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自我維護心理和諧嗎
核心提示:我以為,比心理學家的所有其他假設更可能被公眾接受的假設是,人是追求快樂和幸福的。幸福有如禪,不能說,一說就錯。但總有心理學家不怕錯,他們說,幸福的指數=先天的遺傳素質+後天的環境+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果真如此,我們便可以通過把握和調整自己的心態贏得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心理和諧是指這樣一種心理狀態,即對內能悅納自我、平衡認知失調、化解心理衝突,對外能適應社會、調整挫折反應、化解人際衝突。心理和諧要靠心理調適,心理調適指個體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心理與行為障礙時,自我調整認識或行為以積極適應外界環境的過程。
不誇張地說,維護心理和諧,學會心理調適是一個關乎個人生活、組織效率、社會進步的話題。我常說,討論這個問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今天,競爭加劇,節奏加快,價值衝突,觀念多元,貧富懸殊,利益調整……人們普遍面臨著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容易出現各種迷惘、不安和失衡,導致心理障礙的發生,直至精神疾病的發病率也大大增加。心理調適問題因此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容迴避的「顯問題」。
用理性趕走壞情緒
合理情緒理論(注①)認為,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維和信念,不合理的思維和信念往往造成情緒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和困擾,甚至影響心理健康。我們可以把合理情緒理論簡單直觀地表達為A—B—C理論:A(activating events)是指誘發性事件,即引起情緒變化的事情;B(beliefs)是指個體的特定信念,即他對具體事件相應而生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consequences)是指特定事件誘發的個體的情緒及行為反應。假如我們長期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總是處於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最終可能導致心理上的疾病。
在我看來,大多數人在現實生活中容易因為這樣三種不合理的信念而產生「壞心情」。
「必須」和「應該」。這是對生活的一種簡單、幼稚、固執而任性的要求,用「必須」和「應該」作關鍵詞提出對世界或他人的不合理的臆測於要求。如「我必須成功」、「人必須按照道德原則行事」、「我公正地對待別人,別人就應該公正地對待我」、「我努力了就應該有回報,我有成績就應該得到提拔」……有了這樣的信念,一旦事情的發展不如自己所期望的,他們便很少能夠通過反省自己來與現實和解、接受現實,而是容易怨天尤人,埋怨「這該死的世界出了問題!」「我怎麼總是遇人不淑?」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有些人的感嘆「我這個人怎麼這麼倒霉,身邊儘是些小人?」「我們單位從上到下沒一個好人!」
「必須」和「應該」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會是對生活充滿理解和彈性的信念,即便事情的發展不如我們的期望,我們感覺到的也只是可以調和的衝突,而不是寧折不彎的崩潰。
「糟糕至極」。當一個人使用這種字眼時,通常是在說,自己遇到了惡劣到無以復加的事情,面臨滅頂之災,身在萬劫不復的絕境中。其實,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總能在它之外找到比它更不好的境況聊以自我安慰,就像印度諺語里說的:我一直抱怨自己沒有錢買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個沒有腳的人。不僅糟糕之外還有更糟糕的,任何一件糟事本身從來都是利弊參半,關鍵在於你習慣於用什麼樣的目光看到它的哪個部分。而習慣於對一件事作「糟糕至極」判斷的人,實際上往往會對所有的事都做這樣的判斷——習慣於看到、而且是只看到事情消極的一面,進而總是置自己於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而難以自拔。所以,最糟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這樣一種思維方式。
「糟糕至極」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會是對生活充滿原諒和感激的信念,即使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了,也總能在它之外找或多或少的慶幸,保持感恩惜福的心態。
