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孝文化的當代重構◆中國編輯聯盟網

摘 要:傳統孝文化是我國傳統倫理型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它對維護社會的長期穩定,促進文明的延續發展,提升社會道德水平都起過重要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歷史價值,但也包含著保守、落後的因素。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和諧穩定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社會轉型導致代際矛盾加劇,養老難問題凸顯,現實呼喚我們重構孝文化。孝文化的當代重構,要把握融合古今中外孝文化、三個層面(主流、大眾、精英)孝文化良性互動、三類孝文化協調發展、基礎性和先進性並重、理論與實踐並進等原則,廣辟路徑,在和諧文化、制度文化、社區文化、習俗文化、旅遊文化、網路文化和文化交流的建設發展中,通過加強孝道的教育宣傳、檢查督促,實施孝文化建設工程來實現。當代孝文化的基本構架包括理論基礎、基本觀念、規範系統、孝文化體系等內容。等差之愛與人民之愛的有機統一是其理論基礎,當代孝的觀念和規範應體現普遍性和層次性相結合的要求,當代孝文化體系既包括精神性孝文化、制度性孝文化、器物性孝文化,也包括孝的觀念、原則滲透到多種亞文化、次文化中形成的孝文化群。當代孝文化具有時代性、民主性、情感性、互益性、適度規範性和一定的可延展性等特徵。它源於傳統孝文化又高於傳統孝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關鍵詞: 孝文化 當代 重構 社會主義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core of Chinese ethical culture.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keeping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society, promoting the lasting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and enhancing the social moral level.It has its existence rationality and historical value.But it also contained conserva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In China,the modernization needs an environment with harmonious families and stable socie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aggravating the generations contradiction. The problem of caring for the age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The reality calls us to reconstruct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To reconstruct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we must grasp the principles of syncretizing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s in all times and all countries, make the three stratification ( mainstream, populace, outstanding person ) filial piety cultures interacte well, make the three kinds of filial piety cultures develop coordinately, and we must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 foundational function and the advanced character, keep pace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and so on. We also should broadly break paths in the con- 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armonious culture, the system culture, the community culture, the custom culture, the traveling culture, the network culture and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By means of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the propaganda,th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filial piety, and the im- plementation of filial pie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we will achive the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The basic skeleton of the contemporary filial piety culture includes the academic basics,the basic idea, the regu- lations system and the system of filial piety cultures. The organic unification of the discriminating love and the love with the people is its academic foun- dation.The contemporary filial piety ideas and the regulations should incarnate the union of the universal request and the distinction request.The system of the contemporary filial piety culture consist of the psychic filial piety culture, the system filial piety culture,the utensil filial piety culture,and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group which consists of the diversified subcultures incarnated the piety ideas and principles.The contemporary filial piety culture characterizes modernity, democracy, emotion, mutually profit, moderate control and ductibility.It originates from and overtops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and it is the constituent of the socialism advanced culture. Key words: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 Socialism目 錄前 言…………………………………………………………………………1

一、傳統孝文化及其當代境遇………………………………………………………2

(一)傳統孝文化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價值 ……………………………………2

(二)傳統孝文化的當代境遇……………………………………………………14

二、重構孝文化的時代要求 ………………………………………………………19

(一)對孝文化從解構到重構的探索……………………………………………19

(二)重構孝文化的必要性………………………………………………………22

(三)重構孝文化的可能性………………………………………………………28

三、重構孝文化的原則、路徑與方法 …………………………………………34

(一)重構孝文化的原則…………………………………………………………34

(二)重構孝文化的路徑…………………………………………………………41

(三)重構孝文化的方法…………………………………………………………45

四、當代孝文化的構架、特徵和定位 …………………………………………50

(一)當代孝文化的基本構架……………………………………………………50

(二)當代孝文化的主要特徵……………………………………………………57

(三)當代孝文化的文化定位……………………………………………………61結 論 …………………………………………………………………………………64參考文獻 ………………………………………………………………………………66發表的論文 ……………………………………………………………………………70後 記……………………………………………………………………………………71前 言孝文化是中國傳統倫理型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堪稱傳統文化的「標本」。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說,「孝在中國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談中國文化而忽視孝,即非於中國文化真有所知。」[①]肖群忠博士在《孝與中國文化》一書中論斷:「孝是貫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孫之縱向鏈條,孝是中國文化向人際與社會歷史橫向延伸的根據和出發點,因此成為中國文化邏輯之網的紐結和核心。」[②]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說,「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③]。社會轉型必然伴隨著對傳統文化的批判與超越,有時甚至會出現將嬰兒與洗澡水一起潑掉的情形。傳統孝文化的現代命運也大體如此。20世紀前半期,傳統孝文化被視為封建禮教之一部分,遭到了激烈的批判,其根基開始動搖。從50年代到60年代初,社會上圍繞傳統孝道的批判繼承開展了一些有益的討論。但隨之而來的「文革」卻使孝文化真正成為「死狗」。孝文化被當作封建「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的代表,貼上了封建、腐朽、落後等標籤,成為研究、傳播的禁區。孝文化等同於封建腐朽文化,傳統孝道等同於封建道德禮教,成為人們的思維定勢,人們談「孝」色變, 「孝子賢孫」淪為貶義詞,只有「地主階級」或「資產階級」才有「孝子賢孫」。

