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傷寒論》「六經」之名實

學習和研究《傷寒論》,必定會涉及到「六經病」和「六經辨證」這二個重要概念。其實,「六經病」和「六經辨證」這二個概念都是後人在研究《傷寒論》過程中作為對三陽三陰病和三陽三陰辨證的簡稱而提出來的,張仲景《傷寒論》中並沒有六經病和六經辨證的提法。

與「六經病」及「六經辨證」直接相關的是「六經」的提法。因為《傷寒論》中的三陽三陰病被概括為或簡稱為「六經病」,才會出現後來的眾說紛紜的有關《傷寒論》「六經」實質的爭鳴。一方面,對《傷寒論》「六經」實質的爭鳴在一定意義上拓寬了學術發展的空間; 但另一方面,由於對《傷寒論》「六經」實質的爭鳴偏離了文獻研究所必須面對的學術發展史的根據,因而又在不同程度上導致了學術認識上的混亂,甚至有些人不顧文獻事實而加以任意曲解,在客觀上阻礙了認識《傷寒論》所論之傷寒病。所以,從文獻研究的角度應該對《傷寒論》「六經」的名實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1《黃帝內經》中的「六經」

「六經」這一概念,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相對於腸胃而言,「六經」是一個縱向的概念,主要指人身之經脈而言。《靈樞·逆順肥瘦篇》說: 「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說明了經脈縱向行走的特點。當然,作為經脈概念的六經實際上是包括了手足十二經脈。分而言之,則為手足十二經脈; 合而言之,則為六經。手在上而足在下,故手足經脈又以上下來分。如《靈樞·刺節真邪篇》曾說: 「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自已也。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因此,在《黃帝內經》中「六經」的概念就是指經脈而言。

2《傷寒論》中沒有「六經」之提法

仲景在《傷寒論》中並沒有直接用「六經」的稱謂,而是以「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這種方式予以表述對傷寒病的認識,這種表述方式實際上就是三陽三陰病。那麼,是從何時開始《傷寒論》中的三陽三陰病被稱為「六經病」? 以「六經病」之簡稱代替三陽三陰病,是否依然能夠完整地反映出《傷寒論》之本意?

在研究《傷寒論》的過程中,最早用「六經病」來代表三陽三陰病的是宋代醫家朱肱。朱肱著有《類證活人書》,又稱《南陽活人書》,其著作以問答形式,論述傷寒證治及與濕熱、暑熱諸證的異同。由於其書具有簡明易曉的特點,對於推廣《傷寒論》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以至於《醫剩》中說:「宜乎世之言傷寒者,只知有《活人書》而不知有長沙之書也。」朱肱研究《傷寒論》,最重視經脈的作用,他指出: 「治傷寒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陽,反攻少陰; 證是厥陰,乃和少陽; 寒邪未除,真氣受斃。」朱肱認為《傷寒論》中所謂的「太陽病」就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病變,「陽明病」就是足陽明胃經的病變,「少陽病」就是足少陽膽經的病變,「太陰病」就是足太陰脾經的病變,「少陰病」就是足少陰腎經的病變,「厥陰病」就是足厥陰肝經的病變。從而將《傷寒論》中的三陽三陰病與經脈之六經病變直接等同起來。如此一來,「六經病」就成了三陽三陰病的代名詞了。

將三陽三陰的病變與經脈密切聯繫起來,本來也無可非議。《傷寒論》中所述三陽三陰病變與經脈之六經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太陽病》中: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如果離開了經脈之六經,則其中的「頭項強痛」就不能得到最具說服力的解釋。但是,如果將《傷寒論》中的三陽三陰病變等同於經脈之六經病變,則難免有些武斷和機械。畢竟,《傷寒論》沒有以「辨太陽經病脈證並治」等形式提出,其論述的內容也不是僅僅靠經脈之六經所能完全解釋的。所以,後世的一些醫家並不贊同將《傷寒論》之三陽三陰與經脈之六經的簡單等同。

