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學」徒有其名與惰性
2015年8月21日—2016年1月15日
「國學」簡言之傳統文化,就是「孔孟之道」、老莊墨楊之說、程朱理學、魏晉玄學、四書五經、史書等,經千百年提煉成的「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之類。數千年歷史證明國學只有「書同文」的傳承作用,欠缺治世興邦的功效。其根本性的缺陷是壞人壞事得不到應該的懲罰,好人好事得不到發揚光大。單獨看似合理不錯,拼接在一起卻沒有積極意義的扶正壓邪作用,以至中國幾千年舉步不前,多次朝代更換以人民的近乎滅絕為代價。長期形成的傳統文化缺乏英雄豪傑產生的土壤,致使壞人輪流當政,惡棍輪番上台。
一
近多年宣揚國學之風甚盛,主要是佔領廢棄毛澤東思想處於主導地位後形成真空的思想文化陣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尋求思想文化依據。毛澤東思想在當代已被闡釋評議的不是毛澤東思想了,當今的社會已與毛主席主張的那種社會性質不同了。
現在要研究的是為什麼有毛澤東思想的毛式社會主義也失敗了?原因在於深厚的傳統性惰力,上層多是權力、名譽、地位、金錢的追求者,這就要求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重建成功。
國學產生於中國歷史中,必然和漫長的歷史結合在一起,消極性的居多、糟粕充斥其中,阻礙了社會應得的進步。新中國27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果與歷史上2700年的鮮明比較,證明了國學的落後性。
中國的文字人民性差,難寫難記,社會主義的普及教育渡過了文字的難關。歷史上所體現的國學思想文化不能很好的治世又引進佛學,也無所作為不大管用,和宿命論糅合在一起,導致迷信橫行,團結不起來,人民屢被一小撮反動派荼毒。維權的隊伍雖十分龐大,但卻不維農業社被解散的權,很少有人維國企被改制變私有制的權,最終只有蜻蜻點水的功效。
二
國學從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上認識,十多次改朝換代中,攻城奪地,人口損失70%-80%,甚至達到90%,都以無數人失去生命為代價。換湯不換藥的朝代更替,變動的僅僅是統治集團的臉譜,國學束縛人民觀念的更新,阻礙意識形態應有的提升改造。血的代價沒有換來血的教訓。試舉幾例增加一些具體理解:
東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漢靈帝劉宏時「黃中起義」到三國紛爭。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全國統一。人口由漢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的5647.7萬減至晉武帝元年的1616.4萬(引自歷代人口官方統計數)。(280—156) 124年人口損失70%以上。三國末期的公元220--265年,魏蜀吳人口僅為767萬左右,足顯人民存身之蹇。
南北朝時魏孝明帝正光六年(公元525年),245個年份(525—280)人口增加至3200萬。到北齊幼主承光元年(公元577年),人口又減少為2000.7萬人。隋煬帝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增長到4602萬。唐玄宗時代公元755年,人口增加至5291.9萬。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經久不息的戰亂,人口又降至1576萬(人口數字出處均同上)。國學保證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之乎者也」同人民的生存相距甚遠。
南宋寧宗趙括嘉定16年(公元1223年),人口突破7681萬,到南宋景定5年(1264年),元朝取代南宋的戰爭烽煙四起41年,民眾被屠殺地只剩下了1302.65萬人(數字出處同上),人口驟減80%以上。軟弱的「文明」體現的思想文化敗在野蠻的刀槍之下。
明朝崇禎年間1628年到1644年,據《中國人口報》全國人口2億左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人口5987.3萬。明朝大的戰亂不多。「洪武」到「崇禎」前後250多年(1638—1381)人口由5787.33萬增長到2億左右有時間上的可靠性。到順治八年(1651年)僅有1063.3萬人,(也有因戰亂統計不很準確的因素)。1644年清朝的建立以近乎種族滅絕為代價,人口亡失慘重。而史學家很少提及,恰好當年英國的克倫威爾開始進行產業革命,中國卻倒退到半封建半奴隸制社會,留辮子幾百年,連自由理髮的權利都喪失了。社會條件已經具備了進入資本主義的機遇,在宋亡元生、明滅清立,兩個少數民族統治全國中兩次擦肩而過。「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全集》第一卷第281頁《狂人日記》1918年)自有歷史以來,中國人是一向被同族和異族屠戮、奴隸、敲掠、刑辱、壓迫下來的,非人類所能忍受的楚毒,也都身受過,每一考察真叫人覺得不像是活在人間。」(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之餘》1934年12月17日)
三
從國家的長治久安認識國學,分裂戰亂時期遠遠高於平安統一時期,以1949年為截止期,上溯到公元前的841年,庚申周共和行政元年,期間2790年,改朝換代、爭城奪地的全國性戰爭時期有1699年,內部和少數民族的局部戰爭更是不勝枚舉。人民安居樂業的時期1000多年,其餘時期戰亂不止,民眾惶惶不可終日在戰火連天中。故新朝建立時常有解民倒懸的說法,而國學在其中終究扮演了什麼角色發揮了什麼作用?既未能使戰爭引起革命,也沒能使革命制止戰爭。回顧歷史,輪廓非常清晰。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辛未宜臼元年,周朝失去控制進入春秋時代,群雄並起,800諸侯割據,爭城奪地,到公元前475年轉入戰國時期,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7國,出現了前秦百家爭鳴的氣象,到公元前221年秦皇統一,亂世持續了549年。「銅鐵爐中翻火焰」,製造武器,不製造工具提高生產力水平。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劉邦項羽加入,楚漢相爭5年劉邦得勝。公元前205年徹底擊敗項羽,公元前206年建立漢朝,漢族漢字漢語由此而來。後也發生過同姓王的叛亂,到漢武帝時代殺伐征戰,北方少數民族基本安定下來,故毛主席有「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的詞句。
