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四合一鑒定法資料庫(2)
收藏人易惟謙
目測法:這隻大扁瓶很特別,胎厚又粗,尺寸很大。高43.0cm,寬34.0cm,厚17.0cm。足圈為橢圓形,大直經17.0cm,小直徑11.0cm。瓶口為圓形,口徑8.5cm。在瓶頸部貼有雙螭耳,瓶腹一面繪龍一面繪鳳,故又叫龍鳳扁瓶。畫工很好,造型精湛,滿身釉下施紅釉。這是元早期製作,沒有透明白釉,而是不透明的卵白釉,所以紅釉發色不正,同時又只能隱現在白釉之下。這種含蓄的美特別有藝術魅力。胎質粗松,色為白裡帶黃,修刀技術不細,這都是元瓷特徵。包漿很明顯,一眼即能斷代。見圖1、圖2和圖3。
比色法:卵白釉下之紅色為C-20,M-50,Y-100,K-50。這是元早期釉里紅的正常範圍。
容重法:空氣中稱重為5100克,水中稱重為2800克,體積相當於5100-2800=2300cm3。
E=5100/2300=2.21。這個值稍大一點,但不能否定是真品。
微觀法:由圖4和圖5能看到紅釉上的白氣泡和白釉本身也有少量氣泡的跡像。符合元瓷的範圍。
總結:龍鳳扁瓶是一件很開門,包漿很濃的古器,這種釉下彩的特點只能出現在元初。同時這種大瓶也很少見,畫工精細與華麗是旡可挑踢的,很有價值的大器。是一件地道的元釉里紅大件。
永樂石榴樽(2009-09-28 20:45:58)收藏人 易惟謙
目測法:此樽造型別緻,為一球形體。上口張開成菏葉邊均勻分配,像一隻碩大的石榴。青花濃黑,畫工精湛,以纏枝花和暗八仙道教文化為主體。青花為囯產料,不見鐵斑。胎厚體重,卻包漿很陳舊,可視為老器。器高22.0cm,樽口徑8.6cm,球腹徑22.0cm,底內徑7.8cm。無款。目測法可定真難斷代。見圖1、圖2和圖3。
比色法:色標為C-80,M-60,Y-20,K-10。此色與上例碗色相近。
容重法:空氣中稱重為2660克,水中稱重為1480克,體積相當於2660-1480=1180cm3。
E=2660/1180=2.25。此值比永樂碗的容重還小,應算合格。
微覌法:從圖4可見青花上白氣泡很多,說明青花下沉。合格。
總結:雖從目測上難斷代,但容重與微觀都達到要求,此器可定為永樂年。康熙御制黃地紅花碗(2009-10-24 09:47:05)
收藏人 易惟謙
目測法:這是一隻早期的琺琅彩瓷,製作水平低,還未完全掌握這一新技術時期的作品。黃釉是帝王的代表色,用滿地黃色加幾朵紅花點綴,顯然是供御用。由於調製不當則黃色琺琅釉顯得不明朗。此碗高7.2cm,口徑14.7cm,足圈直徑6.0cm。釉層較厚,很有立體感,碗里上綠釉,是把玩用品。底下用紅彩書「康熙御制」方章款。自然形成老化的包漿,可以定性。見圖1和圖2。
比色法:黃色釉有污染其色標為C-10,M-30,Y-80。為正黃琺琅料。其色老化不鮮,可能因初學技術未過關原因造成。
容重法:在空氣中稱重為226克,水中稱重為120克,體積相當於226-120=106cm3。
E=226/106=2.13。符合清早期要求。
微觀法:從圖3、圖4、圖5和圖6可看到黃、綠等彩色釉都開片。符合清瓷特點。
總結:實實在在的典型琺琅彩欠水平的初期試製品。
清乾隆仿官窯粉青釉弦紋尊式爐(2010-01-30 18:49:52)虞學為唐鈞窯(2010-01-31 16:41:53)
杭州 鄭玉洪目測法:根據此器物的外形、特徵等查閱相關數據,比較符合唐鈞窯的描述。此器物高44cm、腹徑22cm、底徑15cm。容重法:乾重為2923.5克,濕重為1430克,容積為1493.5克,最後計算出容重為:1.96。微覌法:在50-100倍放大鏡下拍攝微觀圖片包含了腐蝕點、開片。釉下無氣泡,屬於熱熔釉法上釉工藝。
