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西大將軍陸俟
07-13
南北朝人物解密戰史野史風雲百科陸俟北魏將領南北朝人物簡介:陸俟(392年―458年),鮮卑族,代郡人,北魏將領。曾祖父陸干、祖父陸引,世代管領部落。父親陸突,道武帝時率部隨從征伐,屢建戰功,位居上黨太守,封關內侯。陸俟初任侍郎、內侍,襲爵關內侯。後改任龍驤將軍、給事中,掌吏部、御史台事務。任職期間,履行職責,從不退縮。始光三年(426年),太武帝親征胡夏,命陸俟統領各軍鎮守大沙漠,以防柔然。與西平公安頡攻克虎牢,賜爵建業公,任冀州刺史、龍驤將軍。當時考核州郡官員政績,只有陸俊與河內太守丘陳名列第一。陸俟深謀遠慮,決斷非凡,屢次平定叛亂,聲威和恩澤遍及關中地區。正平二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陸俟因子陸麗有策立皇帝之功,被任命為征西大將軍,進爵東平王。太安四年(458年),陸俟去世,終年六十七歲,謚號成。收縮本文徐霞客龐德李勣康熙劉政會劉徹虞世南張公謹張亮長孫順德殷嶠尉遲恭尉遲恭謝道韞朱淑真薛濤許穆夫人左棻管道升史思明陸俟相關人物資料相關文章中文名陸俟民族鮮卑族逝世日期458年爵位東平王國籍北魏出生日期392年職業將領官職散騎常侍、征西大將軍人物生平家世背景陸俟,代郡人。曾祖父陸干、祖父陸引,世代管領部落。父親陸突,在道武帝時率領部民隨從征伐,屢建戰功,被任命為厲威將軍、離石鎮將。天興年間(398年―404年),位居上黨太守,封關內侯。 政績第一陸俟少年時聰慧,很有謀略。天賜六年(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即位,任命陸俟為侍郎,升任內侍,繼承關內侯的爵位,改任龍驤將軍、給事中,掌管吏部和御史台事務。陸俟擔任官職時,履行職責,從不退縮。 始光三年(426年),太武帝親率大軍征討胡夏皇帝赫連昌,命令陸俟統領各軍鎮守大沙漠,以防備柔然。太武帝返回,陸俟再次掌管吏部和御史台事務。與西平公安頡統領各軍攻打虎牢,攻克該鎮,被賜爵為建業公,任命為冀州刺史,依然任龍驤將軍。當時考核州郡官員的政績,只有陸俊與河內太守丘陳為名列第一。後改任都督洛豫二州諸軍事、龍驤將軍、虎牢鎮大將。 討伐叛亂延和二年(433年)二月,平涼休屠人、征西將軍金崖與安定鎮將延普以及羌人、涇州刺史狄子玉因爭權結下怨仇,金崖率軍攻打延普,不成功,退保胡空谷,驅趕掠奪平民,據險固守。太武帝下詔任命陸俟為使持節、散騎常侍、平西將軍、安定鎮大將,率軍討伐他們。陸俟到任以後.籠絡安撫羌戎,沒有不歸附的。追討金崖等人,將他們全部俘獲。被徵召回朝,擔任散騎常侍。 深謀遠慮同年(433年),陸俟出朝擔任平東將軍、懷荒鎮大將。不到一年,高車各部頭領狀告陸俟為政嚴酷,對待屬下沒有恩惠,又請求前任鎮將郎孤回去。太武帝詔令准許他們的奏請,徵召陸俟回京。陸俟回到京師以後入朝覲見,對太武帝說道:「陛下如今再派郎孤去鎮守,憑我愚昧的估量,不過一年,郎孤必然失敗,高車必然背叛。」太武帝不相信,反而認為陸俟說的不是實情,對他加以責備,讓他以公爵的身份回歸府第。 延和三年(434年),各部頭領果然殺害郎孤而背叛朝廷。太武帝得到消息,大吃一驚,即刻召來陸俟,問他預料失敗的道理。陸俟說:「高車沒有上下尊卑的禮法,對沒有禮法的人,難以做他的上司。