但是文化的發展如同社會的發展,往往是螺旋式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傳統文化的命運發生了改觀,學術界和社會上湧現了數波傳統文化熱。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人們逐漸達成了這樣的共識:民族傳統是寶貴的,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一個民族應該堅守作為自己個性的傳統,對傳統應該有更多的同情之了解,更多的溫情與敬意。傳統孝文化的轉換與重構,也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和研究興趣。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了一批研究傳統孝文化的產生、發展和流變,重估孝文化的合理性和歷史價值,探討孝文化的轉換重構的著作和論文。本選題是承續這些研究成果並加以拓展而確定的。黨和國家關於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進文化創新的理論和政策,以及歷次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決議是本選題的政策依據。在歷次文化論爭和數波文化熱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對於傳統文化價值更加全面和客觀的認識,尤其是我國學術界形成的走綜合創新的路子,在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的有機融合中設計文化現代化的路徑的基本共識,成為本選題的學理基礎。孝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的登峰造極的地位與其在現當代的跌落,形成鮮明的對照,由此引發我們對孝文化應否、能否和如何進行轉換重構的思索;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和諧穩定的家庭倫理和社會環境,而這正是傳統孝文化的價值目標和基本功能,因而重構孝文化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建設社會主義孝道,可望為解決我國當前思想道德建設上的一些難題找到突破口,也是解決老齡社會諸多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重構孝文化還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於保持民族文化的個性與魅力。這些是本選題的現實依據。要之,研究孝文化的當代重構,對傳統文化現代化的大課題具有「解剖標本」的意義,對於推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也具有啟發性。

一、傳統孝文化及其當代境遇

(一)傳統孝文化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價值

在孝文化的研究中,孝意識、孝德、孝道、孝文化是一組基本概念,而且這些概念常常存在混用的現象,因而筆者擬首先對它們進行分疏。

1.孝意識、孝德、孝道與孝文化

孝意識,即孝觀念,是人類基於血緣關係而在後天逐漸形成的子代對親代的愛敬回報的感情和心理活動,是形成一切孝行為的基礎。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是否具有孝意識正是人禽之間的重要差別。因為在上代對下代的養育呵護上,人與哺乳動物並沒有本質差別。而下代對上代的回報性贍養,卻是人類獨有的義務。因而,孝意識既是人類區別於其他高等動物的一個基本因素,也是一種基本的人性。

孝德,就是孝的美德。我國歷史上,早在西周時期,孝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德目,統治者以「有孝有德」作為政治綱領。孝德的本質是子德,其基本要求是「善事父母」。孝一開始就是親子倫理,即子女對父母的孝敬。孝父母是孝的出發點,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到對健在祖父母之孝以及對去世父祖之孝。[④]在歷史發展中,孝德的內涵有擴大的趨勢,珍視生命、傳宗接代、忠君敬長等要求被不斷加入孝德中。

孝道,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人們的孝觀念(孝意識)、孝的行為規範和有關孝的理論、制度、習俗、行為方式的統稱。孝道是一個寬泛而使用頻率較高的概念。

孝文化。筆者認為,有必要分別從廣義和狹義的角度來定義孝文化。作為前提,首先,必須明確,我們所說的孝文化一般是指中國孝文化。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中,世界上其他民族也有處理親子關係,解決子女贍養、尊敬父母等問題的觀念、規範和方式,也有「回報」的心理和觀念,但比較而言,他們都更加強調親代對子代的義務,而忽視子代對親代的義務,也沒有像中華民族一樣形成一種獨特的孝文化。英語等主要外國語種中沒有與漢語中的「孝」、「孝道」準確對譯的詞。其次,一般情況下,我們提到的孝文化是指傳統孝文化,今天我們重構形成的孝文化,一般用「新的」、「現代」、「當代」或「社會主義」等詞語加以限定和區別。廣義的孝文化,包括精神、制度、器物三種形態的孝文化。精神性孝文化,是在中國歷史上形成的關於孝的觀念、規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等的總稱;制度性孝文化,是指孝的觀念、孝道原則和要求滲透到社會各領域而形成的經濟政治法律制度、禮制等;器物性孝文化,是指由一定物質載體所凝結和體現的精神的、制度的孝文化,如與孝有關的建築、服飾、器物、墓葬等。狹義的孝文化,筆者認為也不應該局限於精神性孝文化,而應該涵蓋精神性和制度性孝文化,這樣對於孝文化的一般研究才便於展開。

可見,孝意識、孝德都是孝道的內容,但孝道還包括大量體現孝意識、孝德的具體規範、制度,因而孝道主要表現為觀念層和規範層兩個層次的內容。孝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特殊內容,與狹義的孝文化基本同一。廣義的孝文化是涵蓋孝意識、孝德、孝道和全部精神性孝文化、制度性孝文化、器物性孝文化的概念。

2.傳統孝文化的主要內容

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用成套的行為規範(道德的、法律的、習俗的)來約束和引導人民,孝文化開始形成。春秋末期,孔子刪述六經,對他以前的典籍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整理,同時通過辦教育進行傳播。學界一般認為,孝文化之大興,始自孔子。《論語》、《禮記》、《孔子家語》等記載孔子語錄和與弟子對話的文獻中有大量論孝的章節,《孝經》為孔子與曾子論孝的專門典籍,[⑤]孔子門人曾子既以孝行著稱,又從深度和廣度上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孝道理論。《論語》中有記述曾子之孝行孝言的章節,《大戴禮記》中存有《曾子本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等篇,因而曾子歷來被認為是儒家孝道的集大成者。後來,孟子進一步發展了孔、曾的孝的思想和理論。孔子、曾子、孟子等為代表的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孝的思想和理論可以謂為原典儒家孝道。本文所謂傳統孝文化,主要指原典儒家孝道的內容。

