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 精神病時代——當代中國社會全民焦慮解讀與對策

精神病時代

——當代中國社會全民焦慮解讀與對策

趙 鑫

文章來源於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文摘》2012年第1期

摘自《社會科學論壇》2011年第11期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預期即將面臨不良處境的一種緊張情緒。焦慮對於大眾來說並不陌生,正常人在面對困難或有危險的任務,預感將要發生不利的情況或危險發生時,就會產生焦慮。這種焦慮通常並不構成疾病,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因此,適當程度的焦慮並不是壞事,往往能夠促使人鼓起力量,去應付即將發生的危機(或者說焦慮是一種積極應激的本能)。只有當焦慮的程度及持續時間超過一定的範圍時才構成焦慮癥狀,這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礙人應付、處理面前的危機,甚至妨礙正常生活。所謂社會焦慮或抑鬱,是指當社會中的種種因素在個體中產生的壓力、壓抑、不滿、非理性衝動、擔憂等緊張心理上升到整個群體的大多數人都已具有此種心態時,即構成社會焦慮。

根據一些社會調查數據,儘管他們採用的量表和問卷各不相同,得到的數據也有一定差異,時間跨度也較大,不能同時進行比較,但從中仍然可以看出,中國社會的焦慮抑鬱增多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人們捨棄了那種慢節奏的、物資貧乏的生活,對於快速引起的疲於奔命使人越來越焦躁,人們明顯感覺到精神高度緊張、浮躁、不踏實、沒有安全感、生活品質下降。在物質生活可以用「豐富」來形容的時候,稍有覺醒的人們也開始審視自己的精神生活。大量「焦慮」「抑鬱」個案的出現,更會加劇人們對焦慮感已是一種普遍性的時代心情的認同。

社會全民焦慮的原因分析

表面的生活事件下面隱藏的是多種焦慮,如對收入差距拉大的焦慮(比如經濟狀態的變化、負債等),緊張激烈的競爭帶來的焦慮(如被解僱、改行等),情感變化帶來的焦慮(如夫妻多次吵架、好友去世等等),對公共安全和社會快速變遷的焦慮(如社會活動的變化),這些焦慮都有明確的指向。另外,隨著步入老齡社會,離退休人員不適應生活,老人會處於孤獨失依的境地。同時,今日中國還有許多新的生活事件在侵蝕著大眾。比如由於誠信缺乏帶來的受騙事件,無論是大到巨額的詐騙、毒奶粉、問題疫苗還是小到打了水的牛肉或是善意的謊言等等。還有高房價帶來的購房恐慌。環境污染、微電子技術對身心健康的侵害,新的生活方式(如晝夜顛倒)出現的新興疾病等各種重大疾病的增多都讓人覺得周圍充滿了危機和不可信任。當然隨著最近大量天災的發生,人們又有了生存的焦慮。很多生活事件大多數是我們不能控制的,這就更使個體在周遭環境和整個社會中很難體驗到安全感。

個體在這些壓力下產生的不安全感,使個體生活質量不高。因此,人們想到尋求各種方法來擺脫這種生存的困境。能夠想到的解決辦法,如尋求社會支持、自身調節心態等精神類的資助。而在現代社會唯物質至上的過程中,這些精神層面的資助雖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仍然不能給人以踏實感。因此,個體採用最多的解決方案是通過不斷辛勤的工作來對抗這些生活事件給生活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不懈努力的工作方式帶來忙碌的快節奏生活方式。個體的疲於奔命及隨之而來的生命的無價值感,又會過多的給他們的生活蒙上一層陰鬱的烏雲。「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曾經作為一句勵志語鼓勵了幾代人的口號竟在二十年的拼搏中把國人帶進一個飛速旋轉的怪圈中。隨著人們對速度和效率的追求,人們內心深處的生存焦慮隱藏在一個個疲於奔命的身影之下。另外,當整個群體都以「努力工作」來面對焦慮時,即會帶來傳染性。到大城市生活的外地人會不由自主地被捲入筋疲力盡的高效工作應對方式中。

