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跌掐住了普京大帝脖子

儘管美國、沙特不願承認,但幾乎所有人都相信此波油價下跌與烏克蘭事件脫不了干係。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將重創俄經濟

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的價格還很堅挺,從年初到6月份實際漲幅達接近一成。憑藉從油氣出口中獲得的巨額利益,俄羅斯有足夠的經濟基礎在「烏克蘭危機」與西方多國的鬥爭中一路高歌猛進,先是收回克里米亞,而後又支持東烏克蘭大打內戰。

然而好景不長,從六月末開始,國際原油價格到達頂部,開始一路下滑,先後突破100美元和90美元兩大心理關口,北京時間10月18日16:00,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11月原油期貨電子盤報80.60美元/桶,較前一交易日收盤下跌0.65美元。至10月下旬20日以後,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已經跌破每桶80美元大關,創造了2012年6月以來新低。

造成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暴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是美國石油產出加大,在今年9月成為世界最大的液態石油生產國。全球油價下跌利好美國經濟,而支持油價下行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美國本土產量大增,不但自身進口減少,也推動全球供應的增加。美國產油量已經增至每日850萬桶,其中頁岩油達到一半400萬桶,僅北達科他一個州產量就超過了利比亞全國產量,阿聯酋的全國石油產量還不及美國一個德克薩斯州。

頁岩油讓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液態石油生產國。

二是歐佩克限產談判基本破裂,產油國紛紛準備準備釋放產能,尤其是沙特。沙特石油政策戰略研究中心利雅得分區的總裁Rashid Abanmy稱,為了敦促伊朗限制核項目、促使俄羅斯改變對敘利亞的立場,沙特準備在亞洲和北美市場上以每桶50至60美元的低價拋售石油。科威特和伊拉克宣布他們的官方價格,預計基準價格比以往有大幅下調。

三是歐洲和中國的經濟增速不明顯,工業生產不旺盛,造成全球能源需求增長放緩。

四是俄羅斯的三桶油(三大國有能源壟斷企業巨頭,類似於中國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運輸公司)因為制裁,經營將產生一定困難,影響能源產能和出口的增長。這幾個因素導致國際油價加速下跌。

根據俄羅斯聯邦銀行計算,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羅斯財政收入將因此減少12%,低至80美元,就會導致俄羅斯財政大出血。

俄羅斯財政預算平衡摺合國際油價的數字是動態的,在2008年前後是70至95美元。這幾年,由於物價上漲和普京近似瘋狂的十年擴軍計劃,導致平衡點抬升至114美元,原油價格要維持在114美元/桶,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油價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示意圖

俄羅斯今年的財政預算就是以2014年初能源產能出口量折算石油價格114美元為基礎制定的。國際油價如果低於這個數,俄羅斯財政將發生赤字,現在的油價已經低於90美元,在80美元附近徘徊。如果油價跌至每桶70至80美元,俄羅斯經濟將陷入極端困境,深度衰退,大規模財政赤字,巨額資本外逃……

美國曾操縱油價下跌"玩死"蘇聯

通過能源價格打擊對手,歷史上有過成功先例。在冷戰末期,美國就曾操縱石油價格下跌"玩死"蘇聯。

蘇聯解體主要是內部原因導致,但來自外部的顛覆也是重要因素,其中就原油價格是促使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因素。1967年11月,蘇共總書記、部長會議主席勃列日涅夫在紀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紅場演說中,首次提出發達社會主義社會概念。1971年蘇共二十四大宣布蘇聯已建成發達社會主義。蘇聯這個對外宣稱發達社會主義的底氣,並非其經濟發展有多好,主要原因是石油和能源產出獲得的收益。

1971年初,國際石油只有1.8美元/桶,1973年初漲到2.95美元一桶,到1973年的年底突破12美元。1975年蘇聯石油產量超美國,至1979年成為第一大產油國。這段時間,蘇聯因為產能的增加和原油價格的堅挺,從國際市場上收穫了巨量的石油美元,再加上蘇聯紅軍的強大武力,這個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表面上異常強大,四處對外擴張,與西方國家搞對抗。

1981年,國際油價格繼續堅挺,一度高達39美元/桶,這時蘇聯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完全不把歐佩克的限產措施放在眼裡,產量連年增長。1981年里根入主白宮後,美國在開始實施遏制蘇聯的戰略,一是把蘇聯引上與美進行軍備競賽的快車道,從經濟上消耗蘇聯國力,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二是通過施壓對歐佩克施加壓力,促使其增產,使世界石油價格低位運行,切斷蘇聯軍備競賽所需資金來源,從而拖垮蘇聯經濟。

