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繼新對話名校長系列之三十九】 讓不同的人更加不同 《中國教育報》2011年10月23日...
【陶繼新對話名校長系列之三十九】
讓不同的人更加不同
——山東省桓台縣世紀中學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編者按:2011年9月5日,由中央文明辦、財政部、教育部聯合舉辦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啟動儀式在山東省桓台縣世紀中學舉行。與會代表參觀了世紀中學的學生活動。書法、繪畫、鋼琴、健美操、建模、航模、戲曲、跆拳道……整個校園裡到處是學生們快樂活動、快樂創作的身影。在每個活動場所,都能看到一群多才多藝、怡然自樂的學生。孩子們陽光自信、健康活潑的表現,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們讚不絕口,流連忘返。據了解,這個學校不僅在各級各類藝體比賽活動中屢創佳績,而且教學質量高,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現已成為當地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這到底有什麼訣竅?山東教育社原總編輯陶繼新走訪考察了這所學校,並與馬成立校長進行了長談對話,掀開了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面紗。
陶繼新 馬成立/文
教育:
淡化功利 少留遺憾
【馬成立】我1963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82年7月畢業於原來的北鎮師專化學系。1982年8月——1995年8月在桓台縣周家中學任教,歷任教師、教導主任、校長,在任校長期間創建了全市農村第一所市級規範化學校,並且一直擔任化學課的教學工作。1995年8月——2008年8月在桓台縣教育體育局工作,歷任桓台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副局長。其間參與了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的鄉村少年宮的創建工作。2008年8月至今任山東省桓台縣世紀中學校長。
【陶繼新】農民有農民的純樸與善良,但也有農民的封閉與保守,如果走出農村,依然保留那份純樸,又有了開放的思維,則多能成一番大的事業。而您,當屬此類。況且,「豐富多彩」的經歷,已經為您貯存了一大筆精神財富,它平時未必派上用場,可有時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還會有出奇制勝之妙。這些,都是您作為一個校長的「詩外」功夫,也是具有超越一般校長之上的內在品質。
【馬成立】屈指算來,在教育戰線已經工作了近30年。按照孔子的說法,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即將步入知天命之年,這種說法到底正確與否暫且不去考慮,但現在對自己從事的教育工作多了一些敬畏之情,少了一些功利色彩;常常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不敢有一絲的懈怠,總怕自己的決策給學校、教師、特別是學生帶來或多或少的傷害。如果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那教育必定是一門永遠讓人留有遺憾的藝術。
【陶繼新】您即將到「知天命」之年,而且也對「天命」有了自己的認識與解說;可是,您想沒想過,在這三十年間,您也一直在「運」命。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里,就有「運」命的況味。我們經常說「命運命運」,「命運」就是「運命」,有的人「運」得好,有的人則「運」得壞。特別是「功成名就」之後,內心裡的原有的一些高貴品德會慢慢丟失、傲慢之心增強,已經不是在「運」好命,而是在「運」自己的不好之命。而您對工作的敬畏,對功利的淡泊,無疑是在有意識地「運」好命。您的命好了,會有利於自己與家庭的幸福,更會有利於學校的發展。而「如履薄冰」的行走中,昭示出您對教育事業的極度負責任,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宏偉志向。校長如此,世紀中學自然也就具備了長足發展的內功了。
理念:
快樂學習 幸福生活
【馬成立】學校是在歷史文化名校桓台一中的原校址上於1999年創建的,當時的校名為桓台一中初中部,2000年獨立並命名為「山東省桓台縣世紀中學」為一所全日制初級中學。通過全體師生艱苦卓絕的奮鬥,在我來校之前,世紀中學就已經獨具特色,屢獲佳績。
來學校的第一年,我是副局長並主持這所學校的工作。在第一次全體教師會上,我提出「世中」要在「繼承中求發展」,我們不但要總結提煉自1999年建校以來形成的好的校風、教風、學風,而且要秉承一中優良的傳統,結合當前教育發展的形勢,尋找一條適合我校發展的路子,形成「世中」特色。