朱肱首先提出了《傷寒論》的三陽三陰病就是「六經病」,但有關《傷寒論》「六經」名實之爭則肇始於明朝方有執。自方有執提出「六經者,猶儒家六經之經,猶言部也。部猶今之六部之部。……天下之大,事物之眾,六部盡之矣。人身之有,百骸之多,六經盡之矣。由此觀之,則百病皆可得而原委」之後,由於方有執只取「六經」以概「三陽三陰」,從而引發了有關《傷寒論》「六經」名實之爭。

應該注意到的事實是,如果就「六經」一詞的本身意義而言,在《黃帝內經》中指的是經脈,而朱肱也認為「六經」就是經脈。從這個意義上說,「六經」之名實是沒有異議的。但從宋元以來,在傷寒學術自成體系後,「六經」的概念已經超越了經脈的限定,「六經」已經成了三陽三陰的代名詞。即,自方有執之後,有關《傷寒論》「六經」名實之爭實際上關係到對三陽三陰的認識。

3三陽三陰之名實

現在所謂的「六經病」,實際上是指《傷寒論》中的三陽三陰病,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傷寒論》中的三陽三陰病,是仲景在特定條件下所論述的三陽三陰病,而不是在漫無邊際地談論與三陽三陰有關的病變。即,仲景是在傷寒病這一特定條件下論述在風寒邪氣影響下的人體三陽三陰所發生的病變,包括其發病特點、發展變化規律、傳變及預後等。所以,要討論《傷寒論》中有關傷寒病三陽三陰之名實,必須明確這一點。

3. 1 《黃帝內經》之三陽三陰與臟腑經脈的關係

在討論與傷寒病相關的三陽三陰名實這一問題之前,還是應該先回到《黃帝內經》中來認識三陽三陰。

三陽三陰是《黃帝內經》陰陽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古代認識宇宙和自然的主要思想和方法。三陽三陰的陰陽模式是由一分為二,二分為三的方法而來的,即由最初之一陰一陽( 陰陽) ,發展出二陰二陽( 太陰、少陰、太陽、少陽) ,進而發展出三陰三陽( 太陰、少陰、厥陰,太陽、陽明、少陽)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 「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岐伯曰: 氣有多少異用也。帝曰: 陽明何謂也: 岐伯曰: 兩陽合明也。帝曰: 厥陰何謂也? 岐伯曰: 兩陰交盡也。」故《素問·天元紀大論》中有「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之語。三陽三陰的不同名稱本身代表著陰陽氣的多少,具體而言,少陽為一陽、陽明為二陽、太陽為三陽; 厥陰為一陰、少陰為二陰、太陰為三陰。這在《素問·陰陽別論》和《素問·陰陽類論》中都有明確的描述。

當三陽三陰落實到人體臟腑經脈時,是直接用之以代表不同的臟腑經脈,而不只是代表經脈。《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指出了在臟腑與經脈的關係上,是臟腑為本,經脈為枝。離開了臟腑而單言經脈,則經脈就成為了無本之枝。因此,《靈樞·經脈》中所說的「肺手太陰脈」、「脾足太陰脈」、「胃足陽明脈」、「大腸手陽明脈」、「小腸手太陽脈」、「心手少陰脈」、「腎足少陰脈」、「膀胱足太陽脈」、「心主手厥陰脈」、「三焦手少陽脈」、「膽足少陽脈」和「肝足厥陰脈」等稱謂,必將臟腑之名冠以經脈之前。十二經脈的這種命名方式,不僅明確了臟腑與經脈之間的相互關係,更為重要的是建立了在陰陽屬性上臟腑與經脈之間的不可分割性。