總結:目測上看像唐鈞窯,容重與微觀都達到要求,此器可定為唐鈞窯。明嘉靖扁腹瓶(2010-02-02 22:13:08)虞學為
元鈞窯四系盤口瓶(2010-03-15 10:53:51)虞學為
《古瓷實鑒百例》勘誤(2010-03-15 22:05:13)
由於編輯原因,《古瓷實鑒百例》一書64頁的圖3-1-7跟圖3-1-8變成了同一幅圖,為讀者帶來諸多不便和疑惑。在此對廣大讀者表示歉意,同時也對「天天」讀者發現問題並告知表示非常的感謝。實際上是圖3-1-8錯了,在此重發這段圖文作為更正,望讀者互相轉告。——作者易惟謙
1.長頸祘頭青花瓶
這裡對兩件同是元青花瓷進行對比鑒別,一為蒜頭槌腹瓶,一為玉壺春瓶。見圖(3-1-1)、圖(3-1-2)和圖(3-1-3)、圖(3-1-4)。
目測法:
蒜頭槌腹瓶畫工很流暢,用色很均勻,由纏枝花組成全身的圖紋。下部底座上有一圈仰蓮瓣紋,瓶口處為如意紋。器形分三段,上為頸部,中為球腹,下為基座。是一儲酒器,基座很高是蒙族生活習慣的需要。整器高27.0cm,口徑2.2cm,腹徑14.6cm,底徑6.6cm。從青花色調和鐵鏽斑諸方面看,是一件元朝青花。
玉壺春瓶是一件擺設品,畫工很細。瓶口內邊也畫一周卷葉紋,上頸部為芭葉紋,接著一周腑蓮瓣紋,腹中部為鴛鴦卧蓮,底下又是仰蓮瓣紋。但釉的濃度不勻,用筆不自然也不流暢,色調不艷。底部不施釉,有故意用黃泥漿染黃,其實又不見土咬。
目測尚難說誰真誰假?都像是真。
圖(3-1-1)圖(3-1-2)
圖(3-1-3)圖(3-1-4)
比色法:蒜頭瓶的青花色為C-90,M-60,Y-20,K-20。色很正,應是對的。
玉壺春的青花為C-100,M-7,Y-20,K-2。色偏黑,可能對。
容重法:蒜頭瓶空氣中稱重1126克,水中稱重610克,體積相當於1126-610=516cm3。在稱時由於裝水的容器不夠大,水太淺可能少有誤差。
玉壺春瓶空氣中稱重810克,水中稱重460克,體積相當於810-460=350cm3。此器尺寸較小,在足夠深的水中稱重,故無誤差。
玉壺春瓶容重E=810/350=2.31。太大,為民國初仿品的可能。
蒜頭瓶容重E=1126/516=2.18,稍微偏大一點,在允許範圍內應屬真品。
微觀法:此法是照妖鏡,從圖(3-1-5)、圖(3-1-6)和圖(3-1-7)、圖(3-1-8)中一看很顯然不同。蒜頭瓶的青花暈散和下沉很明顯,青花上白色氣泡很多,同時鐵斑很大,像真的鐵焊疤一樣,且為銀白光澤。而玉壺春的微觀就看不出青花暈散,也不下沉,它的鐵斑是黑色無立體感又無銀光,顯然是後仿。
圖(3-1-5)圖(3-1-6)
圖(3-1-7)
圖(3-1-8)
總結:從釉色、畫工看玉壺春瓶都不及蒜頭瓶好。玉壺春有做舊行為,雖很難憑目測法否定它,但容重法和微觀法它逃不了。所以結果是前者被肯定後者被否定。元哥窯粉青釉羊首雙系罐
(2010-03-25 22:24:08)虞學為
目測法:器型仿青銅器式樣,口大,器口微微外鼓好似在胎里鑲嵌了一根鐵絲,其實這是哥窯的厚釉所致。口沿向下斜放無肩、無頸,大鼓腹,直到底部稍收。有圈足而不太規整,圈足端面較為平整,但不寬。上腹兩旁有羊首系耳。罐通高17.5厘米,造型具有元代古雅之美感。
胎骨厚重,為澄泥胎質,呈土黃色,質地細膩而堅緻。通體施哥釉,僅圈足端無釉。釉色粉青偏藍,釉層肥厚如堆脂,呈現油酥般的光澤,有明顯的乳濁玉質感。釉面布滿「金絲鐵線」,極富藝術觀賞美感。底部有縮釉現象。
比色法:粉青釉色色標為C-50,M-5,Y-30,K-10。這是一種少見的哥瓷,偏藍色。
容重法:空氣中稱重2522克,水中稱重1309克,體積相當於2522-1309=1213立方厘米。E=2522/1213=2.079。非常理想,確證為元哥窯古瓷。
微觀法:見釉下白色石花斑蓋釉面,似混有少量氣泡。有開片,並含有少量殘留石英顆粒物,符合元代古瓷相。
