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召開紀念甲午戰爭大型研討會 軍隊將領雲集(圖)

  2014年7月25日,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紀念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30多名軍隊和地方的首長、領導和專家學者參加本次研討會。

  

  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紀念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

  

  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袁雍(中)與彭光謙(左)、姚有志(右)少將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樊建新同志主持,軍事科學院戰略學博士生導師彭光謙少將、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原部長姚有志少將、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外關係史研究所所長王曉秋教授、國防大學馬列部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主任郭鳳海大校、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法律研究室主任邢廣梅大校、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亞非軍事研究室研究員袁楊大校、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研究員江新鳳大校、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張露中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龔雲研究員、軍史專家周軍先生、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研究部主任(華夏網總編)馬鍾成先生等在研討會上先後發言,日本文物收藏專家王雪先生向大家介紹了反映日本侵略中國相關罪證的一些文物。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馬自樹同志、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原副部長楊春長少將、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軍分區原副司令張樹鵬大校、抗日戰爭紀念館原常務副館長劉建業先生、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許青松先生、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綜合研究室主任祝念峰同志、延安兒女聯誼會會長鬍木英同志、朱德外孫劉康等人出席會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樊建新同志主持座談會

  120年前的今天,中日甲午戰爭正式爆發。兩個甲子已經過去,這場戰爭留給我們的思考還在繼續。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曾兩度提起甲午之戰並稱之為「剜心之痛」。如今,雖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未像今天這樣接近,但是我們依然面臨著嚴峻形勢的挑戰和考驗。國內,官員腐敗、兩極分化、社會分裂、百病叢生,令人憂心。國外,美國對我遏制圍堵,挑唆鄰國侵佔我領海島嶼,在我國東海、南海製造事端,企圖打斷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進程;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復活,圖謀再次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威脅我國的和平發展道路。這些都表明,我國周邊安全環境險象環生。

  歷史是一面鏡子,本次研討會邀請軍方和地方的首長領導、專家學者,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態度,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反思歷史,總結教訓,直面現實,居安思危,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激發正能量,發出好聲音。研討會的宗旨是「總結歷史教訓重塑華夏魂,研究當今世情實現中國夢」。

  彭光謙少將指出,甲午兩甲子最大的現實問題,是今天的日本的氛圍與當年發動甲午戰爭前夕有驚人的相似。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不是偶然,這裡有著深刻的政治經濟根源和歷史文化根源。日本戰略空間狹小、戰略資源奇缺、自然災害頻發,這是驅動日本軍國主義對外連連征戰,力圖擺脫島國地位成為大陸國家的內在動力。在美國全球戰略東移大背景下,出於遏制中國的需要,美國有意釋放日本的戰略能力,把日本軍國主義放出籠來。解禁集體自衛權是日本軍國主義復活事態的最大典型。對我們而言,美國是一個長遠的戰略挑戰,但是日本是一個現實危險。面對新的安全形勢,今天反思甲午戰爭,必須對日本再軍國化保持高度警惕,紮實的物質準備無疑十分重要,但凝聚軍心、黨心、民心的精神準備更具根本性和決定性,要堅決反腐除奸、純潔組織、純潔思想,排除媚日勢力和利益集團的干擾。

  

  軍事科學院戰略學博士生導師彭光謙少將發言

  姚有志少將指出甲午戰敗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社會的立體腐敗,核心是封建文化和殖民買辦文化的雙重侵蝕下官場及民族精神的腐朽與腐敗。共產黨的成立,特別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獨立領導武裝革命創建人民軍隊以後,中國革命的面貌才為之一新,才出現了從物質和精神相結合,整治腐敗、腐朽社會肌體的新生力量,最後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伊始,毛主席把從精神文化上剷除和治理舊社會的餘毒創傷,尤其是防止黨內、軍內的腐敗,擺到了頭等重要的位置。今天,緊跟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部署,誓將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這是我們紀念甲午戰爭、回顧中國近代史所得出的最具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啟迪和結論。

  

