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的營養學——遠離疾病(三)(轉)

失傳的營養學——遠離疾病(三)(轉)

第6節 疾病都是吃出來的

當您理解了人體絕大多數疾病都是代謝性疾病,那麼「疾病都是吃出來的」這句話就不難理解了。所謂代謝就是細胞內一系列的反應。如圖21,不論細胞內每秒鐘要發生多少代謝,細胞內的代謝有始有終。代謝的起點就是從利用營養素開始,代謝的終點就是生產出能夠履行該細胞功能的物質,大多數都是蛋白質。

比如胰島B細胞生產胰島素(圖22),原料肯定是氨基酸,但為了生產出胰島素,B細胞要做充分的準備,要把用來生產胰島素的原料氨基酸備齊,光有原料還不行,每一步反應都需要酶,所以還要以人體吸收進來的氨基酸為原料生產各種所需的酶。還需要輔酶,輔酶基本上都是您吃進來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的很多反應都需要能量,B細胞為了準備這些能量,就要利用您吃進來的葡萄糖和脂肪來生產能量。為了保證B細胞能夠順利生產出所需的胰島素,B細胞自身還得把自己的結構組織好,把各種反應所需的環境還要維護好,而這些工作都是依靠您吃進來的氨基酸、脂類、糖類、纖維素和礦物質,還有水。所以,只有您吃進來的營養素的種類、比例和量適當時,細胞內所有的反應才會正常進行,否則,代謝性疾病就發生了。既然各種代謝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幾乎都是因為吃進來的營養素不合理、不均衡,那麼只要把缺的營養素再吃進來,把不均衡的營養素吃均衡了,代謝性疾病自然而然也就治癒了。

對肝的上述論述可能讓我們得出一個結論:腦血栓、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等這些疾病儘管在醫院分在不同的科室,其實他們在本質上都是一個病,即肝病。都是肝臟在營養素缺乏後,在代謝層面上出現的疾病。人體的疾病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損傷(如外傷)、感染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如前所述,代謝性疾病通過使用營養素就可治癒,感染性疾病跟人體的免疫力有關,而免疫力強弱也跟人體的營養狀況和代謝直接有關(見下一段),感染性疾病本身也可以引起代謝障礙,所以也需要營養素。外傷更需要原料來修復,所以人體的任何疾病都需要營養素,而肝又是人體大多數物質代謝的中心,所以人體的大多數疾病都跟肝有直接關係。可見肝是人體的第一器官,而維護我們健康的第一要訣就是營養素護肝。

除此之外,肝幾乎與全身各系統的健康狀態都有關係。肝有滅活激素的功能,身體很多激素如性激素、甲狀腺激素等的滅活都在肝進行。當肝的激素滅活能力不足時,就會導致患者出現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如表現在生殖系統,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紊亂,經期縮短或延長,經血增多或減少,排卵異常等等,造成女性不育。男性也可能會造成男性不育。肝臟的解毒功能對全身器官都很重要,當肝功能正常時,人很不容易出現過敏(見第2部分第7章「人體有過敏嗎?)」,肝解毒功能不良時,一方面會對肝造成很大傷害;另一方面,大量毒素會流向全身而對全身器官造成損害,其中對毒素最敏感的可能要數骨髓的造血系統了(見第2部分第4章「血液病能用營養素治癒嗎?」)。當肝的代謝異常時,一方面免疫系統生產免疫細胞、免疫分子的原料不足;另一方面,毒素也會影響到淋巴造血系統,使身體的免疫力下降。所以肝功能好壞也與我們的免疫力直接有關。總之人體各種疾病與肝無關的太少了。

第2章 提高機體免疫力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感冒、肝炎等)的治法

肝炎是除肝臟代謝性疾病之外,最多見的一種肝臟疾病,危害極大。因為它具有傳染性,以乙肝為例,經常見到肝炎在家庭成員內蔓延,很多患者在青壯年時就已喪失勞動能力,對社會生產力和家庭的打擊很大。

肝炎有很多種,甲肝、乙肝、丙肝……是按肝炎病毒類型的不同而分類的。也就是說,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當我在醫科大學上學快要畢業時,有一天,一個人指責我說:「你們醫生真笨,連個感冒也治不好。」我一聽就給他講了一個道理,我問他:「你說是子彈好攔截還是導彈好攔截?」答案很明確,當然是導彈好攔截,為什麼呢?因為導彈複雜,導彈有制導系統。有動力系統、還可以計算出它的運行軌跡。隨便干擾或攻擊導彈的某系統中的某個環節,都會讓導彈偏離軌道或失效。而子彈就不同了,子彈結構太簡單,打出去飛行中的只有一個彈頭,除了空氣阻力,沒有什麼可以干擾到它的飛行,所以根本無法攔截。

細菌和病毒的區別就在於此,為什麼細菌性疾病容易治療而病毒性疾病不容易治療呢?就是因為細菌很複雜,細菌有很厚的壁,有自己的細胞膜、細胞質和核區(即染色質區域)(圖23),細胞質內有各種各樣的反應單元。所以藥物可以找到很多的攻擊點,例如細菌的細胞壁,只要用藥物干擾細菌的細胞壁合成,細菌就活不成了。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青黴素和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的作用原理。而病毒結構太簡單了,就是幾條DNA,外面由一層蛋白質膜包裹,在體外沒有任何反應,所以找不到攻擊點。當病毒進入細胞內,它利用我們人體細胞內的各種物質,包括各種營養素和我們人體細胞內的各種酶、各種結構來生產自己,它已融入我們的細胞,成為我們細胞結構的一部分,所以還是無法攻擊,因為攻擊它就是在攻擊我們自己。所以儘管今天在臨床上有一些抗病毒的藥物,但療效都比較差,而且對我們身體自己傷害很大,尤其是對肝臟的傷害極大。基於病毒上述結構上和生活上的特點,藥物抗病毒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那麼怎樣才能治癒病毒感染,將病毒從我們的身體里清除呢?只有一條路最合理、最有效,那就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讓機體的免疫系統將病毒清除掉。

正是基於要提高機體免疫力來抗病毒的目的,所以我們才看到,一些人為了防止感冒而使用丙種球蛋白。其實這不是合理的做法,在今天的臨床治療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做法,其中很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往身體里輸入本來身體自己可以產生的物質。在治療上應當遵循一個原則,就是能讓身體自己生產的,絕不從外面給予。比如丙種球蛋白,我們的免疫系統是可以自己生產的,而且生產的速度極快,生產能力幾乎是無限的,那就應該促進身體自己生產。白蛋白也是這樣,臨床上經常使用白蛋白,其中很多沒有必要,而且也不合理。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肝臟自己每天會生產足夠量的白蛋白,如果白蛋白不足了,應該促進肝臟生產白蛋白的能力,而不是外給。另一方面,從體外給白蛋白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體內缺白蛋白的狀況,因為這樣做並沒有恢復肝臟自己生產白蛋白的能力。這就像一個人窮,您總給他錢是解決不了他窮的問題的,只有教給他致富的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的貧窮問題。激素的使用也是同樣道理,如果某個病是因為激素低而引起的,那應該恢復和提高身體相應器官(如腎上腺、性腺等)生產激素的能力,而不是外給,更何況很多病不是因為激素不足造成的,給激素就更沒道理了,也不會從根本上治癒這些疾病。

要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兩種方法,一種可以稱為吸毒式方法。這就像去打仗,要打贏這場仗,假設需要1000個兵,可您只有10個兵,那給他們吸毒,讓他們精神起來,提高他們的戰鬥力,讓他們1個頂100個使用,這樣就可以達到1000個兵的戰鬥力了,如干擾素、胸腺肽等等就發揮類似的作用。但這種做法比較冒險,死1個兵就相當於死了100個兵,戰鬥力會迅速下滑,往往打不贏。另一種方法就是給原料的方法。您不是需要1000個兵嗎,給您可以生產1萬個兵的原料,讓所需要的兵迅速生產出來,而且因為原料充足每個兵的戰鬥力都大大提升。這樣再去打仗就放心了,勝算極高。給原料就是給營養素,這樣會大大加深免疫能力的底蘊,讓免疫系統達到快速反應,且戰鬥力極強。這就是為什麼使用營養素後很多人反映說不得感冒了。感冒病毒進入體內即被清除,哪裡還有機會得感冒,而經常患感冒正是機體免疫力弱的表現。

治療肝炎也是同樣的道理,通過使用營養素提高機體免疫力才是合理的治療途徑。使用營養素不單是把原料提供給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生產足夠的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營養素還具有極好的修復肝損傷的作用。長期的肝炎使肝細胞嚴重受損,大量肝細胞死亡,還活著的肝細胞的生存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肝臟的各種功能大大減弱,而肝功能的減弱,如肝的解毒功能受損,也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下降。營養素可以修復肝臟的損傷,救活那些快要死掉的肝細胞,改善肝細胞的生存環境,恢復肝細胞的各種功能,這會進一步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他的免疫力。但如何用營養素治療肝炎也是一個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因為不是每個肝炎患者使用營養素都會在很短時間內治癒肝炎。這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和肝炎病毒的類型。肝受損程度等都有關係,也與營養素的使用方案有關係。但使用營養素後,即使肝炎在短期內沒有治癒,也可以防止肝炎進一步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第3章 慢性炎與癌的關係

第1節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現在得癌的太多了,各種各樣的癌,而且得癌的年齡也越來越小。以我親身經歷,四五年的時間,我的身邊就有六七個人因癌倒下了。這很嚇人,就好比我和其他幾個人站在一起,一會兒一個人倒下了,一會兒又一個人倒下了,您說嚇人不嚇人?我經常想:輪也該輪到我了。其實當我把人體的一些問題想清楚後,我發現得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是您想得就得的。

要得癌,您得先有「資格」,就像開車,要開車得先考駕照,而得癌的資格就是您的身體里要先有慢性炎或其它慢性損傷(慢性炎也是慢性損傷的一種,慢性損傷還包括許多其它的形式,如慢性的毒性物質接觸、長期精神壓力、長期服藥等等)。比如慢性胃炎可發展成胃癌,慢性肝炎可發展成肝癌,慢性結腸炎可發展成結腸癌,慢性宮頸炎可發展成宮頸癌。那乳腺癌之前也沒有見誰先有慢性乳腺炎呀?這與其它的慢性損傷有關,例如長期內分泌功能紊亂。由於環境污染,每天在食物、水、日用品和空氣中會有大量雌性激素和類雌激素物質進入我們的身體,這些物質對生殖系統的各器官和乳腺產生巨大壓力刺激它們增生,尤其是肝臟功能不佳時,外來激素對上述器官的威脅會更大,會成為造成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發生率越來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身體得癌的危險來自慢性炎和各種各樣的慢性損傷。明白這一點後,防癌就很容易做到了,那就是治癒慢性炎,解除慢性損傷。

在醫院裡最難治的疾病之一就是慢性炎,很多人的慢性胃炎一治治好幾十年也治不好,直到轉成胃癌也就沒工夫治慢性胃炎了。其實只要治療方向正確,慢性炎症很容易治,如前所述,機體的修復能力極其強大,可以說無所不能,可一個慢性胃炎修復幾十年也修不好,顯然是原料不足的原因。所以當我們把原料即營養素給足後,慢性胃炎可以在兩周內臨床癥狀消失,當然胃粘膜全部修好可能需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事實上,治療慢性炎可以說是營養素的拿手好戲,尤其是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結腸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宮頸炎等等。而慢性炎以外的慢性損傷很多都緣於不良嗜好,如吸煙、喝酒、晚睡、吃垃圾食品等等。

我經常為癌做辯護,我是癌的辯護律師。我覺得人家癌也不容易,不是人家想長在您身上,而是您偏要人家長在您身上。我們不妨以半醫半通俗的方式來審視一下癌的發生,這樣反而會讓我們對癌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從某種意義上講,癌的發生緣於適應。其實我們人類進化到今天,您身上的每一部分為什麼長成這樣而不是那樣?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構而不是那樣的結構,都緣於適應。比如您身體表面的皮膚,之所以長成這樣,就是因為身體表面的皮膚需要有很強的抗性和韌性,要經得起拉、拽、蹬、踹,所以皮膚就要長成這樣(圖24)。皮膚由很多層細胞構成,這些細胞之間連結很緊密,最上層是乾燥死去的細胞,很堅韌,所以皮膚很耐磨,而下層的細胞會不斷轉變成這層乾燥死去的細胞,使皮膚持續保持這種耐磨特性。您說皮膚長成這樣是不是適應?

