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記錄底層? ——讀《滿川田紀事:鄉土中國的農民群像》有感
來源|學術中國(ID:xueshuzhongguo)原創 作者 | 小喜
編輯:學妹(ID:xuemei700) ,媒體轉載請聯繫學妹要授權
一、集體失語的底層
一部滿川田,半部農村史。2016年初,由記者出身的汪冬蓮所著的《滿川田紀事:鄉土中國的農民群像》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讀罷此書,感慨萬千。本書並不靠文筆取勝,也不靠情節抓人。它靠的就是真實客觀的記錄,這種記錄,別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再一次指向了我們的社會結構之痛——底層的人和事。它也再一次提醒我們,有這麼龐大的一個底層群體的存在。
著名社會學家陸學藝曾把中國社會分為十大階層,除了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階層,農民組成了中國社會的最底層。他們數量巨大,辛苦勞作,但收益低微,缺乏社會保障,貧病交加,更無任何話語權和傳播聲音。他們是被整個社會和媒體所「視而不見」的卑微群體,在中國現代化日益加速發展的今天,他們已經被遠遠甩在社會結構之外。根據李強等人的分析,他們是中國的「倒丁字」社會結構中,組成底層那一「橫」的最主要組成部分。
本書作者出身農村,在大城市打拚數年後,有能力回望自己的家鄉,從一個熟悉的陌生人的視角,客觀記錄了家鄉農村的社會變遷和農民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中部農村在改革開放大潮的裹挾之下所發生的種種變化和撕裂。這些裂變是身處農村或者對農村有觀察的人都或多或少能夠觀察到的。即便如此,能夠完整、客觀記錄下這些變化,筆者也認為是非常有意義的。這種記錄,比那些無良記者僅僅憑藉電話中的聊天情況就胡亂編造家鄉農村變化的報道或者比那些微信中大量轉發的所謂的多少張圖片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農村的標題黨文章嚴肅多了。農村就是農村,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它無需迎合某些人的污名,也無需滿足某些人的臆想,更不應該成為無良媒體賺取眼球、獲得流量的素材。
底層一直存在,它幽閉又隱晦地提醒我們:有另外一個龐大群體,過著我們並不了解的生活,從來都是默默無聞,但卻是中國最為龐大的群體。底層不應被遺忘,它與中產階層、與社會精英階層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底層可以是沉默的羔羊,也有可能是爆發的洪水。在當下轟轟烈烈的新城鎮化建設大潮下,身處農村的農民群體和離開農村到城市打工的農民工群體,都是繞不過去的群體。在很大程度上,底層的農民恰恰是新型城鎮化的主體。本書的書寫,就是在城鎮化的大背景下開展的,因而具有一種充分的張力。底層不應被遺忘,主體不應失語。這是本書的寫作立場。
二、記錄底層的意義
作者記錄底層,但並不是從某種苦難視角出發的悲天憫人。記錄底層,自有其社會層面的深刻意義。
不認識農村,無以知中國農村的發展變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的一部分。本書的記錄,看似雞毛蒜皮,家長里短,寫的都是小人物的人生際遇和載沉載浮。但這些小人物,恰恰是中國7億農民的典型代表。這和魯迅先生的「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寫法恰恰相反。因為中國的中西部農村(東部農村可能情況會有不同),很多現象是具有高度同質性的,例如鄉風民俗的遺失、土地拋荒無人耕種、化肥農藥過度使用、留守老人和兒童的孤寂守候、鄉村賭博之風的盛行、二代農民工的尷尬處境,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的記錄,已不僅僅限於對一個村莊的描述,而是對中國中西部農村現狀的一個代表性描述。具有了以小寫大的視角。費孝通的《江村經濟》出版後,英國的利奇教授曾提出批評,認為費只研究一個村莊,無法代表整個中國。費孝通回應道,「我想去發現中國各地不同類型的農村,用比較方法逐步從局部走向整體,逐步接近我想了解的『中國社會』的全貌。」本書雖然不是學術著作,但本書的記錄,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中西部農村的普遍現狀,和費孝通寫《江村經濟》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也是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次類型學嘗試。我們期待更多這樣的作品問世,以增加對中國的整體認識。
發出吶喊,獲得關注今日之農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的關注,發出更多的聲音。數億農民的現代化,關乎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在這一進程中,農民做什麼?農民怎麼想?農民是否快樂,是否幸福?農民的生存現狀如何?農村什麼樣?農業什麼樣?在城鎮化過程中,如何保障農民權益?如何保證農民從土地中獲得的長遠收益?這都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和回答的重要問題。本書不同於學術文章,學術文章畢竟受眾面狹窄。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寫農村、寫農民、寫農業,更容易引起更多普通人來關注農民問題,也會引起更多媒體的關注。在注意力時代,獲得關注便意味著更多改變、更多獲取資源和行動能力的可能性。
提出對策,守望鄉愁記錄既是為了保存,更是為了改變。本書也秉承了這樣的立場。它不單單是「留下一份內陸鄉村的歷史檔案,展現一個文字工作者的村莊史記錄以及由此發散的對三農問題的人文思索」,更在書的最後提出了應對當下的化學農業的解決之道。當然,中國的農村問題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不單單是一個產業問題和污染問題。受篇幅和作者經驗所限,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本書提出的生態農業(CSA)構想,已經被很多人付諸實踐。作者的擔憂不無道理:如果任由化學農業肆意發展,未來的農村將無一片綠水青山,未來的農村將何處安放鄉愁?本書的最後,也上升到國家層面,指出了中央政府出台的多種保護環境、發展農村、留住鄉愁的政策。說到底,建設美好家園,是每個人心中不曾泯滅的理想。
該書的封面非常醒目,一位抽旱煙的老大爺,飽經風霜的臉上,皺紋迭起,鬚髮花白,眼神中充滿了深邃、憂鬱,望向遠方,陷入沉思。農村未來將是一副什麼樣的圖景?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思考,一如封面人物之沉思。在本書所描述的傳統農業和傳統農民終結之時,我們期待一個涅槃重生的新農村和新農民。
·
·
·
END
推薦閱讀:
※農民翻修大棚,挖出古董文物上交國家,卻被判了盜墓罪!
※祝勇:做不了官場演技派的蘇東坡,能成為一個好農民嗎
※兒子上北大,女兒考清華,這位農民父親的教育理念值得借鑒!
※[學術]決定歷史農民起義成敗的關鍵因素
※鄭風田:造城賣地拿走農民30萬億的困局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