公元9年王莽改漢為新朝,公元17年綠林、赤眉均揭竿而起殺了王莽,在起義軍的相互爭雄中劉秀乘勢於公元25年建立了東漢,史稱「光武中興」,先後經過9年取得了全國的統一。
東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漢靈帝劉宏時黃巾起義、三國紛爭,逐鹿中原,晉武帝司馬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全國統一,期間96年。
晉惠帝司馬衷癸亥二年(公元303年)西晉·十六國開始,後東晉·十六國繼續,史稱「五胡亂中國」,到公元420年東晉滅亡,南北朝開始,延宕至公元589年楊堅統一中國建立隋朝,前後戰亂(589-303)286年。戰亂成了慣性,西晉僅統一了(303-280)23年.
從公元589年到611年,僅平安了22年,隋大業7年(公元611年)的隋煬帝時代,到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朝李世民統一全國,戰亂16年。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公元875年黃巢起義,到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五代十國開始,延續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前後戰亂了(960-755)205年。
北宋與遼國、金國相伴而存,1126年靖康元年金國南侵,俘虜了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地處西北的各少數民族爭城掠地,蒙古族最後統一了北方。南宋建立後偏安一隅,戰爭從未止息過。1279那年南宋被元朝替代,戰亂了(1279-1126)153年。北宋勉強的統一了166年,幾乎沒有安寧過。
元朝鐵血統治從1279年持續到1368年,朱元璋滅元朝建立明朝。從紅巾軍1351起義到1403年明成祖朱棣進攻北京搶班奪權成功,全國基本平息,改朝換代戰亂了(1403-1351)52年。
163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瀋陽改國號為清,正式脫離明朝。期間李自成、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推翻明朝,1644年滿清入關到1681年康熙平定「三藩」。從1628年滿族不斷進攻中原到1681年基本統一,期間戰亂(1681-1628)53年。(以上年號和公元紀年均引自《中國歷史年代簡表》)
從1840年到1949年的109年中,外敵侵略不斷,瓜分中國,太平天國起義,軍閥混戰,日本入侵,三年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才進入統一的社會主義時期。
幾千年的事實證明國學在治國安邦上的無效性
四
從生產力發展水平衡量,按照「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的標準對照,幾千年幾乎在十分簡單的鐵器農具上踏步不前,基本是人力畜力作動力的鐵器農具,非常的原始簡陋,憑大自然的恩惠生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終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始終未越過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生存警戒線。遇到災荒,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更有甚者,賣兒賣女,妻離子散。幾千年人口長期在五千萬左右徘徊。
周朝時期青銅業、鋼鐵冶煉業就有相當的規模和水平,出土的寶劍至今非常鋒利就是物證。但一直未廣泛用在農業和建築業等方面。發明的指南針沒有用在指引方向上,僅僅用來看風水。
興修水利,促進農業發展上幾乎無建樹,建築業橫直支撐,幾乎無什麼任何力學技巧的利用,在工藝學上固步自封,解決穿衣矛盾的紡織業,僅黃道婆發明紡織、織布機後,停滯不前,婦女終年勞作,仍然停滯在手工操作的低層次上。國學在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沒有發揮什麼作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禁錮了人本身存在的創造力,阻礙了對幸福美好的創造,扼殺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
從醫療衛生事業上衡量,中醫和中草藥僅僅是靠技術含量不高的經驗判斷治病,幾乎無什麼醫療器械,在封建腐朽制度的壓迫下,人民長期處在缺醫少葯的自然淘汰的生存低水平上。數千年嬰幼兒成活率一直在50%以下,人均壽命在35歲左右,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固杜甫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詞句。「長夜難明赤縣天」,毛主席作了概括性的結論,所謂的國學強調的修身養性,片面性大。
從教育普及程度上衡量,舊中國幾千年文盲充斥,迷信橫行,宿命論肆虐,讀書識字幾乎壟斷在少數人手裡。據不準確的統計,文盲率一直在90%以上的狀況延續到建國初的掃盲時期,儘管中國最早發明了造紙術、印刷術這個最有力傳播文化的手段和產品,一直未得到大批量生產,多數人長期處於幾乎與世隔絕的狀態中,聽任落後的反動派勢力的擺布。「炕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揭竿而起的造反派,由於稀缺文化涵養,魯迅評價,每次改朝換代,留下了戰爭摧毀後的堆堆瓦礫,幾乎全是從頭而起,很少有物質財富的積累,都因缺乏精神財富的建樹而釀成。
五
從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風俗習慣上分析,陳規陋習,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滲透在人們的日常的社會和家庭生活中,墨守成規,窒息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壓抑著進取精神,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迷信,目光短淺,形成了國民根深蒂固的民族劣根性,至今仍有深厚廣泛地消極性。