而氣管和支氣管上皮為什麼要長成那樣(圖25-A)?也緣於適應。氣管和支氣管上皮主要由單層柱狀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的頂部都長著很長的毛,這些柱狀細胞之間,還有像酒杯形狀的細胞,被稱為杯狀細胞,這些細胞產生粘液,粘液塗在柱狀細胞的毛上。為什麼搞得這麼複雜?為了適應。空氣里有很多粉塵,還有細菌病毒等。吸入的空氣進入氣管後,空氣里的粉塵、細菌、病毒等等就會粘到粘液上,這樣就可以凈化吸入的空氣,而這些毛幹什麼用?這些毛像秋天麥浪一樣擺動。擺動的方向是指向喉部,隨著毛的擺動,這些粘液連同粘在其中的粉塵、細菌、病毒等就被排出氣管。您說長這些結構是不是因為適應?需要它那樣,它就得長成那樣。

得癌我覺得也跟適應有密切關係。比如吸煙得肺癌的過程。吸煙,煙中的有毒物質很多,毒性很大,那些毛受不了煙中毒物的傷害,絕大多數毛就被毒死了,脫掉了,剩下的少數毛雖然沒掉,也被毒倒了,失去了作用(圖25-B)。再吸煙,那些毒物直接與細胞接觸,細胞也受不了,細胞也死了(圖25-C),這樣就留下一個創面,這是不行的,身體是不允許有創面存在的,趕快補上創面,新的上皮細胞就又長出來了,但這次因為是新生的,毛就長不了那麼長了(圖25-D)。

再吸煙,毒物還是直接毒死細胞,這樣就又產生創面,還要再長。再長,再毒死,再長,再毒死。多少次之後,這個地方就想了,怎麼總是死呀,看來這個地方長這種上皮不合適,不適應了,得換一種更結實更適應這種生存環境、更供得上死的。在人體基本上能夠滿足這個條件的就是鱗狀上皮,我們身體表面的皮膚就是鱗狀上皮(圖25-E)。細胞分很多層,底層細胞不斷長出新細胞來替換死去的細胞,這可比原來的氣管和支氣管上皮結實多了。醫學上把這種由一種上皮替換另一種上皮的現象稱為化生。但新的問題又出來了,這個上皮的細胞沒毛,不能及時把粘附在鱗狀上皮表面的粘液和其中的粉塵、細菌、病毒、煙中的有毒物質等等運向喉部排出。所以您看長期吸煙的人,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咳痰。他覺得氣管的某個地方有東西,但就是咳不出來,所以這些人很辛苦,咳得臉紅脖子粗,甚至咳出一身汗。要咳上半個多小時才能把那口痰咳出來。一咳出來就舒服了,一邊用手擦汗一邊說:「哎呀,累死我了,吸根煙歇會兒。」因為沒毛了,所以大量有毒物質都會滯留在這種上皮上,這些細胞也受不了,時間一長,也會出現死了長,長了死,反覆進行的情況。這時,這個地方又發愁了,怎麼把全身最結實的上皮都拿來了還供不上死呢?還是不適應,還得找一種能適應這種生存環境的東西,那您說這種東西是什麼?只有癌上皮了,癌長得快,能適應環境,能供上死,所以癌就發生了。

這雖是一種非醫學的解釋方法,但癌的發生過程不就是這樣進行的嗎?在全世界無數的研究人員緊盯癌的基因變化的時候,我想跟您說,知道是什麼引起了癌的基因變化比知道哪些基因變化了重要得多。引起基因變化的原因才是真正的病因,它就像手槍的扳機,而那些基因變化不過是射出去的子彈。怎樣可以阻止子彈射出呢?毫無疑問,控制扳機是最明智的,而不是抓住正在衝出膛或已經衝出膛的子彈。即使您抓住了一顆飛行中的子彈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您不知道下一顆子彈什麼時候會飛出來,這樣很危險,您可能會中彈身亡。想通過研究癌的基因改變來治癒癌症,筆者認為還需要在可行性方面做進一步探討。因為最知道基因應該如何修復的還是細胞自己。

第2節 癌是營養極度缺乏的產物

所有疾病按發病的急緩和進展快慢可分為兩類:急性病和慢性病,兩種病除了發病急緩,進展快慢區別明顯外,另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急性病病因明確,慢性病病因「不明」。所以我們在醫學書籍上會看到,在論述到慢性病的病因,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胃炎等等的病因時,第一句話就是病因不清。慢性病的病因真的不清楚嗎?不是,其實很清楚,但往往很隱秘。當我們把急、慢性病的病因對比起來看,抓住其特點後,慢性病的病因和對慢性病的治療方向也就很清楚了。

所有疾病都緣於損傷,而損傷分為兩種,即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就導致急性病。急性損傷的病因很明確,因為要想造成身體的急性損傷,一次損傷的力度就一定要大,所以損傷因素會集中起來發揮力量。比如被車撞傷、刀砍傷、細菌感染等等。但慢性損傷的病因就很分散,是經常性的輕度損傷,是從輕度損傷積累到重度損傷的過程。例如糖尿病,不是因為您多吃了哪口飯,某天多喝了一點酒,哪天多吸了幾根煙造成的,而是因為您每天對肝損傷一點。每天損傷一點,到最後終於損傷顯露出來。好比喝農藥,一瓶一口氣全喝下去了,馬上人不行了,但如果每天喝一小口呢,而且還可以加上煙、酒和其它一些毒物少量使用。表面上看沒什麼事,但您的身體已經受到傷害了,只要這樣進行下去,一定有一天會發病。所以慢性病的病因往往明確但複雜、種類多樣。慢性損傷給了機體修復的時間,所以身體處在邊傷邊修,邊修邊傷的反覆過程中,而修復是需要營養素為原料的,所以所有的慢性損傷都是以消耗營養素為代價的,直到把體內的營養素消耗光,再也不能修上時,疾病的癥狀才會慢慢表現出來。

因此包括癌在內的所有慢性病,不管病因是什麼,最後本質上都是營養素極度缺乏和不均衡造成的,所以我認為要治癒慢性病,補充足量的營養素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去探究引起它的病因,因為不可能把引起某種慢性病的病因都找全,如精神因素、飲食因素等等。而且對於治癒慢性病而言,這些病因的短期意義往往不大。但急性病就不同了,對於急性病而言,首先就要明確病因,且去除病因,然後才是進一步施治。當然在急性病的治療中也需要營養素補充。

慢性炎症為什麼容易導致癌的發生呢?這其中包括很多學科很複雜的知識,首先說慢性炎症本身就是很複雜的過程,當某個部位有損傷發生,炎症就出現了,炎症出現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把損傷部位那些死亡的組織細胞清除掉,為修復做準備;另一方面,炎症細胞會產生很多的物質來刺激甚至是啟動修復;還有一方面,因為有損傷,會不時有外來的異物,包括細菌和病毒,從損傷部位侵入人體。炎症細胞的存在也是為了及時消滅這些異物,以防它們侵入後對機體產生更廣泛更嚴重的影響。修復就是在這種炎症環境下開始的。

修復其實應該包括很多個層面,即系統層面的、器官層面的、組織層面的和細胞層面的修復。而這種細胞層面的修復至少包括受損細胞的自我修復和細胞再生或增生。通過細胞再生或增生,把細胞死亡後留下的空缺補上修好。當營養素充足時,各個層面的修復都會順利進行,很快局部的損傷修好,系統紊亂糾正,炎症細胞消退,這樣疾病就治癒了。當營養素不足時,損傷總是不能及時修復,一些地方修上了,而另一些地方還是殘缺不全,這樣炎症細胞就會長期存在,形成慢性炎症,且在慢性炎症過程中,不斷地有修複發生,也不斷地有損傷發生,因為不斷會有各種有害物質進入受損部位,這些有害物質或有害因素會導致損傷擴大,而慢性炎症的長期存在也破壞了這些部位的細胞原有的生活環境,也會造成進一步的損傷。當有一些營養素到位後,身體就會又啟動這個部位的修復,細胞又開始再生或增生。這就有點像一場持久的小型戰鬥,一會兒打起來了,死了一些士兵,戰鬥就停下了,而且還有後援補上,一會兒又打起來了,又死了一些士兵,又有後援補上了,就這樣不斷反覆發生。而癌正是在細胞死了再長、長了再死的過程中孕育形成的。

如上所述,慢性炎的過程也是原有部位的組織細胞不斷增生修復的過程。在慢性炎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細胞增生是有很大風險的。因為在這種環境里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比如氧自由基等,很容易導致這些增生活躍的細胞的染色體及其它的一些基因受損,出現異常,即使沒有這些有害物質,細胞在增生時,有時也會出現染色體或個別基因的損傷,只是出現的機率要小很多。本來細胞是不怕一些染色體或基因受損的,因為細胞自己有自我修復能力,在細胞核內有一整套用來修復染色體損傷的酶,比如核酸內切酶、核酸外切酶、核酸連接酶、DNA合成酶等等,在這些酶的供應充足、原料充足和細胞核內反應環境良好的情況下,修復染色體異常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染色體修復還遵循一個原則,就是能修的就修,不能修的就啟動細胞自殺機制,以清除這些受損細胞的潛在危害。這是何等精妙且完整的細胞修復計劃,其前提只是足夠的營養素。當營養素不足時,細胞增生就很危險,因為在慢性炎的環境中,細胞進行一批接一批的增生,當出現染色體或基因異常時,由於營養素不充足,細胞不能及時啟動修復或自殺機制,就會導致染色體或基因異常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而且因為每一代的增生都有可能會產生新的染色體或基因異常,所以這種染色體或基因的異常範圍會不斷擴大,直到最後不可收拾。細胞核內基因之間相互制約的平衡被打亂,細胞出現異常無度的增生,癌就發生了。為什麼促進細胞增生的基因一直完好?可能跟因為這些細胞原本就需要增生,所以這些基因被優先保護有關。

第3節 癌症的營養素治療

如上所述,癌症也是因為營養素極度缺乏造成的,所以癌症患者用營養素治療這一方向是正確的。

癌症患者用營養素有兩種不同的境界,一種境界就是支持治療。目前,癌的治療方法基本上還是三種,即手術、放療和化療。手術仍然是首選。手術前、術後使用營養素,會大大縮短手術創傷癒合的時間,最大限度減輕手術對人體的打擊。如前所述,所有癌症患者都是營養素極度缺乏或不均衡的人,故在術前使用營養素會改善患者營養缺乏的狀況,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增強修復能力,增強人體的抗打擊能力,尤其是那些術前血色素低的患者,使用營養素會在很短時間內使他們的血色素回升到正常水平。術後,創傷修復過程中更是需要大量營養素,術後使用營養素會加快癒合,提高免疫力,使患者體質迅速恢復,來應對接下來可能進行的放化療治療。放療和化療,尤其是化療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化療藥物對全身各器官的傷害很大,尤其是肝、消化道、免疫系統和造血系統。經歷化療的患者都是第一次化療時,反應較輕,以後逐漸地化療反應加重。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化療藥物對身體的傷害會累加起來,第一次化療造成的傷害還沒修復上,第二次化療又開始了。第一、二次的損傷還沒修上,第三次的化療又開始了……所以身體對化療藥物的反應就越來越強烈。臨床上化療方案一般都是六個月,每個月只化療一周而休息三周,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身體有恢復的時間,而營養素的使用無疑會加速身體各器官損傷的修復,使身體能夠應對化療藥物接二連三的打擊。使用營養素的化療患者,他們的血色素、白細胞很少出現異常,即使出現偏低,第一,低的程度會輕很多;第二,這種現象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糾正。患者的一般情況也會很好,食慾、睡眠、體能、體重都會保持在比較理想的狀態,面色紅潤,頭髮脫落程度減輕,而脫落後也會快速長出來。這與營養素快速修復化療藥物對身體各器官的損傷,快速恢復各器官的工作環境,使它們達到較理想狀態有關。一位小腸癌術後肝轉移的近70歲的老人,在肝的介入治療後,一直狀況不好,消瘦、乏力、沒有食慾、精神不佳、睡眠質量差和貧血等。使用營養素僅一周的時間,就高興地電話告訴我,說她現在感覺有多好,而且連給她體檢的醫生也覺得不可思議,她的血色素從9克上升到12克。

營養素使用的另一種境界就是對癌進行獨立治療。醫學發展到今天,筆者認為應該是臨床各科對相應的疾病追求治癒率的時候了。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科室的某些疾病的治癒率近乎是零。有很好的緩解率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而還有一些科室,連緩解率也做不到,我們可以稱這種科室為黑洞科室,人力、物力、財力都用到位了,但挽救不了患者的生命,就像黑洞,什麼東西被吸進去,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舉一個簡單例子,今天在醫院裡想當上一個專家很容易,您的職稱在副主任醫師以上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您想當專家,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了。第一是要活得足夠長;第二就是要有一定的文憑;第三是要有文章發表。您看看這三個條件里哪個條件跟治癒率直接有關?但無論如何,也到了該重新評估臨床很多用藥方案、治療方法、診斷方法的合理性、科學性的時候了。

癌症,到底應該怎樣治療才合理?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好像不可思議的事情,一些癌症患者已經被醫院判了死刑,無藥可救了,只好回家等死,結果不但沒死,腫瘤還消失了。有的癌症病人,經歷一場感冒,結果身上的癌消失了。一些癌症患者我們覺得那麼重的癌,最多活半年,結果他活了很多年,即帶癌生存。這些例子會給我們一個提示,腫瘤不是不能治癒,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因為人家自己都可以好起來。而營養醫學為我們開闢了一個嶄新的思路,這條路很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因為營養醫學治療癌症在理淪上和實際操作中都是可行的。

