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藏珍品、巧誦讀古人的抄書趣聞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籍全靠抄寫而成。那時,有政府組織的抄書活動以保存典籍,有私人抄書供自己使用,甚至社會上有以受人僱傭抄書為業者。對於圖書出版事業來說,不論何種性質的抄書,都可視為傳播文化、保存典籍之舉。

  隋唐時期抄書業繁盛階段,政府十分重視抄書活動,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就是一個愛書之人,楊堅曾下詔懸賞廣求天下書籍,每書一卷,賞絹一匹,且抄完後即歸還書主;唐玄宗開元年間,政府設修書院、集賢書院大規模校書、抄書。不僅在皇家,南北朝時期民間抄書之風就已很興盛,《南史·張纘傳》記載,南朝士人張纘晚年非常喜歡藏書,抄書數萬卷。這個抄書數目,他個人難以完成,肯定是僱人代抄。南宋藏書家葉夢得的藏書也有不少是靠手抄獲得的。有一年夏天曬書,他曬了20多天才曬完,可見藏書數量之巨大。

  讀到這裡,或者有人要問:在印刷術並未普及之前,抄書是必須之事,但在此之後,印刷出版物遍行天下,文人們為何還要費時費力抄書呢?這是因為當時刻印出售的書籍以普通書籍居多,精品書或善本書多為藏書家所有或皇家所藏,這些藏書人必不肯以秘籍示人,更不必說印刷出版了。所以讀書人要想得到少見的書,除借抄外別無他法。

  清代文人朱彝尊抄書的故事讓人驚嘆,曾經,他得知大藏書家錢遵王寫有一部名為《讀書敏求記》的書,為版本目錄學佳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當時許多名流都想一窺這部書的真容,但錢遵王卻將書收藏起來,秘不示人。於是,朱彝尊設下計策, 一天大宴賓客,也邀請錢遵王參加。宴席開始後,朱彝尊趁錢遵王不在家,暗中買通錢家管家,借到此書。朱彝尊事先已找到數十名抄書手在自家等候,書一到立即分抄,酒宴未散書已抄完送還錢家了。從此,這部《讀書敏求記》廣為流傳,此事也成為抄書史上的一段佳話。

  雖說很多時候古人抄書是迫不得已,不過在那個年代,文人抄書不僅是為了留存珍品,還有人將抄書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讀書方法,通過抄書、校書通讀原作,把握原作的精髓。宋代文人陳鵠在其筆記《西塘集耆舊續聞》中記載了一則蘇東坡抄《漢書》的故事:一天,有人拜訪蘇東坡,發現他正在抄寫《漢書》,蘇東坡說自己讀《漢書》到現在已經抄寫過三遍了,抄第一遍時,一段事以三個字為題,抄第二遍時,以兩個字為題,第三遍只以一字為題,然後出示所抄的《漢書》。觀者如見天書,識其字而不解其意,蘇東坡請他任意舉題一字,隨後自己「應聲輒誦數百言,無一字差缺」,令人嘆服不已。蘇軾的抄書,極似我們今天所說的「縮寫」,由多到少,亦抄亦誦,最終達到倒背如流的境界。寫作時,憑藉日常積累,胸藏萬卷,更加輕鬆自如。如今的人們,雖然不需要像古人一樣在油燈下辛苦抄書了,但如果能保留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或許能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本報記者 肖明舒

想了解更多精彩文章,點擊中國著名財經公眾號(責任編輯:HN666)
推薦閱讀:

動物趣聞:小鳥秀恩愛堪比人類
中國皇帝趣聞錄——忽必烈劃中軸線 朱元璋毀了元大都
對聯趣聞(39)劉伯溫自喻比干
章太炎趣聞逸事 ——中新網
【冷兔趣聞】把無力感分為10個等級,你在第幾級? ????

TAG:古人 | 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