總結:從四方面測定分析,可定為元代稀有的傳世哥窯瓷,非常珍貴。
對兩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瓷進行對比鑒別(2010-03-28 09:40:18)
虞學為
這裡對兩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瓷進行對比鑒別,一為八吉祥紋碗,一為龍穿花卉紋大碗。
目測法:造形樸拙,口徑16.5厘米、底徑6厘米、高9厘米。胎體略厚重,胎土淘煉的純凈與燒結的縝密程度,造成體表均可見到金屬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點。青花色澤凝重,釉面有棕眼現象。飾「八吉祥紋」由纏枝蓮托起的構圖,「八吉祥紋」排列次序為:輪、螺、傘、蓋、花、魚、瓶、結。腹底繪蓮瓣紋,高圈足飾卷草紋。碗內心繪雙圈內鈐「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雙豎行,款式符合明宣德標準款。
另一件大碗口往26厘米、底徑12厘米、高11厘米。造型撇口、弧壁、圈足較深、製作規整。胎骨細白,厚薄適中。白釉呈青白色、純凈厚潤。裝飾主題為「龍穿花卉紋」,均符合明宣德朝紋樣。底部施白釉,呈桔皮紋。內繪青花雙圈內鈐「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字跡規正。
單從目測看,很難鑒別兩碗的真品與仿品。
比色法:小碗的青花色標為C-70,K-60。符合明宣德青花由二色組成的標準色調。
大碗的青花色標為C-100,M-70,K-10。與明宣德標準色相比,偏藍色調。
容重法:小碗在空氣中稱重379克,在水中稱畜203克,則其體積相當於379-203=176立方厘米。容重E=379/176=2.15。這值證實小碗符合明宣德古瓷條件。
大碗在空氣中稱重1232克,在水中稱重691克,則其體積相當於1232-691=541立方厘米。容重E=1232/541=2.277。此值不符明瓷,僅符合清道光期的仿明瓷條件。
微觀法:小碗微觀下見青花已下沉、中小氣泡散布較多、大氣泡稀疏、有鐵黑色星點、見鐵鏽斑已沉入胎骨,呈明古瓷相。
大碗微觀青花下沉較淺、釉中密含氣泡、且大小氣泡混雜套疊、又見鐵鏽斑為點斑狀浮在釉中不入胎骨、無反銀光,證實鐵鏽斑為人工點造,呈仿品瓷相。
總結:兩碗分別從幾項測定數據耒分析,可定性小碗為「明宣德八吉祥紋青花碗」真品,大碗為「清道光仿明宣德龍穿花卉紋青花大碗」無疑。
清雍正白釉地琺琅銀彩鳳紋搖鈴尊(2010-03-30 21:22:34)
虞學為
目測法:實測尊高19.5厘米、口徑4厘米、底徑10.8厘米。器型因像搖鈴器而得名,為清代早期官窯典型器之一。小口、細長頸、與長頸馬蹄尊相似,但腹部稍細稍長。造型雋秀爾雅,小巧玲瓏,比例協調,顯「曲線美」。
胎體精細,薄而輕,潔白無疵,製作精良。釉色白而純正如雪,釉層薄而均勻。紋飾用琺琅銀料繪製,畫工有工筆畫風格,工整而別緻。鳳紋為帝後的化身,顯官窯器特徵。
器足規整,足邊滾園,露胎窄細。底鈐青花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外圍雙圈,為官窯器規正款識。
比色法:銀色色標為100%琺琅銀料。
容重法:尊在空氣中稱重607克,在水中稱重339克,體積相當於607-339=268立方厘米。E=607/268=2.264。此值因用琺琅銀料繪飾而稍偏大些,但仍屬清雍正古瓷範圍。
微觀法:見釉下青花下沉,有氣泡。銀飾中見腐污小斑點。符合古瓷特徵。
總結:從四方面測定,很開門,此尊確准為清雍正官窯瓷器,極為珍貴。
唐青花十二生肖之雞(2010-03-30 21:40:40)
杭州鄭玉紅
