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城市排水系統各有特點 巴黎下水道成旅遊景點

國外大城市排水系統逐個數:100多年前,維克多·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寫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每當夏季來臨,暴雨不斷,「城市的良心」便不得不經常接受考驗。7月21日,北京的排水系統就經受了60年來最大的一次的考驗,10死6傷的結果讓人不禁感嘆北京的排水系統仍然脆弱。了解英國倫敦、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一些國外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統,或許能為中國城市的治澇工程帶來啟示。城市排水系統嚴重滯後,這並非是北京一個城市的問題。對於中國大多數城市來說,改革開放30多年,已經使得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地下,卻還是二三十年前的樣子,一旦遇到暴雨天氣,下水道便開始變得不堪重負。在國外,為防範城市內澇,城市排水標準普遍比國內高,紐約是「十至十五年一遇」(註:一年一遇是每小時可排36毫米雨量)的標準,東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標準。例如倫敦和巴黎的下水道系統,都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卻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排澇功能。而建成於2006年的東京地下排水系統,更堪稱牢固、先進,護衛著東京免遭內澇災害。倫敦:為防霍亂改造排水系統如果一個城市的排水系統出了問題,那麼不僅是水浸街、水淹車的問題,還有可能導致流行病肆虐,這就是當年倫敦的下水道系統落後所帶來的警示。倫敦如今使用的下水道系統建於150多年前。1856年,英國的設計師開始研究設計倫敦的地下水道系統,而此時英法聯軍正在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誰也不會想到,150多年前的倫敦竟是一個垃圾遍地、臭氣衝天、霍亂橫行的城市。1848年-1849年間,倫敦死於霍亂的人數超過1.4萬人。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像那段時間此起彼伏的其他流行病一樣,霍亂也是因為空氣污染引起的,而沒有意識到真正的根源是水源污染。1849年,霍亂疫情結束後,英國首都污水治理委員會任命約瑟夫·巴瑟傑為測量工程師,以確定城市排水系統未來如何改進。1856年,巴瑟傑建議將所有的污水直接引到泰晤士河口,全部排入大海,但他的設計方案連續5次被否決。1858年夏天,倫敦市內的臭味達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程度,倫敦市政當局迫於壓力才同意了巴瑟傑的改造方案。倫敦地下排水系統改造工程1859年正式動工, 1865年完工,實際長度達到2000公里。工程完成當年,倫敦的全部污水都被排往大海。不少人擔心地下被挖空的倫敦會不會坍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程部門特地研製了新型高強度水泥,用這種水泥製造了3.8億塊混凝土磚,構成了堅固的下水道。由於將污水與地下水隔開,倫敦下水道改造意外地解決了導致霍亂的水源問題。從此以後,倫敦再也沒有發生過霍亂。

巴黎:年均十多萬人參觀近代下水道的雛形脫胎於法國巴黎。今天的巴黎下水道總長2300多公里,規模遠超巴黎地鐵,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參觀的地下排水系統。從1867年世博會開始,陸續有外國元首前來參觀,現在每年有十多萬人來參觀學習。巴黎的下水道處於地面以下50米,水道縱橫交錯,密如蛛網。下水道四壁整潔,管道通暢,地上沒有一點臟物,乾淨程度可與巴黎街道相媲美,不會聞到一丁點兒腥臭味。而且,下水道寬敞得出人意料:中間是寬約3米的排水道,兩旁是寬約1米的供檢修人員通行的便道。還有一連串數字可以說明這一排水體系的發達:約2.6萬個下水道蓋、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專業維護工……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巴黎的工程師們還修建了4條直徑為4米、總長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過凈化站對雨水和廢水進行處理,處理過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納河,另一部分則通過非飲用水管道循環使用。羅馬:2500年後仍在使用說起城市排水的文明史,必須從古羅馬說起。古羅馬下水道建成2500年後,現代羅馬仍在使用。公元前6世紀左右,伊達拉里亞人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統,將暴雨造成的洪流從羅馬城排出。渠道系統中最大的一條截面為3.3米×4米,從古羅馬城廣場通往台伯河。公元33年,羅馬的營造官清潔下水道時,曾乘坐一葉扁舟在地下水道中遊歷了一遍,足見下水道是多麼寬敞。墨西哥城:花3100萬美元改造2009年4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第二階段的地下排水系統工程完工。使用了尖端技術的這一工程共花費3100萬美元,預計可以使用50年以上。墨西哥城排水系統管道從1975年便開始使用,由於年久失修,該市曾頻繁發生水淹道路的情況。