由此分析可見,改革開放釋放了全社會被壓抑已久的潛在生機與活力,生活的高速運轉必然導致人們心理節奏的嬗變。社會階層的分化加劇了人們的心理失衡。伴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不斷變化,人們的社會地位、經濟利益發生了分化,新的利益格局(這都是壓力源)讓一些人手足無措,產生不確定感,個人想通過辛勤的努力,高效率的工作速度來緩解焦慮,結果在在無止境的追求中,個體更加疲憊不堪,使焦慮成為無法揮去的心愁,也變成整個社會的必然。

針對社會焦慮的解決策略

一個和諧的社會,不僅民眾要有巨大的工作動力,同時也應該具有較強的幸福感,而不應該長期處在焦慮狀態中。普遍、長期的社會焦慮會漸漸破壞社會和民族的凝聚力,損害社會的價值系統和評判機制,因此亟需解決這個社會問題。

首先,加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社會的焦慮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缺乏安全感造成的。中國人害怕失業、害怕生病、害怕退休等等。可見在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所具有的穩定功能還沒有全效發揮出來。

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能夠解除社會成員的後顧之憂、保障人的基本生活、增強人的安全感與對未來的信心,從而不僅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製度保障,而且能夠幫助遭遇特殊事件的社會成員恢復正常生活並

重新投入社會。同時,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實施實踐著縮小社會不公平和維護社會公平等多方面的功能。這些都能直接減少人的壓力源或者使壓力變小,降低個體對周遭的不滿情緒,最終必然促進整個社會和諧健康的發展。

第二,規正市場倫理。今天社會全民焦慮,亦是因為缺乏堅固的市場倫理帶來的誠信,以至於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幾乎人人每天都可能受騙,都為自己的身心安全擔憂。市場經濟能激勵人勤奮,亦存在著另一種激勵:誘使人們為謀取財富而不擇手段,這充分可見市場經濟倫理建設仍然十分不完善。這需要健全法律,同時還要有其他的相應配套設施的建立來鞏固市場的和諧健康的發展。

第三,在心理諮詢服務的基礎上引進社工服務。社工是提升個體生存能力的「良藥」,是調節社會人群生存狀態的「天平」,具有維持社會良性發展的能力。目前全國各地的和諧建設都急需社工的加入。一個泱泱大國缺少社工,在個體面對壓力的時候,無疑是少了一個減壓器,也給社會的和諧帶來更多的衝擊。國家應該在社工的專業教育和職能發揮上採取更多的行動,並鼓勵民間小型社工社團的成立和運營,使社工可以進入衛生、教育、勞動、社會保障、心理輔導等廣大領域發揮其作用。

最後,提倡精神文明,振興民族信仰。如果民眾沒有一個好的信仰體系,即使國家幫助大眾解決了上述一切問題,那麼他們最終也還是會陷入更深層次的危機。若要根本性的對抗社會焦慮,只做頭病醫頭、腳病醫腳的工作,顯然是不夠的。確立整個社會的信仰,為整個社會打造積極文明的精神氣氛,是十分必要的步驟。

上述這個解決方案,在第一層面先解決大眾的生存問題,這裡指的物質層面,不是指看得見的金錢或者實物,而是那些可以為民眾的物質生活帶來實際保障的制度和各級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可以讓他們在這個社會中享受平等公平誠信的待遇而沒有後顧之憂,這一層面基本上需要國家進行干預,而社會工作者在這裡可以幫助個體獲得更多得到這些物質保障的途徑,進而提升或復原個體的社會功能。第二個層面是要提高民眾的耐挫能力,使人們了解對付心理問題的各種方法。這一層面政府和民間的配合更為重要,需要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更多的介入。第三個層面則需要文化界、教育界及國家媒體輿論導向等共同努力。如果不謹慎對待第三個層面,那麼「建設民族信仰」「規範市場倫理」「關注內心世界」等都很可能會成為口號而不具任何實質價值。

作者單位: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推薦閱讀:

家長必讀:當心兒童精神營養不良
《精神現象學》與胡塞爾現象學關係|靳希平
泰山精神
徐勇民:楚文化精神非常當代
佛家之精神養生觀

TAG:社會 | 中國 | 焦慮 | 精神 | 中國社會 | 當代中國 | 時代 | 解讀 | 精神病 | 當代 | 全民 |