我所以用威嚴管理他們,用法律節制他們,是想逐漸加以訓導,使他們明白約束。但厭惡剛直嫉恨公正的,確實大有人在,所以狀告我沒有恩惠,讚美郎孤。郎孤得以返回軍鎮,為自己的名譽欣喜,必定對百姓施加恩惠,譏諷我有過失,一心想用寬容和恩惠治理高車,用仁慈和仁恕對待他們。沒有禮法的人,易生凌侮輕慢之心,不過一年,不再有上下之分,再要用威嚴整肅他們,他們就會心懷怨憤,怨憤多了以後,叛亂就表現出來了。」太武帝笑著說:「你身材矮小,謀慮卻多麼長遠啊。」當天,再次任命陸俟為散騎常侍。 非凡決斷太延四年(438年),太武帝征討柔然,攻破涼州,陸俟經常隨從太武帝統領輜重部隊。又與高涼王拓跋那渡過黃河南下,佔領的地域直到濟南東平陵,把那裡的百姓六千家遷徙到黃河以北。又任命陸俟為都督秦雍二州諸軍事、平西將軍、長安鎮大將。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陸俟與高涼王拓跋那在杏城攻打蓋吳,大敗敵軍。俘獲蓋吳的兩個叔父,眾將領想要押送到京師,惟獨陸俟不同意,說:「長安這一帶,地勢險要阻隔,百姓大多剛猛強悍,而且種族不一。太平的時候,仍然多有叛亂髮生,如今即使是普通百姓,尚且足以為懼,何況他的黨羽呢?如果不斬殺蓋吳,恐怕長安之變就不會結束。蓋吳隻身逃竄藏匿,不是他的親信,誰能找到他?如果滯留十萬大軍用來追剿一個人,不是上策。不如私下許諾蓋吳的叔叔,寬免他們的妻子兒女,讓他們自己追尋蓋吳,必定能擒獲蓋吳。」眾將領都說:「如今來討伐敵人,已經打敗他們,俘獲蓋吳的兩個叔叔,只剩蓋吳一人,他又能怎麼樣呢。」陸俟說:「蓋吳的叛逆,本來出自天性,現在如果得以逃脫,必定會欺騙蠱惑不明事理的百姓,聲稱為王的人不會死,狂妄地進行煽動,造成的禍患必定很大。你們不是知道毒蛇嗎?砍斷它的頭還能為害,況且除掉心腹之患,卻說要留下禍根,這可以嗎?」眾將領說:「你說的對。但是抓到敵人而不殺,又對他們有所求,如果一去不復返,那誰來承擔罪責?」陸俟說:「這一罪責我替各位承擔。」高涼王拓跋那也同意陸俟的計謀,於是遣返蓋吳的兩個叔叔,給他們規定好期限。到了約定日期蓋吳的叔叔沒有到來,眾將領都歸咎於陸俟。陸俟說:「這是因為沒有得到下手的機會,一定不會背叛我們。」幾天之後,果然殺了蓋吳而來,完全像他說的那樣。陸俟的明智謀略和與眾不同的決斷,都諸如此類。不久,升任內都大官。 智平劉超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冬,安定盧水人劉超等人聚集黨徒一萬多人叛亂,太武帝因陸俟的聲威和恩澤遍及關中,詔令以現任官職加授都督秦雍諸軍事,鎮守長安。太武帝說:「秦川險要阻隔,接受教化的時間短,官民沒有受到恩德,所以近年以來,多次發生叛亂。如今劉超等人依恃險要,不順從朝廷的命令,我如果把重兵派給你,那麼劉超等必定合而為一,憑據險要抵禦抗擊,是不容易攻克的;如果把少量兵力派給你,就不能制服他們。如今讓你用權謀平定叛亂。」於是陸俟單騎到鎮守的地方,劉超等人聽到消息大為欣喜,認為陸俟無能為力。陸俟到達以後,宣揚聲威信義,曉示成敗得失,說要娶劉超的女兒,外表上像姻親。劉超自己依然警惕,一點也沒有投降的意思。陸俟就率領他的部下,前去會見劉超,觀察他的部署,設下偷襲的計劃。劉超派人答覆說:「三百人以上,只應當以弓馬相待,三百人以內,將拿酒食相供。」陸俟於是帶領二百名騎兵到劉超那裡,劉超部署防備很嚴密。陸俟就不加節制地飲酒以至於大醉而回。