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的江湖我不懂,再談生育年齡的重要性
對於不想生孩子的夫婦,我們都稱之為:丁克家庭。
搜百科給出的答案是:丁克家庭一般指不生孩子的工薪階層的夫妻。夫妻「雙收入、無子女」。依據夫妻雙方個體差異,丁克家庭分主動自覺型和被動消極型。前者指夫妻雙方有生育能力,但自願不育的家庭;後者指夫妻一方或雙方不具有生育能力而造成沒有子女的家庭。
因此說來,是能生不想生和想生不能生的問題。
能生不想生多為思想方面的原因。
無論是主動丁克還是被動丁克,其原因可能是生理或心理上的,也可能是經濟,個人發展、夫妻感情或者家庭因素等等。
丁克的江湖我不懂。作為生殖醫學的醫生,也接觸了很多丁克夫婦,多為能生的時候不想生,不能生的時候特想生。人心是最容易變得東西,一顆心還經常朝三暮四,何況是是兩顆心,很難說且行且相隨。
人很難做到用大於自身年齡20歲的思想作出20年後不後悔的決定。但有一點需切記,人的想法是可以來回改變的,如同反手雲覆手雨一樣;生育的大篷車走的卻是一條不歸路。
圖片來自網路
專家指出,未採取避孕措施而一直未妊娠婦女的百分比隨著女性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即使應用輔助生殖技術(ART),隨著女性年齡增加臨床妊娠率仍逐漸下降,尤其是高齡女性妊娠率急劇下降,且發生自然流產的風險隨其年齡增加而增加。
很多名人無子女,多是無奈下的被丁克。
而想生不能生多為疾病方面的原因。
關於疾病方面,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患有嚴重的內外科疾病,或發育異常,或因腫瘤的治療影響到生殖器官(手術、化療)。其二是夫婦雙方有導致不孕的因素存在。
今天想到這個題目,起因於一對來就診的夫婦。
兩人結婚13年,女方今年40歲。因多年不孕,於5年前查出男方無精症,女方檢查懷疑子宮內膜異位症,輸卵管造影顯示通而不暢。醫生建議採用供精助孕。男方不能接受無精的事實,不同意醫生的治療方案。兩人決定,沒有孩子就過二人世界,做丁克家庭也很好。
事隔5年,男方改變主意,接受供精。經歷了3次人工授精無果,改行試管嬰兒。已經進行了一個周期治療,僅獲卵兩枚,未成功。夫婦兩個陷入深深的迷茫與困惑當中。
醫生說:
1、年齡與生育密切相關,生與不生,過時不候。儘管男性的生育力也會受到年齡的影響,但與女性相比,高齡的界限會晚5-10年(至今尚無男性高齡的公認標準)。在這對夫婦中,男方一旦回頭,生育年齡「無限」。而女方卻一不小心,在生育事件中,成了「全責」的一方,加入「弱勢群體」,進入高齡生育的行列。儘管不孕的責任分成逆轉,希望你倆仍然能且行且相隨。(這其實是我想對他倆說的重點)。
2、卵巢功能下降,獲卵少,優胚少,成功率低,對高齡女性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卵巢儲備功能降低可導致較低的妊娠率,但並不排除有妊娠的可能,有成功的希望。給自己機會,給醫生機會,學會堅持,懂得放棄。
3、在開始下一個周期的休整階段里,可以進行心理與身體的調理。各種「預處理的」相關療法,雖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有研究就表明,總是有益於卵巢功能,有助於提高妊娠率,不妨試用。如DHEA(脫氫表雄酮)輔酶Q10,生長激素等。
4、供卵:對於卵巢功能不良,多個試管嬰兒助孕周期未能獲卵,或無優胚移植的患者,接受卵子贈送,不亞於柳暗花明又一村。但由於我國相關政策,法規的制約,供卵來源短缺,實際應用受到限制。
最後,我還要強調:丁克不礙,建議你一直丁克。否則……。
聲明:原創作品,作者高芹,來自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首發醫來er趣公眾號,關注女性健康、科學備孕和科學育兒,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繫我們,禁止私自轉載,轉載請聯繫。
醫來er趣,長期邀請三甲醫院婦產科、兒科、疫苗、皮膚科、營養科和心理方面的醫生為您做免費的科普課堂和在線答疑。旨在讓女人更,更容易,更加科學有趣。
推薦閱讀:
※趣解《千字文》:絕妙華章背後的故事 / 望於江湖 / 第104頁
※菡萏笑傲於江湖
※「金庸的江湖再遠都有一座廟堂,古龍的廟堂再高都是一片江湖」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轉身便相忘江湖
※黨內稱謂容不得有半點「江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