東京地下排水系統建成於2006年,堪稱牢固、先進,由一連串混凝土立坑構成,地下河深達60米。

東京地下排水系統的空間非常寬敞,連起吊機在裡頭都顯得有些「渺小」。東京:下水道深達60米本報訊 日本是個颱風多發國家。東京地區的地下排水系統主要是為避免受到颱風雨水災害的侵襲而建的。這一系統於1992年開工,2006年竣工,堪稱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其排水標準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連串混凝土立坑構成,地下河深達60米。東京的雨水有兩種渠道可以疏通: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會通過各種建築的排水管,以及路邊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積排放管道,最終通過大支流排入大海;其餘地域的雨水,會隨著每棟建築的排水系統進入公共排雨管,再隨下水道系統的凈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為了保證排水道的暢通,東京下水道局從污水排放階段就開始介入。他們規定,一些不溶於水的洗手間垃圾不允許直接排到下水道,而要先通過垃圾分類系統進行處理。此外,烹飪產生的油污也不允許直接導入下水道中,因為油污除了會造成鄰近的下水道口惡臭外,還會腐蝕排水管道。東京下水道局對此倡導的解決辦法是:用報紙把油污擦乾淨,再把沾滿油污的報紙當做可燃垃圾來處理。更乾脆的辦法是做菜少用油。下水道局甚至配備了專門介紹健康料理的網頁和教室,介紹少油、健康的食譜。東京設有降雨信息系統來預測和統計各種降雨數據,並進行各地的排水調度。利用統計結果,可以在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區採取特殊的處理措施。比如,東京江東區南沙地區就建立了雨水調整池,其中最大的一個池一次可以最多存儲2.5萬立方米的雨水。

對國外遊客來說,巴黎似乎意味著繁華、浪漫、燈紅酒綠一般的快樂生活。可是很多人或許都不知道,就在繁燈初放的夜市中,僅僅隔著一層薄薄的柏油馬路和泥土,巴黎的地下世界——下水道,卻是另外一番樣子。

不過,你千萬別以為我又要揭發出臭烘烘,髒兮兮的各種慘痛現實,事實上,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歐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系統,就想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是一個絕世的偉大工程,這裡沒有黑水橫流的垃圾,也沒有臭氣熏天的各種腐爛物體。事實上自從雨果在《悲慘世界》中介紹冉阿讓背負自己的未來女婿穿過了一段危險又深邃的下水道流沙泥之後,巴黎的下水道系統又經過了無數次的改進,現在,巴黎人甚至將其開發成了一個下水道博物館,向世人介紹他們的成就。

下水道博物館Tips:交通:坐地鐵9號線或RER C線, Pont de l』Alma 站下車;開放時間:5月1日到9月30日 11:00 – 17:00;10月1日到4月30日 11:00 – 16:00;每周四、周五,以及一月的第2~4周休息。

下水道博物館位於塞納河阿爾瑪橋畔,這裡沒有顯眼的建築,只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售票亭,掏3.8歐元購票後即可從旁邊狹窄的旋梯進入地下6米的深處,探究巴黎的「五臟六腑」。據介紹,每年來此參觀的遊客有近10萬人。

我當年去巴黎參觀這個下水道博物館的時候,票價學生3.5歐,非學生票不記得了,好像是4歐多,貴不了多少。兩種票都帶法語或英語導遊。我選了法語的,一個胖胖的女孩,講得很有意思。不過我後來也看見導遊里有中國人模樣的,各位最好進去的時候問問,說不定也能選中文。裡面不大,仔細參觀一圈大概需要一個小時。

法國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館從外表看並不特別,就是一個普通的下水道井蓋。但是掀開這個井蓋進入地下,就彷彿進入了一個地下宮殿。巴黎下水道雖然修建於19世紀中期,但就是用現在的眼光看,這些高大、寬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實在是不同凡響。聰明的巴黎人就利用這些有著100多年歷史的下水道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館。人們在這裡遊覽,可以全面了解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統。

