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能說「快樂」是吹毛求疵

當大家都沉浸在節日和假期的喜悅中時,不少人又要互祝「端午節快樂」了,不過民俗專家說,這端午節互祝安康更為合適。端午節的祝福語是什麼?西安市民:「應該是端午快樂吧。」西安市民:「(端午)說快樂我覺得不太合適吧,畢竟它原本是為了紀念屈原。」民俗專家說,因為端午節是一個祭祀的節日,並且五月五在古時候是一個惡日,因此用「快樂」來作為端午節的祝福是不恰當的。(5月27日陝西廣播電視台《第一新聞》)

安康與快樂都是表情達意,原本不必細究。但隨著某些「民俗專家」的解讀和朋友圈的熱傳,很多人生怕說錯話、不討喜,紛紛將「端午節快樂」改為「端午節安康」。客觀上講,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尊崇。「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也許有演繹的成分,但端午節的源流確有悲壯的因素,不說「快樂」只能祝「安康」,也不無道理。

端午節不能說「快樂」,清明節也有這樣的「普及」。在一些人看來,這兩大節日都是祭祀的日子,都和紀念、憂傷等字眼聯繫在一起,「互祝快樂」確實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不過,即使是清明節,也有「快樂」的一面,比如除了祭祀,還可乘著清風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等。端午節也是如此,祝福「快樂」和紀念屈原、伍子胥等並不矛盾。追懷先人是為了「回顧歷史、珍惜現在」,想必他們泉下有知,也不希望把端午節視為悲痛的日子,而更願後人幸福和快樂。

在這個意義上,端午節說「安康」說「快樂」都沒錯。節日說什麼樣的祝福語,取決於對這個節日的需求,沒有必要一定要說「安康」而不能說「快樂」,這就顯得吹毛求疵了。其實,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端午,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既有莊重的內容,也有活潑的一面,很多古詩文中就有提到「快樂過端午」的場景。例如北宋詩人晏殊的端午詩:「雕盤分楚粽,重重團扇畫秦娥;宮闈百福逢嘉序,萬戶千門喜氣多。」又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中說:「嘆節氣之循環,美君臣之相樂」。何況今人過傳統節日,更添時代諸多新意,更賦予多樣的文化內涵。

正如有學者指出,文化是一條流動的河,在漫長歲月的衝擊下,端午節的內涵必然會越來越豐富。如果一味較真,不能說「快樂」只能祝「安康」,也必然會過濾不少文化的味道。所以,傳統要繼承,也要發展,也要與時俱進,只要我們出於真心,端午節「互祝快樂」又何妨?

推薦閱讀:

TAG:快樂 | 端午節 | 吹毛求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