【陶繼新】欣賞「繼承中求發展」這個提法。特別是有著比較厚重文化積澱的學校,就更要繼承。學校文化不是隨著人的離去就飄然而去的,它往往以各種形態或顯或隱地留存於學校的各個角落,並不時地產生著它的影響。如果不去繼承,甚至進行扼殺,這些文化就會漸漸消退,以至於毀掉。那時,如果再想重現這些文化,已經絕無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您的繼承之於桓台縣世紀中學,是在讓已有的學校文化更增光輝。發展更加重要,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真是至理名言。這個發展不只是表現在硬體層面,更在於軟體上,即校長、教師與學生素質的提升。事實上,您這位校長這些年發展了,教師與學生也發展了。世紀中學就成了桓台縣的一個品牌,甚至在更大範圍內有了很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馬成立】經過全校師生的若干次醞釀、若干次反覆,在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完善並確定了學校自己的理念系統。確定學校願景與辦學理念的過程無疑使我們對教育的本質更增加了進一步的認識。我們把「快樂學習、幸福生活的理想之地」確定為學校願景,確定了「讓不同的人更加不同」為我們的辦學理念。現在,追求「快樂、幸福、理想」已經成為全校師生的共同願望。承認每個人的不同個性與差異,並且予以尊重、欣賞、發展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並落實到了我們的行動上。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不放棄每一個老師,讓每個師生「各得其所,皆有所成」。
【陶繼新】在一般人看來,「快樂學習、幸福生活」只是一個理想的口號,其實,它是可以變成現實的。學生為什麼學習不快樂?教師為什麼生活不幸福?關鍵不在於學生學習時間的長短,也不在於教師工資的多少。孔子為什麼說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顏回為什麼能做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依然「不改其樂」呢?一個關鍵是,要明白學習為了什麼,教學為了什麼?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就不可能有內在的持久動力,舍此,所有的學習與工作,都不會讓人特別長久地快樂與幸福。
「讓不同的人更加不同」的辦學理念也很好。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或缺的個體,每個人都應該認識自己獨特的稟賦和價值,從而實現自我,做最好的自己。人本不同,個性各異,不應當壓抑其長,而應當張揚其長;不應當有意避短,而應當變短為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海倫·凱勒,如果不是其老師安妮·莎莉文在讓其回歸人性的同時,更加讓其與一般人不同,她能做出如此卓越的成就來嗎?當然,人的發展目標都應當是走向真善美的,只不過因人各不相同,走向真善美的道路與呈現的方式各不相同罷了。
課程:
三化一體 以生為本
【馬成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伊始,我們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了課堂教學的改革,而忽視了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我們逐漸認識到:課堂固然重要,但課程比課堂更重要。課程的設置與開設決定了培養對象的素質結構,只有當課程豐富多彩、多元化時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只有當課程是開放的、動態的並且可供學生選擇時才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為此,我們以構建適合學生髮展的課程體系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整合國家、地方、學校的三級課程,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融為一體,構建了開放性、動態性、多元化的「三化一體」課程體系。即國家(地方)課程校本化,學校課程生本化,學生活動課程化。
【陶繼新】我考察了不少地方的課堂教學改革,儘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是,有些在教學目的上就出現了問題,即直指應試。這並不是否定應試的必要性,而是說純然為了應試的時候,學生學習的內容就會相對狹窄,視野就不可能開闊。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應當學習的東西學不到,應該經歷的事情不經歷,就會少了生命成長的必需「營養」,儘管可能考上學了,甚至考上「理想」的學校了;可是,在未來的生命成長曆程中,就會因某些「營養」的缺失而呈現出後勁不足,以致出現問題,甚至比較嚴重的問題。
所以,在重視課堂教學改革的時候,必須關注課程建設。首先要給這個建設目標定位,就是您所說的「快樂學習,幸福生活」。而且,這個快樂與幸福,還不止於當下,更指向未來。於是,一些升學考試不考的課程,就自然而然地走進了課堂,走進了學生的課外活動之中。它在滋養著學生的生命,讓他們更快樂地發展,也讓教師更幸福。
【馬成立】目前,我們從學生的需求入手,構建了包括人文素養類、科學素養類、生活技能類、身心素養類、藝術修養類、信息技術類、學科拓展類7大類56個系列100多門課程。包括必修課文明禮儀、書法、國學經典、綜合實踐活動、專題教育等;選修課京劇、山東呂劇、五音戲、山東快書、二胡、琵琶、揚琴、古箏、笛子、鋼琴、銅管樂、剪紙、十字綉、陶藝、攝影、國畫、素描、跆拳道、毽球、建模、機器人研發、航模、電腦平面設計、動漫等。