美國的這兩手措施非常有效,1985年,在美國慫恿下,沙烏地阿拉伯指責蘇聯、墨西哥等產油國無限制開採,決定不再捍衛歐佩克價格,迅速提高產量,追回市場份額。沙特的石油出口從不足200萬桶/日猛增到約600萬桶/日,85年末更達到900萬桶/日。其它石油出口國紛紛效仿。這使得蘇聯在一夜之間損失了超過100億美元的硬通貨,幾乎是其硬通貨收入的一半。

油價下跌,蘇聯首先在軍控領域屈服。圖為蘇聯銷毀本不在中導協議內的奧卡戰術彈道導彈。

世界石油產量猛增,爆發了戰後國際石油市場最慘烈的價格戰,石油價格暴跌,到1986年跌到只有12美元每桶。至1990年一直壓在20美元/桶以下。據當時計算,石油價格每桶下跌1美元,蘇聯每年外匯收入就要減少5-10億美元。天然氣的價格也與石油價格掛鉤,因此蘇聯出口天然氣的收入也減少數十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元貶值使莫斯科收入每年減少大約20億美元。

軍火是蘇聯繼能源之後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軍火出口到了中東國家以換取美元。由於油價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的石油收入減少了46%。結果,蘇聯軍火銷售量在1986年減少了20%,莫斯科又失去了20億美元硬通貨。

由於油價下跌,使得蘇聯經濟雪上加霜,致使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失敗,美歐則享用了低油價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紅利。

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在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的同時,也成為世界最大的穀物和食品進口國。儘管與西方存在"你死我活"的意識形態鬥爭,但蘇聯當時已被深深地捲入西方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之中。到了80年代,蘇聯一半以上的外匯收入靠石油出口,而其一半以上的外匯支出則用於進口糧食和食品。因此,蘇聯的經濟狀況直接取決於世界油價和穀物價格的波動,取決於世界對石油和糧食的總體需求態勢。

80年代的蘇聯實質上已經淪落為一個依靠石油換取食物的落後國家,工業體系完全為軍工服務,經濟結構非常不合理。到了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蘇聯完全陷入了用增產維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經濟結構失衡,工業技術工藝落後。蘇聯在80年代初已形成極度的軍工經濟特徵。軍品占機器製造業的60%以上,軍事支出占國民總產值23%,到80年代末上述指標分別提高到80%和28%。

所有這一切,導致蘇聯人民在整個80年代飽受生活物資短缺的痛苦。蘇聯經濟接近崩潰、民間怨聲載道,1989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劇變,隨後1991年蘇聯解體了……

蘇聯人排隊領取麵包,生活物資短缺令民眾怨聲載道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

普京面對油價攻勢毫無還手之力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歷政治動蕩,工業、經濟結構並沒有多大的起色,倒是過去10年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幫助普京在克林姆林宮站穩了腳跟。普京在2012年提出十年強軍計劃,僅2年時間,俄羅斯軍費開支就躍居世界第三,軍力迅速恢復。過去兩年國際油價在高位運行,使得普京在敘利亞、烏克蘭問題上與西方針鋒相對、毫不退讓,於是我們現在看到歷史重演了。

美國認為僅僅通過鼓勵沙特擴大石油開採量就能把油價打壓到85美元,這價格對俄羅斯相當有殺傷力。為什麼沙特樂意按照美國的戰略指示行事?因為低油價能幫助沙特擠垮死敵伊朗,一般認為伊朗油價需要超過100美元以上,才夠維持其預算的平衡,而沙特的總體出口成本只需60美元。

美國還有自己的頁岩油革命,這個思路兩年前就已經有學者發表過。當然那個時候說的比較婉轉,只是說現在咱們美國有頁岩,在中東再也不用看沙特臉色行事了,可以想怎麼造就怎麼造了。沒想到最後落筆到了普京身上,美國玩弄油價,還有好多牌沒打出來。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操控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就能如此輕而易舉的打垮諸如蘇聯、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而針對同樣是大國的中國,而且能源極度依賴國際輸入的中國,美國為何不強力出手,抬高能源價格,整死中國呢。這個跟中國政治、經濟的總體抗風險能力有關,美國人認為使用貨幣攻勢和能源策略,來對付中國這樣的經濟巨人,而且是工業經濟巨人(中國的工業產出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會是傷及自身的雙刃劍。

