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肺癌,我們應該知道的

在我國城市居民死亡原因排序中,惡性腫瘤居於首位,佔全部死亡總數的25%,其中最突出的則是肺癌,其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居第一位,可謂是"殺手中的殺手"。

  那麼,患了肺癌是否就只能坐以待斃?肺癌能治不能治?療效能達到什麼程度?肺癌的治療手段近年來有哪些新的進展?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

  早期肺癌可以"臨床治癒"

  很多人認為,一旦確診為肺癌,就等於被判了死刑。在今年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中,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工作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指出,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大多數肺癌患者其實是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實現"臨床治癒"的。

  支修益教授解釋說,醫學界普遍用5年生存率來表示癌症患者手術後的長期生存狀況,如果術後生存超過5年,就叫做"臨床治癒"。一般來說,5年內不複發,以後再複發的幾率就很低了。

  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兩種,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大約佔肺癌患者總數的85%。

  根據腫瘤的大小,以及轉移情況,非小細胞肺癌可以分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簡單來說,如果腫瘤局限在肺內,並且沒有發生淋巴結轉移,就是Ⅰ期肺癌;已經發生了淋巴結轉移但僅限於肺內,就是Ⅱ期肺癌。Ⅰ期和Ⅱ期肺癌屬於早期肺癌,最適合進行手術治療。如果發生了縱隔淋巴結轉移,就屬於Ⅲ期肺癌,屬於中期。如果出現了肺外轉移,如骨轉移、腦轉移,就是Ⅳ期肺癌,也就是晚期肺癌。

  Ⅰ期~Ⅲ期肺癌,每一期又細分為A、B兩期,即ⅠA期和ⅠB期,ⅡA期和ⅡB期,ⅢA期和ⅢB期,ⅢA期以前的非小細胞肺癌屬於外科手術的適應範疇,醫學界稱之為"臨床可治癒的"肺癌。ⅠA期肺癌可通過外科手術切除腫瘤,目前的資料顯示其5年生存率(也就是"臨床治癒"率)接近100%,ⅠB期以後的肺癌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逐漸降低,Ⅱ期為70%~80%,ⅢA期為40%~50%。

  對於ⅠB期以後的非小細胞肺癌,不能只依靠外科手術治療,一定要加上化療、或放療、或靶向治療,多種治療手段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臨床治癒率。

  胸部CT可以發現早期肺癌

  "要想達到"臨床治癒",就一定要在"早期"上下功夫,早發現、早治療是提高肺癌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支修益強調,"只有及早發現早期肺癌,才能通過外科手術治療得到長期生存。"

  遺憾的是,80%以上的早期肺癌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那些因出現不適癥狀而就診並被確診為肺癌的患者,大多已經屬於中晚期。由於肺癌很容易發生遠處轉移,因此,與肺癌遠處轉移有關的癥狀有時反而是患者的首發癥狀。

  "我們提倡採用胸部CT進行早期肺癌的篩查,而胸透和胸部X光片,如果有腫塊擋在心臟、食管、膈肌、肋骨後面,特別是對於直徑小於1厘米的小結節,醫生是很難看到的。"支修益說:"目前已經有大量證據表明,使用胸部CT做肺癌篩查可以儘早發現早期肺癌,並能夠降低20%的死亡率。"

  支修益建議,有肺癌家族史,年齡超過50歲,吸煙指數達到400年支(煙齡20年,每天20支),長期從事廚房烹飪工作的人,最好能每年做一次低劑量的胸部CT檢查。"50歲以上還沒有做過胸部CT的人,在因發燒感冒到醫院就醫的時候,最好順便做一個胸部CT。"

  據了解,肺癌篩查用的不是常規劑量的CT,而是低劑量的螺旋CT,其射線的劑量是常規CT的1/6。即使按照常規劑量計算,幾年做一次胸部CT對於健康也沒有什麼影響。

  另外,胸部CT適合於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篩查,而小細胞肺癌的早期篩查則需要藉助氣管鏡。小細胞肺癌與吸煙的關係更為密切,而吸煙引起的肺癌很多是長在支氣管內,稱為"中心型肺癌"。早期的"中心型肺癌"通過胸部CT篩查往往也很難發現,所以,對於高危人群,及時進行無創氣管鏡檢查,可以儘早發現早期的小細胞肺癌。