如前所述,癌症也是營養素極度缺乏或極度不均衡的產物,所以使用營養素治療癌症在理論上就非常合理。而營養素治療癌症在機理上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療效:第一,營養素治癒慢性炎。癌症就是在慢性炎的基礎上發生的,可以說慢性炎或其它慢性損傷是癌發生的動力基礎,而營養素將慢性炎治癒,將慢性損傷消除,無異於釜底抽薪,使癌的發生髮展失去了一個極重要的「根」。癌在身體里被孤立起來。第二,營養素通過護肝和給免疫系統以及其它系統提供原料,會大大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大大加深機體免疫能力的底蘊(在第2部分第2章「提高機體免疫力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法」已論述)。免疫系統是人體防癌抗癌的主力,免疫系統活躍起來,癌的「生存環境」會迸一步「惡」化,轉移即被消滅,向周圍擴展被限制,免疫系統會殺死大量的腫瘤細胞甚至是整個腫瘤。第三,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不同,就像監獄裡的犯人,有罪很輕的,也有罪大惡極的,腫瘤細胞的情況也是這樣。一些癌細胞的惡性程度低,跟正常細胞差不多,這些癌細胞有向正常細胞轉化的能力,這需要基因水平的修復,但苦於沒有營養素支持,缺乏誘使它們轉化的營養素,就不能向正常細胞轉化,一旦給足營養素,這些癌細胞就會轉變成正常的身體細胞,可以理解成癌細胞的陣營里有一部分力量起義了。而剩下的那些癌細胞都是罪大惡極的,這些癌細胞即使有充足的營養素也不能轉化成正常的細胞了,但這些癌細胞遇到充足的營養素後,也會懊悔至極,選擇自殺身亡,這就是醫學上的一個現象,專業名詞叫凋亡。營養素可以誘導癌細胞啟動自殺機制,這是科學實驗證明的。可見營養素抗腫瘤是多層次立體式的,這是其它任何一種治療方法都不可能實現的。

但現在的問題不是用營養素能不能治療癌的問題了,因為已經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營養素治療癌有效,也有一些治癒的例子,問題是現在還沒搞清楚用多大的量可以有把握地把一種或幾種癌可以治癒,這與營養醫學的特點有關,不同的癌症病人營養缺乏的情況不同,營養素的用量也應該不同,這個問題極具研究價值,也一定要研究清楚。

很多人,甚至很多醫生有一個擔心,他們擔心,給了營養素後,癌會不會長得更快。其實癌的掠食性很強,您不給營養素,癌長得也很快,而全身其它器官,包括免疫系統由於營養缺乏而全部受損,處於被動狀態,當給足營養素後,機體各器官,尤其是免疫系統的潛能會充分激發出來。通過上述的各層面的作用,營養素極可能會幫助身體殺滅癌。所以,營養醫學給了我們一個得癌後最後一搏的勇氣和希望。

第4章 血液病能用營養素治癒嗎

造血系統是一個很特別的系統,特別之處在於它旺盛的生產能力,血液中的各種細胞都有一定的壽命,壽命短的只幾天,如血小板和一些白細胞,長的也只有幾個月,如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四個月。血液中每天都有大批細胞死亡(數以千萬計),這就需要骨髓造血系統努力工作,生產出新的細胞補充到血液。而且生產出的細胞種類很多,血液中絕大多數的細胞都是骨髓生產的,包括紅細胞、白細胞中的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和血小板等都是骨髓生產的,只有淋巴細胞是在淋巴組織如淋巴結等處生產的。感覺骨髓就像一個大工廠,有很多條生產線,每天都在繁忙地生產大量各色產品。這樣一個系統,您想想每天要需要多少原料。我們都知道血液是極有營養的東西,營養來源於血液中的蛋白質和這些血細胞,它們都是營養素做的。所以當原料缺乏時,一個很常見的病就出現了——貧血。

貧血有很多種,其中您最熟悉的應該是缺鐵性貧血了。其實治病很簡單,只要知道病因,連您自己也會治。比如缺鐵性貧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因為缺乏鐵這種營養素導致的,那補鐵就行了。還有一種叫巨幼細胞貧血,主要是因為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貧血。正是因為骨髓造血需要大量的原料,所以原料供給是個大問題。如不及時供給,經常會出現原料短缺,很多人雖沒表現出明顯的貧血癥狀,隱性的貧血或短暫的貧血是經常發生的,尤其在女性和兒童當中更為普遍。這也是造成很多人有全身不舒服感覺的原因之一。失血過多也可以造成貧血。小王,26歲,因為血小板減少導致月經時經血過多而貧血,幾次都因為經血過多而昏倒,不得不到醫院輸血,已經治療一年多了,一直不見好轉,而且對月經都有了心理恐懼,心理壓力很大,經期也是亂的,有時半個月就來一次。使用營養素後,僅兩個多月,血小板數正常了,經血也不再「橫流」了。臨床上,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很難治癒的一種貧血,這種貧血的發生與骨髓的功能特點有密切關係。在我們身體里,更新代謝越快的器官越容易受到攻擊,尤其是對毒性物質和各種輻射非常敏感。相似的器官還有消化道和男性的睾丸,消化道上皮1天~2天就更新一次,這就需要不斷有新的細胞產生。睾丸不斷生產精子,有大量的染色體分裂。所以在受到毒性物質攻擊後,它們的反應也很相似。比如化療時,患者很容易出現貧血、消化道反應和精子減少,就是這個原因。當然消化道反應與肝的功能受損也直接有關。

其實骨髓造血和我們種莊稼的道理差不多。您想想,把一粒精挑細選的種子種到陽光、溫度、濕度、營養等等這些發芽環境都非常適宜的土壤中,它有什麼理由不發芽生長呢?相同的道理,骨髓要想正常工作,需要有良好的造血環境,而再障的發生往往是因為骨髓的造血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造成的。藥物(如氯黴素)、化學物質(如苯)、電離輻射(如X線)、感染(如乙型肝炎)和營養素缺乏(因為營養素也參與對造血環境的維護)等等這些因素都可成為再障發生的原因。儘管有一些患者沒有明顯的病因,但您想想,我們的造血系統已經正常工作好多年了,它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問題,一定是受到什麼東西的干擾了。正如前邊所講,一切有害物質的傷害最後都是以消耗營養素為代價的,所以再障的發生和再障能不能治癒與營養素的補充與否有直接關係。

肝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它對骨髓的造血環境有重要的保護作用,因為當肝的解毒功能良好時,會迅速清除進入體內的有毒物質,儘可能地減少這些有毒物質對骨髓的損傷。而肝解毒的過程也是大量消耗營養素的過程,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當肝解毒功能不佳和營養素不足時,患者很容易出現貧血,甚至是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及其它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所以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其它一些血液病也可以通過遠離有害物質、護肝、改善骨髓的造血環境而治癒。營養素進入身體,通過護肝直接參与解毒,參與骨髓造血環境的改善,為造血提供原料和延緩紅細胞衰老,全方位打造造血環境,治癒再生障礙性貧血。請您想想什麼藥物能夠同時做到這些?沒有,只有營養素才可以,所以營養素治療各種血液病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包括對白血病的治療。

日本曾有一部電視連續劇《血疑》,當時在中國也是紅極一時,很多人對白血病最初的認識都來自這部電視劇。片中女主人公幸子因受到輻射而得了白血病。現在探尋很多白血病患者的病因時,都發現他們在發病前的某個時期有過喬遷新居或裝修過房子的經歷。一些人接觸苯等化工毒物而發病,還有一些人因其它惡性腫瘤接受化療後而發病。而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許多血液病,包括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等都可以轉變成白血病。這些病因提示我們白血病的發生仍是一些有害因素干擾了骨髓的造血過程,或是破壞了造血環境,或是導致造血細胞出現問題。所以遠離毒物、改善造血環境和幫助造血細胞修復也是白血病的治療方向(參考第2部分第3章「慢性炎與癌的關係」)。當骨髓造血環境不良時,一味使用刺激骨髓血細胞生成的藥物,效果不會好,甚至有使血液病進一步惡化的嫌疑。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癬惡化成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進一步惡化成白血病。造成的這種結果或許與大量藥物的使用有相當的關係。

第5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們要終身承受嗎

這一節可能是本書中我最不願意討論的部分,因為對這些疾病的討論確實超出了我的能力。所謂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那些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引起的疾病。種類極多,從您較熟悉的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炎、甲亢到您不太熟悉的如多發性大動脈炎、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等等,全身各器官系統幾乎都可以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實在搞不明白,我們的身體怎麼了?為什麼免疫系統對身體自己的成分不認識了。本來免疫系統的作用是一方面消滅從外界侵入人體的有害物質,如細菌、病毒等,另一方面是消除身體內衰老的或死掉的自身的組織。要做到這兩方面,它首先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先得「分清敵我」,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健康的東西,哪些是有害物質。而且這種能力幾乎是免疫系統與生俱來的能力,因為在胚胎時期,在免疫系統形成過程中,這種能力就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能力不太容易亂的。如果主要問題不在免疫系統,那就得從身體各組織器官找原因了。

我們身體很多器官中的一些成分是不與免疫系統接觸的,比如軟骨、甲狀腺腺泡內儲存的膠樣物質、睾丸內的生精上皮、細胞膜以內的細胞成分,尤其是健康的活的細胞核內的成分,都是不與免疫系統接觸的。另外,上皮組織也有潛在危險,因為上皮細胞會產生一些物質,這些物質不與免疫系統接觸,而是直接排到體外或空腔臟器的腔內。由於某種原因,這些物質與免疫系統接觸了,就有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險。比如外傷破壞了睾丸組織的嚴密性,導致免疫系統與那些不該接觸的成分接觸了,就會引發免疫系統攻擊睾丸,導致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的發生。在對甲亢患者的病因分析時,醫學典籍上講了一個筆者認為很重要的信息,雖然這些典籍上並沒有對它進行什麼探討,而只是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這個信息就是很多甲亢患者在發病前都有精神緊張、激動或較強烈精神打擊的歷史。不要小看這條信息,因為它可以解釋為什麼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比男性多很多倍。另外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發病前也都有巨大的精神壓力和嚴重的精神打擊的歷史。

所以關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確切的發病過程和發病原因,目前還是討論不清,搞不清是先有損傷後免疫系統進一步跟進,還是先是免疫系統亂了導致自身組織的損傷。這樣越討論您越會發現到我的無能。所以我們換個內容,來看看這些病所導致的是什麼樣的損傷,有沒有解決辦法。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因為幾乎所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都是以血管炎為基礎的一類損傷。這樣的病變對於營養醫學來講,解決起來並不是難題。因為營養素,尤其是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鈣等,對於血管的修護非常有效,可以快速使血管炎消退。另外營養素也可以使免疫系統更加正常的運轉,使可能暴露的那些免疫系統接觸不到的抗原儘快重新被封閉。因此即使不清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我們仍在治癒自身免疫性疾病上有很大勝算。

儘管今天的教科書把強直性脊柱炎列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筆者仍認為這是不恰當的。纖維化是可以擴展的,而纖維化的形成只需要有長期慢性損傷就可以了。強直性脊柱炎不過是在慢性損傷基礎上發生的纖維化。治療如果能從兩方面入手效果會極理想,可以治癒。一方面是消除慢性損傷,而另一方面是將增生的纖維松解吸收。這兩方面的治療都有賴於營養素的支持。(營養素對纖維化的治療作用請參讀第2部分第10章「纖維化、器官硬化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一節。)

第6章 警惕平滑肌收縮引起的疾病(痙攣、頭痛、痛經等)

我們的身體里有三種肌肉,即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是附在關節和骨表面的肌肉,我們四肢的肌肉都是骨骼肌,主要功能是在意識支配下完成各種各樣的動作。心肌是組成心臟的肌肉,還有一種肌肉,主要分布在身體空腔臟器和各種管道壁內,稱為平滑肌。

平滑肌有一個特性,就是您不要惹它,惹到它,它被刺激,就會持續地收縮,引起劇烈的疼痛。例如腎盂結石(圖26),腎盂里空間比較大,本來在腎盂里待著挺好的,但有一天跑到輸尿管里了,因體積較大,不能通過輸尿管,但也不能回到腎蓋了,就卡在輸尿管內,輸尿管內的平滑肌就知道了,它就強力收縮,試圖把結石擠走,以保持輸尿管的暢通。但越收縮,結石卡得越緊,就導致輸尿管平滑肌的痙攣性收縮,引起極強烈的疼痛,患者甚至都會疼昏過去。醫學上描述這種疼痛是刀割樣疼痛或絞痛,可想而知疼的程度。我們身體內很多的疼痛都是由於平滑肌的痙攣性收縮引起的,都極痛。如胃的痙攣性疼痛,極痛,患者臉色蒼白,冒冷汗,甚至出現噁心嘔吐。再想想腹痛,多是腸道平滑肌痙攣收縮造成;頭痛,多數是由血管平滑肌收縮引起,極痛,甚至無法忍受,患者抱頭撞牆。我的一位朋友,頭痛,抱頭蜷坐在沙發上,經常被他妻子指為裝病不幹活兒,他非常憤怒,摔了家裡的很多東西,以至於家裡的地板瓷磚都被砸得坑坑窪窪。當他用上營養素後,不到10天的時間,頭痛就治癒了。痛經,也極痛,患者疼得直不起腰,臉色蒼白,甚至噁心嘔吐。骨骼肌在營養素缺乏時,也會出現類似的癥狀,但程度往往較平滑肌輕,如腳和腿抽筋(主要是鈣缺乏),身體局部某塊兒骨骼肌的震顫和痙攣性收縮。我有過親身經歷,我的右眼皮從高中時就開始跳,只要一醒就能感覺得到,睡著後就沒感覺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20多年,直到我使用營養素,才被治癒。說起來很有意思,那天早上8點要去給醫科大學的學生們上課,由於時間緊,就趕快抓了兩片B族維生素吃了,就跑去上課了。到上午11點多時,我突然覺得右眼皮的痙攣弱了很多,其後,用了一個多月的營養素後,至今已兩年時間,也沒有再發作過。

