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頂] 人體自有大葯(詮釋百會、勞宮、湧泉穴,可謂天地人)

回顧母親病重住院的那些日子,我每天都要用砭石為她熱敷百會、按摩手心和腳心,甚至夜裡躲在被窩裡用艾條灸其足底的湧泉穴。母親因此會睡得較安穩。人體主要以三大穴道與外界相通:百會、湧泉及本勞宮穴。 百會通天、湧泉通地,勞宮則是可由人體主控的出入氣穴。

  按百會穴,好比天降甘霖,滋潤萬物,把人體蔫了的機能、心神和意志重新激活,讓人振作,所以,百會不僅是一個治病的大穴,還是一個改變人的精神面貌的神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是人體的最高點。為什麼叫百會呢?我們知道,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要匯聚到頭上,而百會穴又是頭部的核心,是百脈所會之處。百脈所會,意味著通過刺激這一點能牽動百脈,所以《針灸資生經》上說,百會穴「百病皆主」。

(每晚以外勞宮貼背部兩側腎俞穴睡一刻鐘可強腎)

勞宮穴為手少陰心包經的滎穴,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包絡者,心之外圍,能代心受邪,失眠之人必心煩心悸,六神欠安,勞宮穴為心包經之滎穴,五行屬火,具有清心泄煩、安神定志、溫補陽氣、行氣調血的功效,針之能治療心煩、心悸、頭暈失眠等症。

湧泉為足少陰腎經之起始穴,腎與心、肝兩臟關係密切,心藏神、肝藏魂,腎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同源,兩者相互資生。湧泉為足少陰之井穴,乃腎之根本,能滋養腎陰,溫補腎陽,有開竅醒神,交濟水火的功效。

百會為天上陽火,湧泉為地下陰水,勞宮為人中之火,此天地人三才之義也。又百會天宮之土(頭八卦百會屬土),湧泉地宮之木(陰井五行屬木),勞宮中宮之土(手八卦屬土),觀全卦水火相濟,天地相交,陰陽平衡,故對治療失眠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湧泉穴還有滋陰降火,引浮越的肝陽下潛的作用,臨床上也有針刺或用中藥敷貼該穴治療高血壓的報道。另外,腳上存在與人體各臟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運用不同的手法按摩這些反射區(穴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各部分的機能。高血壓病情複雜,變化多端,中老年患者必須正確處理好自我保健和藥物治療兩者之間的關係,在堅持藥物治療的同時,不妨常搓搓腳心。

湧泉穴名解

  湧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湧泉穴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體表,故名湧泉穴。湧泉穴是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

  「湧泉」穴,顧名思義,為人體元氣之所在,刺激此穴,可使人恢復元氣,健身長壽。湧泉穴位於腳心,屬足少陰腎經,位置在蜷足趾時呈凹陷,常搓湧泉穴可治療頭頂痛、癇病、疝氣、小兒驚風、昏厥等症。由於腳心穴位病理反射較多,所以常搓腳心對於祛病健身有較好的效果,在搓湧泉穴時擴大搓的範圍,在湧泉穴沿足心凹陷處上下搓,效果更好。

在民間,流行搓腳心降血壓的方法。還有心腎相交的方法叫做手心搓腳心。

我們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方法,這裡面融匯了很深的中醫道理。我們的腳底板有一個腎經的穴位叫湧泉穴,而我們的手上是勞宮穴。(勞宮穴是心包經上面的穴位,所謂「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護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受邪」,就是有邪氣侵犯心的時候,它出來保護,先被侵犯。湧泉穴位於腳底,如果把腳板分成三份的話,湧泉穴就在前三分之一和後三分之二交界的位置。顧名思義,它就像泉水湧出來一樣,湧泉穴就是「腎精」出入的地方。)   具體做法是每天晨起前、晚上臨睡前,先搓熱雙手,然後右手搓左腳心、左手搓右腳心各200次,直搓得足心發熱。或者用手心拍打腳心。這樣做有助於讓腎發揮收藏的功能,把氣往下引,把上面的虛火拽下來,這樣氣就不會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搓完腳心後不要馬上下地,最好在原地休息10分鐘。