此器物根據特徵比較符合唐青花的描述,高38cm,底寬9cm,一組十二隻為十二生肖,此次挑選其中一隻雞為代表。
微觀圖片在50--100倍放大鏡下拍攝,包括開片、腐蝕點等特徵。
乾重為1540克,濕重為780克,計算容重為:2.03,符合古瓷標準。
清乾隆琺琅彩荷蓮花鳥紋梅瓶(2010-04-20 20:51:04)虞學為
目測法:器形為小園口、短頸、寬肩,園身,至脛稍細,折於足微豐,凹平底。體形上大下小,顯笨拙,俗稱「梅瓶」。
瓷胎細薄,堅細潔白,修胎規則,完整無缺,瓶高26厘米。
琺琅彩色鮮艷且柔和,很少為純色而為粉彩型偶合色,色種多樣。其彩料表面光滑有玻璃質反光感,有時還可反射哈唎光,十分美觀。彩料均凸出底釉,有較明顯的立體感。繪畫與紋飾畫功特別講究,荷花和鳥紋均為精細的功筆畫,並配墨書題詩,整體作品集詩、書、畫、印、瓷、彩為一體,堪稱極品。
底釉為純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黃,釉面光滑潔凈無疵。底款鈐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鐵線篆書、方形無邊線款,呈官窯器特徵。
比色法:紫紅色色標為C-10,M-90,Y-0,K-30。嫩綠色色標為C-50,Y-50。兩色均符合乾隆朝琺琅彩正常色調。
容重法:瓶在空氣中稱重為853克,在水中稱重為478克,其體積相當於853-478=375立方厘米。則E=853/375=2.274。此值符合清乾隆古瓷範圍,很好。
微觀法:見嫩綠釉開細片紋,證實是琺琅彩真品。另外見款青花下沉,呈年代久遠,證實本器是清代古瓷無疑。
總結:目測本器物就較開門,加幾方面測定,可定性本器物為清乾隆官窯琺琅彩瓷器,非常罕見而珍貴。
民國仿「大清康熙年制」款五彩池塘游魚紋蓮瓣口盤(2010-07-18 20:16:33)
虞學為
目測法:造型20朵仰蓮瓣斂口,弧形深腹,兩台層式圈足,呈現穩重。盤口徑39.5厘米、高14厘米、足徑23.5厘米。
胎質堅硬細潤,胎體勻厚。通體施白釉,釉面滋潤。裝飾大部分以墨彩勾勒輪廓線,後填五彩。盤內壁分12塊梯形面,每塊面內飾繪一折枝花卉紋;梯形塊面下有短筒式壁,內繪四組花卉圖案;盤心圈內繪雙魚在荷花間遊動紋飾;盤外壁飾上下二道鼓釘帶;中間繪四組花卉蟲草紋;底足外圈內飾四件寶紋。整體紋樣疏密得體,錯落有致,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底足內圈鈐青花雙圈,內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兩行行書款,筆法功力顯軟弱,與官窯款有差距。
比色法:紅釉色標為C-20,M-100,Y-60,K-30。與康熙五彩真品紅色(又叫胭脂紅,為紫紅,即紅中偏深紫,色調極鮮美明亮。)相比,本器紅色為深紅偏暗(又叫土紅),色調沉悶不鮮。綠釉色標為C-100,M-5,Y-40,K-10。與康熙五彩真品綠色(為果綠,又叫嫩綠,色淡,為明快的嫩綠色,大多有開小片紋。)相比,本盤綠色為深綠偏藍,如松枝色。所以此兩種色彩證實本盤不是康熙朝真品,為後仿品瓷。
容重法:盤在空氣中稱重3422克,在水中稱重1954克,盤體積相當於3422-1954=1468立方厘米。則E=3422/1468=2.33。此值不到代,也證實本器為民國仿古瓷。
微觀法:青花下沉不深,彩釉不開片,不具清古瓷相。
總結:從四方面實鑒,本盤定性為民國仿古瓷器。
清雍正鬥彩龍鳳呈祥紋折沿盤(2010-07-18 20:41:33)
虞學為
目測法:此盤折沿園口,撇口下收,弧線淺壁,平底微塌,矮勾圈足,形制精美規整。盤徑39厘米。
胎質堅硬細膩而潔白,胎薄體輕,釉質溫潤,白中泛青,光潔如玉。