對於上述病症的治療,首先就是去除刺激肌肉收縮的病因,如輸尿管的結石,腸道內的阻塞,包括秘結的腸內容物。其次肌肉收縮不正常往往與一種或多種營養素的缺乏有直接關係,其中最多見的就是鈣、鎂、B族維生素的缺乏。當把所缺的營養素給足後,血管性疼痛、痛經、骨骼肌的震顫和痙攣性收縮很容易治癒。即使在發作期,也可以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內起效。所以血管性頭痛和痛經並不是什麼難治的疾病。

第7章 人體有過敏嗎(皮膚過敏、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

您有沒有發現,近些年來,過敏性疾病的發病人數越來越多?如皮膚過敏、支氣管哮喘和過敏性鼻炎都非常常見。而且過敏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樣,以前本來不是過敏原的,現在也成了過敏原。

其實筆者認為,人體就沒有過敏這種疾病或者是幾乎沒有。從一些女士到美容院美容出現皮膚過敏的過程就可以悟到過敏的本質是什麼。一些女士由於自己沒有相應的美容知識,也不會美容,就只好聽任別人的擺布。一些美容院的服務人員對皮膚結構和相應的美容知識掌握不到位,正好讓您碰上她了,她給您做美容時,搞不清手法和輕重,比如看到您臉上皮膚髮黃,沒光澤,就覺得您死皮太多,就建議您去死皮。其實死皮就是皮膚的角質層,對皮膚和皮下結構有重要的保護作用。去死皮要有正確的方法,去死皮最合理的方法不是採取機械手段將死皮去掉,而是應該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當皮膚更新加快時,角質層的厚度自然就薄了。為什麼孩子的皮膚看上去很嫩,很水靈?跟孩子皮膚新陳代謝快有直接關係。而一些美容院往往採用機械手段來去死皮(圖27-A)。

第一次做完美容一看,皮膚的黃色確實改善很多,也有光澤了,效果很好,您就滿意地走了(圖27-B)。其實這次去死皮,皮膚的角質層已經所剩不多。

一周後,您又第二次來到美容院,上次效果不錯,這次自然還是如法炮製,接著去死皮,可這時因為上次去死皮,皮膚的角質層還沒完全恢復,去死皮時,就連同死皮下的一些皮膚結構也去掉了(圖27-C)。

做完之後,效果也很好,不但皮膚不黃了,還有點「白裡透紅」,其實是皮膚已經受損,但您又不懂,您就更滿意地走了。第三周又來了,依然如此,去死皮,這次就更嚴重了,因為受損的角質層和它下邊的結構沒有恢復,這次之後,皮膚的結構進一步受損,皮膚更薄了(圖27-D),角質層和其下結構全被去除。這次做完之後,感覺不太好,皮膚髮紅,還有燒灼感,感覺還有點痛,回到家後,一用其它護膚品,就出現大家都認為的過敏現象。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為什麼第一次、第二次不過敏,而第三次過敏了呢?道理很簡單,是因為皮膚的原有結構被破壞造成的。所以過敏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在原有結構被破壞之後,一些損傷因素進一步刺激而引起炎症反應。這就是我們常見的皮膚過敏的過程。這跟在傷口上撒一把鹽沒什麼區別。絕大多數的皮膚過敏,說明的是您的皮膚結構被破壞了。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尤其是空氣質量的惡化,空氣中大量有害物質不斷損傷皮膚,即使您沒有去美容院做去死皮美容的操作,最終也可以導致皮膚過敏。當損傷因素很強時,一次就可完成這一過程,如染髮液染髮引起的面部皮膚過敏。上述傷害與硫酸引起的皮膚燒傷沒什麼區別,只是程度輕重的差別,前者叫過敏,後者叫燒傷,顯然不合理,所以我才說人體所謂的過敏性疾病極少甚至就不存在。

我這樣討論過敏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想告訴大家過敏的本質,只有理解了過敏的本質,我們才可以輕鬆治癒過敏,而不是今天臨床上採用的抗過敏療法。當臨床上不斷把一些人診斷為紫外線過敏時,事實上,已經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正常皮膚是不會出現紫外線過敏的,只有在皮膚的正常結構受到一定傷害後,才會出現對紫外線的過敏。今天的醫學認為過敏是由於肥大細胞被激活引起的,其實刺激因素為什麼會接觸到肥大細胞才應該是我們關心的重點。當我們皮膚的原有結構恢復後,一切刺激因素都會被擋在皮膚之外,皮膚過敏也就自然而然地治癒了。所以治療皮膚過敏的關鍵是消除損傷因素,恢復皮膚的原有結構。

根據上面的討論,支氣管哮喘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教科書上對支氣管哮喘的病因有這樣那樣的推測,其實並不複雜,支氣管粘膜上皮受損才是引起支氣管哮喘的病因。請想想,幾乎所有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在第一次哮喘發作前,都有一次上呼吸道感染史,即感冒,正是這次上呼吸道感染破壞了氣管、支氣管粘膜上皮的正常結構,為其它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進入支氣管粘膜下,刺激肥大細胞和平滑肌創造了前提條件(圖28)。隨著空氣污染日益加重,即使沒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在污染物對支氣管粘膜的損傷持續不斷進行之際,發生支氣管哮喘也是「指日可待」了。正因為是支氣管粘膜屏障出了問題,而不是支氣管平滑肌有問題,所以臨床上用氨茶鹼、激素類藥物舒緩平滑肌才不能治癒支氣管哮喘,而只能緩解平滑肌的收縮。要治癒支氣管哮喘,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恢復支氣管粘膜的原有結構。這是任何藥物也無法做到的,只有營養素才可以勝任此任務。使用營養素,就可以修復皮膚結構、支氣管粘膜的結構,皮膚過敏、支氣管哮喘就可以輕鬆治癒。而過敏性鼻炎也是相同道理。李姐,46歲,她自己講患支氣管哮喘至少有六七年的時間了,已經發展到每天服用氨茶鹼8片,可每天晚上還是發作一個多小時,有時必須用激素才能緩解。使用營養素後,僅5天的時間,晚上就不再發作了,一個月後,氨茶鹼的用量就減到5片。

當說到皮膚、支氣管粘膜被破壞,引起過敏,您可不要覺得一定要皮膚、粘膜缺失,才可引起過敏,當皮膚細胞之間、粘膜細胞之間的細胞連接受損,屏障作用就會減弱或消失,這種情況用顯微鏡都不一定查得出來,但足以引起過敏了。就如同一堵牆,磚和磚之間的縫隙不嚴密,就足以讓風過去了。

除了外在的過敏,我們也會看到吃了一些食物等也可引起過敏。在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中,腸道難免會吸收一些有害物質進入身體,這些威脅到身體健康的物質進入身體到達第一站肝臟時,一般都被清除掉,小分子類的由肝細胞解毒代謝掉,大分子類的可能由肝臟內的免疫細胞,主要是巨噬細胞吃掉清除。因此,一些人的過敏實際上是反映出他們的腸道、肝臟的某些功能異常或減弱,尤其是那些以前對某些東西不過敏而現在卻過敏的人以及以前只對某種東西過敏而現在卻引起過敏的東西越來越多的人,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由於肝臟解毒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的。因此,營養素護肝,來改善肝功能和消化功能,會解決很多人的過敏問題。

第8章 骨關節疾病(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股骨頭壞死)

第1節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好像是一個不明不白的病,關節一痛,往往就被診斷成風濕性關節炎。筆者跟醫學打交道20年的時間,至今沒明白風濕性關節炎是什麼意思,關於這個問題,還請教過很多醫生,但至今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風濕性關節炎是說這種關節炎是因為關節被風吹到了或由於陰冷潮濕而引起的呢?還是受中醫的風濕影響而起的這個名字呢?正是因為這個病的意思模糊,所以很多關節疼痛的病,在搞不清真正病因時,都被診斷成風濕性關節炎。

其實對於關節疼痛的病,除非那些外傷等極明顯的病因,病因並不重要,絕大多數患者來就診時,早已遠離病因,但關節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有損傷,機體就要修復,所以把修復關節所需的營養素給足後,關節的損傷修好,疼痛也就消失了。而修復關節時,蛋白質、維生素C和鈣等是最重要的營養素。

這樣的例子很多,其中一位60歲的阿姨,她雙膝的疼痛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我見到她時,她的雙膝腫痛,關節腔內還有積液,已經使用過很多種方法,效果一直不理想。她的身高大約1.65米的樣子,但體重近100公斤,肚子很大,這樣的體重再加上那樣的雙膝,您想想,她活動一定很不方便,來時拄著拐杖,雙腿發抖。我給她做了營養指導後,她的狀況在兩周左右就明顯好轉了,一個月後,當她昕到我又去了她們那裡的消息後,老人趕了過來,小跑著就進了屋子,拐杖早就不再用了,那種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老人是一位很快樂的人,還跟我講她腿不好時的慘狀,她60歲,在趕公共汽車時,一位70歲的老人請她先上車,搞得她很不好意思。而腿好了以後,讓她如釋重負,一臉的輕鬆,看到她腿治癒前後的樣子,真的讓我體會到健康自由的重要。

第2節 骨質增生

骨質增生是一個極有意思的疾病。它的形成和消退給我們提示了對人體重塑的無限可能。長骨刺的根本原因是缺鈣,而不是像很多人認為的身體里的鈣太多了。身體里各種物質是否缺乏一直是困擾我們的一個問題,包括醫生也是這樣認為:查一下血里的各種物質,水平在正常範圍,就說明身體里不缺。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們身體里有各種各樣的倉庫,比如鈣庫、蛋白庫、能量庫等等,各種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供給生命器官營養物,生命器官包括腦、肺、心、肝、腎。這些器官是不能出問題的,出問題就會危及生命,所以身體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這五大生命器官。當營養素缺乏時,身體就會從庫里、從非生命器官調動各種營養素給生命器官。以鈣為例,即使身體里的鈣已經嚴重缺乏,血中的鈣也會保持在正常水平,因為血中鈣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心臟的功能,是不能出現偏差的,身體會不惜一切代價來維持它們的正常,對於其它的很多營養素也是如此。所以不要認為血中各項成分正常就是正常。很多人對自己的健康、孩子的健康是很重視的,去查完之後就理直氣壯地說,什麼也不缺,一切正常。這顯然是走進了另一個誤區。

那麼,缺鈣為什麼就會長骨刺,而且長成那個模樣呢?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而且也包含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知識。這得從骨的應力反應說起,應力反應是骨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大家都知道,骨是一個承重的器官,我們之所以長成這個模樣,全是因為這一身的骨架。既然是承受力的器官,那麼它對力的變化就特別敏感,而且還會根據力的變化而不斷改建自己的結構和形狀,以適應這種力的變化,使自己在新的受力情況下有能力去最大限度地承受力量、去支撐。這就是應力反應,簡單地講,就是骨骼會根據它自己受力的情況而改建自己。而實現應力反應的基礎就是骨的改建能力。人的一生中骨一直在改建,有自動改造長得不合理的地方的能力。做個試驗就可以看到骨的改建能力和應力反應。您用右手掌的側面不斷撞擊桌子的邊緣,一個月後,去拍X光片,會發現遭到撞擊處的骨的局部會增厚。這就是骨對外力的反應。當不斷撞擊桌子的邊緣時,受力處的骨就會感受到不斷在受到力的衝擊,為了應對這股力量,它就會在受力處改建,加厚加固。有的牙科醫生會建議我們平時每天做叩齒運動,也就是用上牙敲擊下牙,目的是使牙齒長得更牢固,不易脫落。用力不要太大,否則會導致牙齒表面的那層釉質受損傷。通過每天輕輕叩齒運動,會刺激牙周的牙槽骨,牙周的牙槽骨因不斷受到力的刺激,不得不加固自己,使這些部位的骨密度得到改善,骨質不但不被吸收反而有所增多,將牙根緊緊圍住。這就是利用了骨的應力反應。但這種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因為這種方法會顧此失彼,牙槽骨被吸收,與全身鈣和其它營養素的缺乏有關,通過這種方法將其它地方的營養素調到牙槽骨,使牙槽骨得到加強,但其它部位營養素就更缺了,會出現新的問題。

關於對骨質增生的認識還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是我在向一位令我非常欽佩的老前輩請教問題時,我突發奇想,向他老人家問了一個我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問題,以至於我後來也覺得這個問題很怪,問得很沒有道理。為什麼要問這麼怪的問題呢?是想找個話題陪老人家聊聊天嗎?但令我慶幸的是,我多虧問了這個問題,才引發我自己對骨質增生的思考。