甲、傳統孝道的理論基礎——等差之愛。儒家一方面主張仁民愛物,博施濟眾,推己及人,老安少懷,另一方面又要求親親有序,尊賢有等。愛要按照血緣親疏關係而展開,即一個人應該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然後再愛其他親戚朋友熟人。這種依血緣親疏而展開的愛,不僅有次序先後、時間久暫的差別,而且在程度上也有輕重差別。正是在這個問題上,儒家與墨家表現出巨大的差異。本來儒家主張仁民愛物,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應該說目標是很接近甚至一致的。但不同的愛的形式,卻使儒墨二家走到了對立的位置。在孝敬父母問題上,墨子主張「吾先從事乎愛利人之親,然後人報我以愛利吾親」的「交孝子」。[⑥]儒家則認為這樣的兼愛是根本違背人性的。孟子認為墨子把至親與眾人看成一樣,是「無父無君」的「禽獸」[⑦]。儒家認為人生活在一個依自然和血緣差別而形成的上下尊卑等級秩序之中,這種秩序就是倫常。在各種人倫中,親子關係是最先在的,也是最根本,其他兄弟、夫婦、朋友、長幼諸倫均須以親子關係為前提。每個人生下來,都不能免於父母之懷,血緣關係和父母在養育子女過程中所形成的親密關係,使親子之愛成為一種自然、真誠而強烈的感情。所以仁者愛人,必先愛其父母,以此為根基和源泉向外推廣,然後方能有兄弟姐妹之愛、夫婦之愛、親戚之愛、宗族之愛、朋友之愛、同胞之愛、民族國家之愛。平心論之,這一理論符合一個人愛心形成的事實,也較為平實可行。但儒家並不是簡單地認定一個事實,而是強調應該如此,否則,「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謂之悖禮。」[⑧]。但儒家又並不將愛的對象限定於親人,恰恰相反,儒家主張「善推」,就是要將對親人的愛敬推廣到別人身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當然,對於親人與對於他人的愛仍然是存在差別的,不僅在時間和次序上,而且在份量上也是允許有差別的,「人老」「人幼」不等同於「吾老」「吾幼」。「推己及人」還是要依據於人己之間關係的性質。儒家是把「泛愛眾而親仁」當成仁人君子的高標準的,一般的人,能夠很好地愛自己的親人,也就不失為人了。

比較儒、墨兩家的理論,可以看出,墨家兼愛更多理想主義的色彩,而儒家的親疏有別、愛有差等更加符合實際,更加平實可行,因而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接受和認可。等差之愛使孝道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上,又與孝道膠固在一起而不分,所以它對於孝道的鞏固和發展是有重大意義的。

乙、傳統孝道的核心理念——親親。親親,即愛敬父母、善事父母。《爾雅·釋訓》謂「善父母為孝」,《說文解字》釋「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漢語大字典》對「孝」解釋為:「金文『孝』字部上部像戴發傴僂老人。唐蘭謂即『老』之本字,『子』攙扶之,會意。」「孝」是會意字,以「子承老」來表現親親、「善父母」之意。

從根本上說,儒家哲學是一種建立在親子之情基礎上的情感哲學。孔子的弟子有若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⑨]「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範疇,是最高的德性,體現人生的最高價值,但「仁」又是建立在「孝」的基礎上的。「仁者,人也,親親為大。」[⑩]「孩提之童,無不知敬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11]仁是普遍原則,但要有一個切近的入手處。孝是一種自然的血緣情感,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說:「父孝子愛,非有為也。」(「父孝子愛」指對父孝,對子愛),即認為父子之情出於自然,而不是人為的結果。《孝經·聖治章》也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父子之道,天性也。」這種自然的情感,正是「仁「的生長點,發端處。孟子也認為:「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事親,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12]並進一步確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13]的五倫,把孝悌作為五倫的核心。

儒家把「孝」作為「為仁之本」,把「親親」規定為「孝」的核心意蘊,並圍繞這一核心意蘊,建立了完整的規範系統。

丙、傳統孝道的規範系統。原典儒家孝道有複雜的規範系統,《孝經》作過這樣的概括:「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14]有鑒於此,筆者認為,原典儒家孝道的規範系統圍繞「親親」的核心理念而展開,可以概括為事親、立身修身、敬長忠君三個層次。

事親方面。事親是傳統孝道的最基本層次的要求,包括養親、敬親、順親、諫親、繼親、喪親、祭親方面的具體內容,《孝經》將其歸納為「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15]「養親」是從物質上回報和奉養父母,是孝親的基礎,但僅僅能養親卻不一定就能算孝。比較而言,儒家更看重「敬親」的要求,認為敬親比養親更有道德意義。如《論語·為政》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另一方面又認為,只要能使父母盡其歡,即使物質奉養上不夠豐富,也可以算孝。《禮記·檀弓下》記載孔子的話說:「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禮記·祭義》謂:「養,可能也,敬為難。」「順親」是指子女應努力使父母順心悅意。《禮記·祭義》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說的就是順親的態度。孔子曾感嘆「色難」,就是說要長期恭順地、和顏悅色地對待父母是很不容易的。順親,固然有阿意曲從父母之志的傾向,但是另一方面,孔子又明確提出了對父母的錯誤要儘力諫諍,而不是盲目服從,這就是「諫親」的要求。《論語·里仁》提出「事父母幾諫」,《孝經》有專門的《諫諍章》,強調「父有爭(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可見,原典儒家孝道是包含著民主性的萌芽的。「繼親」,既指傳宗接代,延續祖宗香火,也指要繼承父祖的遺志和事業,光大門楣,光宗耀祖。儒家認為,喪親是人生中特別重大的事情,「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16]葬親祭親是一個人非常莊嚴神聖的責任和任務。儒家特重對逝去父祖的祭祀,認為祭祀既是子女對另一世界的親人的繼續供養和盡孝,更是表達對親人的尊敬和寄託哀傷之情的形式,是所謂「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17]。除了這種感情上的意義,祭祀還被當成重要的教化和統治手段。如謂「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祭者,教之本也已」[18]。