在這些積習深重的腐蝕下,扭曲了民族性的正常的生活生存習慣。纏腳據考從宋朝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時止,太監從戰國時期一直到清朝被推翻。殉葬也就是活埋人一直從商朝延續到明朝,少數民族更甚,這些均為中華民族所獨有。佔據意識形態、思想文化統治地位的國學,自覺不自覺的起著推波助瀾、製造理論根據的不良作用。
從家庭族群的倫理關係和道德上看,國學儘管提倡孝道,只有理論意義,沒有約束執行的力量,所謂的24大孝,卻是從反而證明了倫理上贍養義務缺乏制度性的貫徹執行規範,多是索取,從根本上稀缺應盡的職責義務意識,制度規範建設是空白,蔓延至今。既無人文的關懷感情,也缺情義上的心理素養,現在仍然十分普遍,鮮有制度性的行政管理。常感慨多少人在對父母上做了多少不是人所能幹出的事情,這在眾多的鄰里之間屢見不鮮。
從中華各民族交流融和上分析,雖然在地理位置上長期處於「大雜居,小聚居」的狀態,但民族的界限鴻溝壁壘森嚴,互相通融有不小的阻力,特別是元朝蒙古族和清朝的滿族統治中國,發生了歷史上空前的社會大倒退,半封建半奴隸制代替了封建社會已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喪失了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機遇。「天不變道亦不變」一直持續到民國前期。
叛賣、變節、漢奸等一直延續不絕,就是現代社會的普遍性的賴賬,老闆缺德的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報酬,倒地賴見義勇為的攙扶者,車翻哄搶財物,幾千年的國學到底在發揮著什麼作用?魯迅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大聲疾呼青年不要讀中國書,雖有局限性,按矯枉過正的理論分析,也不是沒有一點理由。
馬列主義傳到中國當在辛亥革命前後,此前的中國人從奴隸社會到辛亥革命,國學一直處充斥在教育識字之中。奴隸和封建社會的統治集團和統治階級,佔據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財力優勢,所倡導和堅持的國學,既不能限制上層的胡作非為,也未能引導下層自我更新,能動的改造社會和人的主觀世界,使中國積澱的思想文化,把國家局限於非常落後的地步。客觀分析幾千年的中國,國學無多少進步意義,現在大力提倡國學,實在是勞民傷財的蠢事。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已走到世界前列的西學,怎能嫁接到封建主義的老樹上,自然連一個君主立憲的改良也容納不下,就是將封建王朝搬倒,不徹底進行文化革命,剷除掉社會土壤舊的因素,拿來什麼主義都被染的一團漆黑。只可惜在拿掉社會主義學習資本主義的時候,卻全學來資本主義拋棄的垃圾,中國又到近乎半殖民地狀態中,社會沒有進步多少,卻耗廢掉了可貴的資源,拾起國學只能禍害國家人民。告別革命,尋求國學作理論思想的依據,既不合時代潮流,也不符合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一分為二的認識,國學也不是一無是處,取其精華,拋棄糟粕,去偽存真。延安革命歷史展覽館陳列毛主席修改的一份會議通知是推陳出新的範例。
附:
國學簡釋
「國學」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的中華思想文化與學術。包括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以及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諸多方面。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國立學校。自「西學東漸」後泛指以先秦的經典與諸子學說為根基,並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及同時期的詩經、楚辭、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等等各類文化學術及同時期的以二十四史為主的史學。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範疇。
國學又稱國故、國粹,內涵國文、國史、國法、國俗。相關科目:史學、文學、語言學、法學、農學。相關內容:國語、國畫、國術、國劇、國醫。傳統科目 禮、樂、律、射、御、書、數 。
現「國學」概念產生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當時「西學東漸」改良之風正值熾熱,張之洞、魏源等人為了與西學相對,提出「中學」(中國之學)這一概念,並主張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一方面學習西方文明,同時又恢復兩漢經學。為了區別開「西學」與「中國之學」,便產生了現「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這個國學概念。
國學是以百家學說共存共鳴的,沒有主從關係,按時期所起作用而論,各家學說在各個時期都發揮著作用,只是作用所在的領域不同而已。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思想統治領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學說也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不存在以哪一家學派學說為主體。
「國學」這個概念(名詞)中國歷史上就有,《周禮》、《漢書》、《後漢書》、《晉書》裡面都有「國學」的概念。唐代也有。但歷來講的所謂「國學」都是指「國立學校」的意思。
國學這個詞的涵義社會上尚未有統一的認識。有學者認為國學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凡是中國的文化學術都屬於國學;亦有學者認為國學是專對治國理政而言的,國學特指「治國理政」之學。但無論怎樣,有兩點是可以確定的:
1、國學的基本定義「無可爭議是「中國固有的文化學術」。
2、國學門類寬泛複雜,是以先秦諸子百家為根基。先秦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所以諸子百家學說並無主從之分。
國學也指中國古代學說。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如何治理國家。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慢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
