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賽愛中國的什麼?
2015年荷賽獎於北京時間2月12日晚間公布,中國有6名攝影師獲獎。從2002年至今,中國攝影師已連續14年榜上有名。與此同時,外國攝影師也屢屢憑藉中國題材折桂。那麼,荷賽里的中國到底是什麼模樣?獲獎題材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這一切還要從作品中去體會。
圖片來源 荷賽官網 圖片編輯 西西使用鍵盤
切換幻燈片騰訊圖片 編輯出品 Special issue in pictures
118
2015年荷賽獎於北京時間2月12日晚間公布,中國有6名攝影師獲獎。從2002年至今,中國攝影師已連續14年榜上有名。與此同時,外國攝影師也屢屢憑藉中國題材折桂。那麼,荷賽里的中國到底是什麼模樣?獲獎題材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這一切還要從作品中去體會。圖為2015年荷賽自然類單幅一等獎《猴戲》。
218
荷賽全稱「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由總部位於荷蘭的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主辦,1957年舉辦第一屆比賽,被認為是國際專業新聞攝影比賽中最具權威性的賽事,至2015年已舉辦了58屆。中國攝影與荷賽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是在1959年,45位中國攝影家的55幅作品參加了第3屆荷賽,最終45幅入圍,但遺憾未能獲獎。接下來的近30年間,中國攝影師始終與荷賽無緣,但有外國攝影師憑藉中國題材獲得了大獎。這組荷蘭攝影師文森特·門澤爾拍攝的《新疆吐魯番盆地沙浴》獲得了1983年的荷賽自然類組照二等獎。
318
5年後,新華社記者楊紹明(前國家主席楊尚昆之子)才以作品《退下來的鄧小平》獲得1988年荷賽新聞人物類組照三等獎,中國大陸地區的攝影在荷賽中得以實現獎項零的突破。評委對這組作品的評語是:「這些照片讓我們看到了在家裡的鄧小平和我們沒什麼兩樣。」由此可見,當時的荷賽獎對與西方意識形態不同的中國充滿好奇。
418
之後數年,中國攝影師陷入了荷賽荒,而外國攝影師又多次憑藉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報道獲獎。圖為聯繫圖片社的創始人之一阿龍·瑞寧格拍攝的《中國傳統醫術》獲得了1989年的荷賽科技類組照三等獎。
518
據零的突破又過8年之後,也就是1996年,《山東畫報》攝影師李楠以《聊城少兒雜技學校》獲得當年荷賽藝術類單幅一等獎,這也是國內首位獲得荷賽一等獎的攝影師。
618
外國攝影師則在拍攝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道路上屢試不爽。2000年西班牙攝影師艾里貝爾·莫奈茲拍攝的《中國武術訓練》獲荷賽藝術類組照二等獎。
718
一直崇尚「美」和「藝術性」的中國攝影師們慢慢摸出了門道。2000年,時任中新社攝影記者的王瑤,以記錄「中國舞蹈皇后」陳愛蓮的《60歲重返舞台》獲荷賽藝術類組照一等獎,這是中國首位獲得荷賽獎的女攝影師,而且還是一等獎。為了拍好該這個專題,王瑤前後跟拍攝對象共同生活了十幾天,日夜觀察主人公的一舉一動。
818
但在比較重要也最能體現水平的紀實新聞攝影類別中,中國卻始終難以突破。反倒是2003年,日本記者Tomohisa Kato憑藉一張《闖日本駐瀋陽總領館的「脫北者」》斬獲當年荷賽突發新聞類單幅一等獎。
918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2年起,中國攝影師就再也沒有在荷賽評獎中失過手,每年都會至少贏得一個獎項。中新社攝影師賈國榮的作品《中國體操奪冠賽》獲得了2002年荷賽體育類單幅三等獎。
1018
來自國外的攝影師除了繼續關注令他們好奇的中國武術、體操和傳統醫術題材外,也在關注這個大國如何融入世界的進程。2005年德國攝影師邁克爾·伍爾夫拍攝的《中國:世界工廠》獲得當代熱點類組照一等獎。種種跡象表明,荷賽評委們關注中國的目光,正在轉向更有現實意義的社會生活。
1118
2004年,自由攝影師盧廣的作品《艾滋病村》受到評委青睞,榮獲當代熱點類組照一等獎。這也是中國第一組獲得此類獎項的作品。為了拍攝這組專題,盧廣曾先後30多次深入艾滋病村。此後,盧廣又兩度得獎,分別為2011年《目擊大連清油消防員淹沒》獲荷賽突發新聞類組照三等獎,2015年《發展與污染》獲荷賽長期拍攝題材類三等獎。
1218
2004年,《武漢晚報》攝影記者邱焰的作品《非典時期的婚禮》獲得了荷賽日常生活類三等獎。但該照片隨後因涉嫌「擺拍」造假被告上法庭,此案當時被媒體稱為「荷賽糾紛第一案」。同樣的問題也曾出現在那幾年的華賽(全稱「國際新聞攝影比賽」,中國知名攝影賽事)獲獎作品中。數起事件均引發了輿論的廣泛爭議。
1318
另一方面,國外拍攝中國題材的獲獎作品也有為人詬病的地方。2007年,義大利攝影師Lorenzo Ciccone Massi拍攝的《什剎海體育學校》獲得了體育類單幅三等獎。然而這已不是這所學校第一次登上獲獎名單。早在數年前,就有其他攝影師拍攝的該校獲過荷賽獎,以至於有人揶揄道,這個學校不僅是世界冠軍的搖籃,還是產生「荷賽」獎的搖籃。
1418
不過,前述問題終歸少數,隨著參賽經歷的不斷豐富,中國攝影師在展現國內特有的平民化生活及傳統文化方面,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圖為2007年,廣東攝影師王剛的作品《彝族牧羊人》獲得荷賽人物肖像類單幅二等獎。
1518
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和北京奧運會為荷賽次年年初的評獎提供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圖為路透社駐中國攝影師Bo Bor(景長觀)的作品《四川大地震》獲得2009年荷賽突發新聞類組照二等獎。
1618
中國攝影師在這一年收穫頗豐,獲獎人數為歷年之最,共有6人。圖為《中國青年報》攝影記者趙青的作品《北京電視上的奧運會》獲得體育特寫類組照一等獎。
1718
最近幾年,外國攝影師拍攝的中國題材獲獎作品漸少,而中國攝影師的拍攝方向則逐漸多元化。圖為義大利攝影師Giulio Di Sturco的作品《中國橫店》獲得2015年荷賽當代熱點類組照二等獎。
1818縱觀這些年的獲獎作品,可以看到,從早期帶有「獵奇」性質的偶然折桂,到如今穩定的獲獎頻率,荷賽之於中國,不是得獎數量的多少,而是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中國新聞攝影從平淡走向絢爛的足跡。圖為2009年荷賽自然類組照二等獎《西湖邊的一棵樹》,由《都市快報》攝影師傅擁軍拍攝
推薦閱讀:
※論中國蒙頂山茶
※一篇文章釐清中國美術史脈絡
※中國未來的國運如何?看後震驚!
※中國漢字中最神的8個字
※巴菲特中國之行背後的秘密:巴菲特計劃1
TAG: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