立身修身方面。一是要全身,即保全和愛護自身的身體,這也被認為是對父母的孝,甚至被認為是最基本的孝和孝的起點。《孝經·開宗明義》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體之可貴,不僅因為它與生命和生活的直接關係,更因為它乃是父母之「遺體」,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所以曾子說:「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19]二是要完善人格。儒家以成就仁人君子和立德為最高人生理想,完善自身人格是儒者的重要責任與義務。而孝正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0]是培養眾善的「始德」,故修身須自行孝開始,而行孝的最終目標也是指向人格和道德的完善。不能行孝者,當然不能成為仁人君子,甚至不能成為人。三是要成就事功。孝子要繼志述事,揚名顯親,故必須積極入世,建功立業。

敬長忠君方面。一是敬兄尊長。敬兄的弟(悌),是比孝後起又長期與孝並列的一個德目,其相關的觀念與規範形成所謂悌道,但由於孝與悌在本質上的相似性,如最初都屬家庭倫理規範,都強調卑幼者尊敬和服從的單方面義務,所以在其發展過程中悌道逐漸被納入孝道範圍。悌道又較早從家庭道德衍伸到社會道德,成為尊敬和服從長上(兄長、長官、上司等)的心理和理論依據。悌道的根本作用,在宗族大家庭中是維護同輩男性之間的秩序,以免兄弟鬩於牆;在社會上,則是維持不同階級、階層之間的秩序,保障各安其位。二是移孝為忠。這是孝道中的一個大節目,歷代統治者之所以大力倡孝,與孝可以移而作忠,「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有密切的關係。曾子最初明確地將孝與忠君相聯繫。他說:「事君不忠,非孝也。」[21]把「忠」納入了孝的範疇。以後,由於儒家學者(特別是董仲舒和宋儒)沿著曾子這一理路繼續闡發,封建統治者不遺餘力地提倡,「忠君」被認為是大孝,是孝的最高層次,移孝作忠成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倫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典儒家孝道中,孝慈是密切相關不可分離的一對德目,相應的倫理規範也是對應的。在很多先秦儒家典籍中,「父慈」與「子孝」,「兄友」與「弟悌」常常雙提並舉。《禮記·禮運》說:「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大學·釋止於至善》說:「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左傳》多次提到「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或兄友弟恭)」[22]。但總的來說,原典儒家孝道強調卑幼一方的義務甚於尊長的義務,而從漢朝董仲舒提出「三綱」說之後,卑幼者的義務更被無限制地單方面強化。

3.傳統孝文化的歷史價值

傳統孝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無疑是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對這樣一筆文化遺產的價值,歷史上長期是高度重視甚至無限拔高的。如《孝經》把孝確立為「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的最高原則。但是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則出現了對傳統孝文化的價值全盤否定、一筆抹殺的傾向。如被胡適稱為「中國思想界的一個清道夫」的吳虞認為,封建統治者之所以不遺餘力地教孝、教忠,「就是教一般人恭恭敬敬的聽他們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亂,把中國弄成一個『製造順民的大工廠』,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23] 「文化大革命」更對孝文化展開了政治批判,1971年修訂版的《新華字典》把「孝」字解釋為「儒家宣傳的反動說教」。無疑,這種全盤否定的態度是存在很大偏頗的。正如任繼愈指出的:「『五四』以來,有些學者沒有歷史地對待孝這一社會現象和行為,出於反對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說成罪惡之源,是不對的,因為它不符合歷史實際。」[24]我們應該以歷史的、辯證的態度來看待傳統孝文化的價值。

甲、孝文化奠定了我國傳統倫理型文化的基礎。我國傳統文化是一種主情的、以處理人際關係、探求「善」為目的的倫理型文化,西方文化是主理的、以探究人與自然關係、追求「真」為旨歸的科學型文化。這是中西文化的重要分野。傳統倫理型文化是建立在孝文化基礎上的,因為孝文化所處理的親子關係在歷史上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儒家強調的五倫是以父子關係為核心的,君臣關係是父子關係的比附和放大,處理君臣關係的忠德是從孝德引申出來,最初也是從屬於孝德的。夫妻雖是子女生命的起點,但在我國古代卻也被認為是從屬於父子關係的,即夫妻關係存在的根本意義也在於引出父子關係。有父子乃有兄弟,有長幼,於是進一步產生處理兄弟長幼關係的悌道,這種悌道又被擴充到社會上,用於處理下屬對上司、卑者對尊者的關係。董仲舒提出的「三綱」說,也是以父子關係為原點的。孝是基於血緣關係而產生的對父母親人的親愛之情、敬養之行,孝被認為是一切仁心善德的基礎。仁被認為是總德之名,而孝悌則是「為仁之本」[25],仁義禮智信等傳統德目都是從孝德引出且都與孝德相關。歷史上儒釋道三大文化流派雖然有過激烈競爭,但它們都提倡和宣揚孝德孝道。總之,孝文化促進了中國特有的倫理型文化的形成,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堅實基礎。

乙、孝文化維護了家庭、社會的和諧穩定。中華文化總體上是主張和諧的文化,而孝文化是這種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本質上看,孝文化是以建構和維護一種向上(或向後)認同的家庭和社會秩序為基本功能的文化。它以自然親情為基礎,以維護家庭和家族的和睦、人際的和諧、生命的延續、社會的穩定為目標,並憑藉其人文性宗教(主要是祖先崇拜)的特色,使人們得到心靈的安頓。從實踐上看,孝文化對於維護家庭、家族和社會的穩定,對於中國自然經濟和農業文明的延續和發展,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儘管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多次改朝換代和治亂輪迴,但總體上以政治和社會穩定為主,在較短的亂世之後,社會能迅速地回歸穩定和諧,這與我國家庭、家族的超穩定結構密不可分,而根本上則是由於孝文化的凝聚作用所致。