我的問題是:為什麼骨刺長在骨頭的邊緣而且還長成那樣?其實骨質增生也是應力反應的結果。以脊椎發生的骨質增生為例(圖29)。從脊椎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可以知道,椎體的中央比周邊受力要大,所以當血鈣減少,機體要調動椎體內的鈣入血時,會先從椎體的周邊調鈣入血,而不是從中央調鈣。因為中央受力重,作用大,調鈣就會從相對不太重要的周邊開始。當鈣質不斷從椎體周邊流血液時,椎體周邊部位就會越來越軟,越來越不能承重,但周邊部位也不是一點力都不承受,這些部位也會經常受力,尤其身體在前傾、後仰、側彎時,周邊部位受到的力就更大更經常一些。這些椎體周邊部位一受力,自己也感到力不從心,支撐不住,骨頭自己也知道:不行,這些部位需要加強。最好的加強方式就是鈣質再迴流,可身體缺鈣,鈣不可能迴流,怎麼辦呢?這些地方就只好湊合了,多長一些來加厚局部。骨是由膠原蛋白、鈣和其它礦物質組成的。既然缺鈣,就只好主要用其它這些成分多堆積一些湊合著用,這樣骨質增生就長在周邊部位且呈唇樣外突,骨刺就形成了。醫學上稱這種增生為營養不良性增生,是有道理的。從營養醫學的角度看,人體內幾乎所有的增生都是營養不良性增生,如在慢性炎症基礎上的各種增生,包括癌都屬於營養不良1生增生。

臨床上有一種病,即椎管狹窄,也是骨質增生造成的,是骨質增生在不同部位的表現。臨床上怎樣治療骨質增生和椎管狹窄呢?藥物的療效一般較差,更多地要採用手術的方法,去除增生出來的骨質。手術會暫時緩解壓迫的癥狀,但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椎體因鈣及其它一些礦物質缺乏導致骨質局部承受力的能力下降這種狀況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所以在兩三年後,骨質增生會再次發生。

怎樣治療骨刺引起的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疼痛和椎管狹窄等疾病呢?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補充鈣和其它的營養素。讓鈣迴流,骨質的承受力的能力恢復,骨質自然就不再增生。那麼長出來的骨刺怎樣能去掉呢?只要鈣和其它營養素補充到位,骨刺就會消失。因為骨的改建的能力,骨刺長出來是應力反應的結果,但骨自己也知道這樣長不合理,只是沒辦法,沒有合適的原料,只好湊合著長,當把營養素給足後,骨會迅速改建,把原來長得不合理的地方吸收掉,骨刺也就消失了。

陳哥是我的一位極好的朋友,家住在上海,當我們第一次相識時,因為覺得我們很合得來,我就跟他講:「陳哥,將來你的親戚、朋友裡邊誰有健康問題就給我打電話。」陳哥並沒有欣然接受,而是說他的朋友里也有一些醫生。我告訴他一定要記清楚我這個醫生跟別的醫生不太一樣。結果2006年的下半年,他的妻子兩條胳膊和雙手又麻又痛,以至於她什麼也做不了,她平時很喜歡打麻將,但這個病搞得她連麻將也打不了,因為坐下來時比站著癥狀要更加嚴重。嫂子在陳哥家的地位舉足輕重,一看嫂子這樣了,陳哥趕快帶著她去醫院,其實從癥狀上已經可以判定是頸椎病,頸椎的骨質增生了。到醫院一查,果然是頸椎的骨質增生了。醫生建議手術,把增生部分鑿掉,並從大腿取一塊兒骨頭做融合。陳哥一聽就慌了,嚇得要死,還好沒有忘記給我打電話。我指導嫂子使用上營養素。兩周後,我電話尋問陳哥,因為要跟蹤一下療效。結果他在電話那頭兒非常興奮,說:「你嫂子昨天一口氣洗了三床被子。都好了!!!」我又打電話問候嫂子,嫂子更是開心,力邀我到上海做客。我告訴她要繼續用營養素,不要因為不麻不痛就停止服用,因為骨的進一步改建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如果不補鈣可不可以把骨質增生治好呢?有一個方法即使不補鈣也可以把骨質增生治好。那就是運動。生活中,我們會見到這樣的人,因為頸椎病,兩個胳膊很麻很痛,非常痛苦,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疼得甚至連覺也睡不好。做不了什麼事情,又痛,心情很不好,為了散心就去逛街。結果看到街邊有跳舞的,跳老年迪斯科,反正也沒什麼事,看一會兒,看著人家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樣的自由,很是羨慕,看著看著就有點感覺了,感覺還挺好,明天還來看,一連看了好幾天。越看越有意思,而且對音樂越來越有感覺,有時看人家跳舞自己的腦袋也會跟著音樂動,大致地舞該怎樣跳也學得差不多了,就參與其中,跟大家一起跳,別人把雙臂舉過頭頂很輕鬆,他因為頸椎病舉不了那麼高,但也不斷地跟著舉,終於有一天,不知不覺中,他的雙臂也可以自由地高舉了,兩條胳膊和雙手也不麻不痛了。這樣頸椎病就治好了。

為什麼沒有補鈣也可以治好頸椎病呢?是不是本來就沒必要補鈣呢?其實我們的身體很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哪個部位用得多了,身體里更多的營養素就要向這個地方流動,身體甚至不惜拆東牆也要把拆下來的營養素補到不斷被使用的西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經常運動的老年人腿腳一般更靈活一些,比他的同齡人更硬朗一些;經常用腦的老年人,他的精神狀態一般會很好,頭腦比他的同齡人更清楚更靈活,還不容易發生腦軟化和老年痴呆。比如我讀博士時的導師,已經80多歲了,但每天精神旺盛,思路清晰敏捷,還忙於寫書。同樣道理,雖然身體里缺鈣,但跳迪斯科時,要不斷地搖頭和抬起上肢,也就是說肩頸部的關節不斷被使用,而您那裡又長得不合理,身體就會趕快把鈣調過來,對這些地方進行改建,使它們靈活好用起來。但是雖然頸椎病是治好了,而身體里鈣缺乏的狀況並沒有得到糾正,所以其它地方可能又出問題了,甚至有可能是更嚴重的問題,比如股骨頭斷了。所以補充鈣和其它營養素才是從根本上治療骨質增生的正確方法。

如果能充分利用應力反應和骨的改建能力,甚至可以對人體進行重塑,人體很多長得不合理的地方,身體自己都知道,只是因為沒原料,所以沒辦法進行改造,當給足原料後,身體自己就會自覺改造,而且原料給得越早,效果越好。最合理的是從小就給足各種營養素,這樣您的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長得非常合理,該凸的地方凸,該凹的地方凹,該胖的地方胖,該瘦的地方瘦,腿很直,肌肉的形狀發育得很好。一句話,當營養素給足後,孩子的身體就會以遺傳信息為基礎,最大限度地良勝發展自己。身高沒達到預期、「O」形腿、牙齒排列不齊等等都是鈣和其它營養素缺乏造成的。利用應力反應和骨的改建能力,「O」形腿變直都不是沒有可能的(圖30)。「O」形腿的形成主要是由於缺鈣。我們的兩條腿每天承受很大的力,而「O」形腿承受力的能力顯然遠遠小於長得很直的腿,連您的小腿的骨頭自己也知道這樣長不合理,只是沒辦法,因為缺原料,當您把鈣和其它營養素給足後,它也會自動改建,可能只是需要的時間長一些,而且需要一些其它的輔助措施。

第3節 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也是骨關節疾病中一個很常見的病。吸煙、喝酒、不良的生活嗜好、藥物等等似乎都可引發或導致該病的發生,至少是對此病不利。但當我們認識到它是一個慢性病時,就知道它的病因往往是不明顯的或不鮮明的。這就是急性病和慢性病顯著的區別之一,所以在治療慢性病時,病因探究在很多時候就不是特別急迫的事,而治療治癒它應是放在第一位的,同時把可能的病因排除一下就可以了,而急性病則不同,首先要去除病因,去除病因也是治療的重要手段。

股骨頭壞死顯然是一個慢性病,其病因往往是無從考證的,很少有像非典時大量使用激素後導致的股骨頭壞死這樣病因明確,故採取有力措施治癒此病是最重要的。醫生已經意識到股骨頭壞死與股骨頭的血液循環障礙有直接關係,故採用手術的方法將血流較好的血管與向股骨頭輸血的原有血管吻合,以改善股骨頭血液循環,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療效。但股骨頭壞死與兩個因素直接有關,就是缺鈣和股骨頭循環障礙,故只有在改善股骨頭的循環障礙的同時,補充足夠的鈣和其它營養素,才會達到很好的療效。

其實股骨頭壞死並不難治,很多病例也無需動手術,使用營養素,股骨頭壞死,尤其是早期的病例,也就是骨股頭還沒有明顯變形之前的病例,100%可以治癒,早期股骨頭壞死的患者使用營養素,兩周內臨床癥狀就可完全消失。即使有一定的變形,營養素治療後,也可以湊合著用,如果其它措施得當,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其形狀也不是沒有可能。千萬不要把我們身體里的「零件」輕易地扔掉,比如股骨頭壞死,一換成金屬的股骨頭,就註定一輩子都要使用這種股骨頭了,再也沒有治癒的可能了,因為您身體的修復能力不可能再幫到您,金屬股骨頭是不需要營養素的。

類似的情況如心臟瓣膜置換,各種器官如肝、腎的移植,都應該非常的謹慎,因為我們的身體真的是潛力無限,很多時候在我們認為沒有可能時,身體自己卻將它變成現實。中央電視台曾播放過一個例子,一個16歲的男孩,左下肢和左腳疼痛變黑,到醫院去救治,醫生診斷無誤,「左下肢脈管炎」,建議截肢,這個孩子死活也不肯截肢,就回家了,在家躺了十幾年,結果他的左下肢又好了,完好無損。那您想想,如果要截了,怎麼還會有今天的這條腿呢?不截肢身體的修復能力才有機會把這個病治好。

第9章 慢性腎炎可以治癒

儘管慢性腎炎也屬於慢性炎的一種,但慢性腎炎與其它慢性炎有一定的區別,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腎結構的不可再生性。腎的結構單位會壞一個少一個,不能再生,這就很危險,說明一旦有腎的結構單位被破壞,腎臟再回到正常時的功能貯備的可能性是零。這與肝臟形成鮮明對比,肝臟被破壞後,可以完全修復再生。故腎炎一定要早治,越早越好。

慢性腎炎的病因至今也沒有搞清楚,但腎損傷後修復是可以做到的,營養素可以盡最大可能修復能夠修復的部分,將炎症扼制住,阻止其繼續蔓延,並逐漸使炎症消退,將腎炎治癒。臨床上治療腎炎,更多地使用激素,激素治療本身就不是從根本上治癒腎炎的方法,因為腎炎不是因為體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即使暫時將病情穩定住,也會看到一些患者多少年後發生尿毒症,也就是說,腎炎並沒有真正治癒,炎症還在不斷地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蔓延。營養素治療慢性腎炎,一方面修復腎臟的損傷,另一方面對體內的各系統功能紊亂進行糾正。這樣就可以達到治癒。

在治療腎病時,很多人包括醫生對蛋白質的使用有所顧忌,認為本來腎就壞了,使用蛋白質會進一步損傷腎功能。這是沒有必要的擔心,首先,不管是不是使用蛋白質,患者每天都有尿蛋白,這說明蛋白尿與是否使用蛋白質無關;其次,大量蛋白質每天被尿出,身體處於低蛋白狀態,很多器官的蛋白質會被抽調來轉變成血液中的蛋白質,所以不補充蛋白質,全身各器官都會進一步受損,其中以肝腎受損最為嚴重;第三,尿出的蛋白不一定是您吃進來身體吸收的蛋白質,因為身體要經過肝臟進行蛋白質代謝,合成人體需要的蛋白質;第四,有足夠的蛋白質供給,才能平衡機體的免疫功能,修復損傷的腎臟。所以在腎功能沒有明顯異常的情況下,蛋白質一定要大量使用,不會對腎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反而會加速腎功能恢復和腎結構的修復。

第10章 纖維化、器官硬化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

提到慢性炎,您就不會陌生了,因為這本書中反覆提到這個詞,是我們人體最常見的一類疾病,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胃潰瘍、慢性腸炎、慢性肝炎、慢性腎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宮頸炎等等。慢性炎本身並不可怕,很多時候您甚至毫無感覺,但由慢性炎引起的兩大疾病卻是足以致命,慢性炎可能導致癌症,這在前面已經論述。慢性炎導致的另一類致命性疾病就是器官纖維化、器官硬化(纖維化是組織學上的稱呼,就是纖維組織增多了,硬化是感覺上的稱呼,纖維組織越多,器官越硬,所以稱為硬化)。