「全部」和「所有」。這主要是指個體在認知自我時一種過分概括化的認知偏差,以一概十,以偏概全,發展至武斷專制。在這種認知方式中,個體很容易從對一件事的得與失的認識,上升到對一種能力的高與低、一種品質的優與劣的判斷,進而從這種判斷上升到對整個人生的成與敗的推測。比如,某人在一次重要的約會中遲到了,由此判斷對方是個缺乏時間觀念的人,進而,一個人缺乏時間觀念,註定效率低下、一事無成。如果有這樣一種認知模式,那麼我們做每件事豈非都要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因為這一件事便關乎整個人生——我們不能做錯任何一件事,錯一件事便關乎整個人生,我們不能輸掉任何一件事,輸一件事便會輸掉整個人生。不難想像,以這樣一種心態做事,成功的概率反而會降低,沒有多少人有這麼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在所謂決定命運的關頭還總是臨危不懼、鎮定自若。
「全部」和「所有」的信念是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會是對人生充滿耐心和希望的信念,即使我們出了差錯,即使我們常常失敗,也能把自己當作有可能犯錯誤的人類一員坦然接受,並在這種人性的真實展現之中獲得另外一種完美無缺。
給自己「減負減壓」
個人的工作壓力的調節閥並不完全操縱在自己手中,但認為自己對自己的工作壓力的調節完全無能為力,多少也是在推卸責任。這裡需要澄清一個認識,在有些生活信念的支配下,我們的確容易覺得無路可逃,那麼,換一種生活態度試試?也許換一種態度生活就海闊天空了。
學會放棄 兩個孩子去問一個智者,怎樣才能獲得人生的快樂?智者拿出一個瘦頸寬腹的玻璃糖罐,裡面裝滿了五顏六色、對孩子有致命誘惑的糖果。智者說:「這些就是人生的快樂,你們每個人都有機會伸手進去抓一把,能拿出來多少,就意味著今生能夠獲得多少快樂。但是,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而且時間有限,最重要的是,你不知道大限在哪兒。」第一個伸手進去的孩子抓了滿滿一把,貪心不足蛇吞象。可是罐子的肚子大口卻小,到了瓶頸那兒拿不出來。拿不出來卻不肯放,每一塊糖果看上去都是那麼誘人,正如每一種人生的快樂都是那麼令人難以割捨。於是他想,人生能有幾回搏,拼搏一下、掙扎一下,或許就能全身而退。可是時間在流逝,大限一到,無功而返。另一個孩子智慧得多,所謂智慧得多,其實就是懂得剋制得多,能夠放棄得多。他也抓了滿滿一把,但拿不出來的時候他肯放,首先能明確判斷,什麼是最值得自己珍惜、追求和擁有的,什麼是其實可以不要的;其次不僅認識得到,還能做得到,也許更多的人是知易行難。他還能果斷行動,放掉那些可以放掉的,讓自己的手形逐漸縮小,壓力逐漸減輕。最後,他沒有得到全部,但得到自己可以得到的那些。智者對他們的教誨就在這不言之中:人生快樂的獲得首先在於學會放棄。
一定要甘於有所放棄。什麼都不肯放,往往丟掉了個人生活中最有價值的體驗,就是屬於自我的獨特的快樂和幸福。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要多風光有多風光,要權有權,要錢有錢,要名有名,要地位有地位,他們永遠都站在舞台的中央或媒體的封面,做著最炫目的表演,惹人艷羨。但是,往他腳底下看看,原來,他穿了一雙紅舞鞋(注②), 想停都停不下來。
一定要善於有所放棄。只強調甘於放棄有些人會覺得委屈:我是很累,但我之所以這樣,實在不是想通過把守著權力或做事為自己謀什麼好處,實在是因為有些事除了我就沒人肯做、沒人能做或者沒人能做得好!這便是自利之外的另一二種可能——太過自戀。如果一件事離了你就沒人肯做,那多半是做不做對公共利益沒什麼太大影響的事;如果一件事離了你就沒人能做或者沒人能做得好,這就讓人很感懷疑了,什麼人、什麼事是這樣的?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強制休息 「加班」本是一種應急工作方式,工作中總難免有緊急和例外的情況需要及時應對處置,所以要加班。但加班在現在很多組織和個人那裡已經不是應急的手段,而成為一種常規工作方式。試圖以這種方式去提高、促進組織或個人的工作績效其實是非常值得懷疑的,最樸素的道理是天底下沒有免費的晚餐,這就好比個人超前消費、財政透支,這不過是組織和個人在使用自己的人力資源的時候的一種寅吃卯糧、殺雞取卵、竭澤而漁,欠了債總是要還的。還債表現為各種方式。比如,工作人員的身體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生病了要不要錢治?或者,身體沒病但心理有病,這更麻煩,會影響到個體心理和行為的變化乃至於產生變態反應。比如,對工作的倦怠感日益嚴重,討厭工作,出工不出力、磨洋工,更談不到工作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效率實際上是在下降。比如,人際關係失調,影響群體氣氛和凝聚力,降低了組織效率。比如,思維、情緒、行為產生障礙等。
能不能自己關心自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自己減負減壓、強制休息——強迫自己周期性地徹底擺脫工作,進行心理調整和放鬆。