丙、孝文化促進了道德教化。《論語》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就是說:如果對於去世者的喪禮能慎重地舉行,日久之後亦能定期舉行祭禮不斷追思的話,社會風俗道德也一定可以漸漸篤厚起來的。那麼慎終追遠之後,為何民德就可以歸厚了呢?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本能的、不講回報的,是心甘情願的;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自己拉扯大,付出了無限的心血和愛意,人就會產生一種回報的心理,這種回報的心理就是「孝道」的神髓,此孝心經過不斷地培養、擴充,最終能形成一個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質。這種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和孝推擴到全社會,就是孟子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因為中國歷史上長期是一種「家國同構」的結構,孝在維護家庭、家族和睦的同時,也成為政治根據,成為政治秩序穩定的思想文化因素。而孝文化中光宗耀祖、顯揚父母之義,則衍生出了人生在世要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儒家人生觀,引發人們積極進取,立德立功立言,報效國家、民族。

丁、孝文化包含著精巧的養老設計。養親敬親,是中國人歷史地形成的生存生活方式,是我們祖先的一種自覺選擇。養親敬親是一種代際反哺方式,養親是物質反哺,敬親可以說是一種精神反哺。傳統孝文化主張的「父慈子孝」,是一種雙向的扶養模式。從功利主義的角度看,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自己父母的回報,都為自己年老後獲得後代的回報進行了儲備,樹立了榜樣。雖然孔子認為「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26],否認了「養兒防老」的通俗說法,但孔子主要是從感情上立論,即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而聖潔的。不可否認,儒家孝的設計中,是內在地包含著合理的功利主義考慮的。正是由於這一設計,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社會,我國也較好地解決了養老和老年人的精神安頓問題。相反,西方代際關係主要表現為上代對下代的單向義務關係,與我國傳統的雙向反饋模式比起來有其不足之處。發達國家儘管物質生活水平較高,但老年人生活在精神孤獨、寂寞之中,社會人情淡漠,而中國老年人則大多能安享天倫之樂,被濃濃的親情所環繞。由此可見孝文化的魅力。

同時,由敬親而引申的尊老之義也是人類的一種永恆價值和美德。最初,尊老是為了保存氏族的生存經驗;後來,尊老逐漸被賦予道德意義,並從尊重自家老人推廣到社會上所有老人。最終,形成了我們民族尊老的文化特徵。尊老之所以具有永恆價值,是因為老年人自身生存能力下降,需要社會給予尊重和愛護,這也是人的充分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尊老和敬親養親一樣,也包含著功利考慮在內,因為人人都要老,年輕人尊敬老人,也就是尊重明天的自己。

戊、孝文化為民族延續提供了動力機制。中華民族人口一直居世界第一,除了比較有利的地理環境外,與孝文化的興盛是密不可分的。珍視生命,傳宗接代,延續香火與愛敬父母、尊祖敬宗一樣,是孝的基本內涵,傳嗣甚至被上升到孝的最高要求(孟子提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育子女成為中國人的一種剛性道德義務,「孝」因此成為人們最強烈的生育動機,並進而形成了我們民族追求多子女的心理特點。孝文化促成了中華文化中特有的生育文化,推動了民族的繁衍發展,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延續。這在歷史上是起過積極作用的。「傳宗接代」的孝義當然有其負面影響,尤其在當今我國人口膨脹的形勢下,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觀念既影響人口數量的控制,又導致性別歧視,影響性別比例的均衡和人口素質的提高。但是如果只看到負面影響而忽視正面意義,也會陷入認識的片面化。

當然,在充分認識孝文化的歷史價值的同時,也不可忽視其封建性、保守性。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孝道維護父尊子卑的等級秩序,阻礙了人的解放和發展。二是孝的崇古、向後認同的價值取向,使中國文化形成很大的保守性。三是孝道為封建統治服務,成為封建專制統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和統治工具。四是孝文化中還包含大量違背科學、人道、法治的觀念和規範。

但是,從總體和主流上看,孝文化凝結了我們民族先祖對親子關係及其規律的探索,在歷史上是起過積極作用的。只要人類親子關係存在,孝的倫理感情和倫理義務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傳統孝文化的精華也將被恆久地繼承和發揚。

(二)傳統孝文化的當代境遇

19世紀末,傳統孝文化開始受到質疑,而20世紀則堪稱傳統孝文化衰落的世紀。儘管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孝文化的研究有所復甦,但由於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和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傳統孝文化仍呈「式微」之勢,在社會道德建設領域和人們日常實踐中均顯示出淡化、退場的趨勢。

1.孝文化被不斷邊緣化

歷史上,孝文化一直是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但是,在當代,我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一元化的意識形態。由於傳統孝文化精粗互見,也由於較長時間內對其歷史價值缺乏公允客觀的認識,因而孝文化長期被排除於主流意識形態和主流文化之外,甚至長期被作為批判、打壓的對象。在一些人的意識中,孝文化形成、發展於奴隸制和封建時代,承載有很多封建的、落後的元素,屬於小農經濟時代的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完全不適應,不可能登上社會主義文化的大雅之堂。80年代以來,這種狀況有了有限的改觀。我國憲法規定 「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虐待老人」,但沒有明確規定子女「孝敬父母」的義務。「贍養扶助」從物質幫助上著眼,與傳統孝道的最低要求「孝養」尚有差距,至於「禁止虐待」則離孝的要求距離更遠。90年代頒布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對患病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在對傳統孝道的繼承上雖有一定進步,把贍養的內容由單純的物質上的扶養擴大到了「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但也沒有明確提出「孝敬」的要求。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提出了「大力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但也沒有從親子關係的角度提出「孝敬父母」的規範。對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直到90年代,經過反覆討論,才第一次在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寫進了「孝敬父母」的內容,並在2004年修訂《中小學生守則》時增加了這一內容。但無論是思想政治教材,還是附載較多德育功能的歷史、語文等學科,都很少有關於孝敬父母和做孝子賢孫的要求和內容。可以說,整個20世紀,孝文化的地位總體上是沿著不斷邊緣化的軌跡變遷的,相應地其社會功能也不斷弱化。