能夠反應器官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細胞被稱為這個器官的實質細胞,如肝細胞就是肝的實質細胞,肺泡細胞就是肺的實質細胞,胃粘膜上皮細胞和粘膜內的腺體是胃的實質細胞等等。慢性炎症存在時,這些實質細胞的生存環境逐漸被破壞,他們活得很困難,逐漸地這些實質細胞萎縮消失甚至直接死亡,導致這些器官內實質細胞的數量銳減,這就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生的過程。慢性萎縮性胃炎由慢性表淺性胃炎發展而來,就是因為炎症破壞了胃粘膜內腺體的生活環境,導致腺體逐漸消失,胃粘膜變薄而得名。使用營養素,可以使慢性炎症消退,粘膜腺體的生存環境得到改善甚至完全糾正,消失的粘膜腺體可以再次再生出來,這樣慢性萎縮性胃炎就可以治癒。

慢性炎導致器官硬化是臨床各科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呼吸內科的肺心病,消化內科的肝硬化,腎內科的尿毒症,血液科的骨髓纖維化,其本質都是在慢性炎或慢性損傷前提下發生的器官纖維化。儘管發生器官和部位不同,但從本質上講都是一個病——器官纖維化,而它們也跟我們常見的一種現象——疤痕是相同的病。

為什麼慢性炎或慢性損傷會導致纖維化呢?其實纖維化是人體自身修復的一種方式。儘管很多人包括絕大多數醫生視之為洪水猛獸,但以纖維化的方式進行自身修復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是人體不得已而為之。人體的修復有兩個境界,最理想的修復方式當然是把損傷的部位修成原樣,達到天衣無縫,比如一些肝細胞死掉了,那就按照原有的組織結構和細胞形態再長出一些新的肝細胞,把原來的缺損修好,這是最理想的。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本來可以原樣修好,但長期原料供給不足,不但導致原有的損傷不能修好,而且損傷範圍會不斷擴大,最終難以原樣修復。另外,身體各器官的大小形狀早有定數,身體是不允許有損傷而不修復的,所以想方設法也要把那些缺損修上,在沒有原料(即營養素)或營養素不足時,身體只好啟用另一種境界比較低的修復方式,就是纖維化。這就有點像您家牆壞了,出現一個洞,最理想的解決辦法當然是搬來磚,運來沙石料,將牆原樣修好,可您沒有磚和沙石等,您只好用紙或破布把那個洞先堵上湊合。其實纖維化就是人體不得已而為之的修復方式,是沒辦法的辦法。當您把原料給足後,身體會對這種不理想的修復進行重新修復,使之儘可能地恢復原有的結構和功能。徐伯在80多歲時患有嚴重的肺心病,當時病情已非常危險,右心衰竭,全身水腫,醫院下了兩次病危通知書。使用營養素後,到今天已經又多活了5年多的時間,而且在這5年中,從沒有因為肺心病而住過一次醫院。

在纖維化能不能再重新修復這個問題上一定會有很多的爭論,不要怕爭論,爭論是一件好事,因為科學就是在吵吵鬧鬧中得到發展的。以今天醫學的知識判斷纖維化、器官硬化的後果,一定是前景暗淡的,器官硬化被醫學認為是不可逆的。從臨床那些肺心病、肝硬化和尿毒症患者的結果似乎也證實著醫學的看法是正確的,即纖維化是人體不可逆轉的疾病,這些患者的死亡率幾乎是100%。但從營養醫學的角度看,這些疾病的前景一片光明,治癒率會很高,除非那些非常嚴重的病例,即那些已經不給身體修復時間的病例無望治好外,其它的病例都極有可能治癒。理由至少有二:第一,一個器官應該長成什麼樣,在胚胎時期就有「圖紙」可遵循,而且這種信息一直伴您終生。從動物實驗也可以證實這一點,比如將肝臟切去70%~80%,殘餘的肝臟可在3周(大鼠)至8周(狗)內就長到原有肝臟大小,而且長到原有大小後,肝臟就停止生長了。切去70%~80%都可以再按原樣長完全,您覺得一些區域的纖維化不能修復嗎?第二,所謂的纖維化就是由膠原纖維填充缺損的組織,很多人認為膠原纖維一經產生,就很難再被消除。其實您看看骨的改造過程就知道了。骨組織就是由膠原纖維和礦物質組成的,膠原纖維就像蘆葦編的席子,一層席子上撒一層以鈣為主的礦物質,再加上一層席子再撒上一層礦物質。骨組織就是這樣的結構。那麼在骨的改造過程中,就要溶掉一些骨組織,在這一過程中當然要分解大量的膠原纖維。在骨的改造過程中這是很自然的事,沒什麼難的,這個工作主要由一種叫做破骨細胞的細胞來完成,而破骨細胞是由一種巨噬細胞變來的。全身各處都有巨噬細胞,所以分解掉膠原纖維在任何組織都應該不是難事。

提到疤痕您往往就不陌生了,您甚至知道什麼營養素消除疤痕最有效,那就是維生素E。天然維生素E會使手術切口平滑癒合,會讓燒傷的皮膚長得近乎完美。我相信很多朋友在讀這本書時,總想問為什麼這些營養素會有這樣的作用,例如天然維生素E為什麼會有消除疤痕的作用,總想了解得更深入一些。其實深入探究時我們可能就陷入一個漩渦,如果把天然維生素E為什麼會有消除疤痕的作用這個問題搞清楚了,那麼醫學科學都將是一個天大的進步,因為細胞內的變化太複雜,細胞之間的聯繫更複雜。我們是看到維生素E有很好的消疤作用,那麼維生素E是通過哪些途徑實現這一作用的?答案是降低細胞耗氧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抑制生成纖維的細胞產生膠原纖維等等。這樣的答案,似乎是明白了,但根本沒說清楚,因為維生素E是怎樣抑制生成纖維的細胞生產膠原纖維的?是作用的哪裡?啟動了細胞的哪些反應?是通過維生素E的直接作用還是通過其它細胞對生成纖維細胞施加作用?其它細胞會有哪些反應?細胞內的各條反應鏈是怎樣進行的?如何調動基因等等?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問題出現,而且都是很棘手,很多至今都沒有搞清楚的問題。所以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講,還是只看結果更好一些。當然這只是筆者私下的淺陋的認識。

從天然維生素E對疤痕的近乎完美的作用,我們對各種硬化性疾病的治療就有信心了,因為肺心病的肺部病變、肝硬化、尿毒症的腎臟病變本質上都是在慢性損傷的基礎上疤痕形成,所以維生素E和其它營養素的使用會從根本上解決這些致死率極高的疾病。尤其是在肺心病、肝硬化和尿毒症的早期,效果極佳,甚至會無限期延緩這些病的複發和繼續發展,肺心病的肺部病變、肝硬化的肝臟病變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走向惡化,肝硬化甚至可以達到完全治癒。而尿毒症要困難一些,因為腎的結構單位不能再生,只能儘可能地保住未受損和可以修復的腎的結構單位。所以尿毒症不可能完全治癒。從營養醫學的角度看,真正威脅生命最難治癒的疾病不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而是晚期肝硬化和晚期尿毒症。但也不是一點生存的機會都沒有。總之硬化性疾病,包括全身各器官的纖維化都有治癒或完全緩解的機會,原則是越早使用營養素,治癒或完全緩解的機會越大。

第11章 睡不著(失眠)與睡不醒

失眠是一個讓人很痛苦的疾病,人類進化到今天,一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在進化過程中,身體形成了一整套的生物鐘,不同時段,身體各器官的功能狀態不同;不同時段,身體里各種激素及其它一些物質的生產、分泌都有所不同。而失眠打亂了這套生物鐘的節律,會導致身體各器官系統出現各種問題。

人為什麼要睡覺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體各器官系統需要自我修復和功能狀態的調整。從早上您一睜眼醒來,您身體的各器官系統就只有一個任務,就是全力以赴支持您的各種活動,您的走、跑、跳,您的思考,您的喜、怒、衰、樂、悲、恐、驚等等,這是一項非常複雜、非常繁重的任務,即使各器官系統自己受到一些傷害,他們都沒有時間顧及自己。睡眠正是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將自己的問題解決以便第二天更好地支持您的各種活動。正是因為這個道理,才有在充足睡眠後神清氣爽的感覺。睡眠不充足,您的大腦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您就頭腦不清、頭髮蒙;您的肝得不到休息,您的脾氣就不好,容易煩躁;您的心臟得不到休息,您就會出現心慌;您的肌肉得不到休息,就感到疲勞,容易氣短、胸悶。長期失眠,包括不按時睡覺熬夜的人,身體里很多器官會造成長期慢性損傷。這種損傷會造成很難治癒的疾病,比如心臟的慢性耗損,會導致一些心肌細胞萎縮消失,在早期是不會表現出什麼癥狀的,但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旦癥狀顯現出來,再治療起來就困難了,因為那些死去的心肌細胞不可能再長出來。

可見失眠是多麼嚴重的健康問題。失眠從小就可以發生。很多小孩兒甚至新生兒夜裡哭都是因為失眠,很多小孩兒腦後一圈頭髮消失發白(醫學上稱為枕禿)也是失眠或睡不踏實造成的。孩子很小,還不會走,他睡不著覺又不能像您那樣起來干點什麼,他還只會躺在那裡搖頭晃腦或因為睡不踏實迷迷糊糊晃腦袋或翻滾,久而久之,枕禿就形成了,也就是說,枕禿是孩子用頭和枕頭不斷摩擦形成的,您想想孩子得多痛苦。小孩兒失眠主要是因為缺鈣和其它一些營養素缺乏,而大人的失眠情況就複雜一些,但仍以鈣缺乏為主,絕大多數失眠的人在用上營養素後,最快的三天之內就可以熟睡了。但也有個別人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包括這些人的性格類型、工作性質、心理問題和營養缺乏。性格比較敏感的人,遇到一點小事也不得了,什麼事都往自己身上攬,人家無意中的一句話也想是不是那個人在有意說我。工作中頭緒比較多、亂,每天要考慮很多事,內心世界不安靜等等都會影響到睡眠質量。這些人也是最容易發生所謂更年期綜合征的高危人群。

藥物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失眠問題,太多的人,一開始吃半片、逐漸不得不加到一片、二片、三片、四片……甚至七片、八片,仍然睡不著。服用治療失眠的藥物仍無濟於事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就像小孩子餓得睡不著,您不給他吃的而是打他,強迫他睡,效果一定很差。藥物不但不能治癒失眠,還會導致肝臟嚴重受損,還造成很多人對睡覺產生心理恐懼。補充營養素是給機體食物,是治癒失眠最合理的方法。睡得著覺的人根本無法體會失眠人的痛苦。一位60多歲的老人,因為睡不著覺已經到過很多醫院就醫,但一直效果不佳,而且在她找到我時,她已經連續三天沒有合眼了,她拉著我的手,那種懇求但又無助的眼神,那張蒼白且浮腫的臉,那一頭蓬亂的白髮,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營養素不到一周的時間幫她解決了問題。我的學生小馬在給家裡的媽媽打電話時,母女兩個在電話兩端痛哭,媽媽的負擔很重,要掙錢供她和弟弟上學,白天的勞動量很大,可夜裡又睡不著。她的媽媽實在受不了失眠的折磨,想自殺。營養素輕鬆簡單地治癒了她的失眠。營養素治療失眠的療效有時甚至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它不光是安神,保持神經精神系統的穩定性,還有極好的解壓能力。胡女士的爸爸被懷疑是肺癌,在醫院就診等待最後確切的診斷。這種等待跟等法院的判決是否是死刑的感覺差不多,因為一診斷成癌那就是九死一生,您說他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營養素僅使用三天,他20多年的失眠就消失了。

好的睡眠質量應該是躺下很快入睡,該醒時就醒,而且醒後全身輕鬆,有睡一宿覺很過病很解乏的感覺,睡醒了非常精神,神清氣爽。但有一些人卻不是這樣,他們不是睡不著而是睡不醒,每天覺很多,總也睡不夠,白天睡夜裡也睡,早晨醒後還想睡,賴在床上不願起,白天工作時容易頭腦不清,記憶力減退,容易忘事等等,這些都說明您的身體處於透支狀態,所謂透支,其實就是營養素供應不足的後果。這種現象極普遍,我在給醫科大學的學生上課時,經常看到,一宣布下課,很多學生都趴在書桌上睡覺,這是典型的營養不良的表現。

第12章 精神疾病並不難治

您真的不要小看營養學,太多人把家中「科學飲食」看作是營養學,把醫院的營養配餐看作是營養學,其實他們不過是營養學中的冰山一角,只有把營養學上升到「營養醫學」或叫「營養治療學」的高度,真正用營養學的知識維護健康治療疾病,才能還給營養學本來的面目。而且筆者認為營養醫學比營養治療學的稱呼更貼切,因為前者涵蓋的內容要廣泛得多。營養學非常博大精深,透過這本書您可能覺得營養學很簡單,是的,營養學有簡單的一面,只要您張嘴把營養素吃進去,您就已經用營養學維護健康了。但營養學也有極其複雜深奧的一面,複雜到人體有多複雜,營養學就有多複雜。