把學生活動全部納入課程體系,明確目標、實施方式、實施時間、實施要求、課程評價等,提升活動的價值,保障了活動健康有序有效的開展。體育節、讀書節、藝術節、科技節、合唱節、英語節年年定期舉行,年年有傳承,年年有創新。很多家長說,我們校園裡歌聲、笑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班事、校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陶繼新】學校是應當有讀書聲的,是應當有歌聲與笑聲的,也是應當有各種各樣適合學生愛好特長發展的場所的。可是,「應試教育」把這些在學生看來特別美好的東西統統扼殺掉了,只有死學習,只有苦學習。可是,當學生天天處於痛苦之中的時候,就不可能有學習的高效率。孔子主張要「游於藝」,即讓學生在快樂以至審美的狀態下學習。而在這種狀態下學習,心情是快樂的,效率是很高的,效益也是很大的。因為孩子的心靈是舒展的,能力是多維的,生命是成長的。您是深得其中要道者,開設了這麼多的課程,幾乎包括了各類學生成長且喜愛的課程,學生「游」在其中,不但快樂無比,而且也在不知不覺地為自己未來的成長積蓄能量,為未來的幸福儲存營養。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
教學:
N種模式 真味課堂
【馬成立】近年來,有不少的學校在探索構建課堂教學模式,有不少的教育行政部門也採用行政的手段來大力推行某種教學模式。推行一種教學模式,這對沒有形成自己特定教學風格的教師快速了解課堂教學,快速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建立必定是立足於學校、教師、特別是學生的實際狀況,它不可能適用於任何學校、任何學科、任何學生,標準化的教學模式必定以犧牲教師的教學個性為代價,忽視了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勢必影響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還有的學校今天學東家明天學西家,今天學這法明天學那法,唯獨不去提煉總結自己的東西。教師沒有成功的喜悅,何來幸福感!
我們提出教學模式的構建要個性化,要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的,積極倡導教師探索並構建符合自己個性特徵、教學風格的教學模式,倡導「先學一家,融匯百家,自成一家」的模式研究,力戒不考慮學生和教師自身實際的「拿來主義」,廢除忽略學情和學段的大一統模式。目前,我校教師已呈現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有一百四十六種,構建了獨具我校文化內涵的教學模式群。
【陶繼新】教學模式有其自身的優勢,它猶如給教學設定了一個程序,老師按序而行,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這對一些年輕教師,對於教學水平比較低的老師來說,「拿來」先行使用,或者一般老師學習某種模式,嘗試一下未嘗不可。不過,如果長久甚至幾年十幾年一輩子就用別人的模式,非但沒有了自己的個性,也沒有了發展的空間。因為吃別人嚼的饅頭,永遠不會有真味的。這些年來,中國課堂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學者也往往蜂擁而去,結果一陣風之後,非但沒有取到真經,反而連自己的經也丟掉了。我在走訪一些老師的時候,他們對此苦不堪言,說不知道怎麼教學了。
所以,學了一段別人模式之後,要根據自己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形成屬於自己的模式。你們的課堂教學模式群,從外在形態看,有百花齊放之美;而實質上,則是讓每個教師找到了屬於他自己的教學方法,有了課堂教學上的生命張力。
其實,對於特別優秀的教師,可以有模式,也可以沒有模式。我採訪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漪的時候,曾經問她有何模式。她說,我從來沒有什麼模式,以後也不會構建什麼模式。因為教材不同,老師與學生不斷地發展,教學的方式方法也應當應時而變。關鍵是,教師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要不斷地發展自身,認真地研究學情,唯其如此,課堂上才能出現「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奇妙景觀。
家委會:
建在班上 突出實效
【馬成立】家長在促進學校的發展、促進學生髮展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從某種意義上講,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起的作用要遠遠大於我們的學校。如何讓家長成為「教育的知情者、建議者、協同者、參與者、監督者、同盟者(張志勇語)」,一直是我們在探索和追求的,但效果一直不明顯。當問題得不到很好解決的時候,癥結可能在體制與機制上。我們改變了過去家委會只是建在學校層面的做法,建立了班級、級部、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制定了各級家委會工作制度,為級部和學校家長委員會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室,配備了必要的辦公用具,並為班級、級部、學校三級家長委員會建立了檔案。特別是把家長委員會建在班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陶繼新】「把家長委員會建在班上」太有創意了!很有推廣的價值。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知道了家長之於學校教育的重要性,紛紛建起了家長委員會。一個學校一個家長委員會,儘管可以舉全校之力,來對家長進行培訓等;可是,由於不是「因材施教」,效果往往不是特別明顯。結果,使得有些家長委員會形同虛設。而建在班上則不同了,每個家長都可以直接與教師交流。這不僅密切了家長與學校的關係,更重要的是,他們會逐漸知曉教育孩子不只是學校的事情,家長的責任更重大。