2.孝意識趨向淡化

本來,家庭是孝意識的客觀載體,當代社會家庭仍然存在並仍然是社會的細胞,親子關係仍然是一種重要的家庭成員關係,且是一種人類無法選擇也不能人為解除的關係,所以孝意識賴以存在的基本客觀條件在當代社會仍然是存在的。而且,由於我國具有幾千年的孝文化傳統,這種傳統已經積澱為一種社會心理,成為國民的一種文化心理結構和「集體無意識」,因而人們孝的心理和意識並沒有泯滅。但是,由於一個時期以來,社會不重視孝文化的正面宣傳,學校也忽視孝教育。同時由於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很多獨生子女成為家中的「小皇帝」,家庭孝教育嚴重缺位。於是一代一代的青少年習慣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缺乏感恩之心和回報意識,更不知孝為何物。

同時,由於市場化改革和外來文化的影響,人們主體意識、自我意識、經濟意識不斷增強,商品拜物教使家庭成員之間的溫情有被沖淡的危險。當代子女與父母的關係呈現出疏離趨勢。父母與子女分居已成為普遍現象,分居的子女感情上與父母比較疏遠,成年子女一年裡看望不了父母幾回,不願與父母進行心靈的溝通。科技的飛速進步使傳統生產方式中的「老把式」失去了權威地位,父母很難再成為年輕人崇拜的偶像,老年人信奉的那一套被年輕人所鄙棄,代溝在拉大加深。一項對美國、日本和中國的高中學生的調查顯示,在回答「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誰」這個問題時,美國學生把父親排在第一,母親排在第三;日本學生排第一的也是父親,第二是母親,而中國學生卻沒有一個人將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的前十名。年輕一代對孝的認識上出現了很多誤區:一些子女認為對父母只要做到食飽衣暖就算盡孝,如果還能不斷有錢給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不少子女只強調父母對自己的義務,而沒有意識到親子之間的權利義務應該對等;一些家境困難的子女往往埋怨父母無能,把父母當成「擠不完奶的牛」;有的認為老人照看孫子孫女、承擔日常家務是應盡的義務;有的認為父母還能勞動或有一定的積蓄,子女就不要贍養了;有的子女對父母厚葬薄養,孝死不孝活;一些年輕人還認為,養老主要是國家和社會的責任。

客觀上,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加劇,社會流動性增強,也影響了人們的孝意識。聚族而居、累世同居都不再可能,冬溫夏清、昏定晨省也往往不再現實。本來中年人傳承的孝意識比較多,但中年是實現人生價值和目標的黃金階段,多數人是工作崗位上的中堅力量。但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面對家庭和事業的兩副重擔,他們也愈來愈感到「奉陪不起」。一定程度上,孝意識的淡化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也是一個綜合的社會問題。

3.孝實踐趨向弱化

2005年11月至12月,黑龍江省人大代表、民營企業家翟玉和組織開展了一項對中國農村孝道狀況的調查,共調查了全國10401名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調查結果顯示:

45.3%的人與兒女分居,5%的人三餐不保,93%的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67%的人吃不起葯,86%的人得了大病住不起醫院。這些老人的平均年收入為650元,85%的人自己干農活,97%的人自己做家務,8%的人精神狀態良好,22%的人精神文化生活僅限於看電視或者聊天。與之相對的是,他們的兒女的生活水平要高於父母幾倍乃至更多。很多子女認為,父母沒凍著、沒餓著,就是自己盡孝的最高標準了。調查還發現,52%的兒女對父母「感情麻木」。有的人雖然與父母住在一起,但一年也說不上幾句話;有的兒女一年才去父母家看望一次,留下5元錢,其他的就不管不問了。

調查員在農村看到的普遍情況是,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舊房裡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幹活、照看孫輩的也多是老人。這些老人不是村裡的「五保戶」,也不是民政救濟對象,只是因為兒女不盡孝,他們才成了「三不管」,其生活境況甚至不如那些無兒無女的老人。[27]

這項調查表明,在傳統孝文化根基十分深厚的農村社會,孝文化正在迅速退場,並引發一系列家庭和社會問題。一些違背孝道,虐待、拋棄老人的事例經常見諸媒體。如《人民日報》載文披露: 「山西永濟市八旬老人王秀英患肺癌晚期住院。她有7個子女,每家與醫院的距離均不超過兩公里,有的甚至僅距幾百米,但老人病床前卻無人照料,最後凄然離世。」 「山東單縣66歲的絕症老人王美容被遺棄在醫院;上海有個叫陸惠娟的80歲老人重病入院,被5個兒女遺棄。」「去年10月,浙江嘉善縣一位七旬老人因不堪兒媳打罵,被活活氣死。海南陵水英州鎮70歲的黃阿公與老伴平時經常被不孝子打罵,老兩口不堪忍受,去年12月,黃阿公被兒子打傷腿後,兩位老人雙雙服毒,黃阿婆死亡,黃阿公經搶救雖脫離危險,但人卻瘋了。」[28]另一則報道則凸顯了當今老年人的精神寂寞:2007年農曆正月初二,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文昌村的老人梁忠秀,因嫌兒孫春節回家團聚時間太短,在20多個兒孫一起離開後,服毒自殺了。[29]

