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西陵史上最早的地方高官宜都郡太守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外戚爭位,政治腐敗不堪,天災人禍頻繁,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地方軍閥借著鎮壓黃巾大起義的機會,紛紛擴充勢力,一時豪傑並起,群雄割據,弱肉強食,連年干戈不休,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素以經濟發達、文化繁榮而著稱的神州中原,也成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涼景象。而南方的荊州,由於劉表擁兵自重,他對當時豪強混戰採取觀望態度,注重保邊安境,因而所據地區破壞較少,中原人前來避難者甚眾;從而使得這裡保持了相對的安定局面,經濟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其魚米之富,兵革之強,足可傲視天下,與中原地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七月,平定北方的漢丞相曹操揮師南下,直取荊州。八月,荊州牧劉表病卒,其長子劉琮代屯襄陽。他聽說曹軍聲勢浩大,膽顫心驚之下,就派人向曹操投了降表。當年「劉皇叔」劉備受劉表的委派駐防新野、樊城一帶。由於寡不敵眾,便相繼放棄新野、樊城,僅帶三千人馬匆匆忙忙地向江陵退卻。沿途收集散眾(多為老百姓相隨),行至當陽時,人數已達到十多萬。有人勸劉備說:「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兵至,何以拒之?」劉備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何忍棄之!」(《三國志》)。
曹操揮軍南下,很快平定荊州,遂分南郡枝江以西置臨江郡,治所在夷陵縣(今西陵區),此為宜昌設郡之始。可想而知,曹操是很看重夷陵的。只是他還未來得及治理,就在赤壁之戰中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打得落荒而逃。他先敗回南郡,轉歸中原,只留下曹仁、徐晃等將士據守江陵城。東吳大都督(最高軍事長官)周瑜率部追至南郡,久攻不下。吳將甘寧就獻計先取夷陵,並自帶一支小部隊逆江而上,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夷陵城,就此坐鎮自守。
當時甘寧手下不過數百兵,加上新投誠的人員也就千把人。曹仁得知消息,當即下令五、六千人馬圍攻夷陵城,可一連數天,也沒佔到什麼便宜,於是設置高樓,居高臨下地開弓張弩,「雨射城中」,即矢如下雨地射入城內。如此一來,城中的吳兵都恐懼不安,唯有甘寧談笑自若,方使軍心轉安。甘寧派人去報告周瑜。周瑜和呂蒙等將領率眾至夷陵,曹軍大敗,連夜逃遁。舊志有云:「瑜援兵至,內應外合,城賴以保。」
曹軍敗北後,孫權和劉備就各打各的算盤了。他們開始分割荊州,先是周瑜出任南郡太守,將南岸地分給劉備;後來劉備又從孫權一方借了數郡,屈就荊州牧(治今公安縣,後為江陵)。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仍治夷陵,下轄夷陵、佷山(今長陽、五峰)、夷道(今宜都)三縣。翌年,特委任征虜將軍張飛為太守,封新亭侯。這個張飛,就是赫赫有名的「劉關張」中的張。顯而易見,西陵要塞在劉備集團的眼裡是非常重要的。就現有的文獻資料考究,張飛是宜昌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名宦」,首任宜都郡太守。《三國志·蜀志》稱其「治郡有聲」。這四字之譽,卻非一日之功便能得來的。由於史無多載,其業績詳敘不得。今西陵峽口三游洞的張飛擂鼓台和古軍壘遺址,相傳就是張飛在這兒訓練過水軍而存跡的。
張飛後隨劉備西取益州,宜都太守相繼有劉封、孟達、廖化、樊友等人出任,都有所聲名。其中劉封特出,他興土木,建城邑,用現代語說,就是城市建設搞得好。後世將他組織興建的夷陵城叫做「劉封城」,只是具體地點有異議。據《夷陵州志》載:「在縣西北二十里,三游洞頂。蜀漢昭烈帝章武初,封守宜都郡所築。」個中詳情亦窮究不得。
及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東吳孫權襲取荊州,派部將呂蒙和陸遜為前部,迅速佔領了南郡。為了阻止關羽入川,同時鞏固地盤,陸遜徑自趕往宜都郡,蜀漢太守樊友見勢不妙,便「委郡去」。於是陸遜領宜都郡,「諸城長吏及蠻夷長官皆降」(《三國志》)。當時陸遜分兵平定枝江、夷道和佷山等地,就坐鎮夷陵,把守峽口,以防蜀方。至此,宜都郡為東吳所有,下領秭歸、夷陵、夷道和枝江四縣。陸遜為東吳的首任宜都郡太守,官拜撫邊將軍,封華亭侯。
陸遜也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一個儒將。他是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善謀略。襲取關羽佔領荊州,就是他出的主意。待關羽擬奔川蜀時,他又搶先佔據夷陵等入川要道,迫使關羽繞道而行,結果關羽被殺於當陽。後劉備興師動眾要報仇,由此爆發了著名的「夷陵之戰」,身為吳方主帥的陸遜以智斗勇,以弱勝強地取得勝利。
宜都郡介於吳蜀之間,恰似往古巴楚或楚蜀時的「楚之西塞」,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成了吳蜀雙方爭衡的要衝。為了加強邊疆的治理,孫權曾又分秭歸為固陵郡,委任潘璋為太守。潘璋是東郡(今河南濮陽)人,累功至偏將軍。東吳襲取荊州時,他與朱然攔截關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今遠安回馬坡一帶)。潘部司馬馬忠擒活關羽及其義子關平。此後潘璋官拜固陵郡太守,振威將軍,封溧陽侯。在夷陵之戰中,其部殲敵甚眾。不久,潘璋升遷為平北將軍襄陽太守。《三國志》立其傳云:「為人粗猛,禁令肅然,好立功業,所領兵馬不過數千,而所在常如萬人,征伐止頓,便立軍市,他軍無所,皆仰取。」潘璋卸任固陵郡太守後,秭歸等地復歸屬宜都郡。
繼陸遜之後,吳國宜都郡太守由雷譚、王歧、虞忠等人出任,均為一時名宦,舊志略有記載。
宜昌設郡,始於東漢末年。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三國你爭我奪矛頭最為集中的地方,不知發生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戰鬥。連年的干戈不休,難免使當地人飽受兵燹之災的苦難,其生活的艱辛也不言而喻。但在這一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兵家角逐又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時過境遷,宜昌人可以自豪地說:「三國勝跡數宜昌」。
(文載2008年12月西陵區政協《西陵文史·人物篇》)
推薦閱讀:
※范可:《認同、文化與地方歷史——人類學理論探討與經驗研究》自序
※相面:黑痣長在什麼地方有危害
※重回北疆,讀你可能會遇到故事的地方!
※夏天旅遊的秘密,再也不要去錯地方!
※這些地方的痦子,很可能變成癌症,注意了
TAG: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