接受人生的「不如意」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得意處只二三。什麼是「不如意」?我以為就是有一個願望未能如願以償,或追求一個目標最終求而不得,因此遭遇的失敗、沮喪的狀態,就是心理學上講的挫折。更嚴謹一點的表達是,個體在受某種動機推動去為實現某個目標而行動的過程中,因為遇到了無法克服或自認為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干擾,而無法實現目標,致使其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身心處於不平衡狀態、緊張度較高,這種狀況可能使個體產生失望等負面感受及一些特定的行為反應。心理健康理論認為,動機衝突與心理挫折是影響心理健康、心理和諧的重要因素。
但偏偏,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1997年,美國著名的培訓諮詢專家、白宮商業顧問保羅·史托茲(P.G.Stoltz)博士出版了《AQ——逆境商數》一書,「逆商」開始被人們了解和接受。逆商(Adversity Quotient)在史托茲那裡被定義為面對逆境的態度和超越困境的能力,或承受失敗和挫折的能力。梁啟超曾經有過的一段論述,是對逆商說的最好解讀:「那些智力意志薄弱的人,開始堅決地說我要如何、如何,他認為天下的事本來是很容易的。等到事情迅速來到面前,而不少困難阻力也突然隨之而來,他就灰心喪氣萎靡不振了。那些次一等的堅強人,憑一時的意氣,通過了第一個難關,等到再遇挫折,也會退下來的;那些更堅強一點的人,遇上五、六次挫折,也是要退下來的。因此,事情越大,遇到的困難挫折越多,能夠不後退的也就越困難;除非最堅強的人,是沒有能善始善終進行到底的。假如遇到挫折而不退縮,那麼度過小的逆境之後,必然會有小的順利;度過了大的逆境之後,必然會有大的順利。錯綜複雜的困難和挫折都經過了,隨後就會有迎刃而解的一天了。」如此可見,挫折對於成功者是一塊進階之石,對於能者是一方歇息的涼亭,而對於懦弱者則是一座翻不過去的山。
當然,從維護心理健康的視角看,面對挫折,絕非只是非進即退、進是退的簡單選擇。高逆商應該使我們既不失追求,有做大事的豪情和準備,又能自我寬慰,給自己一片能自由生長為自己的空間。
而在我看來,提高逆商的第一個努力是,修正關於挫折的三個錯誤信念:
「到底要怎樣做,我才能避免挫折?」只有在神話與童話里,人們才可能生活得無憂無慮,真實的生活永遠都像一首詩歌里說的,原是不斷地受傷,又不斷地復原的過程。認識到挫折乃生活本身題中應有之義,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很多無謂的憂慮。有時候,倒正是這些欲求完滿的瞻前顧後使我們沒能平心靜氣地坦然面對挫折。認識到這一點,你對生活中的陰晴圓缺便沉穩多了,你知道人有的時候必須要接受自己不樂意接受的現實,正如有的時候他們卻必須捨棄他們不願捨棄的東西。
「我並沒有做錯什麼,為什麼會讓我遇到這樣的境況!」你確實沒有做錯什麼,但挫折也確實不是一種懲罰。把挫折視為懲罰的人必然會在挫折之後生出種種自卑、自責、自罪、自怨自艾的怨恨來。然而事情的真相是,生活中的不如意如同如意一樣,它可能隨機地發生著,並非你的錯誤,也非他人的安排。
「為什麼偏偏是我?」說這種話的人往往過於關注自己、憐愛自己。每個人都有挫折,每個人都有過追求、嚮往到心焦,惋惜、遺憾得心疼的時候,不僅僅是你。洞悉別人的失落,體察別人的困頓,這不僅能培養我們同情別人的善心,而且也使我們能夠對自己的處境稍感寬慰,至少在這裡,生活沒有厚此薄彼。
美國的《今日心理學》雜誌調查發現,那些經歷過重大挫折並且仍過得不錯的人,正在驗證著這樣一個幸福法則:並非只有快樂才讓我們活得更好。雖然幸福的主要成分是快樂,但憂愁與遺憾也常常成為其組成部分。快樂只是人類生命眾多價值中的一個,同情、智慧、利他、見識、創造,甚至不幸,都會有助於提升人類的素質。因為有時只有惡劣的境遇才能迫使我們承擔起令人痛苦的蛻變過程。一個完整的人生,光有平平淡淡、無憂無慮並不足夠,我們還需要經歷痛苦。幸福的人生需要經過磨鍊,一些曾經經歷痛苦的人,在面臨無情打擊,被迫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時,可能會講述出哲人曾經說過的幸福的真正含義。
快樂,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最重要營養品
來自生活的快樂感覺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尤為重要的營養品,樂趣多多,方能生機勃勃。生活的快樂感覺會激發個體生活下去的直接的慾望,進而激發起生命內在的力量。活著本身固然就應該很快樂,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但除此而外,也有一些特殊的活動可以幫助我們更為有效地迴避和化解負面體驗,增加快樂感覺。