  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原副部長姚有志少將發言

  清華大學劉江永教授認為,釣魚島問題的產生是甲午戰爭的直接的結果。日本對外擴張,一個戰略方向是朝鮮半島,一個戰略方向是琉球、台灣。甲午戰爭之所以爆發,從日本的方面看,它企圖佔有中國的釣魚島等無人島,以此作為軍事集結地,佔領台灣。這是日本準備甲午戰爭,展開軍備擴張、軍事動員、情報搜集,最後和中國決一雌雄的一個邏輯起點。甲午戰爭前日本把琉球據為己有,戰爭還沒結束就秘密把釣魚島劃入所謂沖繩範圍。今天,日本又是以釣魚島為契機加強軍事力量,這絕不是歷史偶然。今天,中日全面開戰的可能性不大,日本右翼勢力的盤算是利用中國內部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邪教、暴恐勢力、分裂勢力,甚至是南海危機,趁中國內亂之時對釣魚島出手,海上打敗中國,進而引爆中國的政治危機。我們要善於利用毛主席講的統一戰線,團結日本國內進步、和平、友好力量,孤立打擊安倍代表的右翼勢力。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教授發言

  北京大學王曉秋教授指出,研究甲午戰爭、總結它的歷史教訓,應該有一種大的歷史觀,不能局限甲午那兩年。甲午戰爭失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日本的戰略誤判,戰前李鴻章等人認為日本不敢挑戰中國,戰後又祈求各國調停,對日本國情和日本的戰爭準備完全不了解。1592年豐臣秀吉發動侵朝戰爭,目的就是征服中國,這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一個起源。後來歷經明治維新,日本崛起,擴張野心越來越大,武士道精神的尚武、殘暴,和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脫亞入歐論,種種思想結合在一起,在二戰暴露無遺。我們要居安思危,要認識我們的對手,要了解我們的敵人。

  

  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外關係史研究所所長王曉秋教授發言

  國防大學郭鳳海大校從三個方面總結了甲午戰爭的歷史經驗:制度層面上,關乎國運的改革一再受阻,中國長期傳統社會缺乏公正,官場腐敗;人民群眾能否凝聚起來取決於執政者要有所作為,歷史表明一切偉大的業績都是由先進的政黨,強有力的領導者,加上偉大的人民的良性互動中共同創造的,習總書記主持中央工作以來,這種良性互動局面正在形成;人民軍隊必須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隨時準備一兩場階段性的有限局部戰爭來捍衛國家長遠發展。

  

  國防大學馬列部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主任郭鳳海大校發言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邢廣梅大校指出,反思甲午戰爭,除了制度、文化、戰略、軍事等等因素以外,國際法的視角也很重要。甲午戰爭日本聘用了兩個留學歐洲的博士——高橋作衛和有賀長雄作為顧問,美化日本軍方的侵略行為,抹黑清政府的作戰行為。旅順大屠殺日本引用國際戰爭法區分原則將日本屠殺平民解釋為殺死戰鬥人員,中國處決日本間諜反被指殺害非戰鬥人員。遺憾的是,國際法運用重視不足,到今天沒有得到很大的改變,希望反思甲午戰爭這個紀念活動之後,對國際法的運用能夠有所改變和落實。邢廣梅大校發言時還強調,我們當前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但是內憂大於外患,解決好了內憂才能更好地解決外患。這個觀點贏得大家的強烈共鳴。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法律研究室主任邢廣梅大校發言

  軍事科學院袁楊大校指出,從歷史上看,日本是有侵略擴張的傳統和歷史的,從明治維新的富國強兵、文明開化、殖產興業這三個政策之後,最後導向軍國主義的政策發展;山縣有朋的大陸政策提出主權線和利益線,這是日本侵略擴張的基本理論基礎和國策;田中義一在東方會議上提出的「田中奏摺」,將征服中國作為日本侵略擴張的目標。今天反觀安倍遏制和圍堵中國的相關政策,從中可以看到以上三點的很多影子。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之後肯定會繼續往前走,中國應保持高度警惕。

  

