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戴望舒《雨巷》的教學實錄

戴望舒《雨巷》的教學實錄一、導入課文師:今天這堂課我們來學習詩歌。大家知道古詩詞可分為豪放、婉約兩大派,請同學為大家誦讀你所熟悉的豪放派與婉約派詩詞。(有的學生朗誦辛棄疾的《西江月》,有的學生朗誦李清照的《如夢令》,課堂氣氛開始活躍。)師:通過朗誦,大家可以感受到豪放派詩詞充滿豪情、催人奮進,有一種博大雄渾的美感,而婉約派詩詞情感細膩、纏綿,有一種深沉、委婉的美。因此,文學作品中的美所顯現出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只是讓人愉悅的東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傷,能夠深深打動人心的東西同樣具有美的力量。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雨巷》,從中體會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感。二、整體感知師:首先聽老師朗誦這首詩歌,同學們可以不看作品,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沉浸到詩歌的情景里去。(和著舒曼的《夢幻曲》),教師以傷感、失落之情,以較舒緩的節奏朗讀《雨巷》,學生聽時神情專註,聽完報以熱烈的掌聲。)師:詩歌朗讀完了,我們感受到了什麼?生1 :這首詩寫得很苦,詩中充滿了失落、惆悵的情緒。生2:這首詩好像寫了一名男子希望在巷子里遇上他的心上人,但是,最終還是與他的心上人擦肩而過。生3:這首詩雖然寫得很凄苦,但感覺很優美,尤其是那個丁香般的姑娘,美麗而不可及,令人傷感。生4:這首詩寫"我"在苦苦地追尋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夢幻般的事物。師:這首詩中,詩人用了哪些詞語著意表現詩歌的這種凄美、感傷的基調?畫出不會讀的生字新詞。生5:第三節的"彳亍"和第五節中"頹妃"的"把"怎麼讀?這兩個詞是什麼意思?(大多數學生都讀不準這兩個詞,大家在忙於查字典。)生6:"彳亍"念「chì chù」,是小步慢走,或時走時停。"圮"念"pǐ" ,是毀壞,倒塌的意思。生7:詩人在描寫"我"時,用了"彷徨""彳亍""冷漠" "凄清" "惆悵"等詞語來表現詩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生8:在描寫"姑娘"時,用了"哀怨又彷徨""結著愁怨" "凄婉迷茫"表現了"姑娘"像"我"一樣的迷惘、彷徨。生9:在描寫雨巷時,用了"頹圮" "寂寥"兩個詞,描繪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圖。三、簡介創作背景,作者生平師:大家聽了一遍,便有了這麼多的感覺。的確,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著愁緒和無奈。"我"為什麼會這樣哀怨?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失落、惆悵的情感呢?有句話叫"知人論詩",只有了解了詩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詩作。(幻燈:簡介作者生平、經歷,學生齊讀)如下:大革命時期,戴望舒曾與施墊存、劉吶鷗等一起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革命失敗後,他遭到國民黨通緝,避難江蘇松江,雖精神彷徨、迷惘,但不甘消沉,仍執著地探求真理。蝸居鄉間又有機會結識了墊存的妹妹絡年,詩人心裡又暗生出許些企盼。《雨巷》就是在如此心境下創作的,最初刊於1928年《小說月報》第19卷第8號上。《小說月報》編輯葉聖陶當時接到戴望舒寄來的《雨巷》詩稿時,極為欣賞,稱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作品發表後引起詩壇震動,戴望舒也因此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稱號。師:原來《雨巷》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原來詩人有著這樣的情感和經歷。因而,他會在詩歌里選取一些形象來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些凝聚著詩人情感的形象,我們稱之為意象。現在,請一位同學配樂朗讀詩歌,大家邊聽邊欣賞幻燈上打出的根據《雨巷》的意境而製作的一些黑白照片,多些感性認識。(幻燈:屏幕顯示出10張江南雨巷的黑白照片,同時,再次響起《夢幻曲》,讓學生融入詩歌所創設的情景中去。)(朗讀完畢,課堂上再次響起掌聲,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感到意猶未盡,久久地企盼著。)四、內容理解師:10張舊照片,彷彿帶我們走進了舊時的江南小巷,使我們對詩歌有了更多的感性認識。請同學們找一找這首詩中作者描繪了哪些意象?