營養學滲透到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您的一個眼神、一個笑容、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一個想法都跟營養有直接關係。表面上看,生活中似乎有很多突發事情,很多人認為是偶然事件,其實生活中幾乎沒有偶然事件,全是必然。比如撞車,怎麼撞的是您而不是別人呢?一定是您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了。還有人講他沒注意他想事呢,過馬路為什麼不注意?人什麼時候最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俗稱腦子走神)?就是在營養跟不上疲勞的時候。看看足球比賽的情況,足球賽剛開始時,隊員個個精神抖擻,非常活躍,見球就追,而下半場快要結束時,個個體力嚴重透支,球從他身邊過都反應不過來,解說員講某某隊員注意力不太集中。再想想我們自己,當我們疲勞很累的時候,別人跟我們說話我們可能根本聽不進去,很快腦子就想別的去了。而且營養素缺乏時,您的想法都會出問題,會出現很多稀奇古怪的或消極的想法,遇事容易想不開。

一位患有嚴重腰腿肩頸疾病的大姐找到我給她做營養指導,不到60歲,頸椎和腰椎都有些強直了。她來到我這裡後,跟我聊到一個問題:她以前到骨關節病的專科醫院去治療時,曾經有過很奇怪的想法。這種想法讓她很恐懼,就是她到醫院去看病時,那個醫院的大樓很高,在爬樓梯時,一邊爬一邊想:我要是從這兒跳下去會不會摔死呢?有時甚至會停下腳步向下看看,測測高度,甚至有一點想試試的衝動。當她把這個奇怪的想法說給其他病友時,她發現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想法。這就是營養缺乏的後果。

還有一位感覺自己身上長蟲子的朋友被我「撿」到。她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五年前的一天她去爬山,爬到半路上時突然想去方便一下,可是又一時找不到衛生間。沒辦法就到路邊把問題解決了,但當她站起來時,感覺不對了。她突然感到有蟲子進入她的身體了,就趕快到醫院去治,醫生還以為她真的有蟲子,就給她用殺蟲子的藥物,連用了三個月,她還說有蟲子,就又用了三個月,但還是說有蟲子,醫生也有些明白了,說她是精神問題,不是蟲子問題。但她不信,明明是蟲子問題,還說是精神問題,她就接著「折磨」那個醫生,「折磨」他和其他醫生兩年多。那個醫生終於急中生智,想出一個很妙的主意,告訴她我們醫科大學有一個寄生蟲教研室,那可是全省最會治蟲子的地方。她信以為真,就跑到醫科大學的寄生蟲教研室,正好碰上我們張教授。張教授一聽,就開始給她講各種各樣的蟲子,這個蟲子得什麼樣的病,有什麼癥狀,那個蟲子得什麼病,有什麼癥狀,還帶她去標本室看蟲子,這個蟲子長什麼樣,那個蟲子長什麼樣,花了兩個多小時都講完了才想起問她身上的是什麼蟲子,她說她也不知道,張教授一聽就說:「那不行,你得讓我們看到你身上的蟲子,我們才會治。」這句話她聽懂了,回家後只要是她覺得身體哪裡一動,覺得是蟲子,就拿剪子剪,然後把剪下的組織送到寄生蟲教研室檢查。哪裡有什麼蟲子,都是她身上的肉或分泌物,就這樣又折騰了兩年多,是寄生蟲教研室的老師在聊天時提到這個人,我一聽就趕快要求她們把她介紹給我。等到她再來送東西檢查時,我們見面了,她一邊講她的這一段經歷一邊流眼淚,太痛苦了。她講完後就問:「王教授,您相信不相信我身體里有蟲子?」我說:「你這就是蟲子,沒蟲子你不可能會成這樣。」她一聽就來了精神,五年來終於找到一個知道她身體里有蟲子的「高手」。她請求我給她治療,我建議她用營養素提高機體免疫力,通過自己身體免疫能力的提高,讓免疫系統把蟲子殺死。她一聽有道理,事實上我是想讓她把殺蟲藥停掉,一天吃兩種殺蟲藥,每種各吃12片,這樣已經吃了幾年的時間,對她的全身各器官尤其是肝的傷害太大了。她採納了我的建議,開始停葯服用營養素,三周之後再見到她時,她高興地告訴我她可以跟別人吵架了。而在這之前,一個40歲左右的女人,別人說她一句她都反應不過來,您想想她當時有多可憐,眼睛轉動緩慢,目光獃滯,思路不清,反應也慢,語速也慢,面部基本上沒什麼表情,即使敘述到傷心的地方掉眼淚,面部的表情也很麻木。第三周來的時候她的表情豐富了許多,開始有了笑容,眼睛也開始有神了,看上去心情好了很多,但看得出來,還沒有恢復到正常狀態,她對身體里蟲子的活動仍然很關注、很敏感、很擔心。等到一個半月時,再見到她,她已經基本上恢復了常態,說說笑笑、輕鬆自如、兩眼神采飛揚、思路清晰,並告訴我她現在入股和朋友開了一個棉紡廠,而且到全國各地收棉花,她還負責跟棉農談判,討價還價。到兩個月時,我才告訴她的問題根本不是蟲子鬧的,她的身體里從來就沒有蟲子,而是因為營養缺乏。當人體某些營養缺乏時,很容易會產生各種各樣古怪的想法和異常的感覺。她的病也不是因為爬山方便時蟲子進入身體,而是因為她的身體已經到了要發病的邊緣,如果不是去爬山也會因為其它事情而找一個借口發病。到這時她接受了我給她的解釋,而且很認同,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而在營養素治療過程中,其它的任何藥物治療和其它輔助治療手段都沒有使用。

同樣,各種各樣的精神問題都是以營養缺乏為基礎的。因為精神壓力是需要緩解的,而緩解這些壓力的手段只有兩個:營養素解壓和有效的溝通,兩者缺一不可。兩者中以補充營養素為基礎。一個朋友,才認識一個多月,他的妻子和弟弟的媳婦吵了一架,非常生氣。她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的,生氣就自己「享受」,也不跟別人講,結果癥狀出來了。胸悶氣短、心慌、全身乏力、沒有食慾、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頭暈背痛、情緒不穩、煩躁。先生一看非常擔心,就說找我看看。結果才認識不久,可能覺得不好意思,妻子就說先去醫院查,查出問題後再來找我。兩個月的時間,先後去了五個大醫院,一邊檢查一邊治療,狀況越來越重,還出現了發燒。等到找到我時,她和她的先生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當時她一個上午就在家哭兩次,發愁而且越治越感覺沒希望。同樣沒有藉助其它的治療手段,連心理治療都沒有做,只給她做營養指導使用營養素,只兩周的時間,她的所有問題就全部解決了。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而一些事情還沒想明白沒看開就把它們放過去了,這樣很危險,這些事情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們會進入我們的潛意識。潛意識的問題要重視起來,它有時會嚴重干擾我們的行動、情緒、思維方式等等,甚至會決定您的成敗。例如,在一場比賽中,某個隊本來能力很強,有絕對把握戰勝對方,但賽前在思想上輕敵了,上場後會看到這些隊員動作遲緩、技術動作不到位,即使是在落後的情況下,也提不起精神,最後輸掉比賽。按道理講,都快輸球了,該拚命了,他們表面上看也不再輕敵了,但就是打不起精神來,為什麼?是潛意識在作怪。是因為在潛意識裡這個問題沒有解決。

人的意識狀態可以歸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我們可以隨時進入的意識狀態,醫學上沒有給我們清醒時的意識狀態起個什麼名字,只做一個描述,如意識清醒等,為了便於理解,我幫您給這種意識狀態起了個名字,您可以稱之為常意識或明意識。另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潛意識。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充斥在我們周圍,很多事情還沒想明白就又來了下一個事情或問題,這樣就會讓一些有負面影響的問題沉積下來進入潛意識,而在這個層面上發揮作用。很多人經常會心煩、不愉快,卻說不清是什麼事引起的,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潛意識在作怪。

如何解決潛意識的問題呢?這就要經常檢討自己的內心世界,要像看一本書那樣,如果有一些頁沒看就翻過去了,一定會妨礙我們對整本書的理解。怎麼辦呢?要重新一頁一頁地翻,看哪一頁沒讀過,要找出來把它讀明白,再去讀下一頁。對待潛意識的問題也要這樣做,是哪些事情在暗中干擾您的情緒?要一個一個地找出來,把他想明白,才會釋然。想一想藥物能幫您看開一件件原來沒看明白的事嗎?

精神疾病的發生往往也是一個慢性過程,也有亞健康狀態,即精神疾病的早期階段,只是此時沒有明顯的精神癥狀。是一連串的事情給精神壓力的過程。各種各樣的程度不同的打擊對精神不斷施加影響,最後因為什麼事而引發出癥狀來。一些朋友看過《祥林嫂》的電影或話劇,看看祥林嫂的「發病過程」就可以讓我們體會到一些精神疾病的發病過程。祥林嫂命很苦,跟她的第一任丈夫沒過幾年,男人就死了(一個打擊),結果她被婆家賣給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賀老六(一個打擊),還好,賀老六人不錯,對祥林嫂也很好,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她內心的創傷得到一定的緩和,不料好景不長,賀老六又病死了(又一個打擊),而且禍不單行,她的孩子阿毛又被狼叼走了(又一次打擊),一次次的打擊最終讓她神情恍惚、瘋瘋癲癲。

這樣的發病過程本身就決定了對該類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應該是關心他、愛護他、帶他重新認知、帶他一起去體驗、體會、培養他正確的思維方式、帶他站到一個更高的思想境界去看待以前發生的事,將以前在心理和思想上的結一個一個幫他打開,他的病也就從根本上治癒了。藥物是不會做到這些工作的,只能讓人的思維更加紊亂,讓這些患者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力下降,正常反應變遲緩,語言能力減弱……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絕大多數的精神病患者不是越治越輕,而是病情越來越重,越治越沒信心。即使少數病人用藥後表面上治癒了,但這些人的行為舉止、面部表情仍不太正常,更重要的是他們脆弱的心理沒有得到改善,稍微遇到點兒什麼事就又複發了。

焦慮、抑鬱可能是目前最常見的精神問題,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在選擇上出了問題。一位男士在單位任副處長,工作上很努力,但自認為自己能力有限。不料被領導器重,要將他任命成處長,這下他的壓力很大,不想去上任,但又怕領導失望,辜負了上級領導的美意和對自己的重視。去當處長又擔心自己能力有限,干不好,也會對不起上級領導對自己的厚望,還被別人笑話。是去還是不去呢?去?不去?去?不去?這跟微機的死機原理相似,大腦的思維進入死循環,卡住了。微機的正常運行方式是執行完A程序後就去執行下一個B程序,然後是C程序,再是D程序,如此不斷地運行下去(圖31),而死機時,程序不再這樣運行,而是在A程序和B程序之間不斷循環往複。您可以做個試驗,像您跟朋友們聊天,一聊聊半天也不覺得累,很開心、很輕鬆,那是因為您一直在講不同的話。如果講相同的話,感覺就不一樣了。可以做個試驗,您去室外,看著天帶著表情專註地說500句「今天天氣真好!」您試試,感覺會很累,因為是枯燥的重複。當一個人的思維進入死循環,就會很累,全身不舒服,坐卧不安,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那才是「困擾」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

所有精神出現問題的人,我都建議給他們用上營養素,以緩解壓力,穩定情緒,改善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狀態。使用營養素是進一步進行心理疏導的必要準備。前面提到的那位副處長睡眠很差,用上營養素後,在一周內就改善了,一般狀況也好了很多,然後簡單地進行了一次心理疏導問題就解決了。他現在很好,在做處長。還有一個孩子上高中二年級,失眠。失眠是很多精神問題出現的前兆或導火線,而且失眠會逐漸加重精神癥狀,而精神問題又可以反過來促進失眠,形成惡性循環。這個孩子晝夜難眠,搞得身體很差,身體越差對自己的學業越沒信心。每天在想:我這樣的身體能考上大學嗎?考不上大學我這一輩子不就完了嗎?算了,身體這麼差,就不上學了,可不上學這一輩子不更完了嗎?就這樣反覆地想,上學,身體不行,耽誤了自己的一生;不上學,自己的一生也毀了。上?不上?上?不上?使思維進入死循環,出現抑鬱症的表現。如前所述,失眠主要是營養缺乏問題,補充營養素,改善睡眠,再進行心理疏導。這種問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解決了,最快的需兩周左右。

第13章 治癒更年期綜合征和女性的保養

很多40、50歲後發生的精神疾病都與更年期綜合征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更年期綜合征是多發生在40、50歲左右的一種疾病,患者性情不穩定、易發脾氣、情緒易激動、手足甚至全身肌肉震顫、失眠、盜汗、心流面色潮紅、腰酸背痛……

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是30多歲的人出現這種表現呢?20多歲還沒有結婚的人出現這種表現呢?幾歲、十幾歲的孩子出現這些癥狀呢?在這些人群中這樣的病例也有,只是數量少些,都叫更年期綜合征?顯然這個叫法不合理。更年期綜合征絕對不是卵巢功能不足引起的,充其量是引起其發作的導火線。當看到孩子們在以缺鈣為主的多種營養素缺乏後出現的情緒不穩定、易發脾氣、失眠、盜汗等等表現後,我就悟到「更年期綜合征」還不如改名叫「營養素缺乏綜合征」。