  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亞非軍事研究室研究員袁楊大校發言

  軍事科學院江新鳳大校提出甲午戰爭的四點反思:第一是居安需思危、警鐘應長鳴,不排除日本挑起釣魚島戰端企圖實現所謂的「正常國家」,再次打亂我們中國崛起的進程。第二是腐敗必先敗,改革是關鍵,只有懲治腐敗,正本清源,才能夠上下齊心合力,銳意進取,才能永葆我們黨不變的本色。第三是弱國無海權,富國強海軍,釣魚島問題、台灣問題、南海問題,歸根到底是制海權爭奪問題。第四是有備方無患,悲劇拒重演,面對日本這樣的近鄰對手,應從最壞的情況著眼,做好應對複雜局面的軍事鬥爭的準備。

  

  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研究員江新鳳大校發言

  軍事科學院張露中校指出,對比當時的中國和日本,五個層面的競爭決定了中國當時必然失敗:時代觀方面,日本首先認識到了那個大的時代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它的變革要往近代化的方向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而中國還是想保留自己的帝國體制,只是器物方面發生一些變化;戰略觀層面,中國對於戰略風險的預見性不夠,戰略情報的研判不足,作戰理念轉換不足,對海權不夠重視,對戰爭走勢研判有誤,李鴻章一開始就抱著和的心態,日本選擇對中國宣戰的時機也是恰逢中國四分五裂、腐敗盛行;文化觀層面,日本島國文化,很大的特點是冒險性,願意以國運相賭;輿論觀層面,兩國民心士氣截然不同,日本家屬送士兵是求戰死,中國是怕孩子回不來,日本很注意影響國際輿論,中國則做的很差;軍事變革觀層面,日本進行的非常徹底,完全按照西方建制,中國還是用傳統陸軍思想去建立海軍。造成以上五點的原因是一個層面,是高層不作為,地方自保,腐敗盛行;第二是極度自大;第三是對時代把握不清。

  

  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張露中校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龔雲研究員從精神層面分析了甲午戰爭中國為何失敗。鴉片戰爭中國沒有覺醒,洋務運動只是器物層面學西方;中國社會統治階級普遍自大;下層多數處於麻木不自省的狀態;統治階級不團結,帝黨和後黨、湘軍和淮軍,整個一盤散沙。而甲午戰爭對中日雙方精神層面影響也非常大:日本在精神層面徹底擊潰了對中國過去那種仰視的心理,使日本完成了脫亞入歐關鍵一步;甲午戰爭只是警醒了少數中國人,大多數人仍然是渾然不覺。甲午戰爭120年,日本的大和魂到現在也沒有變,而我們的中華魂到現在還需要重建。甲午戰爭最大的啟示就是,我們在精神上、在思想上要強化中華民族一體意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龔雲研究員發言

  周軍先生認為,甲午戰爭不僅僅是一次海戰失敗,而是全面失敗。全面失敗按理說應該有一場全面勝利來清理,本來抗日戰爭有一次機會,抗日戰爭打得是全面戰爭。勝利分兩種,一種就是有限勝利,我不被敵人屈服的勝利;還有一種勝利就是比較完備的勝利,完整地屈服對手,摧毀對方的國家機器,摧毀那個所謂的大和魂,把天皇制度廢了,消滅這個圖騰。這個坦率地說沒有做到,因為全面勝利的主導權不在中國手裡。甲午之敗不是一兩個人誤事,而是守舊派和洋務派誤事。中國傳統戰略思想是不在防禦以外使用軍事力量,被洋務派弄到極致;洋務派幻想以夷制夷,把希望寄托在英美;清政府與民眾嚴重對立也是難以禦敵的一個重要原因。

  