這樣,他們就會變不知為有知,變被動為主動,積極與教師共同來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務。於是,家長不再是老師的對手,而是變成了助手,以至成為教育孩子共同體的成員。這就形成了更大的教育合力,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馬成立】我們以重點課題「家長進課堂——主題班會新模式的探索」為載體,紮實有效地開展了家長進課堂活動。聘請各行各業教子有方的家長走進課堂,或由家長出面聘請專業人士走進課堂作義務講座,他們以「講課」的形式,結合他們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奮鬥歷程、人生感受等,對學生傳授知識或進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感恩等方面的教育。受教育的不但是學生還有家長。目前已有幾百位家長先後走進課堂。2010年9月,這一活動被市教育局評為「淄博市普通中小學德育活動品牌」,2011年8月,「家長進課堂——主題班會新模式的探索」獲桓台縣第二屆教育創新成果獎。
開展家長進校園活動,讓家長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地參與學校管理,打破了傳統的「家長開放日」「家長開放周」的舉辦形式。組織家長參與早操鍛煉、聽課、參與課間操、參與午餐、午休管理、參與晚餐、晚休管理、參與維護校園安全、組織社會實踐或公益活動、參加學校主題教育月或節日慶祝等活動。
【陶繼新】「家長進課堂」是一種新的課程,家長搖身一變成了「教師」。而且,他們所講,不會有太多的框框,更多的不是談教科書內容,而是談無字書,談人生,談經歷,談見聞,談感悟等。這些,會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比一般上課會有更大的收穫。而當家長講的時候,他的孩子會有特別自豪的感覺,也會對自己的父母重新認識。這對孩子自信心的提升,對融洽孩子與家長的關係,都會起到作用。而且,那些沒有走上課堂的家長,也會受到教育,有的也會躍躍欲試,積極備課,讓更多家長與孩子形成一種別樣的師生關係。
讓家長參與更多的學校活動,會消除很多不必要的誤會,與教師建立更加和諧的關係,甚至對學校生成一種家的感覺,進而愛上學校。於是,家長就會不請自到,不請樂到,到後就履行家長的責任。這種思想與行動還會不斷地延伸到家庭里,讓家庭也成為教育孩子的陣地。於是,學生的成長就有了更大更好的環境。
社團:
自主自律 豐富多彩
【馬成立】學生社團的組建與活動逐步成為我校落實「自我實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載體。我們要求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至少參加一項社團活動,倡導學生自己組建社團,正所謂「學校搭台,學生唱戲」。
社團組建自主:學生社團從發起到章程(章程包括社團名稱、宗旨、主要任務、活動內容、組織機構及其他應說明的事項)起草再到招收社員完全由學生自己作主。團委、學生會負責指導與把關。
每學期的社團會員招聘會是學校最熱鬧的時候之一,發起者製作並張貼的海報可謂五花八門,學生們自主選擇,挑選自己最喜歡的社團並接受社團發起者的考核。
社團活動自律:各社團自己商討制定學期活動計劃,每次活動要填寫活動記錄。團委、學生會定期召開負責人例會,以便了解各社團的活動情況並給以協調。團委、學生會定期對各社團進行評估檢查,評選優秀社團、優秀指導教師。對於學生滿意的社團進行表揚獎勵,對於學生不滿意的社團進行撤改。
【陶繼新】學生有著無限的潛能,社團就為其開發潛能提供了一個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他們盡情地揮灑才思,以致會讓教師有自愧不如的感覺,甚至讓他們也驚詫於自己竟然有著如此之大的創造力。這樣,不但會讓他們得到有效的鍛煉,還會讓他們感到學校生活原本如此搖曳多姿。這會不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呢?實踐證明,不會,甚至還會促進他們的學習。人的能力與潛力不是平面滑移的,而是立體互動的。當自己的才能在社團活動中充分施展的時候,就會在大腦中樞增添一種潛力,進而轉換成一種學習或其他方面的動力。
我走訪一些學校的時候,有的校長會告訴我,學生如何如何難管理。其實,你們學校的學生難管理嗎?不難。為什麼呢?原因非止一端,而社團的建立,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原本就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只不過有的時候這種能力被教師替代了而已。而社團是他們自己的,他們要制定社團公約,他們要自己組織活動,他們要管理好自己社團的成員。於是,他們就從不會管理髮展到了會管理,從被管理者變成了管理者,也從管理他人變成了管理自己。而當學生有了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與習慣之後,學校的管理就可以進入到「無為而治」的高層次境界了。
【馬成立】為解決社團指導教師短缺問題,我們多管齊下。一是教師一專多能,要求每一位老師都參與到學校社團活動中,利用自己的特長為學生服務和解惑。二是邀請當地的民間藝人和「五老」作為志願者來做輔導員。三是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鼓勵家長參與社團的指導。四是聘請專業人士做兼職教師。