城市的情況也並不樂觀。外電報道稱:「根據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數字,北京去年有2000名父母狀告子女不肯贍養老人,因為70%的老人在經濟上要靠兒女,只有17%的老人經濟上能夠自立。」[30]情況確實如此,在城市裡,不少國企破產、改制,很多中老年職工下崗或被一次性「打發」,他們現在或將來的養老問題也交給了家庭和社會。城市裡人們的孝意識並不比農村濃厚,孝實踐也沒有更好。

由於人們的孝意識趨向淡化和模糊,孝的義務感和倫理約束力不斷下降,因此,當代社會呈現出一種較為普遍的「孝道式微現象」:人們孝道意識越來越淡薄;對老人情感冷漠;遺棄老人;虐待老人;干涉老人婚姻;爭奪老人財產。[31]

二、重構孝文化的時代要求

文化自身推演的模式和內在的規律制約著一種文化的發展走向,而現實的需要和實踐的發展則成為推動文化發展的強大動力。這兩方面形成一個合力,促成了孝文化當代重構的時代課題的形成。

(一)對孝文化從解構到重構的探索

現代化的深層內涵,是人的生存方式由傳統向現代的根本轉變。作為傳統孝文化物質基礎的家庭結構在當代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家庭形式小型化和核心化,居住形式小單元化,家庭功能弱化(生產功能日益下降),是其集中表現。正如毛澤東曾經論斷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 [32]隨著我國現代化的推進和經濟社會的轉型,我國文化也必然伴隨轉型。與上述家庭結構的變化相應,人們的孝意識孝行為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形象地概括這種變化:「家庭小了,故鄉遠了,父母成了子女思鄉夢裡的一道風景。」因此,傳統的孝文化要繼續生存並發揮作用,也必須轉型。

文化轉型的基本模式可以用「解構——整合——重構」概括。解構具有一種革命的意義,是社會文化轉型的序曲。但解構僅僅是開端,對一種傳統文化不是簡單地棄若敝屣就能實現其轉型。解構往往導致文化流派的紛起歧出,流派之間的爭鳴必然趨向文化整合和文化重構。對傳統孝文化的解構是20世紀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內容,而重構孝文化的努力也可以追溯到這一時期。新文化運動對傳統孝文化雖以批判為主,但在批判的同時也有建設。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胡適、魯迅等在很多批判文章中也提出了建立新型父子關係、家庭關係的一些構想,如主張父子平等、解放子女、變恩為愛、變權為責等,但是新文化運動中沒有明確提出重構孝文化的任務,對於如何建構新的倫理文化也缺乏明確思路。其後新儒家和馬克思主義者都曾從自身的立場試圖通過會通和整合中西倫理文化資源,重構孝文化或建構一種新型的倫理文化。新儒家著重論述孝在中國倫理中的原發性、根源性、核心地位和文化綜合意義,肯定孝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特點及其與民主政治的相容性、對現代社會的價值。其中成中英氏在《論儒家孝的倫理及其現代化:責任、權利與德行》一文中,對孝的倫理與西方父母子女的權責倫理的特點做了比較,在二者結合、綜合創新的基礎上,提出了孝的現代模式,對重構孝文化做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新儒家的研究成果的影響所及,主要限於學術界,很多成果只是由港台和海外波及大陸學術界,在國人的實際生活中影響不大。

新中國建立後,在50年代中期開展了一場關於孝道的討論,當時的《中國青年》雜誌、《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相繼發表了一批文章,這些文章分析了孝道的封建性、階級性和人民性,主張批判地繼承傳統孝道,明確肯定「尊敬和贍養父母是我國人民的優良的道德傳統」,並把傳統孝道區分為封建孝道和人民的孝道,主張愛養父母在社會主義社會裡也是必要的美德,並提出了「提倡社會主義的孝」、發揚光大人民的孝道等主張。[33]這場討論對於當代重構孝文化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可惜這場討論為後來「左」的錯誤所衝擊,沒有進行下去。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思想解放運動深入和學術的繁榮,一批學者開始以孝道和孝文化的重建作為研究課題。1983年,《中國老年》雜誌上發表了嚴北溟教授的文章《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該文認為「孝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美德」,「應該大談而特談」。這篇文章引起廣泛的爭議和討論。嗣後,大量的論文和專著湧現,或主張「提倡社會主義孝道,把它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34]或倡導「在全社會樹立『孝道』觀念」[35],或提出「建設新時代的現代孝文化」[36]……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孝文化研究最有影響的專著有:萬本根著《中華孝道文化》、康學偉著《先秦孝道研究》、寧業高、寧業泉、寧業龍著《漫談中國孝文化》以其成書較早、資料搜集較齊而受到後來研究者的重視;王玉德著《孝·中國家政理念平議》以視角獨特而受到注意;謝寶耿編著的《中國孝道精華》堪稱孝道資料的集成;肖群忠的《孝與中國文化》,著力發掘傳統孝文化的文化價值,在孝研究的廣度、深度上都達到了新的水平。近年來,孝文化研究不斷升溫,一些專門的孝文化的研究機構陸續成立,如湖北省孝文化研究會、山東青州孝文化研究會等,一些專門的網站如「中華慈孝網」(中國社科院中國慈孝活動組織委員會主辦)、「中華孝道網」等網站相繼開通,各種國學、哲學、文化網站上大量開展關於孝文化的調查、討論和研究。在這一波孝文化熱中,研究者基本形成了共識: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傳統孝道的批判既有革命意義,亦存在較大的偏激性;孝文化既有其存在的歷史合理性,又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在解構傳統孝文化的基礎上,應立足現時代的特點和需要,著力進行重構。