生1 :"雨巷"生2:"丁香般的姑娘"生3:"我"生4:"油紙傘"生5:"頹圮的籬牆"生6:"太息一般的眼光"(學生似乎對"意象"這個術語不甚了解,暢所欲言,答案多且雜。)師:詩歌的意象不同於一般的形象,它是凝聚著詩人情感的形象。因此,這首詩中的主要意象有三個"我""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雨巷"。而其餘幾個形象則屬於詩歌的細節。在描寫姑娘這一意象時,詩人為什麼把她比喻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你了解在古詩詞中丁香的象徵含義嗎?(出現了片刻的寂靜,學生似乎對丁香不了解。)生1 :丁香可能類似於百合,是純潔、美好的象徵。(幻燈:介紹丁香及其在古詩詞中的喻意。)師:在古詩詞中,詩人往往以丁香喻愁:如李商隱在《代贈》中作過如此沉吟"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又如南唐李煜在《洗溪沙》中寫道:"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所以,詩歌中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憂鬱、空靈之感,與整首詩的感情基調相符合。師:現代詩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徵意義,所以,我們在欣賞詩歌的時候一定要展開豐富的想像。每個人,由於思想水平,生活經驗以及藝術修養等條件的限制,對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要儘力展開想像,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儘可能豐富的生活內容。現在請同學們聯繫詩人的經歷和寫作背景,展開聯想,詩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讓你聯想到了什麼?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麼?(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詩歌意象的不確定性和主題的多元性,讓學生們充滿興趣,躍躍欲試。)生1:"雨巷"象徵了黑暗壓抑的現實。生2:"雨巷"象徵了大革命失敗後,革命事業陷入低谷。生3:"雨巷"象徵了人生際遇上的低谷。生4:"我"是一個心事重重的知識分子形象。生5:"我"是一個苦悶的、人生的追求難以實現的知識分子形象。生6:"我"可理解為一個失戀者的形象,這是一首愛情詩,表現了"我"失戀後仍苦苦追尋的執著情感。生7:"丁香般的姑娘"象徵了詩人在大革命失敗後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生8:"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詩人理想中的戀人形象。生9:"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生10:"丁香般的姑娘"就是作者自己的真實寫照。整首詩表現了詩人渴望遇上與自己有同樣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生11:整首詩可理解為詩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後,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生12:整首詩還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美好理想的追尋的心路歷程。(學生的聯想豐富多彩,三個意象及主題的多層含義盡情地得以顯現。)五、總結師: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確實,詩歌的鑒賞就是欣賞者通過藝術想像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剛才同學們的理解合乎情理而又富有創意,同學們對詩歌的主題有多種理解,但是任何詩歌的欣賞都不能離開詩人的個人經歷和創作背景,大革命失敗的背景以及被通緝的經歷一定會在詩作中得以體現。因此,有同學將這首詩理解為委婉地表現了詩人在黑暗現實中找不到出路卻又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我認為這樣認識更為準確、合理。"知人論詩"應成為詩歌欣賞中的一個重要方法。(音樂第三次響起,幻燈再度打出江南雨巷的舊照片,全班齊聲朗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歌的意境、主題,在配樂朗誦中結束這堂課的教學。)課後反思1.現代詩歌一一尤其是抒情詩歌的教學,師生有感情的吟誦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教師的朗讀,能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優美的誦讀,能抓住學生的心,吸引他們沉浸到詩歌的意境中去。