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文「導學案」編寫和使用的幾點思考

關於語文「導學案」編寫和使用的幾點思考

—— 金水區教體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曹軍(2011.9.8)

9月6日上午,發展中心一行11人到鄭州市75中聽課調研。語文學科聽了兩節課:七年級《<論語>十則》,八年級《陋室銘》,課後分別與兩位執教教師作了交流。在聽課、交流、查看資料過程中,感覺老師們對於「導學案」的編寫和使用,在理念認識和實踐操作上還存在一些誤區,迫切需要澄清認識,理清思路,正確理解「編寫和使用導學案」與「道德課堂構建」之間的關係。

一、掀起你的蓋頭來

有老師反映,在「細化解讀課標」之後,市教育局相繼下發關於「課程綱要」「導學案」 「作業建設」等文件,面對複雜的頭緒,「突然不知道這課該怎麼上啦」。其實這三個文件是在 「構建道德課堂」的統領之下,分別從「目標」「過程」「評價」三個維度提出的實施要求。因此,「編寫和使用導學案」是「構建道德課堂」的實施策略,也即實踐過程及方法。

其實,「導學案」和「導學案教學」也不是新生事物,這在外地已經有了較為普遍的實驗和推廣,只是各地的名稱不同而已。從背景說,「導學案」是對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和杜郎口中學 「三三六」教學模式的整合和優化;從內容說,「導學案」是融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案和分層次的達標練習為一體的一種文本;從形式說,「導學案」是師生共用開展課堂探究活動的載體。

「導學案」在文本組成上包括幾個基本要素: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法指導,總結與反思,作業與練習。可見,「導學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導探索型的自學提綱,其核心就是從學生的當前情況出發,在教師佔有大量資料的前提下,把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精心設計成問題的形式來進行導學、導練、導結。與傳統「學案」相比較,「導學案」著眼於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問題的形式安排學習任務,側重於學生的「創造」,閱讀後再經過思維的加工;「學案」著眼於學生練習,以習題的形式呈現,側重於學生「拿來」,直接從教材找答案。兩者雖緊密聯繫,但在目標要求、課堂角色、教學方式方法方面,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導學案教學」課堂流程包含幾個基本環節:

一導學,教師利用 「導學案」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使學生通過課前自學對教材有一個初步了解,發現問題;

二探究,學生圍繞「導學案」進一步討論交流,合作探究,解決核心問題;

三檢測,當堂進行達標測試,及時反饋,進行矯正和彌補,解決深層問題;

四總結,指導學生對本節課學習進行總結,構建知識體系,掌握學習方法;

五拓展,布置與學習目標相一致,具有針對性、層次性的作業與練習,並對完成作業與練習的數量、質量、時間,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

概括來說,「導學案教學」,以「導學案」為載體,是以導學為主線,以自主學習為主體活動,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為特色,以教師的啟迪引領為主導,由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讓我看看你的臉

編製「導學案」,要切實貫徹主體性原則和導學性原則,切實把教師「教什麼」和「怎麼教」的預設,轉變為學生「學什麼」和「怎麼學」的預設,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設計。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學法,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真正做到「以學定教,教學合一」。編製「導學案」的兩個核心是「科學預設」與「規範表達」。「科學預設」主要指基於課標、教材、學情的研究下,站在學生學習需要的角度,預設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學習策略等內容;「規範表達」主要指基於學科學習規律和學生認知心理的,使用學生能夠理解、樂於接受的語言,對「導學案」的基本要素進行界定和陳述。

編製「導學案」的兩個關鍵是「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學習目標」要克服傳統表述「條目繁雜和三維割裂」 的問題,有效途徑在表述中三維有機滲透融合,體現語文整體性的特點。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學習目標可為:

(1)能藉助注釋、工具書和交流,讀懂文意,並積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詞語;

(2)通過誦讀,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把握人物的性格;

(3)通過閱讀體驗感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

我們可以看到,目標中不僅要求學生達到的結果,還特彆強調了在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達到「讀懂文意」的途徑和方法是「藉助注釋、工具書和交流」;「把握人物的性格」的方法是「誦讀,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 這一情感態度目標,是藉助「閱讀體驗感悟」來達到的。

「學習內容」要以問題的形式呈現,防止搞成「習題集」或「練習冊」。設計問題是引導學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導學案設計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要依據目標、內容、學情,精心構建問題鏈。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的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要通俗明白而準確,還要具有一定的層次和梯度,要設置坡度,循循善誘,拾級而上。問題設計的有效途徑是把學習目標問題化,並通過問題把學習目標具體化,用問題引領學生的自學,用問題指導學生探究。起始階段,應以明確的學習任務作為啟動和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的操作把手,使學生明確「學什麼」、「學到什麼水平」。 所謂明確的學習任務,必須是具體的、可操作的,並且是可把握、可評價的學習行為,而不能是籠統的、模糊的、不可操作更無法評價的術語概念。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貓》其中一個學習任務的設計:

活動一:品 寫「貓」之妙

提示:在課文第一、三兩段中,作者對前兩隻小貓進行了生動細緻的刻畫。

1.默讀這兩段,勾畫一兩處寫貓的妙句,並反覆體會好在哪裡,把自己的思考所得簡要記在句子旁邊。(方法:默讀——勾畫——體味——批註)

2.通過組內交流,再給自己補充一處。

3.每組推選一處作為活動成果留待展示

很容易看出,「導學案教學」下的學習任務是通過活動來進行落實的,「導學案」的活動設計是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來安排,有的需要學生自學後獨立思考,有的需要小組的合作交流後才能有效的解決,其最大特點是對教材中的基本素材進行再加工,注重對知識生成過程理解的落實。為此,要努力創設以問題為核心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學習材料不斷進行精加工、深加工。如蘇教版七年級下冊《三個太陽》其中一個學習活動的設計:

學習任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活動情境:舉辦 「南極科考隊新聞發布會」。

操作流程:1.以記者和科考隊員的身份閱讀課文,自問自答,做好現場提問或發布新聞及解答問題的準備;

2.組織模擬新聞發布會,由5位同學上台充當科考隊員,其他同學充當記者,先請科考隊員簡要介紹南極科考經過,然後進行答記者問;

3.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對「記者」 和「隊員」的問題和回答進行評價。

這樣的活動設計,學生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展開了定向的、有序的、系統的學習活動,依託文本而不依賴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脫離文本,使課堂真正成為既生動活潑又積極思維的學習場所。

後記:「導學案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理念層面,「導學案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教學理念,只有從理念層面理解並實施,才能不局限於其環節的羈絆而達到一種自如;在操作層面,「導學案教學」下學生如何使用,教師如何有效介入;在管理層面,「導學案教學」下如何開始集體備課,如何實施常規管理……如此問題都大有文章。


推薦閱讀:

關於人性弱點的名句
關於當前生豬生產情況的調查報告
【風水透解】關於【氣口互動】之應用實例
關於「腰椎間盤突(膨)出症」的論述
關於熱帶魚

TAG:思考 | 語文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