在學術研究不斷深入的基礎上,國內主流媒體也越來越關注孝問題。2007年初,中央電視台和各大報紙相繼連篇累牘地報道了河南一位普通工人謝延信「大孝至愛」的事迹。這是最近幾十年來主流媒體第一次以「大孝」來宣傳一位典型人物,使人們強烈地感到了孝文化復甦的信號。接著《人民日報》(2007年3月11日)又以整版篇幅發表了一組有關孝道的文章,提出「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代際和諧和家庭和諧。而這兩個和諧的落腳點,就是要弘揚中華民族敬老的傳統美德,就是要弘揚孝道。」「今天對孝道的理解和詮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幾千年來以家庭為基礎培育起來的、深入到千家萬戶的傳統觀念,需要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再認識。這一課題關係社會長治久安,更關係到民族興衰。」 這一組文章可以說是以比較權威的形式提出了弘揚和重構孝文化的命題。

但對重構孝文化的探索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一是理論高度不夠,研究者對於「社會主義孝文化」、「社會主義孝道」等命題始終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欲說還休,顯示出對傳統孝文化能否與社會主義有機結合缺乏底氣;二是在對傳統孝觀念、孝規範的轉換重構上建樹不足;三是對孝道建設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地位認識不夠統一和明確;四是在推動法制健全、政策完善方面訴求不強,效果不明顯;五是理論研究與孝道實踐上存在脫節,社區和家庭、個人的孝道教育、孝子評選、行孝實踐基本上處於自髮狀態,缺乏應有的理論關照和指導。

(二)孝文化當代重構的必要性

在當代,重構孝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的孝文化,有其強烈的現實意義。

1.加強和改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需要

歷史上,孝被認為是「為仁之本」,倡孝是道德教化的基本手段,是維護社會道德風尚的重要力量。首先,孝是個人道德修養的起點。愛與奉獻是道德的本質,一切道德都源於對他人的愛與關切。孝的本質是一種愛與敬的感情與行為,是一種克己奉獻的精神,故它能成為道德之源,成為道德心的根苗。其次,古人充分認識到了孝對於教化的作用。《禮記·祭義》說:「眾之本教曰孝。」又說:「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教自長始,教民順也。」孔子所努力塑造的民族的「仁里禮表」的文化心理結構,正是建立在孝德、孝道之上,以之為邏輯起點和基石,然後將其由個人私德引向社會公德。

但是,一個時期以來我們對孝的道德教化功能採取了簡單否定的態度,忽視了對孝的美德的提倡和弘揚,造成了傳統孝道的式微和衰落,並進而導致人們對家庭缺乏責任感,對社會缺乏義務感,對國家和民族缺乏熱愛之情,導致人們把道德說教當成大話空話謊話,從內心深處不願認同和接受,也不願付諸實踐。這可以說是當前道德建設遭遇的難題的癥結之一。

孝道對於道德建設的基礎性意義在於:中國人最注重血緣關係和親子之情,以此作為人們進行道德修養和踐履的起點,有利於培養人們的道德心理、情感、意志和習慣,啟發人們的道德自覺;而在既有孝德的基礎上,通過宣傳、教育和引導,通過道德遷移擴展,愛集體、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等更高的道德要求,也可能得到較好的落實。因此,我們要借鑒歷史上的成功經驗,把重構孝文化作為一個突破口,通過倡孝來促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增強社會主義道德的感召力和說服力。

2.構建和諧家庭與和諧社會的需要

孝向來被視為齊家之寶。從縱的方面看,孝可以使家族得以延續和發展,可以使祖先的事業得到發揚和光大,因為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繼志述事、揚名顯親都是孝的要求,通過孝文化的長期浸潤,這些要求都成為一個人不可推卸的義務,否則就要背上「不孝」的罪名。孝還可以消彌家庭代際之間的鴻溝,因為它強調代際之間的整合,突出下一代對上一代的義務,以「敬」、「順」作為基本的規範性要求,子代要向親代認同,保持一致,即使在父輩去世後,還要「事死如事生」,「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否則可能被人們斥為「不肖之子」。正是在這種強有力的家庭道德和文化的規制下,在20世紀以前,中國家庭中幾乎不存在什麼代溝,因為代溝被孝這種「代鉤」(肖群忠博士所用的術語)所彌合。從橫的方面看,在數代同堂、累世而居的大家族中,孝以其敬順與服從的倫理精神維護了家族內部的和睦團結,使家庭成員各有其明確的道德定位(就是前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長惠幼順),使其只能各安其位。孝不僅是傳統大家庭和睦穩定的奧秘,也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手段,是治國之道。中國古代是家國同構的社會,國就是家的放大體,所以「治國必先齊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37]傳統孝道雖起過為階級統治的忠君治國服務的作用,但對整個社會的穩定有序,對家庭穩定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起到過積極的作用。

今天,我們既要看到傳統孝道維護親子人格不平等和為封建統治服務等負面因素,也應看到孝文化作為家庭粘合劑、社會穩定劑的作用。孝強調一個「敬」字,而「敬」是人與人相處的潤滑劑,只有尊敬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38]建設和諧家庭,必須有新的家庭倫理道德作為支撐。這種新的家庭倫理不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有從豐富的傳統孝文化寶庫中尋找資源,通過重構孝文化而形成與時代相適應的良好家庭倫理。家庭的和睦團結是形成社會合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一個和諧民主的家庭,能正確處理好各種家庭問題,調整家庭成員的心態,化解家庭矛盾和社會矛盾,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相反,家庭成員的關係處理不好,則有可能激化矛盾,並外化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把重構孝文化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推薦閱讀:

禮與法:二程重構政治秩序的雙重路徑
陳柏峰 | 「從事理講法理」與法理學的重構
被害人視角與刑法理論的重構
知識碎片化,思維導圖重構你的思維體系

TAG:中國 | 文化 | 重構 | 編輯 | 當代 | 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