國學之道,即國學的價值意義及精髓:
孔子——為人之道。先秦諸子百家,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人要本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做人要誠實,誠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嚴以律己寬於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樂也!此上就是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
老子——處事之道。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
「道者,萬物之奧。」「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寬容是處事第一法;寡慾是養心第一法;勿言無益身心之語;勿為無益身心之事;勿進無益身心之人;勿入無益身心之境;勿展無益身心之書;
莊子——養性之道。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以喜悅之身,養喜悅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義準則。所謂快樂,不是財富多而是慾望少。做人,人品為先,才能為次;做事,明理為先,勤奮為次。人生要學會平和心,喜樂心,慈悲心。
孟子——君臣之道。君臣相比,君屬於強勢,臣屬於弱勢,其關係由強勢君主導。君講禮,臣講忠,故君臣之道在於禮。君禮於臣,臣必忠;臣忠於君而君不禮,其忠必退。
荀子——學習之道可概括為七個方面:
一是蛻:學習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就,應該不斷地有所發明,有所進展,日漸而月進,並且使之產生質變。
二是虛:虛指的是學習態度。虛者,虛心、謙虛也。
三是一:「一」是專一、專心致志的學習,「學之道,貴以專」。
四是靜:「靜」,指的是心要靜,而摒棄一切雜念。
五是積:「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六是師:「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有了好的老師,便可以好學,「得賢師而事之,則所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
七是友:荀子提出,學者應「親友」,以求得在治學上的「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即不斷地得到批評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孫子——韜略之道
意指文韜武略。中國的韜略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實為傳統文化之瑰寶,歷史遺產之精華。韜略猶如雙刃古劍。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若藏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願學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發揚古道,利國利民。教練不是知識訓練或者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拓展信念與視。
管子——教練之道
能力和習慣的培養;教練猶如一面鏡子,反映當事人的真實現狀和局限,同時引發對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給對方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教練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韓非子——統馭之道。統馭理論:「精誠為道,運籌為術,組織為器,人才為本,制度為體,文化為魂」,帶你修鍊六個方面的能量,幫你完成從攻城略地到運籌帷幄、從創業有成到基業長青的驚險一躍,成長為新經濟時代的新型領袖。
鬼谷子——權謀之道。權謀是指在爭奪、鞏固、發展權力的過程中使用的一切靈活應變的手段。權力,是指能夠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的力量。權力帶來財富、地位、榮耀。權謀天然地不受一切仁義道德、公平正義的約束;它甚至沒有任何原則可言,唯壹的原則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權謀的合理性取決於權謀的結果,即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也。
大學——修身之道。修身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過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發展之道;致知就是獲取知識,誠意就是赤誠、真誠、忠誠之心對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修為高深的人,因此,修身的過程,就是探究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就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真誠地對待一切的過程,就是嚴個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的過程。
易經——天地之道。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謂天地之道,也不過是自然法則。你若遵從了——便能遺世獨立,飄飄欲仙:返之則——萬劫不復,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輪迴之苦,卻非人力所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註定,天意實屬難違。仔細想想,可也不就是這樣的么?故,天地之道在於人心。
禪宗——死生之道。死生間觀節,細微處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個生的開始,生亦是另一個死的結束。故,生則生、死則死,豈能賴著不死或就是不生?故來之則應,去留無意,隨緣而行,不糾結、不著相。