後來對將士說可以捉拿劉超,於是秘密選拔精兵五百人,告訴他們國家的恩德,激勵將士,言語極為懇切。士兵鼓足勇氣,異口同聲地說,以必死的決心跟隨陸俟。於是假裝打獵到了劉超那裡,與士兵約定說:「現在恰好是行動的機會,應當以不喝醉為限。」陸俟於是詐稱醉酒,上馬大聲呼喊,親手斬下劉超的首級。士兵應聲而起猛烈攻殺,殺叛敵數以千計,於是平定了這起叛亂。太武帝大為高興,徵召陸俟回京師,改任外都大官,散騎常侍一職照舊。 正平二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因陸俟的兒子陸麗有策立皇帝繼位的功勞,任命陸俟為征西大將軍,進升爵位為東平王。太安四年(458年),陸俟去世,終年六十七歲,謚號「成」。 歷史評價魏收《魏書》:①「俟少聰慧,有策略。」 ;②「陸俟威略智器有過人者。」 史書記載《魏書·卷四十·列傳第二十八》 《北史·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六》 家庭成員父祖曾祖父:陸干祖父:陸引父親:陸突,官至上黨太守,封關內侯。兒子陸馛,官至太保,封建安王。陸石跋,官至涇州刺史。陸歸,官至東宮舍人、駕部校尉。陸尼,官至內侍校尉、東陽鎮都將。陸麗,官至侍中、司徒,封平原王。陸頹,早卒。陸陵成,官至中校尉、河間太守、秘書中散,封新城子。陸龍成,官至安南將軍、青州刺史,封永安子。陸騏驎,官至夏州刺史。展開全文 猜您喜歡最新文章熱門文章[南北朝]宣華夫人42[南北朝]劉勰(文學評論家)11[南北朝]元宏(拓跋宏)(史上唯一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48[南北朝]祖沖之118[南北朝]祖瑩98[南北朝]大義公主132[南北朝]盧煥32[南北朝]元亶49[南北朝]元汎93[南北朝]元恭18推薦話題事件古代十大天才名將畫壇四僧落寞的曹營智將程昱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秦淮八艷秦淮八艷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魏晉八君子魏晉八君子是始見於《唐會要》,指的是魏晉時期八位在不古代四大丑女任何事物,包括人在內,都是有美醜之分的。古代十大紅顏禍水「八拜之交」究竟是哪八拜?民國四大美男項羽帳下五大將金陵十二釵諸葛三兄弟閱讀更多 > 歷史人物歷史皇帝歷史朝代上古人物夏朝人物商朝人物周朝人物春秋戰國人物秦朝人物漢朝人物三國人物晉朝人物南北朝人物隋朝人物唐朝人物五代十國人物宋朝人物元朝人物明朝人物清朝人物民國人物近代人物Copyright ? 2015-2016 講歷史(www.jianglishi.cn)All Rights Reserved.ICP備案:粵ICP備14091133號-3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陸俟,代郡人。曾祖父陸干、祖父陸引,世代管領部落。父親陸突,在道武帝時率領部民隨從征伐,屢建戰功,被任命為厲威將軍、離石鎮將。天興年間(398年―404年),位居上黨太守,封關內侯。 政績第一 陸俟少年時聰慧,很有謀略。天賜六年(409年),明元帝拓跋嗣即位,任命陸俟為侍郎,升任內侍,繼承關內侯的爵位,改任龍驤將軍、給事中,掌管吏部和御史台事務。陸俟擔任官職時,履行職責,從不退縮。 