而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反覆誦讀,對詩歌理解更為深刻,感受更加豐富。所謂"書讀千遍,其義自見"。配樂誦讀,猶如催化劑,催生語文教學中的詩情畫意。2.教學中,現代化教學手段一一多媒體的運用,起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饒有趣味,若配以動畫、音樂,則在如歌如畫的氛圍中展現詩歌的意境情韻,讓課堂教學充滿感,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效果,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想像力與欣賞詩歌的熱情。3.現代詩歌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往往是運用象徵手法,詩歌藝術形象本身極富有暗示性和啟示性,同時,詩歌欣賞又總是要受到欣賞者的思想水平、生活經驗以及藝術修養等條件的制約,各人的情況不同,往往也就表現出不同的鑒賞結果。因此,在詩歌教學中,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不免帶有明顯的主觀色彩,甚至有時會超出作者創作時的初衷,發掘出作者未曾意識到的東西。對於學生的這一鑒賞現象,教師應該給予肯定。因為當代青年人的世界觀,以及生活、知識結構與前人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應該站在今天的認識高度,去積極地鑒賞前人的作品,發掘出前人所未有的新東西。點評秋雨綿綿中聽了江萍老師的《雨巷》,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總覺得這堂課不同凡響,有她自己的特色。一是朗讀。現在的語文課都不重視朗讀,往往只讓學生讀,教師自己讀得很少;讀的質量也差,不講究朗讀的仰揚頓挫,聽起來不舒服,甚至是一種負擔、累贅。江老師卻不一樣,不僅自己范讀,而且和著舒曼的《夢幻曲》,讀得有滋有味,一下子把學生帶入《雨巷》特定的意境中,彷彿"丁香般的姑娘"在細雨朦朧中從雨巷深處走來……著名語言學家、語文教青家張志公先生生前說過:你不會教語文,先把課文讀三遍 (大意)。可見,朗讀對語文課是何等重要!我個人教語文的體會是:朗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好的朗讀,它的教學效果,比之於現在風行的那種"分析",師生間那種盡人皆知的"對話"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語文課要講教學效果,我看還是先從朗讀做起,就像江老師那樣,自己認認真真、像模像樣地讀,再讓學生跟著教師認認真真、像模像樣地讀,少一點"分析",少磨一點嘴皮子,我們的語文課才會上正道,才會有真實的教學效果。二是多媒體的運用。江老師用了10幅舊照片的放大像,配上輕輕的《夢幻曲》音樂,讓學生反覆誦讀片斷和全文,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的運用關鍵在於恰到好處,宜精不宜多;太多了,把課文丟在一邊,花里胡哨,泡沫亂飛,這是形式主義,喧賓奪主,絕不可取的!語文課重要的是把課文讀懂,把作品用詞造句的精妙,布局謀篇的獨特,精神風骨的透析,藝術特質的顯現,讓學生有不同程度的領悟,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語文教學才有真正的教學質量。倘若連課文都沒有讀懂,讓學生去討論這樣那樣的問題,在課堂上空磨嘴皮子,這是捨本逐末、徒具形式的做法,我們應該力戒之!三是突出重點,步步深入。一篇作品可教之處很多,如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在點子上,江老師是做得很成功的,如幾個詞語的教學要言不繁、恰到好處;又如意象和象徵手法的推敲("丁香般的姑娘""雨巷") ,讓學生心領神會,點到為止。語文課最忌"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教等於什麼都沒教,將作品的精華淹沒在無謂的"討論"和"對話"中,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消耗學生的青春,何苦呢?這堂課的設計也是很成功的,步步深入,層層推進,符合學生認識的規律,如先整體感知作品,激起學生學習的興題和求知慾望,後介紹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再理解作品的意象和象徵手法,層次分明,不落俗套(往往一開頭介紹作者、背景) ,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華東師大教科院教育學系馮起德)


推薦閱讀:

中醫診斷學教學視頻【全集】
太極拳搏擊教學法(二十)
音樂零起步-教你彈吉他超級入門教材(Flash+視頻教學)
八字命理教學!!來學學!
《淺談開放性幼兒繪畫教學》

TAG: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