貴在堅持

  每天堅持1-2次搓腳心,持之以恆,能起到補腦益腎、益智安神、活血通絡的療效,可以防治健忘、失眠、消化不良、食慾減退、腹脹、便秘和心、肝、脾、膽等臟器病症。  按摩手法要正確,否則達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熱水洗腳後坐在床邊,將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腳心歪向內側,按摩左腳心時用右手,按摩右腳心時用左手,轉圈按摩,直到局部發紅髮熱為止。

古醫書記載,人有四根----耳為神機之根;鼻為苗竅之根;乳為宗氣之根;足為精氣之根。而足又為四根之中的根中之根。還有《儒門事親》曰:「腎主兩足」。《萬病驗方》云:「腳為腎之外候,司於下體者也」。均表明了人體的兩足是由腎所主。足與臟腑中的腎關係最為密切,故治足必治腎,健足即健腎。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樹的話,那麼足即為其根,樹根枯竭則枝枯葉落。足部的六條經脈又與手的六條經脈相關聯而循行全身,因此臟腑功能的變化都能反映到足上,構成了足與全身的統一性。故古有「頭痛醫腳,上病下治」、「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足」之說。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雙足與周身陰陽、氣血、經絡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而中醫足療就是通過藥物滲透、經絡感測、神經反射等作用,使人體內環境得到調節與平衡,調動人體潛在的自我防禦能力,提高免疫功能,祛除病邪,恢復正氣,從而達到保健、強身與輔助治療疾病的功效。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雙腳除了用以行走之外,還是全身健康的「窗口」。在臨床觀察中,頭腦清醒,步履穩健均為健康的象徵;而頭重腳輕,步履艱難,則為疾患病體之軀。因此,古今中外的養生健身方法,都極為重視足部的保健。 足部保健不僅關係到人體健康,而且和壽命有很大關係。俗話說「人老先老腳」,「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就是這個道理。《八股雜錦歌》講「摩熱腳心能健步」。 因此我國各代醫學家、養生家非常重視「搓腳心」的養生方法。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堅持按摩腳心。自言道: 「東坡擦腳心,並非隨觀音。只為明雙目,世事清濁分。」蘇東坡在《養生訣》中還記載了這個方法。宋、陳直在《壽親養老新書》中更作了詳細介紹:「其穴(湧泉穴)在足心之上,濕氣皆從此人。日夕之間,常以兩足赤肉更次用一手握指,一手摩擦。數目多時,覺足心熱,即將腳指略略轉動,倦則少歇。或令人擦之亦得,終不若自擦為佳。」陳書林云:「先公每夜常自擦至數千,所以晚年步履輕便。」

  湧泉穴於腳前掌,腎經首穴強壯行。生命能量貯於腎,腎水旺盛如泉涌。  勞宮穴於心包經,心包主火藏勞宮。相輔相承精氣添,水火交融丹自生。  強腎固本為首穴,諸虛證候皆適用。腳為樹根身為干,泉水滋潤樹茂盛。  預備收功用補法,先呼後吸吐納瓮。睡前熄燈摩湧泉,兩秒一周易慢行。  用意清淡勿用力,身穩頸直如懸鐘。意到氣至水火濟,範圍莫大宮泉應。  男左女右手相對,七十二次各逆順。三次輕按三呼吸,呼按吸起意氣融。  垂簾端坐一開合,換手換腳再摩行。雙腳一輪三開合,依病視情量加功。

推薦閱讀:

人體經絡穴點陣圖
人體九大「黃金三角區」,治病、致病只在一念間!
人體七竅與五髒的密切聯繫!
雍容華麗的水下人體芭蕾
一點紅色 [人體攝影藝術]

TAG:人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