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少些「自我意識」
07-13
中國的父母(包括祖輩)對下一代大多無私奉獻,這在中國培養獨生子女上最為典型。家長總想著把最好的留給孩子。但是,就孩子而言,他們並不一定了解這份愛。現實中,往往大人對孩子愛得越多,孩子越感覺到家人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有些孩子會認為:他應該擁有最好的;只要他喜歡,他就可以全部擁有。久而久之,惡性循環,無私的父母卻教出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孩子,出現了「父母多無私,孩子多自私」的情況。所以,我們提倡父母對孩子的「奉獻」,要適可而止。
近年來,有些家長為了陪年幼的孩子去國外讀書,放棄自己的事業,提前退休或辭工,其中不少家庭形成新的異地夫妻。這當中,不少家長說是「自我犧牲」,其實是在圓自己小時沒有做成的夢而作的「奉獻」。說到底,這是家長「自找」的一個問題。還有一些家長,在孩子年幼時,以自己愛好為孩子定補課方向;待孩子長大了,不顧孩子興趣愛好替孩子決定專業方向;在孩子尋找工作時,又以自己的價值觀來影響孩子;甚至在孩子戀愛婚姻中,也要插一腳……這其實也是一種「自我膨脹」。
「自我意識」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系統,但家長的高度的「自我」影響了孩子正常的「自我」而彼此產生衝突,以致雙方都很痛苦。家長不理解孩子怎麼就不明白自己的好心,而在高度「自我」的家長管教下的孩子,往往以消極來對抗家長的壓力,不少人難以正常發展。所以我們提倡父母對孩子的奉獻要適可而止。簡言之:少些「自我」。
何鑫渠
推薦閱讀:
※施小煒,深入我們體內的意識形態
※深度剖析: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與美國的意識形態
※自我意識敏感期:被誤讀的「打人」「咬人」「小氣鬼」~
※《神秘的火焰》| 我們能否理解自己的意識?
※毛的「萬歲」意識及其詩詞中「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