裝飾紋樣以釉下青花與釉上琺琅彩、粉彩拼彩繪成。盤沿一圈波濤紋,弧內壁一周纏枝花卉紋,內底繪龍鳳穿雲呈祥紋,外壁飾波濤上十蝙蝠飛翔紋。整器繪飾細膩,線條於工整中見流暢,填彩都準確地填在釉下青花的輪廓線內,色彩渲染頗具特色。
器底鈐「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青花楷書雙圈款,字跡規正,符合官窯器標誌。
比色法:綠釉色標為C-80,M-10,Y-60,K-0。符合雍乾琺琅彩深綠色調。淺黃釉色標為C-0,M-10,Y-80,K-0。符合雍乾時粉彩淺黃色調。
容重法:盤在空氣中稱重2499克,在水中稱重1396克,其體積相當於2499-1396=1103立方厘米。則E=2499/1103=2.265。此值證實本盤為清雍正古瓷。
微觀法:見釉下青花下沉,證實本盤年代達清代古瓷條件。又見彩釉開片,這又是古瓷相的重要特徵。
總結:很開門,又全部達標,定性本盤為清雍正官窯器無疑,罕見其珍貴。
八吉祥紋青花碗(2010-07-18 20:54:37)
虞學為
這裡對兩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瓷進行對比鑒別,一為八吉祥紋碗,一為龍穿花卉紋大碗。
目測法:小碗造形樸拙,口徑16.5厘米、底徑6厘米、高9厘米。胎體略厚重,胎土淘煉的純凈與燒結的縝密程度,造成體表均可見到金屬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點。青花色澤凝重,釉面有棕眼現象。飾「八吉祥紋」由纏枝蓮托起的構圖,「八吉祥紋」排列次序為:輪、螺、傘、蓋、花、魚、瓶、結。腹底繪蓮瓣紋,高圈足飾卷草紋。碗內心繪雙圈內鈐「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雙豎行,款式符合明宣德標準款。
另一件大碗口徑26厘米、底徑12厘米、高11厘米。造型撇口、弧壁、圈足較深、製作規整。胎骨細白,厚薄適中。白釉呈青白色、純凈厚潤。裝飾主題為「龍穿花卉紋」,均符合明宣德朝紋樣。底部施白釉,呈桔皮紋。內繪青花雙圈內鈐「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字跡規正。
單從目測看,很難鑒別兩碗的真品與仿品。
比色法:小碗的青花色標為C-70,K-60。符合明宣德青花由二色組成的標準色調。
大碗的青花色標為C-100,M-70,K-10。與明宣德標準色相比,偏藍色調。
容重法:小碗在空氣中稱重379克,在水中稱畜203克,則其體積相當於379-203=176立方厘米。容重E=379/176=2.15。這值證實小碗符合明宣德古瓷條件。
大碗在空氣中稱重1232克,在水中稱重691克,則其體積相當於1232-691=541立方厘米。容重E=1232/541=2.277。此值不符明瓷,僅符合清道光期的仿明瓷條件。
微觀法:小碗微觀下見青花已下沉、中小氣泡散布較多、大氣泡稀疏、有鐵黑色星點、見鐵鏽斑已沉入胎骨,呈明古瓷相。
大碗微觀青花下沉較淺、釉中密含氣泡、且大小氣泡混雜套疊、又見鐵鏽斑為點斑狀浮在釉中不入胎骨、無反銀光,證實鐵鏽斑為人工點造,呈仿品瓷相。
總結:兩碗分別從幾項測定數據耒分析,可定性小碗為「明宣德八吉祥紋青花碗」真品,大碗為「清道光仿明宣德龍穿花卉紋青花大碗」無疑。
(附兩碗的正面、碗內、底部和微觀圖)
小碗微觀圖
大碗微觀圖
推薦閱讀:
※白岩松鑒定「白岩松語錄」:很多我都沒說過
※佛法導論(印光法師鑒定 )
※七運屋的鑒定與調理
※中國古瓷器鑒定要訣,趕緊默記
※川滇古陶瓷鑒定淺識 | 博物雜譚 | 中華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