  肺癌一定要先分期後治療

  "不同分期的肺癌,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肺癌患者一定要先分期後治療。"支修益教授強調,"肺癌很容易發生腦轉移、骨轉移或者腹腔轉移,因此,對於新發現的肺癌患者,應該先進行腦核磁、全身骨掃描等相應的檢查,以明確分期,然後再根據分期情況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作為醫生,特別是腫瘤科、呼吸科的醫生,一定要遵循上述原則,不能隨意省略各種檢查,直接實施手術。如果不進行病情分期就把某種手段用在患者身上,那患者就有可能被過度治療或治療不足。"

  支修益舉例說,比如一位肺癌腦轉移的患者,如果進行肺部腫瘤的外科手術,很可能幾個月後還是死於腦轉移。而對於肺癌早期患者,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手術切除,則有可能發生轉移,進入晚期。臨床上經常會遇到肺癌手術後才幾個月、不到半年就出現骨轉移或腦轉移的病例,這就是醫生沒有進行各種臨床分期檢查,僅憑胸部CT結果就直接開胸手術所致。另外,也有很多是患者本人或家屬急於開胸手術,主動放棄臨床分期檢查所致。

  對於小細胞肺癌,由於其分化程度比較差,惡性程度比較高,容易較早出現轉移,預後比較差,因而其治療與非小細胞肺癌又有所不同。小細胞肺癌對化療很敏感,所以小細胞肺癌是以藥物治療為主,局限期的小細胞肺癌先用化療藥物控制,然後再做手術,手術之後還需要做輔助化療或維持治療。

  肺癌微創手術避免開胸

  近年來,隨著微創外科技術和腔鏡技術的普及應用,胸腔鏡肺葉切除手術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肺癌外科手術技術,其治療效果與以往傳統的開胸手術一致。

  這種微創手術主要適用於早期肺癌患者,如Ⅰ期和Ⅱ期周圍型肺癌患者,而對於不能耐受傳統開胸手術的高齡早期肺癌患者尤其合適。由於微創胸外科手術是用三個或兩個3公分左右的小切口取代了傳統開胸手術幾十公分的大切口,也不再需要像傳統開胸手術那樣切斷一兩根肋骨和胸壁各層肌肉組織,手術創傷程度大大降低,使患者可以獲得更快速、更平穩的術後恢復,術後一周即可出院。

  支修益教授介紹說,目前我國大型肺癌中心或三甲醫院胸外科,包括宣武醫院胸外科和肺癌中心,針對高齡早期肺癌患者實施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已經成為常規方法,佔到早期肺癌手術的90%以上。

  基因檢測實現肺癌個體化治療

  醫學研究證實,肺癌的發生是因為體內幾十種基因發生突變的累積,加上環境致癌因素的刺激造成的。人體中某些基因與治療肺癌的靶向或化療藥物的作用是密切相關的,對這些特定基因進行檢測,可以預判患者對於各種抗腫瘤藥物的敏感性,從而判斷藥物治療的療效,進而提高抗癌藥物治療的針對性和有效率。

  目前,肺癌化療的有效率仍然偏低,以往按照臨床經驗選擇化療藥物,許多肺癌患者並沒有從中獲益。現在通過對腫瘤活檢或手術切除的腫瘤組織和病理標本進行肺癌相關基因檢測,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再選擇合適的化療藥物或分子靶向治療藥物,這樣就可以實現肺癌的個體化治療。

  尤其是靶向藥物治療前,基因檢測尤為重要。臨床研究證實有EGFR基因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服用EGFR-TKI靶向藥物如易瑞沙、特羅凱或凱美納時,其有效率比沒有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療效要提高十幾倍。通過肺癌相關基因檢測後,有針對性地選擇分子靶向藥物,可以使有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得到準確及時的個體化救治,而對於沒有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則可避免過度治療。

  本刊記者張建國


推薦閱讀:

電視背景牆不用專門做,後悔裝修前不知道
中文裡的「客套話」你知道多少?
創意科技|寶馬也可以隨意寫寫畫畫,別說你連這都不知道!
早晨那一碗熱乎乎的粥,90%的人不知道!趕緊看!
它比土豆香,比紅薯甜,比雞蛋營養,才兩元一斤,卻很少人知道,這麼做家人都搶著吃!

TAG:肺癌 | 知道 | 關於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