  軍史專家周軍(雙石)發言

  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研究部主任兼華夏網(www.hxw.org.cn)總編馬鍾成先生從洋務運動的層面分析了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洋務運動在李鴻章那裡成了一場大生意,腐敗官員成了漢奸買辦;洋務派奉行鼠目寸光的市場經濟戰略,沒有考慮建立自主的工業體系;清政府及洋務派有很強的買辦性和對西方的依附性,洋務工業基本上是依附性工業;清政府和洋務派不注意保護和培植本土的民族工業,也不重視金融主權,金融為外資把控。李鴻章把持洋務工業,家族腐敗使軍工產品質量低劣,黃海之戰艦隊炮彈缺少,甚至將軍事情報出賣給日本。而李鴻章本人就是被外國財團控制的傀儡,在李鴻章幫助下,外資獲得「超國民待遇」,甲午海戰並非缺錢,而是將錢存在滙豐銀行修頤和園。由於工商業利潤被外資瓜分,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的巨額賠款便主要從農民身上榨取,這進一步加重了中國農業及本土工業的凋敝。日本明治維新則完全不同。維新三傑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是名符其實的東方俾斯麥。他提出「殖產興業」戰略,強調實現日本民族產業的現代化來對抗外來壓力,其中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獎勵國產、扶持國貨出口。明治維新一個基本底線是,本國經濟不能受到外國資本的控制,不能引進外資。日本明治維新從一開始就確立了建立獨立完整工業體系的方案。甲午戰爭後,日本依靠來自中國的巨額賠款,在之前煉鐵工業基礎上,用了5年多時間就建成了現代化的鋼鐵工業。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的根本性戰略差異,決定了甲午戰爭的勝負及中日兩國命運的巨大差異。

  馬鍾成先生髮言最後強調,一些人由於日本的成功和中國的失敗,得出了日本文化優於中國文化,乃至日本人種優於中國人種的結論。他說,這都是完全錯誤的。日本的成功,中國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英美主導的國際地緣政治的結構性結果。比如20世紀初日本就從應該購買到了最先進的渦輪機技術,這對於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說是不可想像的。英美可以扶植日本來對抗俄羅斯和中國,但是絕對不會幫助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發達起來。這就是李鴻章、蔣介石、汪精衛等人的失敗宿命。中國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買辦性依附性決定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維新三傑生在中國,也無法使中國通過資本主義方式復興。

  歷史昭示我們,近代中國的失敗,主要是以慈禧、李鴻章、蔣介石、汪精衛等為代表的地主買辦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的失敗,主要是腐朽的統治階級的失敗。在西方妄圖肢解中國滅亡中國的時刻,正是中國人民的英勇反抗,如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讓西方列強畏而卻步,從而使中國沒有淪為徹底的殖民地。後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被先進的思想組織和武裝起來,我們在抗日戰爭和朝鮮戰爭中一血前恥。雖然中共人民軍隊的武器與敵人的差距,遠遠大於滿清和日本的差距,但我們在日本佔領大半個中國的情況下,依靠人民戰爭,依靠信仰和精神的力量,收復了絕大部分農村失地,並將日本拖死在敵後戰場。後來在朝鮮戰場上,仍然在武器裝備十分落後情況下,將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從鴨綠江打退到三八線,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隨後又在三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自主強大完整的工業體系,我們在1979年不僅僅有強大的鋼鐵石油機械電子工業,還擁有了兩彈一星、核潛艇、運十大飛機、燈塔導航衛星等等。新中國用短短30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兩百年、日本一百多年才完成的工業化任務,這些都是世界上最壯麗的人間奇蹟。

  回顧甲午,我們更能清楚地看到新中國從哪裡來,應到哪裡去。

  本次研討會的最後,日本文物收藏大家王雪先生向現場嘉賓展示了數件自己收藏的極富歷史價值的文物。

本文首發華夏網,轉載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hxw.org.cn/html/news/info1167.html 【更多精彩,請看下一頁】

  


推薦閱讀:

讀史|蘇聯人的越戰,鏡頭中的阿富汗戰爭
滴滴對抗Uber,僅僅是金錢的戰爭嗎? | CBNweekly
清政府沉默導致西方媒體對旅順大屠殺集體失聲|甲午戰爭|萬國報館
日俄戰爭全景紀實 (第二頁)
紅海行動中出現的可組裝手榴彈到底是什麼東西?

TAG:戰爭 | 軍隊 | 北京 | 甲午戰爭 | 紀念 | 將領 | 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