你聽說過出口襯衫和襪子的價格下跌會嚴重打擊中國經濟么?中國面對美國的能源攻勢,有好多破解招數,通過節能減排、調整能源結構,多元化布局世界能源市場,都能緩解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所以相對來看,中國因為其強大的工業優勢,是可以處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位於全球國家、民族、經濟市場競爭的高端,我們就是19世紀的英國。中國真正要警惕的是"自毀長城",例如抽血機般的房地產行業,讓中國工業流動資本近年來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俄羅斯人並不懂得韜光養晦,油價高漲令財政收入改善,普京馬上進行規模驚人的十年擴軍計劃。

但是,使用貨幣和能源手段對付俄羅斯這樣經濟結構單一的大國就相當有效。所以現在美國的能源牌主要用來打垮俄羅斯,暫時沒中國啥事。10月23日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向國家福利基金申請超過2萬億盧布(500億美元)援助。俄國家福利基金是管理俄國石油收入兩大基金之一,持有830億美元資產,用於支持俄養老金系統,不過14年以來,該基金主要用於幫助受西方制裁企業。俄石油2014年底前有4400億盧布債務到期,15年有6200億盧布。

、油價持續下跌,正好符合美國和沙特的戰略利益,儘管俄羅斯擁有4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跌幅高達30美元的國際油價,還是使克里姆林宮出現了緊張氣氛。據報道在10月初的一次俄羅斯政府會議上,普京面對地方當局要錢的要求暴跳如雷,這表明石油收入下降已經給俄羅斯帶來了嚴重傷痛。這與普京早前回應西方制裁時虛張聲勢明顯不同,當時他對制裁不屑一顧,稱不過是小事一樁。

經濟壓力使普京大帝的身段突然柔軟異常,10月24日普京總統在索契說,俄不追求超級大國角色,不想重建帝國。俄無建立集團、損害鄰國主權計劃,不要求在世界有特殊例外地位,尊重他國利益,希望自己利益得到考慮、立場受到尊重,不能允許自己利益被無視。俄加強與亞洲夥伴合作,不意味俄轉身離開歐洲。俄羅斯要與各國努力建立更穩定的世界體系。這是兩個月來普京第二次發表身段柔軟,謙卑,對西方毫無嘲諷和攻擊性的講話,這與今年上半年簡直判若兩人。這個表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西方的制裁和遏制措施取得了一定實效。

俄羅斯的領導集團和人民,在能源價格高漲的時期顯得很是「風騷」,從新世紀之初開始直到現在,他們滿足於享受國際能源市場帶來的紅利,經濟和生活有大幅度改善,一度自豪的宣稱俄羅斯人均收入已經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但他們刻意迴避,或者可以用"醉生夢死"來形容,俄羅斯實際上是個依靠核武器保衛國家、依靠能源和礦石生活的低級資源國家,俄國人不在經濟結構調整尋找更多突破口,一旦油價下跌了就傻眼了。

面對美國的石油攻勢,俄羅斯基本上毫無有效的反擊手段,普京現在就處於束手就擒的狀態,未來俄羅斯的戰略收縮是指日可待的。

熊、伏特加、AK47和白楊洲際導彈。俄駐日使館曾在網上發布此圖,以示對西方制裁的不屑。

結語

歷史總是在簡單重複,八十年代油價低迷的主要動因是沃克尓遏制住了美國通貨膨脹,美元強勢,石油價格落地,蘇聯解體,這一次……

這一次的變數在於中國,20多年前蘇聯陷入絕境時沒有強大的中國。但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今天已成為經濟巨人的中國,可以在有餘力的前提下,向俄羅斯"過血續命",別讓普京輸得太慘,讓俄羅斯繼續沖在中國前面,為我們擋槍。

美國人一直存在這樣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即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美國必須破壞俄羅斯的穩定,割裂俄羅斯的正常發展,離間俄羅斯與烏克蘭,更迭莫斯科政權。去年至今的烏克蘭危機,實際上在幾年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美國左翼導演奧利弗·斯通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就是惡霸,美國首先要推翻普京,摧毀俄羅斯,接著便是中國。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公開說,美國國防部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有關戰爭的事宜,並為此做好準備。他並沒有指出這場戰爭的性質,但是這些講話的指向性很明確。所以,過去毛主席曾說,備戰、備荒、為人民,今天這句話又被美國人賦以新的意義。

小二,趁便宜給我打半斤石油……(文/科羅廖夫)


推薦閱讀:

七言·聞66歲普京駕卡車跨海峽進入克里米亞有感
占豪:面對西方排擠,普京震怒了!
普京收入去年翻番 仍遠不及其他內閣成員
【轉載】普京為何給斯諾登下「逐客令」?[2013-06-27]
普京,歸去來兮皆瀟洒!!

TAG:油價 | 普京 | 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