可製成丸劑使用,製作方法是,取胡桃20個,大棗20個,檳榔20個,燒炭,入鐵粉少許,和蜜為30個丸劑,1日3次,1次服2丸,尤其對食道癌有效果

推薦閱讀:

不孕不育勿須愁 獨門秘方解心憂
最佳強腎助性的秘方(圖)
男士必學的10條著裝戒律和保持青春小秘方
95歲無斑老人 吃了60年的養生粥秘方,從不知疲倦
醫學資料庫 A類→秘方精選

TAG:中國 | 偏方 | 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