國學不等於儒學,但包含儒學。可是,近些年談國學的人,一談國學就說儒家之學(簡稱儒學),以為除了儒學,就沒有國學;或是認為,只有儒學才是真正的國學。
《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儒"本是鄙稱,儒家這一稱號不是孔子自家封號,而應是墨家對孔子這一學派的稱呼。」因此古代通常以「儒」稱學者,如《字彙·人部》:「儒,學者之稱。」以「儒」稱謂儒家,只是古代的一種用法,如《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儒家學說是古代服務於帝王統治的教化學說,並不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場而為老百姓服務的學說。因此,如果以儒家來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完全看作古代專制主義或為古代專制主義服務的思想的代名詞。當然,並非全盤否定儒家文化,而是說,如果將中國傳統文化全部或是主要看作是儒家文化,全盤否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而且也將儒家文化中積極的因素給否定了。國學應當是中國或華夏曆朝歷代學術文化之總稱。從歷史來說,國學不能局限於儒家之學,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儒學只是與道、墨、法等諸家相併列之一家學說。
國學強調治學要循序漸進。一直到晚清,中國傳統學人的治學,一定都是先由文字、音韻、訓詁及目錄、版本、校勘等「小學」科目入手,而後才治「史學」,再由「史學」而入「經學」。傳統文化里有「道」、「器」、「藝」的分別。
國學的分類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四庫全書」的分類方法,它把國學分經、史、子、集四大類。另一種是按內容分類,分為三類:義理之學,闡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學;考據之學,從事歷史研究,也就是史學;辭章之學,從事詩詞散文以及章奏、書判等實用文體創作的,就是文學,及今天所說的文史哲等社會科學。後來有人在此基礎上又加了兩個以補其不足:一是經世之學,即治國馭民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知識;二是科技之學,即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知識。
《四庫全書》的國學經典 :
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類」、「彙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重要書目如:《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彙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春秋》、《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國語》、《越絕書》、《吳越春秋》、《唐大詔令集》、《列女傳》、《東萊先生史記詳節》、《晉書》附敘十六國雲《載記》、《清稗類鈔 》、《禹貢》、《山海經》、《水經注》、《唐六典》、《通典》、《史通》、《文史通義》、《戰國策》、《永樂大典》等等。
子部分為「儒家類」、「道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彙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列子》、《莊子》、《孫子》、《山海經》、《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朴子》、《藝文類聚》、《金剛經》、《四十二章經》等等。
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 、《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
新國學,代表著建立在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基礎上,撇開傳統國學上多樣化所存在的糟粕,汲取西方馬列主義精華,重新提出的國學概念。打破傳統國學自我壟斷和封閉,從本質上有別於原國學的新學術體系。代表著走向世界,屬於全新的中國學術概念。具體包括:1、人文國學,已經有專著和專屬文化傳播機構;2、文藝國學方面尚未有人建立新學術體系
新國學不存在新儒學,新道學,純粹只有國學範圍性的內容,不能和新儒,新道,新法等混談。
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表明目前國家提倡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至少應該包括國學經典、傳統藝術和民俗文化三部分。據悉,教育部將在高校本科專業增設「國學專業」。有關高校已經在考慮招收「國學專業」學生。
據了解,至2015年5月末,國家以及教育部的傳統文化相關課題組已完成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成人教育(全國領導幹部國學教育系列教材)、海外漢文化教育近700冊傳統文化標準化教材研發工作。目前,北京的通州區和大興區也在使用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教材試點工作將於今年完成,之後該套教材將申報國家級教材,通過驗收後將向全國推廣。
中國傳統文化近幾年越來越受關注,各學校紛紛在教學計劃中增加「國學」課程,全國的「國學教師」缺口很大。為了改變這一狀況,2016年教育部的高校專業設置中將首次增設「國學教育本科專業」。
國學是一種起源於原始太初而傳承於歷史現實的活著的正在繼續的文化,是數千萬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高度總結。(2015年10月4日根據有關資料編輯)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我只是不去做而已,我如果認真去做,一定能做好」?
※人為什麼會有惰性
※如何讓孩子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惰性從何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