始光三年(426年),太武帝親率大軍征討胡夏皇帝赫連昌,命令陸俟統領各軍鎮守大沙漠,以防備柔然。太武帝返回,陸俟再次掌管吏部和御史台事務。與西平公安頡統領各軍攻打虎牢,攻克該鎮,被賜爵為建業公,任命為冀州刺史,依然任龍驤將軍。當時考核州郡官員的政績,只有陸俊與河內太守丘陳為名列第一。後改任都督洛豫二州諸軍事、龍驤將軍、虎牢鎮大將。 討伐叛亂 延和二年(433年)二月,平涼休屠人、征西將軍金崖與安定鎮將延普以及羌人、涇州刺史狄子玉因爭權結下怨仇,金崖率軍攻打延普,不成功,退保胡空谷,驅趕掠奪平民,據險固守。太武帝下詔任命陸俟為使持節、散騎常侍、平西將軍、安定鎮大將,率軍討伐他們。陸俟到任以後.籠絡安撫羌戎,沒有不歸附的。追討金崖等人,將他們全部俘獲。被徵召回朝,擔任散騎常侍。 深謀遠慮 同年(433年),陸俟出朝擔任平東將軍、懷荒鎮大將。不到一年,高車各部頭領狀告陸俟為政嚴酷,對待屬下沒有恩惠,又請求前任鎮將郎孤回去。太武帝詔令准許他們的奏請,徵召陸俟回京。陸俟回到京師以後入朝覲見,對太武帝說道:「陛下如今再派郎孤去鎮守,憑我愚昧的估量,不過一年,郎孤必然失敗,高車必然背叛。」太武帝不相信,反而認為陸俟說的不是實情,對他加以責備,讓他以公爵的身份回歸府第。 延和三年(434年),各部頭領果然殺害郎孤而背叛朝廷。太武帝得到消息,大吃一驚,即刻召來陸俟,問他預料失敗的道理。陸俟說:「高車沒有上下尊卑的禮法,對沒有禮法的人,難以做他的上司。我所以用威嚴管理他們,用法律節制他們,是想逐漸加以訓導,使他們明白約束。但厭惡剛直嫉恨公正的,確實大有人在,所以狀告我沒有恩惠,讚美郎孤。郎孤得以返回軍鎮,為自己的名譽欣喜,必定對百姓施加恩惠,譏諷我有過失,一心想用寬容和恩惠治理高車,用仁慈和仁恕對待他們。沒有禮法的人,易生凌侮輕慢之心,不過一年,不再有上下之分,再要用威嚴整肅他們,他們就會心懷怨憤,怨憤多了以後,叛亂就表現出來了。」太武帝笑著說:「你身材矮小,謀慮卻多麼長遠啊。」當天,再次任命陸俟為散騎常侍。 非凡決斷 太延四年(438年),太武帝征討柔然,攻破涼州,陸俟經常隨從太武帝統領輜重部隊。又與高涼王拓跋那渡過黃河南下,佔領的地域直到濟南東平陵,把那裡的百姓六千家遷徙到黃河以北。又任命陸俟為都督秦雍二州諸軍事、平西將軍、長安鎮大將。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陸俟與高涼王拓跋那在杏城攻打蓋吳,大敗敵軍。俘獲蓋吳的兩個叔父,眾將領想要押送到京師,惟獨陸俟不同意,說:「長安這一帶,地勢險要阻隔,百姓大多剛猛強悍,而且種族不一。太平的時候,仍然多有叛亂髮生,如今即使是普通百姓,尚且足以為懼,何況他的黨羽呢?如果不斬殺蓋吳,恐怕長安之變就不會結束。蓋吳隻身逃竄藏匿,不是他的親信,誰能找到他?如果滯留十萬大軍用來追剿一個人,不是上策。不如私下許諾蓋吳的叔叔,寬免他們的妻子兒女,讓他們自己追尋蓋吳,必定能擒獲蓋吳。」眾將領都說:「如今來討伐敵人,已經打敗他們,俘獲蓋吳的兩個叔叔,只剩蓋吳一人,他又能怎麼樣呢。」陸俟說:「蓋吳的叛逆,本來出自天性,現在如果得以逃脫,必定會欺騙蠱惑不明事理的百姓,聲稱為王的人不會死,狂妄地進行煽動,造成的禍患必定很大。你們不是知道毒蛇嗎?砍斷它的頭還能為害,況且除掉心腹之患,卻說要留下禍根,這可以嗎?」眾將領說:「你說的對。但是抓到敵人而不殺,又對他們有所求,如果一去不復返,那誰來承擔罪責?」