生活不能被「泛工作化」 堅持積極的業餘愛好之於健康生活和健康心態至少有兩層重要意義。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把自己的生活變得全面、完整因而協調安全起來。我覺得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正在被日益全面的工作化,尤其是對領導者和管理者群體而言,工作漸漸侵蝕了他們越來越多的生活的時間和空間,好多原本屬於狹義生活內容的事情現在都在被「泛工作化」,工作漸漸成為生活當中越來越重要,然後是最重要,然後是惟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好多人因此成了隱性的「工作狂」還不自知,極大地降低了生活的快樂感覺。比如,一離開工作就有內疚感和負罪感,無法安然、坦然地享受生活中很單純的快樂;比如,一離開工作就無法生活,認為自己更適合工作而不是休息,直到耗盡心力。所以我們確實需要一些積極的活動來平衡失重的生活。其次,我也同意,職業成就對於現代人的自我確認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價值根源,也就是說,我們通常是通過自己的職業成就來表現我們的社會價值,獲得自信和自尊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這一點毫無疑義。但是職業發展是需要一些特質的,如何去培育那些可以促進職業發展的特殊的精神和素質?我以為有的時候正是所謂「功夫在詩外」,會生活的人或許更會工作,通過堅持一些積極的業餘愛好可以幫助我們培育更健康的人格、更良好的心態、更出色的能力。
什麼是積極的業餘愛好?我理解「積極的」至少有這樣三層要求:首先,一定是做來快樂的。尋找愛好的時候切忌人云亦云、亦步亦趨、追隨時尚、附庸風雅,那樣的話,愛好很快會變成一種壓力,由「舒服」變成「束縛」。積極的第二層要求的是,能夠帶來學習、發展和創造的體驗。比如,我絕對不是說打撲克、打麻將、看看電視連續劇、讀點言情小說、逛逛街,這些活動就不積極。但換一種比較一下,比如學習書法,你要找帖子來臨來讀,要學著選購筆墨紙硯,要學著在寫字的過程中修身養性,你寫出來的字,一張與另一張是不一樣的,而這個不一樣是跟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有好大關係的,這就是學習發展和創造。積極的第三層要求是,業餘愛好的活動性質跟工作的活動性質最好是互補的。很簡單,做體力勞動的閑來不妨養精蓄銳,而腦力勞動者業餘時間最好能做點身體的運動,特別是要鼓勵自己投「身」其中,發展某種實踐技能。
做一個「平衡美人」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沒什麼更多的別的事能夠比幫助別人、做好事更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這決不是空洞的道德說教,它其實有著非常合理的心理機制,「做好事」會使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得到改善、對自己的評價得到提高,換言之,會使自己經歷一種「自我悅納」——愉快地接受和肯定了自己,這種心理過程可以很大地滿足個體的內部尊重的需要,需要被滿足了,情緒當然就是積極的。
助人可以給我們帶來由衷的快樂,我也深信,每個人都是有仁愛之心、良善之心的。但反觀一下現實,有點遺憾,被踐行了善行好像不如以為的善心那樣多。我寧願以為,那是因為我們有些人太忙了,忙忘了,而這於人於己是一種多大的損失啊!為了避免這種損失,可不可以從現在開始,為自己確立一種固定的助人方式?有了一種固定的方式就不容易忘掉了,我的很多朋友都有。比如捐資助學,在福利院助養孤兒,比如定期到老年公寓做義工、到監獄為犯人提供心理援助、寒暑假去邊遠地區支教……還有的很簡單,家裡人周末爬山鍛煉的時候帶幾個垃圾袋,沿途順路撿拾垃圾,一周省下一頓外出聚餐、改善和放鬆生活的花銷,買兩袋大米或幾桶食用油,送給社區里的貧困家庭……還有的更簡單,家裡人每天用剩下的一塊錢以下的零錢就不要用了,出門時帶著,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給他一點,給完了為止,沒給完就放到各種基金會的捐款箱里……總之,隨手可做的善事很多。
幸福的奧妙在於做一個「平衡美人」。
註:①理性情緒理論(Rational-Emotive Therapy,簡稱RET,又譯作合理情緒療法)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A.Ellis)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
②一般的童話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而安徒生的《紅舞鞋》是個美麗但有點殘忍的童話。巫婆給美麗的紅舞鞋下了詛咒,每個見到它的女孩都渴望穿上它。但可憐的女孩穿上它後就會不停地跳下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其實不少人穿上了這樣的紅舞鞋。一直在追求著,始終要保持著,不停地努力著,永遠不能鬆懈。
推薦閱讀:
※不和諧!」美國第一」,民粹和精英的搏鬥
※<易經>是中國古代探究天人和諧的經典(一)
※和諧婚姻里夫妻說話要有技巧
※婚姻最堅韌的紐帶 是兼容和諧
※衡量夫妻間幸福和諧的六大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