劉醫生是一位很棒的兒科專家,醫術精湛,對醫學的悟性很高,很多家長都是專程找她來看病。當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就覺得她很了不起,醫德高尚,因為她自己患有嚴重的更年期綜合征,儘管以前修養極好,現在脾氣暴躁,在科室里已經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但她在回答來看病孩子媽媽的問題時,連續重複五遍竟然都不著急,太了不起了。她很有愛心,知道自己身體很差,力不從心,但她的原則仍是儘可能地能幫助多少人就幫助多少。她能接受營養素的治療也應該說是上天對她做好人的一次回報,僅兩周的時間,原來各種典型的更年期綜合征的表現就都消失了。

為什麼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發病率比男性要高很多呢?這與女性的人生經歷有關。女性一生中有幾關要過,這幾關都是需要大量消耗營養素的。第一就是女性往往性格敏感,心眼兒小,心思重。心請不佳會損耗您身體里大量的營養素。而且女性和男性釋放情感的方式不同,其實這不是性別造成的,而是社會造成的,因為每個人生下來不可能逃脫社會環境對您的塑造。比如從小男孩子越淘越招人喜歡,很大了還光著屁股跑。而小女孩越乖越招人喜歡,所謂的乖就是要穿得很整齊、很乾凈而且行為很規矩,所以長大以後處理情感上的問題的方式也不同。男人不高興就找幾個朋友,喝點酒聊聊天,說說不高興的事,以溝通的方式來解決。而很多女人不高興還得幹活兒做家務,越生氣越干,越干越生氣。奢侈一點的方式是去逛街購物,可回來後可能還要面對那些令人煩惱的事情,因此都達不到溝通那樣的效果。

第二就是每月的月經,雖然有人說月經帶動了女性體內的新陳代謝,使女性不易衰老,但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每月的月經會消耗女性體內的大量營養素。因為流出的經血和脫掉的子宮內膜都是由大量營養素組成的。脫掉的子宮內膜原本是為了懷孕用的,是供胚胎生長的地方。您想想,這樣的地方是不是應該很棒?非常的鬆軟厚實,水分和各種營養素準備都非常到位,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結果因為沒懷孕,就白準備了,就脫掉了。如果不對月經時期的營養流失進行有意識的補充,易導致女性長期慢性營養不良。

第三是懷孕生孩子。懷孕前、懷孕過程中、產前和產後,女性都需要大量的營養素支持,因為孩子就是由營養素組成的。但極少有人主動地有意識而且積極地補充營養素,這就導致孩子從母體抽取營養素,導致孕婦或產婦出現嚴重的營養缺乏(在第2部分第14章「優生優育」中會進一步討論)。

第四是哺乳。我們都知道牛奶很有營養,對於孩子來講,人奶比牛奶更有營養,是產婦犧牲自身的營養素產生的母乳,因此哺乳期間同樣需要良好的營養支持。

第五是卵巢功能衰退、停經。在這一時期,身體會因為內分泌等多系統功能紊亂而有一個大的調整,以適應一些器官的功能衰退給身體帶來的影響,而這種調整需要大量的營養素。

不管在哪一關,只要營養素缺乏到一定程度,「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都會出現。因為男性沒有這幾關要過,所以男性更年期患者比女性患者要少很多,但男性也可以出現,因為男性以其它方式消耗營養素的情況也很多。而女性朋友可以想一想,您的一些狀況可能不是到四五十歲後才出現的,可能從產後就開始了,而且是越來越重,到四五十歲卵巢功能衰退時,對您總體營養缺乏進行了一次大總結,就把各種癥狀都表現出來了。當把營養素給足後,一個人可以經歷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但可以不經受更年期綜合征的折磨。而且一個人卵巢功能衰退的時間也與營養素缺乏與否有直接關係。營養素不缺乏的人,卵巢功能可以延續到五十多歲甚至六十多歲,這與人的一生中的營養狀況都有關係。

在醫院裡極少使用營養素來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而是用各種各樣的藥物來緩解癥狀,這就留下了很多後遺症。很多人情緒一直不穩,一些人「更年期綜合征」癥狀嚴重,心情沮喪,治癒無望,出現抑鬱表現,甚至選擇自殺。另一些患者也為日後各種精神病的發作打下了基礎。很多患者很可憐,治癒無望,失眠等癥狀一直延續到離開人世。以上論述做不到面面俱到,但筆者希望給心理疾病、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提供一些可能的思路。他們實在太痛苦了,因為精神上的痛苦是肉體上的痛苦遠不能及的。

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療也需要給患者提供一個積極向上、快樂的環境。人是環境的產物。有一次,我們七八個大人圍坐在桌旁聊天,而一個小男孩在旁邊大哭,他哭得很兇,可能是因為看到我們沒人關心他為什麼哭,所以他哭得更厲害了。其中的一個人講了一個笑話,非常可笑,圍坐在桌旁所有的人都爆笑起來。那個正在大哭的小男孩看到我們大笑,他也跟著大笑起來。這就是環境的力量,是我們把快樂的氛圍施加給他的結果。

我們把一個抑鬱的人帶入一個快樂親和的環境,讓他參與,對他的治療極其有益。而精神病院的環境太不理想了。我的一位朋友聊天時說到,在精神病院周圍都是各種各樣的精神病人,相互之間除了互相學習精神病的思維方式,當精神病人的技巧,如何跟醫生周旋,如何把自己培養成十足的合格的精神病人外,其它的什麼也學不到。一個心智正常的人進入那樣的環境也會很危險。

第14章 優生優育

營養醫學之博大精深。它小到可以運用營養醫學的知識照顧好自己、家人、朋友,每天都活得很精彩,每天都會創造無限可能。大到可以運用營養醫學的知識造福人類,關愛社會的每個人,營養醫學會關愛、支持您的一生,不止是一生,而是從未生到死。

我們經常聽到報紙、電台、電視台宣傳優生優育的知識,告訴我們不要年齡很大再懷孕,不要感染,不要隨便吃藥,要盡量避免或減少射線的照射,盡量迴避環境污染區,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其實最基礎、最重要、最科學的優生優育的辦法是補充營養素。每年中國新出生100萬左右的先天畸形嬰兒,而造成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素缺乏,因為各種不利因素侵入母體最後都是以消耗營養素為代價。例如:葉酸缺乏可導致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和無腦畸形;孕婦缺乏維生素A,可以影響胎兒視覺器官的發育;鐵缺乏引起早產和嬰兒出生時體重過低;碘缺乏導致呆傻、聾啞和身材矮小。造成營養素缺乏的根本原因是父母沒有相應的知識。其實一切災難都緣於無知,這與消費能力沒有關係。每一對父母都渴望生出健康、漂亮、聰明的寶寶,但懷孕前和懷孕過程中又有多少有效投資呢?很多人知道,懷孕了,要營養好一些,所以每天猛吃,結果到生孩子時一看,自己200斤,而孩子4斤。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孩子。

生孩子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不像很多人想的那麼簡單。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說起來很輕鬆,實際上懷孕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母體內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想要一個好孩子,一定要提前做準備以應對這種變化。

在要孩子之前。至少要做三個方面的準備,即知識準備、心理準備和營養準備。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都要通過學習、諮詢才能完成,而營養準備一方面要調整飲食,另一方面要使用營養素。早在本書的開頭部分就論述到了,想以今天的飲食來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是不可能了——要使用營養素。當您計劃要孩子時。要提前半年做營養準備。為什麼要提前半年呢?有兩個目的:第一就是要解決女方的健康問題,當然也包括男方的問題,營養素使用與否與精子的質量直接相關。通俗地講,種地前我們還知道要將土地整一整、鬆鬆土、翻翻地、澆澆水、施施肥,還要準備一番,更何況是要生孩子。使用營養素將女方各器官系統的疾病治癒,為懷孕做好準備;第二,一般來說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是什麼時候懷孕的,往往是到經期了,結果月經沒來,才想到是不是懷孕了,等到再去檢查,一般都懷孕40幾天了。而懷孕的前三個月極其關鍵,絕大多數畸形的發生都在這一時期。這一時期是由一個受精卵長成人形的過程,最怕有外來因素如細菌、病毒的侵害和各種空氣中的、工作及生活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的侵害。提前使用營養素,一方面會防止因營養素缺乏導致的大量畸形,胎兒生長需要的就是蛋白質、脂類、糖類、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營養素,不給足孩子出現異常的幾率極大;另一方面營養素提高了機體的免疫力,迅速殺滅細菌和病毒,提高了母體對有毒物質的迅速清除能力,使侵入母體的各種危險物質迅速被清除,為孩子構建了一道嚴密的保護網,胎兒在一個安全舒適而又營養充足的地方生長,怎能長得不好呢?

一旦懷孕,人們往往都知道要多吃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以增加營養。一方面大量進食會造成營養不均衡,會導致孕婦的肝臟嚴重受損,使自己體重迅速增加,身體變形,造成產後恢復困難,同時由於孕婦肝臟受損,吃進去的營養物質大多數都轉變成脂肪,胎兒並不一定能獲得多少營養,反而造成胎兒在發育上不理想。臨床上經常看到孕婦把自己吃得很胖,體重180、190斤,但生出的孩子只有四五斤。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孕婦都有妊娠反應,有的反應非常劇烈,一直延續到孩子出生,反應才停。在此期間,飯吃不進去,導致營養嚴重不良,影響胎兒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妊娠反應本身就說明孕婦自身的營養狀況不佳,尤其是平時即懷孕前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的大量缺乏。且妊娠反應越重,越說明孕婦的營養缺乏越嚴重。這也是為什麼要提前進行營養準備的原因。當在懷孕前半年就開始做好營養準備後,在懷孕過程中,孕婦會極少出現妊娠反應,即使有一些表現,如怕一些味道等,持續的時間也會很短。

營養素補充後,妊娠反應消失,胎兒在獲得充足營養、健康發育的同時,孕婦的各器官系統都會保持在良好狀態,不致因大量飲食而使自己過胖,一直得以保持良好的體形,更重要的是,孕婦的生活起居、睡眠等各個方面都會輕鬆自如。在妊娠後期直到臨產前,孕婦不會出現水腫、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各種各樣的疾病。可見使用營養素意義非凡。而從產後產婦和嬰兒的狀況更可看出使用營養素的意義深遠。

西方產婦和我們最大的區別就是人家生完孩子三五天就上班了,而我們還在忙著糊窗戶坐月子,為什麼人家「坐」個日子就行了而我們要坐月子?為什麼坐月子?道理很簡單,不就是為了給身體時間,讓身體調理恢復嗎?營養素就會加速身體的恢復。使用營養素後,身體會迅速恢復,在精力、體力、體形等各個方面都會迅速恢復,皮膚也不會變得鬆弛,跟沒生過孩子差不多。而不使用營養素的,有多少人都會出現產後綜合征,很多人都留下後遺症,如頭髮變少、臉上長斑、頭痛、胃痛、腿痛、腳後跟痛、失眠、情緒低落甚至出現產後抑鬱症。產後身體很久不能恢復,體形改變,肌肉變軟,失去了彈性,皮膚鬆弛下垂,產後比產前看上去老了5歲~10歲。雖然看到孩子一臉幸福,卻掩蓋不住十個月時間突飛猛進的衰老。使用營養素後,這些情況都可避免,而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將青春鎖定,這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青春無價。

使用營養素與不使用營養素生下的孩子也是天壤之別。使用營養素生下的孩子,出生後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熟睡中,一天可以睡20個小時以上,這對孩子的神經系統和其它各器官系統生長發育極有好處。醒後也不哭不鬧,餓了就吃,醒了就玩兒,困了就睡,就跟家裡沒孩子一樣,夜裡孩子睡眠良好也使產婦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而沒有使用營養素生下的孩子,由於營養缺乏,身體不舒服,很不容易熟睡,白天和夜裡經常哭鬧。這樣的孩子非常敏感,稍微一有聲響,他就醒了,然後就是哭,而且很不容易再哄睡著。一般都需要您抱起來,光抱起來還不行,還得走著哄,光走著還不行,您還得左右搖晃著,光左右晃還不行,還得上下左右晃。把大人累得筋疲力盡,哄了一兩個小時,總算晃著了。其實您也搞不清是晃著了還是晃暈了。夜間不斷哭鬧使很多產婦一夜只能睡一兩個小時。因此營養缺乏既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也使產婦的身體得不到應有恢復,導致許多產婦出現失眠、頭痛、情緒低落甚至產後抑鬱症等各種各樣的產後問題。使用營養素的孩子剛出生時就頭髮濃密,黑黑的亮亮的,濃眉大眼,各個地方都發育得很好。一周左右,甚至剛出生,頭就可抬起來。而沒用營養素的孩子,往往因為營養不良,生下來時頭髮黃、少,眉毛不明顯,長得不舒展。使用營養素的孩子身體健壯,體質非常好,極少有病。不使用營養素的孩子,體弱多病。孕期使用營養素的孩子智力得到充分發育。人的潛力是非常巨大,我們根本搞不清出生後人的智力會達到什麼程度,也就是說,人的智力發育有極大的上升空間。總之,真的可以做到生出一個健康、聰明伶俐的寶寶。所以一定要使用營養素,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推薦閱讀:

十條豬飼料的營養價值 - 飼養管理 - 中國養殖網
各種堅果都有什麼營養價值?
【臨床營養師·吳紹華】舌尖上的米飯
脾胃刮痧後可以協助增加營養的食物

TAG:營養學 | 營養 | 疾病 | 失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