以此可見《黃帝內經》中所謂「六經」與「三陽三陰」不同概念之區別。「六經」只指經脈而言,而人體中之「三陽三陰」則直接將臟腑與經脈聯繫在一起。

3. 2 《傷寒論》三陽三陰病之源

雖然說人體中之三陽三陰直接將臟腑經脈聯繫在一起,但它又不完全等同於其所代表的臟腑經脈。因為以三陽三陰為說理方法的最重要而且最顯著特點在於陰陽氣之多少。《傷寒論》所論之傷寒病,始終以陽氣為立論中心。雖然在傷寒病過程中臟腑經脈功能失常是其疾病過程中證候形成的基礎,但仲景仍然是以「辨太陽病( 或陽明病、或少陽病、或太陰病、或少陰病、或厥陰病) 」之模式作為認識傷寒病之發病及其傳變的方法,而不是以「辨膀胱及太陽經病( 或胃及陽明經病等)」之方法來論述傷寒病之發病與傳變。

雖然在《素問·熱論》中曾以經脈為主而論三陽三陰病,如「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干。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額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但《黃帝內經》並沒有將經脈獨立於「五臟六腑」之外。所以,在繼承《黃帝內經》學術理論的基礎上,仲景創立了三陽三陰辨證方法以認識傷寒病之發病特點及其傳變規律。《傷寒論》中運用三陽三陰方法認識傷寒病實際上是源自於《素問·熱論》。

4經脈之「六經」不能取代《傷寒論》之三陽三陰

如果朱肱最初以經絡之「六經病」取代《傷寒論》之三陽三陰病可以完全說明傷寒病之發生、發展及傳變規律,之後恐怕也不會發生所謂的《傷寒論》「六經」實質之爭。

4. 1 傷寒傳足不傳手

當朱肱以經脈之「六經病」取代三陽三陰病時,則將《傷寒論》之三陽三陰病完全定位於足之六經。《類證活人書》中第一卷即論經絡: 「足太陽膀胱之經,從目內眥上頭連於風府,分為四道,下項並別脈上下六道以行於背與身為經。太陽之經為諸陽主氣,或中寒邪,必發熱而惡寒。緣頭項腰脊,是太陽經所過處,今頭項痛,身疼疼,腰脊強,其脈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陽經受病也。」為了強調三陽三陰為足之六經病變,在卷第四中更明確指出: 「此一卷論陰陽。治傷寒須識陰陽二證。手足各有三陰三陽,合為十二經。在手背者為陽,屬表,為腑; 在手掌里者為陰,屬里,為臟。足經仿此。傷寒只傳足經,不傳手經。《素問·熱論》亦只說足三陰三陽受病。巢氏言一日太陽屬小腸,誤矣。」

《素問·熱論》是論述傷寒病,《傷寒論》亦是論述傷寒病。從這一層面看,朱肱提出「傷寒傳足不傳手」是依據《熱論》和《傷寒論》中所論之傷寒病,反映出在傷寒病的傳變過程中,主要涉及足之三陽三陰這一事實。但是,朱肱對傷寒病的認識是將《傷寒論》中的三陽三陰病與經脈之六經病變直接等同起來,因而難以在理論上澄清「傷寒傳足不傳手」這一事實。醫家們或從氣血運行與經脈之關係的角度提倡「但言足經,則其左右前後,陰陽諸證,無不可按而得,而手經亦在其中,不必言矣」,或從傷寒病中臟腑經脈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病證而謂「傷寒傳經,手足俱病」,似乎言之有理,但又與事實上的「傷寒傳足不傳手」不符。眾說不一,莫可一衷。正如周學海所言: 「觀於諸家之論,不亦可以恍惚矣乎?」

「傷寒傳足不傳手」這一命題,關係到兩個主題: 其一是「傷寒病」,其二是傷寒病的傳變。其實,醫家們在論述「傷寒傳足不傳手」時,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在傷寒病過程中,為什麼會發生傳變?