【陶繼新】教師水平的高下,直接影響著社團的發展。如果不是真心實意地希望社團辦得越來越好,就不會如此「興師動眾」地聘請教師。因為這樣做會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儘管他們也會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而外聘教師,不但需要協調,有的還需要經濟開支。有付出就有收穫,學生社團就會具備高水平的教師應有的品位,有了質量,也就有了學生社團的更好發展。
成長:
健康第一 學習第二
【馬成立】2011年9月3日的《中國教育報》報道:「2010國民體質監測結果公布,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喜憂參半。喜: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持續20年下滑趨勢得到遏制,憂:肥胖率居高不下,視力不良呈低齡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主席針對當時學生負擔過重、身體素質下降的狀況,在多種場合多次提出「健康第一,學習第二」。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把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良知。
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讓積极參加體育鍛煉強健其體魄成為習慣,達到「每人至少掌握兩項體育鍛煉技能」的目標,學校先後創設了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田徑、武術、健美操、跆拳道、羽毛球、抖空竹、跳繩、踢毽子、輪滑等十幾個體育俱樂部。學校整體規劃體育俱樂部的設置,各個體育俱樂部各自建章立制,由體育教師作指導,各年級全體教師組織實施,學生人人有項目。克服了傳統的只重視學校體育專業訓練隊,忽視大多數學生體育鍛煉和健康狀況的錯誤傾向,也改變了體育活動只是體育教師事情的理念,全體教師參與,每個老師都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俱樂部做指導教師,既鍛煉了身體,又在活動中增強了師生情誼。
學期初每個年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體育俱樂部參與其中,各體育俱樂部每周保證不少於2次活動時間,學期末根據學生的考勤和最後的技能測評對學生進行考核。
【陶繼新】忽視學生健康的問題已經延續了好多年,不但學校在追求高升學率,家長也將考試優劣作為孩子好壞的主要標準,也就有了學生健康狀況日趨下降的態勢。所以,有所「遏制」即稱「喜」矣。我們整天說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可是,當他們的身體健康不佳的時候,為什麼還是置若罔聞?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特別關注了學生的健康問題,將它置於學習之上。這不但需要一種人文情懷,也需要一種起碼的良知。
但是,如何才能讓健康第一真正實現呢?設立體育俱樂部無疑是一個好辦法,「每人至少掌握兩項體育鍛煉技能」的目標,讓所有師生都對體育重視起來。正是在這樣的俱樂部里,學生的體能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身體也越來越健康起來了。
還有兩個意想不到的收穫——一是學生的精神狀態好了。我們常說身心合一,因為身體與心靈是不可分開的一體,「有諸內必形諸外」,大凡身體不健康者,精神也不太健康。而精神不健康者,往往會滋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而且,這種心理還會向其他學生及其家庭蔓延,讓更多的人也愉快不起來。這種狀態下的生活與學習,肯定不會是快樂與幸福的。二是學生的學習狀態好了。我走訪過不少優秀的學生,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特別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他們懂得一個起碼的常識,身體好了,學習起來效率也自然高。一個整天身體不佳、精神不好的學生,不可能有充沛的學習精力,也不可能有很高的學習效率。況且,如果再進一步,病倒了,病重了,不但沒有了學習的效率,也沒有了長遠的效益。只有身體好與精神好的學生,才能當下學習起來高效,未來生活與學習起來高效而又幸福。
圖片說明
馬成立,山東桓台世紀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淄博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曾任桓台縣周家中學校長,桓台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教體局副局長。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周家中學成為淄博市鄉村中學第一個省級規範化學校,使桓台縣「鄉村少年宮」建設獲得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成果一等獎第一名,使世紀中學先後榮獲「中華文化名校」、「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等60多項市級以上榮譽稱號,成為當地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
推薦閱讀:
※無SAT!照樣轉學進美國名校
※為什麼名校不收差生並將其教育成人才?
※這20所名校校訓「大有來頭」!
※為什麼名校里也有許多不靠譜的人?
※教育就是拼爹,但拼爹不等於拼錢!一所名校校長的10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