約2.6萬個下水道蓋、6000多個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專業維護工……」這哪裡是下水道?簡直就是寬敞的地下水庫工程,就是發達的企業化複雜運作和靈活機動的應急機制。因此,這種四通八達的系統能夠順利排水。在19世紀就能夠設計出這樣複雜的地下下水道系統,那是一個超前於時代的創舉,而這項巨大工程的設計師巴龍。奧斯曼當然功不可沒。奧斯曼是在19世紀中期巴黎爆發大規模霍亂之後設計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統。

奧斯曼當時的設計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將髒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們以前的習慣將髒水排入塞納河,然後再從塞納河取得飲用水。

然而真正對巴黎下水道設計和施工做出巨大貢獻的卻是厄熱-貝爾格朗。1854年,奧斯曼讓貝爾格朗具體負責施工。到1878年為止,貝爾格朗和他的工人們修建了600公里長的下水道。隨後,下水道就開始不斷延伸,直到現在長達2400公里。

截止到1999年,巴黎便完成了對城市廢水和雨水的100%完全處理,還塞納河一個免受污染的水質。這個城市的下水道和她的地鐵一樣,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歷程才有了今天的模樣。除了正常的下水設施,這裡還鋪設了天然氣管道和電纜。直至2004年,其古老的真空式郵政速遞管道才真正退出歷史舞台。

此外,多數人大概不知道,在巴黎,如果你不小心把鑰匙或是貴重的戒指掉進了下水道,是完全可以根據地漏位置,把東西找回來的。下水道里也會標註街道和門牌號碼。你所需要的,只是撥個電話,這項服務是免費的!(只可惜,我當時沒能記下這個號碼。)完備的設施和人性化的設計背後,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和智慧。

在博斯凱大街的污水幹道,它濃縮了巴黎下水道的全貌。沿著一條長500米、標著路面街道名的蜿蜒通道前行,腳下是3米來寬的水道,污水在裡面嘩嘩流淌,身邊擺放著各種古今的機械,每隔一段又出現岔路和鐵梯。再往前是一個陳列館,陳列著從高盧羅曼時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第一帝國和七月王朝、現代和近代巴黎下水道6個歷史時期的圖片、模型,並配以英、法兩種文字說明。通道終端是一個大廳,放著3台電視機,播放一個長約20分鐘的介紹巴黎下水道情況的短片。

陳列品展示了巴黎下水道的歷史變遷。早在1200年,菲利普·奧古斯特登基後要為巴黎鋪砌路面,曾預見巴黎市區將興建排水溝。從1370年開始,時任市長的于格·奧布里奧興建蒙馬特大街,將蓋有拱頂的砌築下水道通向河道。1850年,在塞納省省長奧斯曼男爵和歐仁·貝爾格朗工程師的推動下,巴黎的下水道和供水網獲得了迅速發展。據介紹,雨果在撰寫《悲慘世界》前,曾通過時任下水道督察的好友埃馬紐埃爾·布呂內索親臨下水道,並繪製了管道圖,從而惟妙惟肖地描寫了小說主人公冉阿讓在下水道中與警察周旋、逃脫追捕的情景。

據博物館提供的數字,巴黎密如蛛網的下水道總長近2300公里,每年從污水中收回的固體垃圾有1.5萬立方米,巴黎地區現有4座污水處理廠,日凈化水能力為300多萬立方米,凈化後的水排入塞納河,而每天沖洗巴黎街道和澆花澆草40萬立方米的非飲用水均來自塞納河。目前,這個有著百餘年歷史的巴黎下水道仍然在市政排水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每天,超過1.5萬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過這條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區。


推薦閱讀:

海洋生態系統中美麗的珊瑚礁
好八字有「反導系統」
冷戰後大國情報系統都在忙什麼 揭秘CIA的世界計劃
音響系統中干擾聲和嘯叫聲產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注意:美國EVUS系統正式上線,持中國護照十年美簽者開始接受登記

TAG:城市 | 旅遊 | 國外 | 景點 | 排水系統 | 下水道 | 系統 | 水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