4. 2 傷寒病的傳變基礎

傳變問題所涉及到的是傷寒病的發生、發展及變化規律。傷寒病是在風寒邪氣作用下人體發生的病變。風寒邪氣傷人,由表入里、由淺而深,有其自身發生、發展及變化的規律。邪氣往往始於經絡而後漸次深入臟腑,進而引起臟腑經絡的不同病理變化。由於三陽三陰所屬的臟腑經絡具有不同的陰陽屬性,決定了在同一風寒邪氣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的病理反應並引起不同的發展變化。導致傷寒病的風寒邪氣具有傷人陽氣的特點,所以,在傷寒病中,風寒邪氣與人體陽氣之間的相互作用及消長關係,始終影響著疾病的發展變化。換言之,風寒邪氣傷人陽氣始終是傷寒病發生、發展和變化的中心。當疾病是以陽氣之盛衰消長為中心而發展變化時,所涉及的臟腑經脈也必定與陽氣有著密切的關係。

太陽,又稱巨陽,以其脈連於風府( 即督脈) ,故為諸陽主氣; 陽明,謂之「兩陽合明」,亦是陽氣昌盛之意; 少陽,又稱「小陽」,非謂其陽氣弱小,而是指其為陽氣初生,具升發之特點; 太陰,與陽明為表裡,能借陽明之陽而轉輸水谷精微之氣,使之上輸於肺而化為營衛氣血; 少陰,為先天之本,一身水火陰陽之根,陽氣之存亡關乎少陰; 厥陰,謂之「兩陰交盡」,為陰盡陽生之藏。而上述三陽、三陰所屬之陽氣特點,皆本於與其相關的臟腑特性。即太陽之陽本於膀胱,陽明之陽本於胃,少陽之陽本於膽,太陰之陽本於脾,少陰之陽本於腎,厥陰之陽本於肝。顯而易見,三陽、三陰陽氣之本主要關乎足之三陽三陰,而非手之三陽三陰。所以,無論是《素問·熱論》中,還是《傷寒論》中,所呈現出傷寒病主要涉及足之三陽三陰反映了傷寒病以風寒邪氣傷人陽氣這一事實。如果從風寒邪氣傷人陽氣這一事實立論來闡述傷寒病之發病與傳變,則「傷寒傳足不傳手」之理易明。

所以,根據傷寒病由表入里,以次淺深的發病特點,仲景確立了以三陽三陰為主的辨證方法。運用這一方法,將傷寒病分別歸屬於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和厥陰。不但可以闡明傷寒病發病時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和厥陰病各自的發病特點,還可以明確傷寒病由陽入陰,由表入里的發展變化規律,以及三陽三陰病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因此,運用三陽三陰辨證方法能夠正確地判斷和把握傷寒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

由此可見,朱肱以經絡之「六經病」取代《傷寒論》之三陽三陰病無法說明傷寒病之發生、發展及傳變規律,因此,經脈之「六經」亦根本不能取代三陰三陽。

5結語

當「六經病」的概念隨著朱肱《類證活人書》而得以傳播,隨著明、清以來的學術爭鳴而逐漸定型時,人們對「六經病」與傷寒病相關之最初意義卻變得模糊不清。有關《傷寒論》「六經」名實之爭在偏離傷寒病的前提下紛紛而起,但對《傷寒論》中以三陰三陽的方法認識傷寒病則越離越遠,使得世人難以認識《傷寒論》專論傷寒病之真面目。《傷寒論》中以認識傷寒病為中心的三陽三陰辨證方法與體系已經難以為世人所識。

雖然「六經病」在名義上取代《傷寒論》之三陽三陰病為時已久,雖然自明、清以來有關《傷寒論》「六經」實質之爭迄今尚未止息,但是,必須承認以下二點事實:

其一,今天研究《傷寒論》所提之「六經」與朱肱所言之六經,或者說與《黃帝內經》之以經脈為本之六經已經是不同的概念;

其二,如果以約定俗成的態度將《傷寒論》之三陽三陰病定型為「六經病」,則必須將《傷寒論》之「六經」還原到三陽三陰,用三陽三陰的方法來認識《傷寒論》所論之傷寒病。

【本文來源:姜元安,張清苓.《傷寒論》「六經」之名實[J].環球中醫藥.2012,5(12):932-935.】


推薦閱讀:

略論《傷寒論》厥陰病
《傷寒論》溫陽七法淺析
《傷寒論》抄寫31-40條
桂枝湯在傷寒論中的地位

TAG:傷寒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