陸俟說:「這一罪責我替各位承擔。」高涼王拓跋那也同意陸俟的計謀,於是遣返蓋吳的兩個叔叔,給他們規定好期限。到了約定日期蓋吳的叔叔沒有到來,眾將領都歸咎於陸俟。陸俟說:「這是因為沒有得到下手的機會,一定不會背叛我們。」幾天之後,果然殺了蓋吳而來,完全像他說的那樣。陸俟的明智謀略和與眾不同的決斷,都諸如此類。不久,升任內都大官。 智平劉超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冬,安定盧水人劉超等人聚集黨徒一萬多人叛亂,太武帝因陸俟的聲威和恩澤遍及關中,詔令以現任官職加授都督秦雍諸軍事,鎮守長安。太武帝說:「秦川險要阻隔,接受教化的時間短,官民沒有受到恩德,所以近年以來,多次發生叛亂。如今劉超等人依恃險要,不順從朝廷的命令,我如果把重兵派給你,那麼劉超等必定合而為一,憑據險要抵禦抗擊,是不容易攻克的;如果把少量兵力派給你,就不能制服他們。如今讓你用權謀平定叛亂。」於是陸俟單騎到鎮守的地方,劉超等人聽到消息大為欣喜,認為陸俟無能為力。陸俟到達以後,宣揚聲威信義,曉示成敗得失,說要娶劉超的女兒,外表上像姻親。劉超自己依然警惕,一點也沒有投降的意思。陸俟就率領他的部下,前去會見劉超,觀察他的部署,設下偷襲的計劃。劉超派人答覆說:「三百人以上,只應當以弓馬相待,三百人以內,將拿酒食相供。」陸俟於是帶領二百名騎兵到劉超那裡,劉超部署防備很嚴密。陸俟就不加節制地飲酒以至於大醉而回。後來對將士說可以捉拿劉超,於是秘密選拔精兵五百人,告訴他們國家的恩德,激勵將士,言語極為懇切。士兵鼓足勇氣,異口同聲地說,以必死的決心跟隨陸俟。於是假裝打獵到了劉超那裡,與士兵約定說:「現在恰好是行動的機會,應當以不喝醉為限。」陸俟於是詐稱醉酒,上馬大聲呼喊,親手斬下劉超的首級。士兵應聲而起猛烈攻殺,殺叛敵數以千計,於是平定了這起叛亂。太武帝大為高興,徵召陸俟回京師,改任外都大官,散騎常侍一職照舊。 正平二年(452年),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因陸俟的兒子陸麗有策立皇帝繼位的功勞,任命陸俟為征西大將軍,進升爵位為東平王。太安四年(458年),陸俟去世,終年六十七歲,謚號「成」。 歷史評價 魏收《魏書》:①「俟少聰慧,有策略。」 ;②「陸俟威略智器有過人者。」 史書記載 《魏書·卷四十·列傳第二十八》 《北史·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六》 家庭成員 父祖 曾祖父:陸干 祖父:陸引 父親:陸突,官至上黨太守,封關內侯。 兒子 陸馛,官至太保,封建安王。 陸石跋,官至涇州刺史。 陸歸,官至東宮舍人、駕部校尉。 陸尼,官至內侍校尉、東陽鎮都將。 陸麗,官至侍中、司徒,封平原王。 陸頹,早卒。 陸陵成,官至中校尉、河間太守、秘書中散,封新城子。 陸龍成,官至安南將軍、青州刺史,封永安子。 陸騏驎,官至夏州刺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歷史上死的最慘三大將軍,排第一的是他,袁崇煥不算最慘
※再發大將軍墓|【 風水堪輿 】
※2018年太歲神姜武大將軍:五大生肖必拜
※盤點軍銜最高的十大將軍級明星
※癸巳太歲徐單大將軍神像
TAG:大將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